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32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1/03/10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1.03.10 蘋果日報
房地合一稅收 119億新高
六都去年貢獻逾8成 台中榮登繳稅王

房地合一稅上路逾4年,去年的全國個人稅收破紀錄,總稅額達119.1億元、年增97%,其中六都貢獻95.8億元、佔比逾8成,又以台中市上繳27.1億元數字最驚人,榮登六都之冠。全國營利事業的稅收共32.2億元、年增幅56%,台北市佔3成共10.8億元最多,台中市貢獻4.5億元年增200%最突出。專家預估,今年房地合一2.0上路前,會擠出另一波交易量高潮。

住商機構依據財政部資料,羅列全國及六都的個人、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排行,其中個人的房屋交易部分,甫上路的隔年首次稅收、2017年全國僅課徵到11.9億元,之後年年增長,至2020年稅額暴增到超過119億元,較2019年的60.5億增加97%,六都皆上繳11億元以上,總共課徵95.8億元、佔全國逾8成的比例。

總價1500萬內交易搶手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表示,去年市場資金動能強、房貸利率低,推動交易價量齊揚,且近幾年低點入手的賣方,轉手多能有增值空間,因此交易稅額大幅增加。

從六都個別來看,以台中市貢獻27.1億元最多、年增幅165%也最大;其次為高雄市20.3億元,年增幅也有109%。郎美囡解釋,「台中重劃區推案多、案量也大,因人口支撐加上投資買盤進入,推高賣價跟交易量,因此稅收明顯成長,是六都中的繳稅王」。

住商不動產七期朝富加盟店協理陳俊雄補充,去年台商因疫情而出不去,許多總部都落腳台中,加上台中近年不斷有上萬人口淨移入,讓房屋交易更旺,以總價1500萬元以內的建案或中古屋,在市場上最搶手,「過往民眾看屋數個月才下決定,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買方下訂速度變快,普遍1個月就會成交,店內交易量去年受惠台中買盤,整體提升10至15%」。

至於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部分,去年全國共課徵到32.2億元,雖不到個人總稅收的3成,但年增幅也高達56%,以台北市10.8億元最多,年增96%,其次為台中市4.5億元,年增率更是高達200%,最為突出。

短期持有擬延長為5年
郎美囡指出,營利事業的不動產交易量比個人來得少,且目前適用稅率最高20%,跟個人的45%相比低很多,因此稅收明顯較低,台北市稅收最多的主因,是營利事業登記行號最多的就在台北市。

房市交易熱絡也觸動政府敏感神經,近期財政部研擬修改房地合一稅制,規劃將延長短期持有定義,從2年拉長為5年,同時納入法人機構對象,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認為,目前雖仍在研擬階段,不過朝野對於拉長年限、重整境內法人的稅率結構頗具共識,未來持有人若以投資角度購屋,務必提前規劃,慎重考量移轉與持有成本;預期在新制上路之前,市場會擠出另一波交易高峰。


房地合一稅2.0 追溯既往機率高
工商時報

據悉,房地合一稅短期持有課重稅35%以上,究竟要延長四或五年正處拉鋸中。行政部門日昨和民進黨立委討論房地合一稅修法方向,對打炒房力道該多重,短期持有定義四或五年都各有支持者。知情官員強調,行政院房市健全小組本周會討論,最快周四(11日)行政院會拍板定案。

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針對房地合一稅修法初步草案包括兩種版本,一是2022年後取得房地、二是回溯到2016年後取得房地,為強化修法效益引導房市量能,據悉,回溯機率較高,但仍要行政院本周定奪。

對於房地合一稅短期持有課重稅35%以上,財政部8日向黨籍立委提出,2~4年或2~5年兩個版本,黨籍立委各有支持,將交由政院高層作政策決定。

據悉,對於短期持有定義,行政院房市健全小組日前向行政院長蘇貞昌簡報的版本是延長為五年,但由於有成員質疑是否要下如此重手,因此,向黨籍立委提出四或五年兩個版本。

另外境內法人確定納入房地合一稅,比照個人延長短期持有定義及稅率。

財長蘇建榮9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目前傾向將「短期交易」定義拉長,此外,現行自然人透過設立公司法人規避較高稅負,考慮將法人拉回房地合一稅一併管理,藉此抑制炒房歪風,因為現行公司型態短期房屋持有買賣,是課徵20%營利事業所得稅,個人卻要納房地合一稅,不希望房市有短期炒作,未來個人或法人都是一樣,納入房地合一稅管理。

財政部規劃,原本持有一年內課徵45%,改為二年內出售適用45%稅率,二至四年或二至五年內出售稅率35%。另初步草案也提兩種版本,一是2022年後取得的房地,二是回溯到2016年後取得的房地。

官員強調,房地合一稅自2016年開始實施,所謂回溯是針對2016年後銷售的標的課稅,但已完成交易且完稅案件將既往不咎,因此回溯不會有行政困難。

官員也指出,部分委員有建議要給予一定緩衝期間,本周房市小組也會做通盤討論,但必須經跨部會完整討論產業影響後才能定案,像是建商、房仲業等產業衝擊都要納入考量。

綠委江永昌9日在立院總質詢時表示,罰紅單轉讓若有成效,房價已有壓制,還有必要祭出重稅手段,同時祭出房地合一、囤房稅嗎?他擔心房屋政策若有錯、過重,將使房市流動停滯,甚至導致房租上漲,若政府回頭補貼租金,那不如改課空屋稅。


房地合一稅 台中登稅收王 個人、法人稅收成長居六都之冠

去年房市熱、獲利了結賣盤大增,據財政部統計,去年房地合一稅個人稅收119.1億、年增97%,營利事業的房地合一稅稅收也達32.2億、年增56%。其中,近年房市最熱的台中市,無論個人或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成長幅度均居六都之冠,反應短線交易和接手活絡、房價漲勢強勁。

統計顯示,去年台中市的個人房地合一稅總額27.1億元,占全國房地合一稅收近23%,台中市個人房地合一稅收,比起交易規模相仿的新北、桃園高出一倍以上,年增幅度165%,更遠高於其餘五都41%~113%。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營利事業房地一稅上,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雖以首善之都台北市10.8億為最大宗,不過台中市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超越新北市居全國第二,年增幅度更達200%,遠遠超過其他五都。

大家房屋企研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表示,去年市場資金動能強、房貸利率低,推動交易價量齊揚,且近幾年低點入手的賣方,轉手多能有增值空間,推升交易稅額,反應各都會區的個人及法人短期持有出售房產,多有不錯資本利得,而境內法人的房地交易併入營利事業所得稅,最高稅率約20%,跟個人持有1年內45%、2年內35%相比低許多,營利事業短期持有房產出售的稅收成長,明顯不如個人持有房產。

而台中市近年人口成長、公司登記家數也持續增加,大型企業進駐帶動買房需求,使房價持續上揚,交易量擴增,更是建商購地、推案的主戰場,不僅自用增加,投資置產比例也高,除了自然人購屋,法人置產也具有一定比例,成為挹注房地合一稅稅收的大宗。
 
2021.03.10 蘋果日報
新竹「1坪48萬1天完銷」
無畏紅單取締 329檔期總銷高達300億

打炒房打不掉新竹掮客與投資客的韌性!新竹日前再傳出建案熱況,「新案1坪48萬,1天就完銷」,甚至民眾排隊買不到,得貼錢向投資客買房的消息亦不脛而走,房市彷彿不受政府取締紅單的衝擊。專家分析,新竹買盤穩健,建商轉低調賣,今年329檔期推案總銷上看300億元,熱況完全未被打掉。

新竹去年湧現紅單炒作亂象,逼得新竹縣政府11月下令全面禁止紅單轉讓,消保官也積極至案場抽查、取締。然而地方跟中央的連串打炒房殺手,似乎未重挫買盤信心,近日民眾在私人群組討論新竹、竹北蛋黃區房市,透露「蛋黃區買房都是要排隊的,即使排隊也不見得買得到,要嘛要認識代銷,要嘛貼錢跟投資客買」,亦有民眾提及「竹北新某案1坪48萬(元)左右,1天就完銷,非常離譜」。

75戶1天就預約滿
對此,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回應,「1天完銷是誇張說詞,民眾下定後起碼有1周審閱期,是否銷售完畢也得等1周過後才能揭曉,不可能會有1日就完銷的現象」。他觀察政府打炒房後,建商跟代銷為了避免麻煩,都減少跟掮客、中介人的交易,先前的紅單亂象已收斂不少。

據悉,民眾討論的熱銷建案,坐落於竹北市自強南路,鄰近喜來登飯店、大遠百商圈,周邊亦有縣內首座五星級影城,預計明年開幕,區域生活機能完善讓該建案去年底即備受討論,規劃25~44坪2~4房,平均單價約50萬元,共75戶。該案業者表示,「上周四(3/4)開賣,1天之內75戶就預約滿,每戶已下定20萬元保留金,這兩天會陸續來簽約」。

《591新建案》總編輯李忠哲回應,「打炒房之後,新竹房市還是熱,只是建商轉為低調賣,大多透過自來客或口袋名單的介紹來進行銷售」,因為新竹基本買盤穩定,即便打掉紅單那群短期投資客,區域自住戶跟長期投資客的需求還是有,觀察今年329檔期,新竹推案量跟去年差不多,總銷約莫300多億元。

陸敬民分析,新竹重劃區因大面積土地釋出停滯,建商僅能從現有土地供應量去開發,「基地佔500~800坪的建案最多,上看千坪的基地很少,因此案子的戶數規模都不大,多介在40~100初頭戶之間」,由於案量少,一推出就容易售罄。
 
2021.03.10 蘋果日報
享溫馨卡位台中7期 砸4.5億買地 單價151萬
台中7期土地火熱,不只建商搶地快狠準,連向來以承租為主的娛樂產業也罕見出手自行購地。已在青海南街設店的KTV南霸天享溫馨,去年11月進一步砸4.5億元買下7期南側298坪商業角地,單價約151萬元,創當地近3年來新高,業者表示,考量長期經營,土地以自購自用為主。

實價登錄揭露,台中7期南側大觀路、向學路口,惠禮段商一角地約298坪,去年由享溫馨砸重金購入。享溫馨總經理李奇霖指出,7期商業區土地不多,還要符合八大經營限制(公設距離、使用分區等),能挑選的不多,「這塊土地不急著開發,尚在規劃評估中」。

可經營八大 選項不多
「以前不少場館都以租賃為主」,李奇霖補充,「這幾年轉向自購土地,主要考量長期經營下,避免未來地主漲租、不租或出售等經營風險,只要價格在合理範圍內都會考慮自購。」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分析,KTV等娛樂產業設點的規範繁多,除只能落腳商業區外,還須與學校、醫院及住宅區保持距離,符合條件的落腳處有限,因此一旦找到合適地點,業者自然會把握機會先搶先贏。

該土地使用分區為商一,基準容積率僅280%,屬低強度利用,經手仲介透露,開價每坪約170萬元、最後成交151萬元,屬7期相對便宜地段。敦璟開發經理謝兒政分析,近年該區土地交易幾乎是餐飲歇業土地轉賣給開發商,這筆交易罕見為娛樂業者自行購地,附近有捷運題材,應有長期置產打算。

台灣房屋七期惠中特許加盟店店東賴柚吉補充,近年7期土地開發趨近飽和,佔地廣大的餐廳及娛樂場所都被建商以重金收編做開發,也讓區內餐飲娛樂業大搬風,轉往外圍新興重劃區。
 
2021.03.10 蘋果日報
寧夏夜市帝一火鍋原址 7-11月租30萬進駐
寧夏夜市知名老字號「帝一火鍋」於去年底宣告歇業,該店因只需300多元就能吃到飽而被台北人稱為暖心火鍋店,目前改由新型態的7-11進駐,許多民眾大呼可惜!不過房仲表示,推算每月租金約30萬元,對房東來說,是穩定的長期租約,還能避免商圈有關店造成「破窗效應」等問題。

避免「破窗效應」
「帝一火鍋」創立於1962年,曾經走過風光的海鮮樓年代,後來一度沒落,1樓改為迴轉式涮涮鍋,用餐方式包含單點或吃到飽,價格實惠,人均300元左右就能吃到飽,學生和長者用餐再打折,店內許多小菜、水果、飲料無限享用,CP值超高,被台北民眾稱為暖心火鍋店。

但去年疫情期間,「帝一火鍋」開始暫停營業,直到12月底正式宣告歇業,並改為新型態的7-11進駐,為複合式商店,包含迷你書店、藥妝區、啤酒區等。「帝一火鍋」員工表示,疫情加上老闆娘退休的關係,因而決定歇業,但該店面很早就買下來了,現在出租給7-11,店租不便回應。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指出,以寧夏夜市店面行情1坪約8千~1萬元來看,該店1樓約38坪,估計每月租金可收30萬元。

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指出,老字號店家歇業,店面是老闆持有,當生意受到疫情影響或客源減少,出租給7-11是不錯的選擇,而且便利商店通常簽長約,付租能力強,還有複合式經營,客源相對穩定,對房東來說是利多的選擇,還能避免商圈有一間關店,可能形成「破窗效應」,空租造成垃圾、塗鴉問題,如同廢墟,有礙商圈市容,還會少了很多固定人潮。
 
2021.03.10 工商時報
329檔期將屆 商辦大爆量
房市「329檔期」將屆,今年整個檔期較罕見的現象,是新案不再是住宅獨占市場,而是商辦大爆量。包括華固建設以廠辦大案「國家置地」打頭陣,總銷達90億元,每坪單價開出42~45萬元新莊廠辦區域新高;另有內湖「金矽谷No.25」總銷88億元、中和「台灣科技公園」60億元。這三大商辦總銷達238億元,囊括整個檔期推案量2,600億餘元近一成,歷年罕見。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今年「329檔期」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即商辦新案推案量激增,「商、廠辦不斷湧現」,不再是住宅獨大的局面。

何世昌分析,第一季較具指標的商辦和廠辦新案,包括台北市內湖「金矽谷NO.25」,新北市中和「台灣科技公園」及新莊「國家置地」,案量都頗具規模。

以「國家置地」來說,就是華固今年推案的新春第一炮,總銷90億元,位於新莊建國一路、建國二路交叉口,規劃興建地上12樓、地下2層廠辦大樓,每單位坪數自100~782坪不等,總計有141戶。該案為華固在2019年所購入,基地面積近4,000坪,原本為歌林新莊廠的工業土地,創下2019年以來新莊規模最大的土地交易紀錄。

「國家置地」也是華固繼南港、內科、內湖五期、士林北投科技園區之後,最新廠辦力作,同時響應新北市政府「招商一條龍」政策,在新莊緊鄰好市多商圈的塭仔圳重劃區超前部署,全案預計2023年完工。華固總經理洪嘉昇表示,今年計劃推出五大案,包括新莊「國家置地」、內湖「智富中心」、北士科「創富中心」三大商辦大樓,總銷逾150億元;住宅方面,將有中和左岸第一排約40億元、北士科文林北路住宅約30億元,全年目標上看220億元。

「金矽谷NO.25」為老牌「廠辦專業戶」達永建設機構,旗下耀達建設與三陽工業合作的代表作,位於內湖舊宗潭美段新明路,總銷達88億元,將採量身定做模式為企業打造總部大樓,基地達1,435.96坪,原址為三陽的子公司南陽現代汽車台北服務廠,去年底動工、預計3年後完工。

至於「台灣科技公園」則由德林建設機構的德恩建設投資興建,基地位於中和區建八路,原本在新店、南港有不少作品,後轉戰汐止科技重鎮打造「台灣科學園區」,以低密度開放庭園、新效能空間的台北市A級廠辦概念,改寫科技總部未來建築;2018再移師中和推案,打造旗艦級企業總部。
 
2021.03.10 工商時報
中埔園區環評 補件後再審
環保署3日進行嘉義縣中埔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環評專案小組審查,由於中埔園區是配合台商回台土地需求,必須在二年內優先開發的園區,以滿足中南部產業需求,惟環評委員認為園區設置必要性、用電用水量、空污影響須再補足資料,因此決定6月底前補件後再審。

工業局說,台商回台設廠需求大,北部地區因土地取得困難,因此採取工業區立體化,並增加容積率讓企業更新廠房。中南部地區採取區域計畫,利用台糖閒置土地來滿足產業用地需求,除了這次中埔園區之外,未來還有水上、雲林馬光等共五個園區進行開發。

惟環評委員會中提出,中埔園區旁邊就是嘉義市,僅隔著八掌溪,未來很有可能因風向讓空污轉移,過去很少有工業區是緊鄰城市,選址上較不妥當。

另環評委員認為,經濟部一口氣提五個園區設置計畫,卻分開環評,避免總面積超過100公頃,有閃避進入二階環評疑慮,因此要求經濟部應提出今年及未來幾年可能會開發園區計畫,有更多資料來佐證才能通過環評。
 
2021.03.10 工商時報
KTV 南霸天 重金插旗七期
台中七期土地掀起搶購熱潮,就連KTV南霸天也來購地插旗!根據最新實價登錄揭露,七期南側大觀路、向學路口約298坪的惠禮段「商一」角地,去年11月被擁有「享溫馨」連鎖KTV的合溫馨企業、砸下4.5億元購入,每坪單價約151萬元。

此為「惠禮段」近三年來再度站上單坪150萬大關的土地交易案,同時也是近幾年來,少數逆勢挺進七期購地的餐飲娛樂業者。

據悉,從南部發跡的「享溫馨」連鎖KTV,近年來積極擴增事業版圖,陸續在高雄大寮、台南安平、高雄岡山開設分店,並由KTV跨足婚宴會館,2019年砸下近6億元買下原「頂好」高雄大順店,規劃開設結合KTV、婚宴會館及商場在內的複合式商場。

「享溫馨」KTV目前全台有12家連鎖店,包括高雄六家、台南二家以及屏東、澎湖、台東、台中;其中,台中12期青海南街店是「享溫馨」在高雄以北、最北邊的分店。

台灣房屋七期惠中特許加盟店東賴柚吉指出,惠禮段土地所在的文心森林公園周邊,婚宴會館、中式餐館、美式酒吧、咖啡廳等餐飲娛樂店家林立,加上台中捷運通車在即,可望為該商圈帶進更多消費人潮,因而吸引餐飲娛樂業者砸重金卡位。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七期素地開發趨近飽和後,建商紛紛將獵地目標轉向占地廣大的餐廳及娛樂場所下手。

例如興富發,去年4月大手筆砸下83.8億元重金、買進台灣大道上原「UNO市集」近2,600坪土地,每坪單價高達323萬元;此外,聯聚建設去年9月砸下28.6億元、購入原「大將軍百家樂」及其附設停車場的937坪土地,每坪單價也達305萬元;晨禎營造去年1月斥資13.6億元、購入原「叉子餐廳」646坪土地,每坪單價210萬元等,帶動七期的餐飲娛樂業掀起大搬風,紛紛轉往外圍新興重劃區或舊市區另覓出路。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經理陳定中表示,在七期餐飲娛樂業一片撤出潮中,KTV南霸天卻反其道而行、搶下南七期精華地,堪稱是餐飲娛樂業中的異數。

不過,陳定中認為,先前從七期撤出的餐飲娛樂業,大多數是向地主租地,一旦地主將土地轉賣給建商獲利了結,就得面臨歇業或搬遷的命運;但若是業者購地自建,則可減少地主賣地造成的營運變數,為長久經營打好根基。
 
2021.03.10 經濟日報
幫台商找地 五產業園區接力闖環評
為了幫回流台商找地,經濟部規畫五座產業園區,其中位於嘉義縣的中埔產業園區昨(9)日率先闖關環評初審,不過環評委員要求整體評估用水、用電情況後,補件再審。除了中埔,同樣位於嘉義的水上產業園區今日也將進入初審,希望為台商解決用地缺口。

台商回流不斷,用地需求孔急,行政院已擇定台糖五處、合計近500公頃農場土地,將分別開發為嘉義中埔、嘉義水上、雲林褒忠、台南新市、高雄岡山(北高雄)等五大產業園區。

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由於美中貿易衝擊,台商加速回台投資,亟需用地,因此行政院核定中南部產業園區開發方案。

據了解,這五大產業園區的都已進行環評公告程序,將接連進入環評審查,而位於嘉義的中埔、水上兩園區進度較快,分別在昨日、今日打頭陣闖關環評初審。

根據經濟部提出的環說書,中埔產業園區的基地面積約67公頃,其中產業用地約占40公頃,具規劃,預計引進食品及飼品、飲料、金屬製品、電子零組件(不含半導體)等製造業,預計2025年招租完成,引進80家廠商,推估產值約86億元。
 
2021.03.10 買購新聞
環境優化!住宅加分,新北環狀線中原溝二期步道啟用
新北市政府為提升民眾搭乘捷運意願,創造友善人行空間,針對新北環狀線中原站東側中原溝側增設人行步道,繼第一期步道從板南路到立德街已於2019年4月完工後,第二期步道接續延伸至中原街,本二期步道延伸工程於2021年3月9日下午4時開放啟用,從捷運環狀線中原站步行至中原街周邊里民社區只要5分鐘,另也透過裝置藝術及夜間照明等設計巧思,除大幅提升民眾搭乘捷運的便利性及安全性,亦也提供週透友善人行及休憩環境。

新北市捷運局表示,中原站周邊為工業區,交通非常繁忙,且缺乏橫向道路供週邊居民前往捷運站。透過利用中原溝沿線公有地開闢人行步道,避免人車爭道,也提升周邊居民的休憩品質。本次啟用的二期步道長230公尺,工期5個月,經費1300萬元,可縮短中原街民眾步行至捷運中原站的距離及時間,將有效提升民眾搭乘捷運的便利性及安全性。一、二期步道穿越立德街的部分也增設號誌燈與標線型人行道,達到步行動線無縫串聯。

中原溝二期步道工程保留既有樹木,創造與樹共舞的林下空間;日間造景結合華中橋河濱公園的恐龍園區,設置2組恐龍骨與1組恐龍蛋等裝置藝術;夜間造景規劃設置蘆葦燈及地面螢光鋪面,豐富夜間景觀變化;搭配沿線設置46座原石椅和總長30公尺的長條塑木座椅,營造友善的休憩環境,提供周邊居民優質的步行環境,也擴大捷運中原站的服務範圍。
 
2021.03.10 買購新聞
台中購屋坪數最大、高雄屋齡最年輕
農曆春節期間,各大彩券行人潮絡繹不絕,大家都希望一圓發財夢!根據台彩官網「頭獎商店」公布的資料,統計至2021年2月底止,以威力彩和大樂透兩種彩券開出頭獎次數最多的前4個縣市來看,台中市、新北市並列第一,皆開出34次頭獎,其次依序為台北市的22次及高雄市的18次。

想搬離財神爺近一點嗎?針對開出頭獎次數最多的前4個縣市,有巢氏房屋分析2020年房市交易資料發現,若想在這4都買房落腳,台北市的平均購屋總價和單價最貴,且房價一路向南遞減。而平均購屋坪數則以台中市最大,高雄民眾買到的房子平均屋齡是最年輕。

高雄房價親民 台中坪數最大

有巢氏房屋分析2020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高雄平均購屋總價為865萬元,是4都中唯一低於1千萬元的區域,相較於平均購屋總價位居第一、高達2,584萬元的台北市,高雄房價僅為三分之一,十分親民。

另一方面,就平均購屋單價來說,自北而南遞減,雙北市房價已屬相對高檔,每坪單價自然也高,從最高的台北市每坪62.5萬元,新北市和台中市則分別為32.6萬元和22.2萬元,到高雄市僅剩17.4萬元,台北市每坪單價是高雄的3.6倍。

而在購屋坪數方面,以台中市的48.3坪最大,台北市的40.5坪最小;若進一步觀察屋齡,台北市平均屋齡25.1歲,是這四都中最老,而最年輕的則是高雄市,平均住宅屋齡為19.9歲。

換句話說,居住在高雄的人很幸福,可以買到最便宜、最新的房屋,台中雖然屋齡和房價相對高雄多一點,但卻能爽住最大空間。

4都民眾購屋喜好比一比

有巢氏房屋勤美綠園道加盟店店東鄭珮紾指出,台中人隨著年齡增長、人口成員和社經地位增加,偏好較大坪數房型比例越來越多!30歲左右的單身人士、新婚家庭,喜歡約35坪至40坪的二房、三房房型;50歲左右的購屋者,則以40坪至50坪的大四房含車位的房型為主。

鄭珮紾店東更提及,北屯區未來房市表現值得期待,捷運綠線、好市多、重劃區等題材利多,成為台中購屋CP值高的地區,目前以屋齡20至30年、總價在600萬元到900萬元的中古大樓受歡迎。

永慶不動產高雄中華藝校加盟店店東郭銘揮表示,高雄房地產有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目前以美術館特區、農16特區、亞洲新灣區是矚目熱區,尤其中古屋齡8至13年的兩房、三房含車位住宅大樓為主流,總價落在500萬元到1,100萬元。若是偏好透天產品,郭銘揮店東建議可往舊市區的苓雅區、新興區、鼓山區等,可尋覓到屋齡20至30年、地坪20至24坪、總價約1,300萬元到1,800萬元的透天厝。

而針對房價相對高檔的雙北,有巢氏房屋研展中心資深研究員陳金萍表示,中小坪數、低總價、低單價的產品購屋負擔相對輕鬆,加上捷運周邊通常生活機能完善,成為民眾購屋首要考量。台北市購屋者尋找的物件大多為屋齡20年以上、平均總價2,500萬左右的中古屋;另外,新北市則是以屋齡較低、交通機能良好的新古屋較獲消費者青睞。
 
2021.03.10 中國證券報
華夏幸福:目前公司累計債務違約涉及本息合計194.24億元
華夏幸福3月9日晚間公告稱,近期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新增債務違約涉及本息83.82億元(其中包括70.28億元債券及債務融資工具產品已披露),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債券、債務融資工具等債務形式。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債務違約涉及本息合計194.24億元。

華夏幸福表示,公司流動性階段性緊張導致的債務違約,對公司融資產生較大影響;目前,為化解公司債務風險,加快促進公司有序經營,公司正在積極協調各方商討多種方式解決當前問題。公司也將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主要股東的積極協調下,加快制定短中長期綜合化解方案。公司將堅決恪守誠信經營理念,積極解決當前問題,落實主體經營責任。以“不逃廢債”為基本前提,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公平公正、分類施策的原則,穩妥化解債務風險,依法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2021.03.10 新浪網
深圳二手房買家有點懵:沒有成交價參考、掛牌價全靠仲介
從2月8日至今,深圳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新政已經滿月。過去一個月間,深圳二手房市場買賣雙方陷入博弈,房產仲介機構遇到了專項檢查,銀行也陸續執行新政,整個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網簽量大降,放盤量止跌回升

根據深圳市房地產仲介協會公佈的資料統計,2月22日至28日當周深圳二手房網簽量為834套,3月1日至7日當周深圳二手房網簽量991套。通過對比,深圳二手房在成交參考價格新政出臺前幾周的周網簽量在1900到2500套左右,市場成交降溫明顯。此外,2月深圳二手房網簽量共計5272套,環比1月的8971套網簽數據,近乎腰斬。


記者在貝殼、樂有家等多個深圳主流二手房交易平臺看到,從剛開始的遮罩業主價格,到目前全部房源只顯示參考價格,各房產仲介機構也在經歷變化。記者在羅湖、福田多地調查時發現,已有不少仲介門店將工作重心轉向本市以及臨深片區的新房市場,尤其是深圳的商務公寓。一些房產仲介在告知購房者業主掛牌價同時,還會“順帶”推銷一些臨深片區新房。

從業主的角度來看,記者在走訪時發現,絕大多數業主還是看好市場前景,價格並沒有明顯的鬆動,但房源掛盤量有小幅度的增加。深房中協根據四大仲介平臺(樂有家、Q房網、貝殼找房、中原地產)公開掛盤出售資料統計,截至到2021年3月1日,全市共計掛盤出售房源107472套(含重複房源),雖然與新政前1月的112959套(含重複房源)在售房源,減少了4.9%,但環比2月19日統計到104186套(含重複房源)在售房源則增加了3.2%。

深房中協認為,新政後短期內出現了賣家撤盤惜售行為,但隨著新政執行規則以及各大銀行態度的明朗,除了買賣雙方預期的分化外,深圳業主內部也開始出現部分心理預期的分化,一改此前深圳業主一邊倒式的“強硬”態度,捂盤惜售的行為有所鬆動,因此,在短期內掛盤出售的房源開始止跌回升。

最近,深圳多個片區都傳出有二手房業主以參考價賣房的消息。有市場人士認為,這些房源多是一些沒有受到市場追捧的戶型,比如普通住宅社區裡的大戶型,這些房源的成交價歷來就比較低,所以也不受參考價的影響。

對於購房者來說,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帶來的最大影響莫過於首付比例的變化。如果銀行強力執行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購房者購買深圳絕大部分房產的首付比例將有所提高,投資客想從銀行套出抵押貸等貸款也會難上加難。樂有家研究中心分析,目前政府指導價控住的,主要為西部一些過熱的網紅盤,相比之下,東部及原關外一些片區的成交價和參考價更為貼近,剛需優先考慮東部羅湖、坪山等區域或布吉等片區,有助於在預算範圍內快速鎖定需求。

購房者有點“犯難”

二手房的交易透明度一直被購房者所詬病,因業主抱團漫天要價的情況屢見不鮮,深圳住建局曾要求掛牌價不得明顯高於市場價。去年,寶安部分二手樓盤的價格虛高房源,遭到集體下架。現在,深圳市場上的二手房全部只顯示參考價,業主真實的報價只能依靠房產仲介經理的傳達,這讓部分購房者擔心,這樣一來買賣消息更不透明。

“在微信和交易平臺APP上說價格會被嚴管,您電話多少,我電話跟您說。”記者在調查時遇到有房產仲介經理如此答覆。據悉,仲介給購房者發送的價格或許也受到監控。各房地產經紀人員通過微信、QQ等網路平臺發佈的二手住房價格情況,也將受到官方的專項檢查。

“現在交易平臺APP上只有參考價,業主真實掛牌價只能是靠仲介傳達,以前交易平臺APP還會顯示成交價,這是一個重要參考資料。我遇到的業主不可能願意以參考價賣房,但我能參考的資料越來越少,業主掛牌價有沒有比之前掛得更高?這一點我也不清楚,有點犯難。”在羅湖紅嶺片區現場採訪時,有購房者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既然短時間內業主不會以參考價賣房,住房需求仍旺,希望可能提供更多真實的成交和價格資料給購房者參考。”

記者也發現,類似的問題已經有購房者在深圳本地的論壇提出疑問,相關部門也作出了回應。

尊敬的網友:

您好,關於您反映“二手房虛假掛牌價”的問題,我局收悉,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收到投訴後,我局高度重視。因未能與您取得聯繫,無法獲取具體專案資訊。我局將結合房地產市場監督工作實際,加強對轄區內二手房掛牌價的檢查工作,確保二手房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若後續發現其他問題,可及時向我局反映。

對於深圳二手房市場,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認為,市場雖有零星成交的案例,但數量上仍然較少,預計在一段時間內,市場將受困於政策影響,成交處於低迷狀態,而備案亦將逐步走低。
 
2021.03.10 網路新聞
違規流入樓市貸款要收回 北京地區銀行已嚴格執行
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流入樓市已經成為監管嚴打的重點,在高壓之下,提前收回違規流向樓市的信貸資金案例已經出現。3月9日,有部分北京地區銀行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稱,目前北京轄內的部分商業銀行已經在遵照《個人貸款提前到期告知函》對違規流向樓市的信貸資金進行回收,要求客戶提前進行返還。分析人士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強調房住不炒和“三穩”。未來,不僅是北京,全國各地區的信貸監管強度都會進一步加大。

一位元北京轄內銀行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自去年開始,監管機關就進行了定期抽查,調取資料篩選出帳戶有異常的、可能存在問題的情況,查出來這些客戶實際上是將消費貸款流入了樓市和股市,在監管調查後,銀行就會採取相應的手段,依照《個人貸款提前到期告知函》進行後續處理。

這位知情人士透露稱,銀行是要求信貸資金用途存違規的客戶進行提前還款操作,客戶按照要求返還即可。銀行並沒有將客戶劃定為過失錯誤,也沒有納入征信。該人士同時指出,《個人貸款提前到期告知函》本身並不是因為貸款流向樓市、股市而產生的檔,而是正常的業務要求。

對此,蘇甯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收回違規用途貸款款項是一直存在的銀行規定,而近來各地關於經營貸和個人貸款違規改變用途的監管明顯趨嚴,這項規定便被嚴格執行了。另一方面,可能也正是因為相關的行為並不十分普遍,銀行才做出收回違規貸款的決定,及時通過實際動作釋放監管信號,進一步阻斷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其實早在1月底,北京銀保監局就發佈消息稱,已注意到近期出現的“部分購房者為填補房屋交易資金缺口或進行套利,挪用消費貸、經營貸資金作為購房款或‘過橋’資金”等相關輿情,並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重點排查是否存在由於授信審批不審慎、受託支付管理不到位、貸後管理不盡職等情形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被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等問題。

北京銀保監局同時要求,銀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加強內部問責處理。對於銀行因經營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理。

對利用信貸資金購房的消費者來說,被查到無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彼時就有銀行業個貸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被查出來違規貸款,貸款肯定要收回的,同時還有可能追究其他責任”。

而將違規貸款提前收回,北京地區不是個例,近日另有媒體報導稱,廣州地區亦要求客戶提前還款,目的是對違規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流向樓市的借款人的懲戒。“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強調房住不炒和‘三穩’。未來,不僅是北京,全國各地區的信貸監管強度都會進一步加大。”陶金如是說道。
 
2021.03.10 網路新聞
寶龍地產放話2020銷售超千億 少數股東權益激增引猜疑
3月3日,寶龍地產(1238.HK)發佈2020年度業績公告,各大指標得到提升,“三條紅線”皆綠。在2020年火熱勢頭支撐下,寶龍地產還立下了2021年1050億元的銷售目標,立志要實現超28%的同比增幅,向千億俱樂部發起衝刺。

不過,在寶龍地產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不少問題。

靠明股實債“紅線翻綠” 實屬自欺欺人

從公佈的財務指標來看,去年寶龍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額約為815.5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約35.1%;收入約為354.94億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約36.3%。年度利潤約為88.15億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約46.5%。

對於資本市場一直關注的資產負債率,寶龍地產剔除預收款後的數據為69.9%,淨負債比率約為73.9%,較2019年同期下降7.3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為1.226。綜合來看,三道紅線均控制在綠檔範圍內。

但在“紅線翻綠”背後,更多的是對寶龍地產明股實債的質疑。從寶龍地產的財務報告中不難發現,其少數股東權益暴增,但少數股東損益卻沒有相應的增長。可見寶龍地產為了達到“三道紅線”的標準,採用了更激進的明股實債方式速降負債。

2019年末,寶龍地產的少數股東權益為62.46億元,當期公司的少數股東損益為19.07億元。到了2020年末,寶龍地產少數股東權益暴增至150.6億,增長了141%,而相應的公司少數股東損益為26.7億,僅增長40%。

在房企合作開發頻頻出現的當下,少數股東權益的快速增長無可厚非,但少數股東權益增長的同時,如果少數股東損益沒有同步增長,就需要引起特別關注。一般來說,若少數股東損益與少數股東權益持續不匹配,明股實債的可能性會很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寶龍地產利潤上升的同時,毛利率卻在下滑。資料顯示,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為37.1%,較2019年同期的38.8%下滑1.7個百分點。

換句話來說,寶龍地產的資金和債務情況,或許並沒有業績報告上那麼優秀。有評論質疑稱,寶龍地產通過粉飾報表獲得的亮眼業績其實有點自欺欺人。

不斷弱化的“商業屬性” 實難自圓其說

1990年,寶龍地產在澳門成立,自2003年起專注開發運營綜合性商業地產專案,2009年在香港主機板成功上市。2019年,寶龍地產旗下子公司寶龍商業(HK.9909)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第一家商業管理公司。一直以來,寶龍商業的主要佈局是長三角,但這也是它未來發展空間的一個隱患,長三角的商業飽和度已經不低了,這個發展空間的天花板將近。

做商業地產出身的寶龍地產,曾與萬達齊名。在業界,曾有個說法叫“北有萬達,南有寶龍”。然而如今,兩者無論是體量、還是行業影響力,均已不在一個層級。

最近寶龍地產還挖來了“商業地產”運作大佬陳德力,原新城控股集團聯席總裁,曾為萬達系老將。此前,原新城控股商業管理集團副總裁唐劍鋒已經加入寶龍商業集團,似乎要大幹一場。

雖然寶龍地產也一再強調自己的“商業”屬性,但其業績增長長期靠住宅業務拉動。資料顯示,2017年起,寶龍地產商業地產板塊的銷售額迅速下滑至76.28億元,銷售占比36.53%;同期,寶龍地產的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121.45%至132.54億元。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寶龍地產商業板塊的銷售額分別為139.47億元、56.48億元,分別占當期總銷售額的23.11%、17.91%,銷售額貢獻比已進一步下滑。寶龍地產的收入主要包括物業銷售收入、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物業管理收入等三大塊。目前,物業銷售是其主要收入來源,近五年營收貢獻比均在85%以上。2016年至2019年間,寶龍地產物業銷售中,住宅業務所產生的收益為35.14億元、74.33億元、101.61億元、171.20億元,收益貢獻比由28.04%升至76.15%。

最新一期的財報顯示,寶龍地產2020年上半年物業銷售收入中,商業部分營收30.84億元,營收占比進一步下滑至20.1%,可見,寶龍地產的“商業屬性”在不斷弱化。

加速擴張沖“千億規模” 是否盲目自信

據業績會現場寶龍地產管理層透露,2021年寶龍地產的合約銷售目標提至人民幣1050億元,目標增速超28%,在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控收緊之下,該目標增速處於行業較高水準。對於該目標的提出,寶龍地產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對該目標非常有信心,並表示不需要新專案就能支撐千億目標的實現。

但是,想要維持高增幅的擴張速度,必然離不開杠杆使用。能夠看到,截至2020年底,寶龍地產借款總額約為665.67億元,較2019年底增加約20.5%。與此同時,寶龍地產的土儲權益在變小。2020年,寶龍地產共新增了39個項目,新增貨值為1332億元。截至2020年底,寶龍地產總土儲面積約為3650萬平方米,其中寶龍地產的權益占比約60%。

2019年,寶龍地產新增41宗地塊,有26宗地塊權益占比在50%及以下。資料顯示,2020年寶龍地產全口徑銷售額811.1億元,權益銷售額608.3億,可以預見,寶龍地產未來的權益銷售占比可能會下降。

三道紅線對於房企猶如緊箍咒,若三條紅線全部觸及,則房企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若觸及兩條,則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不得超過5%;觸及一條,則增速不得超過10%;一條未中,則增速不得超過15%。即使寶龍地產通過財務手段將“紅線翻綠”,對於寶龍地產的千億目標來說,有息負債不得超過15%,還是顯得不夠用。

2021年,寶龍地產能否實現業績目標,《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2021.03.10 網路新聞
上海新政顯威!消費貸用於購房的被要求提前還款
上海房貸新政開始顯現威力!

今年年初,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上海銀保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上海各家銀行“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借款人存在違反合同約定行為的,按照合同約定給予懲戒”。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的一些《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證明這一要求正在加速落地。

《告知函》顯示,由於借款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貸款用途”的相關規定,銀行宣佈合同下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限時歸還全部貸款本息。否則銀行將有權進行法律訴訟,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也就是說,如果這位借款人辦理的是房屋抵押貸款,那麼他現在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籌錢還上貸款,要麼抵押的房子被銀行沒收。

注意! 這裡所謂的未按約履行規定指的就是借款人把用於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經營貸款,違規挪用到房地產市場,用於購房或者替換房貸。

實際上,借由去年小微貸款利率的大幅優惠,不少借款人利用經營貸,尤其是房屋抵押貸進入房市。由於這類資金往往經過多個管道的多次流轉,所以銀行檢查起來難度不小。

如今在新政之下,銀行開始投入人力物力,全面嚴查。據一位滬上銀行業人士透露,目前對短時間內申請了經營貸又申請了個人按揭貸款的借款人,銀行正在加緊核查,並已經對一批違規貸款進行了“抽貸”處理。

此舉的震懾效應十分明顯,未來將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用於購房的行為或將大大減少。在上海樓市的一套新政組合拳中,房貸方面的從嚴審查,將堵住資金方面的漏洞,助力上海樓市的穩定。
 
2021.03.10 證券
房住不炒三次現身政府工作報告 房地產稅第二年缺席
2021年,“房住不炒”第三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之前兩次分別在2018年和2020年。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距今已逾四年。“房住不炒”是民間智慧對房地產政策的高度領悟和概括。

房子的問題牽涉面甚廣,歷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進行部署,側重點雖然有差異,但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側重點是“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在強調“房住不炒”定位以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之後,直指當前住房市場最突出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思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逾四年來,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所含內容愈加豐滿且接地氣,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接連出招,房地產領域風險梯級下降。當前,“房住不炒”的氛圍已成大氣候。

近日,記者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發展給出的最新精神,採訪代表、委員、業界專家、企業等,從房貸、土地、房地產稅、房企、住房租賃、住房仲介等六方面為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難建言獻策。

從限貸到“房貸集管”

炒房被“精准打擊”

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中,信貸手段被廣泛使用且功效強大,從最開始的限貸到現在的房貸集管,“精准度”越來越高。比如今年上海出臺的“121新政”就讓樓市恢復常態,其中“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三招對炒房極具殺傷力,包括實施好房貸集管,嚴控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和增速,防止突擊房貸;加強審貸管理,對購房人首付資金來源、債務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嚴防信用貸、消費貸、經營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對於信貸手段在樓市調控中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畢馬威中國前副主席、華南區首席合夥人龔永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家靈活運用多樣化的調控手段,如引入信貸、稅收等經濟手段,可以從根本上穩定房產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穩健性,利於打造各地差異化的調控政策,進一步落實市場長效發展。例如,“房貸集管”出臺後,各地也相繼下發了“房貸集管”的地方性細則。此政策對於不同檔次的銀行貸款明確了貸款集中度上限,也體現了對‘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貫徹與落實,有助於各地銀行靈活執行中央房貸政策。現階段樓市調控以行政與經濟手段共存,調控力度有所升級,利於有效優化市場結構、平衡供需關係、促進行業健康長遠的發展。

龔永德表示,過去對房地產調控以行政手段為主,如限購、限貸等。從商品住宅均價、成交價等各項指標來看,樓市調控立竿見影,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樓市“過熱”,優化了供應結構並維持了市場的良好秩序。但同時,以行政為主的調控手段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僅可作為短期調控手段。

目前我國的住房金融制度主要包括抵押貸款和公積金制度。去年5月份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龔永德認為,一直以來我國的公積金制度存在金融化程度低,無“用武之地”;而另一方面,繳納公積金的職工卻存在貸款難的問題。在單一的公積金制度上拓展居民住房融資管道,實行公積金制度改革刻不容緩。但是否應該以住房銀行模式取代公積金模式,仍然需要結合我國國情和居民購房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房貸的嚴格管理,一方面“精准打擊”了炒房,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化解房地產風險。“我們相信,房地產的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3月2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

重點城市一年只賣三次地 穩房價從源頭抓起

“增加土地供應”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的辦法之一。

“住房土地制度的變革是房地產基礎性制度的組成部分,也是長效機制的重要骨架。”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大城市新市民住房問題突出的現狀下,未來土地的供應要與城市住房需求相匹配,需求多的城市增加土地供應。”

近期熱議的重點城市土地供應“兩集中”制正試圖切斷資金與土地的正回饋,降低地方對土地財政、土地金融的依賴,重塑市場格局。“兩集中”簡單來說就是:核心一線、二線城市,一年只賣3次地,集中公示,集中招拍掛出讓。

“將以往零散出讓的涓涓細流變成集中出讓的放量供地,一些地方政府原有的‘先次後好’供地順序的無法繼續,集中供地必然會帶來項目的集中入市,為住房供應帶來穩定預期,一定程度上將平抑房價上漲壓力。”同策研究院分析師方玉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外,在市場週期正常格局下,部分房企將轉移陣地,將不集中出讓土地的三線、四線城市作為投資的補充,引導各線城市房地產均衡發展。

“‘兩集中’土地出讓模式是‘上冰袋物理降溫’,核心是資源配置問題,仍需從構建長效機制方面去完善,從市場角度去配置土地資源,在很多細節上下功夫。”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提高市場訊息透明度,比如說哪塊土地收儲競拍時,土地收益是多少,對周邊會產生什麼影響,細節透明化,算好賬再去定地價,這樣想拿的開發商就會想清楚,引導地價回歸理性。

“在土地長效機制方面,應該明確城市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優質優價’是市場規律,因此在城市規劃方面儘量考慮公共資源、產業發展、區域規劃在空間上的均衡性,才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由於資源過於集中帶來的‘地王’問題。”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集中出讓讓土地市場從價高者得、贏者通吃變成“雨露均沾”,打破頭部開發商壟斷的格局,其影響不亞於招拍掛制度,但同時也建議各城市錯開出讓時間,合理安排節奏,避免“趕大集”式的集中搶購。

總體而言,“國家對於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進入長效機制調控階段。20多年的商品房發展史,我們經歷了從供需端調控——融資端調控——如今長效機制建立的階段。”方玉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土地端和金融端長效機制的建立,意味著房地產源頭上的長效機制就建立了,理論上從源頭上控制地價,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房地產稅缺席報告兩年 最強杠杆威力不減

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房地產稅就是調控的最強杠杆。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未提“房住不炒”,但將2018年提出的“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調整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引發了各界的熱議。2020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未提房地產稅的事情。

“稅收對房地產市場有很大的影響,更好的使用稅收政策工具可以更加精准、有效地調控房地產市場。”龔永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目前和房地產業相關的稅種其實有很多,例如契稅、個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大家關心的房地產稅也可能成為一個有力的調控工具。

去年5月份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同年11月,財政部部長劉昆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中撰寫了《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詳解“十四五”時期財稅改革任務。劉昆在文章中談及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時提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我認為目前亟須對各種和房地產業相關的稅收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和研究,更有效地發揮稅收工具的力量,並制定差異化的調控政策。”龔永德建議,未來房地產稅的實施,應該根據房屋持有時間、家庭總共持有套數等因素進行相應調整。

目前我國徵收房產稅的試點是上海和重慶兩地。

“三道紅線”建防火牆 促進房企穩發展

雖然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對房企提出要求,但落實“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的要求,需要房企這個重要的供給側做出改變。房企現在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滿足“三道紅線”的監管要求,走出健康穩健有序發展的新路子。房企穩,樓市供應就穩,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難的問題也就有了有的放矢的基礎。

從商品房30年發展史來看,“股票、債券成為融資工具後,1993年‘終止房地產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是首次針對房地產金融領域的調控。”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後歷經以房拉動內需、房地產金融逐步規範、強化個貸管理、購地資金監管收緊、房地產金融審慎等幾個階段,直至目前的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都有長效機制的特徵,為房企劃定了可操作的空間邊界。

不得不說,從誕生到年銷售額突破6000億元花了不到30年的企業少有,年銷售額17萬億元的行業也少有,這都出自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但迅猛發展的背後,也滋生了一些行業亂象。比如房企持續加杠杆、高負債、高周轉,債務風險日益加大,部分房企經營性現金流無法覆蓋支出,解決這些潛在的行業經營風險甚至系統性風險已刻不容緩。

“2016年至今,我國對房地產行業金融政策調控力度不斷加大,逐步由管道監管轉向去杠杆。”同策研究院分析師陳朦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直至設置“三道紅線”,對房地產企業的金融監管程度拉升至又一新高度,更強的降杠杆階段全面開啟。從調整路徑來看,從土地款、商業性地產項目等資金來源受限,到更多流向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開始受到監管,再到非標融資等融資亂象受到整治,央行、銀保監會調整房地產銀行業金融貸款比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凸顯了國家堅定房住不炒的決心。

但是,房企的合理融資並未受到限制,陳朦朦強調道,國家真正打擊的是“違規金融操作”,對於利於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合理杠杆行為,並未進行過多壓制。

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房企來說,隨著“三道紅線”和各類嚴厲的金融調控政策的落地,依賴過高杠杆融資發展時代將結束,整個行業將呈現頭部房企集中化,小房企逐漸出場的格局。

“‘三道紅線’是‘樓市防火牆’的進一步表現,短期內可避免資金流入高負債房企(一般是高周轉企業),客觀上為房企投資降速,實現防風險目標。”陳朦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與監管將會持續。

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讓剛需有房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強調“房住不炒”的同時,明確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措施就是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林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住房供給、發展租賃住房的具體措施,對今年的房地產行業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導。

隨著去年《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的出臺,住房租賃立法進入了程式之中,通過立法,可以確立國內租賃住房在住房體系中的地位,明確政府、市場和家庭在租賃住房體系中的角色。2月2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新聞發言人王愛聲表示,今年擬安排立法項目五類,共54項,其中包括住房租賃條例。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租賃市場目前很大的問題是部分城市的二房東租賃模式難以為繼,但又因為有市場需求的推動,後續依然要大力發展租賃產業,租售並舉是必然趨勢。

隨著經濟穩定,需求平穩,過去幾年房屋租賃市場的租金價格上漲明顯開始放緩,部分區域甚至出現了租金下調,這對於二房東類型的租賃企業影響非常大,因為鎖定了業主轉租房源的租金價格,面對租金平穩甚至下調情況,“二房東”賺取差價的難度加大。

張大偉介紹,長租公寓企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20%,如果計算二房東之類的同樣模式交易,當下市場已經有60%的租賃房源很難見到房主交易,這種情況下,對租賃市場特別是長租公寓市場需要加大監管力度。租賃市場亂象的核心是租賃企業的金融化,租付時間差出現了資金池,這是立法嚴禁的行為。

住房租賃市場的競爭現在也不僅僅是長租公寓企業間的競爭,政府提供的廉價租賃房源、集體土地建設公寓等,都會影響租賃市場的租金價格和供需預期。

全國政協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認為,住房租賃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非常重要,尤其是租賃市場兼具保障“居者有其屋”的重要使命,發展好租賃市場意義重大。

從野蠻生長到規範執業 房產仲介要做“貼心人”

房產仲介是供需兩方的橋樑,但更要成為購房者尤其是剛需的“貼心人”。作為房地產業的衍生行業,房地產仲介行業經歷了初期野蠻生長、品牌格局初步形成,以及現階段在互聯網技術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加速向線上化、規範化、平臺化、透明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我國的二手房市場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用龔永德的話來說,就是“我國房地產市場正逐步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即從以新房為主導向二手房為主導的階段過渡。”

龔永德認為,二手房市場由於交易資訊不對稱、交易流程複雜等特點,對房產經紀服務的需求量更大,成為房產經紀行業成長的巨大驅動力。除此以外,房屋租賃市場由於與二手房同樣有著資訊不透明、不對稱的特徵,因此同樣需要專業的房產經紀提供服務以尋得滿意的房源。住房租賃市場的持續增長是推動房地產仲介行業發展的另一動力。

“但需要看到的是,仲介行業仍然存在水準參差不齊、管理不規範、虛假資訊等突出問題。作為國家房地產調控的一部分,應該在加強資訊披露和市場監管、防止市場壟斷等幾個方面監督和引導仲介行業的健康發展。”龔永德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各地的房產政策越來越細化,以及居民購房理念從投資向宜居轉變,對房產仲介行業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產仲介行業的投訴率一直較高,也說明了消費者對房產仲介服務能力的不滿。

嚴躍進說:“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如VR看房等已經打破了線下房產仲介的固有模式,因為房產交易中的價格和看房兩個重要資訊進一步公開透明,所以房產仲介需要依靠更為專業的服務與業務能力,提高對客戶的服務黏性,進而減少交易成本。”

龔永德認為,除引導仲介加強自身規範,發佈真實房源外,監管部門應從制度上杜絕行業惡性競爭,嚴格採取登記掛牌制度、剔除價格過高或過低房源等方式,降低虛假房源的產生。對於資訊發佈平臺來說,要加強平臺治理和房源審核,建立真房源審核機制、多重驗真機制等。

“建立國家級的住房市場監管機構,統一監督、管理、調控全國房地產市場,預防部分城市逐漸形成的仲介機構高市場佔有率的壟斷格局,保障行業回歸到健康有序的競爭中來。”龔永德建議。

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業數位化不僅為行業帶來了更高的效率,還能創造大量新崗位,甚至催生出“新業態”。
 
2021.03.10 經濟通
弘陽地產(01996)2月銷售額52億人幣,按年升3﹒5倍
弘陽地產(01996)公布,2月銷售金額52﹒0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約3﹒5倍,銷售面積約36﹒25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約1﹒44萬元。
  
該集團指,首兩個月銷售金額約115﹒1億元,按年增約2﹒6倍,銷售面積約76﹒57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約1﹒5萬元。
 
2021.03.10 經濟通
天安(00028)料全年純利跌最多60%
天安(00028)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純利按年跌介乎50%至60%,即介乎約5﹒38億至6﹒73億元。
  
該集團指,純利下跌主因投資物業公允價值下跌,以及應佔合營企業溢利下跌。
  
該集團將於上市規則期限內公布業績。
 
2021.03.10 經濟通
亞證地產(271)料全年盈轉虧最多6000萬元
亞證地產(00271)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介乎約5000萬至6000萬元,2019年度則錄得溢利5801萬元。
  
該集團指,轉盈為虧主因期內投資物業錄公允價值虧損,2019年度投資物業錄公允價值收益,以及期內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相比2019年度錄應佔聯營公司溢利。
  
該集團將於上市規則期限內公布業績。
 
2021.03.10 經濟通
龍湖集團2月合同銷售額158億人幣,按年增1﹒25倍
龍湖集團(00960)公布,2月份合同銷售金額157﹒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25%,合同銷售面積95﹒8萬平方米。
  
首兩個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352﹒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06%,合同銷售面積212﹒9萬平方米。
 
2021.03.10 信報
九倉基礎盈利31億揚14%
內地貢獻增 全年息0.4元多23%

九龍倉(00004)昨午公布去年業績,基礎淨盈利30.92億元,按年增長14.1%,反映內地發展物業盈利貢獻增加、內地投資物業表現強韌及投資收入上升,抵消香港發展物業減值撥備28.64億元的影響。計及投資物業重估虧損3.96億元及投資重估盈餘11.87億元,股東應佔溢利38.64億元,上揚14.1%。每股盈利1.27元;派第二次中期息每股0.2元,增1.67倍,連同第一次中期股息,全年派息0.4元,多23.1%。對於集團近月在香港投資有所增加,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形容,本港整體樓市有「可為」,有合適地皮便會考慮,目前有兩個改劃項目正等待商討。

該股昨收報18.96元,升1.4%。

期內,收入209.97億元,飆升24.4%,受益於內地發展物業項目增加落成期數、下半年內地投資物業從疫情中強勁復甦及投資收入增加。發展物業收入上升59.1%至112.22億元;內地投資物業在下半年反彈,全年收入揚6.6%至43.63億元;酒店受疫情重創,收入減少25.3%至3.96億元;物流收入下跌1.2%至25.66;投資收入則大增67.9%至11.08億元。

文輝道兩地或研合併發展

香港物業方面,豪宅的參觀及銷售受到疫情影響,惟期內應佔份額計算的收入仍增加至14.53億元,大部分貢獻來自山頂聶歌信山道8號MOUNT NICHOLSON項目。

吳天海表示,最近兩三個月在香港投資有所增加,有合適地皮便會作考慮,而手頭上也有兩個改劃項目正等待商討,會繼續跟進。他認為,整體香港樓市「可為嘅」;香港陸續有新投資項目,數年後落成將是收成期,現階段仍需要耕耘。

問及最近投得的兩幅山頂文輝道超級豪宅地皮會否合併發展,吳天海直言,這是研究方案之一,惟剛投得地皮不久,目前尚未有決定。他又稱,近幾個月超級豪宅市況轉趨活躍,認為仍有需求,目前購買及租賃需求均不錯,相信今年上半年仍會有相當交易量,但能否持續則要視乎疫情及經濟表現,現階段暫感樂觀。

內地賣樓目標150億人幣

內地發展方面,吳天海指出,最近兩三年沒有增加在內地投資,由於回報與風險不及香港的類似投資好,為追求最適當風險回報平衡,在出價審慎下未能投得新項目,預料九倉在內地的發展仍會維持這情形;內地樓市調控緊張,限價政策令邊際利潤受影響,從而影響回報。今年內地銷售目標為150億元人民幣。

吳天海強調,內地投資物業開始呈兩極化,高端市場非常旺盛,而一般消費則表現平平,酒店業也有相同情況;旗下內地商場今年首兩月表現若與2019年同期比較,已穩定的商場零售額仍有五成至六成增幅,新場的升幅接近一倍。「有信心講內地最壞時間已經過去」;香港暫未追上,希望吸取多個月教訓後,不會重現最差的時候。

對於長期投資總額由365億元增至669億元,吳天海說,價值增加可出於股價上漲原因,不完全代表是新投資,相信所持組合進可攻退可守,暫時無意減持。他重申,如有更好投資機會,會考慮部分套現。
 
2021.03.10 信報
中電1,900萬購赤柱全幢物業
中電(00002)及有關人士近年在赤柱積極插旗,最新以1900萬元買入赤柱大街一個全幢物業,較原業主叫價低24%。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赤柱大街116號全幢,由GOLDEN FLAIR LIMITED斥資1900萬元購入。項目為一幢3層高物業,地下為舖位,1及2樓屬住宅單位,總建築面積約1156方呎,呎價約1.64萬元。市場消息指出,物業早前以2500萬元放售,終減價600萬元或24%售出。

新買家的公司董事包括斐歷嘉道理(Philip Lawrence Kadoorie)、包立賢(Andrew Clifford Winawer Brandler)、利約翰(John Andrew Harry Leigh)等,3人現為中電非執行董事。

大鴻輝荃灣中心兩層1.52億易手

資料顯示,上述3人曾於去年初以約3億元購入同區赤柱市場道25號啟厚閣一籃子物業,約佔該廈逾84%業權。

此外,市場消息透露,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沽出荃灣銀座式商廈大鴻輝(荃灣)中心18樓及21樓兩層,每層建築面積約8903方呎,各以7600萬元易手,呎價約8536元,共套現1.52億元。

另一方面,佐敦吳松街93至103號德利樓地下C舖,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以2850萬元易手,呎價約2.85萬元。原業主2013年9月以3300萬元購入,賬面蝕450萬元,貶值13.6%。
 
2021.03.10 信報
Wetland 發展融入保育 成本高逾10%
濕地旁起樓限制多 新地:值得做

港人對住屋質素要求不斷提高,本港大型地產商新地(00016)近年在發展新項目的同時,亦積極加入保育元素。該集團2015年成功於元朗PARK YOHO項目闢設濕地「候花園」後,把成功經驗推展至更注重保育元素的濕地緩衝區(Wetland Buffer Area,WBA)用地,包括毗鄰天水圍香港濕地公園的住宅發展項目Wetland Seasons Park(下稱Wetland)和元朗東成里項目。

新地指出,Wetland項目需要滿足眾多嚴格要求,發展年期較一般項目長,成本亦比一般項目高逾10%,但仍然「值得做」,並能證明發展與保育可以並存;東成里項目除須作保育外,將首度引入「跨代共居房屋」概念。

避免打地基噪音影響候鳥

新地於2014年7月透過官地招標,斥資約41.89億元一口氣投得毗鄰濕地公園的天水圍第112區和第115區兩個住宅發展項目,其中第115區正興建成Wetland系列,分3個期數於去年初起陸續出售,合共提供1727伙,今年可望陸續入伙。

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陳康祺表示,取得Wetland系列所在地皮時已看到兩大挑戰,第一方面是天水圍過往被視為「悲情城市」,發展商希望透過該發展計劃,改變整個地區予人的感覺;第二方面則是「濕地公園隔籬起樓,存在非常大難度」。他舉例說,當局在噪音方面有嚴格限制,新地在興建過程中「做咗好多措施,避免做地基時發出聲響影響候鳥,要用多好多時間」,該項目的建築期限達7年,亦較一般項目約5年為長。

陳康祺認為,在發展過程中,對內的共識和對外的互信尤為重要,集團內部和建築團隊均須認同要做額外措施去保育,對外而言則要與政府部門建立互信。他透露,Wetland系列的建築成本較一般住宅項目高逾一成,惟強調「係好好嘅經驗,顯示發展和保育如何並存」。

由於該地皮毗鄰濕地公園,為回應政府的要求,新地策劃總監沈學雄介紹,建築物以階梯式設計,外牆採用與環境配合的大地色系(Earth Tone),設有通風廊改善通風,地盤內採用的樹種亦會與相關政府部門磋商。

至於該地盤毗鄰濕地公園的位置不得建屋,新地則種植大量樹木,令濕地公園與地盤的外圍界線自然連接。

繼Wetland項目後,同樣處於WBA範圍的新地元朗東成里住宅發展項目,於今年2月獲城規會批准增加發展密度,由2016年准以0.74倍發展,放寬至最新的2.15倍,單位數目大增約2.3倍,至1518伙;城規會亦要求新地須承擔地盤東北部、面向南生圍一帶約2.58萬方呎用地的保育,包括設有自然生態環境和水景的園境設施等。

東成里引「跨代共居」概念

新地策劃總監劉志遠提及,東成里項目可借鑑Wetland系列的保育經驗,新地將以2016年獲批的設計作藍本,並加以改善。

發展局去年成立項目促進辦事處,跟進提供逾500伙的私人住宅項目,新地規劃總監黃舜浣稱,東成里項目亦因此受惠,該項目的規劃程序有所加快,較預期早約半年完成規劃申請。

根據新地的初步構思,該項目採用「跨代共居房屋」概念,部分單位和設施以「長者友善」設計,並會在地盤南端近元朗公路的位置興建社區樞紐設施,提供健康中心等設施。黃舜浣期望,面對社會老齡化情況,透過該計劃可達到「居家安老」,讓長者毋須在院舍度過餘生。
 
2021.03.10 信報
東環高層反價 上車客708萬照買
市場缺盤,業主反價仍有捧場客。東涌東環有2房單位臨場反價8萬元,仍獲買家追至708萬元成交,造價比本港發鈔銀行網上估價高最多8.6%。

美聯物業高級分區營業經理李錦榮說,近月二手交投加快,市場盤源大減,尤其可睇樓兼交吉賣的單位數量更跌至低位,造就業主心雄反價。東環2B座高層7室2房戶,實用面積453方呎,叫價700萬元,「有3枱客睇咗(樓)之後都肯畀700萬」,原業主即臨場反價8萬元,有區內上車客擔心遲買更貴,終追價至708萬元承接,呎價15629元。原業主2015年以約550萬元購入,賬面賺約158萬元或28.7%。本港三間發鈔銀行對上址的網上估價為652萬及702萬元,造價較之高0.9%及8.6%。

李錦榮續稱,東環目前共有約130個放盤,但可睇樓兼交吉賣的單位跌至僅約40個,較農曆新年前急減約兩成,加上前述單位屬於高層優質盤,故分外搶手。

豪宅方面,市場透露,大潭紅山半島松柏徑單號屋,實用面積2836方呎4房戶,以7200萬元售出,呎價25388元,屬市價。原業主2004年以2670萬元購入,賬面升值4530萬元或1.7倍。

曼克頓山頂層瘋傳1.4億獲洽

南區壽臣山翠谷別墅2座一個3房戶,實用面積1177方呎,原業主1999年斥685萬元購入,由5000萬減至3600萬元售,呎價30586元,樓價及呎價同創該屋苑新高,離場賬面賺2915萬元或4.3倍。

市場盛傳荔枝角曼克頓山再誕癲價成交,2座頂層複式「天際獨立屋」,實用面積3819方呎4房戶,連610方呎天台及1891方呎平台,享海景,原業主自住,同時連3個車位開價1.5億元「斷斷續續放(售)咗多年」,直至新近以約1.4億元獲洽,呎價36659元,而交易將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進行,若落實成交,樓價及呎價將盡破荔枝角二手紀錄,並較原業主2007年購入價8623.8萬元,高5376.2萬元或62.3%。
 
2021.03.10 經濟
采頤花園3房840萬沽 歷史次高
二手破頂價重現,除私樓造價理想外,連帶居屋亦見理想價,新蒲崗私人參建居屋采頤花園一個3房戶以自由市場價840萬元沽出,為屋苑歷史次高,距高位僅10萬元。

業主移民 減價40萬賣樓

金滙地產分區經理密雪英指出,采頤花園6座低層G室,實用面積589平方呎,3房間隔,業主因要移民而賣樓,原開價880萬元(自由市場價),減價40萬元以84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4,261元。售價為屋苑歷史次高,距離2019年高位售850萬元僅差10萬元。

新買家為區內家庭客,即睇樓即議價。原業主於2010年以35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11年帳面獲利490萬元,單位升值1.4倍。

另外,何文田單幢居屋冠熹苑高層20室,實用面積211平方呎,開放式間隔,以自由市場價38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8,009元。原業主於2012年以自由市場價160萬元買入,持貨9年帳面獲利220萬元,單位升值約1.4倍。

疊翠軒3月3成交 3房768萬售

其次,香港置業將軍澳新都城一期分行市務經理(銷售)唐荣花表示,將軍澳夾屋疊翠軒本月至今亦錄得3宗成交,其中4座中層H室,實用面積591平方呎,3房間隔,向東南望遠山及公園景。單位原本以820萬元(自由市場價)放盤,不足兩星期獲區內換樓客接洽,終減52萬元以768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2,994元。
 
2021.03.10 經濟
康怡交投氣氛不俗 3月暫8宗成交
鰂魚涌康怡花園今個月的交投氣氛亦不俗,暫錄得約8宗成交,平均成交呎價約1.65萬元。

高層461呎作價875萬

市場上多個市區新盤接連推出,推動整體市場的入市氣氛,而二手盤源亦大量消化,業主收窄議價空間。中原地產分行首席分區經理楊文傑稱,康怡花園N座高層11室,實用面積461平方呎,2房間隔,向西南,近以875萬元成交,實用面積呎價18,980元。

山景3房套 呎價15324

另外,本月亦有3房套的山景單位錄得成交,屋苑A座低層9室,實用面積710平方呎,望清幽山景,放盤兩個月,業主原先開價1,300萬元,及後減價至1,150萬元,最終再減至1,088萬元沽出,實用面積呎價15,324元。
 
2021.03.10 星島
維港匯收約1,600票 提價加推每呎2.6萬
踏入3月,新盤市場提速起動,焦點盤西九龍維港滙昨第二度加推,共涉53伙,折實平均呎價26073元,較上批輕微提價約2%。較首批高約6%,發展商亦打鐵趁熱,安排首度開售228伙,另5伙招標發售5伙。項目至今累收約1600票,超額逾6倍。

由會德豐地產、信和、嘉華、世茂房地產及爪哇控股合作發展的維港滙,昨加推第3號價單,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該批單位折實平均呎價26073元,扣除樓層和坐向等因素,較上批輕微加價約2%。

黃氏指,加推單位面積277至835方呎,涵蓋7伙開放式,32伙2房及14伙3房,售價794.3至2995.8萬,呎價28451至35878元,平均呎價32592元,續提供最高20%折扣優惠,折實售價635.4至2396.6萬,折實呎價介乎22760至28762元。入場單位為3B座3樓H單位,屬開放式,面積277方呎,價單定價794.3萬,呎價28675元,折實售價635.4萬,折實呎價22940元,是次加推單位平均折實呎價26073元,較首批24628元高約6%。

此外,最低呎價為3B座10樓A室,2房連儲物室間隔,597方呎,價單定價1698.5萬,呎價28451元,折實售價13.48萬,折實呎價22335元。

信和營業部集團聯席董事田兆源表示,第3張價單以定價計,市值約10億。至今首3張價單共推出269伙,折實可套現約31.45億,而折實平均呎價25383元,仍屬於「超級開心價」,未來有提價的空間。

發展商昨晚公布銷售安排,於本周六進行首輪銷售、共涉228伙,包括23伙開放式、88伙1房、85伙2房及32伙3房單位。面積277至835方呎,售價794.3至2995,8萬,呎價27486至35878元,平均呎價31593元。折實售價635.44至2396.64萬,折實呎價21989至28702元,折實平均呎價25275元。項目於周五下午截票。

另設5伙於同日開始招標。黃氏認為,對於4房的招標單位,項目可參考現時同區享維港海景的同類型大單位,呎價約由35000至40000元。

市場消息指,項目截至昨日收逾1600票,對比首輪推售的228伙,超額約6倍。

維港滙項目共分為3期,1期涉524伙,單位包括23伙開放式,面積277方呎;110伙1房,面積308至320方呎;222伙2房,448至597方呎,包含4種不同戶型;112伙3房,面積784至966方呎,包含2種戶型;21伙4房,面積1385方呎;另設36伙特色戶,256至2189方呎。項目預計於2023年3月底落成。
 
2021.03.10 星島
上環商廈天台回報高近十厘
另類物業獲承接,環亞昨推33項物業拍賣,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區蘊聰稱,上環永業中心天台連租約拍賣,開價198萬,獲3組客爭購,以223萬拍出,高開價近13%。

據悉,該天台獲海味店以每月1.8萬承租,作曬海味之用,租金回報達9.7厘。此外,大埔龍尾村51J號村屋,面積1277方呎,另連1734呎花園,開價890萬,獲2組客爭購,承10口價後,以990萬沽出,呎價7753元;此外,堅尼地城海都樓C座低層2室,屬連平台戶,面積312方呎,開價390萬,獲2組客爭購,經6口叫價,以421萬拍出,呎價13494元,低市價5%。
 
2021.03.10 星島
Prince Central 票量穩 投資客源增
新地加快推盤步伐,旗下何文田新盤Prince Central,昨繼續開放示範單位及收票。同系沙田瓏珀山亦於今日公布最新銷售部署。

Prince Central設於九龍站商廈的示範單位,昨開放予外界參觀,代理指,項目吸引不少投資客,看好租務前景。

系內沙田多石街33號新盤瓏珀山,其中1期去年獲批預售,發展商將於今日公布最新銷售部署,該盤共196伙,主打3房或以上大單位。

另外,系內南昌站匯璽III昨連售3伙,包括6座兩個中層E室,面積均為381方呎。據成交記錄冊表示,成交價分別為914.76和916.52萬,呎價24009及24056元。另6座高層B室,面積1047方呎,成交價3136.93萬,呎價29961元。

另九肚新盤雲端APEX第1座5及6樓複式B室,面積1893方呎,天台801方呎,以5205.75萬成交,呎價2.75萬。
 
2021.03.10 星島
市建橡樹街今截意向 料吸中小財團參與
市建局推出的大角嘴橡樹街/埃華街發展項目,於今日截標,項目可建近6萬方呎,市場估值約6.6億,樓面呎價約1.1萬。料引起中小型發展商角逐。

市建局於上月底為項目招標,邀請有興趣參與的發展商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並於今午截標。是次項目於2018年3月展開,地盤面積6663方呎,預計可建59966方呎,其中約5萬方呎為住宅用,餘下約1萬方呎則為商業用。

中標財團須按照發展協議中列明有關標準與品質、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系統的要求,興建新發展項目,以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市場人士表示,項目的發展規模不大,但因發展周期較短,料吸引中小型發展商興趣。項目估值約6.6億,樓面呎價約1.1萬。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