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79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1/03/31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1.03.31 蘋果日報
花敬群:車道擬不計公設
防建商灌水 最快下會期提修法

新屋公設比動輒30、40%引發關注,營建署研擬調整公設計算方式,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表示,「不希望停車場的樓地板,賣成樓上的公設價格,構想將把停車場、車格、車道等部分,由購買停車位者共同持分。」最快下個立院會期修正,專家預估,新制通過後,車公少了未購車位住戶均分,民眾買車位需花更多錢,卻有助於公設計價更公平。

國家住都中心昨舉辦社宅進度報告記者會,宣布今年第1季已完成15處4002戶社宅工程決標,第2季將啟動6942戶招標,全年目標完成50案、1.5萬戶社宅工程的決標。

首季4002戶社宅決標
花敬群指出,社宅第一階段達成4萬戶社宅目標後,第二階段2021~2024年將興辦8.4萬戶社宅,其中中央7.2萬、地方1.2萬戶,各佔85%、15%,其中桃園市提報4000餘戶最多,新北市提報僅130戶最少。

而被問到公設比修正議題時,花敬群表示,未來構想將把停車場、車格、車道等部分,由購買停車位者共同持分,不要把部分車道移到樓上的大公,不希望停車場的樓地板,賣成樓上的公設價格,因此,在建築技術與土地更新規則上,還有進一步作調整的地方。」

營建署長吳欣修補充,對於沒買車位民眾,在地下室不會用到車道、車位,因此修正後,將每一個住戶都會實際用到的機電設施,乘上一定比例計算公設,其餘的車位部分,由購入車位民眾負擔,如此計算基礎較為合理。

由買車位者共同持分
吳欣修說,目前免計容積比例15%仍有修正空間,過去有些案例,管委會使用空間過度,拿去做健身房,卡拉OK等,失去免計容積作管委會的用意,更加重樓上住戶負擔,將酌以調整。

住宅的公設分為大公、小公。大公,指社區全體住戶都可以使用,如社區水箱、大廳、健身房、機電房、配電室等;小公,則指特定住戶可使用,是同層住戶共用的設施,例如某一樓層的樓梯間、通道、走廊、門廊等。

但常有建商偷灌水,把停車場的車道算進公設,導致沒買車位的住戶也要付錢。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社區的車位戶數,幾乎都比總戶數少,社區中一定存在沒買車位的民眾,購屋卻要負擔車道、地下室空間公設價錢,較為不合理,調整公設計算制度,將更加公平,不過,少了未購車位民眾均攤,想買車位的民眾,可要有負擔加重的心理準備。

徐佳馨也說,政府修法後,將能讓公設比計算更加正常化,也逼迫建商減少蓋無用公設,造成虛坪,消費者購屋上會感覺較為實際。

車位算到大公 買方被扒2次皮

住宅公設比過高讓購屋民眾詬病已久,尤以車位被灌水的問題最惹議,專家解釋,建商將車道及車位灌到大公,讓所有住戶共同持有,又把車道、車位賣給買車位的住戶,等同一個產品賣2次,買方被扒2次皮。

重複計算引發爭議
住宅公設最常發生的爭議就是被灌水。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曾有建商把車格、車道、車位公設拆開登記,以一個車格的價格賣給買方,再另將車位公設和車道當樓上的公設採單價計算,等於讓沒買車位的人幫忙分擔車格公設,而且還是用樓上單價計算,較不公平。

建商或採用重複計算公設手法,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建商將車道、車位灌到大公,變成所有住戶共同持有,又把車道、車位賣給住戶,等同一個產品賣了2次,買方被扒2次皮。一般平面停車位約8~12坪,機械車位5~8坪,若登記的車位坪數過小,便可能是車道被灌到公設中。

此外,中庭花園、露天泳池這類沒有屋頂遮蔽物的設施,不能算是公設,面積不計入公設比中。黃舒衛提醒,某些標榜「多元公設」的建案,卻非原先許可的用途,是建商打算二次施工的設施,可能面臨蓋不起來、或蓋好後被拆除的風險,「這類消費糾紛也非常多。」
 
2021.03.31 買購新聞
戴德梁行:辦公大樓空置率下探10年新低
戴德梁行2021年3月30日發表商用不動產市場調查報告指出,2021年第一季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新供給面積約16,200坪,係坐落於敦北民生區之中國人壽總部大樓,為中華開發金控集團自用大樓。截至第一季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為3.8%,較上季下降0.7個百分點,下探10年新低。各區相較上一季空置率之變動幅度,以敦南區下降5個百分點最多,主要原因係敦南金融大樓都市更新計畫明確,不再釋出租賃面積;其次為南京松江區,因部分金融業租戶搬遷他區,空置率上升1.1個百分點,其餘各區空置率大致持平。

辦公大樓平均租金較上季微幅上漲0.4%,全市平均租金來到每月每坪新台幣2,610元。以信義區每月每坪新台幣3,210元為最高,敦南區每月每坪新台幣2,420元次之。全市租金水準穩居高點,惟因缺乏新供給刺激,短期內租金漲幅有限。

因可供出租供給稀缺,預期2021年租賃活動將持續平淡,短期內難見大面積之搬遷或增租活動。然本地企業及外商公司,利用靈活的工作空間,因應經濟變化及異地備援辦公,致共享辦公室需求持穩。

如同台北市辦公大樓缺稀狀況,內湖科技園區西湖段空置率下降1.6個百分點至7.3%,主要去化為金融業、資訊軟體服務業及不動產租賃業進駐「宏匯瑞光廣場」。文德段空置率為6.8%,大面積租賃有餐飲業承租「瑞典科技中心」約300坪及傳播資通服務業於「亞太經貿廣場C棟」承租約650坪。舊宗段則拜傳播資通服務業承租「根鼎舊宗大樓」990坪之賜,空置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14.6%。本季西湖段租金微幅成長0.2%至每月每坪新台幣1,480元,文德段及舊宗段租金則持平,分別維持在每月每坪新台幣1,000元及940元。

舊宗段則因全棟廠辦供給較易尋覓,加上售價較能符合買家預算等因素,吸引企業設置總部大樓,和潤企業斥資7.2億元購入上季甫取得使用執照之舊宗段「聯虹科技大樓」約1,200坪。惟舊宗段2021年將有18,600坪新供給,面臨去化壓力之下,預期租金將呈現持平。

西門商圈仍處嚴冬 新光三越插旗忠孝商圈 預期為東區注入活力

因春節採購潮及228連假效應,再加上疫情限制國人出境消費,促使買氣熱絡。統計至2021年2月,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年增4.1%。百貨公司業績成長,營業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15.9%;便利商店及量販店同樣受惠於年節效應,應景商品買氣熱絡,營業額分別年增6.5%及3.7%。然持續受到疫情影響,旅客流量仍無法回升,使免稅店業績下滑,致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與2020年同期相比減少22.4%。

忠孝商圈除服飾品牌進駐,店面並無明顯更迭,空置率來到12.6%。中山南京商圈表現穩健,護膚保養品牌、服飾品牌及餐飲業先後進駐,縱使業者撤出,短期內仍有店家進駐替補,因此空置率亦無明顯變動。西門商圈仍受到疫情影響,空置率來到11.6%,以成都路及武昌街店家出走最為明顯,租金持續下修。日本零售連鎖品牌「唐吉訶德」進駐西門商圈,租下「阿曼TiT」3層共約1,100坪的空間,租金約為462萬元,穩定附近房東信心。

百貨龍頭新光三越前進忠孝商圈展店,宣布進駐正義國宅大樓都更案「Diamond Towers」,商場規模合計約4,300坪,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幕,可望為商家曾大量出走的東區注入新活力。

投資市場開紅盤 壽險資金重磅回歸

本季投資市場交易額為新台幣304.1億元,交易額較上季減少9.2%,和2020年同期相比則成長126.8%。本季買盤全為國內資金,自用型為主,佔比達74.7%,交易金額最高者為新光人壽以新台幣92.9億元購入中華開發大樓,作為自用,未來也具有危老重建潛力。次高者也是新光人壽以新台幣56.4億元購入新竹萊恩廣場,兩筆交易合計占本季交易額的49.1%,顯示壽險資金大舉重返投資市場。

第一季度交易投放在辦公大樓、廠辦及廠房等三大類。後兩者產品以科技製造業領軍,地點分布在台北、新北、桃園及新竹等地。如景碩科技以新台幣44.9億元購入勝華科技楊梅幼獅廠,M31以新台幣4.4億元購入台元科技園區廠辦大樓,雙鴻科技以新台幣5.6億元取得新北產業園區廠房。本季投資型買家則以金融壽險業及投資公司為主,除開泰投資以新台幣6.9億元購入台北市南京東路琢豐店面外,第一金人壽以新台幣2.3億元取得內湖晶鑽科技大樓,中華郵政以新台幣4.8億元買下中和台灣科技廣場等。

中央銀行於3月下旬進一步推出力道更強的房市貸款限縮措施,購地貸款與餘屋貸款成數維持不變,但再次調降住宅貸款成數。然在貨幣寬鬆及產業動能充沛下,產業所需之辦公大樓、廠辦及工業廠房等仍是自用型及長期壽險資金投放的焦點。

土地買賣減量 大型建商謹慎出手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1年第一季土地市場交易量為新台幣470億元,是2019年以來單季最低交易量。相對於2020年第一季興富發率先以新台幣83.76標得台中七期土地亮麗開局,南山人壽於第一季末再以雷霆萬鈞的新台幣312.76億元搶下世貿三館地上權土地的單季氣勢而言,2021年第一季無論在單季總交易金額或單筆最大交易金額皆顯得疲弱。

戴德梁行表示,興富發建設在本季依舊是土地市場主角,以新台幣39.7億取得桃園龜山文化一路、文桃路口的中心商業區土地為本季單筆最大交易,而在本季前十大交易中,興富發則有三宗進榜。國產署在三月初標售位於台北市新生南路台大對側兩宗住宅區土地是本季另一亮點。標案雖一分為二,但卻位於同一都市更新單元。戴德梁行分析,位於新生南路旁的土地法定容積為269%,得標之容積單價為新台幣185.6萬,另一宗位於溫州街巷內的土地法定容積為225%,得標之容積單價更高達新台幣206.3萬,高價搶標的主因在於該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已核定取得43%的都市更新獎勵,更稀有的是該案尚有未逾期的停車獎勵容積,可降低每建坪分攤之土地成本,因此各吸引了三組及四組開發商競逐。

戴德梁行分析指出,2021年第一季土地交易量驟降,原因除了央行限縮貸款的貨幣政策影響外,本季除中華開發大樓標案或可被解釋為具都更潛力的大型土地標售,並無大型指標性土地供給也是原因之一。戴德梁行認為大型建商持續購地的腳步並不會減緩,但態度將更趨謹慎,看準優質投資標的才會下手;財務槓桿過大與規模較小之建商則面臨購地資金緊俏的窘境,預料在房市貸款限縮措施政策期間,此趨勢仍將延續。
 
2021.03.31 蘋果日報
瑞豐夜市新案單價衝36萬新高
位於高雄瑞豐夜市商圈、鑫龍騰開發29層大樓預售案「鑫巨蛋2」昨辦動土典禮,其鄰近漢神巨蛋購物廣場,每坪成交價在34~36萬元,成為區域新高。

鑫巨蛋2位於鼓山區明倫及文信路口,規劃2~3房,空間挑高3.3米,建案中繼水箱設置於地下1樓,另規劃有12個電動車位,其鄰近漢神巨蛋購物廣場、瑞豐夜市,周邊有捷運巨蛋站,學區為龍華國小及明華國中。

近年來高雄出現精華區建案開價與成交價挑戰區域新高趨勢,同屬鄰近凹子底森林公園城揚建設大樓成屋案J.Modern,因屬北高雄市中心區少見主力2~3房成屋景觀宅,每坪開價38~48萬元,將在5月中下旬公開銷售。

愛河畔開價奔7字頭
另前金區七賢二路城揚建設已推出大樓成屋案J.ART,每坪開價32~37萬元,與過去幾年同屬七賢二路個案,每坪單價有3~5萬元增幅。

而位於愛河風景區,京城建設將推出大樓預售案「京梧桐」,建案屬規劃地上29樓,結構採SC鋼骨結構,社區僅39戶,該筆建案土地於2017年當時每坪成交達164萬元,而建案開價每坪60~70萬元,亦已出現每坪6字頭成交紀錄。

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理事長廖致傑指出,高地價與高營建成本,在今年已一一反應在售價,市郊全面挑戰2字頭,市區挑戰3字頭,精華區則出現4~7字頭開價,首購與首換族選購新屋,整體居住空間均有縮小態勢。
 
2021.03.31 蘋果日報
台中最貴黃金稻田 1坪300萬來插秧
台中西屯七期市政路一塊空地,將推總銷80億元住宅大樓,在明年開工前,建商聯聚建設闢為400坪稻田,昨邀請惠文國小、惠來國小等百位學童,種越光米,3個月可收割、產量粗估200公斤,灌溉用水運用市政路「聯聚瑞安大廈」的地下水,達到環境零負擔。
 
2021.03.31 工商時報
祝文宇:下半年房價必漲
政府擬課重稅,嚴管法人置產,對此,甲山林集團董事長祝文宇30日表示,全球大撒幣、台股攀高,加上「大排長榮」事件加重全球原物料短期供貨短缺、成本上揚,預期就算政策打房,房價也不會被打下來,房地合一稅正式修法後,下半年房價一定漲,「政策還是笨蛋。」

祝文宇30日和甲山林集團副董事長張瀛珠主持「甲山林房展中心」頂樓會館正式啟用時表示,房價打不下來最大支撐點就是利息,持有成本低、資金豐沛、物價上漲、潛在通膨壓力浮現,且台股獲利了結資金一定會往房地產跑,加上現在缺工、營建成本不斷提升,種種因素下,房價會跌嗎?尤其近期「大排長榮」事件,加重全球原物料供貨短缺、成本上漲,預期房價可能不只是緩漲、而是急漲。

至於這一波打房效應,什麼時候可以看到?祝文宇表示,應該是房地合一2.0修法正式實施後,最快7月就可以看到效應,到時候房價就會明朗,預期結果一定往上,「政策還是笨蛋。」

祝文宇指出,比較可惜的是現在首購宅愈來愈少,以前還有林口可以買到2字頭,現在已經到了3字頭,北台灣大概剩下淡海、紅樹林、中和圓通路等地,找得到2字頭房價,年輕人住房問題還是沒解決。

至於房地合一稅修法對於建商有何影響?祝文宇直言,上路後反而房價會漲、房子更好賣,因為政策要買房的人從預售簽約先綁五年,完工交屋後再重新算一個五年,等於各抓五年,一共十年,這樣就是逼得大家養房、必須長期持有房子,如果鎖死五年,反而會讓建商房子更好賣。

祝文宇表示,因為完工交屋之後,屋齡五年內的房子會出不來,如此一來潛在供給會變少,再加上全球低利環境,游資豐沛,所以建商未售餘屋反而更好賣。

打房政策是否會讓建商推案改為先建後售或邊建邊售,導致預售屋愈來愈少?祝文宇表示,現在是賣方市場,不是買方市場,為什麼現在不賣、等以後再賣?現在賣,才有利。

對於囤房稅要不要加重?他表示,現在八成的人都是有房族,一打、就打到八成的人,而且爛房子也要加稅,作都更、作危老的也要加稅,這樣都更和危老政策一定會死得很難看。
 
2021.03.31 工商時報
顏炳立:政策打房是錦衣衛出來了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30日表示,這一波政策打房,是「錦衣衛出來了!」但不會錯殺剛性需求,只會把賣方打成買方,預料今年預售屋市場還是夏天、中古屋市場會回到春天,牛年買氣依然持續,今年房市不悲觀。

面對央行打房措施和中央密集修法,顏炳立看多心態濃厚。昨天他在戴德梁行公布2021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時表示,央行二波打炒房,中央修法房地合一稅,這次是「錦衣衛出來了!」但東廠是不會殺老百姓的,目前需求是剛性的,所以建商是會去買麵粉(土地)的。「這個政策算是英明,有人說是原子彈,但業界也沒什麼人在「唉」的!」

顏炳立表示,這次房地合一稅修法首度納入預售屋,因為要鎖住五年,所以賣方直接變為買方,繼續長期持有,這樣更有利自用及長期持有,房市會比較健康,不會失控,更不會崩盤。

至於央行再度緊縮豪宅限貸令,顏炳立表示,對有錢人來說,一點用都沒有,因為他們都是用現金買,不會在乎銀行貸款給你幾成。

顏炳立表示,早在2016年他就曾說過,房市會「緩跌四年,盤整四年」,2020~2023年,等盤整去化供給量,房市漲勢才會再起。

他認同今年房市最大灰天鵝就是政策打房,但低利環境下游資相當充沛,預料今年預售市場仍是夏天,但還是以剛性需求為主;至於成屋市場會變春天;另外豪宅市場則是帶刺玫瑰,只能孤芳自賞。

至於辦公市場,顏炳立表示,這波打房措施,沒有打進來這個市場,所以預期六都會再創新價、新量、新高。

戴德梁行內部也評估2021全年商用不動產市場趨勢,依第一季商用不動產成交304億元估計,全年約1,500億元,超越去年的1,342億元;至於土地第一季成交470億元,估計全年大概會有2,800億元,低於去年的3,049億元;另外建物買賣移轉登記棟數估計有近33萬棟,主要是因為還有很多預售屋完工交屋。
 
2021.03.31 買購新聞
信義全球資產:Q1商用不動產YOY+137%
在各家科技大廠為了分散貿易戰風險,台商回流、資金挹注、低利率的環境下,2021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亮眼,統計2021年Q1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截至3月26日),總交易金額來到432億元,與2020年2020年第一季總交易金額182億元,相比成長137%,更是歷年第一季交易規模的新高紀錄,產品包括整棟商、廠辦大樓、工業土地等,除了壽險業投資外,科技產業購置總部辦公及廠辦需求依舊強勁。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柯宏安表示,從交易產品類別來看,疫情促使下,帶動科技業回流及數位經濟日常化,工業地產仍是本季焦點,以225億元(佔53%)佔比最高,像是全家便利商店近年持續擴增物流廠及製造食品廠,以23.65億元買下新竹湖口廠房;其次為廠辦107億元(佔25%),純辦大樓則以92億元(佔22%)排名第三,都顯示出產業仍有急速擴張、汰舊換新需求,加速了商、廠辦投資,使得第一季商用交易有別於過去,特別熱絡。

從買方類別來看,壽險業總體交易規模151億元排名第一,其中新光人壽最為積極,包含看好危老都更效益,以92.88億元買下中華開發大樓,同時也看好新竹產業發展與長期租金收益,以56.4億元買下新竹的萊恩廣場。另外,在建商購地部分,建商購地受到央行現貸影響,本季總交易金額來到233億元,比2020年同期減少170億元,其中興富發建設購地較積極,分別買下二筆台中七期重劃區土地以及機場捷運A7站土地,以總交易金額約86億元占整體土地交易市場近40%。

總經理柯宏安補充,商用不動產交易動能主要來自產業需求,第一季在政府祭出房地合一2.0,同時央行又出手加重限貸力道下,仍有亮眼表現,顯示這次政策屬精準打炒房,對於企業實質需求衝擊應不高,長期對市場價量也是健康的。除了對於小型房地產開發商/投資型買方影響較顯著外,對多數企業而言,仍會依其品牌營運與成本考量下,做進駐區域與產品的選擇佈局。
 
2021.03.31 工商時報
亞灣「特貿三」招商 總銷846億戰天價
亞洲新灣區「特貿三」30日公告招商,決定投標勝負關鍵的共同負擔比,面積最大的北基地64.29%,南基地的北側64.92%、南基地的南側65%,如果開發商運用最高容積50%獎勵,三個招商標的完成開發後的總銷金額將達846億元,恐將創下全台總銷最高紀錄。

亞洲新灣區「特貿三」30日到台北舉辦投資說明會,吸引逾30家、100位壽險、金控、百貨、影城及地產等潛在投資者參與。

高雄都發局長楊欽富指出,「特貿三」位居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最核心地段,南北基地合計1.6萬坪,是高市府與台電公司首宗大型公辦都更招商案,預估投資規模逾350億元,約創造4,000個就業機會。

經考量市場胃納、廠商投資風險等因素,重新合理劃分為三案同時招商,採取都更權利變換以及增加住宅比重,大幅提高投資誘因。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指出,「特貿三」北基地面積約9,387坪,南基地北側面積A基地3,650坪,南基地南側B基地3,025坪,如果全部招商成功,且開發商將最高容積50%獎勵盡用,三案約可創造總銷約846億元,如果只使用基準容積開發,預估總投入350億元,創造582億元總銷金額。

依「特貿三」共同負擔比,代表開發商最多只能拿走開發價值的65%,其餘35%分回給地主高市府和台電。

趙正義指出,「特貿三」可開發住宅容積上限是50%,其餘為商業設施,高雄A級商辦約8萬坪,且分散各地,屋齡多逾20年,而位於亞灣區的中鋼企業總部,每坪月租介於800到1,000元,其它亞灣商辦大都滿租,若加上未來亞灣5G AIoT創新園整體開發,具有形塑優質辦公商圈潛力。
 
2021.03.31 聯合報
靠買房就能對抗通膨?前財長劉憶如揭曉真相
近期通膨議題熱絡,前財政部長、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認為,通膨未來要是發生了並不會意外,而通膨來臨若要保有抗通膨的資產商品,她則是提醒,房地產並不適合抗停滯性通膨。

劉憶如今(30)日在北威論壇針對通膨議題指出,通膨在未來3年內發生並不會意外,且依照過去經驗來看,通膨來了最受衝擊的就是債券,由於投資人擔心收益報酬減少,因此通膨發生時便會選擇拋售債券,這時價格下降,殖利率就上會上升。

劉憶如表示,上次發生通膨時是在40年前,不過目前的基金經理人年齡平均約30幾歲,並沒有因應上一次的通膨經驗,她認為應該要提前做出應對措施。

未來若是通膨發生了,又有哪些資產商品可以對抗通膨?劉憶如則說,能源、貴金屬、大宗商品、工業原物料和原油等都是抗通膨比較好的商品,而雖然現在房貸利率低,許多人會轉向投資房地產,但事實上房地產並沒有辦法抗停滯性的通膨。
 
2021.03.31 聯合報
中央力推社宅 首季4000戶決標
內政部今(30)日公布今年第1季社宅成果,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已完成15處4,002戶社宅工程決標,預計第二季再啟動6,942戶招標,全年以完成50案1.5萬戶以上社宅工程決標為目標。國家住都中心今年推出的社宅涵蓋18個縣市,以低建蔽率、合理公設比,規劃租金合宜品質良好的優質社區。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中央與地方合作推動社宅,接下來每一到兩個月都會固定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社宅推動進度,也歡迎各界共同監督;營建署長吳欣修表示,不只是六都有社宅,今年也希望讓社會住宅能夠全台遍地開花;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則說,蔡總統相當注重社宅政策,他也希望借助自己在中央、地方的歷練與經驗,展現執行力,落實社宅興辦。

內政部表示,社宅第一階段興建目標四萬戶已順利達標,在此過程中,中央政府也提供國有土地、非自償補貼、先期規劃補助等,讓地方政府在無財政負擔壓力下放心推動。

第一階段中,中央政府推動4,435戶,占11%,地方政府合計推動約3.6萬戶,占89%,其中台北市政府推動約1.9萬戶績效最佳,新北市、桃園市與台中市也分別推動4,000至6,000戶以上,共同為社宅政策建立成功的里程碑。

接下來邁入第二階段,為彌補地方推動量能有限,內政部在兩年多前成立國家住都中心,並責成營建署全面盤點適合興建社宅土地,迄今全國共選定204處可供興建約7.2萬戶社宅的基地,並由住都中心與營建署共同合作全面啟動。

此外,各地方政府提報在2021年至2024年興建社宅數量共約1.27萬戶,其中又以桃園市與高雄市分別將負擔3,000戶以上社宅興建為最主要。中央加地方合計可超過8萬戶。

不過新北市在第二階段僅提報130戶,花敬群表示,希望新北市政府能夠再多蓋一些,與中央一同分擔社宅興辦。

內政部表示,今年中央興辦社宅預計發包50案,於18個縣市陸續啟動,預計每季將興辦至少3,000戶,各縣市地方政府社宅興建每季新增至少1,000戶。未來國家住都中心每年也將興建超過1.5萬戶,中央與地方共同朝12萬戶興建目標邁進。
 
2021.03.31 新浪網
新城控股2020年高品質穩健增長 商業地產進入百店時代
3月26日晚間,新城控股(49.050, 3.01, 6.54%)發佈了2020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4.75億元,同比增長69.46%;實現歸母淨利潤152.56億元,同比增長20.56%。

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以及調控政策趨嚴,房地產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公司繼續貫徹“住宅+商業”雙輪驅動,隨著溫州龍灣吾悅廣場的盛大開業,12年來公司的商業地產實現0 到 100 的突破,也標誌著商業地產進入新的征程。

聚焦核心城市群 高品質穩健增長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集體遇冷,隨著二季度疫情得到控制,行業開始經歷幾個月的恢復。新城控股通過努力,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 2509.63 億元,銷售面積 2348.85 萬平方米,成功完成年度目標。克而瑞資料顯示,公司 2020 年度銷售金額位列行業第 12 位,銷售面積位列行業第 10 位。

近年來,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持續穩健增長。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454.75 億元。其中,住宅地產開發業務實現銷售收入為812.39億元,同比增長92.21%;商業地產開發業務以綜合體銷售為主,輔以自持運營及對外租賃,公司實現綜合體銷售收入563.39億元,同比增長48.04%,物業出租及管理實現營業收入54.35億元,同比增長70.76%。

公司多年來堅持“住宅+商業”的雙輪驅動戰略,實現了自有資源的貫通,在加大住宅開發的同時,精准選址優質地塊進行商業綜合體的開發運營,逐步確立了全國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的深耕佈局,形成產品協同及戰略縱深,確保有品質、可持續增長。

從土地佈局來看,公司堅持深耕長三角區域,並聚集其他核心城市群,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部、成渝等城市群為重點的佈局體系。一、二線城市約占公司總土地儲備的40%,長三角區域三、四線城市約占公司總土地儲備的30%。

報告期內,新城控股繼續補充優質資源。全年公司共計新增土地儲備 120 幅,總建築面積為 4139.41 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地價為 3031.11 元/平方米,其中,商業綜合體專案新增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 2478.92 萬平方米。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全國123個大中型城市合計擁 有土地儲備1.43億平方米,可滿足未來2-3年的開發運營所需。

商業地產進入百店時代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升級趨勢近年顯著加速,作為消費重要載體的大型商業地產比住宅地產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新城控股自2008年開始涉足商業地產,公司的“吾悅廣場”品牌致力於打造體驗式商業廣場,多年來在各城市穩步佈局,深入挖掘消費紅利。

2020年,公司新開業吾悅廣場 38 座,其中蘇州高鐵吾悅廣場、溫州龍灣吾悅廣場作為吾悅 A 類標杆旗艦,設計和產品品質均達到全新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30日,隨著溫州著溫州龍灣吾悅廣場的開業,新城控股旗下已開業吾悅廣場及委託管理在營商業專案正式達到100座,標誌著新城控股的商業地產進入新篇章。

新城商業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穩居行業第一陣營,多項運營指標領先行業。報告期內,吾悅廣場實現商業運營總收入即含稅租金收入 56.70 億元,超額完成55億租金的目標,同比上漲超過30%。截至報告期末,吾悅廣場開業面積超 940 萬平方米,平均出租率達 99.54%;客流總量達 6.55 億人次,同比增長 13%;銷售總額達 319 億元,同比增長 20%;會員人數達 983 萬,較 2019 年末增長 73%。

新城商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行業領先的規模優勢和成熟的管理運營體系,也已經具備商業品牌和資源輸出實力,通過輕資產佈局,能不斷擴大新城商業在管規模,也利於進一步強化吾悅商業管理品牌形象。

基於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公司現有業務發展情況,公司對2021年業績進行了展望,其中住宅地產穩步發展,商業地產繼續大踏步前進。根據年報,公司計畫 2021 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 2600 億元,商業總收入 85 億元,新開業吾悅廣場 30 座。

經營現金流三年淨流入 財務穩健融資能力強

新城控股住宅地產開發不斷成長,同時結合輕資產模式的商業地產,公司近三年的經營現金流量均為正數。公司強大的造血能力為業務發展提供保障。

“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倒逼企業降負債,並壓降融資類信託業務規模,行業資金鏈進一步趨緊。事實上,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前,新城控股已積極致力於降杠杆,追求穩健經營。憑藉著自身造血能力,公司保持著穩健的財務狀況。報告期末,公司財務狀況較為穩健,公司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 74.12%, 淨負債率為 43.65%, 現金短債比為 1.68 。

由於公司業務穩健增長,資信情況良好,所以債務融資能力較強,融資成本也處於行業較低位置。

報告期內,公司在交易所平臺先後發行公司債、CMBS 和應收賬款 ABS,募集資金 80.94 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銀行(3.290, 0.00, 0.00%)間市場完成多筆超短期融資債券的發行,共募集資金 30 億元人民幣;在境外通過發行高級美元債券,募集資金 8 億美元,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援。

 
2021.03.31 新浪網
合景泰富:首進千億 淨利潤卻下滑32% 錢都去哪兒了?
2020還能新晉千億,不可小覷

都說2020年地產行業很難,突如其來的疫情、層出不窮的調控都給行業的增長蒙上了陰影。

然而,即便形勢如此艱難,2020年不少房企還是達成了千億規模。克而瑞資料顯示,從全口徑銷售額來看,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43家,較2019年增加9家,分別為:龍光集團、中駿集團、禹洲集團、新希望(20.240, 0.11, 0.55%)地產、建發房產、華髮股份(6.160, 0.01, 0.16%)、新力地產、合景泰富和時代中國。

那麼,這些新晉房企的成色如何?是否是高品質的有效增長呢?慧聲說房通過相關財務指標為您逐一剖析。

今年要說的第一家新晉千億房企是財務指標看上去很穩健的合景泰富。

看上去很美

3月25日,合景泰富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銷售額約1036億元,較2019財年增加20.3%。銷售增速達到20%,在業內屬於較高水準。


營收盈利方面,2020年,合景泰富收入約297.42億元,同比增長24.2%;核心淨利潤65.14億元,同比增長24.9%;毛利潤93.58億元,同比增長18.98%。

現金負債方面,年報顯示,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的帳面金額約446億元,現金短債比1.8,負債比率為61.7%(按借貸淨額除以權益總額)。

公司財務副總裁黃妍萍在業績會上表示:“淨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目前已經進入綠檔的標準範圍內,而且離最低的要求線有十分寬裕的安全空間,第三個指標是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2020年全年下降了5.7個百分點至75.1%,有信心在2021年末完成這個指標,達到70%這個綠檔線。"

消失的利潤

營收盈利雙雙增漲,負債率企低,現金流充沛,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事實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看規模,年報披露全年銷售額1036億,但這是將合作方銷售都算進去的全口徑統計,屬於自己的權益是多少呢?克而瑞資料顯示,合景泰富2020年權益銷售額646.4億,權益銷售占比61.6%。也就是說千億規模中,有將近五分之二是合作方的。

從9家新晉千億房企的權益銷售占比統計來看,時代中國占比最高,高達93.9%;新希望地產千億水分最大,權益占比只有52.2%。合景泰富略高於華髮股份、新力地產,排名第六。


從銷售增速上來看,合景泰富2018年銷售增速為72.7%,之後腰斬,2019年跌至31.5%,2020年銷售增速為20.3%,規模增長略顯乏力。

其次,合景泰富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2020年,合景泰富營收297.4億元,同比增長24%,毛利潤93.58億元,同比增長19%,但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跌32%至66.77億元。

實際上,這也是11年來合景泰富首次出現淨利潤下滑。2008年,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合景泰富的營收從38.8億元下跌至15.8億元,淨利潤從26.8億元下滑至3.7億元。

與2008年營收淨利雙雙下跌不同,2020年,合景泰富營收實現增長,淨利潤卻同比跌去近三成。年報中,公司沒給出淨利潤下滑原因。

通過財報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淨利下滑並非是因為主營業務的成本上升。觀察毛利到淨利的環節,銷售開支12.22億元,相比2019年增加了2.16億元;行政開支15.61億元,基本與2019年持平;融資成本10.34億元,相比2019年減少5億元。合計成本減少3億元,利潤應該增加才對。

一個指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它就是投資物業公允收益淨額。2019年為37.16億元,2020年縮水9倍,只有4.15億元。

近年來,合景泰富的利潤增長規模很大程度得益於其投資性物業的公允值調整。2019年合景泰富淨利潤98.06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7.16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占淨利潤比重37.9%。2017-2018年,這一數字分別為33.29%和42.50%。

2020年,合景泰富投資性物業公允價值收益大幅調低,淨利的減少也順理成章。需要說明的是,公允價值收益能讓企業收益增加,但並不能給企業帶來實際現金流。

再次,還是回到行業上最矚目的“三道紅線”上。

年報稱,合景泰富2020年末負債比率61.7%,計算方式為借貸淨額(總借貸扣除現金及現金等值物以及受限制資金)除以權益總額。

財報中,總借貸額並未公佈,能看到是截至2020年年末,有息借貸總額778.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52.55億元,長期借款526.05億元。公司流動負債總額1211.11億元,受限制現金39.44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值物406.35億元,權益總額953.92億元,據此計算出淨負債率為80.3%,也算達標。

公司高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說,2020年合景泰富剔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為75.1%,會在2021年達標。由於財報中預收賬款並未公佈,這一資料我們無法計算,採用官方說法。

現金短債比是合景泰富值得驕傲的財務資料。2019年公司的現金短債比為2.4倍,2020年由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相對2019年減少近百億,現金短債比降為1.8倍,仍處於合理區間。

“三道紅線”指標中,“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最難調節,而“現金短債比”和“淨負債率”涉及到“貨幣資金”、“短期債務”、“有息債務”和“所有者權益”等科目,房企可以通過虛增貨幣資金和淨資產,或者隱藏債務(明股實債等)等舉措來美化這兩個指標。

合景泰富看似貨幣資金充裕,實際存在大比例借調聯合營企業資金的佔用情況。資料顯示,2018-2020年應付聯合營公司款項分別為398.87億元、390.88億元和384.5億元,可計為佔用規模。

最後,看下決定房企未來發展的“彈藥庫”——土地儲備。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合景泰富擁有土地儲備共計權益建築面積約166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442萬平方米,總可售貨值約5300億元。按照2020年的銷售額,土儲可以支撐公司未來5年的發展需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獲取土地成本在大幅增加,而銷售價格僅僅是微微上漲,這可能影響未來公司利潤空間。財報顯示,合景泰富每平方米的土地成本由2019年的3102元增加至2020年的4309元,同比增加38.9%;平均銷售價格由2019年12581元/平方米增加至2020年13217元/平方米,同比增加5%。“麵包價格”增幅遠不及“麵粉價格”增幅,利潤空間勢必要打折扣。

規模靠合作支撐、淨利大幅下跌,“三道紅線”的相關財務指標隱藏或者語焉不詳、土儲成本增幅遠高於銷售價格增幅,千億之後,合景泰富待解之謎太多。
 
2021.03.31 中國證券報
萬科:2020年實現淨利潤415.2億元 新業務轉型初顯成效
3月30日晚間,萬科發佈2020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1.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和6.8%;開發經營業務實現合同銷售金額7041.5億元,同比增長11.6%。根據同日披露的分紅派息預案,2020年公司擬合計派發分紅145.2億元,同比增長23%。

城市更新和TOD成為新競爭優勢

年報顯示,在房地產領域,萬科已從開發為主轉向開發與經營並重,從單一住宅產品開發轉向全品類、全週期視角,聚焦提升綜合住區的開發和服務能力。2020年,萬科開發經營業務實現銷售面積4667.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7041.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1.6%,占全國商品房市場份額約4.03%,在43個城市市場排名前三,結算收入同比增長13.0%至3774.2億元。

2020年,萬科獲取新專案168個,權益規劃建築面積2058.8萬平方米,按照權益投資金額計算,新獲取項目86.6%位於重點城市群;年末在建專案、規劃中專案的權益建築面積分別約為6380.8萬平方米、3127.4萬平方米;現有專案計畫2021年新開工3148.4萬平方米。

萬科在2020年報《致股東》中稱,“在頭部城市向世界級都市圈演進的過程中,TOD、城市更新、產城融合、智慧城市、大型複雜綜合專案、新城/新片區規劃等均是未來城市的必要元素。”

從實際表現來看,萬科已在城市更新、TOD等領域逐步建立領先的競爭優勢。年報顯示,萬科近年打造的深圳南頭古城、上海上生新所、廣州永慶坊、北京望京小街等多個城市更新專案,通過“繡花式”的微改造,讓城市歷史文化街區煥發活力,成為所在城市的文化新地標。在“軌道+物業”的TOD模式方面,萬科提前佈局,近兩年開發運營的深圳臻灣匯、上海天空之城、杭州天空之城、重慶天地等多個項目也已成為所在城市的TOD綜合開發代表性專案。此外,萬科還參與了一批舊城改造專案,按當前規劃條件,權益建築面積約363.4萬平方米。

新業務轉型初見成效

報告顯示,經過多年探索,萬科業務生態佈局逐步完善,新業務轉型已見成效,多個新賽道優勢明顯。

物業服務方面,2020年,“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物雲”),向空間科技服務商轉變,佈局“社區空間服務”“商企空間服務”“城市空間服務”等業務板塊。2020年,萬物雲實現營業收入182.04億元,同比增長27.36%;年末累計簽約面積7.51億平方米,其中51%來自萬科以外的專案,市場競爭力優勢明顯,簽約及接管面積持續擴大。在商企服務板塊,萬物雲旗下“萬物梁行”保持了大中華區絕對領先地位,在149個城市累計服務超1700個專案,全年新增拓展超過200個項目,其中包括50個飽和收入超1000萬元的重大專案,2020年收入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率。

租賃住宅方面,萬科旗下集中式長租公寓品牌“泊寓”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出租率最高的集中式長租公寓服務商,截至2020年底開業規模達14.24萬間,實現全年營業收入25.4億元,同比增長72.33%,整體出租率超過95%。

物流倉儲方面,經過5年發展,萬科旗下“萬緯物流”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冷鏈物流綜合服務商,2020年管理專案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高標庫和冷庫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9%和60%,累計在44個城市管理148個專案,可租賃建築面積達1148萬平方米。

此外,萬科也持續在商業開發與運營、冰雪度假與酒店、養老、教育等領域持續積極探索。

科技助力業務發展

2020年初,萬科啟動“龍抬頭計畫”,持續強化科技對各業務的支撐,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準,探索新的競爭優勢。

年報顯示,萬科已將科技應用于審圖智慧化和行銷數位化當中。其中,AI審圖技術由萬科自主研發,人工智慧識別準確率達到90%,已在萬科所有住宅專案落地,審圖速度比人工提速8倍。除萬科自有項目外,該技術已在深圳市的房屋建設類施工圖紙和應用中廣泛使用。在工程方面,萬科通過工地管理APP和基於物聯網的智慧工地體系,提升了工地管理效率和建設品質;在銷售方面,萬科的“易選房”APP總用戶數突破了1000萬,通過業務流程數位化,為客戶提供了VR數位沙盤、VR選車位、線上帶看、線上選房等,為客戶購房提供了便捷體驗。

此外,在科技化推動下,萬物雲打造了“星塵”作業系統作為開放連接平臺,向物業公司、供應鏈上下游、各類生態合作夥伴開放萬物雲的技術、流程、標準等核心服務產品與服務能力。目前“星塵”作業系統已連接108個設備廠商,提供了豐富的自營和協力廠商服務。此外,萬物雲作為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的首批企業,率先完成了與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的對接,用戶可在萬物雲社區app“住這兒”使用數位貨幣線上繳納物業費。

截至2020年年末,萬科旗下萬翼科技、萬睿智能科技、深圳萬物雲科技有限公司已獲得國家高新企業認證。
 
2021.03.31 網路新聞
世茂集團: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5.87%
3月30日晚間,世茂集團發佈了2020年年報。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3.53億元,同比增長21.4%:淨利潤為126.28億元,同比增長15.87%。公司擬每股派息1.8港元。

世茂集團年報披露,2020年,公司整體可售貨值去化率達到63%,實現四年連續增長。2020年,公司實現簽約額3003.07億元,同比增長15.5%;簽約面積為171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8%。

投資方面,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土儲面積1232萬平方米,占全年新增面積的80%。對於投資,公司的表態是“審慎而積極”。

2020年,公司新增土儲1535萬平方米。若按照價格計算,一二線及強三四線城市占比超91%。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貨值超13800億元,可滿足3年以上簽約儲備,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可售貨值分別為3950億元、3450億元。

“公司在大灣區土儲豐富,是目前土儲貨值占比最大的區域,公司在廣深均有多個綜合體、核心項目。”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在當日舉行的2020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大灣區,首要關注廣深區域,並聚焦城市更新領域。

“2021年,公司可售貨值約5500億元,若按60%的去化率估算,今年可以實現3300億元的銷售額。”許世壇表示。

截至報告期末,世茂集團淨負債率為50.3%,資產負債率為68.1%,現金短債比1.16倍,“三道紅線”全部達標。


 
2021.03.31 新浪網
淨利率下降、錯失千億、高管出走 弘陽地產面臨新考驗
在錯失千億的同時,弘陽地產盈利能力下降。回顧2020年的財報,弘陽地產的營收同比約增長三成,淨利潤同比增長13.4%,但是,毛利率和淨利潤率都已經連續4年下降。對於弘陽地產聯席行政總裁袁春而言,未來更需要苦練內功,來提升弘陽地產的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弘陽地產更看重“有品質的增長”。在弘陽地產召開的2020年業績會上,袁春還表示:“弘陽已經進入到50強的階段,未來有品質的增長更為重要。接下來關注核心競爭力和穩健有品質的增長。”

錯失“千億”

據財報顯示,2020年,弘陽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金額865.0億元,同比上升32.8%;簽約均價由2019年的13283元每平方米上升至2020年的14622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10.0%。

雖然銷售額上漲三成,但是錯失弘陽集團董事長曾煥沙定下的千億目標。早在2017年,曾煥沙曾經提出“2020戰略”,即2020年完成千億目標,地產實現“千億規模”,商業完成“百店計畫”,物業成為品質領先的社區綜合服務商。

彼時,弘陽地產正處於意氣風發的一年。在2017年這一年,明星職業經理人張良加盟弘陽地產,隨後,來自旭輝、泰禾、新城等新“千億”房企的高管也攜手加盟。同時,弘陽地產從區域化房企快速佈局全國,“百店千億”的計畫也隨之出爐。

三年過去,弘陽地產規模確實得到快速發展,從名不見經傳的區域房企成長為全國化佈局的房企。但是,當時的千億目標卻未如期兌現。事實上,在弘陽地產內部,早已經將千億目標推遲,2020年初,弘陽地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何捷曾經在對外透露:“2020年弘陽地產的全年銷售目標是750億元,增長率實現15%,可售資源預估在1100億元以上。”相比於三年前的豪言壯志,弘陽地產的新目標也暗示著曾經的計畫落空。

而弘陽地產雙輪驅動戰略下的商業目標“百店計畫”也落空。據財報顯示,弘陽集團目前已經開業6座弘陽廣場,同時正在籌備9座弘陽廣場。即使加上正在籌備的數量,距離百店的目標也相去甚遠。

而當初攜手加盟弘陽地產的明星經理人也相繼出走。去年年底,“股肱之臣”張良請辭。而新年伊始,何捷、蔣達強等高管也相繼離開。目前,由曾煥沙從圈內挖來紅人袁春接任執行董事、聯席行政總裁。在此次業績會上袁春表示:“弘陽已經進入到50強的階段,未來有品質的增長更為重要。接下來關注核心競爭力和穩健有品質的增長。”

淨利率連續4年下降

據財報顯示,2020年,弘陽地產實現收入201.58億元,同比增長32.9%。其中,商業經營及酒店經營收入5.42億元,同比增長20.3%;淨利潤18.54億元,同比增長13.4%,淨利潤率達9.2%;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淨利潤16.61億元,同比增長13.2%;核心淨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11.87%;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核心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約11%。

在營收同比增三成的情況下,弘陽地產的淨利潤也實現了同比增一成,但是淨利率卻下滑至新的低位為9.2%。參考新京報記者對2019年50家典型上市房企平均淨利潤的測算,50家上市房企淨利率平均值是14.29%,而弘陽地產的淨利率水準明顯落後于平均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弘陽地產的淨利率已經連續4年下降。東方財富(27.950, 0.18, 0.65%)網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0年,弘陽地產的淨利率分別為19.47%、14.32%、10.78%、9.2%,已經從雙位數下降至個位數。與此同時,相比於2017年,弘陽地產的毛利率也出現下降,其2017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0.58%、31.25%、25.14%、22.36%,同樣也是連續4年下降。

這也意味著在弘陽地產規模狂奔的背後,其存在著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的問題。針對2020年毛利率下滑,弘陽地產在財報中表示:“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毛利率較高的產品收入確認比例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

對於利潤的期許,在弘陽地產的業績會上,袁春表示:“未來,希望能夠在規模增長的同時,通過收並購、商住聯動的拿地,包括聚焦深耕的管理效能的提升,融資成本的進一步優化,使得盈利能力在行業保持一定的競爭力水準。”

降負債背後:非控股權益大幅增加

負債方面,據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弘陽地產剔除合同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分別為69.4%、50.3%和1.62倍,均達到“三道紅線”的監管要求,進入綠檔房企。

回顧2019年底,弘陽地產的資產負債率81.1%,同比上升15%,淨負債率是70.4%,同比上升2.1%。那麼,經歷2020年一年後,弘陽地產的淨負債率大幅下降至50.3%,符合“三道紅線”中淨負債率的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弘陽地產淨負債率大幅下降的背後,非控股權益大幅增加。根據財報顯示,弘陽地產的非控股權益由2019年的41.59億元上漲至2020年的122.23億元,也就是2020年的非控股權益幾乎是2019年的3倍,且非控股權益占權益總額為44.6%。

然而,在非控股權益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非控股權益應占利潤卻並未呈現相應幅度增長。財報資料顯示,2019年、2020年非控股權益應占利潤分別為1.68億元和1.94億元,對應占比約為10.16%和10.46%。

四成權益只對應一成的利潤,弘陽地產非控股權益存在著與利潤不匹配的狀況。而另一方面,正是得益於非控股權益的增加,弘陽地產的淨負債率的分母項目中的總權益得以擴大,而淨負債率也快速下降。

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稱:“一家公司非控股權益大增增加的同時淨負債率大幅下降,而非控股權益對應利潤增幅與權益不匹配,這一會計特徵反映了公司融資中存在明股實債或者結構化融資的問題,導致一些專案公司內部的股東權益不均等,這樣可能會降低合併報表後母公司的表觀負債率,也就是隱藏了部分真實的負債,同時也相對降低了公司的總體財務成本。但是事實上,公司的真實負債水準並未下降,可能會誤導相應的債權人和公眾投資者。”

“這是典型的小股操盤,明股實債的安排,部分房企在‘三道紅線’壓力下這樣操作,將佔有少數股權的項目的債務在表外體現,再以承諾回購或者保證回報的方式,這實際上是一種債券形式的安排。”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那麼,在“三道紅線”下,如何繼續進軍千億,並且在規模保持增速之上提升盈利能力,這是弘陽地產目前面臨的新考驗。
 
2021.03.31 新浪網
銷售額破千億大關 但華僑城 A 卻想撕掉地產標籤
華僑城A(9.990, 0.18, 1.83%)的董事長段先念今年已經63歲。在今日舉行的業績會上,有機構投資者提到“段總退休”的問題,副董事長姚軍只是笑笑說,“國資委黨委會做好公司領導班子的隊伍建設。”

在段先念領導的第5個年頭裡,華僑城A銷售額達到1052億元,正式躋身“千億俱樂部”。但種種跡象卻在表明,華僑城A正在試圖撕掉伴隨多年的“地產”標籤。

地產營收比重下滑

在創立初期,華僑城A用高周轉的地產業務反哺建設週期長、投入較高的旅遊業務,摸爬滾打出一條“旅遊+地產”的成功路徑。不過如今,旅遊業務漸有“反客為主”之勢。

2020年,華僑城A實現營收818.68億元,同比增長36.39%,歸母淨利潤為126.85億元,同比增長2.8%。

作為華僑城A的兩個支柱業務,2019年旅遊板塊營收占比就超過了地產板塊,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來到2020年,兩個業務板塊的營收比重差距則進一步擴大。

2020年,華僑城A旅遊綜合收入為431.75億元,同比增長42.67%,占總營收的53%,房地產業務收入372.39億元,同比增長27.82%,占總營收的45%,兩者相差約8個百分點,而2019年兩個業務營收占比則分別為50%與49%。

從新增土地的情況也可以看出華僑城A對文旅專案資源的傾斜。在2020年新增的25個專案中,文旅綜合用地專案有17個,純住宅用地僅有4個。而在2019年新增的47個項目中,文旅用地項目僅有1個,其餘大部分為住宅用地。

無論從業務的營收增長性還是未來的盈利趨勢來看,旅遊業務或比地產業務更符合現階段華僑城A“強主業”和“降負債”的目標。

根據財報數據,2020年在疫情影響之下,華僑城A旅遊業務毛利率卻止跌回升,為42.02%,同比增加1.39個百分點,而房地產毛利率為59.32%,同比大跌15.28個百分點。

在今日舉行的業績會上,華僑城A副董事長姚軍介紹稱,隨著疫情後復工複產,去年暑期旅遊景區在限量預約、錯峰等要求下已逐步恢復正常,2020年華僑城旗下的文旅企業僅用了後7個月,就已經恢復到2019年全年接待的遊客量80%左右,從側面說明了旅遊市場強勁的反彈能力。

經營現金流由負轉正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華僑城A一直被資本市場詬病的現金流問題,在2020年也得到明顯改善。在去年的業績會上,華僑城A總會計師馮文紅就曾表示,運營性資金的流入是2020年公司的重點考核指標。

具體來看,2020年華僑城A經營性現金流實現近3年來的首次轉正。財報資料顯示,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212.19億元,同比增長509.01%,上年同期為淨流出51.88億元。

經營現金流轉正的背後,主要得益於“一增一減”。

“增”的是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80億元。2020年,華僑城A全年銷售金額和回款金額均突破千億大關,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面積465萬平米、簽約銷售額1052億元,同比增長22%,回款金額為1032億元,同比增長24%,均創歷史新高。

“減”的則是購買商品及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較上年下降171億元。2020年,華僑城A顯著收縮了拿地規模,新獲取土地總價為358.61億元,對應土地面積494萬平方米,權益地價為286.81億元,而2019年三個指標分別為745億元、625萬平方米和494億元。

姚軍強調,在拿地計畫和未來規模發展上,華僑城A不是一家強調規模快速膨脹的公司,而是以優質資源取勝的公司,未來將繼續以“優中選優”、“以收定投”的原則來獲取土地和文旅專案資源,更強調品質發展,保證公司有相對穩定的盈利水準。

而此前已經連續5年為負值的投資活動現金流,也在2020年由負轉正。2020年華僑城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6.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淨流出約55億元。

為緩解資金壓力同時加快專案周轉率,近幾年來,華僑城A接連轉讓旗下專案。根據財報顯示,2020年華僑城通過協定轉讓的方式出售了13家子公司項目股權。

馮文紅在今日的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在專案開發過程中採取多種方式加快專案的周轉速度,一方面是通過房地產業務的運營能力、優化產品結構以及實施跟投等舉措來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公司會通過合作開發、股權轉讓等方式與其他公司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2021.03.31 證券
年內多地出臺新規穩地價 減輕房企融資壓力引導理性拿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強調“堅持因地制宜、多策並舉,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定地價、房價和預期”。

這為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走勢定下了基調。需要注意的是,在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的“三穩”目標中,穩地價被列在首位。對此,東方金誠房地產行業資深分析師謝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穩地價”是“穩房價”和“穩預期”的基礎。房價與地價息息相關,當地價上漲時,往往帶動房價的快速上漲,二者相互影響。只有通過減少地方對土地財政收入的依賴、保持土地持續穩定供應等方式穩定地價,才能穩定房價和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近幾年,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頻出,其中不乏穩定地價的政策,並且收效甚佳。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開始推出的限競房地塊、共有產權住房地塊對於穩地價發揮了積極效果。2016年北京住宅用地樓面價同比上漲超40%,2017年漲幅縮小為4%,2018年、2019年樓面價同比下跌,房價漲幅不斷收窄,2017年以來,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累計上漲約10%,總體上低於其他核心城市。

今年以來,地方穩定地價的舉措還在不斷更新。比如1月初,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發佈《關於北京市海澱區海澱鎮樹村棚戶區改造B-1南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等3宗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補充公告》,修改了海澱區海澱鎮樹村和朝陽區金盞鄉小店村3個地塊的競買規則,試點施行“限地價、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競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的掛牌方式。這也是北京市土地公開出讓首次採用“競地價+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競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方式進行供地。

再比如,1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土地出讓管理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住宅用地可採取“限地價、競自持”方式出讓或熔斷後搖號確定競得人,報(競)價首次達到出讓起始價的120%-130%時熔斷。

此外,近期還有多地試水“兩集中”出讓土地,如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於2月24日發佈《堅決落實上級有關要求部署2021年住宅用地供應工作》,其中明確,嚴格實行住宅用地“兩集中”同步公開出讓,即集中發佈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佈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並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引導市場理性競爭。

在謝瑞看來,穩地價及相關政策對房企產生一定積極影響。一方面,穩地價在某種程度上將助力提升房企整體信用品質,穩地價背景下拿地競爭趨於理性,房價地價倒掛情況減少,銷售利潤率向上向下的彈性減少,穩定性及安全性提升;另一方面,有助於房企合理補庫存,穩地價要保持土地的持續穩定供應,保持合理程度的增長。

許小樂認為,地價平穩除了有助於減輕房企融資壓力外,在穩地價要求下,土地供應及交易資訊更公開、透明,利於房企對土地市場供應量價、市場運行趨勢進行客觀判斷,形成合理預期,引導市場回歸理性。並且,房企可以在拿地前更充分的進行拿地成本與收益測算評估,優化住宅方案設計並合理定價,避免因過高的土地溢價擠佔用於產品品質建設的成本。
 
2021.03.31 經濟通
新城市建設(0456)料全年虧損增至3379萬元
新城市建設(00456)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淨虧損約3379萬元,比2019年同期錄得淨虧損約374萬元有所擴大。 
  
該集團指,淨虧損增加的變動主因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增加、於收購附屬公司議價購買收益減少,以及按公平值計量一間聯營公司收益減少。
  
該集團預期於本月底公布業績。
 
2021.03.31 經濟通
中鐵建(1186)全年多賺11%,派息23分人幣
中國鐵建(01186)(滬:601186)公布,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純利223﹒9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0﹒87%,每股盈利1﹒5元,派末期股息每股23分。
  
該集團指,營業收入升9﹒62%至901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05﹒64億元,升12﹒28%,全年新簽合同總額2﹒55萬億元,超標兼同比增長27﹒28%,截至去年末,未完合同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93%。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2021.03.31 經濟通
華潤置地今年銷售目標3150億人幣,冀到25年銷售額翻倍增長
華潤置地(01109)總裁李欣於電話會議中表示,今年可售資源達5057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下,預期今年銷售目標為3150億元。他指,集團目標到2025年實現權益簽約額和租金收入均增長一倍,分別達3720億元及256億元。
  
他指,集團目前總土地儲備約6800萬平方米,同時新增土儲的權益比亦漸上升,加上土儲成本僅約7200元左右,為銷售規模增長提供基礎;商業方面,投資物業土儲達980萬平方米,其中購物中心佔逾一半。此外,「集中供地」及「三道紅線」等調控政策改變以往政策的不確定性,對行業龍頭反而是利好,尤其是財務穩健的房企,對公司來說是好的發展機會。
  
他又指,去年下半年中國消費市場已逐步復甦,其增長勢頭持續至今年首2個月,帶動旗下購物中心租金收入及零售額平均增幅逾41%及63%,目標到25年在營購物中心數量超過100個,總面積逾1100萬平米,其中一、二線核心城市佔比達77%,而寫字樓項目料有逾40個,總面積超過290萬平方米。
  
首席戰略官謝驥表示,將重點發展城市更新項目,而去年實現3個城市更新項目轉化,目前累積貨值約2100億元,預期未來五年能轉化成的可售資源約1500億至1600億元。
 
2021.03.31 信報
潤地核心盈利241億升12%
華潤置地(01109)公布去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29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6%;核心股東應佔溢利241.4億元,上揚11.6%。每股盈利4.18元;派末期息每股1.102元,2019年度同期派0.937元。期內,收益1795.87億元,漲21.2%。去年簽約額2850.35億元,今年銷售目標3150億元,可售貨值5057億元。綜合毛利率30.9%,減7個百分點;其中,開發物業毛利率由36.5%降至29.1%,投資物業毛利率微跌0.1個百分點至66.4%。

今年售樓目標3150億

首席財務官郭世清表示,集團制定了「十四五」期間的規劃,目標2025年的權益簽約額及租金收入將較去年翻倍(去年分別為1860.1億及127.9億元)。總裁李欣指出,旗下用作項目開發銷售的土地儲備超過5800萬方米,權益比例逾70%,平均每方米成本約7200元,具競爭力;投資物業土儲也有980萬方米。

世茂多賺16%派特別息

此外,世茂(00813)去年股東應佔利潤126.28億元,增長15.9%;股東應佔核心業務淨利潤122.83億元,上升17.2%。每股盈利361.5分;派末期息每股90港仙及特別股息20港仙,合共110港仙,全年股息增24.1%至180港仙。期內,收入1353.53億元,漲21.4%。

世茂副主席及總裁許世壇說,今年銷售目標3300億元,按可售貨值5500億元計,銷售比率60%便可達標。他認為,每年3次「集中供地」的政策,有助穩定地價,資金較穩健的企業能以理性價格取得優質項目,世茂已預留資金積極參與預期4月至5月舉行的首次競投。截至去年底,世茂淨負債率50.3%,降低7.1個百分點;剔除預售後的資產負債率68.1%,跌2.5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由1.05倍增至1.16倍,均符合「三條紅線」指標。
 
2021.03.31 信報
禹洲少賺97% 交付延入賬拖累
禹洲集團(01628)上周四已預警去年股東應佔利潤大跌,並傳出項目未達交付標準便偷步入賬遭核數師揭發,導致去年下半年多個物業交付無法趕及入賬,且上半年賬目也可能要重新審視,才拖低業績。該公司昨天收市後公布,去年股東應佔利潤1.1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96.8%。每股盈利0.09分;派末期息每股21.5港仙;2019年度派末期息21港仙及上市10周年特別息4港仙。

禹洲去年全年收入104.12億元,減少55.2%,甚至低於上半年的140.07億元;其中物業銷售收入下跌56.7%至97.39億元,同樣較上半年的136.14億元低。該公司表示,收入減少主要受疫情影響,上海若干物業項目的開發進度與武漢及唐山的物業交付有所延期,導致收入遞延確認。該股上周五自2.7港元急瀉14.4%後連升兩日,昨收報2.52港元,漲6.3%。

市場消息透露,去年禹洲有合作項目處於內部精裝修階段便違規偷步入賬,但同屬本港上市內房的合作方則未有入賬有關項目,讓同時擔任該兩家公司核數師的安永發現,並決定全面審核各個項目,令禹洲多個項目收入均要遞延確認,因此大幅拖低業績。

如期公布業績 料不涉造假賬

分析認為,該公司能如期公布業績,理應沒有造假賬等嚴重問題,安永也表明其年度綜合財務報表的金額與其核對一致,只是事件令該公司去年大部分收入要遞延至今年入賬。截至去年底,禹洲手頭現金344.69億元,現金短債比近2倍,現金流情況穩定。
 
2021.03.31 信報
10大屋苑季錄逾千成交 7年首見
新都城單月59宗倍增 2房業主升級主導

今年樓市脫胎換骨,十大二手藍籌屋苑單季交投再度衝破千宗,首季暫錄1077宗,為近7年來首度重越千宗,單計3月交投便達395宗,更屬近8年最旺。全區二手成交突破500宗的將軍澳,區內指標屋苑新都城急升溫,本月買賣宗數按月急飆逾1倍,高見59宗的近8年半高位。觀塘麗港城及紅磡黃埔花園宗數亦齊增至近2年最多。有代理直言,樓市已由小陽春過渡成大牛市,十大屋苑單季成交破千宗將成為常態。

綜合市場消息,十大屋苑本月分別錄22至59宗成交,其中9個屋苑交投按月上升,彈幅由3.2%至逾1倍。宗數最多的新都城,由上月29宗,急增逾1倍至本月的59宗,創該屋苑自2012年9月錄得62宗以來約8年半新高;若連同今年1月及2月,該屋苑季內交投已衝上116宗,同為2012年第四季錄得105宗後,逾8年單季再破100宗。

麗港城黃埔花園同爆旺

香港置業分區董事劉浩勤指出,近期新盤向隅客蜂擁回流將軍澳二手市場,「部分走咗去搶新都城2房,2房單位業主又趁勢升級同屋苑3房」,因此大幅推高新都城的交投量。以新都城本月59宗成交為例,3房佔20宗或33.9%,較以往約佔兩成為多,當中至少有15宗或25.4%屬2房業主升級買3房戶的個案。

劉浩勤補充,隨着新都城交投加快,並連續3個月按月遞增,該屋苑買賣盤源已相應落回落至約225個,較去年底近300個明顯減少。

另邊廂,麗港城及黃埔花園本月交投亦攀至2年多高位,麗港城更創2018年1月錄36宗後最多,本月達36宗,較上月22宗大增63.6%。黃埔花園同期有32宗,為2019年3月錄39宗後最高,按月增加1宗或3.2%。

映灣園呎價月飆9.2%升幅王

事實上,十大屋苑今年來單月交投量連續3個月企穩300宗之上,首季暫錄1077宗交投,較去年第四季的830宗,大增247宗或29.8%。當中除鰂魚涌康怡花園成交量由去年第四季錄54宗,按季輕微回落1.9%至53宗外,其餘9個屋苑宗數均按季飆升8.3%至68.3%,有6個屋苑成交量更高逾百宗,以天水圍嘉湖山莊單季錄168宗最標青,較次席130宗的鰂魚涌太古城,多38宗或29.2%。

樓價方面,十大屋苑中,本月有7個錄得按月上升,漲幅介乎0.5%至9.2%。東涌映灣園成為升幅王,平均呎價由上月11187元,爆升9.2%至本月12213元,創2019年7月錄12273元後新高。按季計算,十大屋苑則有8個屋苑錄得升幅,映灣園表現同樣冠絕十大屋苑,平均呎價較去年第四季11297元急漲8.1%,鰂魚涌太古城緊隨其後,由去年第四季18527元,升至本月19650元,上揚6.1%。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陳永傑稱,今年樓市生態鏈明顯轉變,由過往一手搶二手客,變成二手盡吸一手購買力,「最主要原因係新盤個價相對偏貴,同樣價錢喺二手大把選擇」,又認為樓市已由小陽春過渡成大牛市,更估計下季二手交投「爆到飛起」,估計單季交投宗數破千宗將成常態。
 
2021.03.31 信報
尚翠苑呎造13,401 新界綠表居屋王
二手樓輪流起哄,荃灣區接力發威,區內居屋尚翠苑有未補地價單位呎價衝上13401元,盡破新界未補地價居屋呎價紀錄。

消息稱,尚翠苑A座翠湖閣中層6室原則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511方呎,以740萬元放盤一周,以未補地價684.8萬元沽出,樓價創該居屋未補地價新高外,呎價13401元更為新界未補地價居屋紀錄。原業主2015年5月以323.5萬元一手買入,約6年賬面賺361.3萬元,獲利1.1倍。據資料,新界未補地價居屋對上呎價高位13242元,去年10月同由尚翠苑創下,是次再被推高1.2%。

同區私樓樂悠居呎價再逼2萬元關,代理指出,高層7室1房戶,實用面積312方呎,向南望市景及海景,由640萬減至615萬元成交,呎價19712元,追平該廈於2018年6月錄得的呎價紀錄。原業主2011年斥285萬元買入,賬面賺330萬元或1.2倍。

美聯物業首席高級營業經理楊家俊說,南區淺水灣南灣御苑錄得今年首宗成交,2座低層C室3房戶,實用面積1505方呎,連車位以3308萬元售出,呎價21980元,較原業主2008年購入價2200萬元,高1108萬元或50.4%。
 
2021.03.31 信報
凱匯二期一按計劃擴至中細戶
復活節長假將至,信置(00083)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的觀塘凱滙二期亦推出優惠刺激銷情,指定單位可獲3.8萬及8.8萬元特別折扣優惠,項目一按計劃亦擴大至1房及2房單位。

凱滙二期最新推出「復活節彩蛋」特別優惠,優惠期由今日起至4月底,指定1房及2房單位可獲3.8萬元特別折扣;指定3房戶折扣較高,達8.8萬元。項目原來供3房買家採用的高成數一按計劃,現擴展至1房及2房單位,最高承造樓價80%,首兩年可免息免供。項目昨日賣出1個特色戶,為3座6樓K室,實用面積569方呎,連126方呎平台,成交價1358.3萬元,呎價23872元;項目連同一期迄今累售1707伙,套現逾213億元。

133 PORTOFINO示範屋曝光

同系西貢豪宅項目133 PORTOFINO昨日首度開放洋房示範屋供傳媒參觀,為實用面積3491方呎的7號屋,5房間隔,前後花園合計629方呎,另有901方呎天台,洋房設有私人升降機。信置集團聯席董事田兆源說,示範屋即時供預約參觀。133 PORTOFINO本月連沽2伙,其中2號屋售7292.1萬元,創項目成交價新高;項目迄今累售11伙,套現逾3.5億元。
 
2021.03.31 信報
啟德沐泰街7號 恆地料4月登場
第二季將至,發展商紛紛部署推盤計劃。恆地(00012)九龍東啟德沐泰街7號項目積極部署,最快4月推售;新地(00016)沙田多石街瓏珀山(瓏珀山發展項目第1期)銷售已進入直路,昨日上載樓書,項目提供196伙,主打3房及4房大戶。

恆基物業代理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表示,集團擬下季推出沐泰街7號項目,料1期及2期同期推售。目前1期已獲批售樓紙,提供479伙;2期正待批預售,提供301伙,有機會4月登場。

林達民續稱,由集團負責銷售、帝國集團及香港小輪(00050)合作發展的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帝御.星濤將於4月1日新一輪銷售共92伙,當中以發價單方式發售的90伙,以最高9%折扣計算,折實平均呎價16436元,折實入場費356.72萬元,共有6伙折實售價低於400萬元;整個帝御系列項目迄今累售1473伙,套現逾70億元。

瓏珀山上樓書 全屬大單位

恆地同系已屬現樓的大角咀利奧坊.凱岸昨日公布新一份銷售安排,首度推出頂層連平台及天台特色戶標售,涉及8伙,實用面積506至632方呎,各連61至316方呎天台及34至158方呎平台,招標期由4月12日至5月14日。

新地昨天亦上載瓏珀山樓書,部署短期推售,項目提供196伙,實用面積920至2152方呎,全為3房及4房大戶。項目預計2022年5月底落成入伙,樓花期約14個月。
 
2021.03.31 信報
上水新康街地舖 44年升值164倍
中大碼舖位交投轉旺,連重災區上水亦錄舖位買賣,昔日水貨客集中地上水新康街有地舖以6000萬元易手,原業主勁賺5963.7萬元離場。

市場消息指出,新康街47A號地下連閣樓,地下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閣樓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共約2000方呎,原以7800萬元放售,終減價23.1%,以6000萬元售出,呎價約3萬元。舖位原由萬寧以每月20萬元承租,但已提早半年退租。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1977年6月斥資36.3萬元購入,持貨約44年,賬面獲利5963.7萬元,大幅升值164倍。

另外,新蒲崗崇齡街65至89號崇齡大廈地下10至11號舖,建築面積約2800方呎,以7428萬元成交,呎價約2.65萬元。舖位現由點心店租用,月租17.6萬元,回報約2.8厘。

原業主於1983年及1989年分階段吸納兩個舖位,作價共653萬元,現賬面賺6775萬元,物業升值10.4倍。
 
2021.03.31 經濟
黃建業:樓價拾升軌 全年看升8%
樓市升溫,美聯集團 (01200) 主席黃建業認為,近月「套股換樓」個案增加,及「新香港人」開始入市,樓價已重拾上升軌迹,預計全年樓價升幅約8%,假若年內成功通關,升幅可達1成或以上。

事實上,黃建業於年初時曾預料,全年樓價小V形反彈最少升5%,反映是次調升預測近1倍。黃建業認為,香港去年共吸引154家公司來港上市,合共集資近4,000億元,當中不少為內地企業,股市獲利者「套股換樓」,熱錢加快湧向物業市場,樓價已重拾上升軌迹,一、二手交投皆暢旺。

「新香港人」通關前偷步入市

另一個利好樓市因素為,不少「新香港人」於「通關」前偷步入市。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拼音辨別)佔比由去年第二季的約8.7%,連升3季,升至2021年首兩個月約10.5%。

無論一手私宅或二手住宅內地買家比率,均呈現上升趨勢,由於中港尚未通關,估計以上買家當中不少為早年移民香港,已持有本地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新香港人」,出現「新香港人撑港樓」的情況。若年內中港成功通關,可進一步刺激交投,樓價升幅可達10%或以上。當中超級豪宅價格升幅將「跑贏大市」,並預言市場或推出新類型豪宅,以迎合新興富豪階級的需要。

去年虧轉盈賺1.3億 租金減8.5%

另一方面,美聯物業昨日公布2020年度業績,全年「扭虧為盈」錄得1.32億元純利,整體租金支出減8.5%,新續租分店更獲減租3成,維持不派息。

另外,中原集團去年營業額160億元,其中香港住宅部營業額近38.8億元,稅後盈利3.4億元。
 
2021.03.31 星島
寶翠園3,700萬沽
利嘉閣高級經理雷敏儀表示,西半山寶翠園1座高層F室,約1244方呎,3房套連工人套設計,以3700萬沽出,呎價約29743元。

世紀21奇豐營業董事廖振雄表示,西貢松濤軒雙號全幢村屋,建築面積2100方呎,3房3套2廳連工人房間隔,連天台約700方呎,以3500萬沽售,建築面積呎價16667元。美聯市務經理(銷售)錢敏義表示,鰂魚涌Mount Parker Residences中層D室,約1231方呎,3房套房連儲物室,以3230萬承接,呎價約26239元。中原區域營業經理黃小江表示,西環堅尼地城泓都1座中層H室,651方呎以1530萬售出,呎價23502元。
 
2021.03.31 星島
世宙呎價1.6萬貼市沽
二手市場頻錄市價成交,客源以用家主導。美聯助理區域經理馮根明表示,元朗世宙5座中層F室,2房間隔,約429方呎,以688萬成交,呎價約16037元,屬市價。

中原分行經理林偉業透露,灣仔尚翹峰2座中層E室,504方呎,2房間隔。以1098萬將單位連租約售出,呎價21786元,稍低於市價。

利嘉閣助理分區經理劉景駿透露,東涌東環1期6A座高層3室,約600方呎,屬3房套。以768萬獲承接,呎價約12800元,屬市價。美聯助理營業董事李聖智表示,柴灣杏花邨22座高層7室,713方呎,3房連套房,以約1308萬承接,呎價約18345元。世紀21北山高級客戶經理梁淑儀表示,北角威景臺C座低層06室,700方呎,2房間隔,以1343萬承接,呎價19186元,屬市價。

港置市務經理(銷售)唐荣花表示,將軍澳叠翠軒3座低層E室,3房間隔,面積約650方呎。以約818萬自由市場價成交,呎價約12585元。祥益高級客戶經理龍超君表示,屯門大興花園2期2座中層F室,面積447方呎,兩房兩廳。以547萬成交,呎價為12237元,屬市價。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