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鉅亨網
全球供應鏈重組 推升科技業在台商用不動產交易續增
商仲高力國際最新發布報告指出,受惠台商回流及電子大廠擴廠帶來的資金潮,包括 5G 通訊、電動車以及全球供應鏈重整帶動台商產線回流,加上新冠疫情催升企業對科技服務及產品需求,讓科技業成為近兩年台灣經濟成長主要推力,使得科技業對商用不動產置產需求大增。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由過去 10 年台灣商用不動產交易顯示,2018 年開始的美中貿易再加上 2020 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全球供應鏈在台重整,全球對於台灣科技業的需求大增,台灣也迎來一波商用不動產榮景。
而針對科技業置產需求所帶動的投資策略,劉學龍則認為,央行為了抑制通膨而將利息升至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對於不動產投資腳步勢必會有影響,但所幸台灣整體經濟面仍穩,自用型買家在評估財務預算可行下,也仍然保有置產的動能,只不過要注意的是北部有些工業地產成交價格的容受力已墊高,也已經出現了聚落南移現象;而這些產業聚落所帶來的穩定人流、產業流及消費動能,也將持續投資型買方目光布局商用不動產。
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指出,美中貿易戰是投資市場的分水嶺,貿易戰啟動後的 4 年,也就是 2018 至 2021 年,台灣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累積達 5173 億元,對比貿易戰未開打前的 2011 至 2017 年累計交易額 5968 億元,其實相去不遠,凸顯貿易戰開打後,科技業加碼在台擴廠以及對於商用不動產的需求相當強勁。
梁儀盈認為,這一波的投資動能很大部分是來自科技業因產能及人力擴張而導致的置產需求,這情況也不只發生在台灣。
依 Real Capital Analytics 的統計,科技業於亞太區域置產的金額由 2016 年的 20 億美元,飆升至 2020 年的 97 億美元,5 年總計投入了 345 億美元,而台灣次於中國大陸與南韓,為第三受歡迎的投資區域,當然也大幅推升了台灣商辦及工業地產熱度。在 2016 年時,科技業當年投資在商用不動產的金額僅 121 億元,約占當年的 17%,到了 2021 年增加至 474 億元,占比 33%,5 年買氣力道加大近 3 倍。
事實上,科技業近年來對於不動產的需求買或租皆然,尤其新冠疫情雖重創許多產業,但也加速台灣企業對於升級科技應用及服務的需求,同步帶動對於科技業者對於人才及研發與辦公空間需求。依高力國際自行統計的 2021 年台北市辦公大樓新增租賃需求來看,資通訊及電子產業擴編需求明顯領先其他產業,占全年度比重逾 5 成。而高力國際也認為,在這樣產業趨勢轉變的帶動下,資通訊服務業、電子業、甚至線上相關行業仍將持續主導未來 1-2 年的租賃需求。
進一步來看,科技業近幾年因擴張帶來人才及空間的競爭,員工將更重視企業文化與辦公空間的舒適性、健康性與靈活性,除滿足面積需求之外,對於辦公大樓要求也將相對提高,設備新穎及高附加服務的大樓將勝出,建議開發商及房東應強化大樓軟硬體升級以提高吸客力。近兩年因為台北市中心的新低空置率,及缺乏新增供給,在市中心無法滿足其需求的限制下,租賃需求也會外溢至內湖及南港等外圍產業聚落。
除此之外,梁儀盈也觀察到,隨著全球對於台灣科技產品需求的成長,加速帶動廠商擴張在台產能,但由於於市面上既有物件選擇不多,因此資產取得方式更具多元彈性,除了傳統的承租或購買之外,透過促參、公辦都更、地上權標售等公部門招商取得土地自行興建也成為選項之一。
2022.04.15 經濟日報
囤房大戶獵漏 揪出千件
財政部昨(14)日表示,去年針對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的「囤房大戶」展開精準查稅,截至3月31日查核完成,查核的1,734件中,共1,006件為補稅案件,約近六成,補稅金額近1億元。財政部表示,自今年起已擴及持有五戶以上案件,約7,600件 ,防杜逃漏租賃所得。
財政部是在去年因應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委賴士葆等人臨時提案,加強查核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租賃所得,查核方式是先發出輔導函,再進行查核,並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自動補報補繳者可免罰。
經過近半年查核,財政部統計五區國稅局狀況,總查核件數1,734件中,共核定補稅1,006件,補稅9,944萬元。財政部表示,此作業計畫已於今年3月31日查核完成,統計各地區國稅局查核總件數1,734件,共核定補稅案件1,006件,補徵稅額9,944萬元。未來各區國稅局將持續列管追蹤,遏止逃漏情形。
據悉,各國稅局查核狀況依據轄區特性而不一。以中區國稅局而言,就查到一位醫生,名下高達91房,將其出租,過去僅兩年申報租賃所得,最後被國稅局補稅212萬元。
新北市五股則有一位包租公,名下有18戶倉儲空間出租,在收到北區國稅局輔導函後,主動補報補繳,共漏報三年租賃所得約5,000萬元,補稅1,903萬元。
台北市則有房東名下持有16戶房屋,其中14戶出租,也是在收到台北國稅局輔導函後,主動據實填報房屋使用情形,自動補報200萬元所得,補稅約17萬元。
南部地區因租金水準較低,相較北部、中部查核情況,較無大額補稅案件,不過在台南,也有發現民眾持有78戶非自住住家房屋,囤房狀況不輸北部。
2022.04.15 聯合報
降地價稅漲囤房稅矛盾 盧秀燕:徵囤房稅即居住正義
台中市市政會議3月2日通過開徵囤房稅相關條例修正草案,綠議員批市府調降地價稅、提高囤房稅,是「矛盾的政策,敷衍的居住正義」。不過,市府指出,持有較多的房子,比別人繳更多的稅,這才是居住正義;調降地價稅有94%市民受益,每人平均減稅1660元。
市府要開徵囤房稅,若議會這次定期會審議通過,今年7月實施,明年5月房屋稅單就可看到成果。市府今在議會提出專案報告。
根據草案,持有3戶以下非自用住宅每戶稅率2.4%,持有4戶以上每戶稅率3.6%;市府表示,初估每年增加4億元稅收,將用於弱勢、青年租屋補助。
市議員黃健豪支持加速台中市囤房稅自治條例,「夠住就好,拒絕囤房」,台中市房價所得比僅次雙北,應讓台中市洗刷炒房汙名。
「實施屯房稅就是居住正義!」盧秀燕指出,有些民眾持有較多的房子,富有的人因房子多,當然要比別人繳更多的稅,這才是居住正義。有人反對,反而是跟居住正義背道而馳。她期盼此案送進議會獲得支持,在台中能夠順利實施。
但民進黨議員江肇國批評這是「矛盾的政策,敷衍的居住正義」,地價稅與房屋稅同樣為持有稅,市府卻對兩項稅賦訂定完全相反方向的政策,絲毫看不出市府決策的一致性,呼籲市府重新調整政策,而不是選舉將至就想要各方討好。
議員張耀中指出,盧市府大幅度降低公告地價的政策,大降地價稅平均20%,土地持有成本降低,釋出土地的壓力大減,土地供不應求必然助長房價漲勢,加上社會住宅供應不足,市民要有低價的房屋住,恐怕是難如登天。
議員陳淑華指出,盧市府將公告地價過度調低,低稅負讓建商勇於囤地,已養成囤地、囤房的投機習慣。另一方面,盧市府興建社宅時程延宕,興建社會住宅的速度比不上建商炒房的速度。陳淑華認為,應配套整體思考全面性實現居住正義,否則房價漲幅無法有效放緩,青年居大不易。
議員李中則表示,現今各縣市的囤房稅政策能取得的效果有限,是治標不治本;要捍衛居住正義,讓市民買得起房,最重要的關鍵,是中央要釋出土地,土地的供給量足夠,建商不用搶地,房價才能回到合理價位。李中表示,市場價格由供給和需求來決定,供給大於需求,價格才有可能下降。
去年10月,香港政府釋出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比目前已開發的總土地面積250平方公里還多,市場一聽聞,土地價格就立刻下跌,我們的國土計畫也應該要跟上,不要講了這麼多年都不動。
台中推囤房稅打炒房? 議員:靠地方政府很難抑制房價
台中市議會專案報告,國民黨多位議員關切房價持續攀升的議題,吳瓊華與張廖乃綸除支持市府修法推動囤防稅,也認為打炒房光靠地方力量是不夠的,中央應拿出有效的房市管制措施,遏阻炒房、囤房、囤地。朱暖英則建議市府用提撥平均地權基金投資青年社宅、補貼款利息,為青年主持居住正義。
市議員吳瓊華指出,政府推出各項措施「打房」,但這幾年房地產仍飆漲,台中市的房價到底「漲」多兇?根據一項房屋仲介公司的趨勢前瞻報告,在台中只要晚一年買預售屋,平均要多花300萬元。去年起,台中市的年漲幅達到31%,居六都之冠。
吳瓊華指出,囤房稅還沒發生抑制房價的效益,已經聽說很多房東蠢蠢欲動打算要漲房租,是否造成租屋族更沈重的負擔?市府應有配套措施,循序漸進。
市議員朱暖英認為,在低薪高房價的時代,用平均地權基金投資青年住房,增加各行政區青年社宅戶數,甚至擴大減輕首購族的房貸利息,替年輕人主持居住正義,讓居住在台中市成為全國民眾的首選。期待市府團隊在社宅發展策略上,必須要有邁出大步向前的企圖。不然,囤房增稅對居住正義,恐淪為隔靴搔癢,力度不足。
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北市是最早實施囤房稅,但租金並未明顯提高;台南未實施,但租金已上漲,顯見課徵囤房稅與租金並未有明顯關連。盧秀燕說,至於市府配套措施,已規畫會把囤房稅的收入專案用來補貼青年朋友與弱勢民眾的租金補貼。
市議員張廖乃綸說,從內政部的調查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從台灣頭到台灣尾的房價都在漲,部分農業縣的一般透天厝,甚至喊價到一、二千萬,房價飆升不只台中的問題,因此,「打炒房」抑制房價持續飆升,光靠地方政府微薄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張廖乃綸指出,市府修法推動囤房稅,何時上路?對打炒房真有效果?
地方稅務局長沈振安說,從全國及六都住宅價格指數變動狀況來看,去年第四季住宅價格指數呈現北部增幅小、南部增幅大的狀況,也因為全國房價都在漲,且漲價的因素很複雜,中央推出很多措施,盧秀燕市長也關切這個狀況,市府修法推動囤防稅,懇請議會支持通過。
2022.04.15 鉅亨網
北市 A辦 租金攀新高 商辦空置率仍處低檔
商仲 CBRE 世邦魏理仕今 (14) 日發布 2022 年首季台北辦公室租賃市場報告,受 B 辦租賃需求縮減的影響,台北市優質辦公室市場平均空置率微升至 3.83%,但仍位處低檔區;第一季 A 辦及 B 辦平均租金較去年成長 2.5%,各升至每坪 2945 元及 1858 元。世邦魏理仕研究部預測年底空置率將可維持在 4% 以內。
CBRE 進一步分析台北辦公室租賃市場,當前 A 辦詢問度維持穩定,但是 A 辦空置率僅 3.77%,導致中大型租戶可選擇地點有限,搬遷計畫被迫往後遞延,季內租賃案多為 200 坪以下的小坪數需求。B 辦市場方面,2022 年第一季淨去化量轉呈負值 (-2206 坪),空置率小幅升至 3.88%,尚屬新冠疫情以來相對低點。
比較台北市各商圈表現,信義基隆區租金行情持續走高,平均 A 辦租金攀上每坪 3394 元,年增率達 2.8%。觀察近半年該區商辦實價登錄租金紀錄,包含台北 101、臺北南山廣場、國泰置地廣場與新光信義金融大樓都有租金單價突破每坪 4000 元的交易,反映出租戶為進駐精華地段、彰顯企業形象和爭取優秀人才,不畏 A 辦租金高漲,預料未來數季信義基隆區頂級 A 辦租賃需求將維持平穩。
世邦魏理仕台灣顧問及交易服務部主管陳頌民表示,在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之下,外資企業普遍對於搬遷及租金支出抱持謹慎的態度,短期內大型租賃成交案件將較為零星,2022 年台北市場上搬遷活動將以中小坪數單位為主。據觀察,科技與金融業者對於辦公空間的升級需求較高,且對於租金的承受度也較高,未來數季將持續見到精華地段 A 辦成交每坪 4000 元以上的租金趨勢,預估今年 A 辦平均租金漲幅可達 2%。
近日台灣本土 COVID-19 疫情升溫,單日確診數衝上新高,許多公司隨即因應調整最新工作政策,重啟員工遠距辦公、分流上班措施,靈活辦公蔚為熱門議題。世邦魏理仕最新亞太區租戶調查也顯示,近 7 成的亞太區及台灣受訪企業計畫在未來疫情穩定後,採行混合型辦公模式,將賦予員工選擇工作地點(如遠距或辦公室)的權利。此外,31% 的台灣受訪者有意增加靈活辦公空間的使用,以提供員工更多元的辦公場所,並有利於縮短員工通勤時間。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自疫情發展以來,企業用戶對於靈活辦公空間的詢問度有增無減,然而在台北辦公室市場空置率持續收斂的情況下,國際靈活辦公業者難以大幅擴張,目前靈活辦公空間占 A 辦總供給比例僅 2.5%,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相較起來,本土靈活辦公室品牌因其規模及定位等因素,大多承租主要商圈內的 B 辦大樓,加上單點租賃面積較小,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物件較為充足,預料中短期內本土靈活辦公空間業者的租賃需求將持續增加,可望為 B 辦市場注入新動能。
2022.04.15 聯合報
新店中興路三段簡易都更完工 老舊鐵皮屋變身新大樓
老舊鐵皮屋大翻身,變為地上15層新大樓。位於新北市新店中興路三段的基地原本為4層樓高平房,周邊夾雜鐵皮倉庫及凌亂空地,透過簡易都更,將興建為地上15層地下4層建築物,由於基地三側臨路(中興路、文化路及文化路30巷),因此皆配合留設4公尺人行步道,並於開放空間進行綠美化,另留設道路截角並遷移電線桿以利車輛通行,提升該區居住品質。
都更處說明,本案面積約1060平方公尺,鄰近捷運大坪林站,周邊大型商場空間林立,生活機能良好,但房屋老舊,居民每日出門都要上下樓梯,認為造成不便,經過討論後,決定申請審查期程較短的「簡易都更」加快重建速度,於2019年5月開工動土,今年3月完工,居民們每天回家不用再為爬不動樓梯而困擾,也因留設人行步道並種植植栽改善了周邊居住環境。
都更處表示,市府為協助危險建物重建,提出多元都更等方案,只要符合30年以上老舊建物,不限定合法或非合法建物面積,達基地面積一半以上即可提出簡易都更申請,住戶免花費可觀的鑑定費用並更簡化申請程序。
為增加重建誘因,今年3月18日起更配合「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修法,獎勵上限由20%提高至30%,期盼誘因的提高讓民眾除循一般都市更新條例所訂途徑外,能有更多元、更簡易的選擇,讓小基地也享有大改造的機會。
2022.04.15 聯合報
土城員和社宅首度招租 提供508戶、月租最低8,500元起
新北市土城員和青年社會住宅將於4月18日公告、5月3日起開放申租。新北住都中心表示,這次總計推出508戶,優先戶月租金8,500元起、一般戶租金1萬600元起,申請方式除了現場收件,因應疫情與便民,也新增線上申租,這幾天民眾詢問度已破表。
土城員和青年社宅位於莊園街、學府路二段交界,步行5分鐘左右可抵達海山捷運站,社區一樓規劃托老中心、托育中心及庇護工廠,二樓作為青創中心。
本次招租508戶中,套房型有265戶,坪數約12.5坪,月租金8,500元至1萬600元;兩房型為165戶,坪數約23坪,月租金1萬3,200元至1萬6,500元;三房型有78戶,坪數約 28至32坪,月租金1萬5,900至2萬2,800元。
新北住都中心副執行長錢奕綱表示,本次招租總戶數中,優先戶占約42.5%、一般戶占約57.5%,為落實居住正義,其租金訂定參考不動產估價師市場租金價格評定結果,一般戶依市價打八折、優先戶依市價打六四折,租金均已含管理費。雖尚未開放申租,但中心每天都接到眾多民眾洽詢,顯見關注度極高。
住都中心說明,本次申請期限自5月3日起至6月7日止,7月15日進行電腦抽籤,依據抽籤後選屋序號,列入各資格類別遞補名單最後一位遞補者排序之後,再依順序通知申請人選屋、點交、簽約及公證,第一批承租人預計9月入住。租約每3年為一期,承租人在租期屆滿前檢附證明文件可以書面申請續租,經審查通過就能續租,以二次為限,總租期最多6年,具備優先戶身分者,總租期可延長至12年。
2022.04.15 經濟日報
房市將反轉?住展:北台建案Q1賣2成、新竹破5成
住展雜誌統計,受缺工、營造成本高漲,以及央行鷹式升息、第五波預售屋聯合稽查、打房五拳等利空政策接連出籠影響,北台灣今年Q1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2,73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80億元,年減幅約2.8%。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今年房市雜聲不斷,預言市場即將反轉的說法與日俱增,但因Q1供給量縮,建案銷售反顯穩健。通常單季銷售率15%以上,就屬安全穩健,但今年Q1北台灣各縣市單季銷售率均超過2成,新竹縣市更飆破5成,顯示市場處變不驚。
何世昌表示,至於Q1案量未增反減,除了缺工、營造成本高漲導致推案進度落後,央行鷹式升息、第五波預售屋聯合稽查,以及打房五拳等利空政策接連出籠,不少指標大案公開進度推遲,也是主因。
台北市今年Q1推案量約700億元,比去年略減約1.6%,變動幅度不大,推案量未能放大的關鍵在於豪宅案未如預期推出。
北市Q1推案大多集中在蛋白區,又以北投、內湖推案量最大,均逾百億元以上;而蛋黃區推案量偏低,只有中山區案量達百億元,而信義區則掛蛋,新屋供給量較為緊繃。
新北市Q1推案量近1200億元,年增近一成,是北台灣推案量唯一正成長的縣市;不過,案量成長的原因是新莊大爆量,單季推案量高達約374億元,去年推案熱區如新店、板橋、三重、林口、淡水等地,今年Q1則是大熄火,指標案多遞延至520檔。
桃園市Q1推案量近500億,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但桃園區推案量一支獨秀,推案量將近150億元,其中又以中路重劃區案量較多。至於房市熱區青埔與A7,籌備中的指標大案多數都放緩推案,供給量急縮。
原本房市供需失衡情況嚴竣的新竹地區,今年Q1依舊沒有改善,推案量驟降至約276億元,比去年同期銳減逾百億元,年減幅超過三成。以大新竹來看,只有竹北推案量90億較多,而這波推案泰半又位在都市計畫之外,精華區可選擇的建案非常有限。
宜蘭與基隆等地,因案量基期低,變動幅度較大,都屬於正常狀況。以基隆來說,雖然房價親民,又有基隆捷運定案利多題材,但建商推案意願還是不高,今年供給量水位恐怕比較低迷。
2022.04.15 聯合報
北市去年指標豪宅熱門總價帶 單戶2.5億占比逾5成
去年北市豪宅新案不論是新成屋或是預售屋均展現強勁買氣,根據內政部實價網,去年全年單戶總價1.5億元起跳的豪宅揭露件數超過一百筆,不過揭露件數中以單筆總價2.5億元以下的豪宅實價最多、占比逾5成,反觀單筆總價逾4億元的則僅有9筆。房產業者統計,去年一整年北市預售豪宅以及新成屋豪宅,發現以預售建案「敦仰」揭露件數最多,高達27件,其中15筆為總價逾2億元、12筆為總價1.5億元起跳、不到2億元,至於,新成屋豪宅則是以「潤泰敦峰」揭露件數最多,至少20件,其中10筆總價逾2億元、另外10筆總價逾1.5億元,但還不到2億元。
去年新成屋豪宅揭露件數第二多則是「信義聯勤」,至少15筆,其中7筆總價逾4億元、8筆總價逾3億元、但還不到4億元,至於,進入銷售後期的「和平大苑」去年至少揭露11筆,8筆為總價逾2億元、還不到3億元的實價資訊。
房產業者分析,由去年全年豪宅單筆成交總價分布,可發現單筆2.5億元以下買氣相較旺盛,占去年豪宅成交比重逾5成。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雖然台北市豪宅市場比一般住宅市場較慢復甦,但去年量升價揚,頗有一舉攻高的氣勢,尤其台北市一線豪宅市場已睽違多年沒見到超過5百億元的新推案量,足見業者看好豪宅市場回溫的信心,每坪成交價甚至有機會300萬元關卡。
進一步觀察北市新推案豪宅分布,已從過往的大安森林公園、信義計畫區等豪宅聚落移轉到東區版圖,其中較受到關注的就是核心東區「耑序」、「DIAMOND TOWERS 台北之星」,前者每坪開價230至250萬元,單戶坪數規劃84、92坪,總價帶正好落在2億元至2.5億元之間,為去年北市豪宅最熱門成交總價帶。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台北市近期豪宅成交多以預售、新成屋為主,受惠於都更、危老政策,基地規模多半不大,因此較少出現超豪宅、頂級豪宅的產品規劃,反而是以小而美、產品升級、彈性合併、富二代、機能品味、兩代宅等需求為主流,因此單價每坪破200萬之際,最熱銷的是2億左右的產品。
2022.04.15 聯合報
升息打房干擾 北台灣Q1推案量倒退櫓 僅新北成長1成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Q1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2,732.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80億元,年減幅約2.8%。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由於近幾年來土地市場成交熱絡,且建照核發量頻創新高,按理說推案量應該爆發性成長,但Q1推案量卻低於預期,主因除了既有的缺工、營造成本高漲導致推案進度落後外,也與央行鷹式升息、第五波預售屋聯合稽查,以及打房五拳等利空政策接連出籠有關,不少指標大案公開進度因此推遲,以致於整體案量不增反減。
台北市今年Q1推案量約700億元,比去年略減約1.6%,變動幅度不大,推案量未能放大的關鍵在於豪宅案未如預期推出。北市Q1推案大多集中在蛋白區,又以北投、內湖推案量最大,均逾百億元以上;而蛋黃區推案量偏低,只有中山區案量達百億元,而信義區則掛蛋,新屋供給量較為緊繃。
新北市Q1推案量近1千2百億元,年增近一成,是北台灣推案量唯一正成長的縣市;不過,案量成長的原因是新莊大爆量,單季推案量高達約374億元,而推案除了副都心重劃指標大案開出外,舊市區老屋重建案湧現亦挹注不少案量。去年的推案熱區如新店、板橋、三重、林口、淡水等地,今年Q1反而大熄火,指標案多遞延至520檔。
桃園市Q1推案量近500億,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但桃園區推案量一支獨秀,推案量將近150億元,其中又以中路重劃區案量較多。至於房市熱區青埔與A7,籌備中的指標大案多數都放緩推案步伐,以致於供給量急縮。
何世昌指出,原本房市供需失衡情況嚴竣的新竹地區,今年Q1依舊沒有改善,推案量驟降至約276億元,比去年同期銳減逾百億元,年減幅超過三成。以大新竹來看,只有竹北推案量90億較多,而這波推案泰半又位在都市計畫之外,菁華區可選擇的建案非常有限。
至於宜蘭與基隆等地,因案量基期低,變動幅度較大,都屬於正常狀況。以基隆來說,雖然房價親民,又有基隆捷運定案利多題材,但建商推案意願還是不高,今年供給量水位恐怕比較低迷。
何世昌進一步指出,雖然今年房市雜聲不斷,預言市場即將反轉的說法與日俱增,但今年Q1因供給量縮,建案銷售仍然穩健。一般而言,單季銷售率若達到15%以上,市況就屬於安全穩健水位,但今年Q1北台灣各縣市單季銷售率均超過2成以上,新竹縣市更飆破5成,意味市場仍處變不驚。
2022.04.15 工商時報
興富發遠雄 買地補庫存
政策打炒房、斷金流,但大型建商搶地補庫存毫不手軟,興富發(2542)、遠雄(5522)、潤泰新(9945),土地存量再進帳。興富發與中悅機構董座李兩平合建的台中西屯惠國段土地,轉由興富發100%持股子公司博元建設,接手原本的合建契約,以優化財務結構,降低負債比;遠雄建設砸下10.36億元,買下台中西屯千坪土地;潤泰創新則加碼北投軟橋段32地號合建案800坪,擴大基地至1,900坪
興富發這筆合建案土地,被興富發定位為台中「蛋黃中的蛋黃」,位於市政北七路、近惠中路口,臨近新光三越百貨和大遠百,占地面積達1,050坪。中悅李兩平的新世茂資產開發公司、和中晟投資公司,才在2020年以26.78億元買下這塊地,每坪買價達255萬元,震撼當時台中房市。
興富發又在去年11月25日,簽下這塊地的合建契約,當時興富發建設說明,興富發將以地主約45%、建方55%的合建比例,進行合建。如今,合建權利已移轉予博元建設,興富發建設副總廖昭雄表示,這筆合建案之所以移轉給子公司博元建設,主要是為了優化財報,減少帳上負債。
另外,遠雄建設14日也砸下10.36億元,買下台中西屯區約1,049.08坪土地。
2022.04.15 新浪網
恆大地產55次成為被執行人 被執行金額合計超百億
截至目前,恆大地產成為被執行人達55次,被執行總金額達109.63億元;歷史被執行人154次,總金額為10.55億元。
近日,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大地產”)新增4條被執行人資訊,執行標的13.39萬元到8.08億元不等。
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恆大地產成為被執行人達55次,被執行總金額達109.63億元;歷史被執行人154次,總金額為10.5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執行人資訊中,有兩條資訊與同一公司有關。案號為(2022)魯03執330號的案件被執行人除恆大地產外,還包括恆大地產濟南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恆大濟南置業”),執行標的2.01億元。案號為(2022)魯03執331號的被執行人包括恆大地產、恆大濟南置業、濟南恆大金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州恆大材料設備有限公司,執行標的為8.80億元。
此次兩個案件的執行法院均為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全為淄博正承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正承置業”)。正承置業以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為由,申請凍結恆大地產及其關聯公司銀行或信用社存款。
除兩次申請執行公司財產的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外,正承置業和恆大地產還有4個法律訴訟。其中包括,一個股權轉讓糾紛和三個與公司有關的糾紛。
恆大地產與正承置業多次對簿公堂,系因此前雙方共同開發的房地產專案。淄博高新正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高新正承”)成立於2010年10月,公司實繳資本2.5億元人民幣。其中,恆大濟南置業持有高新正承60%的股份,正承置業持股40%。
高新正承旗下全資子公司淄博承恆置業有限公司為淄博恆大禦瀾庭專案的開發主體。該專案位於淄博高新區高速路以北、西六路以東,專案規劃總用地6.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83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3.19萬平方米,包含普通住宅15棟、綜合配套商業及公建樓2棟。項目首批次合同約定交付時間為2022年8月30日。
2022年初,高新正承因存在未按月足額撥付工資性工程進度款或拖欠工程款或對工資拖欠問題協調處置不力,導致多次出現拖欠工資投訴上訪案件,造成影響。淄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予以全市通報批評,給予信用扣分,啟動資質動態核查,整改期間,依法限制其開發新專案。
除淄博恆大禦瀾庭外,恆大濟南置業還有淄博恆大正承世家、淄博恆大林溪郡、淄博恆大翡翠華庭、淄博恆大帝景4個專案。在淄博恆大正承世家的公眾號中,4月1日的各專案四月份工程進度播報中稱,淄博恆大各專案復工複產工作的順利開展,接下來各專案全體員工更將更加全力以赴,以使命必達的決心和無懼一切的幹勁,高標準、嚴要求組織施工,保品質、提品質儘快交付,向百姓向社會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2022.04.15 新浪網
一季度上海核心商務區寫字樓去化提升,空置率降至10%以下
近日,多家商業地產機構發佈上海房地產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資料顯示,由於今年1月、2月份上海辦公樓租賃需求旺盛,第一季度需求保持強勁勢頭,但在3月份的疫情衝擊下,市場或將短期承壓。
辦公樓方面,仲量聯行的資料顯示,第一季度全市淨吸納量錄得29.5萬平方米,其中全市中央商務區的淨吸納量錄得4.4萬平方米。儘管浦西地區不同行業的需求依然旺盛,但由於可租賃面積稀缺,市場整體淨吸納量有限。
不過,多家商業地產機構的報告均指出,上海今年第一季度空置率持續下降。CBRE的報告顯示,陸家嘴(11.550, 0.45, 4.05%)以較具競爭力的租金策略吸引來自包括世紀大道、四川北路、南京西路等置換需求,錄得近四年來單季淨吸納量新高,除金融的升級擴租外,也不乏專業服務等其他行業佈局,推動核心商務區去化再度提升,空置率降至10%以下。
根據仲量聯行的報告,浦西中央商務區空置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5.8%,同時即將竣工的專案收到大量預租問詢。而在強勁租賃勢頭的帶領下,浦東中央商務區空置率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至8.9%。
租金方面,高力國際的報告顯示,該季度上海全市整體租金持續上漲,核心區的租金環比上漲1.4%至人民幣9.16元每平方米每天,次中心區的租金環比上漲0.7%至人民幣6.15元每平方米每天。不過,CBRE指出,上海受近期疫情規模性反彈租賃受阻,預期業主後續將隨行就市調整租金以應對去化放緩的可能。
高力國際指出,上海疫情的後續影響可能對於未來寫字樓市場的走勢帶來不確定性。對於品質較好的物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受到青睞。
仲量聯行上海商業地產部資深董事王岳線上上發佈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機會型的投資在辦公樓投資中很少見了,疫情過後對價格的心理預期也會越來越大,上海的租賃投資分化會加大。
不過,王嶽指出,真正決定辦公市場的表現是市場週期,和2020年一樣,疫情只能算是擾動因素,租金不會大幅度下跌。但是從未來的預期來看,和去年年底相比,仲量聯行調整了2022年全年淨吸納量的預計,下調了20%。“假設全社會能在5月復工複產,今年市場租金有一定下行壓力,特別是第二、第三季度,但對2023年以後還是持續看好。”王嶽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從投資市場來看,第一季度大宗交易走強。CBRE的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物業投資市場共錄得12筆大宗交易,交易金額共計226.5億元,環比下降36.4%,同比上升91.8%。儘管該季度時值春節假期,疊加季末疫情突襲申城,季內成交總額依舊高於近五年同期均值。其中,投資型交易依舊佔據主導,自用型交易占25%,側面反映目前投資者意向逐漸走強。
仲量聯行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大部分的外資買家都陸續返場,但受疫情影響,後市增加觀望情緒,內資買家依舊是自用為主。
CBRE的報告顯示,依據投資物業類型來看,寫字樓物業交易占比居首位,其中半數源于電子、智慧科技相關行業自用買家購置辦公空間,而高科技企業在近兩年所呈現出的活躍租賃需求,使更多投資者將目光聚焦于創新產業(33.010, 1.10, 3.45%)密集且氛圍相對成熟的區域,因此一季度湧現出數筆位於張江、楊浦等科創高地的大宗交易。
2022.04.15 新浪網
租金水準已連續6個月下跌,保租房平抑效應顯現
租金是否會上漲?漲多少?這是租房族最擔心的問題,租房一族似乎很難逃脫逢租約到期租金必上漲的困擾。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更好保障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國家已經有了解決辦法。
去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明確保租房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
也就是說,低租金成為保租房一個最為的顯著特徵。
隨著各地保租房的加速供應,市場租金走勢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保租房對租金的平抑作用已經有所顯現。據克而瑞租售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55城個人房源租金環比呈下跌趨勢。
疊加疫情影響,3月份作為傳統的租賃旺季,環比也出現下跌,同比增幅顯著下降。
保租房、個人房源供應放量
當前人口流入量大、新市民和新青年人數多的城市住房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由於供需不平衡,導致房租水準不斷上漲。
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房租均呈現連續上漲趨勢,平均漲幅接近7.37%,多地房租價格已經創下歷年來新高。
保租房成為“十四五”期間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發力點。
從目前各城市公佈的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目標來看,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國將籌建800~90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市場規模將快速擴大。隨著供應速度加快,各地保租房租金水準也進一步細化,上海、北京等城市進一步細化“低租金”這一標準,部分城市明確租金大致低於市場價的5%-20%。
目前多地保租房項目已投入運營,市場上可租房源進一步增加。
與此同時,租賃市場最大的供給來源的個人房源供應也有上漲趨勢,克而瑞租售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個人房源新增供應同環比均呈現上漲趨勢,同比漲幅10.47%,環比漲幅3.46%。1-3月份個人房源新增供應持續上升,空置率上漲。
一季度個人房源租賃市場價跌量漲
實際上,隨著各地保租房供應規模不斷擴大,保租房對周邊個人房源租金上漲的抑制作用將會更加明顯,一季度55城個人房源租金持續下跌。
克而瑞租售監測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55城個人房源租金為33.02元/平米/月,環比下跌0.72%。同比來看,上漲1.6%,較去年整體來看,租金上漲幅度明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租金已呈連續下跌趨勢,自2021年10月租金已連續6個月下跌。
具體來看,1月和2月受春節人口返鄉影響,租賃市場比較冷淡。進入3月,作為傳統的租房旺季,又受國內多地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租金水準也出現下降情況,環比下跌0.73%,同比漲幅低於0.5%。
分城市來看,一季度55城中有35城租金環比下跌,僅有3城租金環比漲幅超過3%。其中深圳3月份受疫情反彈影響較大,一季度租金環比下跌幅度最大,環比跌幅達7.45%。上海、泉州等城市受疫情影響租金也呈下跌趨勢。
從同比來看,近一半城市租金同比下跌,僅北京、廣州、杭州、蘇州租金同比上漲較明顯。
核心8城租金同樣呈下跌趨勢
以2018年1月為基期,核心8城租賃價格指數出現下降。截至2021年3月,8城市租賃價格指數區間仍然位於97.09-132.5,城市間差異較大。
租賃市場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最好的城市是上海,北上廣深杭五城一季度租賃指數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深圳受疫情影響,租賃指數下跌顯著,已跌至二梯隊。
從房源類型來看,無論是集中式公寓還是分散式公寓,亦或是個人房源,一季度8城租金呈現普降趨勢。
具體來看,受涉租用地建設的租賃住房相繼入市,且專案多位於郊區,整體租金不高影響,集中式公寓一季度租金環比波動較小,但整體較去年同期呈現不同程度下跌;分散式公寓租金環比下跌明顯,平均跌幅超10%,除上海、廣州、深圳租金同比上漲外,其他五城租金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個人房源租金環比呈下跌趨勢,深圳受疫情影響,一季度租金環比跌幅最大,但較去年同期相比,整體租金仍小幅上漲。
以上海為例,與2021年四季度相比,2022年一季度上海各類型房源租金環比均呈不同程度下跌,同比增幅顯著下降。集中式公寓租金較穩定,出現微跌,分散式公寓和個人房源1月份租金下跌明顯。
上海3月份初本土疫情爆發,租金出現小幅下跌,因疫情持續嚴重,目前疫情仍未好轉,預計4月份租金受疫情更大,或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從掛牌量來看,上海一季度個人房源掛牌量持續走低,但較去年同期來看,增幅較大,個人房源空置率顯著上升。從成交量來看,一季度成交量下滑明顯,3月份受疫情影響,環比下跌44.5%,同比下跌60.15%。
2021年上海個人房源租金大幅上漲,上海隨即出臺相關政策限制年租金漲幅,這對各類型房源的租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此外,上海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十四五計畫籌建47萬套,2021年已籌建6.7萬套,2022年計畫籌建17.3萬套,而且上海明確保租房租金應當在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的九折以下。
大規模低租金的保租房入市後,或將進一步抑制市場房源的租金上漲趨勢。
2022年一季度全國55城平均租金小幅下跌,同比增速明顯放緩,租賃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去年以來國家、地方政府層面的租金監管政策及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對租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租賃市場受疫情影響波動較大,但是疫情對租賃市場的影響終究是短期。增加租賃房源供給,緩解住房供需矛盾,加強監管、引導租賃市場規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穩定租金。
2022.04.15 新浪網
天價學區房被擠泡沫!廣州有房兩周降價80萬,深圳業主降價百萬甩賣
新一輪招生季開啟,學區房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近日,教育部發佈《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鼓勵逐步實行單校劃片;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積極穩妥推進多校劃片。
光明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一些市場人士據此認為,學區房價格將迎來新一輪上漲,這種看法值得警惕。
光明日報指出,2021年以來,國內多座城市重拳出擊學區房亂象,重點城市學區房出現明顯降溫,房子的教育屬性逐步剝離,進一步回歸居住功能。從這個角度看,來之不易的調控成果需進一步鞏固,防止炒作學區房之風捲土重來。
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教育焦慮加上購房焦慮,導致大城市的學區房價格的飆升。從長遠看,隨著調控政策持續發力,名校和學位的價值將降低,學區房的價格泡沫將逐漸消退。
重點城市學區房明顯降溫
學區房與優質學校的入學資格掛勾,成為市場當中的稀缺資源。過去多年,學區房在全國各地皆屬於價格漲幅最大的住宅品種,成為炒房客炒作的對象。
國泰君安(15.850, 0.20, 1.28%)資料顯示,2020年,上海房價整體上漲約6%-10%,第一梯隊學區房漲幅巨大,浦東部分學區房漲幅超過50%。同年,深圳的學區房漲幅領跑全國,頂尖學區房均價甚至超過了20萬/平方米,羅湖、南山的搶手學區房有50%-60%的漲幅。而北京的學區房,價格一直堅挺。海澱區的學區房大批超越2017年調控的高點,中關村(6.750, 0.04, 0.60%)三小、上地學區的最高漲幅也都在50%左右。
國泰君安分析師覃漢指出,學區房代表的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定價。只要教育選擇權利與房子綁定,教育資源差異明顯,學區房的價格依然會漲。
2021年以來,在調控政策的持續打擊之下,重點城市學區房出現明顯降溫。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的東風廣場,被媒體稱為廣州“最牛學區房”。雖然樓齡較老,但社區步行75米可達東風東路小學(省一級),步行600余米可達育才學校(省一級),步行900余米可達執信中學(省重點),強大的教育資源,使其價格常年居高不下。
但時代週報記者查詢貝殼找房發現,近兩周,東風廣場多套房源售價下調,最多幅度達80萬元。其中,一套7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單位,售價比社區同居室3個月內套均成交價低82萬元;一套97平方米的三室一廳單位,近兩周降價50萬元;一套167平方米的四室兩廳單位,近兩周降價3次,幅度達80萬元。
“現在的市場環境,已經不允許學區房出現狂漲了。”負責東風廣場片區的一個房產仲介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自己的門店近期成交了幾套學區房,和去年相比,整體價格平穩。
在上海,亦有學區房1年不到降價百萬元。據媒體報導,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凱旋一村,一套50餘平方米的兩房2021年4月的成交價大約在750萬元,現在650萬元左右就能買到,甚至有的房東620萬元也願意賣。
易居研究院指出,受2021年一系列學區房調控政策影響,各地學區房紛紛降溫。以深圳為例,深圳學區房炒作明顯減少,過去價格方面居高不下的學區房,目前降價幅度均百萬元起步,市場整體觀望氛圍也明顯變得濃厚。
世聯行(3.860, -0.08, -2.03%)也指出,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不斷平衡,教育水準的差異不斷拉近,老牌名校不再不可取代,“天價學區”也會成為歷史。
禁止炒作“學區房”
2021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不約而同地將“學區房”納入重點整治範圍。
2021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點名學區房,打擊以學區房名義炒作房價。7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出臺,彰顯基礎教育改革決心。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出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鼓勵逐步實行單校劃片,合理穩定就學預期;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積極穩妥推進多校劃片並將熱點學校分散劃入相應片區。
期間,各地也都陸續發文,全方位、多管道圍堵“學區房”炒作亂象。
2021年3月3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相關檔明確,房企和地產仲介不得明示或暗示購房者購買商品房可以簽約入讀、劃片入讀中小學;4月16日,廈門多個部門印發《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將“利用學區房等概念炒作,哄抬房價”等行為列入重點整治範圍。
嚴禁學區房炒作的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相繼出臺了多校劃片、分配名額等一系列措施。
其中,北京西城區於2021年7月落地執行多校劃片政策,東城區、密雲區於2021年9月實施教師輪崗制度;廣州越秀區於2021年4月提出中小學區佈局調整和“669”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格局;上海於2021年5月發文完善輪崗制度,爭取用2-3年時間在全市覆蓋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建設工作。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國家打擊學區房炒作,決心是史無前例的。從長期來看,炒作學區房,將會慢慢成為歷史。尤其老破小、老破大的學區房,價格下跌會更明顯。
李宇嘉認為,多校劃片,就是改變過去某幾個樓盤直接對應某個學校的“對口直升”,改變為多個樓盤對應多個小學,能上哪個學校,最後存在變數。
紅塔證券(10.980, 0.15, 1.39%)研究所所長李奇霖也指出,由於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稀缺性的,優質教育資源背後的附屬物學區房在過剩的流動性環境下,容易形成漲價預期。通過推廣多校劃片、限制學區房的入學名額(比如6年1個名額等)、公民同招等方式,可以打破學區房背後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確定性。
2022.04.15 新浪網
朗詩綠色地產一季度簽約銷售43.52億 建面約20.18萬平
4月14日晚間,朗詩綠色地產有限公司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經審核經營資料。
記者瞭解到,2022年1-3月,朗詩綠色地產連同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簽約銷售額(包括開發代建服務專案)約為人民幣43.52億元,簽約建築面積約為20.18萬平方米。
此外,朗詩綠色地產於公告表示,將繼續堅定資產輕型化運營,大力推進開發代建服務及小股操盤項目的拓展。2022年1–3月,其開發代建服務專案在簽約銷售額及簽約建築面積方面,占中國地區專案的比重均有顯著提升。
2022.04.15 新浪網
中交地產2021年淨利潤減少32%至2.36億 全年銷售額560億
4月14日,中交地產(22.200, 2.02, 10.01%)股份有限公司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摘要。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利潤主要來源於房地產業務,主營業務構成未發生重大變化。
財務指標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交地產總資產1419.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32.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4%。資產負債率87.36%。
2021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145.42億元,較上年增長18.23%,實現利潤總額15.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3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2.19%。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
經營指標方面,中交地產在2021年1-12月(全口徑)實現簽約銷售面積228.51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降低5.79%;簽約銷售金額5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7%;銷售回款金額5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35%。
2021年1-12月(權益口徑)實現簽約銷售金額3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8%;銷售回款金額4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26%。代建業務在2021年度簽約銷售面積2.23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金額10.24億元。
2022.04.15 星島
買樓鬆綁設獎勵 內房物管股續漲
內地再有地區發出限購鬆綁訊息,甚至推出優待買樓政策,當中包括再爆疫情而要封城的上海,據報上海臨港推優化人才購房政策,由原本「須在臨港新片區工作滿一年以上」,縮短至3個月或6個月;安徽省淮北市出台政策,春季房展會期間,個人或家庭購買首套新建商品房可獲最高不超過6萬元(人民幣,下同)獎勵。此外,央行又指全國已經有一百多個城市的銀行自主下調房貸利率。受惠於樓市寬鬆政策,內房及物管股齊升。
繼蘇州、南京等地的二城市放寬樓市限制後,昨日內地兩地亦展開買樓優待政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關於優化調整臨港新片區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徑的通知》。當中涉及對人才買樓資格確認函的有效期限,以及重點支持單位人才工作期限的調整。
滬臨港推人才購房政策
《通知》提出,將原來的《購房資格確認函》調整為《臨港新片區人才住房政策認定函》,並將有效期由原來的6個月,延長至12個月。並對於今年重點支持單位中工作的人才,由原本「須在臨港新片區工作滿一年以上」才可買樓,縮短為3個月或6個月。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此次臨港片區的政策調整與上海整體人才引進有關,五大新城中的臨港新城是重點人才引入的區域,該區域下轄有新能源、晶元等一系列配套產業。
與此同時,安徽省淮北市住房及城鄉建設局等公布《購房優惠政策實施意見》,淮北市、外地居民或企業在淮北市城區置業,將獲財政獎勵、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和開發企業補貼。惟該優惠僅在今年春季房展會期間(即本月30日至5月4日)有效。 財政獎勵方面,個人或家庭購買首套新建商品房,每平米獲600元獎勵,上限6萬元。購買家庭非首套新建商品房,每平米400元獎勵,上限4萬元。個人、家庭或企業購買新建非住宅商品房,每平米150元獎勵,上限3萬元。
內銀主動減房貸利率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昨表示,3月以來,市場需求減弱,全國已有百多個城市的銀行,主動減房貸利率,平均幅度在20至60個基點不等。鄒瀾續指,恒大風險顯性化後,金融機構出現了短期的反應,央行指導商行更多關注建設項目本身的償還能力,保持開發貸款平穩投放。相較上季,今年首季全國房地產開發貸款月均多增約1500億元,與同期新房在建規模相比,開發貸款餘額也處於較高水平。
在多重利好消息下,內房及物管股再次爆升。龍光集團(3380)抽升8.68%;合景泰富(1813)飆7.95%;寶龍地產(1238)揚6.9%。物管股方面,宋都服務(9608)大升21.88%;金科服務(9666)升9.93%;佳兆業美好(2168)亦走高0.14%。
2022.04.15 經濟通
新世界及招商局置地合資投得港鐵百勝角通風樓項目
港鐵公司(00066)宣布,百勝角通風樓物業發展項目合約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00017)及招商局置地有限公司(00978)組合之公司新德誠有限公司成功投得。
港鐵表示,新世界發展及招商局置地均為本港具規模並信譽優良的物業發展公司,亦曾參與港鐵公司的物業發展項目。港鐵期待與上述公司合作。
該項目昨日截標,合共收到9份標書,入標財團包括長實(01113)、信置(00083)、會德豐地產、嘉華國際(00173)、建灝地產、資本策略(00497)等。
2022.04.15 經濟通
安徽淮北推臨時購房優惠,購首套房獎勵最高6萬人幣
內地各地陸續出台激勵購房政策,安徽省淮北市最新公布,今年4月30日-5月4日春季房展會期間,個人或家庭購買首套新建商品房可獲最高不超過6萬元獎勵,非首套可獲不超過4萬元獎勵;購買新建非住宅商品房,也可獲最高不超過3萬元獎勵。
此外,本地、外地居民或企業在房展會期間購房,還可享受財政獎勵、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和開發企業補貼。當地住建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該政策僅在房展會期間有效。
2022.04.15 證券
暖風頻吹深圳樓市短期能否恢復仍需觀察
今年以來,多地樓市政策暖風頻吹。然而,疫情散發也給樓市回暖帶來一定影響。那麼,預期中的“小陽春”真的來了?以極具代表性的深圳樓市為例,乍暖還寒或許更符合深圳樓市現在的狀況。
“小陽春”真的來了?
4月的深圳,天氣一直不錯。經歷了疫情的短暫影響,深圳樓市也在復蘇當中。最近,不少房企曬出了成交“喜報”,令不少人好奇深圳樓市的溫度。
記者梳理髮現,就在清明假期期間,許多開發商和代理商都發出成交“喜報”,例如位於南山后海的一處豪宅項目,清明小長假期間項目銷售團隊發布喜報,小長假期間銷售1.3億元。龍崗的一處新房項目在3天內銷售43套,而在龍華上塘的新房項目,銷售團隊聲稱在4月5日當天銷售金額破億元。
到底是開發商在烘托氣氛,還是深圳樓市“小陽春”真的來了?羅湖筍崗一處新房項目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住宅部分已經售罄,僅剩下商務公寓,而這個項目此前還曾推出折扣和高佣金等營銷方式。從最近深圳新房成交數據來看,新房市場的確出現回暖跡象。記者從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獲取的數據顯示,自3月28日至4月10日的兩週時間,深圳新房成交數量分別達到1592套和1300套。而在1月底和2月底,深圳新房單週的成交量在900套左右。不過,如果將數據周期拉長來看,2021年3月深圳新房共成交5305套,上述成交量仍相距甚遠。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受疫情散發和市場觀望情緒仍未消散等影響,開發商入市腳步放慢,各種促銷手段層出不窮。
“新房銷售回暖也要分不同片區,主打剛需的樓盤會比較受歡迎。”福田一處新房項目銷售經理如是說,“現在的購房者和前兩年不同,多數是出於考慮到資產保值增值和後續生活規劃,並非炒房。”
二手房方面,執行逾一年多的二手房參考價給深圳二手房市場帶來顯著調控效果,由於控制住了加槓桿,二手房成交量不斷下滑。今年3月,深圳二手房僅成交1117套,同比下跌84%。在福田園嶺新村,一位資深房產中介經理告訴記者,自己的門店自農曆新年後成交了兩套二手房,這已經比去年年底的“零成交”要好,價格方面也出現鬆動,目前的成交價都僅比參考價高出10%左右,甚至還有按照參考價挂盤的房源。“筍盤陸陸續續都有在成交,只是偏偏又遇上了疫情。與2020年疫情過後不同,雖然最近政策和銀行信貸方面的暖風頻吹,但現在的二手房購房者還是比較謹慎。”
能否在短期內恢復
仍需觀察
與其他城市相比,截至目前深圳並沒有明顯的放鬆或出台刺激性樓市政策,但相關提振市場信心實質性動作也在進行中,如最新的土地拍賣調整。
近日,深圳披露首批集中供地情況,計劃於4月29日集中出讓8宗宅地。記者梳理髮現,此次深圳推出的多塊用地限價相對於去年同片區用地的價格略微上調。例如,A012-0112宗地相比去年新安宗地(寶中鴻榮源項目)的每平方米8.55萬元限價,略微上漲近每平方米2000元。有市場人士表示,限價價格上調預計會給開發商增加1%至2%的利潤率,這將有助於提振開發商的信心。
“深圳樓市3月期望的小陽春因疫情封控未至,反而是個低谷,但疫情防控得力後的4月清明出現了明顯的樓市'踏青'熱。”樂有家營銷總裁賀玲表示,深圳一手成交和二手成交均有回升,但依舊處於低迷階段。賀玲以深圳樓市為例,認為目前的反彈顯得“拖泥帶水”,新房成交有所提升,而二手房方面,深圳賣方信心越來越足,買方信心尚未恢復,成交進入一種微妙的僵持階段。他還認為,目前政策暖風頻吹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二線城市適度放鬆,一線城市多因素複雜影響下基本“巋然不動”,這也體現了“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後續一線城市比如深圳不排除有政策上的“正常調整”或“邊際微松”,這對當前過度壓制的需求釋放是有幫助的。
第一太平戴維斯深圳公司董事總經理吳睿表示,目前市場出現一些築底回暖的跡象,正處於政策底部,但能否在短期內恢復仍需要觀察,需要考慮銀行流動性、疫情變化等因素。不過,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的情況會比上半年大為好轉。
2022.04.15 信報
啟德 MONACO MARINE 貼市開價
港府將於4月21日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限聚令由原本2人改為4人,新盤隨即乘勢趕本月內推售。會德豐地產九龍東啟德MONACO MARINE(MONACO ONE發展項目第2期)周四(14日)公布首張價單,是相隔近3個月後再有全新項目開價,涉及112伙,折實平均呎價24833元,雖較區內對上一個新盤、同系MONACO ONE(MONACO ONE發展項目第1期)首批折實平均呎價,相差約6個月貴6.3%,惟相對MONACO ONE去年11月公布的4號價單折實平均呎價則低約2.7%,反映發展商開價仍屬貼市。至於MONACO MARINE首張價單有約98%單位,都能受惠《財政預算案》進一步放寬按揭保險樓價上限的「財爺Plan」。
呎售24833元 796萬入場
MONACO MARINE在第五波疫情高峰期過後登場,是繼恒地(00012)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的長沙灣映築今年1月中公布首張價單以來,近3個月後首個開價的全新盤。
價單顯示,MONACO MARINE首批單位實用面積326至713方呎,90天即供最高設12%折扣,折實售價796.4萬至1895.4萬元,折實呎價23491至26733元,折實平均呎價24833元,較會德豐地產同系MONACO ONE去年11月初發布首批折實平均呎價23365元高出約6.3%,但相對MONACO ONE去年11月中公布4號價單的折實平均呎價25533元則輕微低2.7%,反映定價屬貼市價水平。
MONACO MARINE首批入場單位為1A座3樓B室,實用面積326方呎,1房間隔,折實售價796.4萬元,折實呎價24429元。
值得留意是,若買家曾入票同區同系MONACO、GRANDE MONACO或MONACO ONE,可選用120天即供付款計劃,同樣享12%折扣,成交期多30天。
首批112伙 98%受惠放寬按保
若以建築期付款辦法最高享9.5%折扣計算,整張價單112個單位中,有110個(佔98%)打折後售價低於1920萬元,可受惠「財爺Plan」,當中88伙打折後售價在1200萬元以內,可承造最多80%至90%高成數按揭。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形容項目價錢為「全城啟航價」,並預告加推單位會逐步提價。項目周五(15日)起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及收票,預計4月內開售。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MONACO MARINE開價算保守,可見發展商有意透過首批單位起動樓市,料可順利沽清。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則指出,發展商以「先求量、後求價」策略推盤,認為稍後加推才會加價。
香港置業高級區域董事胡耀才稱,啟德區4月暫錄2宗二手成交,較3月同期6宗成交,減少約66.7%。他解釋,有新盤發售能帶動區內氣氛,二手業主憧憬新盤向隅客回流市場,議價空間由原來的3%至4%,減至1%,甚至不議價,因此需要留待新盤開售後,區內二手成交量才會回升。
MONACO MARINE位於沐泰街10號,共提供559伙,實用面積324至1708方呎,預計2023年3月中落成入伙。
同區新盤則加碼提供優惠吸客,中國海外(00688)旗下位處啟德跑道區的維港1號,建築期付款計劃及建築期備用二按貸款付款計劃等4個付款辦法分別增加1%折扣。此外,項目增設「復活節彩蛋」優惠,由4月18日至5月15日期間,買家購買單位可獲額外樓價4%折扣。
2022.04.15 信報
大發地產業績審計 安永不表意見
3月業績期後事隔半個月,開始有部分早前只能刊發未經審核業績的內房完成審計工作。大發地產(06111)於周四(14日)公布,核數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已完成對其去年業績的審計工作,並作出若干更新。安永於核數師報告中「不發表意見」,由於多重不確定性的潛在相互影響及其對綜合財務報表的可能累計影響,安永無法為綜合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
大發地產並未償還分別於今年1月及3月到期的若干優先票據本金4036萬美元及利息2227.5萬美元,並收到7月及明年4月到期優先票據本金總額至少25%的持有人發出加速通知,因此本金總額近41.9億元人民幣的優先票據、計息銀行及其他借貸成為違約或交叉違約,其中33.07億元人民幣須按要求支付。
明發集團(00846)發補充公告,其核數師立信德豪已按照《香港審計準則》完成對其去年業績的審計,包括綜合財務狀況表、綜合損益表及綜合其他全面收益表的財務數字及其相關附註。經審核年度業績與3月31日公布的未經審核年度業績相同,已經審核委員會審閱及獲董事會批准。
思城摩比財報獲核數師同意
至於思城控股(01486)則表示,核數師安永已完成審核其去年綜合財務報表,業績公告所載的全年業績維持不變;綜合財務報表已經公司審核委員會同意及審閱。
摩比發展(00947)指出,已完成去年業績的審計程序,且核數師德勤已認同早前公布的初步業績,初步業績與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中所載金額核對一致。
2022.04.15 信報
未補價資助房可造 H 按 11月起實施
政府近年透過不同方法協助市民上車和減輕供樓負擔,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最新出招,安排購買一手及未補地價二手資助出售房屋的業主,除沿用以最優惠利率(P按)計算的按揭計劃外,亦准許其選用與銀行同業拆息(H按)掛鈎的按揭計劃,暫定今年11月起推行。參考現時的銀行利率,採用H按計劃的每月供樓支出動輒減約11%,而當局指出,此安排有望節省利息開支和減少按揭還款額,料受到市民歡迎。
房委會周四(14日)發出的文件提及,自1978年推出居屋以來,只接受P按貸款計劃,但現有記錄並無顯示為何按揭保證契據只接受P按計劃。房委會考慮到H按已經成為市場上最普遍的一類按揭計劃,加上因應公眾要求,因此計劃讓購買一手及二手居屋業主可選用H按按揭計劃,暫定推行日期為今年11月1日。
房委料借款人為慳息轉按
當局透露,已經聽取銀行等財務機構的意見,並於本月6日向所有參與財務機構發信,提及主要執行條款和暫定推行日期,待銀行提交進一步的意見後,房委會預計今年5月向銀行等發信,容許其除提供P按計劃外,對所有資助出售單位的業主、一手和二手單位的新買家提供H按計劃。
截至今年3月底,房委會估計由該會作貸款保證的按揭共有約7.88萬宗,涉及的未償還按揭貸款共有約970億元,並相信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或會有很多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借款人為節省利息和還款開支,轉按至H按計劃;另由於H按的利率較P按低,若最終涉及拖欠按揭還款時,房委會潛在的財務責任或會相應減輕。
參考「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2」(居屋2022)單位的臨時售價作估算,假設白表買家承造九成按揭、還款年期為25年,以今期造價最貴的「樓王」、位於北角驥華苑的單位臨時售價531萬元計算,選用P按計劃的實際供樓利率2.5厘,每月供款21439.4元,若選用H按計劃的實際供樓利率約1.49厘,每月供款19090.5元,意味業主每月供樓開支減少2348.9元或11%。
採用相同的假設,以居屋2022售價最平的九龍東啟德啟欣苑單位臨時售價124萬元計算,採用H按的每月供樓支出約4458.1元,較P按計劃的5006.5元低548.4元或約11%。
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採用H按計劃「息口上平啲,負擔少啲」,惟相對P按計劃的利率變動風險大,相信房委會是次因應社會習慣作出有關安排,亦是與時並進的表現,為買家提供「多一個選擇」。
2022.04.15 信報
首季補地價206億16年高
發展商補地價步伐加快,加上多個大型補地價項目完成磋商,帶動相關金額持續處於高水平。地政總署周四(14日)公布,今年首季送交土地註冊處登記的土地交易,牽涉補地價金額約205.54億元,超越2018年第四季錄得約168.01億元,創2006年第三季有紀錄以來約16年季度補地價金額新高。
地政總署表示,今年1至3月土地註冊處已就17宗契約修訂和4宗換地個案完成註冊,同季亦循私人協約方式批出5幅土地,前述26宗個案涉及的補地價金額約205.54億元。
翻查該署資料,今年第一季的補地價金額,較去年第四季的123.7億元激增66.2%,連續兩季上揚,並為有紀錄以來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若以財政年度計算,2021至22年度(2021年4月至2022年3年)的補地價總額約555.2億元,也是有紀錄以來新高,較2020至21年度約226.55億元,大增接近1.5倍。
九建牛池灣項目完成簽辦
前述26宗個案中,部分已於去年曝光,例如九龍建業(00034)去年10月宣布就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前聖約瑟安老院地盤,接納政府提出的補地價,涉資96.58億元,膺市區歷來最大額的私人重建補地價個案,雙方於今年首季完成簽辦相關文件。
至於太古地產(01972)與中華汽車(00026)合作的柴灣前中巴車廠重建項目,相關文件亦在今年首季送交土地註冊處登記,涉及約45.4億元。香港房屋協會則有3個項目在期內完成私人協約批地程序,牽涉總金額逾56億元。
另外,由中資數據中心集團持有的葵涌藍田街2至16號用地,於今年首季完成約4.68億元的補地價,城規會曾經批准該址興建1幢21層(另設2層地庫)的數據中心,可建樓面面積約24.68萬方呎,以此計算,每方呎樓面補地價約1894元,也是本港第六宗循工廈重建「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完成契約修訂的個案。
2022.04.15 信報
CCL 兩連揚 中原確認見底回升
樓價指數進一步回升,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9.65,按周升0.17%,連升2周。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直言樓價已確認見底回升,未來將反覆造好,展望下半年CCL可重上190,收復早前的跌幅。
黃良昇指出,樓價見底回升2周,CCL累升1.3%,預期樓價走勢將反覆向升,而周四政府公布4月21日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詳情,以及4月15日至18日復活節長假期對樓市的影響,將於5月上旬公布的CCL才開始反映。
港島區周漲0.46%跑贏
四大分區樓價指數三升一跌,之前跌得較深的港島區,反彈幅度繼續稱冠四區,最新按周漲0.46%至185.76,連升3周共3.37%。上車盤集中的新界西緊隨其後,報169.31,按周升0.31%,連升2周共2.15%。新界東樓價指數則為193.37,按周微升0.06%,終止連跌3周的勢頭。九龍分區樓價指數逆市向下,按周跌1.62%,低見170.4。
周四(14日)公布的CCL是據4月4日至10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的中原集團成交計算,近八成交易是在3月21日至27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為今年3月21日政府預告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當周市況。
2022.04.15 信報
灣仔譚臣道全幢舊樓 1.1億獲承接回報1.8厘
投資氣氛轉旺,大額全幢物業亦錄成交,灣仔譚臣道115號全幢舊樓,以約1.1億元售出,呎價約2.43萬元。
市場消息指出,譚臣道115號全幢,現為一幢樓高6層的物業,地下及閣樓為商舖,1樓至5樓為住宅單位,總樓面面積約4522方呎,2018年起以1.1億元放售,近年曾反價至1.2億元,終以1.1億元易手,呎價約2.43萬元。目前全幢物業租出,月租收入約16.68萬元,以成交價計算,新買家可享租金回報約1.8厘。物業亦有潛力與毗鄰113號一併重建發展成商業大廈,合併後地盤面積約1800方呎,估計可建總樓面約2.7萬方呎。
上水新祥街舖呎造6.63萬
另外,上水新祥街27號地下,建築面積約1200方呎,屬於新祥街及新康街交界單邊舖位,昔日水貨客旺段,原以8000萬元放售,終以7950萬元售出,呎價約6.63萬元。現由參茸店以每月15.6萬元租用,回報約2.4厘。原業主2007年3月斥1660萬元入市,賬面大賺6290萬元或3.8倍離場。
2022.04.15 經濟
疫情衝擊 首季大額成交減半
受疫情影響,高力國際指,首季大手買賣錄112億元,按季跌近5成。該行料第2季情況有改善,全年共涉700億元,按年跌5%。
高力國際指,資本市場與投資2022年首季物業總投資額按季下跌46%至112億元,其中超過一半來自去年洽談的交易。自1月底推出更嚴厲的社交距離措施後,市場交投步伐開始減慢,但基於2021年整體交投量低,成交額仍錄得按年19%增長,其中以工業和零售物業的交易量為最高。
酒店業經過去年交投淡靜後,現重新獲投資者注視,紛紛尋找趁低吸納的機會及看中酒店物業能轉為出租住宅項目的升值潛力。
迷你倉集團連環入市
首季工廈買賣佔逾4成,仍是投資市場焦點,數到最活躍為新加坡迷你倉集團STORHUB,連環在港掃工廈,包括兩度向舖王鄧成波家族購工廈,其中以3.5億元購入紅磡義達工業大廈一籃子物業,涉及該廈1樓A及B室、2樓B室、C室及D室、4樓至6樓B室,及地下3個落貨位及7個車位,該批物業總樓面約83,531平方呎,呎價約4,190元。基金再購入長沙灣及新蒲崗工廈,3項物業合共涉近9億元。
高力預計投資物業市場於第2季將繼續放緩,但相信隨着政府由4月21日起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2022年下半年整體市況及交投量會有所改善。由於市場對數據中心和冷藏倉庫的需求強勁,工業物業將持續受到追捧。由於酒店能靈活轉換成共居、服務式公寓或隔離設施,相信亦會刺激交投量。
事實上,踏入第2季,投資市場有所改善,更錄得大額買賣賣,葵涌集運中心全幢工廈成交,物業位於貨櫃碼頭路43號,總樓面面積約26.62萬平方呎,美資基金以29億元購入,呎價高見1.09萬元,為區內工廈呎價新高。是次成交暫為2022年市場最大手買賣。據了解,該物業早年已由數據中心租用,而新買家為美資基金Nuveen旗下Asia Pacific Cities Fund(APCF),主力投資亞太區物業包括新加坡、日本等,如今首次進攻香港即購入工廈。
全年成交金額 預測下調至跌5%
高力香港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執行董事翟聰表示,以往內地資金為物業投資市場的主要源動力,不過兩地通關時間表尚未明朗,內地投資者的跨境資金流動繼續受到限制,在第1季只佔總成交量2%。因此,除非未來幾個月有大型交易來提振成交量,否則將較早前對2022年全年交易量按年增長15%的預測,調整為下跌5%至700億元。
2022.04.15 經濟
逾億元買賣 按季跌4成
疫情衝擊投資市場,戴德梁行報告指,逾億元大手買賣成交宗數及金額,按季跌4成。
戴德梁行指,第5波疫情的發展阻礙了買家視察物業和面談的進度,使商業物業的投資活動於第1季明顯放緩,以逾億元的貴重成交為例,總金額和成交宗數分別按季下跌45%和40%。不過,今年首季的交投情況還是比2019及2020年第1季的表現好,反映在嚴峻疫情下,今年仍然錄得一個不俗的開始。
零售物業佔37%
按資產類別分類,零售物業佔全季整體成交額的37%。自第5波疫情以來,本港零售市道低迷,部分投資者希望於市場上趁低吸納優質物業。本季度逾億元的零售物業成交包括新鴻基地產以超過16億元購入The YOHO Hub A期商場,及有私人投資者以6.5億元買入整幢荃灣樂悠居基座商場。該行預料以民生商業為主的社區商場會繼續成為本地投資市場的新增長點。
另一方面,第1季工業物業成交比2021年稍微放緩,市場上具長遠增長潛力的貨源已陸續被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買家所吸納。上季度內其中一宗值得注視的工業成交為為私人投資者以7億元購入新蒲崗工廈東傲一共6層樓面(連命名權)。行政長官曾在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示,活化工廈措施如放寬工廈重建地積比率和免收整幢改裝的地契豁免書費用,一併延長至2024年10月。因此,工廈仍然擁有一定的回報和增值潛力,將繼續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除此之外,承接前季的強勢,酒店類型物業的交投依然活躍。在第1季美國基金公司PGIM收購了位於油麻地的CASA酒店,作價約5.9億元。政府最新宣布縮短入境隔離時間,預計酒店入住率有望在下半年改善。
投資者趁低吸納
相反,寫字樓物業市場維持平靜,繼續受環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寫字樓買賣成交約佔季內總成交金額的15%。季內錄得數宗寫字樓交易,包括有本地老牌家族以約7.6億元將整幢位於觀塘的宏開中心售予SUN Mobile,及有創科企業斥資近4億元購入新落成的長沙灣甲級商廈荔枝角道888號自用,可見寫字樓買賣成交以自用為主。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資本市場主管高偉雄表示,本地投資者反而視這段時間為入市的好時機,尋求機會以低價入手商業物業,以第1季總投資金額計算,本地資金佔比近8成。相反,海外投資者繼續聚焦在工業和酒店類型物業,但在第1季的活動明顯較前季減慢。隨着疫情在下半年陸續減退,跨境限制有望放寬,預料海外資金佔香港商業物業投資總額的比例將大大提高。
2022.04.15 星島
美聯2,150萬購大角嘴道鋪
美聯工商鋪最新以2150萬購入大角嘴道鋪位,呎價3.77萬,低市價約10%,原業主持貨8年錄明賺實蝕離場;美聯工商鋪於過去一年間連購7鋪,合共涉資逾兩億。
美聯工商鋪公布,該集團新以2150萬購入大角嘴道129號至137號大全街6至20號大富樓地下A1B鋪,建築面積570方呎,作價2150萬,平均呎價3.77萬,租客為潮家家雜貨鋪,月租6.5萬,料回報3.7厘,集團購入鋪位將作長綫收租用途。
據市場人士指,原業主於2014年以2080萬購入,持貨8年帳面賺70萬,惟扣除代理佣金及印花稅等開支,料實蝕約150萬離場。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工商鋪)盧展豪指,集團上月初洽購該鋪位,該區近期有多個住宅新盤推出,故發展潛力不俗,當時原業主叫價約2800萬,經多番磋商後,減價至2150萬成交,減幅逾20%,成交價低市價約10%,隨着疫情持續好轉,鋪市最差時間已過,市區鋪租跌無可跌,市場正處「追落後」狀態,集團短期內有機會再增購工商鋪。
盧展豪:鋪市最差時間已過
本報統計資料顯示,該集團於去年5月起連購7鋪位,合共涉資約2.04億,惟早前以3650萬購入北角英皇道460至470號及書局街12至18號樂嘉中心地鋪,呎價約4.05萬,該鋪於去年9月錄取消交易。
2022.04.15 星島
信德西翼呎租49元跌10%
受疫情衝擊,甲廈市場陰霾密布,租金持續調整。消息指,由外號「手套大王」葉建明持有的上環信德中心西翼中層海景優質戶,於交吉一年後,以每呎約49元租出,較舊租金跌一成,回報更跌穿1.5厘水平。
「手套大王」葉建明持有
據市場知情人士透露,上環信德中心西翼中層09室,建築面積約1391方呎,最新以每呎約49元租出,月租約68159元,舊租金每呎約54.6元,去年4月約滿撤出,當時業主以每呎約60元放租,市場承接力疲弱,故洽租一般,加上第五波疫情於今年初爆發,市況進一步「插水」下,令業主議幅擴闊,單位交吉約一年後租出,租金跌約10%。
代理指,上述單位外望開揚海景,屬該甲廈優質單位,儘管租金稍下調,已屬市價水平。上址業主為外號「手套大王」的葉建明,於2019年以約5564萬購入上址,回報約1.47厘。
葉建明活躍於市場,與相關人士於2019年中以約4.516億購入觀塘道368號甲廈,該廈3層全層特色戶,分別為33樓、35樓及36樓全層,其中33樓全層建築面積約9566方呎,涉資逾1.473億,平均呎價約15400元;35樓面積與33樓一樣,以每呎約1.59萬易手,涉資1.52億;還有36樓以1.522億易手,建築面積約9250方呎,平均呎價約1.64萬,另平台176方呎,共作價4.516億,其友人亦大手購入該廈全層,成為該廈最大手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