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6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3/07/07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3.07.07 工商時報
新北拚8月通過調高囤房稅
為實現居住正義,包括新北、高雄市等地方政府,積極研議調高囤房稅率。新北市府擬將囤房稅率最高調至3.6%,已於今年3月送議會審查,將力拚在八月臨時會審核過關;高雄市長陳其邁6日則表示,支持中央課徵囤房稅立場,未來若中央修法通過囤房稅2.0版,高雄囤房稅率是否跟進中央上調至4.8%,仍需透過市議會審議。

新北市府表示,早於去年3月就將修正後的「新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送議會審議,但是因議會屆期不續審而退回;新北市府趕在今年3月議會開議前,再次將修正草案送審。新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針對非自用住宅1戶課1.5%囤房稅,2戶課2.4%,3戶以上課3.6%。

新北財政局表示,市府已盡速處理囤房稅修正草案,但對部分議員因政治考量抹殺市府團隊落實居住正義的努力,深表遺憾。新北議會8月將召開臨時會,新北市府仍會持續溝通,爭取該條例修正案在會期內完成三讀。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高雄市已通過調高囤房稅,現在六都只剩新北市還沒有通過。陳其邁表示,購屋者如果在高雄買3間、台北買3間、台南又買3間,代表囤房、炒房的可能性很高,當然要課比較高的稅,高雄支持中央政策,跨區課徵囤房稅才能更有效抑制炒房。

高雄財政局說,高雄市囤房稅已於去年7月1日起調高,對非自住房屋持有3戶以下每戶課2.4%,4戶以上每戶課3.6%,影響約6.8萬戶房屋,稅收3億元。至於高雄市是否將囤房稅率最高3.6%,未來依據2.0方案調高至4.8%,高雄財政局表示,因涉及地方自治條例修正,未來仍需透過議會審議。
 
2023.07.07 工商時報
轉嫁效應 房租漲定了!
政院拍版囤房稅2.0,房仲業者認為,持有新屋愈多的多屋族房屋稅將有感增加,接下來租金轉嫁效應將無可避免,近年持續上漲的房租恐再面臨漲租壓力。

由於近年房價上漲、稅賦提高、升息及通膨等因素,近年屋主的持有成本提高不少,加上政府租金補貼政策提高房客的租金負擔力,大幅推升市場上的租金行情。

房地產業者指出,若未來囤房稅2.0上路,多屋族持有成本將進一步增加,此類族群又為房屋出租供給大宗,如果租屋需求依然強勁,恐再推升租金行情。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囤房稅2.0全國歸戶、稅率提高,將使多屋族持有成本大增,租金可能率先反應。而受到囤房稅影響、持有成本增加的房東,又以房屋稅基較高的新屋、精華區地段影響較大。

徐佳馨表示,雖然政府推動公益出租人仍享有1.2%稅率,然而租賃所得所增加的稅負支出,仍可能遠高於囤房稅增稅後的支出,多數的房東仍願選擇不申報租賃所得、寧願負擔增加的房屋稅。

以台北市一間公寓自用住宅房屋稅5,000元來計算,稅率若由1.2%增加至最高的4.8%,一年房屋稅額增加至2萬元,相當於一個月最多增加1,250元的持有成本,對屋主來說影響不大,但足以轉嫁給租客。

房地產業者認為,雖然政策推動更多租屋供給釋出,目前租屋市場仍是供不應求,通常只要條件不太差的租屋物件釋出,往往很快就租掉了,而且只要區域有房東漲租,其他房東就會跟進、也會有房客買單,在租屋市場供需失衡下,成本提升的轉嫁效應,租金恐怕將持續水漲船高。
 
2023.07.07 工商時報
囤房稅2.0 建商站海嘯第一排
行政院會6日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囤房稅將改採「全國總歸戶」並提高稅率最高至4.8%,站在海嘯第一排的建商首當其衝,引爆不動產業各公會嚴正抗議。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砲轟,質疑「為什麼建商房子賣不出去要被課囤房稅?難道汽車賣不出去,也要課囤車稅嗎?」

未售餘屋稅率應調降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此次修法打擊面最大是建商,且用「戶數」而非「價值」來決定稅率,並不符合財產稅課徵法理,對於偏遠地區民眾也造成相對剝奪感;另外建商身為起造人,投入勞資興建房屋,並非購入囤積,竟要被課徵高額囤房稅,對生產事業非常不公平,更造成成本堆積。

陳勝宏疾呼,建商未售餘屋屬於存貨、並非囤房,不應該加諸懲罰性稅負。陳勝宏說,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主張,應將第一次起造的建商排除在課稅對象之外,且建商2年後未售餘屋的稅率不應提高,反而應降到1.2%。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對囤房稅2.0修法也表達反對立場,坦言新法一旦上路,房東所增稅負將轉嫁租戶,預估兩年後房租將大漲逾5%,可說是欺負年輕租屋族群的政策,呼籲立委應在審議時反對此案。

業者看建商快被打趴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直言,囤房稅率調升,房市買氣一定會受到嚴重衝擊。陸炤廷認為,新法首當其衝的將是在高雄亞灣、農16、美術館特區投資興建豪宅的建商,若不降價出售,房屋的持有成本將大增;此外,以投資客為主要買家的建商,也將成為另一受創對象。他指出,囤房稅2.0版,加上先前的土建融成數降低、特定地區第二戶限貸最高7成等「打房連環拳」,就算以自住客為主要買家的推案建商也都難逃受打擊命運。他無奈表示,房市、建商真的已被打到「快趴了」!

恐無助年輕人買房
至於新政策會不會逼出多屋族釋出手中房子,進而引導房價下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直言「不會」,彈性供給較大的區域,例如捷運站附近精華地段、科學園區等擁有大量就業人口區域,稅負很容易轉嫁在售價或房租上,加重課徵囤房稅只會造成轉嫁,對於提高年輕人買房能力一點幫助都沒有。

何世昌指出,囤房族一旦被全國總歸戶,並適用最高4.8%稅率,並不會逼出多屋族把房子拋售出來、更不可能便宜賣,最終還是會層層轉嫁到最末端的租屋客身上,若「高租金時代」來臨,租屋族將變成房東與政策的韭菜!
 
2023.07.07 工商時報
打炒房政策衝擊 陸炤廷:房市買氣將受重創
央行限縮第二戶貸款最高70%之後,行政院6日再宣佈全國總歸戶,調高購屋者的「囤房稅」最高4.8%,建商2年內的「餘屋稅」,最低從1.5%調高至2%,將提高投資客、和建商的持有成本,目的就是要逼售房子,「把錢從房市趕出去」,因此,鎖定投資客或投機客的建商、以及高雄亞灣、農16和美術館特區的高總價、豪宅建商,必然受創,「影響將會非常大、非常大」。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6日表示,行政院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明年7月1日開始實施,祭出全國總歸戶的同時,將第四戶以上的「囤房稅」的稅率,從最高3.6%調高到4.8%,未來的房市買氣一定會受到嚴重衝擊。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除了針對「投資客」或全國的多屋者,可說是「雙管齊下」,對建商2年以內的新屋,課徵的房屋稅,從現行的1.5%到3.6%,將最低的1.5%調高至2%,新稅率變成2%到3.6%,同步增加建商餘屋持有稅。

陸炤廷指出,行政院同步對買方的購屋者、以及賣方的建商,同步增加房屋稅,提高持有成本,目的就是要逼使「囤房者」和「建商」出售房屋,並預期房價的進一步下跌。

他說,首當其衝的建商,是在高雄亞灣特區、農16特區、以及美術館特區等投資興建豪宅、或是大坪數、高總價的建商,如果不降價出售,房屋的持有成本將大增。

再者是,過去以投資客、投機客為主要買家的推案建商,將成為中央打房政策另一個受到衝擊的對象,特別是,除了將實施的「囤房稅2.0版」,還有之前的土建融成數降低、特定地區第二戶限貸最高70%等「打房連環拳」,即使以自住客為主要買家的建商,無論大小,也將同時受到打擊。

陸炤廷表示,這一連串的打房政策的影響,已是全面性的了,負面衝擊也陸續顯現,例如,「囤房稅2.0版」之前的第二戶限貸最高70%,已經造成建商與購屋民眾的「交屋爭議」了。

他說,自從「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實施之後,預售屋買氣已經涼了半截,原本可向銀行房貸80%的購屋客,在第二戶限貸最高70%的新令之下,造成即將完工、交屋的預售屋,在交屋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特別是當初打著只有房屋總價的5%即可簽約的購屋者,可能需要再額外急湊10%的自備款,以1,500萬元的房子,想要過戶交屋的買家,需再另外籌措150萬元,導致建商和購屋客的糾紛。
陸炤廷斷言,政府的打房連環拳,真的將建商和房市「打到快趴了」,如果持續下去,房市真的會很慘,讓建商無路可退。
 
2023.07.07 工商時報
ESG 風潮吹進危老重建 這項目成新寵
危老重建開發時程容積獎勵逐年遞減,於今年再減半,但重建案取得的容積獎勵總額竟不減反增!據安信建經統計,今年1至6月台北市危老重建計畫核准案共58件,平均取得容積獎勵總額為35%,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2%,取得獎勵項目比例最高分別為「結構評估」、「時程及規模獎勵」、「耐震設計」、「綠建築」、「智慧建築」等。

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表示,危老重建的「開發時程」容積獎勵雖於5月再砍半,但在全球ESG風潮引領之下核准件中,與環保節能息息相關的「綠建築」、「智慧建築」等容獎項目,皆較去年成長10%以上,建議近期有意重建的地主可關注這股環境永續的容獎申請趨勢、納入規劃。 安信建經觀察發現,今年1至6月,台北市危老重建案核准的容積獎勵項目中,「綠建築」、「智慧建築」核准比例大幅增加,上半年核准件更有高達8成案件獲「綠建築」獎勵額度。

張峰榮指出,近年因ESG風潮興起,符合環境永續的「智慧建築」與「綠建築」也逐漸受關注,成為申請新寵;加上近期政府與國銀積極推動「綠色金融」,使得危老案更趨之若鶩。

安信建經分析數據顯示,以「耐震設計」項目取得容積獎勵者今年比例再上升,上半年核准案中共有95%獲此項獎勵,其中需取得耐震標章方可獲得的10%上限容獎的危老案更高達4成,較去年同期增加1倍以上,意味著越來越多危老案願意提高建築成本、強化耐震係數來取得容獎。而取得獎勵最高的項目仍為屬必要條件的結構評估」以及幾乎沒有額外成本的「時程及規模獎勵」。
 
2023.07.07 自由時報
房產業3疑慮待釐清 囤房認定最困惑
為了打擊囤房大戶,行政院推出「房屋稅差別稅率二.○方案」;房產業界提出三大疑慮,其中如何認定哪幾戶該課徵囤房稅,最讓市場感到困惑。

首先是若民眾持有房屋分散在不同縣市,該如何認定哪幾戶才適用課徵囤房稅?例如在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各持有一戶,在全國總歸戶原則下,其中一戶將被列入囤房稅課徵對象,那是由中央還是地方政府認定、或由民眾勾選,且四縣市房屋價值各有高低,若民眾自行勾選,理當選擇價值低者當囤房稅課徵對象,是否修法目的又打折扣。

另若由中央來認定價值最高的一戶,而房屋稅屬地方稅,稅收都入了其中一個縣市政府口袋,對其他三個縣市公平嗎?

二是繼承持分產權可能非常少,甚至十幾人共同持有一戶住宅,除了整合處分不容易,假如位於非都會區、偏鄉,短時間內處分相當困難,繼承持分房屋理應要降低「地板稅率」(修正後為一.五%到二.四%)。

建商先建後售 蓋好面臨課稅
建築業者反彈更大。建商主張是生產者,最終目的是蓋房來賣、不是蓋來囤,近幾年缺工、原物料飆漲,為掌握開發成本與進度,多數建案改採「先建後售」,蓋好後馬上進入囤房稅課稅期限倒數,且地板稅率從一.五%調高至二%、調幅不小。

面對連續升息、輪番政策打炒房,今年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很大機率將跌破三十萬棟,所有數據都顯示建案銷售期明顯拉長,政策卻干預自由市場機制,逼迫開發商不管盈虧都要賣完,不然就重稅伺候,但兩年時間也未免太短了吧。
 
2023.07.07 自由時報
低首付狂掃房投資客 首當其衝
「囤房稅二.○」衝擊持續擴大,甚至將進一步衝擊預售建案,其中又以投資客透過低首付方案掃進多戶的新案,未來交屋時,不但面臨貸款成數降低、甚至一交屋就成為課徵對象。

房產業者指出,對於自用民眾來說,可透過總價五%的低首付金額便得以晉升有殼一族,但也成為投資客掃貨的主要目標,尤其中、南部縣市,過去曾出現四十九萬、五十九萬元的低首付方案,且部分新建案還強調工程期間零付款,成為投資客團購、一口氣掃多戶的投資標的。

但囤房稅二.○改採全國總歸戶,一旦這些低首付建案交屋到投資客名下後,倘若超過三戶,便會碰上囤房稅,每一戶的房屋稅可能增加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當前房市買氣低迷,又碰上中央銀行對七個都會區限縮第二戶房貸,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前買進預售屋的投資客,若在交屋前無法順利轉售,在面臨第二戶貸款成數降至七成、囤房稅課稅問題之前,恐還須先想辦法補足總價二十五%的缺口,而且可能不單只有一戶的缺口要補。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近期不斷有新的房市政策出爐,雖然單一政策影響有限,且影響對象限於多屋族、非自用類型的族群,但一般民眾並不清楚政策實際影響為何,尤其下半年又是選前重要的時間點,若是高房價問題發酵,不斷有房市政策被拋出,恐怕會出現「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情況。

不過,囤房稅二.○影響最大的族群是持有新房數量較多的投資客,而房屋稅占總價比率甚低,應不至於出現拋售,除非出現市場不景氣價格明顯修正的現象。

至於會不會造成租金上漲?曾敬德表示,房東後年才會收到新制稅單、屋齡十年以上房子影響較小,且若市場上只有少數房東受影響,別的出租房屋租金沒漲,不見得可以全部轉嫁出去,後續還須觀察。
 
2023.07.07 中央社
分割小坪數、老屋躲囤房稅2.0? 財部推免稅條件修法
中央社

政府推動囤房稅2.0,將讓跨縣市囤房者無所遁形,針對外界認為,現值低於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住家用老屋、分割小坪數房屋,免課房屋稅,可能形成漏洞,財政部今天表示,下會期續推另一法案,也就是增訂免稅條件以自然人持有全國3戶為限,以建全稅制公平。

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自住」限3戶、稅率1.2%,第4戶起視為「非自住」、稅率介於1.5%至3.6%,地方政府決定是否採用差別稅率,俗稱囤房稅。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財政部提出的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預計民國113年7月實施新制,114年5月開徵。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有3大重點,首先「縣市歸戶」調整為「全國歸戶」;再者,囤房稅的法定稅率從1.5%至3.6%,整體調升為2%至4.8%,但特定房屋除外,包含符合一定條件的出租、繼承、建商餘屋;第3,規範全國各縣市都將須推動囤房稅率。

特定房屋適用較輕稅率中,建商餘屋2年以內,稅率為2%至3.6%,2年後稅率則回歸2%至4.8%,財政部指出,這項做法是評估現狀後,給予建商2年銷售期。

檢視目前各縣市建商餘屋適用稅率,以台北市來說,1年6個月內未售出者為2%,此規定符合新制,不過,北市府後續也可在2%至3.6%範圍內訂定差別稅率。

此外,由於房屋會因折舊,使課稅現值逐年降低,目前住家用房屋現值低於約新台幣10萬元以下,免課房屋稅,外界指出,在全國各地跨縣市囤老舊免稅房屋的大戶,仍將有空間規避新制。

財政部官員表示,上會期的優先法案之一,可讓房屋相關稅制更加健全,也就是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住家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免徵房屋稅的條件,以自然人持有「全國3戶」為限,排除非自然人適用,修正草案已經財委會審查完畢,交付黨團協商,下會期將持續推動此法案。
 
2023.07.07 經濟日報
跌破眼鏡!台南房市靠南科轉骨 台南版信義計畫區驚見6字頭
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三大科園學園營業額資料顯示,近年南部科學園區營業額快速攀升,今年截至4月底為為,南科累計營業額約為4,585億元,超越竹科的4,371億元、中科2,984億元,成為三大科學園區之首。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雖然南科比竹科更晚設立,但南科園區面積更大,進駐南科的產業多元,主要產業包括半導體、光電、精密機械、太陽能、生物科技等,總營業額終於贏過竹科;受到南科蓬勃發展的帶動,台南成為今年七都中預售屋買氣相對活絡的地區,成交量不減反增,房價更具支撐。

據國發會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4月底止,竹科營業額約4,37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千億元,年減約18.21%;中科今年前4個月營業額約2,984億元,年減近7百億元,衰退幅度約18.9%;南科今年前4個月營業額約4,58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逾4百億元,年成長幅度約10.52%,是三大科技園區唯一成長者。

由於南科發展蒸蒸日上,成為支撐房市的基石;今年以來,全台房市冷卻,但台南預售屋市場卻逆勢突圍,成交量價穩定上揚。馨傳不動產智庫統計實登資料,今年1月至5月20日止,台南市預售屋成交件數為3,428件,比去年同期增加463件、年增幅約15.6%;各行政區中,以東區年增233件最多,仁德、善化皆年增192件,另新市則增加177件。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東區是台南菁華區,今年來熱銷的建案如「研森」、「巴克禮PARK」、「松丹達麗」、「國泰磐耘」。但東區最受矚目的房市戰場非「平實重劃區」莫屬,該重劃區因區段條件佳、被視為台南版的信義計畫區,未來有機會形成新富豪聚落,指標建案「浩瀚無極」雖然實登尚未揭露成交資訊,但台南地政局已證實最高每坪成交價達66.9萬元。

另外幾個交易熱區如仁德、善化、新市,熱銷建案為「和紘新東琚」、「恆鵬陽光四季」、「閤冠晶硯」、「世界南科」;善化、新市為南科生活圈最亮的新星,具有地利之便,剛性需求強,買氣表現穩定。
 
2023.07.07 經濟日報
第二戶限貸令衝擊有解 央行研議開放過渡性融資
中央銀行6月16日實施特定地區自然人購屋第二戶限貸七成的信用管制措施,衝擊「先買後賣」的換屋族;對此,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6)日表態,將解決這類換屋族群實際的資金需求,儘速提方案。央行今(7)日將召集行庫開會,就各行庫提出的換屋貸款配套措施建議,進行討論。

據了解,行庫提出的方案,可能包含賣掉第一套房後恢復第二套房貸成數至八成;已簽約買預售屋者未來交屋房貸不溯及既往;提供第二套房過渡性融資彌補資金缺口,於限期內處分第一套房再行置換為房貸成數等。

行政院會6日討論「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成果」報告。在防止房市資金氾濫部分,除央行視房地產市場狀況五次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金管會亦持續督促銀行有效配置信用資源,並透過提高特定不動產抵押貸款之風險權數,以及強化其他金融公司遵循信用管制等措施,引導金融機構落實風險管理,並避免資金高度集中於房地產市場。

不過,央行上月召開理監事會,意外宣布加碼房市管制措施,鎖定「特定地區」個人第二戶購屋貸款,限制最高成數上限為七成,即日起實施。此次央行無預警再出手打炒房,引起市場譁然,不動產業者砲轟將對房市帶來傷害,銀行業的房貸業務也將受衝擊。業者認為,此舉恐會影響換屋族,被迫得先賣後買,市場上物件有機會增多,達到抑制房價效果。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主持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楊金龍在會中指出,原先是考量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的比率仍然很高,因此在6月16日新增規劃,規範自然人在特定地區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的上限是七成。

楊金龍說,實施三周以來,外界反映,對於那些先買、後賣的換屋族造成困擾,考量到此類族群的換屋需求,央行近期持續跟銀行來研議,希望提出一套對銀行實務可行的方案,來解決這類換屋族群實際的資金需求。

不過,各行庫的提議,或有可能涉及央行打炒房的大原則,比方過渡性融資就與央行信用管制降第二套房貸款成數相牴觸,但也有行庫認為,央行這次打炒房本來就是打到換屋族,對抑制炒房反而效果有限,若可以開放過渡性融資幫忙換屋族解決因被「誤傷」導致頭期款不足的問題,也算是央行的下台階。

央行今日將召集行庫開會,行庫業者指出,可以配套提供換屋族賣掉第一棟房子後,第二戶房貸成數就恢復到八成等折衷措施。不過,也有銀行業者認為,這樣做並不能解決換屋族因為央行管制而造成換屋頭期款不足的資金缺口問題。
 
2023.07.07 新浪網
合景泰富6月預售額銳減6成 毛利率 “跳水式” 降至 - 15.58%
合景泰富低銷售,高負債問題難解。

7月4日,合景泰富(01813.HK)披露2023年6月銷售簡報。

公告顯示,2023年6月合景泰富及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預售額為17.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63%;合景泰富及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預售建築面積約為8.5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8.1%。

根據此前資料,合景泰富前5個月的預售額為173.42億元,預售建築面積93.7萬平方米。

由此計算,其上半年預售金額190.72億元,較上年262.28億元,減少27.28%;預售建築面積102.2萬平方米,較上年134.9萬平方米,減少24.24%。

業績方面,2022年,公司業績由盈轉虧。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錄得收入134.53億元,同比減少43.6%;錄得年度淨利潤虧損98.42億元,較2021年利潤25.63億元相比,由盈轉虧;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92.41億元,而2021年度取得溢利24.21億元,同樣由盈轉虧。

此外,合景泰富的毛利率“跳水式”下降。資料顯示,2015年至2022年,合景泰富的毛利率分別為36.09%、34.63%、34.83%、32.78%、31.52%、31.47%、21.16%、-15.58%。

對於業績下跌,合景泰富表示,由於新冠疫情曠日持久,導致施工進度延誤,物業交付時間表因此而延遲。多個城市為應對疫情而實施的封鎖措施亦對集團來自物業投資及酒店營運的收入造成負面影響;房地產市場亦於年內轉差,削弱了物業買家的信心。

雪上加霜的是,財務狀況一向穩健的合景泰富也出現債務違約。

5月,合景泰富發佈公告稱,在一筆2024年到期的優先票據的強制贖回日,該公司未能按期予以兌付,由此構成了違約事件。

合景泰富此前在4月28日還披露另一起與境外債相關的事件。其時,合景泰富公告稱,合景泰富拖欠的附息銀行及其他借貸的本金總額2.12億元尚未根據其預定還款日期償還,故觸發若干長期附息銀行及其他借貸311.63億元交叉違約。

截至2022年末,合景泰富付息銀行及其他借貸的即期部分約222.45億元,同期的現金等價物約33.56億元。

年報透露,合景泰富的目標為“強銷售、降負債”,以不斷改善資產負債情況,全面增強集團現金流動性。

去年以來,公司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回籠資金,去年4月,合景泰富13億元出售了一棟上海的寫字樓;7月出售香港住宅樓盤尚珒溋50%予,錄得4.895億港元的稅後利潤;9月,博楓資產管理向合景泰富、收購上海嘉譽雲景租賃住宅項目,代價約13億元;11月,合景泰富向合作方香港置地出售成都攀成鋼項目,總代價為3.71億元。

今年5月12日,合景泰富公告稱,向平安出讓上海4個項目,總作價7.5億元。

合景泰富也積極開展一系列融資舉措確保可持續經營。5月14日,合景泰富宣佈,鑒於目前的挑戰,從所有債權人的利益出發將尋求目前境外債的全面解決方案,以確保其可持續經營。
 
2023.07.07 每日經濟新聞
上半年累計交房1.6萬套 遠洋集團銷售業績持續承壓
7月5日,記者從遠洋集團方面獲悉,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累計交付住宅1.6萬套,其中約5900套實現“交付即取證”。

據遠洋方面介紹,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武漢遠洋東方境世界觀、杭州遠洋建華宸章新邸、廣州遠洋風景等項目完成交付,涵蓋了住宅、商業、辦公等多種物業類型。此前的1~5月,深圳遠洋天著、濟南遠洋湖印都會、武漢遠洋國際中心等項目均提前1個月完成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遠洋集團業績下降明顯,當年實現協議銷售總額為1002.90億元,同比下降26%;營業額為461.27億元,同比下降28%。

今年上半年,得益於在一二線主力城市的持續深耕,遠洋集團在天津、大連、濟南、中山、廊坊等城市位列銷售前十。1~5月,天津未來城銷售突破11億元,位列天津銷售第一;武漢遠洋東方境世界觀銷售超9億元,在當地市場名列前茅;5月,濟南遠洋潮起東方銷售超3億元,連續4個月躋身濟南銷售TOP10;廈門遠洋風景單月銷售環比增長超六成,穩居同安主城區第一。

不過,今年以來遠洋集團的銷售資料仍不容樂觀。據最新發佈的營運資料,今年5月,遠洋集團實現協議銷售額約50.4億元,同比下降32%;協議銷售面積約39.0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今年1~5月,遠洋集團累計實現協議銷售額約286.2億元,同比下降2%;協議銷售面積約212.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累計協議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約13500元,同比下降17%。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遠洋集團一直在尋求資金回籠,其大股東中國人壽(35.230, -0.17, -0.48%)也一直在對遠洋集團進行支持。

如在金融產品認購方面,遠洋集團2022年12月發行一筆13.03億元的REITs產品,得到中國人壽及廣發銀行的參與認購;資產盤活方面,2022年4月,遠洋以約30億元向中國人壽出售北京頤堤港一期專案公司股權;2022年6月,將位於北京麗澤商務區的北京遠洋銳中心21%股權出售給項目合作方中國人壽,交易金額達到50.15億元;2022年10月,以2.33億元向中國人壽出售全資附屬公司北京萬洋世紀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後者主要資產為朝陽區東三環路商務中心區的甲級寫字樓中國人壽金融中心。此外,雙方在養老領域亦有合作。

今年6月末,獲委任為遠洋集團執行董事的柴娟,現任中國人壽保險深圳區域審計中心紀委書記。彼時遠洋集團相關負責人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次調整是有利於大股東加強對公司的管控,推進公司治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從而提升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此外,為了回籠資金,5月29日,遠洋集團將北京遠洋未來廣場的各項權益轉讓予居然之家(3.840, -0.04, -1.03%),到手資金3.49億元。遠洋集團表示,“擬將優先收購權轉讓的出售所得款項用於補充其營運資金。”
 
2023.07.07 每日經濟新聞
上半年交房約6.2萬套 佳兆業引入央企和 AMC 積極自救
7月3日,記者從龍湖集團方面獲悉,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全國37座城市的84個項目,共計交付約6.2萬套品質住宅,創下龍湖上半年交付套數的歷史最高紀錄。

“這6.2萬套房源不僅實現了如期交付,約20%專案還實現提前一個月以上交付,其中五成為精裝修交付,交付總體滿意度超90%。在交付過程中,龍湖業主可以體驗到無需線下排隊填資料、辦理交房手續的便利性,並基於政策的支持在全國多個城市實現‘交房即交證’。”

龍湖相關負責人還向記者講了相關專案的交付細節:

“北京熙悅宸著施工時,正趕上疫情的特殊時期,在工程後期,參建單位相關人員被困在家無法到崗,各種突發問題也多了起來,有時施工材料運輸都很困難,但集團協調各方資源、克服種種困難,最終讓專案得以提前交付。”

“在重慶,2023年4月22日~5月3日,804位業主拿到煥城的鑰匙,煥城提前了2個月交付,而且是交付即交證。”

再以瀋陽龍湖•原府丨攬境項目為例,該專案今年6月迎來最後一個批次的交付,交付後整個社區將完成“封園”。交房前,該專案景觀團隊會協同客服、物業、協力廠商檢查單位元進行多次工程品質等方面的嚴格檢查,整改提升。此外,為了讓業主少一點等待的時間、少一點繁瑣流程,龍湖在交付之前就進行了服務鋪排。

事實上,2022年龍湖銷售額出現了明顯下降,當年2015.9億元的合同銷售額與2021年的2900.9億元相比下降了約30.5%。

不過今年以來,龍湖的銷售業績逐漸回升。截至2023年5月末,龍湖累計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817.2億元,同比增長31.2%;合同銷售面積47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1%。今年5月,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145.6億元,同比增長22.9%;合同銷售面積8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7%。

龍湖董事長陳序平的精力也更多放在了商業等非房地產開發類業務上。

談及龍湖經營性業務的運營及服務方面,他表示,“未來,這兩個業務能給集團穿越週期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保障,也會逐步提高利潤占比。2022年這兩塊業務利潤占比是27%,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年以內利潤占比是非常有希望達到50%以上的,這應該也會是行業頭部企業中為數不多的。非地產開發利潤占比50%以上的,可以令龍湖整個利潤盤面更加健康。”
 
2023.07.07 新浪網
旭輝控股集團上半年合同銷售419.4億元 同比下降33.58%
7月6日,旭輝控股集團披露2023年6月銷售簡報。

公告顯示,2023年6月,旭輝控股集團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為55.1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41.51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為1.48萬元/平方米,公司股東權益應占合同銷售金額約為28.5億元。

2023年1-6月,旭輝控股集團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為419.4億元,同比下降33.58%;合同銷售面積289.5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為1.53萬元/平方米,公司股東權益應占合同銷售金額約為216.9億元。
 
2023.07.07 新浪網
保利發展半年銷售增12.65%至2,368.21億 歸母淨利潤提升10.84%
7月6日,保利發展(12.840, 0.20, 1.58%)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

公告顯示,保利發展期內實現簽約金額2368.21億元,同比增長12.65%。

同時,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4.93%至1383.76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07%至195.9億元;

同時,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4%至197.75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0.84%至119.99億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5.99%,上升0.61個百分點。

另截至期末,保利發展擁有總資產1.43萬億元,同比下降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992.93億元,同比增長1.54%。
 
2023.07.07 新浪網
中國海外發展1 - 6月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額1,801億元 同比上升30.1%
中國海外發展1-6月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額1801億元 同比上升30.1%

7月6日,中國海外發展發佈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物業銷售和土地收購更新情況。

資料顯示,於2023年6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31.99億元,按年下跌23.6%,環比增長13.13%;而相應的已售樓面面積約為138.16萬平方米,按年下跌24.9%,環比增長19.98%。

2023年1月至6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801.76億元,相應的累計已售樓面面積約804萬平方米,分別按年上升30.1%及28.3%。

此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國海外系列公司錄得已認購物業銷售約人民幣149.65億元,預期將於往後數月內轉化為合約物業銷售。

2023年6月,集團在北京、成都、廣州、深圳、天津、長春、石家莊及廈門共收購了九幅地塊,應占樓面面積合共約131.13萬平方米,其中一幅地塊將會以合作模式發展。集團就相關土地收購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人民幣300.42億元。2023年1月至6月,集團收購的土地累計應占樓面面積約187.85萬平方米,累計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人民幣377.32億元。

此外,2023年6月,中國海外宏洋集團在安徽省合肥市收購了一幅地塊,應占樓面面積合共約18.45萬平方米。中國海外宏洋集團就相關土地收購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人民幣20.37億元。
 
2023.07.07 新浪網
中駿集團控股1 - 6月累計合同銷售額約200.84億元 同比減少38%
7月6日,中駿集團控股發佈2023年6月未經審核營運資料。

資料顯示,2023年6月,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0.09億元,合同銷售面積23.98萬平方米,環比分別減少3%和2.06%,同比分別減少50%和56%。六月的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2547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00.84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158.79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38%和39%。前6個月的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2648元。
 
2023.07.07 新浪網
綠城中國1 - 6月實現總合同銷售額約1,342億元 同比增長18.97%
7月6日午間,綠城中國發佈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營運資料。

資料顯示,2023年6月,綠城集團自投專案取得銷售3092套,銷售面積約44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35%,同比下降54.64%;當月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137億元,環比增長7.03%,同比下降46.48%;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30767元。

2023年1-6月,綠城集團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33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59%;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982億元,同比增長15.67%;其中歸屬於綠城集團的權益金額約為人民幣633億元。於2023年6月30日,另有累計已簽認購協議未轉銷售合同的金額約人民幣35億元,其中歸屬於綠城集團的權益金額約為人民幣21億元。

2023年6月,綠城集團以綠城品牌銷售的代建管理項目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80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02億元。2023年1-6月,綠城集團代建專案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26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360億元。

綜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綠城集團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6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06%;總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342億元,同比增長18.97%。
 
2023.07.07 信報
美聯估住宅租金全年漲8%
政府積極「搶人才」,美聯物業預期住宅租務市場將受帶動,今年全年私人住宅租金可升8%,勢創2012年上升15.8%以來11年最大漲幅。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圖】表示,該行追蹤全港143個著名中小型私人住宅屋苑租務成交而編訂的「租金走勢圖」,今年5月租金錄得約0.9%按月漲幅,連升4個月;惟同月私人住宅樓價受新盤以吸引價推售和息口走勢未明朗等因素影響而出現整固,料「樓價跌、租金升」的背馳情況短期內持續。

布少明認為,政府搶人才計劃帶動租務需求,加上部分離港家庭回流香港,而暑假傳統租務旺季,以及內地和本港通關後,不少內地生來港升學,都帶動租務需求,估計私人住宅租金可扭轉去年全年挫4.1%的頹勢,今年全年料反彈8%,創近11年最大升幅。

另外,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說,政府實施「高才通」計劃及取消優才計劃限額,美聯移民今年上半年接獲的查詢量大增,其中今年1月錄得的查詢量,較去年12月大增近3.5倍,當中逾八成來自內地。
 
2023.07.07 經濟
內地客買港樓意慾升 首季佔比逾11年高
自從兩地恢復通關,內地買家來港買樓意慾重拾升軌,今年首季內地買家佔樓市住宅註冊量比率,創出逾11年新高。另外,高才通等人才計劃刺激租市,料全年租金升8%。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指出,今年首季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拼音辨別)佔個人買家於香港樓市的住宅註冊量比率,由去年第2季錄得的7.5%,連升3季至今年首季的13%,比率創出逾11年新高,表現更勝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之前。
 
2023.07.07 信報
花旗料港樓價下半年跌6%
息口持續高企,花旗預期本港樓價下半年將回調6%,把上半年升幅全數回吐,今年底樓價料按年持平。花旗集團大中華區經濟師雷智顏解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市民考慮到現時入市的利率負擔高企,加上整體經濟未見強勁反彈,因此置業態度相對審慎。她指出,樓市好轉仍需更多正面因素支持,惟樓價經過今年下半年調整後,不排除明年初會出現一輪小陽春,部分原因是農曆新年前後累積的需求屆時或有所釋放。

花旗預計,聯儲局今年7月及9月將分別加息0.25厘,較市場普遍看法更鷹派。隨着美國第四季經濟壓力加大,儲局明年首季將掉頭減息合共0.75厘。鑑於美國仍有進一步加息0.5厘的空間,花旗預測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尚未見頂,現水平僅反映儲局7月份的一次加息,暫未反映9月的另一次上調,料3個月HIBOR今年底將進一步攀升至5.5厘。雷智顏又預計,本港最優惠利率(P)今年餘下時間仍會跟隨美息走高,有可能一次過上調0.25厘,或分兩輪每次各加0.125厘。

預測全年GDP增長4.5%

本港經濟方面,花旗對今年全年增長預測為4.5%,指GDP升幅可望由上半年的2.8%加快至下半年的6.1%。花旗形容,本港現時復甦狀況較為特別,雖然消費有不俗反彈,但投資僅溫和改善,外貿更見收縮;須待市場對中國復甦信心好轉,本港才會錄得更顯著的投資增長,出口下半年則有望大幅改善,主要受惠於低基數效應。
 
2023.07.07 信報
長實啟動程序撤 CSH 英上市地位
長實集團(01113)5月宣布以總代價約4.85億英鎊(約48.11億港元)提出全面收購英國社會房屋供應商Civitas Social Housing PLC(CSH),繼6月23日透露已取得CSH逾64%已發行股本後,長實特別項目總監趙汝成昨天表示,公司已取得CSH近90%的已發行股本,對所有持份者而言均為理想的進展;有關收購要約繼續維持開放,同時將啟動撤銷CSH上市地位的程序。

取得90%已發行股本

長實公告,自收購要約被宣布為無條件起,競投公司(長實間接全資附屬公司Wellness Unity Limited)已接獲更多對收購要約的接納,現時已取得CSH的75%或以上表決權,因此競投公司將會要求CSH向英國相關監管機構申請撤銷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及上市地位,預期有關撤銷地位將於8月4日生效。

當收購要約結束前競投公司已收購CSH的90%或以上表決權時,將行使其權利強制收購尚未接納收購要約的餘下股份。根據英國收購守則的規定,收購要約是會一直開放可供接納,直至另行通知收購要約結束為止。
 
2023.07.07 信報
合景泰富委顧問 研債務解決方案
合景泰富(01813)今年5月加入內房違約大軍後,隨即委聘盛德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並物色財務顧問以探尋脫困之道,該公司昨收市後公布,作為推動全面解決方案的第一步,已委任安邁融資顧問評估其資本架構及流動資金,同時探索所有可行性,務求盡快緩解目前的流動資金問題,為全體持份者達致最佳全面解決方案。

該公司稱,將與債權人維持積極溝通,於尋求全面解決方案時秉持平等及公平原則;在切實可行情況下,盡快就任何重大發展向市場提供最新消息。其境外債權人可就全面解決方案的進展,聯絡財務顧問的聯絡代表;期望與境外債權人接洽和合作,又呼籲債權人保持耐心、理解及支持,與公司共同尋求就境外債務整體達成全面解決方案,共同處理影響整體行業的問題。
 
2023.07.07 信報
新城中駿傳獲官方擔保發債
為提升市場對民營內房發行中期票據的信心,國有增信機構中債信用增進公司(中債公司)去年8月開始,協助龍湖(00960)、碧桂園(02007)及新城發展(01030)旗下新城控股(601155.SH)等部分「示範房企」,在它們發行中期票據時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但實行近9個月後,過去接近兩個月外界都未聞中債公司再向內房提供擔保,昨天(6日)傳出有關擔保發行計劃有望再次啟動。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新城控股及中駿集團(01966)已計劃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擔保債。據悉,中債公司上周開會審議新城控股的擔保申請。新城控股管理層今年4月於投資者見面會上表示,擬通過發行境內債券籌資,可能是由中債公司擔保發行。新城及中駿均拒就消息置評。

「示範房企」未必擺脫危機

獲選為「示範房企」不代表便能在內房違約潮中幸免,繼旭輝(00884)去年10月開始失守爆煲,市場原本估計問題相對不大的合景泰富(01813),在去年尋求美元債交換並改為分期兌付、去年12月配股、今年1月獲中債公司擔保發行7億元中票後,最終仍在今年5月宣告交叉違約。

彭博指出,投資者已經逐漸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獲得增信支持的內房企業,都可以順利地擺脫債務危機的。
 
2023.07.07 信報
預售樓花上月零申請 第五波後首見
地政總署昨天公布,6月沒有接獲全新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為去年2月錄得「零申請」以來,近16個月後首見。

上月僅新地(00016)九龍東啟德協調道10號住宅項目天璽.天第1期獲批預售,令目前全港累積待批預售樓花單位仍有21840伙,連續3個月維持逾2萬伙高水平。

根據地政總署最新數據,6月沒有住宅項目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而對上一次出現「零申請」,要追溯至去年2月,當時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影響發展商推盤部署。

僅天璽.天第1期准賣樓

上月只有1個樓盤獲批預售,涉及906伙,單位數目較5月的1787伙,減少881或49.3%。上月獲批預售新盤是天璽.天第1期,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指出,項目的樓書及示範單位已經接近完成,預計會於今年第四季推售;該盤預計入伙日期為2025年6月底,樓花期約24個月。

儘管上月沒有接獲全新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但截至6月底,全港累積待批預售樓花單位仍達21840伙,較5月微減約4%,並連續3個月維持逾2萬伙高水平。

綜觀今年上半年,今年截至6月底共接獲13宗全新預售請,單位數目共7303伙,較去年同期的14157伙,急挫6854伙或約48.4%;而去年全年全新申請預售的單位數目達25690伙,今年上半年只為去年全年的28.4%。

今年上半年共批出14份預售申請,合共6980伙,也較去年同期的10716伙,減少3736伙或約34.9%。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雖然上半年地政總署批出及接獲預售申請均顯著減少,但目前已批出預售樓花但尚未發售的新盤單位總數,仍然超過12000伙。
 
2023.07.07 信報
跑馬地舖租轉買 6,380萬易主
英皇國際(00163)以6380萬元沽出跑馬地黃泥涌道及山村道交界單邊地舖,持貨18年勁賺近1.6倍離場,新買家為舖位現租客亞洲國際餐飲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柯鎮平及有關人士。

資料顯示,跑馬地黃泥涌道1A號怡豐大廈低層地下(Lower Ground Floor)1至4號舖,建築面積3360方呎,位於黃泥涌道及山村道交界大單邊,對面為養和醫院,同時鄰近電車總站,原以8000萬元放售,上月中以6380萬元售出,呎價約1.9萬元。

呎造1.9萬 英皇賬賺1.6倍

舖位原業主為英皇國際,於2005年8月至9月期間分階段購入上述4個舖位,合共2485萬元,現持貨18年後沽出,賬面獲利3895萬元,升值近1.6倍。

據了解,是次入市買家為亞洲國際餐飲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柯鎮平及有關人士,該集團經營「百份百餐廳」、「牛奶冰室」等多個餐飲品牌,上述舖位由「牛奶冰室」在兩年前起租用,月租為12萬元,故是次屬轉租為買、入市作自用的個案。

另一方面,早前易手的天后英皇道31至33號及銀幕街18號全幢物業,最終成交價為4.68億元。該廈24層高,總樓面面積約49349方呎,呎價約9483元,市場傳聞指買家為嘉華國際(00173)或相關人士。

經營美聯工商舖的鋑聯控股(00459)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表示,雖然投資市場仍有多個不明朗因素,但在本港經濟復甦、零售業持續反彈及工商舖租賃市場轉趨活躍三大因素支持下,預料今年下半年工商舖市場保持平穩向上,全年成交達4500至5000宗,按年升10%以內。
 
2023.07.07 信報
甲廈續現負吸納量 上半年租金挫3.6%
本港經濟活動隨着通關而逐漸復常,但商廈租賃活動仍未見明顯反彈。戴德梁行指出,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負吸納量(即整體遷出騰空樓面多於新租出樓面),令今年上半年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累跌3.6%。該行預期,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全年或錄得5%至7%跌幅,較年初預期跌2%至4%為多。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及項目/企業服務部主管蕭亮輝表示,在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情況下,企業普遍保持審慎態度,加上內地企業來港租用辦公室的活動亦未如預期熾熱,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在第二季繼續錄得17.27萬方呎負吸納量。

整體甲級寫字樓待租率由第一季的17.1%,微升至第二季的17.3%,導致租金第二季按季續挫2.1%,上半年累跌3.6%。

蕭亮輝認為,環球經濟情況不穩定,企業擴充步伐審慎,而且下半年陸續有大型甲級寫字樓項目落成,待租率高企情況持續,租金難望回升。預計下半年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繼續調整,全年將跌5%至7%。

核心區舖空置率9% 三載低

零售市場則受旅客消費支持逐步復甦,四大核心零售區街舖空置率呈下降趨勢,最新平均空置率約9%,是近3年來低位;銅鑼灣的街舖空置率由首季7.9%,回落至第二季5.3%。今年初以來,四大核心零售區街舖租金平均升幅約5%。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商舖代理及管理服務主管林應威指出,自通關以來,藥妝店和藥房積極進駐一線街道街舖,但內地客的消費模式已改變,令高端零售商和連鎖品牌不敢輕舉妄動,也未見有明確的擴張意欲。而且通關之後,港人出境的人次比來港旅客人數還要多,變相流失部分本地消費力,故對下半年租金走勢持觀望態度。
 
2023.07.07 信報
私宅5月落成86伙兩年半低
一手市場交投氣氛放緩,發展商建屋步伐有減慢跡象。按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最新數據推算,今年5月私人住宅落成量跌穿100個單位大關,全港只有86伙落成,屬2010年10月全港僅1伙建成以來的近31個月(逾兩年半)新低。今年首5個月合計只有7222伙落成,屬2019年首5個月僅3863伙竣工以來近4年同期最少。

大多數處九龍 新界無影

根據差估署最新公布《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今年5月全港共有86伙落成,較4月的340伙急瀉74.7%,連跌4個月。5月落成的單位有84伙來自九龍區,港島區有兩個實用面積逾1722方呎的E類單位落成。新界區則是繼去年8月後,近9個月再現「零落成」。

差估署數據顯示,今年首5個月全港共有7222伙落成,較去年同期約11162伙,按年急減35.3%;若與差估署估算2023年全年落成量19953伙比較,「達成率」只有36.2%。

今年首5個月以實用面積431方呎或以下的A類單位落成量最多,共佔4050伙,已達該類單位全年落成量預測9776伙約41.4%。

不過,大型單位的落成量遠低於目標水平,該署預計2023年有548個E類單位(實用面積1722方呎或以上)落成,惟首5個月只有29伙竣工,相當於全年預測的5.3%。
 
2023.07.07 信報
元朗蚊型地完成補價6,000萬
受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帶動,新界住宅潛力受關注。元朗私人屋苑朗晴居附近一個蚊型地盤,近月便完成約6000萬元的補地價,料可興建一幢11層高的私人住宅。

鄰近朗晴居 可建單幢樓

據了解,前述完成補地價的用地,位於元朗鳳麒路,鄰近朗晴居,位處另一私人屋苑「Residence譽88」的第1座和第2座之間,佔地僅約7054方呎,規劃上屬於「住宅(乙類)」地帶。持有該用地的財團近月與地政總署完成換地協議,涉及補地價金額約6000萬元。資料顯示,屋宇署今年首季已就該用地批出一份建築圖則,財團獲准於該址興建一幢11層分層住宅,並設有附屬的住客休憩設施,總樓面面積約2.47萬方呎;以此計算,每方呎樓面補地價(樓面補價)約2430元。
 
2023.07.07 經濟
工商舖全年成交 料約5千宗升10%
隨着中港全面通關及香港復常,工商舖買賣市場溫和復甦。展望下半年,美聯工商舖認為,下半年工商舖市場將會維持平穩向上,鋑聯控股 (00459) 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表示,全年工商舖成交料達4,500至5,000宗,按年升10%以內。

該公司對商舖復甦較為樂觀,認為下半年零售商戶將加快承租步伐,各大購物區的空置率將持續回落。市面上的吉舖可望被消化,預料今年核心區舖位的售價及租金會保持平穩,全年分別上升3%至10%。

整體甲廈租售價 平穩至跌3%

工廈方面,雖然美國加息幅度已有所放緩,但由於市場對經濟前景維持審慎態度,下半年工廈市場將聚焦中小型單位,租售價可再升5%以內。成交價量將與上半年相若,註冊成交量預計達1,380宗,總計全年可望達到2,500宗。

商廈方面,美聯工商舖指出,由於目前整體商廈市場充斥不明朗因素,其中空置率偏高,最新數字達10.3%,加上企業消化樓面步伐減慢,相信商廈租售價將持續受壓,預計今年全年整體甲廈售價及租金維持平穩至下跌3%。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