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9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1/03/22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1.03.22 蘋果日報
盤點3大超牛都更案
台北市今年新案百花齊放,尤以都更案邁入成熟期,陸續公開推案成為亮點。回顧台灣都更史,不乏延宕多年、因整合糾紛躍上媒體版面而搞得舉國矚目的都更案,目前皆以全新姿態問世,包含大安區正義國宅改建為「Diamond Towers」豪宅,預計近期公開,市場估計每坪開價超過200萬元;信義區永春都更案成為「森業永春」住宅案,今年1月取得使照,每坪開價高達150萬元;已於2016年落成入厝的士林區「文林苑」,每坪要價80~90萬元,目前剩1戶店面未售出。

森業永春花20年才完工
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松山路口近期矗立嶄新建築「森業永春」,前身為警察宿舍,早期是屋齡30多年的公寓,2000年由森業營造接手整合,細數永春都更案歷程,緊鄰宿舍的彭龍三機車行與其他兩棟公寓拒拆遷,尤以彭龍三最廣為人知,被稱「最牛釘子戶」,最後還成為都更受害者聯盟代表。

預計7月公開
彭龍三曾說,自己不是釘子戶,只是認為房子拆除無法做生意,加上建商估價與自行估價落差近2倍,因此抱持不信任態度,多年來拒絕參與整地,最終持有的3戶公寓遭排除都更範圍。

2014年森業營造將彭龍三住家排除都更範圍,興建3棟15~22層大樓,規劃12~57坪的1~4房。知情人士透露,彭龍三事件讓永春都更案一炮而紅,成為全台矚目事件,直至今年1月總算取得使照,從整合到完工歷時20年。

新案「森業永春」預計7月公開,共規劃282戶,原住戶可分回160戶,每坪開價140~158萬元,潛銷階段一直都有買方洽詢,近1個月就有6、7組人馬接洽。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周邊的永春站共構宅「EAT國際館」與「EAT時尚館」每坪行情120萬元,條件與「森業永春」相仿,且公設比僅28~31%,在台北建案市場相對少見,因此單價140萬元的接受度不低,不過若以57坪加計車位,總價超過8000萬元,達到北市豪宅稅門檻,預估小坪數去化較迅速。

不過郎美囡認為,該案附近多為屋齡15年大樓,均價每坪74萬元,巷弄內多是老舊公寓,每坪約50~60萬元,與「森業永春」價格落差極大,想以單一個案帶動區域行情較不容易。

文林苑僅剩1戶尚未售出
轟動一時的士林「文林苑」都更案,整合過程曲折,又以釘子戶王家的交涉最受關注,更是台灣首件導致官、民衝突事件的都更案,帶來一場都更與居住正義的社會運動,並促成都更條例修法。不過即使過程轟烈,2016年也建成全新15層大樓,且公開銷售後買氣火熱。

當時樂揚建設整合基地面積581坪,其中王家土地就佔56.06坪,將近9%,因此拒絕都更,不過2012年台北市府強拆王家房子,鬧得滿城風雨,當時輿論大多傾向聲援釘子戶,大批支援者徹夜湧入基地守護王家,「反對都更」頓時成為當時主流觀點,造成許多整合多時的都更案暫停、延遲。

轉手獲利千萬
而強拆事件後歷經2年協商,樂揚終與王家達成和解,王家分回5戶、面積175坪,估計市值超過上億元。

該案共96戶,規劃25~64坪,即使有如此大爭議,仍不影響市場買氣,當時開價每坪80~90萬元,據建商說法,銷況火熱,至今僅剩1戶尚未售出,該戶原被樂揚當成銷售辦公室所以無法當下銷售。

不具名房仲分析,「文林苑」每坪開價8、9字頭,屬於區域高端價格,扣除目前這戶改建住宅,當年完工後火速完銷,更有住戶轉手獲利。例如14樓戶於2018年出售,面積75坪含車位,成交總價4500萬元,相較入手價格3311萬元,2年就賺了高達1189萬元,因取得總價低,應為地主戶。

此外,直至2018年通過都更條例修正草案,明定「文林苑條款」,建立「三加一程序」,在劃定都更範圍後,若有不同意戶應舉辦聽證,再經審議,所有程序完備後才到政府代拆,以期降低爭議。

Diamond Towers 有望躋身200萬俱樂部
整合開發歷時25年、被譽為「史上最牛都更案」的正義國宅,今年以「Diamond Towers」建案新身分亮相,前身為5層樓的平房,地點位於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緊鄰捷運板南線忠孝復興站、SOGO百貨。

1995年正義國宅由龍麟建設收購,原始產權多達175戶,由於坐落北市燙金地段,都更戶待價而沽,整合過程並不順遂,2009年曾發生釘子戶王克強遭槍殺事件,當時58歲的王克強出門遭人朝頭部連開兩槍,送醫後宣告不治,雖然檢方懷疑與都更案有關,犯嫌仍因證據不足無罪定讞,被殺原因至今成謎。

每坪上看250萬元
龍麟建設事後找來三圓建設合作開發,起造人與招商由龍麟負責,三圓負責興建,遲至2017年第2季才動工,預計今年5月前公開。「Diamond Towers」斥資超過200億元,致力打造成為東區頂級商場,總共規劃3棟,合計面積4338坪,1~4樓為商場,其餘樓層為住宅,商場只租不賣,招商委託龍麟建設統一負責,目前新光三越確定進駐,預計2022下半年開幕。

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下旬潛銷至今,已有10來組買方洽詢該案,多為台商或國際型企業主,估計每坪上看200萬元。台灣房屋信義安和捷運加盟店店東廖德欣分析,以地段及建案規模來看,該案有望躋身單價200萬元俱樂部,每坪至少250萬元。

消息人士強調,去年受疫情影響,海外投資變困難,仍有買方洽詢商場,顯示外界仍看好東區的經濟產值。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該案鄰近捷運忠孝復興站,匯聚雙捷運及商圈人潮,堪稱蛋黃區中的蛋黃區,更是東區近年罕見大基地豪宅,能展現市場珍稀性,潛銷期就吸引不少企業如新光三越進駐展店。
 
2021.03.22 蘋果日報
南台灣老屋不吃香 交易僅佔2%
相較於台北都更案熱力四射,南台灣由於素地多、房價基期低,老屋顯得不吃香,都更議題也非主流。根據統計台南市、高雄市的購屋偏好可發現,42%買方青睞屋齡5年內新成屋,其次是公設比較低的屋齡20~30年內住宅,各佔34%、23%,但屋齡40年以上老屋交易佔比僅1~2%,明顯喜新厭舊。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高達42%的台南及高雄買方,偏好屋齡5年內新成屋,若加計10年內的購屋屋齡狀況,買方共約達5成,平均房價都在1字頭,差距不大。

買家偏好新成屋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近年南二都房市火熱,無論蛋黃或蛋白區,甚至是新興重劃區都有許多新屋供給,即便價格持續上揚,但目前5年內新屋房價,台南每坪均價16.7萬元、高雄則為每坪19.7萬元,若選購3房35坪住宅,含車位總價600~900萬元,由於新屋有較高貸款成數,在低利環境下,讓購屋族有買舊不如買新思維。

屋齡5~10年住宅交易佔比相對較低,約僅3%、6%之間,張旭嵐分析,該類房屋多屬屋況佳且多為自住客持有,轉售價格較強硬,加上2012~2015年間屬於前一波房市買氣高峰期,當初房價高、購得成本較貴,因此讓價意願低,因此台南甚至出現房價每坪16.9萬元,比屋齡5年內新屋還貴的特殊現象。

至於屋齡超過40年老宅,每百戶成交僅有1~2戶屬於該類產品,成交價僅個位數,約為屋齡5年內住宅的5折。

任陞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蔡惠任指出,屋齡超過30年的老宅,安全性及結構耐震度相對不足,除非位於都會精華區地段,且具備高容積,才會成為近年建商積極收購目標,一般購屋族鮮少會買此類老屋,因為須準備不少整修費,改造成本可能比買新的住宅還高。
 
2021.03.22 蘋果日報
史上最大缺工潮來襲 329檔期案量消風
缺工缺料打房政策引發推案觀望潮

營建業缺工問題長年無解,今年高雄329檔期案量約463.5億元,推案規模3659戶,雙雙較去年減少逾3成,專家分析,主因受政府打房政策,以及營建業缺工缺料影響,部分建商延緩推案或採先建後售,以便掌握成本,加上今年預售案以及大規模造鎮案銳減,總銷回到3年前的推案水準。

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理事長廖致傑表示,今年高雄329檔期不但回到3年前,比起去年的674.4億元,大幅減少210.9億元,戶數也比去年大減2255戶,但價格方面為反應成本,出現微幅上漲。

比造公共工程開放外籍移工

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黃啟倫分析,缺工造成的蝴蝶效應,不只是建商延長工期,無法如期交屋造成已購客糾紛,甚至會因成本高漲墊高建案成本,建商不得不反應在房價上,造成新的居住正義社會問題,若不及早因應,未來恐更惡化。

高雄市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洪光佐呼籲,政府應釋出相關配套措施,讓民間可以比照公共工程聘僱移工,提供彈性人力因應。屆時,移工不用遍地開花到各個小工地,可由具一定規模的工地申請外籍移工。

好處是可以集中管理,達到規模經濟,同時可以釋放部分本國勞動力至小規模工地,降低建商高價搶工的壓力,也減輕房價居高不下的民怨。
 
2021.03.22 蘋果日報
豪宅造鎮 超級大案齊發 北市爆千億天量
台北市今年329檔期推案預估量爆出逾千億元天量,主因是指標大案傾巢而出,當中更有多個百億元超級大案,尤其豪宅案、造鎮案不僅睽違多年不見,且多籌劃已久,因此備受關注。除此之外,40~70坪左右的換屋型建案比例竄升,顯示建商全力轉攻換屋族市場,不再只侷限於首購小宅。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329檔期多是新北市推案量最大,桃園或台北市居次,以往台北市329檔期多維持在500億元左右案量,2018年甚至掉落到僅有347億元,但今年表現很不同,台北市爆出超過千億元的大量,成為領頭羊。

豪宅市場重啟推案動能
推案量較大的行政區為信義、松山、南港、文山等地,案量均超過百億元以上,新案數量較多的則是中正、大安、士林、文山與南港。爆出大量主因是有豪宅、造鎮案等百億元大案同時現身,豪宅案由信義計劃區「玥隱信義」打頭陣,位於信義路五段91巷內,可以說是今年北市豪宅推案潮的先聲。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北市一線豪宅就沒有新增供給,今年豪宅市場重啟推案動能,接下來還有更多豪宅案將接棒進場。另一個百億級大案「擎天森林」,位於南港興南街,距離南港車站不遠,規劃雙塔地上26層建築,由新潤興業、海悅國際、亞昕國際與白天鵝機構等聯手打造。

最大造鎮案為元利建設國發院開發案第1期「元利森活莊園」,案量高達140億元,未來還有2、3期,規模相當大,由於元利建設口碑不錯,預期成交價位將締造區段新高。

精華區釋出都更危老案
由於政府持續推動都更危老案件,台北市有不少精華地段建案釋出,如大安區「永康壹號」前身為上海菜餐廳「高記」,是許多老饕們的美食記憶,「僑駿ONARI」則是士林商圈原30幾年科見美語大樓改建,步行到捷運士林站僅約3分鐘。

忠泰建設與永沛開發則在松山區敦化北路120巷推出「衍見築」,總銷約50億元,訴求無原地主戶,興建地上17層SC鋼骨建築,邀請被譽為「獨創建築藝術印記」的美國AIA建築團隊Oyler Wu Collaborative打造,規劃48~84坪,總價1~1.5億元。璞園建築團隊董事長李忠恕認為,房地合一稅2.0對於投資客熱絡的中南部影響甚鉅,但台北市都是自住市場,不會造成影響。

創意家行銷行銷部副總柯仲武表示,雖然肺炎疫情尚未落幕,但台灣即將能接種疫苗的訊息,讓民眾更安心且有恢復正常的趨勢,加上台灣游資仍充沛,搭配低利環境,房市2021整體看好。
 
2021.03.22 蘋果日報
329檔期搶連假買氣
房市周年慶 建商試水溫

百貨周年慶時有所聞,商品通常會搶搭熱潮推出,甚至提供限期折扣,象徵房市周年慶的旺季檔期也不遑多讓,通常新建案也會如雨後春筍般公開,意圖搶食市場大餅,一年中除了3月有推案高峰外,後續更有520、928檔期接踵而來。專家指出,各大檔期緣由皆與連假有關,共通點是將連假最大化,以迎接下個月的看屋潮,算是商業性的超前部署。

房地產市場有淡旺季之分,為了匯聚旺季的人氣、激出買氣,市場久而久之出現推案時機的共識,集中在特定連假期間,以利民眾看屋。

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指出,台灣房市有兩大主要檔期,上半年以329檔期領銜,下半年則有928檔期,這些檔期往往成為推案高峰,原因是將國定連假最大化,催生民眾看屋意願。

房價未必真正讓利
例如329檔期的主要成因,張欣民說明,是因1、2月為農曆春節,國人通常安排家族旅遊,不太進案場看屋,因此成為傳統淡季,房市必須等3月才會陸續增溫,加上4月即將迎來清明連假,建商多將3月視為備戰時程,算是針對4月假期看屋的超前部署。

《住展》雜誌研發長便提醒,由於房市檔期的成因取決連假配置,旨在催生看房意願,更是測試買氣的最佳途徑,根本原因與購屋族的需求無關,實際上是賣方塑造的氛圍,雖然有些案場會提供看屋好禮,例如看房送摸彩券等,但房價未必真正讓利,尤其從過去經驗來看,此階段成交的房價,未必會比檔期以外的價格更親民。

雖說如此,房市檔期仍有其意義存在,例如329檔期的重要性,張欣民認為,在於能替市場試水溫,例如檢視國人偏愛哪種類型的產品,建商也會根據3月市況調整布局,連帶影響後續檔期的策略。

至於中途增加的520檔期,張欣民表示,房市原本沒有520檔期,自從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台,當時兩岸政經局勢趨緩,國內景氣欣欣向榮,建商認為520就職是翻轉市場經濟的好時機,因此選在5月積極推案,進而衍生所謂的房市檔期。

廠辦增加坪數放大
不過近年隨著政府修正兩岸路線,該檔期的市況不如往年熱絡,案量也明顯減少,尤其無法跟329、928檔期比擬。張欣民補充,520檔期之所以仍被討論,主要是建商想複製2008年的熱潮,鍥而不捨地在5月推案,不過近年檔期確實相對黯淡,因此房市大檔仍以3月、9月為主軸。

因此520檔期更像是上下半年房市節點,張欣民認為,主要用於彌補329檔期錯誤的銷售策略,還可掌握下半年的市場趨勢。

至於928檔期,張欣民認為,該檔期鄰近雙十連假,同樣為了迎接下個月的看屋潮而生,算是商業性的超前部署,不過產品相對329檔期,由於經過前兩波檔期的市場篩選,格局規劃或價格更能貼近市場。

張欣民補充,從買家角度而言,928檔期的好處是容易買到更合拍的房子,缺點是產品選擇相對稀少,不乏上半年的餘屋,但從賣方觀點來看,有助掌握下半年延續明年的市場趨勢,因此才會選在9月積極推案。

說回來目前的329檔期,何世昌指出,今年看點主要是廠辦物件增加,坪數規劃也明顯放大,由於市場出現換屋買盤,加上台商回流挹注資金,這些買家對坪數和價格要求寬鬆,因此不少建商都規劃大房子,較顯特別。

【專家意見】延續熱潮 料價量齊揚
政府打炒房鎖定短期投機獲利,針對預售買盤影響較低,在低利率環境加持下,預估今年檔期仍可延續去年熱潮,不過受到缺工、地價攀升的因素,預計交易表現將呈現價量齊揚。
 
2021.03.22 工商時報
老舊旅館脫手 去年逾20件
近年不少旅館面臨屋齡漸老舊、整體觀光業景氣低迷導致營運不佳,紛紛出脫不動產資產,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去年以來全台各地至少有20多件旅館、汽車旅館不動產換手,其中又以建商成為接手舊旅館不動產的最大宗。

過去一年的交易中,以富邦人壽268億購入台北市的王朝大酒店規模最大外,多數交易規模約在3~10億元,又以汽車旅館為數最多, 例如今年1月興富發建設以17.9億元買下台中沙夏精品汽車旅館,去年漢皇集團3.3億陸續買進新北中和艾森堡汽車旅館;三地開發8.7億買下台南湖水岸人文休閒旅館等。

此外,也有不少老舊飯店易手,去年以來交易的旅館不動產,約有四成均為屋齡30年以上,去年李方集團出脫的皇家季節酒店1館,台北市中山區的尤利西斯旅店,屋齡都達50年以上。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土地稀缺、危老盛行、資金充沛、時機契合」等四大因素,是近年全台旅宿不動產交易熱絡的推手。首先在土地供給方面,國內各都會的鬧區地段,土地開發皆趨近飽和,在素地難尋的情況下,開發商便將購地目光,轉向「地段精華、地坪廣大、產權單一」的飯店旅宿。

且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危老重建政策,許多屋齡逾30年的市中心高齡旅宿,因改建紅利加身,對建商更具吸引力,收購的腳步大幅邁進,使得國內的飯店旅宿接連易主。

再者,疫情期間國際交流中斷,手頭資金滿滿的壽險、金控等無法赴海外投資,便在國內為資金尋找適合去處,飯店旅宿由於總價相對高昂,加上部分飯店旅宿可售後回租,投報表現穩定,也成為熱門的游資停泊標的。

除此之外,近一年多來,觀光產業飽受疫情衝擊,不少飯店旅宿業者,都浮現獲利了結的念頭,所以出售價格也不再是鐵板一塊,對投資人來說,可說是撿便宜的好時機,因此交易狀況比以往更加活絡。
 
2021.03.22 經濟日報
打炒房成效 要看三大指標
中央銀行上周四(18日)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總裁楊金龍宣布加碼房市信用管制,對央行意外加碼房市管制,市場關注焦點之一就是央行打炒房成效,有哪些具體觀察指標?對此,楊金龍分析,除管制項目貸款成數與利率變化外,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應該也會下降」。

央行統計顯示,1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為36.53%。去年12月上旬,央行已實施第一波房市信用管制,但回顧去年12月,該比重36.43%,今年1月銀行貸款集中於不動產的情況不降反增。

楊金龍指出,調整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有二考量,包括銀行不動產貸款增幅仍大,以及避免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進一步控管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風險。

央行加碼鎖定「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持有多戶房貸」、「高價住宅」以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借款」四大類貸款再祭房市信用管制「緊箍咒」,19日就開始啟動。

對於打炒房成效,楊金龍表示,央行會緊盯受管制的貸款成數與利率變化,但央行只管制囤屋炒房的投資客,對第一戶、第二戶房貸沒有管制,只要銀行妥善執行風險控管,整體房貸金額水位「不容易降下來」,不過,相信時間拉長,不動產放款占總放款比重將下滑。

財政部推房地合一2.0,央行也加碼房市管制措施,會各自產生什麼效果?楊金龍表示,央行一直強調,各國實證結果,稅跟選擇性信用管制一起實施,對抑制房價最有效。

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前半年,市場就出現預期心理,對短期炒作有明顯抑制效果,如今再推房地合一2.0,已醞釀預期心理;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自然人、企業法人、高價住宅等特定對象,範圍較小,但對房價預期心理同樣會有作用。

楊金龍說,本季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是為抑制囤房炒作,避免銀行信用資源流供公司法人囤房炒作,應嚴格控管貸款條件,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最高成數一律降為四成。而自然人第三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六成降至5.5成,並新增自然人第四戶以上房貸最高五成限制。

高價住宅具帶動周邊房價的外溢效應,高價住宅貸款最高成數由六成降至5.5成,新增第四戶以上高價住宅貸款最高成數由六成降至四成。
 
2021.03.22 工商時報
地上權不叫座 高雄招商轉向
高雄多起地上權招商案已乏人問津,因此官方改弦易轍,轉向與開發商「聯合開發」模式推動,例如高雄捷運局的「舊市議會附近基地」、以及「岡山舊果菜市場用地」;至於捲土重來的亞灣「特貿三」則採公辦都更、及提高住宅容積最高到50%,同時將1.6萬坪基地,切割成三塊獨立招商,將引起南北建商或壽險公司搶標。

亞灣「特貿三」曾是地上權招商模式的受害者,在2018年6月第一次公告招商無人投標,2019年8月第二次公告招商也流標,高雄都發局長楊欽富指出,為了順利成功招商,已說服台電董事會通過,採取公辦都更和權利變換的模式,將在3月底舉辦說明會之後,今年4月正式公告招商。

楊欽富表示,為了克服亞灣「特貿三」基地開發量體太大的限制,未來招商時,將分割成三塊土地,開發商得標後,最高可以開發50%的住宅,另外的50%則是商業設施、或辦公大樓,地主台電和高雄都發局,將分回一定比例的辦公大樓面積,作為高雄推動5G AiOT的基地。

他透露,已有台北和高雄的多家建商表達高度興趣,希望藉此機會,活化亞灣新灣區的國公有資產,創造開發商和政府公部門的多贏局面,因為開發商投資之後,取回的資產是所有權,而不是具有年限的地上權,而政府部門不用出資,就可分回建物資產。

另外,預定4月19日截標的「舊市議會附近基地」,正在進行公告招商投標階段,承辦的高雄捷運局官員表示,這是捷運局改採聯合開發的第一個案例,希望在開發投資過程中的民間企業,能夠取得部份所有權,進而激勵企業投資意願。

官員指出,這也是南台灣第一個採用「聯合開發」模式的招商案,因此具有指標意義,特別是「舊市議會附近基地」曾先後在2017年10月、2019年11月、以及2020年4月,以地上權模式招商而流標三次。

官員表示,「舊市議會附近基地」評選的關鍵因素是,「合建分坪」的比例,開發商給予土地所有人的分配比例不得低於40%,也就是說,開發商出資興建的建築物,未來只能取回最多60%的樓地板面積的價值。

高雄捷運局另一個即將公告聯合開發的基地,則是位於「岡山舊果菜市場」的用地,大約1064.19坪,官員指出,跟「舊市議會附近基地」一樣,希望將來開發過程中,也與捷運車站連通。

官員說,「岡山舊果菜市場」基地,位於高雄捷運紅線路竹延伸線岡山站(RK1)西側,初步規劃開發建物含括商場、住宅、以及新型態運動中心,新建的聯合開發大樓,將透過高架連通方式,與RK1車站相銜接,方便民眾搭乘,並增加商場人潮的聚集效益。
 
2021.03.22 工商時報
中捷首棟共購宅 總銷上看30億
中台灣第一棟捷運共構宅-「文華高中站土地開發共構大樓」,歷時三年七個月,已完成地上28層、地下6層的住商共構大樓。台中市交通局21日透露,該大樓3月4日取得使用執照,可享「到站即到家」的城市移動便利性。尤其,全棟建築規劃取得綠建築標章銀級資格,預估總銷金額將突破30億元。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捷運後續將結合轉運站、「iBike倍增計畫」,及停車場等交通建設,打造交通「任意門」,提升大眾運輸系統整體營運效率,創造高品質都市環境,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交通局指出,台中捷運綠線的「文華高中站土地開發共構大樓」,除有媲美七期豪宅典雅建築外觀,坐落地段,也位於優質學區精華地段,生活機能佳,興建期間,便已接獲眾多詢問電話,預估總銷金額將突破30億元。

此外,軌道經濟是房市指標,也是民眾購屋一大考量因素,捷運共構坐享「到站即到家」的獨占優勢,與交通便利性,商機潛力無窮。

台中市政府也積極投入百億元預算,在鄰近的水湳經貿園區,進行多項大型公設開發,不僅吸引各大專院校於此購地,擴增校地,加上各大連鎖品牌陸續進駐插旗,拉抬此案投資增長潛力。

交通局說,捷運共構大樓能締造土地開發績效,並結合民間力量投入建設,挹注市府財源、活絡土地價值,共創市府、投資人及大眾三贏目標。
 
2021.03.22 工商時報
敦北總部都更案 實質審查
台塑敦北總部都更案進入「拆?建照」申請衝刺階段。據悉,台塑都更案已於去年12月完成公聽會,最終修正版本已於1月初送達台北市府,正式邁入最後為期二年的實質審查階段,台塑集團並大幅加碼兩大公益空間回饋共計660坪,預估都更興建時程四年,都更案興建費用約160~180億元。

台塑敦北總部都更案與先前遞交規畫版本不同,台塑集團在捐贈公益設施項目展現倍增加碼回饋誠意;其中,總部一樓原擬空出百坪之幼兒園,擴大為捐贈包含一、二樓合計480坪,作為幼托機構使用,另新增180坪辦公空間,贈予市府社會局使用,兩大公益空間回饋共計660坪。

台塑集團規畫,倘若涉及「拆?建照」核發之市府實質審查進度於明年中明朗化,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著手近五千名員工之敦北總部搬遷事宜。為此,斥資187億元購入的台塑企業臨時新總部—內湖「T.CBD」三棟商辦大樓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裝潢工程。估裝潢時間約需費時六~九個月。

台塑集團透露,敦北總部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若於明年順利獲准通過取得「拆?建照」,預估興建時程四年,興建成本約160~180億元,惟加計拆除、補償費用,總部都更案費用將達200億元。

台塑敦北總部大樓都更案將設置前段兩棟地上22樓、地下五樓、樓高約90M之商辦大樓,後段則為一棟地上22樓、地下三樓的住宅大樓,總戶數約100戶。

此外,台塑現有總部中庭區域的封閉停車場規畫將轉為綠地,以開放式空間與周邊居民分享。另與鄰近長庚大樓的單側道路,都更後將自行退縮空出一車道,讓區域人車行動更為順利。
 
2021.03.22 證券
東實集團牽手東莞虎門打造兩大產城項目,預計總投資額超100億
據東實集團消息,3月18日,東莞實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虎門富民集團、鎮口社區、新聯社區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定。根據協定,各方將通過城市更新-連片改造,在虎門鎮口社區、新聯社區打造兩大產城融合項目,預計總投資額超100億元。鎮口社區產城融合專案將由東實集團與虎門富民集團聯合打造,以產城融合模式打造成高品質服裝產業社區;新聯專案將依託東實集團及富民集團在城市綜合運營領域的項目經驗和團隊優勢,通過“成熟產業導入”和“新興產業孵化”,助力新聯社區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
 
2021.03.22 每日經濟新聞
太古地產2020年盈利創新低,今年能否扭轉業績焦慮?
一直以來,商業地產的寬闊路途並非處處平坦,然而道路越泥濘,留下腳印就越深刻,疫情影響之下更甚。

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處於萎縮狀態,在投資物業和酒店業務的大幅虧損下,太古地產交出了近年最差的一張成績單。

業績連續下跌 增速逐年放緩

3月11日,太古地產召開了年度業績發佈會。年報顯示,2020年太古地產實現收入133.08億港元,同比下跌6.43%;毛利55.06億港元,同比下降61.76%;歸母淨利潤40.96億港元,同比下跌69.49%。

自2017年高速增長後,太古地產開啟了連續三年的下跌路。資料顯示,自2018年開始,太古地產的成長速度便開始放緩。當年,公司的營收及歸母淨利同比增速分別為-20.69%、-15.58%,而2017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10.52%、125.63%。

2019年,太古地產未能扭轉“頹勢”。公司當期營收同比下跌3.38%,歸母淨利則同比下跌53.17%。對比往年來看,其2020年的業績下滑程度為近年之最,歸母淨利也創下了40.96億港元的新低。

毛利方面,2020年,太古地產投資物業估值虧損44.65億港元,同比下跌220.03%;物業買賣則虧損0.49億港元,上一年該指標則為0.04億港元;酒店業務的虧損較2019年的0.62億港元進一步擴大為3.1億港元,連虧多年。

出售部分資產 縮減資本開支

對於一直以來“慢吞吞”的太古地產來說,相較于加快開發節奏,太古地產似乎更願意用出售非核心資產的方式來獲得資金。

2018年,太古地產通過出售投資物業獲得的收益為12.76億港元,2019年的收售資產收益則增加至23.38億港元。2020年,太古地產的出售行為還在繼續。公司出售了太古城中心第一座辦公樓和美國邁阿密兩座辦公樓的全部權益,並向太古城住宅項目的業主推售專案停車位。

在太古地產看來,過去數年出售非核心資產規模達450億港元,這部分主要為老舊資產,達40年以上。出售這些資產讓太古地產有良好現金流,在優化資產結構的同時,也可加大投資核心資產。

除出售非核心資產外,太古地產對於香港和美國兩地的資本開支也進行了縮減。2020年香港投資物業及酒店的資本開支(包括集團應占合資公司的資本開支)為14.52億港元(2019年:24.6億港元)。美國的投資物業及酒店於2020年的資本開支為0.65億港元(2019年:1.68億港元)。

從後續的開支預測來看,美國的資本開支從2022年後並未披露,而香港2021年後的開支預測為133.27億港元,中國內地為53.37億港元。

香港市場疲軟 轉向內地投資

因疫情影響,2020年太古地產各酒店的平均客房收入及入住率均有所下降,尤其是位於香港及美國的酒店。

2020年,太古地產在香港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為24.41億港元,與2019年基本持平。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太古城中心及東薈城名店倉的零售銷售額分別下降31%、18%及16%,

辦公樓方面,太古地產2020年辦公樓收入65.55億港元,香港辦公樓物業組合租金收入總額為61.31億港元,較2019年略有上升。其表示,2020年辦公樓續約租金上調及租用率堅挺,但部分因缺少太古城中心第三座及第四座辦公樓的租金收入而抵銷。

太古地產認為,市場對香港辦公樓樓面的需求疲弱,反映當前經濟狀況和失業率上升。中區辦公樓空置率上升對租金構成下調壓力。太古坊租用率高企,租金較其他地區辦公樓而言大致堅穩,但九龍東的空置率上升及新供應增加,對旗下樓齡較高的商廈租金構成下調壓力。

雖然太古地產在香港市場的業務仍在恢復中,但中國內地復蘇帶來的收入足以抵消其香港商場的租金收入下降,也使得太古地產在內地市場的表現更引人期待。

太古地產在年報中對於2021年內地零售市場的展望給出了相對較高的預期,將積極發掘更多新項目,繼續擴大內地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太古地產於12月公佈與遠洋集團合作發展北京頤堤港擴建專案,進一步將頤堤港打造成為首屈一指的休閒商業地標,總樓面面積約39萬平方米(不包括停車場),計畫分兩個階段於2025年底及2027年落成。

此外,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的零售延伸部分,即三裡屯太古裡西區也將全新亮相。該專案面積約3萬平方米,其翻新工程預計將於今年上半年左右完成。

2021年,太古地產能否扭轉業績頹勢,《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2021.03.22 網路新聞
招商蛇口轉型再發力 招入凱德老將袁嘉驊掌舵商管
3月19日,介面新聞獲悉,在凱德集團工作近25年的袁嘉驊於2月離職,於近期加入招商商管,履新招商商管總經理一職,目前已經投入工作。

介面新聞分別向凱德集團和招商蛇口求證,雙方均表示消息屬實。

凱德集團表示,凱德尊重並支援每個員工的個人選擇和發展,對人才引進和流動持積極開放的態度,這屬於正常的人事變動。作為國內商業地產的深耕者,二十多年來,凱德與同業及領先跨國企業之間的人才流動一直存在。

過往數年,不論是印力、萬達,還是龍湖、新城,凡是想在商業地產發力的企業,都曾借力過來自凱德的人才。

2020年,是招商蛇口的“資管年”。招商蛇口成立了資產管理中心,組建專業團隊,重構招商商管、招商伊敦兩個專業管理平臺,分別對應持有物業中的商業與酒店公寓業務。

袁嘉驊就職的招商商管,是招商蛇口整合商業業務體系的戰略發展組織。

目前,招商商管已佈局全國25個城市,持有商業項目60個,商業總體量350萬平方米,旗下囊括了三大商業產品系,分別是海上世界、花園系和九方系。

對於招商商管的發展與定位,招商商管董事長聶黎明對外界表示,購物中心是公司主賽道之一,我們會主動地獲取一些好的項目。這類項目最重要的是運營好,要把融、投、建、管、退的環節打通,資管中心的成立就是要將環節打通,實行統籌的管理,同時又親自負責融和退。

對於購物中心擴張的模式,招商蛇口曾明確提出,要依託輕資產管理平臺,統一持有型物業的品牌與產品線;主流產品體量規模與成本配適標準,聚焦8-12萬平方米集中商業產品打造;以及強化定位管理,搭建全國招商平臺,以數位化手段實現商業項目聯動,挖掘協同紅利,提升品牌知名度。

無論是對購物中心運營的看重,還是擴張模式上對於輕資產的依託。袁嘉驊過往數十年在凱德集團的履職經驗,都十分契合招商商管如今的需求。

資料顯示,袁嘉驊於1996年1月加入凱德集團,先後擔任凱德商用中國商場總經理、專案總、華南區、東北區、華中區、華北區董事總經理等職位。至離職前,袁嘉驊職務是凱德集團(中國)商用管理董事總經理,管理過的專案所在業務城市近30個,凱德中國旗下項目已超過200個。

2001年至2003年,時任上海來福士廣場總經理的袁嘉驊負責項目的開業籌備,直到現在,該項目也是凱德集團在中國的標杆專案之一。

2007年,袁嘉驊擔任凱德商用華南區區域副總經理,2009年兼任嘉德深國投合資公司總經理,期間,促進了凱德集團在中國商業地產領域的快速拓展,凱德總計收購近40家購物中心。2011年,其調任凱德商用東北區區域總經理,2015年,兼任凱德商用華中區區域總經理。

2017年3月起,袁嘉驊擔任凱德商用北部區域總經理,管理著凱德商用在中國北方地區的購物中心,2019年4月起,擔任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華北區區域總經理。

在業內人士看來,袁嘉驊是商業管理領域為數不多既具備較強的管理統籌能力,又有過硬實操經驗的行業領軍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袁嘉驊履新後面臨的挑戰不小。

招商蛇口商業資產運營情況或許不太如人意,從其已打包上市的商業資產發展情況可窺得一二。

2019年年底,招商蛇口將旗下商業房托送上市。資料顯示,招商局商業房托基金的底層資產由位於深圳蛇口的五項物業組成,包括四項商業物業,甲級寫字樓新時代廣場、科技大廈、科技大廈二期及數碼大廈,以及一項商場物業花園城。

截至2020年6月30日,招商局商業房托期內收益為1.78億元,物業收益淨額為1.387億元,淨物業收益率為78%。五項底層資產中,三項物業出現出租率同比下降,分別為數碼大廈、花園城、科技大廈二期同比出租率下降,其中數碼大廈從去年同期的79.9%下降到68.8%、花園城從79.6%下降到73.1%、科技大廈二期從89.8%下降到86.9%。

被打包為房托基金的五項資產應是招商蛇口比較核心的商業資產,然而受疫情衝擊疊加深圳商業項目供應量過剩、競爭激烈,無論是項目收益還是出租率都大受影響。

由此推測,袁嘉驊履新後,如何運營好招商管理旗下的商業資產,將是其未來面臨的主要難題。
 
2021.03.22 新浪網
大唐地產首份年報:收入增30.6%毛利率下跌
3月16日,大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2117.HK,以下簡稱“大唐地產”)交出上市後首份年報。年報顯示,2020年,由於商業物業投資及運營增長,大唐地產的銷售額、毛利等出現明顯上漲,上市後公司負債指標也有所改善,進入“黃檔房企”之列。其中,現金短債比從2019年的0.96倍升至1.3倍,從“紅線”中走出;但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雖然較2019年下降,仍然超過70%的“紅線”,為77.7%。

毛利增長毛利率下降

3月16日,大唐地產董事會會議在香港舉行並發佈公司2020年年報。這份上市後發佈的首份財報顯示,2020年,大唐地產確認銷售收入約為106億元,同比增長30.6%。其中,物業銷售所得收入(已結轉交付的收入)101.09億元,同比增長30.1%,占已確認收入總額95.5%;提供建築服務所得收入約2.42億元,同比增長10.7%;商業物業投資及經營所得收入約5640萬元,同比增長38.9%;酒店經營所得收入約4780萬元,同比增長37.6%。

毛利及毛利率方面,期內大唐地產毛利約為26.96億元,同比增長23.4%,增加原因主要為年內交付項目增多所致;毛利率為25.5%,較上年微降1.5%。《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大唐地產的毛利率已連續三年下降。據大唐地產上市前發佈的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其整體毛利率分別為24%、27.8%及27%。

對於2020年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的情況,大唐地產在年報中解釋,“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2019年公司交付了幾個較高毛利率的物業項目”。此前,大唐地產毛利率由2019年上半年的37.5%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23.3%,也有類似的原因。根據招股書的說法:主要由於物業銷售毛利率下降,因為2019年上半年交付了利潤率相對較高的若干大型物業(如漳州大唐印象),且2020年上半年若干物業(如洛江大唐世家)位於非黃金地段、所交付建築面積較大,且銷售均價較低等。

年內利潤方面,2020年,公司稅前利潤約17.16億元,同比增長21.9%;淨利潤約9.5億元,同比增長51.4%;公司擁有人應占淨利潤約為7.15億元,同比增長0.7%。同時,2020年末,大唐地產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56.6億元(2019年末為41億元),其中受限制銀行存款約22億元(2019年末為18.8億元)。

負債方面,大唐地產總借貸(包括計息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約為103.1億元,2019年末約為77.7億元,增加25.4億元,同比增長32.69%。過去發展的幾年,大唐地產曾面臨高負債困境。但2020年,大唐地產降負債成效明顯,淨負債率降至58.7%(2019年末為119.2%),資產負債率為83.2%(2019年末為91.7%)。

作為去年腳踩“兩道紅線”的房企,2020年,大唐地產的現金短債比出現回升,從2019年的0.96倍升至1.3倍,從“紅線”中走出;但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雖然較2019年下降,仍然超過70%的“紅線”,為77.7%。

長三角新增土儲占比達20%

目前,大唐地產並未公佈2021年的業績目標。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定位於“中小型地產百強企業”的大唐地產,毫無疑問也有積極的規模訴求。

在實現規模增長的道路上,足夠的土儲支撐尤為重要。年報顯示,2020年全年,大唐地產共獲取83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土儲,新進14個城市,其中長三角新增土儲169萬平方米,占本年新增土儲比例的20%。于2020年末,大唐地產在六大經濟區共擁有123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地產專案,土儲總建築面積約2044萬平方米,其中已竣工供出售物業134萬平方米,持作投資的可租用面積17萬平方米,開發中物業1893萬平方米。

遵循“2+1+X”的區域戰略佈局,過去一年,大唐地產“抓住總部搬遷上海的機遇,快速紮根長三角區域”,先後進入寧波、台州、溫州、常州、南通、無錫等14個城市。但《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大唐地產123個專案中僅有16個位於長三角區域,且多數為聯合開發,權益占比不足50%,對公司收入貢獻較小。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底,大唐地產管理層在與投資者和媒體發佈會上數次強調未來會更加注重與其他房企達成合作,加快全國化佈局。彼時,大唐地產集團總裁郝勝春透露,已經合作落地的主流開發商超過17家,包括世茂、龍光等房企。

對於“雙總部”的搭建,大唐地產執行董事、董事長吳迪在今年1月初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這(雙總部建設)也是一個幾十年的企業必須走的一步,如果不走出這一步,很難有更大的發展。”但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房企想要借助遷總部入滬來達到全國擴張戰略面臨的不確定性較大,而從大唐地產目前的實力來看可能更為困難。不僅如此,隨著集中供地政策的實施,作為中小房企的大唐地產想要多拿地或許也會面臨更多的困難。

3月17日下午,大唐地產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具體業務上,集團將繼續堅定實施平臺化戰略,拓寬朋友圈,加速資源聚集;堅持以客戶的價值感知為著力點,持續推動產品力提升。此外,集團將積極推動上海新總部建設,銳意打造一個更開放包容的平臺,引入更多優質資源,以更好的品牌形象實現全國化佈局。而對於集中供地政策,集團也將持續保持自身節奏進行。

在回復中,大唐地產也再度強調了公司對於長三角戰場的重視。其稱,在“2+1+X”的地域佈局之下,大唐地產已建立相對穩固的規模優勢;同時公司抓住上海新總部建設的機遇,快速紮根長三角區域,並且加強與行業頭部企業的戰略合作,為集團邁向全國性綜合房企奠下穩固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規模與負債往往相伴而生。在追求規模的同時,大唐地產又會如何保證財務的安全性?

大唐地產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0年,在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的高壓下,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1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6%。同時,大唐地產降負債成效明顯,淨負債率降至58.7%,“三道紅線”降至黃檔,為未來規模擴張提供了很大的彈性空間。此外,2020年12月,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成功踏上國際資本平臺,也將為集團發展打通境內外融資管道,進一步改善財務盤面。

未來“大唐地產將做好規模增長和有息負債控制間的平衡”。《華夏時報》記者看到,另據部分媒體報導,對於財務安全的問題,大唐地產的考慮是:2021年的目標是繼續保持兩個指標線上內:保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80%左右,淨負債率不超過90%,現金短債比1.3倍左右的水準。同時,“我們要求有息負債總量年增幅控制在10%-15%,銷售回款覆蓋有息負債,最低現金水準保證未來三個月的全口徑支出”。不過,對於這一說法,大唐地產方面未向記者進行確認。
 
2021.03.22 新浪網
越秀地產銷售依賴廣州 毛利率大降9個百分點
3月16日,越秀地產發佈2020年度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62.3 億元,同比增長20.6%;歸屬股東淨利潤42.5億元,同比上升21.9%;核心淨利潤40.2 億元,同比上升 14.6%。而截至2020年末,關於“三道紅線”的財務指標,越秀地產的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9.2%、淨負債率為47.5%,現金短債比為2.25倍,均未踩線,屬於綠檔房企。

業績明顯降速 銷售仍然依賴廣州一城

作為國企,越秀地產一直都給外界保守的印象。2020年,越秀地產業績降速明顯。其營收和淨利潤增速較2019年放緩明顯,尤其是營收增速,由2019年的44.92%大幅下降至20.62%,淨利潤增速則由27.69%降至21.95%。

而在盈利能力方面,越秀地產的毛利率下降明顯,由2019年的34.21%大幅下降了9.06個百分點,至25.15%。雖然正如董事長所述,房地產行業整體毛利率都在降低,但越秀的降幅依然較大,系去年大灣區高毛利率項目交付減少所影響。同時,2020年公司的銷售淨利率也由12.34%下降至10.13%。

2020年,越秀地產實現合同銷售金額957.6 億元,同比上升 32.8%,超額完成全年802 億元的銷售目標。越秀地產董事長林昭遠在發佈會上表示,2021年越秀地產的銷售目標是1122億元,按照可供貨值60%的去化鋪排。相較2020年,增速約17.17%。

2020年,越秀地產在大灣區銷售額636.6億元,占比66.5%,其中廣州的合同銷售額為557.9億元,占比高達58.3%。此外,公司在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北方地區和西南地區的銷售額分別為199.2億元、68.4億元、42.8億元和10.6億元。整體來看,越秀地產對廣州地區依賴程度較高,對外擴張緩慢。

而在廣州的銷售中,TOD項目又發揮了主要作用,2020年公司的TOD項目銷售額達到170億元,較2019年的50.8億元同比增長234.65%,遠高於32.8%整體銷售額增速。可以說,TOD項目或是越秀地產在千億之後能否超車的主要競爭力所在。而走出公司資源、關係較為雄厚的廣州大本營,TOD專案能否快速展開異地複製則是其擴大規模的關鍵。

目前TOD土儲占比15.8% 業務擴展主要依託廣州地鐵

貨值決定規模,在粵港澳競爭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越秀地產憑藉自身國企背景,走差異化擴儲道路,公司的“6+1”拿地策略包括:“軌交+物業”、國企合作、城市更新、“住宅+配建”、收並購和產業勾地六種方式拿地,及公開市場競拍專案做補充。其中,TOD是公司未來重要的發展模式。

TOD是一種以公共交通導向的房地產開發模式,主要圍繞火車站、機場、地鐵、輕軌等軌道交易及巴士站形成一個集工作、商業、居住為一體的綜合體類物業開發專案。

雖然越秀地產如今已是千億房企的准預備役,但在房地產黃金十年中,越秀地產發展並不突出,僅僅是擁有廣州國企背景的地方性國企,2017年公司的銷售額僅400億出頭。之後隨著全國性房企爭相湧入粵港澳灣區,越秀地產在廣州的處境也逐漸變得艱難。不過得益于其國企平臺的優勢,越秀地產搶到了廣州第一個TOD專案。

2016年4月份,越秀地產母公司越秀集團與廣州地鐵集團簽署企業戰略合作協定,宣佈雙方將在資本運作、金融服務、物業開發、雲計算等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合作。2019年,越秀地產成功引入廣州地鐵作為第二大股東,之後,越秀地產陸續拿下了廣州地鐵手裡的多個“軌交+物業”項目。

此前在2020年8月的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林昭遠表示,公司會保持每年大概2-3個新增軌交項目的鋪排。針對軌交業務的城市拓展,則還是主要依託于廣州地鐵的技術輸出來展開業務擴展。林昭遠表示,廣州地鐵對於全國多個城市都在輸出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將會有條件地帶動越秀地產進行全國更多城市軌交業務的洽談,目前正在洽談的包括武漢地鐵、成都地鐵等。目前TOD專案整體占比較小,而廣州外的TOD項目拓展也存在較大的未知數。

2020年,越秀地產收購了廣州星樾山畔和廣州星匯城兩個TOD專案,新增土地儲備約103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末,越秀地產共有5個TOD 物業專案,佈局廣州黃埔、增城、番禺三大片區, 總土地儲備388萬平方米,約占公司大灣區土地儲備的28.7%、總土地儲備的15.8%。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越秀地產總土地儲備約為 2454 萬平方米,其中大灣區土地儲備占總土地儲備約為 55.1%。

而TOD專案一般規模較大,覆蓋較多業態,要求更高的開發運營經驗, 比一般的物業專案開發週期更長,對資金的佔用較大。並且公司近年來加大了投資性房地產的發展力度,商住並舉,也沉澱了不少資金,2011年以來僅有兩年投資活動呈淨流入,2019年投資活動淨流出高達200多億元。隨著公司TOD業務的逐漸擴大,對資金周轉的能力形成較大考驗。
 
2021.03.22 新浪網
地產富豪楊樹坪旗下粵泰股份危機不斷:業績預虧、信披違規遭罰
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上,粵泰股份(600393,SH)實際控制人楊樹坪榜上有名,其以57億元的身家排在第1005位。實際上,楊樹坪是富豪榜上的常客,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上,楊樹坪以50億元身家排在第828位。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楊樹坪今年還能登榜,排名恐怕會繼續下降。

在楊樹坪的財富構成中,粵泰股份股權無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自2020年12月以來,粵泰股份股價持續下跌。同時,2020年業績預虧更是給了公司股價一記重拳。而由於信披違規,粵泰股份更是遭監管層予以紀律處分。3月19日晚間,粵泰股份又披露,其下屬公司出現借款逾期,導致上市公司出現擔保逾期的狀況。

粵泰股份子公司借款逾期

據粵泰股份公告,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富銀建築作為借款人於2020年4月27日與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空港經濟區支行簽訂了《借款重組協議》。上述重組借款本金金額為5608.73萬元,借款重組至2021年2月20日止。截至目前,上述貸款本金餘額4608.73萬元,借款於2月20日到期後,富銀建築並未按期償還上述借款。粵泰股份透露,廣州農商銀行目前擬向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富銀建築成立於1993年,主要從事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等業務。啟信寶顯示,該公司身披諸多司法訴訟。

富銀建築未能按期足額還款,導致上市公司也被拖累。當時,粵泰股份簽訂了《保證合同》,為富銀建築的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後2年止。

富銀建築債務逾期只是粵泰股份債務危機的一個縮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粵泰股份在2018年底爆發了債務危機,旗下多個專案資產及下屬公司銀行帳戶先後遭到凍結。這家被譽為“廣東十大房企”之一的老牌上市房企一度風雨飄搖。此後,公司通過資產處置以及債務重組等方式,得到了一絲喘息。但龐大的債務始終尾大不掉。截至去年上半年末,粵泰股份逾期未歸還的短期借款達到4.49億元。

業績預虧、信披違規被罰

債務危機下,粵泰股份的經營管理和公司內控也是問題頻頻。就在3月12日,上交所發佈紀律處分決定書,對粵泰股份及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上交所指出,粵泰股份定期報告中關聯關係披露不完整;多項重大交易未履行董事會決策程式及資訊披露義務;收購款項支付和重大交易進展情況未及時披露;公司實控人暨時任董事長兼總裁楊樹坪未報告股份變動情況,也未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鑒於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上交所決定對楊樹坪予以公開譴責,對上市公司及時任董事會秘書蔡錦鷺、時任財務總監徐應林予以通報批評。

在公司經營上,粵泰股份近年來的表現也較為低迷。2018年、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75.17%、37.93%。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2.01億元,同比下降47.86%。雖然依然有所下滑,但好在還是賺錢的。

不過,公司在今年1月末披露的業績預告讓人大失所望。公司預計2020年淨利潤虧損6.86億元~8.24億元。粵泰股份稱,因新冠疫情影響及部分專案尚處於開發階段,公司房地產銷售收入同比預計下降約14.75億元;同時,公司廣州、海南部分房地產專案清算預計應補土地增值稅合計4.4億元;此外,公司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資產預提了信用減值損失及資產減值損失。

業績預虧讓走勢本就低迷的粵泰股份股價進一步下挫。2月初,公司股價一度跌至1.46元/股。截至3月19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於1.78元/股,總市值只剩下45億元。公司市值縮水下,老闆楊樹坪的財富也難免會隨之下滑。
 
2021.03.22 網易財經
一夜變天!學區房 再次雪崩
多年以來,房地產都憑藉著優質教育不動聲色地在焦慮的家長中間割韭菜。

而韭菜們前仆後繼,生怕連被收割的號碼牌都拿不到。

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號碼牌越來越稀缺。

另一個更殘酷的現實是,稀缺的號碼牌,仍然存在。

上海中考改革引爆學區房深水炸彈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佈了《實施辦法》,這是2018年《上海市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配套文件,適用於2022年起參加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考生。

辦法規定,從2022年起,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分為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和統一招生錄取三種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提出了“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制度。

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是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確定的招生錄取新辦法,具體包括名額分配到區招生錄取和名額分配到校招生錄取兩類,合計占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招生總計畫的50%-65%,與改革前相比,名額分配比例進一步擴大。其中,名額分配到區招生錄取,以區為單位,依據總分排序按計劃錄取;名額分配到校招生錄取,以初中學校為單位,依據總分排序按計劃錄取。

這也就意味著,優質初中考上優質高中的學生數量或將減少,而普通初中考上優質高中的學生數量將增加。

那麼優質初中學區房的含金量降低,是否傳導至優質小學學區房價格?

根據《證券時報》,億翰智庫總監于小雨表示,“這個政策目的主要是讓各類初中學校的優秀學生都有機會進入名校高中讀書,對於學區房有一定衝擊,但預計影響有限。”

“目前小學升初中的規則沒有變,購房者有實力還是會買學區房,優質學校的朋友圈資源是家長非常看重的。但是名校初中的優勢可能相對變弱了,可能原來名校初中上名校高中的名額是200個,現在是80個,普通初中原來可能是0現在可能是1。”于小雨補充。

網傳上海教改政策公佈後,上海知名老破小+雙學位社區—梅園開始暴跌,有網友稱新政公佈前房產評估430萬,新政後房價變成了370萬,一夜下降了60萬。

樂居網房產經紀人也爆料稱,同樣在梅園二街坊,一套32㎡的學區房在新政前掛牌720萬,新政後立刻修改到699萬。

上海鏈家的網站上,幾天前剛掛網的梅園三街坊的一套近47平米的房子,掛牌價825萬,平均18萬元一平。

而多個在春節之前就掛網的梅園三街坊一套近30平米的房子,掛牌價728萬,平均25萬元一平米。

微博上一位認證上海澤樂地產的顧問也表示,該學區房以前價格瘋漲一房難求,目前逆轉了。大量房源正在上架中……

但是,根據《中國基金報》報導,在跟幾位元在上海讀小學、初中的家庭瞭解時,他們紛紛表示,上海本地許多家長早就知道這個政策,但是並不影響他們買學區房,因為選擇名校就是在選擇優質教育資源。無論“名額是否分配到校”,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需要考試去被選拔的,因此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才是學區房真正的價值。

據證券時報報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的報告指出,此次政策提出是基於教育改革的目標和精神出發的,側面也反映了2020年上海學區房市場的風險和問題。

根據克而瑞資料庫監測的資料,2020年全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55994元/平方米,同比漲幅為2.5%。而以去年學區房炒作較多的大三林板塊(包括前灘)為例,其2020年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99359元/平方米,同比漲幅為17.7%。類似漲幅明顯偏大,說明價格虛高。若後續價格若下跌,則容易對購房者產生各類風險。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上海教改工作,將優質高中資源以名額分配的方式進行配置。各類學校後續都可以享受更公平的招考機會,自然使得“哄搶好學區”的現象減少,進而促進相關學區房的價格降溫。對於家長和購房者來說,在此類教改政策下,應積極理解政策改革初衷即“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改革思路,理性擇校、理性置業變得很關鍵。

“利好”實為偽命題?

按不少家長的理解,不少過去被他們“嫌棄”的公辦“菜中”,將得到比過去更多的把孩子送入名校的機會。相應的,一些被熱捧的民辦初中,例如華育、蘭生復旦等,過往八成左右的學生都能進入“四校”(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的現象,今後卻不大可能出現了。

根據《國際金融報》報導,仲介稱,新政對於海上國際花園所在的學區確實是個“利好”。中考改革公佈後,網上流傳了四種不同的學區組合,有人製作了表格,分別分析新政對該類型學區房價預期影響的判斷。

分析中,海上國際花園社區對口的學校是北蔡鎮中心小學和新雲台中學,被認為是“牛小+菜中”的組合,預測稱房價將會“大漲”。

據新民晚報報導,2019年,除去回原籍考試以及參加隨遷子女升學考,新雲台中學僅有9人參加中考。也就是說,即使按照個位數的分配名額計算,仍有相當比例畢業生都能升入較為優質的高中。

東原證券零售與教育首席研究員吳勁草指出,新雲台中學這類是極端情況,比如因為名額分配,前2名的人得以通過名額分配以較低分數上了建平高中。這兩年也許會有人因為這個原因買對應的學區房,但這並不是可持續路徑。未來如果真的人員流入,達到了100人一個年級,分配到的名額卻很可能沒有太大的變化。

而對於大部分的非一流中學,中考改革會使得生源流失減少。但由於“四校”基本上沒有名額分配,略遜一級的“八大金剛”類高中如建平給一個初中分配的名額也在2個以下。所以名額只是1到2的變化,不足以構成人口流入的傾向。

“基本上很少有人,會因為多了一個建平高中的名額,去買六團中學的學區房。”吳勁草表示。

正如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處長楊振鋒在接受訪問時所言,今天上海的初中、小學的教育資源並不是不夠,而是出現了結構性的不均衡問題。所以我們辦好每所學校,用政策引導每個家長理性選擇家門口的學校,是我們本次政策的核心導向。

上海進一步嚴禁“學區房”炒作

3月19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微信“房可圓”發佈新聞,當日下午,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向滬上全體房地產經紀機構發起“規範房源掛牌和資訊發佈的自律倡議”。倡議聚焦房地產仲介領域房源資訊發佈不規範,“學區房”不實宣傳,掛牌價格虛高等社會和老百姓高度關注的問題。

鏈家、太平洋、中原、我愛我家、Q房網、21世紀房屋、信義房產、美凱龍愛家、志遠房產、佳歆房產、58安居客、搜房、房友、幸福裡等14家主要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平臺企業回應倡議,現場簽署了承諾書。

此次承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線上上、線下房源發佈資訊中,不使用“學區房”進行推介、宣傳;在業務經營中,不以“學區房”名義,誤導購房者。

二、規範介紹教育資源用語,客觀介紹周邊學校,不出現“升學率”、“對口”、“名額未用”等用語,誤導購房者。

三、不掛牌、不發佈未經核驗的房源,不掛牌、不發佈價格虛高的房源。

四、在資訊發佈中,不出現“熱度排名”、“ 投資潛力”等用語;在經營活動中,不炒作、不哄抬房價,不擾亂市場。

兩大變數加劇學區房崩塌

事實上,指標到校,其實不算新鮮,廣州、南京多地都已落地。前不久,廣州提出,指標到校比例為50%,且2023年起不再設最低“限制性分數線”。

不同的是,上海罕見地將指標提升到6成左右,同時指標到區+到校同步推進,兼顧區域公平和校際公平。

當然,如同高考一樣,一旦弱校有了拔尖的可能,會不會滋生“中考移民”,同樣值得關注。

而根據《功夫財經》,財經專欄作家今綸表示:兩大變數加劇學區房崩塌。

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比如現金流隨時幾千萬或者資產幾個億甚至幾十億這種,他們是不甘心孩子只能搖號入讀的。即使在義務教育階段,被迫從命,那麼,在高中階段,他們一定會盡其所能給孩子配備“重型武器”,要麼直接讀最好的民辦學校,要麼在疫情過後,直接去世界一流的高中讀書,尤其在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這種趨勢是擋不住的。

這一部分消費力從現有的框架裡流出,實際上是到另外一個體系裡去升級,而且是借助世界最優秀的框架來升級,這樣的人才對依靠學區房那點優勢堆積起來的人才而言,很快又會拉開思維方式、見識、胸懷以及判斷力、執行力的差距,而這些才是最要命的。沒錯,某些富二代一無是處,是花花公子,但是某些富二代一旦認真讀書,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花時間或者買個學區房就能彌補的,裡面有巨大的成本差距和人脈差距。

還有一個變數是培優班。同在一所優質公辦學校,也是同樣的學區房,如果一個孩子在培優班能夠拿到好名次、好成績,另外一個孩子完全不上培優班,也不在乎成績,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家長由於各種原因也不太管。兩者的成績有天壤之別,與學區房無關,只有家長、孩子的比拼才是硬核比拼。即使是一個普通學校的孩子,他如果在培優班能拿到好成績,那麼在中考的時候也能實現對絕大部分學區房孩子的“絕殺”——因為高中錄取要看分數。

學區房的崩塌是全方位的:政策砍了第一刀,非學區房的部分家長們積極努力插第二刀,富人遠遠地發飛刀,培優班近距離插匕首,學區房還能撐多久?
 
2021.03.22 經濟通
合景泰富(1813)租廣州辦公室予凱創商務投資
合景泰富(01813)宣布於上周五(19日),該集團與承租人廣州凱創商務投資集團,已訂立2021年物業租賃協議I。據此,該集團同意向承租人出租位於中國廣州的環球都會廣場物業,總建築面積約3577平方米,協議自上周五(19日)起至明年4月30日止。而該物業用途為辦公室。每股租金約66萬元。
  
該集團表示出租該物業得由於集團將按適用市場費率賺取租金收入;及於該物業內經營業務的相關成本及風險將由承租人承擔。
 
2021.03.22 經濟通
禹洲料全年純利顯著降,股息不低於2019年
禹洲集團(01628)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年度綜合純利顯著下跌。
  
該集團指,利潤下降主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若干物業項目開發進度及物業交付有所延期,導致收入及利潤遞延確認,以及毛利率減少,因一些國家房地產相關調控措施導致物業項目的售價低於預期。
  
該集團指,預期本年度每股股息總額將不會低於2019年即每股33仙,不包括特別股息。由於遞延利潤預期將在今年確認,亦預期今年股息將不會低於本年度。倘採納以股代息計劃,控股股東林龍安及郭英蘭預期將選擇以代息股份形式收取全部股息,代表對該集團信心。該集團指,於去年12月31日,綜合合約負債,即收款金額或由其交付物業前預收客戶款項約
223﹒7億元(人民幣.下同),連同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合約負債總額分別約376﹒7億元及119﹒3億元,對應的大部分已預售物業項目將於未來兩年內交付。該集團包括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在內於本年度的物業合約銷售總額1049﹒7億元,按年增長39﹒74%。董事會對集團未來長期發展仍保持樂觀。
  
該集團預期於本月底前公布業績。
 
2021.03.22 經濟通
瑞銀:長實基礎溢利勝預期,收購計劃短期利好股價
長實集團(01113)去年基礎盈利按年下跌33%至193億元,較瑞銀估計高出11%,瑞銀預期集團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資產及回購股份的交易,短期內將可刺激公司股價造好,惟瑞銀仍維持對長實的「沽售」評級,目標價為35﹒1元,即較每股資產淨值預測70﹒8元折讓約50%。
  
瑞銀指出,長實去年盈利倒退,主要因為疫情令本港物業入帳收益減少、來自酒店的貢獻下跌以及英式酒館業務營運虧損35億元。長實全年派息下跌14%至1﹒8元,仍較瑞銀估計的1﹒37元為高,派息率相當於基礎溢利之34%。
  
瑞銀報告又提到,長實向李嘉誠基金會發行代價股份收購資產後,基金會在集團的持股量會由35﹒99%升至45﹒02%。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2021.03.22 信報
悅庭軒首越千萬 夾屋半月兩宗
馬鞍山雅景臺885萬屋苑次貴

二手樓價升勢進一步蔓延夾屋,鑽石山悅庭軒樓價首見千萬元,有低層2房戶以已補地價1000萬元售出,成為夾屋市場不足半個月內第二宗千萬元樓王成交。悅庭軒樓價再下一城,據消息指出,該屋苑2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657方呎,3房間隔,新近以已補地價1000萬元易手,樓價創屋苑歷史新高,呎價15221元。

全港第三個1000萬夾屋屋苑

據知,上址向東南,望園景及部分樓景,原業主開價1070萬元,雖然累減70萬元或6.5%,但以2007年以已補地價入市價293萬元計,賬面仍賺707萬元或2.4倍。目前屋苑僅餘一個叫價逾1000萬元的放盤,屬1座中層E室3房戶,實用面積656方呎,叫價1080萬元,挑戰屋苑造價新高。

悅庭軒去年10月曾錄得1000萬元交易,惟證實屬除名的內部轉讓;撇除該成交,屋苑對上一宗售價高位為998.8萬元,新近易手單位不但打破該紀錄,更成為何文田欣圖軒及青衣宏福花園後,全港第三個千萬元夾屋王屋苑,與居屋睇齊。

事實上,欣圖軒本月9日亦錄得一宗造價高見1120萬元的已補地價買賣,身價貴絕全港資助房屋,意味該市場不足半個月兩度誕生高價成交。

嘉亨灣3268萬膺標準戶樓王

馬鞍山夾屋雅景臺身價亦力逼高位,代理透露,2座低層C室,實用面積656方呎,新近以已補地價885萬元轉手,呎價13491元,造價創該夾屋次高,距去年7月歷史高位888萬元僅一步之遙。其樓上一個中層C室上月售828萬元,是次相隔一個多月低層戶反大幅賣貴57萬元或6.9%。原業主1996年以未補地價211.5萬元入市,未計補地價賬面升值673.5萬元或3.2倍。

豪宅亦升唔停,西灣河嘉亨灣單月兩誕樓王,中原地產分行營業董事李嘉儀說,3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129方呎3房戶,享全海景,去年底叫價3200萬元,至今年2月市旺一度加價至3500萬元,直至上周五(19日)終以3268萬元售出,呎價28946元,樓價及呎價均打破本月初易手的同座極高層B室,成為該屋苑標準分層戶雙料樓王。

原業主2017年11月斥2700萬元購入後一直用作收租,2018年起至今每月收租6萬元,買家享2.2厘租金回報;原業主賬面則賺568萬元或21%。

大潭陽明山莊呎價相隔逾一年終重上3萬元關,消息謂,11座中層65室3房戶,實用面積2157方呎,剛連車位以7180萬元售出,呎價33287元,創該屋苑去年1月後呎價新高。原業主2016年斥5630萬元入市,賬面賺1550萬元,升值27.5%。

北角富澤花園呎價也重現「2字頭」,消息指出,富慧閣高層A室3房戶,實用面積798方呎,獲買家斥1660萬元承接,呎價20802元。富澤花園對上一次錄得呎價逾2萬元成交,可追溯至2019年4月以1460萬元易手的同座高層B室,呎價達20977元,意味是次成交創屋苑近2年呎價新高。原業主2007年斥606.8萬元購入,賬面賺1053.2萬元。
 
2021.03.22 信報
新地高鐵站上蓋 擬削高度再闖關
新地(00016)於2019年以破賣地表造價紀錄的422.32億元,投得尖沙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總站上蓋(下稱高鐵站上蓋)的超級商業地王,去年9月向城規會提交全新發展方案,改為興建2幢鑽石形地標建築,惟遭城規會以建築物高度超越山脊線等理由拒絕。新地決定申請覆核,將利用一至兩個月時間改良一個更為適合的發展方案,包括降低建築高度及優化公共空間,期望順利獲城規會批准。

新地去年9月向城規會申請,把城規會2010年就高鐵站上蓋用地批出的方案作出大幅度修改,建議在總樓面面積不變下,把舊方案涉及3幢波浪形商廈,改為興建2幢20至30層(另設2層地庫)的鑽石形建築,寫字樓樓面減少約28.63萬方呎,至約256.18萬方呎;減少的樓面重新規劃作零售用途,令零售樓面大增逾90.5%,至約60.28萬方呎。同時,新地又建議放寬高度限制,由大綱圖上90至115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26.7%至38.3%,到114至159米。

回應城規會意見 兩月內修訂方案

該申請於今年1月在城規會進行審議,最終遭否決。會方提出多項否決的原因,包括擬議發展的規劃及設計增益未能支持放寬建築高度限制,而建築物高度會超越山脊線、新建築設計的公共空間缺乏功能和設施、擬發展的大型購物商場無助於新舊社區融合等。

新地代理地產策劃及發展部規劃總監黃舜浣指出,集團就城規會的意見作出深入研究,邀請了一間設計公司擔任項目「策展人」,重新審視設計及落區與街坊接觸,初步為期一至兩個月,期望下半年可把新修訂方案提交城規會,再就有關方案與政府詳細討論。

黃舜浣直言,項目地契上沒有高度限制,據法定大綱圖,可按個別情況考慮放寬極具規劃或設計優點方案的建築物高限;有關申請亦非超越山脊線的先例,近年九龍區不少新建築物都超越山脊線。

優化公共空間 建1.5公里綠徑

新地代理特別發展部項目總監麥孟添表示,新方案會積極研究降低建築高度,盡量減少對山脊線的影響,但實際調降幅度仍要探討。同時,又會優化公共空間的功能、設計和管理,並會建構一條全長約1.5公里的「西九花園綠徑」,並豐富整條綠徑的規劃。他認為,高鐵站上蓋地點獨特,原設計是10年前的方案,不少地方如布局、休憩空間的利用等都有改善空間,建築及設計都須與時並進,但會尊重城規會意見而作出改良,令發展方案可以惠及更多人士。

他補充,集團在出價競投高鐵站上蓋前,已考慮需要修改設計方案,並預計到申請方案需時,但相信不會阻礙發展進度,希望整個項目可在5至6年之內完成。
 
2021.03.22 信報
維港匯一期呎造36,114雙新高
新盤周末兩天(20日至21日)交投疏落,但高價成交未絕跡。會德豐地產及信置(00083)牽頭的西南九龍長沙灣維港滙發展項目第1期維港滙I,昨天招標售出1座23樓A室,實用面積1385方呎,4房間隔,成交價5001.8萬元,呎價36114元,樓價及呎價同創項目新高。項目累售248伙,套現逾30.8億元。

瀚名海傲灣周三各推兩伙

嘉里(00683)何文田瀚名過去周六(20日)錄得首宗成交,為18樓A室,實用面積1132方呎,3房間隔,以3588.12萬元售出,呎價31697元。發展商同日即推出2伙於周三(24日)起招標,分別為19樓A室及同層B室,同為實用面積1132方呎3房戶。

九龍建業(00034)油塘海傲灣也推出2伙於周三以先到先得形式發售,為1A座25樓A室及26樓A室,同屬實用面積301方呎1房戶。

新盤兩天58宗交易周減79%

中國海外(00688)鴨脷洲南區.左岸最後1伙以6200萬元招標售出,為2座2樓A室,實用面積1763方呎,4房間隔,連608方呎平台,呎價35167元,結束自2016年10月以來近4年半的馬拉松式銷售。連同其他新盤,過去周末兩天共錄58宗一手成交,較前周末(13日至14日)約280宗,減少222宗或79.3%。

另外,新地(00016)長沙灣南昌站上蓋匯璽及匯璽III,將於下月15日起向持有住戶停車位認購權的指定買家出售旗下共163個車位,分別位於地庫一層及地庫二層,每個車位售價355萬至400萬元,買家今日起可遞交認購登記,下月12日截止。
 
2021.03.22 信報
佐敦舖932萬沽 10年貶值逾37%
商舖市場持續錄得蝕讓成交,佐敦彌敦道一個地舖,最新以932萬元交吉易手,原業主持貨10年,賬面蝕553萬元離場。

佐敦彌敦道375至381號金勳大廈地下6至8號舖A2部分,建築面積約200方呎,舖位面向甘肅街,原以1700萬元放售,最終以932萬元售出,呎價約4.66萬元。舖位原以每月4.8萬元租予找換店,但去年底已約滿結業丟空。

原業主於2011年3月以1485萬元入市,賬面虧損553萬元,舖位10年貶值37.2%。

太平道舖連22車位9480萬易手

另外,旺角太平道4號地下A及B舖,連22個車位及天台,地舖建築面積合共6639方呎,以9480萬元成交,呎價約1.43萬元。據悉,現時全部物業月租約36.6萬元,回報約4.6厘。
 
2021.03.22 經濟
百老匯50萬 租怡和街兩層舖
核心區舖租下跌,令個別零售商趁機開舖。消息指,百老滙影音以約50萬元,租用怡和街兩層舖位,租金跌約62%。

較上手租金跌62%

銅鑼灣怡和街42至44號華人銀行東區大廈地下及1樓租出,物業每層面積約2,000餘平方呎,合共約4,086平方呎,以每月約50萬元租出,呎租約122元。該舖鄰近崇光百貨,屬銅鑼灣優質地段。據了解,新租客為本地大型連鎖電器店百老滙。事實上,近年該品牌於核心區進行收縮,如旺角亞皆老街73至81號宏安大廈地下至4樓,總面積共約25,016平方呎,原以約260萬元租用多年,去年約滿棄租。相信是次有見租金大幅下跌,不排除或日後於區內進行搬遷,現先租用優質地段舖。

翻查資料,該舖曾由花旗銀行租用多年,銀行於2010年起承租,最初月租約92萬元,其後分別以約140萬及130萬元續租,直至2019年遷出,其後曾由零食店短租。按是次50萬元租金計算,按對上租金跌約62%。
 
2021.03.22 經濟
首2月樓市向好 後市升勢料收窄
今年1及2月全國房地產發展投資以及銷售數據等按年均錄得升幅,一綫城市的一、二手市場成交樓價升幅由0.1至1.3%不等。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前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達13,98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8.3%;商品房銷售面積17,363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05%。此外,同期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比2019年同期增長15.7%,兩年平均增長7.6%。其中,住宅投資10,387億元,增長41.9%。

一綫城市住宅價俱升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投資升幅高的主要原因是基數低導致數據偏高,行業環境較去年同期好轉,新動工及竣工速度明顯上升,帶動了開發投資的上升。此外,商品房銷售面積17,363萬平方米,按年增長105%;商品房銷售額達19,151億元,升133%。

數據顯示,2月各綫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按月走勢有升有降,但一綫城市樓價全面報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售價分別按月上升0.7%、0.5%、0.9%和0.1%;二手住宅成交樓價分別上漲1.2%、1.3%、1%及0.9%。

分析指,隨着疫情的負面影響逐漸退去,2020年積累的置業需求逐步釋放。同時,海外置業需求回流以及抵押貸款等金融杠杆也催生了市場的熱度。有機構監測的40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數據顯示,1至2月,一綫城市成交量按年大增2.5倍,明顯高於2、3、4綫城市。市場預料,今年房地產市場還是以平穩健康發展為主。從3月份開始,隨着去年同期基數的提高,預計房地產業各項指標升幅將逐漸回落。
 
2021.03.22 星島
海珀平均呎租50元 租金回報約2.7厘
近年長沙灣區有不少重建項目陸續落成,其中位於海壇街,剛入伙不久的海珀,目前有約5個放租盤,平均呎租約50元,入場叫租由1.28萬起,普遍回報率約2.7厘。而項目屬單幢式設計,主打細單位,面積由262呎起。

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余汶釗表示,目前該廈的入場單位月租約12800元,為中層B室,開放式單位,坐向東方,面積283方呎,呎租約45.2元。其餘放租單位方面,包括另外兩間不同樓層的中層B室,面積同為283方呎,開放式間隔,目前業主叫租分別為14000和14500元,呎租分別約49.5和51.2元。

譚氏指出,近期租金比較穩定,沒有太大升跌,其中以開放式單位的租盤最受歡迎。近月的租務成交包括一間高層B室,面積283方呎,以14000元承租,呎租約49.5元,原業主於2020年10月以619萬買入,享租金回報約2.7厘。

香港置業營業經理張志豪表示,目前該廈約有5個放租盤,包括兩間不同樓層的中層B室,面積均為283方呎,開放式間隔,目前業主叫租分別為13800和14000元,呎租分別約48.8和49.5元。

他透露,近月屋苑有3宗租賃個案,平均呎租約47.5元,其中高層B室,面積283方呎,屬於開放式單位,坐向東南方,月租1.4萬,呎租約49.5元。據了解,業主於2020年10月以約628.7萬購入單位,現將單位租出可享約2.7厘租金回報。至於另一間低層B室,面積也是283方呎,開放式間隔,目前以12000元租出,呎租約42.4元。

據了解,業主於2020年10月以約561.6萬購入單位,現將單位租出可享約2.6厘租金回報。此外一間低層C室,面積為265方呎,開放式間隔,目前以13500元租出,呎租約50.9元。據了解,業主於2020年10月以約575.3萬購入單位,現將單位租出可享約2.8厘租金回報。

項目只有1座物業,共有19層屬住宅樓層,主打細單位,每層各設四伙,合共提供76個分層單位。面積由262至474方呎,戶型涵蓋開放式至兩房,其中有開放式和獨立式廚房兩種設計。項目位處市中心,周邊以樓景及公園景為主。

項目為海壇街的其中一個重建項目,擁有面積約1087方呎的住戶會所,內有多種配套,例如健身室等,符合不同類型住戶的需要。隨著更多重建項目入伙,區內的配套變得更完善。
 
2021.03.22 星島
新盤慢熱 兩日沽逾50伙
焦點新盤未作大規模推售下,過去周末兩日,新盤市況轉趨慢熱,兩日共沽逾50伙,較對上周末有所下滑,並以貨尾盤成交為主。

過去的周六及日,一手市場沽逾50伙,較對上周末沽逾270伙,按周下跌,其中,由香港小輪及帝國集團合作發展,並由?基負責銷售的屯門帝御.嵐天,過去周末沽約8伙。

至於同系元朗尚悅.嶺於昨日亦沽出一伙,為1座高層A室,面積378方呎,為連天台特色戶,天台面積294方呎,以784.608萬成交,呎價約20757元;系內北角君譽峰昨亦錄成交,為中層B室,面積288方呎,以739.104萬售出,呎價約25663元。

旺角利奧坊.㬢岸亦錄承接,為1座中層C室,面積256方呎,價單定價671.2萬,呎價約26219元。

由長實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SEA TO SKY,過去周末沽約3伙,包括3座高層A室,面積1057方呎,定價2375.5萬,呎價22474元;同系長沙灣愛海頌昨日亦錄承接,為5座高層F室,面積506方呎,價單定價1354.9萬,呎價26777元。

?大發展的屯門恆大.珺瓏灣,過去周末亦沽出5伙,而華懋旗下元朗朗城滙則沽出3伙。

由萊蒙國際及俊和合作發展的何文田128 WATERLOO再錄成交,為該項目低層B室,面積522方呎,為2房連儲物間隔,成交價約1218.5萬,呎價約23343元。

鷹君旗下大埔白石角朗濤昨亦錄成交,據成交記錄冊資料顯示,該項目9B座中層B室,以769.8萬售出,以面積393方呎計,每呎造價約19588元。
 
2021.03.22 星島
太古城單日連沽兩伙
樓市氣氛不俗,部分屋苑紛錄承接,中原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指出,太古城錄單日兩成交,包括恆山閣低層C室,面積684方呎,3房1套間隔,以1230萬沽出,呎價約17982元,屬市價水平,買家為用家。

美聯高級區域營業董事吳志輝稱,荔枝角美孚新邨2期百老匯街48號低層A室,面積968方呎,為3房間隔,以1392萬售出,呎價14380元,屬市價水平,買家為外區換樓客。

港置分區董事劉浩勤指,將軍澳CAPRI 10A座頂層D室,面積518方呎,附設354方呎天台,屬2房間隔,以1040萬成交,呎價20077元,屬市價水平。

世紀21奇豐區域經理莊瑞生稱,馬鞍山嵐岸7座低層F室,面積701方呎,為3房間隔,以1162萬售出,創屋苑同類成交價新高,呎價16576元,買家為換樓客。

利嘉閣首席聯席市務董事莊國寶指,屯門市廣場8座低層H室,面積約363方呎,兩房間隔,以500萬沽出,呎價約13774元。

另一方面,綜合市場消息指,10大藍籌屋苑於過去周末錄約26宗買賣成交,較上周的28宗微跌約7%。

失守(確診)屋苑再錄成交,美聯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黃麗貞表示,將軍澳廣場7座中高層D室,面積459方呎,屬2房間隔,吸引同區分支家庭客承接上車,成交價760萬,呎價約16558元。

美聯聯席區域經理李振榮表示,西灣河嘉亨灣3座高層A室,面積1129方呎,屬於三房間隔,以3268萬成交,呎價28946元,售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標準戶新高。

市場指,青衣青華苑B座低層12室,屬無契樓,面積363方呎,以320萬(自由市場價)易手,呎價8815元,低市價約兩成。
 
2021.03.22 星島
三場拍賣共推65項物業
近期樓市氣氛不俗,拍賣場亦加快推拍步伐,本周共有三場拍賣,合共推拍65項物業,包括住宅、商鋪、工業大廈及車位等,當中不乏銀主物業。

忠誠於本周三舉行拍賣會,承拍10項物業,其中,薄扶林華貴邨華善樓中層20號單位,面積385方呎,其中綠表開價140萬、自由市場開價為470萬,屬無契樓單位。此外,環亞於周二推拍約36項物業。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