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04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4/08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4.08 經濟日報
台股崩跌房市要更慘了? 七都「10大賣壓區」曝光
央行打炒房逾半年,房市買氣降溫,如今面臨川普關稅政策造成台股崩跌,進一步讓房市雪上加霜,部分區域賣壓恐怕愈來愈大。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暨新竹縣市前十大預售屋待售率,平均待售比例都高達六成,其中又以桃園新屋、高雄前鎮七成最多,另,台北市、桃園各有三區進榜最多,成為央行打房下的重災區。

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課組長林哲緯指出,自去年金龍風暴後,預售市況一路下探,今年開局部分個案的買氣雖稍有提升,但在政策未明、買賣雙方對房價沒有共識等因素下,建案去化仍處於牛步狀態,更重要的是,川普關稅政策造成台股血崩,不少人的資金大幅縮水,影響購屋度能,房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部分地區賣壓水位逐漸升高。

此次待售率第一的為桃園市新屋區,可說跌破眾人眼鏡,林哲緯指出,由於地理關係,過往新屋區的推案供給十分有限,但在周邊中壢、觀音等區房價飆升下,當地2字頭的價位逐漸嶄露頭角,大量推案也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也因此待售戶數快速升高。

高雄市前鎮區則是因為有逾1100多戶的指標建案進場,因此讓待售率攀升,專家指出,短期內南台灣面臨的壓力會稍微較大,除了受到打房、限貸等影響外,台積電(2330)擴大赴美投資也影響當地信心,據了解,現在雖然沒看到明顯降價,但已經不少業者推出送家電、裝潢等方式讓利吸客。

雙北市方面,林哲緯指出,新北市中和區同樣也是因為指標大案進場,不過新北市向來為房市熱區,且剛性需求強烈,頂多現階段銷售時期拉長,但壓力應該不至於過大。

台北市房價動輒天價,新案銷售週期本來就相對較長,加上今年陸續有不少指標案登場,部分區域待售量大增。如房價最親民的大同區,雖然開發早素地稀少,但近年在西區門戶計畫、雙子星等大型建設發酵下,建商無不摩拳擦掌搶進開發,現階段周邊也有大量都更、危老案持續進行,也因此待售量始終高居不下。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房市一片大好,始料未及下半年回馬槍,不少下半年推案都已規劃好、不得不推,但現階段去化速度放慢,先前依靠大環境走熱投資潮帶動之新興區域,大大受到限制寬限期與貸款條件緊縮的信心影響,導致賣壓水位拉高。

另一方面,目前經濟局勢已經沒有去年上半年大量資金遍布市場繁盛,加上近期股市巨幅震盪,房市不再受惠大盤,即便回溫,力道也有限,且台幣貶值與黃金走升等變動,都影響台灣資產保值性,若無直接利多刺激房市,2025全年房市都顯晦暗不明。
 
2025.04.08 Yahoo新聞網
庫存量增 南加房產降價求售 業界估年內漲幅將大幅放緩
隨著愈來愈多的房主降價掛牌出售房產,南加富裕城市聖地牙哥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發生顯著變化,房屋庫存量增加,銷售時間延長。

據每日郵報報導,Realtor.com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8日這一周,聖地牙哥房屋中位數同比去年下降4.8%。與此同時,活躍房源數量激增63.8%,這些數據意味著許多屋主都在降價出售房產。

人們擔心近期聯邦政府裁員,可能會影響聯邦就業率較高的大都市地區住房,包括聖地牙哥在內,但該市目前尚未出現與裁員相關的重大房產變化。全國趨勢類似,房屋庫存量增加27.8%,房屋銷售時間比一年前延長四天。

Realtor強調,由於買家需求的季節性增長和賣家競爭減少,預計4月13日這一周將是最佳銷售時機。據Zillow數據,聖地牙哥最近被列為最熱門的房地產市場之一,超過洛杉磯和舊金山。聖地牙哥市場最新趨勢可能反映全加州房產情況。Realtor數據顯示,加州待售房屋供應量激增,與去年同期相比,2月增長44%,遠高於全美28%的增幅。

加州房屋掛牌數量年度增幅位居全國第四位,僅次於內華達州(Nevada)、夏威夷州和科羅拉多州(Colorado)。庫存增加通常是價格上漲放緩的早期預警訊號,因為供應開始超過需求,買家擁有更多選擇,並迫使賣家做出一些讓步。

房地產數據新創公司Reventure App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ck Gerli,最近在X平台上發表文章強調,美國年度庫存增長最快的11個城市中,有五個位於加州,其中就包括聖地牙哥,活躍房源數量比去年增加61%。Gerli認為,基於加州一些市場的庫存同比增長超過50%,可以非常現實地預測,未來12個月房價增長將大幅放緩。他還指出,加州一些市場已突破房價負擔能力範圍,例如聖地牙哥2月掛牌價中位數超過94萬8000美元,而當地家庭收入中位數約為10萬4000美元,房價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遙不可及。

Gerli提醒說,庫存上升伴隨著重要的警示,加州住房供應量正從嚴重短缺的狀態擴大,但目前只有0.6%的房屋在市場上出售。不過,全州範圍的住房庫存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Gerli預計,加州不會出現劇烈的房價調整,而是在低失業率和抵押貸款違約率的支撐下,市場重置將逐步展開。
 
2025.04.08 Yahoo新聞網
新青安之亂下最倒楣的一類人 換屋族等貸款核發至少4個月起跳
房市多頭時期下,許多專家會建議年輕人先求有再求,但誰也沒想到,等到真正有換屋剛需時,舊屋竟成變相卡關的包袱!小資女Wendy5年前用北漂工作攢下的一桶金,在中和購入1200萬元新成屋,如今因準備成家有換屋需求,看上總價1700萬元台北市老公寓,無奈卻被央行一紙現代令打亂計畫,詢問銀行貸款多要求先賣後買,且核貸最快至少4個月起跳,讓她自嘲是新青安之亂的受害者。

小資女拚換屋添變數
沒有富爸爸、富媽媽可靠,老家甚至還有4胎貸款,Wendy從高中開始必須自立自強,曾日兼三份工自籌學費、生活費,大學畢業後北上加入財經媒體當業務,養出更積極的理財觀。平日省吃儉用,收入盡可能按比例投入股市、債券與基金,35歲滾出200萬元購屋頭期款,原是租屋族的她認為與其幫房東繳貸款,不如轉租為買,趁年輕拚一把。

「5年前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美股熔斷,投資客信心不足賠售紅單,我是在這個時間點買房。」從有買房念頭到出手,短短半年內,Wendy看了不下百間房,最後以1200萬元接手2房預售屋紅單,權狀27坪但扣掉33%公設,室內坪數僅18坪,作為單身貴族小窩十分愜意,一間主臥,另一間則當書房使用。

然而隨著人生邁入下一階段,Wendy和另一伴決定換屋,日前看中台北市榮星花園旁的舊公寓。「中山區交通動線方便,公寓屋齡雖舊,但實用坪數真的很大,權狀一樣27坪,但加上外推空間,屋主竟然可以隔出5間房。」此屋屬一手屋,原屋主因繼承問題有意出售,周邊時價登錄約在65萬元上下,Wendy出價1700萬元斡旋。

先賣後買爭取貸8成
「我原本想說,中和舊家這幾年房價增值,賣掉舊家小換大壓力應該不會太大,哪知道遇上新青安之亂。」Wendy出價後隨即找銀行洽詢後續貸款,問了超過3家銀行,都建議她先賣屋後買,才有機會爭取8成貸款額度,甚至有行員態度冷淡暗示,以現有銀行審核貸款流程,新購入戶從代書過戶、核貸到撥款至少要4個月起跳,且前提是任何一個環節都無突發狀況卡關,另外非首購的房貸利率約2.5~3%。

Wendy苦笑說:「賣舊屋換新屋雖然可和銀行簽署切結書,但現在時機歹歹,誰有把握1年內就能順利賣出?萬一不能如期,還會被銀行追回貸款成數差額,何況我還有剛性自住需求。」反之,先買後賣雖不用擔心換屋銜接期,但以Wendy的現有收入無法同時負擔兩筆房貸,貸款空窗期最差得尋求信貸,高利息負擔讓小倆口急如熱鍋螞蟻。
 
2025.04.08 工商時報
股災重擊投資置產族信心 房市面臨30萬棟保衛戰
今年交易量恐創2019年以來新低…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重擊全球股市,股災恐讓國內下修中的房市雪上加霜。回顧過去30年十次股災中,五次隔年國內房市交易量回升、五次減少,多次股災呈現先修正後回補、資產重新分配格局。不過,此次股災重擊投資置產族信心,今年房市交易量恐創2019年以來新低,面臨30萬棟保衛戰。

也由於這波股災,房地產業者研判,房市第二季底部浮現恐沒機會,量縮價跌態勢不變。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直言,對等關稅實施,台灣對美出口將大減約63%,相當於GDP收縮約3.8%,「對於房市來說,一定是一個大利空!」

不過愛山林建設副董事長張境在信心喊話,表示短期間內台股大幅震盪是必然的過程,房市也毋需太悲觀,估計觀察半年左右,應會明朗化。

盤點過去十次股災中,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11年美債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等四次,均為連續二個年度交易量萎縮;不過1995年中共試射飛彈、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嘯、2018年美中貿易戰、2020年新冠肺炎等五次股災後一年,國內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呈現增加。

此外,近年股災後的全台平均房價多較前一年上漲,漲幅最明顯的是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釀股災,當年全台房價上漲11.3%。

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表示,過去每逢全球金融動盪,美國多以量化寬鬆手段快速挽救經濟,2020年新冠疫情後美國聯準會積極印鈔、台灣央行接連降息,市場熱錢帶動隔年房市交易量創八年新高、助漲房價上漲,直至2023、2024年才因政府打炒房政策才讓交易量擴張趨緩,多次股災呈現先修正後回補、資產重新分配的格局。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此次股災不僅衝擊總體經濟,亦可能大幅打壓投資置產族群信心,加上去年9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餘波仍在,全台房市買氣在今年第一季跌入谷底,如今全球性股災改變台股近年指數在20,000點以上格局,一旦後續股市跌幅擴大、衝擊百業,今年全台房市交易量可能創下自2019年疫情以來新低。

業者坦言,房地產因為變現速度慢,流動性差,往往反應較慢,現階段又有中央銀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金檢兩大壓力,房市恐怕很難樂觀,面對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前的停滯性通膨,不易周轉的不動產很難成為資金避風港。
 
2025.04.08 工商時報
房地產業 緊盯央行救市措施
川普重稅、台股崩跌,房地產業者認為,將使房市資金動能受挫,也可能衍生股市、房市間的資金調度需求。後續須觀察央行除是否緊急提早降息、資金寬鬆政策,以挽救出口衝擊外,對房市管制是否略為鬆手,以避免「前院失火、後院也起火」。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跌勢中房市必定會雪上加霜,中央銀行可能以「緊急提早降息」、「資金寬鬆政策」等措施,挽救出口經濟面對的嚴峻衝擊。台灣政府因兩岸地緣政治局勢傾斜,無法防止股市崩跌與出口產業懸崖式衰退,在股市、經濟都陷入困境,房市跌勢也將會比預期加快,跌幅也將比預期加深。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川普關稅政策直接衝擊台灣出口產業,企業獲利能力恐將大幅縮水,連帶影響企業投資與擴張意願,資本支出勢必轉趨保守,商用不動產需求將首當其衝。

住宅市場自住型買方可能因對未來不確定性升高,而延後購屋決策,交易量將進一步下滑,不過,央行可能祭出降息或金融寬鬆措施來穩定市場,部分置產族群也可能會考慮把資金轉投進不動產市場,以尋求相對穩定的資產配置。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開始房市飽受限貸令影響,槓桿操作型的置產族早一步收手,削弱房市交易量斷崖式跳水的可能性。然買方普遍期待價跌,觀望保守態度,若有股市重災戶想賣房救股,勢必得讓價換成交。
 
2025.04.08 工商時報
關稅戰火波及 房市再探底?黃舒衛:量縮價跌態勢沒有改變
去年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祭出迄今,房市呈現量縮價跌的震盪格局,如今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正式宣布針對全球185個家祭出高關稅的政策,波及全球股匯市,台股今(7)日崩跌超過2,000點,對於好不容易適應半年的政策打房期,政策利空有鈍化味道的房市,也恐難站穩腳步,恐再探底;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坦言表示,新一波全球關稅戰開打,對於各產業表現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對於房市,量縮價跌的態勢,並沒有改變,至於商用不動產,買盤主力都是AI及半導體產大廠,短期內買氣仍可望持穩。

黃舒衛表示,從去年919央行實施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迄今,房價量縮已經非常嚴重,以全台六都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棟數來說,2025年1、2月就比去年衰退兩成以上,去年此時,單月預售屋實價登錄成交量還有8千戶,到第2季也放量到1.5萬到1.6萬戶,但是919實施後,10月單月就面臨腰斬,買氣急速萎縮,至Q4更剩下不到4,000戶,所以買氣衰退明顯。

黃舒衛表示,除了房市買氣衰退嚴重之外,房價也在下修中,據幾大房仲品牌統計,全台各區大概已有5~9%不等的修正幅度。所以,短期之內,房市量縮價跌的趨勢,並不會改變。

正當房市等著恢復,苟延殘喘之際,近日又面臨美國總統在新的對等關稅政策上,史無前例的使出殺手鑑,宣布針對全球185個國家,實施最高50%的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股市,台股今天一開盤,信心也全面潰散,崩盤逾2,000點之多,創下史上單日最大跌點紀錄。是否也連帶的波及房市購買力,削弱價量表現力道?

黃舒衛坦言,短期之內,儘管台股大震盪,但房市也不必太悲觀看待,在政策調控、央行加強金檢、嚴控企業週轉金放款等措施下,房市量縮價跌的趨勢不變;在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仍維持近兩年的勢態不變,亦即整個市場,在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後,AI產業、晶圓半導體等電子科技業已成為新一輪貿易戰之下的最主力要角,不論剛性需求或置產性買盤,買盤主力都是AI及半導體產大廠,短期內買氣仍可望持穩。

但是中長線來看,黃舒衛認為,在全球關稅大戰下,造成的結果,一定波及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階段,包括消費信心下跌、投資被排擠、且企業擴張面臨觀望等,有些過去高毛利的產業,現在在新一輪的全球關稅戰之下,若晶圓半導體、電子高科技產業這類電子業獲利火車頭,擴張速度緩下來、或轉向,未來高毛利也可能被一定程度的壓低,對於不動產市場的前景,也將造成一定的影響。
 
2025.04.08 工商時報
產業利多轉成實質買盤 中科生活圈新案討論熱度升溫
受惠AI應用的國際趨勢,中科園區2024年營收突破1.04兆元,年增率達10.22%,創下歷史新高!隨著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驅動科技產業鏈升級,帶動周邊生活圈的經濟動能,受惠就業人口紅利加持,中科生活圈的發展潛力,近年來磁吸寶輝、富宇、磐鈺、精銳、金昌隆等建商搶進推案!在建商推案的群聚效應下,中科房市的討論熱度持續升溫。

西屯區的中科特區,「寶輝THE TOWER」規劃35至50坪、三房產品,實登揭露最高成交單價達81.2萬元;「磐鈺雲詠」規劃58至65坪、三至四房,實登揭露最高成交單價71.2萬元。

在沙鹿區方面,「富宇漾」規劃22至32坪、二至三房產品,最高成交單價站上4字頭;繼「精銳闊」、「精銳錦」之後,精銳建設預計在沙鹿區推出「南斗路新案」。

此外,金昌隆建設看好中科前景,同時也觀察到政府將台中機場定位為「區域門戶」的願景,鎖定台中國際機場特區推出「麗景風和」預售新案,基地面積1,088坪,規劃40至48坪、純三房產品,吸引了許多中科族群前來詢問。據實登揭露,目前最高成交單價站上4字頭。

「麗景風和」資深專案經理郭玉珍表示,中科園區已成為中台灣科技的核心地帶,AI與半導體產業不僅創造兆元產值,更衍生出科技新貴龐大的居住與生活需求,房市也從「產業紅利」轉化為「實質買盤」。未來,中科生活圈將沿中清路向沙鹿、大雅延伸,形成完整的科技產業聚落,預期在產業投資與基礎建設雙引擎驅動下,後市看俏。
 
2025.04.08 工商時報
何世昌:川普關稅戰間接牽動房市,4月是關鍵期!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2日正式宣布全球對等關稅政策,針對全球180多個國家課徵的關稅,總體來說幅度超乎原先預期,震撼全球!不但連日來美元資產面臨股匯雙殺,全球金融資產大震盪,台灣方面,清明節連續假期結束後,今(7)日一開盤的台股,也狂瀉逾2,000點!各類股無一不倖免,對於原先被認為會進入底部的房市,也恐將造成間接衝擊。對於這波川普關稅大戰引發的效應,對於第2季來說,還會不會是房市底部?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坦言:「這個我也說不準!4月將會是關鍵觀察期!」

何世昌分析,依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的各國關稅來觀察,第2季出口面臨極大挑戰,房市恐怕表現會不如預期,如果成交量拉不起來,再加上美國開戰各國大幅提高關稅引發各國股市震盪、外銷出口面臨嚴苛挑戰,那麼預料將會「加速建商讓利的意願!」4月會是關鍵的觀察期。

何世昌表示,但是如果川普關稅大戰還有談判、轉寰的空間,或是對台課徵關稅經談判後可以降到20%,那麼情況就另當別論。

何世昌分析,整體來說,現階段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於房市的信心面,衝擊相當大,但實質面的衝擊,則尚不明顯。

何世昌認為,台股表現與房地產市場的聯動性,並不如台灣總體經濟景氣與房地產市場的聯動性,來得大和明顯,二者聯動性,高達八、九成。對於台灣經濟來說,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如果32%關稅實施下去,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約63%,相當於GDP收縮約3.8%,不但台灣將面臨外銷出口嚴重衝擊,甚至面臨負成長壓力,對於全年GDP成長力道也勢必造成極大壓力,所以,對於房市來說,一定是一個大利空!

何世昌表示,另一個很難講的變數是,央行貨幣政策。如果4月一直到整個第2季外銷出口面臨負成長,那麼第3季央行降息機率也相對升高,也可能讓房價修正幅度也緩下來,所以,第2季外銷出口、GDP等總體經濟表現,會是非常重要的觀察期。

至於這4天清明連續假期的房市表現,有沒有反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對等政策的效應?何世昌表示,觀察這4天全台房市,大體來說表現持平,並沒有太大起伏,反應川普關稅政策的速度,也沒有台股來得快。基本上,近期有些推案量大區域,成交數據相對也多一點;只是從供需結構來看,需求還是趕不上供給增加的速度。

展望第2季會不會像先前預期的,讓房市走向底部並溫和打底,逐步放量?何世昌認為,看來未必可以看到底部形成,最關鍵是要看4月外銷出口、總體經濟、及房市價量表現。如果4月成交量再度掉下去,代表下半年房市恐怕多空難料,而且偏空機率會大一點。
 
2025.04.08 Yahoo新聞網
銀行貸款條件太苛?找農會貸款更接地氣「40年老屋誠意鑑價」利率不輸、服務更好
買房子存足自備款後,後續貸款只能仰賴銀行嗎?房產專家建議,在郊區或偏鄉、大型行庫鮮少設立據點的區段,不妨可以向農會申請房貸,利率水平與貸款年限與一般商業銀行差距不大,在地農會甚至可能會因為熟悉區域房市、在地生態,而能夠提供更符合民情的貸款方案。

銀行不願貸 農會願意貸
「台中太平、大里、霧峰一帶,向來深受農會金融體系的照顧。」住商不動產大里園區店副總經理余叔奇表示,這三區過去隸屬台中縣,為傳產工業重鎮、也是農業大鄉,幅員不小,但是大型金控行庫的服務據點並不多,反而是區域型農會密度較高,以大里區為例,大里區農會就在此設立10個辦事處,信用部對外營業時間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比一般商業銀行時間更長,方便民眾辦理。

尤其是遭遇921地震之後,太平、大里、霧峰房屋倒塌慘重,一般銀行都不敢承作當地房貸,在地農會則是默默支持,「農會人員長期在地經營,較能體恤當地特有的民情與狀況來調整放貸條件,」余叔奇舉例,曾經處理一棟屋齡40年的買賣,洽詢過銀行嫌房子太舊、鑑價低於行情,但是農會卻深知該房挺過921大地震,基礎結構無虞,因此願意按照整修後的屋況來進行鑑價。

又例如,太平、大里有不少傳統機械、手工具機的中小企業主,員工人數從十多人到上百人不等,藍領階級每月薪資在四萬元上下,近年的薪資漲幅並不高、更難追得上暴漲的房價,若靠個人單薪申請房貸,會非常辛苦,考量當地兩代共養一間房為常態,農會也願意合計家戶成員所得,作為還款能力的依據。

農會會員福利多
更特別的是,農會屬於合作型組織,因此有「會員制度」,余叔奇分享,由於自身是大里區農會會員,只要一次性繳納1500元成為榮譽會員,每年年節可以配得在地農特產之外,也可以額外享有不收手續費、或是些微的利息優惠。

大里區民風相對純樸,員工忠誠,也造就當地中小企業主協助資深員工買房的特殊文化。「一個企業主客戶主動協助年資逾10年的員工買房,員工本身存了上百萬元的自備款,公司再提撥100萬元作為購屋獎金,最後以880萬元買下29年的中古大樓,透過農會申請新青安貸款,一圓成家夢。」展現頭家與雇員之間的照顧情義,也彰顯在地的溫厚人情。
 
2025.04.08 Yahoo新聞網
海外買家湧入日本空屋市場 「這個」隱藏成本讓人懷疑人生
近年來,日本成為外國人移民、留學甚至置產的熱門國家,其中,大量價格低廉的廢棄或空置房屋更吸引不少海外買家的目光。根據《日經亞洲》報導,隨著日圓持續走貶,外國人的購買力上升,使得他們得以用低至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萬元)的價格,購入位於地方的房產。這樣的趨勢,也促使越來越多房地產業者與顧問專門協助外國人尋找、翻修與管理這些曾被遺棄的住宅。

在這股熱潮中,由台灣人黃先生創立的公司Koryoya,專門經營日本傳統住宅的買賣,例如鄉村古民家、農舍與町家等,其客戶來自新加坡、澳洲及美國,當中有九成為海外人士。黃先生表示,這些古民家的價格多落在500萬至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0至20萬元)之間,但裝修費往往更高,可能需要額外投入1000萬至2000萬日圓。許多五、六十歲的買家偏好度假性質的房產,而年輕族群則更傾向購買可兼顧居住與收益的物件,甚至有部分人藉由改裝房屋經營民宿,取得商業管理簽證,以便長期居留日本。

然而,也有專家提醒,過於低廉的價格可能暗藏風險,尤其對意圖以投資為目的的買家而言。美國人凱徹姆自2017年以來即投身日本空屋市場,並於2024年創辦諮詢公司Akiyaz。他建議買家至少準備25萬美元作為基本預算,並提醒位於偏遠地區的房屋常因惡劣天候而交通受阻,甚至出現屋頂坍塌等結構問題,尤其是在多雪的長野或新潟等地。他反而推薦基礎設施與交通條件良好的靜岡縣,不僅有富士山美景,沿海地區也很適合衝浪,是理想的選擇。

凱徹姆指出,部分外國人購屋動機源自政治因素或對移居海外生活的嚮往,如今,這樣的購屋行為更趨向一種「生活方式的投資」,而非單純的金融收益。他強調,日本具備安全、禁槍、交通便利等特點,使得空屋交易市場極具潛力。

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預測,到2043年,日本空置房數量將翻倍至1860萬戶,相當於全國四分之一的房屋為空屋,不僅影響社區結構,還可能造成鄰近房價下跌,甚至成為潛在危害。此外,未來20年內,失修房屋將超過165萬戶,為日本住宅市場帶來巨大挑戰。
 
2025.04.08 新浪網
得房率能到90% “第四代住宅” 來了
連日來,被稱為“第四代住宅”的新型居住產品正在全國多個城市興起。與傳統的住宅相比,這類住宅以“戶戶有庭院、層層有街巷”為核心理念,並融入了綠色生態、智慧科技與人性化設計。其實,最引人關注的是,擁有不計入產權面積的超大露臺,讓實際得房率可達90%左右。

當前,隨著國家“好房子”政策的深入推進,第四代住宅逐漸從市場概念走向成熟實踐,以其創新的設計理念和高實用性成為“樓市新寵”,成了群眾關注的焦點。然而,也應理性地看到,其發展仍需要進一步創新探索,接受實用、成本、市場接受度的考驗。

不難看出,第四代住宅的核心價值應是“功能主義”,而非單純的行銷“噱頭”。未來,行業需警惕盲目追求高得房率或簡單的外觀創新,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結合地域特點、成本控制及長期運營,滿足居民對“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實際居住需求,讓住宅“回歸本真”,真正“住得起、住得好、住得久”。因此,需要以政策為引導、以需求為根基、以創新為手段,打造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居住範例和安居樣本,讓這一住宅形態從“網紅”走向“長紅”。
 
2025.04.08 新浪網
上海宣佈今年9月起實行住宅驗收新規,3月份二手房交易量創44個月新高
上海浦東新楊思一個以高品質裝修為賣點的樓盤最近成功“出圈”,3月底售樓處開放以來,單日最高客流破千組,清明假期也成為看房熱門地。

新盤熱度高,離不開品牌行銷和地段優勢,更與兩大市場趨勢有關。一方面,今年上海樓市“小陽春”成色足,住房交易趁勢而起,二手住宅3月份成交2.69萬套,月度成交套數創2021年8月以來最高;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消費者對於品質居住的追求愈發凸顯。

記者從上海市住建委獲悉,今年9月起,上海將施行新版住宅套內品質驗收標準,落實“好房子”建設要求,從驗收環節引導房企打造品質更好的住宅,滿足消費者的品質居住需求。

新楊思樓盤假期人氣十足 受訪者供圖新楊思樓盤假期人氣十足 受訪者供圖
新房“日光碟”在全市多點開花

清明小長假,新楊思該樓盤項目銷售小蔡和同事忙得連軸轉:“不少人趁著認購前的最後一個週末趕來體驗,沙盤和樣板房要擠著看。”這些客戶大多來自三林、張江和金橋等地,共同訴求便是換一套面積更大的新房。該樓盤首期推出的120平方米、140平方米兩類房源,剛好滿足改善性需求。

新房銷售情況是衡量樓市熱度的關鍵指標之一。良好的新房銷售態勢,不僅能啟動設計、建材、施工、家裝、家電等一整條房地產開發產業鏈,還事關所在區域的配套能級。

值得注意的是,新房市場的“日光碟”在全市多點開花。今年3月份開盤的29個樓盤,近半數認購率超過100%,約7個“日光”。令人意外的是,像寶山大場中環置地中心望雲、浦東唐鎮開雲湖璟華庭、寶山楊行四季隱秀、浦東曹路象嶼聯發金海汀雲台,地段優勢不突出,房源卻在開盤首日幾乎全部賣出。

在新房市場,中高端項目依然頗受歡迎。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表示,3月份全市新房成交面積的前五名中,有3個項目單價超11萬元/平方米,帶動新房交易價格環比上漲14.9%。本月,上海繼續保持中高端項目的供應力度,最新入市的5個樓盤中,有4個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其中就包括該新楊思樓盤。

購房者關心“小陽春”究竟能否持續?市場普遍察覺到,當前行情更能映照“真實”供需格局。距離上輪上海樓市新政執行已有半年時間,如今的樓市不受新政直接刺激,也無重大節假日影響,交易節奏恰好表明市場情緒升溫,購房者預期和信心不斷復蘇。

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副主任阮駿麒表示,目前,“滬九條”“滬七條”政策效應仍處於釋放階段,樓市行情有望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回穩向好態勢,行情將保持在當前水準。

上海“好房子”新政引導品質提升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就能發現,新楊思樓盤的火爆早有跡象。

該樓盤所在地塊於去年11月出讓,以40.37%的溢價率創三年來新高,並成為首個觸發上海“雙高雙競”土拍規則的地塊。

“雙高雙競”土拍規則從2024年9月開始執行,是指兩輪競價、兩輪競高品質建設標準。首輪先競高品質,把超低能耗、BIM技術應用等普適要求寫入土地出讓合同,作為買家入場的起始條件,符合條件者,方可線上下進行首輪競價。新楊思地塊有5家競買人線下競價,觸及溢價中止價後轉入第二輪競高品質。

第二輪競高品質要對裝修標準、公共設施和開放空間、無償移交政府的高端人才住房等指標順次競買。選擇進入該環節的3家競買人繼續競拍,很快觸達指標上限值,即裝修標準5000元/平方米、公共服務設施300平方米、高端人才住房配建比例2%。其中,兩家競買人接受頂配指標,繼續進入第二輪競價,最後價高者得。

新規目的從土地源頭引導住宅品質提升。如今,當新楊思地塊住宅設計方案化作樣板房和沙盤擺在人們面前,“頂配”高品質指標如何呈現,自然吸引人們的注意,樓盤火爆也就不足為奇。

從長遠來看,提升住宅品質需要貫穿整個開發全生命週期。3月31日,住建部發佈《住宅專案規範》,正式為“好房子”定下新標準。上海市住建委加碼跟進,將於9月1日起執行新版《住宅工程套內品質驗收標準》,其中包括新增對精裝修住宅套內空間尺寸的測量要求。

上海市建設工程安全品質監督總站品質管制科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上海社區業主反映的新房品質問題發生變化,主要集中在外牆滲漏、內牆品質、地下停車庫、室內地面、門窗以及給排水與燃氣等方面,其中外牆滲漏較為突出。

新規以問題導向,較此前更為細化。如,針對工程品質投訴較為集中的外牆、外窗滲漏等問題,提出細緻的驗收要求;新增淋水試驗和紅外熱像法等檢測要求,增加室內環境污染物報告、全裝修住宅設置燃氣洩漏報警系統的檢查要求,增加預埋件、櫃體、傢俱等其他細部驗收要求。

小業主關注重點 來源:市住建委小業主關注重點 來源:市住建委
值得關注的是,《標準》原章節“弱電工程”改為“智慧建築”,增加了智慧家居控制系統的驗收要求。集成式廚房和衛生間、低溫熱水供應、新風系統等新興事物,《標準》也給出明確定義,引導新型生活方式普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好房子”新標準,將進一步促進行業洗牌和市場分化,倒逼房企從“成本博弈”轉向“品質競爭”,構建房地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進而帶動市場改善性需求。

開發商率先試水鑽研產品力

記者走訪發現,上海市場已經聞風而動,“好房子” 所具備的舒適、綠色、智慧等特色元素已然在樓市中初露端倪。

住宅新國標最吸引人的一項,是把住宅的層高標準提高到不低於3米。在這場行業變革的浪潮中,上海部分住宅層高已然先行一步。記者梳理發現,超過3米層高的樓盤幾乎遍佈上海各區。

2020年1月上海正式推行《住宅設計標準》,這是目前現行的最新版標準。文中明確,住宅層高宜為2.8米,且不應大於3.6米。這一調整看似細微,實則為開發商打開了產品創新空間。

“3米層高是上海不少房企默認的開發標準,少數樓盤會因為周邊規劃的要求高度受限,層高低于3米。”一位元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在2024年土拍中以全國最高單價出讓的徐匯濱江地塊,多棟住宅樓已拔地而起。根據專案規劃圖,建成後每層樓高有望超過3.5米。再看松江,3月開啟認購的中企譽品銀湖灣二期項目,住宅層高也不低於3米。

在出讓階段高品質指標“拉滿”的新楊思樓盤項目,層高也明確不低於3.1米。小蔡介紹,預計交付時,室內裝修將引入杜拉維特、嘉格納、漢斯格雅、博世等一系列知名品牌。空間設計對標高端住宅標配,引入超大轉角飄窗和全屋軟水裝置。開發商還考慮到掃地機器人(14.210, -3.54, -19.94%)在家庭中的廣泛普及,在衛生間的台盆區域採用挑空設計,預留打掃空間。

看似高昂的成本投入,換來的卻是市場更為寬廣的接納度。近幾年上海的熱銷樓盤,無一不和品質緊密相連。2024年三開三罄的奉賢龍湖觀萃項目,四開四罄的寶山中環金茂府,在公區都引入健身房、藝術廳、會所、下沉庭院等以往市中心高端住區的標配。

“我們在已經落實的企業設計標準中,不僅提到層高達3米,而且也更加關注戶型通風、採光、門窗密閉性等,並且融合了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應用,”中華企業(2.490, -0.26, -9.45%)設計管理部負責人說。

本應在成本與利潤的天平之間謹慎權衡、被動選擇的開發商們,為何成了主動求變的驅動力(11.080, 0.65, 6.23%)?

這與上海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有關。“上海彙集了來自國內外最有實力的開發商,消費者要求高、選擇多,不卷產品很難脫穎而出。”業內人士坦言。

一線城市的購房需求旺盛、資源配置優良,向來是地產界的“兵家必爭之地”。2024年,上海宅地競得人既有來自新加坡、香港、泰國的外資房企,招商、保利、中海等央企,也有初入上海的外地民企,以及上海本土企業,這意味著未來住宅產品間的競爭會非常激烈。

“隨著住宅設計新國標落地,上海相關設計標準也有望得到優化。房企需要及時科技降本、創新產品,消納提標帶來的增量成本,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嚴躍進說。
 
2025.04.08 網易財經
保利置業一季度累計合同銷售金額145億元
4月7日,保利置業發佈2025年3月未經審核銷售資料。

公告顯示,保利置業3月合同銷售金額為60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為23.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為25283元/平方米。

截至2025年3月,保利置業集團累計合同銷售金額達到145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為52.3萬平方米,累計合同銷售均價為27650元/平方米。
 
2025.04.08 網易財經
增速放緩,利潤承壓!越秀地產積極 “換倉” 背後
進入4月,越秀地產繼續在一線城市“攻城掠地”。

繼以底價2.54億元拿下杭州臨安區錦城單元LA040301-27地塊後,4月1日,越秀地產再以總價11.01億元競得杭州原運河新城單元GS1004-08-1地塊。兩宗地塊累計斥資13.55億元。

此前2月,越秀地產聯合華潤置地以50.9億元成功競得浦東新區新楊思地塊,成交樓面地價為7.47萬平方米,溢價率33.4%。據公告披露,越秀地產于該宗地塊實際應占利益為51.00%。

以及1月底,越秀地產在廣州大本營競得海珠區新僑地塊,實際應占利益為95.48%,涉及實際權益的土地價款約8.39億元。

按照越秀地產的鋪排,2025年總體投資目標為300億元,重點聚焦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強二線城市,以“換倉”來完成今年1205億元的銷售目標。

然而,規模擴張的同時,利潤承壓也是困擾越秀地產的難題。2025年,越秀地產趨向何方?

據2024年財報,公司去年核心淨利潤約15.9億元,同比下降54.4%;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約10.4億元,同比下降67.3%;毛利率約10.5%,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

利潤承壓,規模增長放緩

2024年,越秀地產實現營業收入約864億元,同比上升7.7%。與此同時,公司累計合同銷售金額(連同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專案的銷售)約1145.4億元,同比下降19.4%。

這一成績,究竟表現如何?回顧近十年,2015年-2024年其營收分別為221.2億元、208.7億元、237.9億元、264.3億元、383.4億元、462.3億元、573.8億元、724.2億元、802.2億元、86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1%、-5.63%、14%、11.09%、45.04%、20.59%、24.1%、26.21%、10.78%、7.7%。可以看出,營收結束了近8年的兩位數增長。

銷售方面,2015年-2024年其銷售金額分別為248.5億、302.52億、408.69億、577.83億、721.1億、957.63億、1151.5億、1250.3億、1420.3億、1145.4億,同比分別增長約13%、22%、35%、41%、24.8%、33%、20.2%、8.6%、13.6%、-19.4%。受行業大環境影響,銷售額首次出現負增長。

利潤指標方面,2015年-2024年其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歸母淨利)分別為10.1億元、15.4億元、22.6億元、27.3億元、34.8億元、42.5億元、35.9億元、39.5億元、31.9億元、10.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9.0%、52.1%、46.8%、20.7%、27.7%、21.9%、-15.5%、10.2%、-19.4%、-67.3%。整理發現,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歸母淨利)出現了近十年來的最大降幅。

針對當前房地產形勢,越秀地產董事長及執行董事林昭遠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國家目前正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這是一個總基調。從目前看,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之中,也期待有更大的政策力度,這樣對房地產將會有更好的支撐。

土儲“換倉”,行銷費用上升

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深度調整的房地產市場,為了加速回籠資金,龍頭房企房企都開始積極換倉,越秀地產也不例外。

2024年,越秀地產新增土地儲備約271萬平方米,北京、上海、廣州分別新增54萬平方米、30萬平方米、110萬平方米,一線城市占比超過70%。從金額來看,2024年權益投資總額達294.6億元,其中超80%資金投向北京、上海、廣州一線城市,分別投入93億、69億和81.6億元。

得益于土儲“換倉”,越秀地產2024年的累計合同銷售金額中,大灣區約占42.7%,華東地區約占28.9%,中西部地區約占17.1%,北方地區約占11.3%。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越秀地產擁有總土地儲備1971萬平方米,總貨值超3600億元,一二線城市占比達95.6%。展望2025年,管理層透露,越秀地產的權益投資預算鋪排為300億元,這將根據戰略發展要求以及銷售現金流回流情況及市場變化動態調整。

基於此,越秀地產將2025年的銷售目標定為1205億元,較2024年實際完成的1145億元上升5.2%。就一季度表現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越秀地產銷售額310億元,位列行業第8位,同比增長40%,效果顯現。

其中,位於北京的和樾望雲、和樾玉鳴兩個項目開盤首日銷售超過150億元,開盤去化率超9成,貢獻功不可沒。還有上海,靜安天玥項目、蘇河和樾府項目一季度銷售額均超20億元。

不過,越秀地產在行銷上的開支,也頗為凸顯。比如2024年全年,其在銷售及行銷開支上約為27.19億元,同比上升了10.9%。據財報披露,主要為更好地促進銷售去化,集團採取更多樣化的行銷方式所致。

盤活資產,手握現金約500億元

在財務狀況方面,越秀地產保持了“綠檔”達標。2024年實現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8.1%,淨借貸比率為51.7%,現金短債比為2.1倍,保持惠譽BBB-投資級信用評級。

截至2024年末,越秀地產的有息負債壓降至1038.9億元,其中短債占比僅22%;融資成本優勢顯著,境內發行的公司債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僅為2.61%,而全年加權融資成本降至3.49%、處於行業低位。

在現金流方面,越秀地產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217.3億元,在手現金超500億元,較年初增長8.6%。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廣州大本營有三宗地塊被收儲,實現盤活資產135億元。

在融資管道方面,越秀地產擁有比其他房企更多的優勢。年內于境內成功發行公司債券合共25億元,加權平均借貸年利率約為2.61%;于境內發行定向債務融資工具18億元,加權平均借貸年利率約為2.27%;于境外發行23.9億元點心債,加權平均借貸年利率約為4.07%。

2025年,隨著地產行業築底回穩,“換倉”後的越秀地產能否突破“增收不增利”困局,值得關注。
 
2025.04.08 經濟通
思城控股零代價使用廣州物業
思城控股(01486)公布,與思城未來城市訂廣州物業使用協議,以零代價使用物業整個辦公樓層至2071年1月,作為其參與中國物業發展及於其中作出貢獻之報酬。至於就行使使用權確認的未經審核使用權資產價值約5110萬元人民幣(約5480萬港元)。

該集團指,物業為思城未來城市業務總部20樓全層,總樓面面積約2000平方米,可降低營運開支。
 
2025.04.08 經濟通
綠城中國銷售額3月跌5%,首季跌2%
綠城中國(03900)公布,連同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在內,3月自投項目銷售金額約218億元(人民幣.下同),跌5.2%,取得銷售3478套,銷售面積約51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4.26萬元。

該集團指,今年首季取得銷售金額約363億元;跌2.4%,銷售面積約106萬平方米,其中歸屬於集團權益金額約238億元。於3月31日另有累計已簽認購協議未轉銷售合同的金額約25億元,其中歸屬於該集團的權益金額約17億元。於3月,該集團代建項目取得銷售面積約5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約67億元。首季代建項目累計取得銷售面積約11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約161億元。
 
2025.04.08 經濟通
金奧國際成都房地產被強制轉讓供還債1.7億元人民幣
金奧國際(00009)公布,全資附屬成都中發黃河實業近日收到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發出執行裁定書及其他法律文件。南京法院已裁定將成都中發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永陵路19號的房地產強制轉讓予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南京分行,以清償債務1.7億元人民幣。

另外,該集團指,正與揚州兩個住宅項目及南京一個辦公樓項目的業主委員會商討該集團提供物管相關服務。此外,該集團已與從事物管服務的江蘇金奧天地資產管理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戰略協議有效期三年。戰略協議載明相關各方之間戰略合作的框架,雙方可能會訂立進一步協議,以載明合作的進一步細節。該集團自去年4月2日起停牌。
 
2025.04.08 經濟通
建發國際首季銷售額243億元人民幣,升2.4%
建發國際集團(01908)公布,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在內,今年首季歸屬股東權益的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243億元人民幣,增長約2.4%。

該集團指,今年首季歸屬股東權益的累計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96.9萬平方米,減少約15%。
 
2025.04.08 經濟通
越秀地產3月銷售額同比升59%,環比增1.9倍
越秀地產(00123)公布,連同合營及聯營公司項目在內,3月銷售金額約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約58.7%,環比增1.89倍,銷售面積約34.67萬平方米,同比上升約4.8%,環比增近兩倍。

該集團指,今年首季累計銷售金額約308.27億元,按年上升約42%,累計銷售面積約69.51萬平方米,按年下降約1.3%。累計合銷售金額約佔今年合同銷售目標1205億元的25.6%。該集團於3月沒有新增土地儲備。
 
2025.04.08 經濟通
碧桂園3月銷售額同比跌25%,按月增四成
碧桂園(02007)公布,連同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在內,3月單月歸屬股東權益的銷售金額約32.1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約25.3%,按月增加39.6%。

該集團指,3月歸屬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按年下跌約11%,按月增29%。
 
2025.04.08 信報
股災無礙樓市 二手未劈價
零星降價求售 太古城減百萬

美國宣布向全球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股災,港股昨天急瀉超過3000點,而本港樓市相對冷靜。有地產界人士認為,買賣雙方觀望氣氛濃厚,部分業主期望美國在關稅上留有餘地,故暫時未有大劈價或「跳樓價」出現,但市場仍錄得個別屋苑出現零星放盤減價求售個案,鰂魚涌太古城一個3房戶昨天忽然由2200萬元減至2100萬元求售,減幅100萬元或4.5%。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股市波動對投資者影響較大,樓市買賣雙方觀望態度轉濃,影響昨天全港二手成交量下跌三成至四成,惟中短期而言,有部分業主相信貿易戰仍有迴旋餘地,故不急於賣樓套現,暫時未有大劈價或「跳樓價」出現。

不過,業界對今年樓價走勢看法轉審慎,戴德梁行年初原預期今年整體樓價反彈約5%,但估計近期環球貿易和經濟局勢,會為本港樓市帶來不穩定性。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相信,本月樓市交投將放慢,第二季樓市屬觀望期,若經濟及股票市場能再次企穩,同時美國聯儲局能於年內持續減息,才能支持本港樓市成交量及令樓價回穩,因此決定修改今年樓價預測為或有3%上下波幅,而今年整體成交量則與去年約5.3萬宗相若。

戴德梁行香港估價及顧問服務部高級董事黎劍明指出,港股昨日大跌,但樓市反應會滯後,短期內不會受太大影響,若股市一直低迷,屆時樓市將受打擊。

部分業主憂貿戰拖延 物業難賣

昨天個別屋苑出現零星放盤減價求售個案,中原地產高級分區營業經理李百達指出,以2018年中美貿易戰為例,當年本港樓價跟隨股市下跌,下跌周期頗長,導致今次有部分業主減價,希望盡快沽售,「有業主擔心拖得太耐,層樓更加難賣,價錢愈壓愈低,(寧願)趁早減價出售(套現)」。太古城青松閣低層H室,實用面積1114方呎的3房戶,原叫價2200萬元,昨天減至2100萬元,減價100萬元或4.5%。李百達續說,未來兩至三日港股表現關鍵,若股市繼續下跌,將令市場上個別業主資金鏈出現問題,或會加大減價幅度求售。

綜合市場消息,昨天減價幅度較大放盤之一,為元朗尚悅11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660方呎,3房間隔,原叫價680萬元,昨天改為610萬元,減價70萬元,幅度達10.3%。

跌市日新盤銷30伙 不減反增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認為,昨天一手市場交投仍不俗,上車盤及豪宅均有成交,反映股市下跌對樓市實際影響不大。綜合市場消息,全港一手市場昨最少錄得30宗成交,比對上一個平日(3日)錄得的19宗,還多近六成。

昨天最大額的一手成交為新地(00016)發展的北角海璇發展項目第2B-3期海璇II的1座16樓B室,實用面積1164方呎,3房間隔,連一個車位成交價4642萬元,呎價39880元。英皇國際(00163)香港仔舊契項目澄天昨天售出22樓B室,實用面積287方呎的1房戶,成交價510萬元,呎價17770元;發展商稱,該名買家為內地投資客,買入單位作長線收租用途。

新世界(00017)西貢清水灣傲瀧昨天再增1宗撻訂個案,單位為1座5樓A室,實用面積1945方呎的4房戶,原於2020年8月以6521.4萬元售出,惟買家昨終止交易,發展商下調單位售價,最新折實售價3968.7萬元,周五(11日)起發售。
 
2025.04.08 信報
上月僅長實元朗項目申賣樓花
地政總署最新資料顯示,3月批出兩份預售樓花同意書,涉及884伙,但期內僅長實(01113)元朗流業街9號項目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提供112伙,令全港待批單位減至7090伙。因隨時可銷售新盤單位數目近3.72萬伙,處較高水平,短期供應足以應付需求。

涉112伙 去年底以來最少

地政總署3月僅接獲一宗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涉及112伙,較2月的213伙按月下跌47.4%,連跌兩個月,是去年12月錄得62伙的近3個月新低。前述申請為長實元朗流業街9號項目,提供112伙,預計落成日期為2027年3月底,樓花期約24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長實近期積極把手上的全新樓花項目,向地政總署提交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該集團旗下九龍東啟德Victoria Blossom第2期及元朗錦田錦泰路18號項目,均於今年1月遞交售樓紙,即長實今年首季共有3盤申預售樓花,合共855伙,相當於全港首季新申請預售單位數目的65.2%。

兩盤獲批預售 包括粉嶺聚然

另外,該署同月批出兩份預售樓花同意書,涉及884伙,較2月的1273伙減少30.6%。私樓只批出永泰地產(00369)與萬科香港合作的沙田顯和里7號項目,提供240伙,預計明年9月落成。另外一份為香港房屋協會粉嶺馬會道聚然,佔644伙。截至3月底,滾存待批預售樓花的項目21個,單位數量共7090伙,較2月底再少772伙或9.8%,創2020年2月6777伙滾存待批樓花後的逾5年新低。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已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但尚未發售的私人住宅單位共14698伙,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截至3月底,累積貨尾量約22492伙,意味隨時可銷售的新盤單位數目近3.72萬伙,雖較2月減少約3.4%,但仍處較高水平,短期供應足以應付需求。
 
2025.04.08 信報
戴德梁行料甲廈全年跌租9%
本港寫字樓租金較高峰期大幅回調,刺激租賃交投。戴德梁行指出,甲級寫字樓連續六個季度錄得正吸納量,但受制新供應持續增加,今年首季租金再跌2.5%,估計全年下調7%至9%。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2025年第一季甲級寫字樓整體錄得14.37萬方呎正吸納量,連續第六個季度錄得正吸納。雖然租務活動向好,但本港整體待租率按季仍微升0.1個百分點至19.2%,主要受新商廈落成但樓面未能租出影響。

由於新供應及待租率維持高水平,首季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按季再下調2.5%;與2019年首季高位比較,整體租金累積下跌約42.2%。首季中區及港島東租金俱下滑3.2%,港島南挫6.9%。

銅鑼灣舖位首季空置率升至5.3%

蕭亮輝指出,在今年餘下三個季度,預計仍有約300萬方呎的新商廈項目陸續落成,租賃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加上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不少企業採觀望態度,預期租金仍面臨下行壓力,全年將跌7%至9%。

至於商舖市場今年首季表現亦疲弱,尖沙咀及銅鑼灣兩大主要旅遊區的一線街舖租金按季分別跌2.3%和1%,中環街舖租金按季持平;旺角街舖租金則按季微升0.5%。銅鑼灣是唯一錄得商舖空置率上升的區域,今年第一季空置率達5.3%,尖沙咀和旺角按季維持在9.4%和8.4%,中環則由8.6%跌至7.1%。

蕭亮輝直言,零售市道復甦步伐未如預期,但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和盛事經濟發展,為本地零售市場帶來的提振作用,或能在今年稍後時間反映,故仍對全年商舖租金樂觀,料四大零售區舖租全年有望上升3%至5%。
 
2025.04.08 信報
2月私樓落成續減 僅1,624伙五個月低
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港共有1624個私人住宅單位落成,按月減少13.9%,連續兩個月下跌,屬去年9月錄得1299伙以來的5個月低位。

差估署昨天公布最新的《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披露,今年2月落成量為1624伙,連續兩個月減少,但已是連續第六個月有超過1000伙落成,與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連續6個月有逾千伙落成看齊。以今年首兩個月合計,暫時有3510伙落成,相當於差估署預測今年全年落成量20862伙約16.8%。

中小型單位為主

2月全數落成單位都來自九龍區。以今年首兩個月計算,九龍區累積落成量3337伙,佔全港約95.1%;港島區在1月有173伙落成,2月「零落成」;新界區在今年更暫未有單位落成。

若以單位面積分為5個類別比較,今年暫時錄得的落成單位集中於中小型單位,實用面積431方呎或以下的A類單位今年首兩個月累積有1814伙落成,單計2月佔564伙。2月最多單位落成的類別是實用面積431至752方呎的B類單位,涉及712戶,帶動該類單位今年累計落成量增加至1281伙,緊隨A類單位之後。
 
2025.04.08 經濟
碧堤業主看淡後市 3房低市價1成沽
環球股災,二手市場普遍持觀望態度,藍田區及深井區有準買家大幅還價,分別約達5%至1成;另個別業主看淡後市,以低市價約1成沽出深井3房戶。

深井區有急沽貨業主,上周六以780萬元放售碧堤半島3房戶,叫價較市價830萬至850萬元低,翌日再減至768萬元沽出,較市價低約1成。前綫代理指,區內確有部分業主肯減價沽貨,惟普遍幅度約叫價的5%,與準買家心目中的價位仍有距離,故市場仍以觀望為主。

另外,藍田區近日交投轉靜,有準買家睇樓後向滙景花園業主議價,個別幅度多達10%,故未獲業主接受。另方面,區內私樓套3房海景優質戶,長期有準買家等筍盤釋出,惟樓價水平約910萬至930萬元左右,與目前放盤業主叫價990萬至逾千萬元有一定差距。

二手單日約10宗損手

關稅戰觸發環球股災,二手蝕讓未遏止,單日約10宗損手個案,半新樓成重災區,大角咀利奧坊‧凱岸一個開放式單位以319萬元易手,7年勁蝕逾200萬貶值4成。置業2地產代理分行經理張志文表示,大角咀利奧坊‧凱岸1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197平方呎,開放式間隔,以319萬元沽出,呎價16,193元。原業主於2018年6月以532萬購入,持貨7年帳面大幅蝕讓213萬元或貶值4成。

火炭半新樓星凱‧堤岸再錄蝕讓個案,利嘉閣地產高級分區董事馮澤源指出,星凱‧堤岸1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462平方呎,2房間隔,叫價870萬元,現以850萬元易手,減價20萬元,呎價18,398元。原業主於2023年10月以906.7萬元購入,持貨不足2年帳面蝕56.7萬元或6%。
 
2025.04.08 經濟
海璇 II 3房4,642萬售 呎價39,880
港股昨日跌逾3,000點出現股災,但新盤交投仍活躍,單日沽約30伙。

股災日 一手沽約30單位

新地 (00016) 北角海璇II第1座16樓B單位連車位,面積1,164平方呎,3房1套連工作間,以4,642萬元售出,呎價39,880元。項目8日內累售4伙,套現逾2.28億元。

路勁及港鐵(00066)合作的黃竹坑港島南岸晉環,亦以招標方式售出1A座28及29樓C室,屬4房複式戶,實用面積為1,292平方呎,成交價為4,038.8萬元,呎價31,260元。

另外,恒地 (00012) 牽頭發展的啟德天瀧,售出6座9樓A室,3房1套間隔,實用面積1,085平方呎,成交價3,565萬元,呎價32,857元。項目至今累售127伙,套現約51.3億元。

至於新世界 (00017) 旗下的北角皇都,以3,021.2萬元標售出27樓A1室,實用面積1,079平方呎,3房連儲物室間隔,呎價約2.8萬元。發展商稱,全盤至今累沽305伙,佔可售單位逾91%,套現逾34億元。

滙都沽3伙 套1500萬

另外,泛海國際集團 (00129) 執行董事關堡林表示,旗下洪水橋滙都昨日再錄3伙成交,約套現1,500萬元,成交單位全數位於12樓之連天台特色戶,包括第5座12樓A06單位,實用面積447平方呎屬兩房間隔,以540.95萬元成交,呎價12,102元。

南豐及港鐵 (00066) 合作的將軍澳日出康城LP10,沽出第2A座33樓A單位,實用面積1,523平方呎,4房間隔,連車位成交價3,040萬元,呎價19,961元。

澄天1房 內地客510萬購

英皇 (00163) 旗下的香港仔澄天,獲得內地投資客斥資510萬元購入1房單位用作長綫收租,單位為22樓B室,實用面積287平方呎,呎價17,770元。項目至今累售100伙,佔整體項目91%,合共套現逾6.1億元;現僅餘10伙待售,包括8伙分層1房戶及2伙天台特色戶。
 
2025.04.08 經濟
元朗葡萄園3房 1,880萬沽14年貶21%
美聯物業助理營業董事鄔銘洛透露,元朗葡萄園3期葡萄薈巴恩大道單號屋,實用面積1,772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原本叫價2,3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約1,880萬元易手,呎價約10,609元。

據悉,原業主早於2011年以約2,365萬元購入,持貨14年,帳面蝕讓約485萬元或21%離場。買家見價錢吸引,買入作自住用途。

溱溱林1650萬售 11年蝕260萬

另外,元朗溱林D型單號屋,實用面積約1,937平方呎,屬3房間隔,並連約415平方呎天台,原業主於2014年以約1,910萬元購入,剛以1,650萬元易手,持貨約11年帳蝕讓260萬元離場,期內貶值14%。

再者,中原地產高級分區營業經理何俊傑表示,將軍澳日出康城5期MALIBU 2B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552平方呎,採兩房加儲物房間隔,單位坐向東北方,外望開揚翠綠山景,最初開價738萬元,現微減8萬元,即成功以730萬元沽出,呎價13,225元。據了解,原業主於2018年3月以796.9萬元入市物業,現轉手帳面需蝕讓66.9萬元離場,單位7年間貶值8%。
 
2025.04.08 經濟
銀主放售灣仔全幢商廈 估值9億
近期銀主加快處理物業,灣仔謝斐道全幢商廈淪銀主盤並進行放售,估值約9億元。

可轉作學生公寓之用

高力香港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主管翟聰表示,獲銀主委託,放售灣仔謝斐道303號全幢商廈,市值約9億元。物業樓高25層,總面積約86,214平方呎,並於2020年初完成大型翻新工程。另外,是次出售包括比鄰海外信託銀行大廈的10個私家車車位,新買家可連同謝斐道303號一併購入,亦可考慮獨立購入。

翟聰指,項目前身是一家酒店,因此未來發展具備高度靈活性,可根據市場需求轉換為酒店、服務式公寓或學生公寓,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商機,帶來穩定回報。

翻查資料,該廈原由凱龍瑞基金持有,2017年以約13.5億元購入該廈前身王子酒店,其後進行改裝作商廈用途,去年物業淪銀主盤。
 
2025.04.08 經濟
商廈2月445宗租賃 按月升3成
統計指,2月份商廈單月錄445宗租賃個案,按月升近3成。

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2月份商廈市場錄得約445宗租賃成交,按月增加約29%,按年亦上升約29.4%;涉及租用面積約107.9萬平方呎,較1月份的104.4萬平方呎增長約3.4%,與2024年2月的93.1萬平方呎相比則上升約15.9%。

月內亦見中資企業於本港擴充業務,銅鑼灣時代廣場寫字樓高層單位,面積約7,000平方呎,獲租客以28萬元承租,折合成交呎租約40元。據了解,新租客為內地人氣社交平台「小紅書」,反映企業對香港市場的信心。

港島甲廈空置率 降至13.9%

至於甲廈空置率方面,2月份港島區整體空置率錄得13.9%,按月下降0.2個百分點。個別核心區表現亮麗,其中金鐘區空置率錄得8.3%,按月下跌約0.8個百分點,按年減少0.7個百分點,銅鑼灣錄得7.8%,按月上升逾0.1個百分點,但按年下跌2.5個百分點;顯示核心商業區需求漸見回暖。

九龍區空置率則整體穩定,2月份整體空置率錄得15.9%,按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的14%相比仍有1.9個百分點的增幅;尖沙咀表現較好,錄得8.3%,按月下降約0.6個百分點,按年亦下降1.48個百分點。九龍灣空置率則維持高位,錄得24.3%,但按月有明顯改善,下降1.7個百分點。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董事陳雁樓指出,政府的「總部經濟」政策持續發酵,最新公布,投資推廣署於2024年共協助539間海外及內地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較2023年躍升逾4成,涉及總投資額達677億元,招商引資來港創新高。

他預料,隨着政府積極開拓更多新興市場,進一步在不同國家進行推廣工作,將會有更多企業來港開展業務,加上更多本地企業落實擴展或重整計劃,將令本地商廈租賃市場將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2025.04.08 星島
天瀧3房戶3,565萬沽每呎3.28萬
豪宅新盤連環錄成交,恒基營業(二)部昨單日連沽3伙,套現逾4429萬,包括啟德天瀧以招標方式沽出1伙1085方呎的3房戶,成交價3565萬,呎價達3.28萬。

利奧坊.壹隅累售577伙

恒基物業代理董事及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表示,部門旗下項目昨日暫售3伙,共套現約4429萬。上述成交單位包括啟德天瀧以招標形式售出1伙,為6座9樓A室,3房1套間隔,面積1085方呎,成交價3565萬,呎價32857元。項目1個月內連沽13伙,自以現樓形式推售後速沽66伙,套現約25.4億;該盤至今累售127伙,套現約51.3億。

位於旺角的利奧坊.壹隅以招標形式售出1伙平台特色戶,單位為1座3樓N室,開放式間隔,面積185方呎,連95方呎平台,成交價450萬,呎價24324元。利奧坊.壹隅至今累售577伙,佔可供發售單位98%,套現約38.4億。

南首呎價2萬售出

另外,九龍城南首亦繼續獲市場追捧,最新以價單形式售出頂層27樓B7室,為開放式間隔,面積200方呎,成交價為413.72萬,呎價20686元。南首至今累售256伙,佔可供發售單位94%,套現約13.2億。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