2018.11.01 蘋果日報
套房月租要價12萬元 瞄準頂端客 服務完勝像住飯店
全台最貴套房月租要價12萬元,本月將啟動租賃,有望創下套房最高租金單價紀錄。捷運東門站附近的新建案「PARK 259」,規劃16~27坪,月租金開價8.8~12萬元。專家指出,這類高端租客通常都是外商主管,因享有公司租金補貼、能穩定繳租,素質又好,是豪宅屋主眼中的「好咖」。
位於信義路二段、捷運東門站附近的「PARK 259」社區,近期在《591房屋交易網》釋出待租訊息,19.71坪套房空間,月租金開價8.8萬元;據了解,端上租屋市場的同類型產品,約有70餘間,坪數最大上看27坪、月租金最高12萬元,換算月租單價平均在4400~4500元左右,若順利出租,將創下全台套房最高租金單價紀錄。
去年8月公開銷售的「PARK 259」,為大同集團第4代、新美齊集團董座林傳捷主導該公司建設事業後,首度公開的作品。林傳捷的父親林鎮源,為大同集團已故創辦人林挺生二房次子,2013年林鎮源罹癌病逝,長子林傳凱接手凱銳光電,並迎娶藝人蔡依林的姊姊蔡旻紋,次子林傳捷則接下新美齊董座。
租金報酬率達3.5%
林傳捷曾說,自己在世界各地考察建築與飯店,一直想把國外高端物業的優質居住經驗帶回台灣。而「PARK 259」銷售時期正逢房市低谷,不少建案祭出讓利價搶客,林傳捷卻逆勢打出「全案交屋後由新美齊物業裝修、對外招租」,並保證2年租金報酬率可達3%,使全案100%完銷,且有半數買方使用該包租代管方案。
周圍房仲業者分析,該案預售價每坪約150萬元起,若以近20坪物件、8.8萬元月租金計算,租金報酬率則可達3.5%,「已滿足當時新美齊所提出的3%報酬率水平,甚至超過,估計這租金開價還有可議空間。」
新美齊物業總經理特助張峻峰指出,全案由新美齊成立的物業公司進駐,硬體部份,房客只要攜帶個人衣物就可入住,小至衛生紙、筷子、衛浴備品、浴袍,大至鍋子、家具、家電、洗烘衣機等皆一應俱全,且水電、網路、甚至部分房型的瓦斯費用,也無需另外負擔。而軟體服務除社區秘書外,每周2次客房清潔,項目包括環境清潔、更換床組、備齊evian礦泉水等備品,也會協助房客清洗碗盤,「其實就像是住飯店一樣。」
張峻峰說:「我們調查過,一般外商每日差旅費用是3000∼4000元,我們的價格等同在其預算之內,所以希望目標族群瞄準商務客,租期最短是1個月。」全案將於本月正式開租,並針對早鳥客提供1年優惠租金,試探水溫。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2005年新光集團推出的「新光信義傑仕堡」就是針對高端客戶,193間住宅規劃18∼140坪共10種房型,每間都有大落地窗與頂級衛浴設備,135坪以上房型還規劃管家房,只租不賣仍非常搶手,包括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微風廣場千金廖曉喬、藝人蕭亞軒、藝人黃立行等都曾是住客。
偏好租給外商「好咖」
而民生東路四段的「吉美璞立」屬地上權房屋,在銷售市場失利後,轉型長租式酒店公寓,藉由精裝修、高級家具、飯店式服務,也創造93%以上高出租率,且高達90%以上住客為外國人。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分析,豪宅租客類型不同,偏好區域也不同,國際企業或國際領事單位,多集中在信義、松山或大安區,外派來台的高階主管則多集中在國際化程度、商業機能強的信義或大安區;南港則因近期不少大型企業進駐園區,離內科也近,豪宅租賃需求也增加。
張旭嵐表示,高資產族購置豪宅原本非以收租為主要目的,尤其是蛋黃區的豪宅屋主,看的是長線增值空間,期待房市走揚後轉售賺利差,不過近年房價下修,屋主逐漸開放心態,透過發布出租消息,間接尋找合適買家,且多半豪宅屋主偏好租給外商主管,因為素質好,租金幾乎都是公司代理、繳款穩定,是豪宅屋主眼中的「好咖」。此外,也因豪宅租賃需求增加,愈來愈多企業轉投資專營豪宅買賣及租賃,處理公司資產和資金。
2018.11.01 蘋果日報
10月房市交易量年增2%
10月股災禍及高資產族群!根據房仲業者觀察,10月整體房市雖反應旺季效應,交易量略較去年同期小增2%,亦較9月增約12%。但以總價1500萬元以下的交易為主,約佔全台7成,顯示資產有限的首購、首換族買氣依然熱絡,而總價1500萬元以上的市場則明顯受股災影響,交易動能略減。
股災禍及高資產族群
信義房屋統計內部10月成交狀況,以全台六都表現來看,台北市住宅交易量月增9%、年增1%,市中心如中正、中山與大安區交易增溫,拉高平均房價至每坪63.2萬元,高於9月與去年同期。新北市則是第一圈以外的市場交易較佳,10月房市交易量月增16%、較去年微增3%。
桃園市交易量也月增7%、但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成;台中市與9月相比呈現持平,但年減14%;台南、高雄則見到買氣回籠,交易量月增和年增都在1成以上。
細看六都交易量表現,清一色皆較9月為佳。但在房價表現上,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台北市、高雄市房價微幅下跌,而新北市則因有重劃區新屋比價效應,屋主心態明顯軟化,房價維持在相對低檔。至於桃園市、台中市與台南市,房價則有小幅回升的跡象,「不讓利就沒有量,仍是目前房市無法大幅擴量的主因。」
台南、高雄買氣回籠
10月股災,一度讓市場憂心股房連動,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對此表示,10月上旬股災惡化前,買氣明顯回流,但下半旬就可以感受到股災對市場產生影響,房市交易放緩。
若以區域和產品來看,曾敬德分析,由於購屋需求沒那麼急迫的換屋型買方對股災反應最敏感,所以北市總價2500~5000萬元、新北市總價1500~2500萬元的物件明顯減少,「現在市場仍以自住當道,有7成的交易屬總價1500萬元以內,這部分受股災衝擊有限。」
對於年底的房市走向,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認為,由於趕年底前成交的自住購屋需求浮現,現在屬傳統購屋旺季,但目前買方追價意願和能力都不高,估計房價不會有過多的漲幅空間。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則認為,目前議價空間已達到極限,買方雖然期待價格修正,但仍有難度,短時間內除非有重大意外讓價格下修,不然很難期待市場有太好表現。
2018.11.01 蘋果日報
全國房價所得比9倍 僅年減0.46
民眾購屋壓力仍大,儘管負擔房價能力減緩,但平均還是要不吃不喝9年才買得起房。
營建署昨發布今年Q2房價負擔能力統計,全國房價所得比9倍,即平均9年才買得起房,較去年Q2略減0.46倍。台北市15.01倍仍最高,但已年減0.63倍。
雙北負擔能力仍過低
最新全國房價所得比達9倍,季減0.08倍,年減0.46倍;六都均較去年同期減緩,以台北市15.01倍最高,季增0.01倍,年減0.63倍,年減幅最多;新北市12.27倍季減0.48倍,年減0.43倍;台中市9.3倍居第3,桃園月增0.05達8.12倍。
全國平均貸款負擔率36.9%,年減2個百分點,台北市達61.56%負擔最大,等於把收入的6成都拿去繳房貸,但已年減2.72個百分點;新北市年減1.87個百分點、達50.32%,房貸壓力亦不小。僅台南、台東、雲林、屏東、嘉義、基隆的房貸負擔率在3成以下,屬合理等級。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因全台房價持平或微降,加上家戶可支配所得之中位數每季調漲近1%,民眾房價負擔能力略有提升。但台北市貸款負擔率逾6成,顯示台北居仍大不易。
股災貿易戰Q4恐發酵
觀察今年第2季全台買賣移轉棟數的年增率已降至1%以下,黃舒衛提醒,加以美中貿易戰、國際股災將在第4季發酵,若貸款負擔率仍高,在升息壓力下,恐再出現價格下修風險。
2018.11.01 經濟日報
達麗深耕美國 推案不斷
達麗建設(6177)昨(31)日法說會指出,公司一直都採取「不囤地、不囤房」的策略,但礙於今年兩個案子取照與完工時間延宕,因此營收認列略有衰退,不過海外部分,達麗在西雅圖除有二個商場,其中一個已經處分,未來還有兩個西雅圖推案,預計在2020年與2022年推出。
達麗表示,未來公司在台還是會採取「不囤地、不囤房」的策略,同時也會深耕美國持續推案。
達麗建設今年上半年因無指標完工新案入帳,僅有「達麗世界灣」和「達麗河美」少數成屋持續銷售,導致達麗建設半年報成績不理想。
達麗坦言,今年台北市新成屋案「達麗101」,由於8月才取得使照,因此目前已銷售二成的部分,預計也要在11月開始貢獻營收;而位於高雄的另一案「全民萬歲」,總銷約58億元,但是因為先前南部連日大雨之故,影響施工進度,原本今年底能完工的進度,如今延宕至明年。
達麗過去已砸2,980萬美元購入美國西雅圖兩棟商場,包括「White River Junction」、「La Palaza Center」,後者於今年9月處分,另一個商場也不排除有處分計畫。
2018.11.01 自由時報
侯西峰操盤 7.35億買「吉美璞立」地上權案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7月國揚創辦人侯西峰幕後操盤以7.35億元買下北市民生東路四段上的地上權案「吉美璞立」,該地上權是吉美建設在2012年7月以6.69億元買進地上權50年使用期限,蓋好3年便以比當初標脫金額高出6600萬元整宗轉讓,似乎透露建商對地上權住宅案的保守態度。
目前為酒店式寓所
「吉美璞立」原規劃地上權住宅,目前轉做酒店式寓所;新買家負責人為侯西泉,是國揚實業創辦人侯西峰的哥哥,外界推測是滿手現金的侯西峰在幕後操盤,希望能在北市持有一個收益型的資產。
該地上權案是2015年12月興建完成,屋齡約3年,土地面積365.41坪,興建地上7層、地下4層建物,建物面積2317.66坪,包括61戶、69個車位,坪數規劃16至48坪,房型為套房至3房。7月,吉美建設將整宗地上權權利以及建案產權轉讓給漢霖開發實業,地上權轉讓價款為3.81億元、建物價款為3.54億元。對此,吉美建設回應「確實賣掉了」,但詳情不便透露。
6年前標售底價2.77億元
2012年7月底該地上權標售時,底價約2.77億元,當時吸引8封標單,包括潤泰新、聯上開發、宏普建設都有投標,由吉美建設以6.69億元、溢價1.41倍拿下,拆算每坪土地標脫單價183.05萬元,已接近當時的土地所有權行情。
2018.11.01 工商時報
搶搭花博列車 台中建商推案大增
在首購剛性需求強勁的支撐下,台中房市今年推案量明顯增溫!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邱崇喆表示,今年前3季初估推案量約達1,200億,預期在11/24縣市長選舉過後,新案將傾巢而出,今年整體推案量將上看1,500億元,推案量較去年大幅成長。
第4季伺機進場推案的建商,紛紛搶搭本周末(11/3)登場的台中花博列車,由於台中市政府預估,半年展期將湧入800萬以上觀光人潮,日前由蔡英文總統主持全線通車的高架化台鐵,已成為前往花博園區的大眾運輸主動脈,沿線軌道房市能見度大增,許多新案集中在豐原、潭子、松竹、太原等新站沿線。
豐原區是花博主要展場之一,富宇建設插旗豐原推出富宇「敦南」預售案,距離豐原車站僅500公尺,產品規劃3房、總戶數102戶,每坪開價27萬起;同樣鄰近豐原車站的富宇新案「八月桂花香」,產品規劃28至33坪,總戶數52戶,每坪開價28萬元起。
此外,潭子區也在鐵路高架及新車站啟用帶動下,建商持續搶進購地推案。其中,久樘開發在潭子區弘富重劃區推出「久樘臻星」,距栗林站步行10分鐘,規劃23至34坪、2至3房產品,含精裝修每坪開價25至27萬元。坤悅開發「迎勝」案熱銷超過8成、趁勢再推36-38坪、含裝潢的「悅.勝利」預售新案。
而鐵路高架化新5站中,唯一享有捷運綠線與台鐵共站轉乘優勢的松竹站,推案熱度持續升高,區域內以單元12重劃區的「精銳萌未來」為指標新案,鄰近萬坪南興公園、松竹商圈、好市多北屯店等;該案規劃25至33坪、2至3房,採不二價銷售,10月下旬進場以來頗為熱銷。
至於鄰近太原站的大毅建設太平區新案,基地位在新興路與新興一街口,面積達2,300坪,產品規劃2至3房,總戶數約260戶,預計年底進場銷售;富宇建設太平區振興段「讀樂樂」新案,產品規劃38至56坪、3至4房,每坪開價25萬元起,也將於11月進場。
2018.11.01 聯合報
北市東區店面租金近一年新高 傳陸電商京東物流承租
台北市東區重回身價,最新實價登錄揭露,東區一間0.99坪店面,今年8月以21萬元順利出租,換算每坪單價為1.9萬元,接近每坪2萬元的高價水準,創下近一年單坪出租高價。據了解,該筆店面承租方是中國知名電商「京東物流」。
最新實價登錄揭露,東區一店面8月以21萬元順利出租,換算每坪單價為1.9萬元,刷新近一年出租紀錄。從店面外觀與承租資料推測,應是陸資跨境電商「京東物流」台北旗艦店,主打跨境物流的服務,也服務陸客在台購物宅配到府的需求,不過該實價揭露備註為「急買急賣」的個案。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東區仍有其獨特性與一定的租金行情水準,先前二樓才月租百萬元,每坪5,369元的租金水準,成為東區二樓的實價店王,此次揭露的一樓則是揭露21萬元,每坪1.9萬元的高價水準,備註分租部分面積,租金水準則接近東區熱門沿街店面每坪2萬的水準。
曾敬德表示,雖然該地面的承租面積不大,但能夠一舉承租東區店面,除了拓展業務還可以兼顧門面達到廣告效益。
不過,曾敬德也指出,東區商圈面臨雖面臨辦公商圈的人潮移轉,與消費習慣改變的挑戰,加上電商取代部分業種的消費習慣,東區的確不比過去的黃金年代,但東區商圈仍有不錯的消費人潮與廣告效應,即使經歷不同業種的轉換,精華路段的沿街仍吸引藥妝、體育用品等業者進駐,餐飲業則是東區的另一個賣點。
2018.11.01 聯合報
再推一把「以房養老」 顧立雄:我會去辦
台灣自民國102年推出「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以房養老)」方案,本來以「公益型」方向規劃,但因為申請人數很少,104年就停辦。後來改推「商業型」以房養老,目前有12家銀行提供以房養老貸款,到今、107年9月底,共受理2883件、核貸額度158.5億元。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王榮璋、施義芳、江永昌、劉建國等人,今天(31 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都問到以房養老問題。吳秉叡說,銀行做以房養老時,房價只估到市價的4到6成,又把貸款人的餘命估得很長,因此,若是「公益型」以房養老,借款人能拿到的金額非常低,導致民眾申辦意願自然低,最後制度就停了,甚至早已早已名存實亡;他說,商業型以房養老案件,9成都是3家公股銀行做的,民營銀行興趣缺缺。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他個人支持以房養老,他可以很誠懇的說「我會去辦(以房養老),拿我手上的不動產換貸款,蠻值得的」,他還說,他手上的不動產若idle(空置不用)在那裡「尤其我現在又不當律師了(意指收入不一樣)」就可以考慮。顧立雄還說,若是「中產階級」且一個人手上只有不動產,且你還要住,把房子換成現金當生活費,是很值得的,但若還有其他很多資產,那種真正有錢的人就不用幫他操心了。
不過,顧立雄也說,因為國人餘命增加,以房養老的確會碰到貸款年限及房價殘值問題;因為目前房貸貸款期限最長30年,若民眾辦理以房養老貸款時是60歲、存活超過30年,就會碰到貸款年限會否拉長問題。除貸款期限能否再延長,特別就不動產抵押設定,以房養老因為是「逆向」,銀行較難無法精確評估20、30年後的房價,且房屋折舊也是問題。
顧立雄說,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他認為,可研議其他國家針對以房養老推出的「國家信用保證機制」。他說,若是商業型,會尊重市場機制,但若是「公益型」應可透過國家建立的信用保證機制來承擔一定風險。目前公益型以房養老雖已停辦,但他認為,應該還可以「再推一把」。
2018.11.01 聯合報
撐不住? 國產署都更宅五度標售終於降價
國產署31日再度公告標售大安區師大商圈都更宅「耕曦」,共36戶,已是今年第五次公告,前四次,每次都僅標出二戶,但都未降價,這次終於調降,住宅調降約5%,店面約3%。
今日公告的總價,住宅總價從4,967萬~7,933萬元。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耕曦位在羅斯福路三段上,近捷運,交通方便,和周邊房價比較,國產署先前標售底價在行情範圍內,並未偏高,只是購屋人以自住為主,多希望以低於市價入手,因此之前標況不佳。
張旭嵐表示,之前景氣低迷時,國產署為加快去化手上都更宅,調降底價速度相當快,只要標況不好,一兩次就下調底價。但今年買氣有升溫跡象,耕曦雖然標況不理想,但國產署可能認為買方只是在觀望,前四次都未調降底價。
國產署在今年5月28日首度標售耕曦都更分回物件,共44戶,其中包括四戶店面,店面總價從6,199萬~1.2億元,住宅總價則從3,200~8,300萬元,拆算每坪單價約104~135萬元。前四次,每次都僅標出2戶。目前仍有36戶待標。
2018.11.01 買購新聞
鄭文燦:中壢5處社宅鼓勵年輕人承租
桃園市長鄭文燦2018年10月30日前往中壢區南亞技術學院,出席「中壢社會住宅建設說明會」,鄭文燦表示,中壢一號社宅為全市最大的社宅,總經費48.3億元,將由潤泰集團興建6棟共1,010戶,地上20層、地下2層的社宅,推出1、2、3房等3種房型,提供浴廁、廚房和小客廳等基本生活配備,租金參考市價行情,提供一般戶市價8折、政策戶由市府編列差額補貼至6折的優惠;申請對象以「7成一般戶、3成弱勢戶」為原則推動,只租不售,將於2019年開工,2022年完工。同時保留部分土地,整合規劃興建成公園,並興建1棟綜合公共設施,結合市民活動中心、關懷據點、日照中心、公托中心、幼兒園和親子館等設施,預計2021年2月完工後開放,發展成為全國社宅的示範基地,打造「好宅」及樂活社區。
鄭文燦指出,中壢社會住宅配合捷運交通路網,在中山東路沿線規劃5個社會住宅,包括:中壢一號、平寮段基地、北富台基地、南富台基地及福德段基地等,開發前可視當地需求,優先代管綠化提供市民使用,興建時採與市民共用原則,保留興建市民活動中心、幼兒園和公托中心等空間,提高市民使用率。
鄭文燦說,市府在中壢地區推動「前站更新、後站翻轉」計畫,後站翻轉計畫總預算約80億元,包括:中山東路、龍岡路拓寬工程;龍慈路分階段延伸至66快速道路;龍南路打通至大溪等,大幅改善後站交通,目前已完成一半進度。市府會將每個計畫付諸實現,大幅強化後站生活設施,讓後站的交通基礎建設更加完善,進而帶動沿線及周邊發展。
鄭文燦表示,桃園捷運系統也能帶動中壢發展,包括:機場線延伸到中壢火車站;捷運綠線全長27.8公里,總經費約982億元,路線從大園、蘆竹、桃園到八德重劃區,已於2018年10月15日正式動工,預計7年內完工;捷運綠線延伸至中壢段全長約7.2公里,總經費約351億元,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自八德開始,沿著中山東路、環中東路,到中壢車站,共設置7個車站,提供後站更便捷的交通。
鄭文燦也說,市府加強中壢社宅周邊建設及提高設施品質,包括:改善中山東路排水系統,解決社區淹水問題;進行霄裡公墓遷葬作業,目前已遷移1座,陸續清理其餘公墓;規劃興建客家山歌天后賴碧霞紀念館;空中大學桃園校區將落腳龍江公園旁,並興建桃園市立終身學習中心,提供社區大學行政辦公室和教室使用;持續興建埤塘生態公園;已於龍岡大操場及萬坪公園興建天幕設施,提供舉辦更多活動的場地。
2018.11.01 網路新聞
百家房企發三季報九成賺錢 行業淨利潤率為9.4%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分析資料顯示,100家上市房企披露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盈利房企占比達91%,僅9家虧損。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分析資料顯示,100家上市房企披露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盈利房企占比達91%,僅9家虧損。
統計資料顯示,百家上市房企營業收入合計為10725億元,上漲了31.2%;淨利潤合計為1012億元;淨利潤率為9.44%,與2017年同期的9.17%相比,有小幅上漲;平均淨利潤上漲幅度達到了35.2%。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整體看,上市房企依然處於高利潤、高增長週期中。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房地產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目前已有約20家房企銷售規模跨入“千億元俱樂部”。不過,接下來的市場銷售增速將放緩,加之資金成本的提高,房企盈利能力或走低。
張大偉表示,過去幾年,中型標杆房企積極搶地,特別是從500億元向1000億元銷售額發起衝擊,從1000億元向2000億元銷售目標邁進的房企,業績上漲明顯。整體看,做大依然是當下房企的主流選擇,拼規模趨勢加劇,即使在調控加碼趨勢下,部分房企仍未放緩擴張步伐,進而導致市場分化越來越明顯。
但下半場的市場並不樂觀,各地土地市場頻現流派現象。當前環境下,去庫存,加快回流現金已經成為房企們最頭痛的問題。
鑒於各地限價政策並不放鬆,房企為了博弈價格,提高利潤,在手中儲備的項目並未積極入市,導致下半年去化率快速降低。萬科曾表示,一、二線城市的600多個項目都面臨著較大的調控壓力。7月份萬科的去化率為51%,而8月份僅為47%。與上半年55%-65%的去化率水準相比,這樣的銷售情況無疑下滑嚴重。
事實上,這並不是萬科一家房企遇到的銷售難題。在上一輪調控中,不少房企都選擇了全面退守一、二線城市的投資策略。現如今,適逢這些項目入市銷售,變現難度可見一斑。
張大偉表示,2017年以來,大部分熱點城市樓市已全面限價,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已經沒有淡旺季之分,樓市已沒有“金九銀十”。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表示,毋庸置疑,樓市“轉冷”的信號已顯,無論是短期波動還是長久之勢,原來房價飛漲,“閉著眼睛賣房子”的日子都已經一去不復返,房企的態度也由之前的“高歌猛進”轉變為“收斂聚焦”、加緊搶收,目的都是為了在市場“涼涼”前,回籠更多的資金,保證現金流安全。
至於對未來市場的判斷,據同策研究院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三、四季度時,核心一、二線城市成交量才會進入復蘇回升的階段,2020年三季度開始成交價格才會進入新一輪的上升週期。另外,某些上市房企高層對於未來樓市趨勢更加悲觀,甚至認為到2020年樓市也不會有上升的趨勢,在此之前樓市將持續處於調整下行週期。
2018.11.01 新浪網
數次流拍降價六成 廣州老大難地塊終於等到神秘買家
10月30日,廣州打響10月土拍收官戰,一次性出讓白雲、黃埔區以及從化區五宗地塊,均以低價成交,成交總價約1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從化火界兩宗地塊在過去15個月中遭遇數次掛牌流拍和降價後,終於被廣州市昊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恆昊房地產”)以約1.17億元總價拿下,折合樓面價約2978元/平方米。
據《每日經濟新聞》早前報導,“火界”地塊數次流拍背後是其所在片區規劃仍在調整當中,且地塊債權關係複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0月30日致電從化區國土規劃局,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火界”地塊性質會參考其本身國土證的用地性質。
數次流拍終成交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從化區溫泉鎮溫泉村“火界”地段②地塊於2017年7月首次掛牌出讓,彼時該地塊的評估價約為2.45億元,以評估價80%即1.96億元作為起拍價出售,但最終流拍。之後,該地塊經歷五次掛牌出讓均以流拍收場。
面臨同樣命運的還有從化區溫泉鎮溫泉村“火界”地段①地塊,首次掛牌時起拍價超過1億元,前後經歷四次流拍。
2018年7月,“身價”已經數次縮水的該兩宗地塊首次合體出讓,最終還是以流拍告終;8月28日,兩宗地塊再度合體出讓,仍遭遇流拍。
直至10月30日,經歷數次流拍的“火界”兩宗地塊最終被恆昊房地產以約1.17億元總價拿下,折合樓面價約2978元/平方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火界”兩宗地塊的成交價格,較首次出讓時的總價近3億元降價達1.8億元,即總價降了六成。巨大的降價幅度也使得“火界”地塊在同區域地塊中具備價格優勢,加速了地塊出讓。
神秘接盤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此次地塊競得者恆昊房地產身份較為神秘,為一家全新註冊的公司,註冊地址位於從化。天眼查資訊顯示,恆昊房地產註冊日期為2018年10月15日,註冊資本2100萬元;該公司法人代表為葉錦豫,同時葉錦豫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持股95%;黃釗洪為監事,持股比例為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查詢天眼查資訊發現,與恆昊房地產、葉錦豫以及黃釗洪的關聯資料幾乎為零。
該公司經營範圍簡單描述為房地產開發經營。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該公司註冊的目的或許就是為了競拍地塊。
資料顯示,從化“火界”地塊債權關係複雜。1994年,從化口岸千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千鴻房地產”)取得“火界”地塊使用權,並於1995年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2006年,該地塊被認定為閒置土地;2010年,千鴻房地產將“火界”地塊轉讓給廣州正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3日起,該地塊處於被法院查封狀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該地塊所在片區因處於規劃調整中,所以地塊性質暫時不確定。10月30日,從化區國土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火界”地塊性質將參考其本身國土證的用地性質,主要參考招拍掛土地性質。
公開資料顯示,從化區“火界”兩地塊的土地性質為商住用地。
2018.11.01 第一財經
金融街三季度收入利潤雙雙下滑
假如2018年第四季度,金融街(000402.SZ)結算的項目營收、利潤不能支撐公司逆風翻盤,2018年將成為金融街近五年來,繼2015年後,又一個業績下滑的年份。
10月30日,金融街發佈2018年三季報資料顯示,2018年1-9月,金融街實現營業收入86.90億元,同比下降45.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41億元,同比下降27.91%。
金融街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開發項目結算存在季度間的不均衡性,同時受到行業調整影響,開發業務收入、利潤同比下滑。
今年上半年,金融街實現營業收入66.29億元,同比下降33.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65億元,同比下降18.51%。其時金融街給出的解釋也是開發專案結算存在季度間的不均衡性,加之受到行業調整影響。
但事實如上,即便進入結算集中的下半年,金融街的業績依然沒有改善,到了第三季度末,無論是收入還是淨利潤,跌幅都呈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從房地產業平均結算週期為1-2年推算,金融街業績下滑的伏筆或埋在2017年。2016年,房地產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受各種利好影響,2016年全年金融街實現銷售簽約金額276億元,同比增長84%。
但進入2017年,房地產調控步步緊逼,尤其是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第一財經翻查金融街2017年報發現,該年,金融街進入的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重點城市銷售金額同比下降 30%以 上,最後公司全年僅實現銷售簽約額235.7億元,同比減少17.1%。
縱觀多家房企三季報,金融街是少有的收入、淨利潤下滑的主流房企。
上市多年以來,金融街業績長期處於低迷狀態,業內人士曾嘗試就此分析原因,普遍認為公司策略失當,其重倉一二線的佈局使其在行業調控時往往處於被動。而其以開發銷售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為雙輪的戰略,在開發銷售業務遇阻時,資產管理業務又還未能成為業績支撐。
好在,今年前三季度,金融街實現銷售簽約額約17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商務地產專案實現銷售簽約額16億元,住宅地產項目實現銷售簽約額156億元。
2017年,金融街提出了“深耕五大城市群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中心城市,拓展環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一小時交通圈衛星城/區域“的區域戰略,今年前三季度,在北京、天津、成都、武漢、重慶、廊坊、常熟、遵化等城市獲取15個項目,新增項目權益 投資額為129億元,新增權益建築面積為271萬平米。
此外,報告期內,金融街構建了大資產管理體系,設立寫字樓、商業、酒店、文旅、城市更新等業務板塊事業部。
金融街仍被投資者寄予調整佈局和經營戰略,來抵禦行業週期,重振業績的希望,但顯然,金融街這場試驗需要更多時間證明。
回報三季度財務資料的表現上來,因為專案獲取和工程建設支出較去年同期增加,報告期內,金融肌肉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負102.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負26.44億元,有所拉大。
同期,金融街財務費用增加32.28%至10.51億元。期限,金融街主要完成含權公募公司債回售工作,發行的“15金街01”債券調整後三年票面利率為4.74%(存續規模39.2億元),申報私募公司債,並取得60億元註冊額度。
金融街在三季報中指出,公司結算專案在四季度較為集中,目前相關專案工程進度在有序推進。
2018.11.01 第一財經
翻版寶萬之爭下半場 京基對*ST康達發起要約收購
一場跨度三年的、有翻版“寶萬之爭”之稱的股權大戰在跌宕中走到了下半場。如無意外,京基、華超,以及上市公司*ST康達(000048.SZ)的一段三角戀將在11月20日有所結局。
目前,*ST康達的管理層已全面換血,京基掌握了董監高的關鍵席位,但仍尋求在股權上成為*ST康達的實控人。據要約收購報告書,京基欲收購*ST康達10%股份共39076867股,有效期為2018年10月22日(包括當日)至11月20日(包括當日)。截止至三季度末,京基持有*ST康達31.65%。
10月30日晚,*ST康達發出京基要約收購公司股份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這時離收購開始的日期已過了九天,截止當天淨預受股數為5327067股,淨預受股份比例為13.632%。
要約收購進行時
*ST康達曾是只有名的妖股,主營業務為養殖肉雞、肉豬、種豬、生產銷售飼料、房地產開發、商貿、公共交通和自來水。公司定位不明確、主營業務多元化、協同性欠佳、資源整合效率偏低是*ST康達多年來未能突破的瓶頸。
2002年,華超投資從龍崗投資手上接盤,開始對*ST康達的管治,但華超投資的進入並沒給上市公司的經營帶來太多提升,過去多年公司更是常處於虧損或微利的邊緣。
*ST康達的轉捩點發生在2015年,京基先在二級市場買入康達爾,再接手林志等自然人所控制的13個自然人帳戶,隨後又逐步增持。截止至三季度末,京基持股31.65%是*ST康達的第二大股東,而華超投資與自然人股東季聖智是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康達31.66%股份。
因林志與京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京基的增持路徑備受爭議。而此前*ST康達被華超投資所掌控,也因此與京基在股東權利、審計機構選擇等方面發生糾紛,導致康達爾披星戴帽面臨退市風險。
結束這場鬧劇需要大殺招。8月3日,*ST康達披露京基發出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不久後,*ST康達原董事長兼總裁羅愛華,原財務總監兼董事李力夫,原法務總監兼監事會主席張明華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京基成功進駐*ST康達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儘管已掌握日常經營的關鍵席位,但京基仍尋求成為*ST康達真正的實控人。
《深圳市康達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在10月19日發出,以部分要約方式,京基自2018年10月22日起收購*ST康達除京基外的其他股東所持有的無限售流通股39076867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0%,要約價格為24元?股,總代價約為9.38億元。
京基表示,擬通過本次要約收購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不以終止*ST康達上市地位為目的。
本次要約收購的生效條件為,在要約收購期限屆滿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即11月20日15:00時,預受要約的上市公司股份申報數量達到或超過1953.8萬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5%)。
根據深交所披露的即時資料,截止至10月30日結束,京基獲得的淨預受股數為532.7萬股,淨預受股份比例為13.632%。
*ST康達於10月30日的收盤價為21.47元,低於京基的要約價格。
據《京基集團有限公司審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京基的貨幣資金餘額為45.79億元,總資產為520.44億元。
仍有退市風險
在發佈京基要約收購公司股份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的同時,10月30日晚,*ST康達也發出三季度報,並更新一季報、半年報。
*ST康達業務線之間跨度頗大,嚴格意義上,不算一家專注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公司,可供結轉和在售的房地產項目寥寥可數,因此個別項目的結轉、銷售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收入利潤、經營現金流等資料產生重大影響。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ST康達的營業收入為5.80億元,同比增加45.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19.54萬元,同比增加209.49%。
此外,*ST康達還收回已計提的應收款壞賬準備共達396億元,而運輸公司135台紅的處置損失約為320億元計入當期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中。
由於本期支付山海上園的部分工程款、開發貸款,在負債方面,*ST康達的預付帳款、長期賬款分別出現1428.18%和80.39%的同比增幅。也因為山海上園銷售收入結轉,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有了如上述的大幅增加。也因收到部分預售樓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由負轉正,達8.17億元,同比增加503.34%。
今年上半年,山海上園二期1棟銷售、二期3/5棟開盤,在一季報和半年報中,山海上園二期1棟確認部分銷售收入、水價調整、 阪雪崗水廠投產新增部分利潤等原因,*ST康達對相關資料進行更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7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康達爾自5月2日起停牌,7月2日開市起複牌,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8月31日,*ST康達披露了2017年報、2018年一季報以及2018年半年報,但2017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審計機構認為,相關部門對羅愛華等人的調查未結束,現無法獲取涉罪事實及可能對財報造成的影響,因此無法確定公司有關財務資訊。目前,康達爾仍需披星戴帽,以*ST康達的面目示人。
*ST康達在9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董秘胡琴表示,2017年報能否達標,還有待相關部門對羅愛華等人的調查裁定。目前,*ST康達退市風險仍未消除。*ST康達表示,公司董事會將認真研究相關解決方案,消除和改善非標準審計意見涉及事項。
2018.11.01 第一財經
三季度招保萬金銷售齊齊放緩,未來兩月或現出貨高峰
曾有人預測過,最晚2019年會出現銷售額達萬億級別的房企,而2018年最少到7000億元。
今年以前,以規模論英雄的說法已霸佔房地產業數年,及到行業調整期,才會有真正的反思,對房地產企業而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如此往復輪回。
形勢不似預期。無論反思與否,今年房企的銷售業績大概率會令預測人士失望。2018年已過去3/4,儘管1~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累計同比增長13.3%,但單拎出三季度資料來看,銷售業績的增幅已有所放緩。
第一財經發現,老牌房企招保萬金的銷售業績均有所放緩。萬科1~9月累計銷售金額增速約為9%,已低於全國銷售增速,而三季度銷售金額相比前兩季度增速下滑;而進入三季度,招商蛇口銷售金額也有所回落,增速已不如前兩季度。至於保利地產,第三季度簽約銷售為883.39億元,與第二季度的1283.79億元相比,也呈下降趨勢;同期,金地累計實現簽約面積58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0%,累計簽約金額1060.9億元,同比增長3.39%,儘管相比上半年銷售增速回正,但依然不夠理想。
與此同時,一波降價潮席捲全國樓市,特價房、打折優惠、首付分期等各種促銷手段輪番上陣,它們見於TOP10開發商,也有名不經傳的在行業寒冬中瑟瑟發抖的小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拿地的意願降至冰點,9月百城土地單月成交總價同比下降50.8%。
四季度已啟,年關將至,這往往是開發商年底沖業績的季節,今年在調控背景和回籠現金的迫切需求下,開發商沒有更多的路可選。
銷售拿地均放緩
開發商的2017年仍是個風光年份。這一年,房地產市場頂住了多重政策壓力,延續增長慣性,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再創歷史新高。16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13萬億元的銷售金額,就是在這一年突破的。
2017年全年,國家商品房銷售額首次突破13萬億,達133701億元,增長13.7%。而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前九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累計同比增長13.3%。
值得探究的是,如果增幅相差無幾,那麼行業悲觀從何而來?
先看行業巨頭表現。光大證券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前九月,碧桂園銷售金額累計同比增長 38%,中國?大累計同比增長22%,融創中國累計同比增長 56%,保利發展累計同比增長 46%,中國海外發展累計同比增長 23%,新城控股累計同比增長113%,龍湖地產累計同比增長 16%,華潤置地累計同比增長 36%,招商蛇口累計同比增長49%。
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邏輯還在演繹中。據川財證券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TOP100房企整體銷售規模近7萬億元,整體同比增長39.6%。
TOP100各梯隊房企銷售金額集中度較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統計顯示,TOP10、TOP50 和TOP100房企的流量金額集中度達到27.9%、 55.3%和66.4%,分別較2017年同期提升3%、9.5%和12%。
但另一面是,萬科1~9月累計銷售金額增速約為9%,已低於全國銷售增速;2018年1~9月,金地累計實現簽約面積58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0%,累計簽約金額1060.9億元,同比增長3.39%;而進入三季度,招商蛇口銷售金額也有所回落,增速已不如前兩季度。至於保利地產,第三季度簽約銷售為883.39億元,與第二季度的1283.79億元相比,也呈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地市趨冷。今年上半年,具備融資優勢的國資房企拿地策略依然較為積極,但近期出現分化。9月份,全國百城土地成交總價同比下降50%。
9月份,萬科新增14個項目,對應總計容建築面積為385.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1.4%;總地價為249.3億元,同比減少15.3%。而1~9月,公司新增計容建築面積同比增長18.3%,新增土儲總地價同比增長14.0%。
保利9月新增9個項目,總計容建築面積同比減少 26.0%,總地價同比減少 37.7%。但加上前8個月的資料,這兩項均為正增長。
中海也出現這種情況,9月新增5個項目,權益樓面面積約135.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 55.7%;權益地價71.4億元,同比減少61.4%。而1~9月,中海新增權益樓面面積同比下降2.2%,新增土儲權益地價同比下降4.8%。
去化率持續走低
雖然也有華潤置地等少數龍頭房企仍在積極拿地,9月單月拿地面積和金額同比增長,但整體而言,從全國、百城、龍頭房企三個維度觀察,土地市場的成交均明顯降溫。
土地市場入秋,一方面有土地端設置的條件嚴苛抑制房企拿地動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銷售低迷導致。
以深圳上周(10.22~10.28)情況為例,正值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但深圳上週四個項目入市,一手住宅開盤去化約兩成,市場好的年份,日光碟的案例曾一個接著一個。
一名房企行銷人士對第一財經指出,“第四季度,公司的銷售壓力有增無減。新開的項目賣不動,而我們在部分城市的數個明星項目,因為價格和城市政策等問題,拿不到預售證,而這些項目以股權或債權的形式引入了外部投資者,原定的開盤時間目前一再延後,專案IRR會進一步下降。”
該人士補充,“加上目前融資環境嚴峻,融資管道不暢,公司的資金流壓力加大,在對外拿地上節奏會放緩,定更高的拿地條件。正如行業正在呈現的景象,一些去化不好的項目,我們也在打折促銷。”
另一個可以參照的指標是,9月份,全國新開工面積1.93億平方米,單月同比增長20.3%,增速較8月份回落6.3個百分點;1~9 月全國累計新開工15.2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6.4%,增速較1~8月提升0.5百分點。
光大證券分析師何緬南指出,“我們認為新開工增速的提升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銷售趨冷的情況下,開發商存在搶跑道,加速推盤和搶收現金流的動力;二是目前資金面持續緊張,非標產品受限,房企只有滿足四證齊全(新開工)後,方可獲得開發貸,促進了房企加快開工的意願。”
從房企角度來說, 在融資收緊、短期償債壓力增加、預期項目去化率下降的情況下,四季度將繼續加大貨量供應。
從目前行業環境來看,去杠杆轉向穩杠杆、寬貨幣延伸至寬信用,雖未提及房地產行業,但總體資金環境改善以及信用風險下降都將改善房企的融資難問題。寬鬆政策預期抬升了,但地產業的春天什麼時候才會來還是個未知數。
2018.11.01 信報
合和實業半年純利飆3倍
合和實業(00054)公布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65.93億元,按年增長2.97倍,主要由於4月完成出售合和公路帶來稅後淨收益51.2億元,但由於出售合和公路令收費公路溢利貢獻減少及合和新城、樂天峯及囍滙住宅銷售溢利入賬下跌,導致核心溢利下跌44.4%至3.94億元。集團擬派第一次中期息每股30仙,派息率相當於核心溢利的125%。
擬撥九成核心溢利派息
合和實業表示,合和中心二期的建築工程全速推進,地盤平整及地基工程目標在2019年完成,建築工程目標在2021年底前完成,並表示有意直至合和中心二期開業之前,把全年核心溢利的90%至100%,用作派發股息。
期內集團的營業額8.15億元,跌20.3%,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及除息稅前溢利分別減少26.7%及23.4%,其中物業租賃及管理收入5.97億元,增長3.6%;除息稅前溢利3.86億元,增4.3%。酒店、餐廳及餐飲營運收入2.31億元,增長19.1%;除息稅前溢利3800萬元,增46.2%。物業發展收入由6.86億元大減至僅得100萬元;除息稅前虧損1100萬元,去年同期賺2.24億元。發電廠收入及除息稅前溢利則分別9.1%及13倍,由於總發電量增加及發電廠折舊減少。
該公司強調,合和中心二期落成後,將為香港最大酒店之一,在香港黃金地段會議酒店供應不足情況下定能受惠。
2018.11.01 信報
大中小單位全跌二年半首見
差估署私樓售價9月插1.44%兩連降
住宅樓市掉頭向下,差餉物業估價署(下稱差估署)公布的整體私人住宅售價指數亦連續兩個月回落,9月最新報388.8,按月挫1.44%,幅度為近31個月最勁,較8月的0.08%按月跌幅明顯擴大。隨着A類單位(實用面積431方呎以下)售價指數升勢於9月「斷纜」,期內各類面積單位的售價指數全線下跌,為近兩年半(30個月)首見,業界預期樓市跌勢未止,10月整體樓價指數或按月下滑1.5%至2%。
A類單位29月升勢斷纜
二手住宅市場在9月湧現劈價成交,拖累樓價指數跌勢轉急。差估署公布的最新樓價指數顯示,9月整體住宅樓價指數報388.8,連跌兩個月共1.52%,惟今年以來仍錄得10.24%升幅,按年升幅更達14.08%。
9月所有類別的住宅單位售價指數都錄得下跌,其中屬上車單位的A類住宅,售價指數在連升29個月後終於不支回落,9月報430.3,按月瀉1.42%。B類(實用面積431至752方呎)至E類(實用面積1722方呎以上)單位的售價指數都連跌兩個月,當中以E類單位表現較佳,9月按月只回軟0.42%至331.9,其餘按月都跌逾1%,並以C類單位(實用面積753至1075方呎)跌幅最勁,9月按月插1.88%至338.8,兩個月累挫2.31%。
荃灣中心第一城重災
利嘉閣地產研部主管陳海潮表示,中美貿易戰持續困擾市場,更導致股市累積龐大跌幅,除令住宅投資者紛紛靠邊站外,用家也審慎觀望,導致交投十分疏落,部分心急業主唯有割價出貨,直接拉低樓價,令跌勢加劇。以該行統計的50大屋苑,9月樓價實質跌幅較顯著的包括荃灣中心及沙田第一城,分別按月跌6.5%及6.1%。
陳海潮預期,貿易戰陰霾不散,年底利率仍有機會再次上調,加上發展商新盤將貼市價搶客,二手業主要進一步降價才能沽貨,相信10月樓價指數有機會再跌1.5%至2%。
租金反創新高連漲8個月
另外,雖然住宅售價指數連續兩個月回落,但租金表現仍然氣勢如虹,差估署公布9月整體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再創新高,最新報197.8,按月升0.56%,第8個月錄得漲幅,累積上升5.66%,並連續7個月破頂;按年升幅則達6.34%。實用面積1076至1721方呎的D類單位,9月租金指數報164.1,按月上揚1.17%最勁,並連續兩個月升幅都逾1%。A類單位最新租金指數為218.8,按月進賬1.06%,連續7個月破頂共升5.39%。
另外,較特別的是E類單位租金指數,雖然按月只微漲0.33%,最新租金指數為151,但屬2012年11月之後,相隔70個月(近6年)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2018.11.01 信報
10大屋苑八罧價 嘉湖海怡挫13%最傷
10月份樓市氣氛進一步轉淡,拖累十大藍籌屋苑也出現冧價,其中天水圍嘉湖山莊兩房及鴨脷洲海怡半島3房戶最傷,同戶型單位呎價按月急插約13%,並屬十大屋苑中跌幅達雙位數的屋苑。
嘉湖兩房失守「五球」
本報統計主要代理行提供的數據,十大藍籌屋苑10月共有71宗買賣,較9月的55宗增加約29.1%。比較各屋苑同戶型單位的按月表現,撇除欠缺同類相應可比較成交單位的將軍澳新都城,在其餘9個屋苑中,有8個的成交呎價較9月同類單位進一步下滑,跌幅介乎約3.1%至13.1%,當中跌勢最急勁為嘉湖山莊,以入場版兩房單位的景湖居1座低層E室為例,實用面積446方呎,10月底以456萬元易主,呎價10224元,而9月同類兩房單位的麗湖居3座低層F室,樓層相若,實用面積442方呎,成交價高達520萬元,呎價11765元,換言之,以呎價計,該屋苑入場門檻在一個月內回落約13.1%。
事實上,嘉湖山莊價格下跌勢頭明顯,翻查兩房單位10月初造價也達500萬元,可險守「五球」,惟至10月底,景湖居1座低層E室兩房戶的造價已低見「四字頭」。
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馬斯力表示,受大市氣氛拖累,嘉湖山莊10月錄得的20宗成交,平均呎價跌至約10500元,較9月共15宗呎價約10900元,呎價一個月下滑約3.7%。交投速度減慢也導致盤源積聚,10月共約400個放盤,較9月約360個增加約11.1%,業主叫價被迫下調,以入場版兩房單位為例,9月未見有叫價500萬元內放盤,惟10月已驟增至約10個。
至於海怡半島,10月有5宗成交,較9月僅3宗多約66.7%,交投回升無助扭轉跌勢。中原地產分行經理余煥銳說,海怡半島10月平均呎價16271元,較9月的17311元跌約6%,平均呎價跌幅未算十分急勁,主要由於10月有3宗高層或極高層優質單位成交支撐,但9月則只有一宗高層單位的買賣。
若以海怡半島同類單位作比較,便可發現該屋苑樓價跌勢明顯,以10月易手的5座海寧閣極高層C室3房單位為例,實用面積729方呎,成交價1188萬元,呎價16296元,相對9月同類3房單位的3座海雅閣高層A室成交價1350萬元,呎價18724元,3房單位呎價按月回落約13%。
至於有半世紀樓齡的荔枝角美孚新邨,10月呎價卻逆市向上,其中3房單位呎價按月彈升約9.1%至14911元,情況較罕見,該屋苑10月平均呎價13957元,相對9月的13869元升約0.6%。美聯物業營業經理王俊康說,美孚新邨10月有多宗質素較高的單位易手,拉高平均呎價。
2018.11.01 信報
屯門豫豐呎造9589七個月新低
樓市氣氛急速冷卻,業主轉軚睇淡後市,屯門豫豐花園一名逾50歲業主,放盤兩個月期間信心經歷180度逆轉,由睇好到劈價兩成沽出單位,成交呎價更劈穿萬元關至僅9589元,創該屋苑7個月新低。
消息人士稱,豫豐花園9座高層F室3房單位,實用面積584方呎,原業主今年8月以700萬元放售,「當時話唔急住賣,慢慢擺下都得」。惟市況未如預期,信心一再受挫,至9月中業主開始減價,累劈5口價共140萬元(20%),近日終以560萬元沽出,呎價僅9589元,撇除內部轉讓成交,呎價創今年3月錄8979元後約7個月新低。
今年8月同類3房單位的8座高層B室,造價達699萬元,實用面積594方呎計,呎價11768元,前述單位兩個月後呎價賣平約18.5%。原業主2012年購入價280萬元計,劈價賬面仍賺280萬元(一倍)。
代理指出,原業主居於同區瓏門,「表態係真正劈價快走,要錢唔要樓,他仲有一間放緊未賣出,但價錢都係跳級落價」。不過,亦有個別業主趁跌市進行物業「升級」。祥益地產高級區域經理黃肇雯說,天水圍居屋天頌苑業主,10月30日以未補地價328萬元沽出手持單位後,翌日加碼至530萬元購入同區嘉湖山莊翠湖居6座中層D室3房戶,實用面積543方呎,呎價9761元,晉身私樓業主。原業主2002年以103.3萬元購入,賬面賺426.7萬元(約4.1倍)。
市場消息表示,大埔康樂園18街單號屋,實用面積1214方呎,3房間隔,由2380萬元,減至2300萬元沽出,呎價18946元。相同面積的康樂東路單號屋,今年4月以2380萬元易主,意味前述單位造價回到約半年前。原業主2013年以1670萬元入市,賬面賺630萬元(約37.7%)。
2018.11.01 經濟
9月樓價挫1.4% 兩年半最大跌幅
中型單位領跌 分析指短期走勢續軟
樓市加速調整,私樓樓價指數按月跌1.4%,屬逾兩年半最大跌幅,中型單位領跌,按月跌1.9%跑輸大市。分析料,樓價跌勢未完,短期內走勢續偏軟。
由官方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私樓樓價指數,最新9月份報388.8點,按月再跌1.4%,屬於連跌兩個月,累積跌幅1.5%;而9月份的單月跌幅亦創自2016年2月以來,逾兩年半(近31個月)最大跌幅,亦確認樓市出現調整趨勢。
5類別單位樓價 全綫下調
以不同面積劃分的5類型單位均全綫下跌,亦是2016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其中以C類的中型單位(實用面積753.5至1,075平方呎)領跌,按月挫約1.9%,跑輸大市,跌幅則是2016年1月以來、32個月最多;其次D類面積介乎1,076至1,721平方呎單位,亦錄得1.6%跌幅,反映樓價跌勢集中於中大型單位。
隨着近兩個月樓價調整,今年首9個月樓價升幅收窄至10.2%,當中面積753.5平方呎以上的3類單位,升幅更收窄至小於10%。例如面積逾1,722平方呎的豪宅單位,今年首9個月升幅只有3.95%。
太古城3房1630萬 返去年水平
事實上,近期中價樓跌勢持續,例如鰂魚涌太古城早前有3房戶,減價170萬元或9.4%,最終以1,63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2.2萬元,樓價跌至去年11月水平;而荔枝角美孚新邨亦有3房戶,減價3.8%或65萬元,最終以1,635萬元沽出。
反映主要藍籌屋苑情況的較受歡迎屋苑樓價指數,最新報331.1點,按月跌1.34%,以新界屋苑跌幅較大,按月跌1.54%,而市區屋苑亦按月跌1%。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稱,上半年市場消化不少購買力,樓價今年亦已升逾10%,故此出現整固為屬健康。他預計,樓價不會明顯大跌,料去到明年初可望復甦,樓價仍會平穩向上。
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稱,未來3至4個月樓價仍有少許調整,料一手市場表現會較佳,而二手市場則較淡靜,但相信樓價不會出現97年「懸崖式下滑」,料今年全年私樓樓價升幅維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