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54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4/06/26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4.06.26 自由時報
5月房貸餘額增速創新高 土建融相對冷靜
中央銀行昨公布五月房貸餘額衝上十兆四三三五億元、建築貸款餘額達三兆二八○四億元,雙雙續創新高。房貸餘額年增率達九.七九%,增速創二○二一年八月以來最大,且連續十二個月上升;建築融資增速僅二.九一%,是二○一七年六月以來新低,對比房貸市場火熱,建築貸款相對冷清。

五月房貸餘額月增一二四二億元,如果速度不減,預期六月將破十.五兆元大關;央行官員分析,五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大增一一六二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六都五月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也高達二十五.六%,加上房價持續居高,推升整體房貸餘額成長。

房市量增價揚 移轉棟數挑戰11年最高
另據永慶房屋昨發布第三季網路會員調查,民眾看漲房價比率高達六成,創近九季最高;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預期,今年房市「量增價揚」格局確定,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望挑戰三十六萬棟的近十一年最高。

央行官員表示,為避免銀行信用過多流向不動產,央行除了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措施,下調特定地區第二戶的貸款成數至六成,雖不至於影響新青安首購族,但是央行調升存準率一碼,加上近期財政部檢討新青安貸前審核與貸後管理,銀行在放款時可能會更為審慎。

官員認為,建築貸款增速放緩反應建商開案審慎,原因除了目前營建成本還是居高不下,央行對購地貸款成數限制,加上建案工程至少要三年,三年後新青安政策補貼已結束,房市景氣能否延續目前榮景的不確定性提高。


5月房貸餘額 創三高
暴增1,236億,史上單月最大增量;年增率9.81%,34個月新高;站上10.38兆元高點
工商時報

5月房貸創三高,金管會25日公布,國銀5月房貸增加1,236億元,創單月增量史上新高,年增率9.81%,亦是2021年8月以來、34個月新高,房貸餘額站上10.38兆元,續創新高,且連16個月增加。

相較民眾買房申貸熱潮,5月國銀建築融資僅增15億元,年增3.2%,已連九個月下降,餘額達3.67兆元,國銀房貸加建融餘額5月正式突破14兆元,達14兆557億元,亦是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侯立洋分析,5月房貸餘額增加1,236億元,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新青安貸款拉動,二是因為土建融興建完工後,轉分戶貸款,其中新青安貸款為主要因素。

侯立洋指出,新青案貸款撥貸金額5月亦創新高,據財政部數據顯示,5月撥貸金額636億元,比5月522億元、單月大增22%,國銀5月房貸餘額增加1,236億元,等於有4~5成是新青安貸款貢獻。

央銀25日亦公布,5月加計外銀與陸銀在台分行的金融機構房貸,單月增加1,242.99億元,餘額達10兆4,335億元,年增率擴大至9.79%,是2021年8月以來新高;5月建築融資增32億元,餘額3兆2,804億元。

央行官員分析,今年國內景氣不錯、出口回溫,台股上揚、成交量大增,帶動整體財富效果,且新青安措施激勵效果延續,民眾購屋剛性需求上升,成推升房貸餘額衝高主因。但6月央行調升存款準備率,讓銀行放款更審慎,多少對房市會有壓抑效果。

等於金管會及央行都認同,金融機構5月房貸爆出千億元以上增量,主要原因還是新青安房貸拉動的購屋剛性需求增加。

金管會已表示,今年金檢時會注意銀行在房貸授信上,是否落實授信5P原則,要確認客戶償還能力、工作收入等是否相當,也要確認收入的真實性,是否為人頭戶,貸後是否有異常等,都要落實到銀行的內規中。


通膨預期和新青安推升 5月國銀房貸增逾千億再破紀錄
聯合報

金管會今日公布,5月國銀房貸業務量餘額來到近10兆3810億元,其中,較4月大增1236億,已創下史上單月房貸增量新高紀錄,由於5月的新青安房貸的新承作量,也創去年8月開辦以來新高紀錄,對5月整體國銀房貸量大增,估計發揮相當大的助攻作用。

在此同時,5月的國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月的年增率也高達9.81%,已直追2021年曾破10%年增率的紀錄,2021年7月的年增率為10.06%,這也是快3年,近34個月以來的單月房貸業務量年增率最高紀錄,若和4月相較,1236億的增量,月增率也高達1.2%,在統計紀錄上也非常罕見。

相較於5月房貸爆大量,但金管會所統計的土建築貸款年增率,依然每況愈下,5月的土建融貸款餘額為3兆6747億,年增率再從4月的3.57%降至3.2%,最主要仍和建商買地縮手、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缺工問題,因此對新推案觀望所致。

根據行庫數據,5月新青安的房貸業務量,約占行庫的新承作房貸業務量4成以上。金管會也引述財部統計指出,今年以來新青安每月新承作業務量,從1至5月依序為503.38億、287.89億、482.37億、521.92億、635.98億。

其中,3月以後明顯業務量增幅更顯著,金融圈人士認為,應和央行在3月升息的效應有關,也使民眾對通膨的預期更濃厚,想買房保值,首購族透過新青安進場買房數量從3月起也更顯著增加。


5月房貸餘額破紀錄、建商推案信心卻萎縮 央行解密
經濟日報

買盤與建商推案信心兩樣情。新青安加上國人抗通膨預期心理,台股續創新高造出的財富效果,推升房市火熱,央行25日公布5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續破10兆新高、達10兆4,336億元,月增1,242億元創史上單月新增金額最大量,反映5月國人買房力道強勁。央行官員表示,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仍高,房市交易量往上走,推升餘額持續創新高。

央行統計,至今年5月國內購置住宅貸款餘額達10兆4,336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央行官員認為,只要房市交易量向上,購置住宅貸款餘額都很容易再創新高,年增率寫9.79%,連兩個月破9%,並創2021年8月以來最大增速,的確反映國內景氣佳、首季經濟成長率破6%,以及台股頻創新高帶動的財富果,與新青安政策帶動的自助買盤。根據央行統計,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自去年6月一路走高。

根據統計,今年5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25.89%,其中六都中,以將迎來台積電(2330)的高雄為最高、達47.35%,台南居次45.65%,台中21.37%名列第三名,後續新北19.81%、台北18.84%、桃園14.82%。

惟建商面對房市未來展望,明顯與買盤兩樣情。有「建商推案信心風向球」之稱的建築貸款餘額,5月緩增至3兆2,804億元,月僅小增32.14億元,寫今年月增金額最少,年增率收斂至2.91%,較上月3.31%減少,下探2017年6月以來新低紀錄。

央行官員指出,建商心態的確相對保守,因為,第一,通膨高,成本攀高,鋼筋、水泥漲價,缺工又推升人力成本;第二,目前建商看到房市買賣移轉棟數高,認為主要受到三大因子影響:台灣景氣不錯、出口回穩、台股續創高帶動財富效果,但建商認為,這三大因子是否能再延續三年,很有疑慮。

央行官員解釋,如果建商今年開始蓋房,通常三年後完工,屆時面臨成屋出售,但建商無法把握,景氣佳景是否能延續到三年後,也沒有信心台股到三年後還可以持續創高,此外,推動房市熱度的新青安政策去年8月上路,僅實施三年,預計實施到2026年7月底,政策只剩下約兩年時間,建商無法把握屆時沒有新青安推動,是否能順利銷售。
 
2024.06.26 工商時報
跨部會堵新青安漏洞 劉世芳:二天內提報資料給政院
新青安房貸優被質疑協助炒房。內政部長劉世芳25日表示,新青安本是幫助年輕人購屋、立意良善,也達到階段性效果,但部分業者利用新青安房貸政策吸引民眾以投資為目的購屋,並非好的方向,內政部二天內會將資料呈報政院,跨部會找出政策漏洞,遏止炒作;針對貸後出租等情事,也不排除查核後踢出新青安貸款。

內政部25日晚間發出新聞稿,呼籲不動產開發業及代銷業者應自律,尤其是請網紅協助行銷時,應注意行銷手法,勿散布不實資訊,刻意營造搶購潮;同時,也將聯合縣市政府發動稽查,若相關業者違反法令,最高將處以5千萬元罰鍰。

關於新青安房貸引發炒房的質疑,行政院已召開新青安檢討會議,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強調,過去政府實施《平均地權》、《房地合一》2.0等政策,房價有紓緩,房價高低是很多因素造成,房屋本身無罪,應該要正名,政府不打房是打炒房,只要有炒房行為,一定會打。

卓榮泰、劉世芳25日在立法院會備詢時,就新青安上路以來各種亂象,做上表述。卓榮泰表示,政府打毒品、打擊犯罪才叫「打」,房屋本身有價值,也有社會市場的成本,政府會採取公共政策平抑房價,「我們不是打房,而是打炒房。」

劉世芳進一步指出,內政部將在二天內整理相關資訊報給政院,後續政院將召開相關部會會議,找出政策漏洞。

針對新青安貸後出租,劉世芳也坦言,確實發現此缺點,未來將加強勾稽,也不排除查核發現後踢出新青安貸款,政府會出面遏止炒作房屋不當行為,新青安房貸是為了幫助年輕人購屋,尤其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在經濟上相對弱勢的人,政策立意良善,過去也達到階段性的政策效果。

但劉世芳指出,部分房仲、代銷業者或在網路上,有相關討論將新青安形塑成投資炒作的工具,造成許多人利用新青安來投資不動產,是不洽當的行為。


新青安買轉租還騙補貼 劉世芳:勾稽後踢出
自由時報

新青安貸款去年八月上路後,立委質疑助漲房市交易,更有人買房後轉租、並申請租屋補貼。內政部長劉世芳昨強調,確實發現這個問題,未來若勾稽出來,就可能會將之踢出新青安貸款。

立法院院會昨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對立委指出在新青安政策下,有話術鼓吹年輕人租不如買,還有許多年輕人變成人頭,讓人擔心五年寬限期後,就是房市泡沫的開始;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新青安貸款補貼的原意非常好,幫助年輕人和需要房屋的人;房價高漲非單一因素,部分市場上出現的問題,他會請各部會提出因應作為和未來精進的方式。

卓揆並重申,房子本身沒有罪,政府並非打房,而是「打炒房」。

立委黃珊珊質疑,很多銀行要求新青安貸款須簽「自住」切結書,但沒有人力去稽核,有些人還出租房子、拿租金補貼;而五十一萬戶的租金補貼戶,有無和新青安貸款勾稽?劉世芳回應,內政部在尚未進行檢討機制之前,確實發現這個問題,未來若勾稽出來,就可能會踢出新青安貸款。

朝野立委也聚焦社宅議題,民進黨立委蔡其昌指出,都會區社宅中籤率僅一、二成,代表需求很高,但目前社宅比例過低,賴總統應該將目標從十三萬戶提高至二十五萬戶。卓榮泰表示,前總統蔡英文建立的機制,正往正向發展,他的責任是做得更快、更多、更好,「社會住宅、居住正義這件事,永遠是我們很重要的優先事項」。


防堵房貸人頭戶 金管會兩路並進
經濟日報

新青安房貸點燃房市買氣,推升5月底本國銀行房貸攀升到10兆3,810億元,單月跳增1,236億元,是史上單月最大量,年增9.81%也是近三年最大,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說,一、已將國銀辦理房貸風控、法遵納入金檢重點,二、要求各銀行需在業務端和貸後管理落實防範投資客炒房和人頭戶申貸。

金管會已重申各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需要落實執行5P原則,包括需要去審查借款戶信用、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和還款來源外,也要注意風險定價,依照授信準則辦理。

侯立洋說,為瞭解國銀近兩年辦理房貸情況,有將授信風控和法遵情況,納入金檢重點,其次,也要求銀行公會督導建立防範投資客炒房和人頭戶申貸機制,要求銀行在業務端和貸後管理都要落實。

其中包括三大項,1.確認客戶支付能力與工作能力是否相當,2.確認查證收入真實性,3.是否是人頭戶、查證貸後的異常情況等,這也是金檢時的查核重點,確認是否有依照各銀行內規辦理。

金管會公布5月底國銀房貸餘額攀升到10兆3,810億元,單月跳增1,236億元,是史上單月最大量,侯立洋說,主因是新青安房貸量飆新高,土建融新建完工轉分戶貸款兩大原因所致。

依財政部統計顯示,今年新青安新撥貸量,從1月503億元、2月農曆過年降到288億元,3月又回升到482億元,4月再往上攀升到522億元,5月636億元達到顛峰。

房貸量能飆升,但土建融卻持續下滑,5月底國銀辦理建築融資餘額3兆6,747億元,年增降3.2%是連九個月下滑續改寫近六年半低點,主因是政府健全房市政策及通膨推升建材價格上漲,使建商推案轉趨保守所致。

新青安好好借?平均每戶多扛200萬元房貸

新青安催化首購買盤,貸款族背負的房貸金額也直線上升。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5月新青安單月撥貸戶數高達8273戶,再創新高,不過平均每戶撥貸金額來到768萬元,較上路前的553萬元,也增加了215萬元,成長金額比新青安提高的200萬元額度還多。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新青安平均每戶核貸金額較舊青安大增,主要包括四大因素。

第一,「貸款額度提高」,新青安貸款上限為1000萬元,較舊青安多200萬元,購屋族普遍提高預算,以便增加購屋選擇。

第二,「年期長月繳低」,若以舊青安貸款800萬30年期,和新青安1000萬貸款40年期,月繳金額均在2.8~2.9萬,等於加量不加價,用足額度、資金運用更加寬裕。

第三,「房價上漲」,房價受通膨、工料漲價等因素逐年上漲,民眾申貸購屋的金額也逐年拉高。

第四,「首購偏愛新屋」,由於行庫放貸通常有「屋齡+年期」小於一定年限的內規,因此為爭取長年期貸款,首購族偏向購買低屋齡的物件,申貸金額也較中古屋更高。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新青安上路至今,平均每月的撥貸戶數超過5500戶,據此推估,到了今年6月底,新青安撥貸總戶數可望逾6.3萬戶,政策反應相當熱絡,且目前新青安每戶平均撥貸額度還不到800萬元,以申貸額度上限1000萬元來看,後續仍具成長空間。

不過近期官方已針對新青安提出檢討精進方案,除了要求新申貸戶加簽自住切結書,也強化貸前徵審,並針對所有申貸戶加強貸後管理,違反自住規範者,將面臨取消優惠利率、縮短年期、降低成數等衝擊,藉以防範人頭戶及假自住真出租。

陳定中表示,若精進管理能徹底落實,新青安的成長趨勢有機會緩步降溫,但市面上的租賃供給,可能因屋主回歸自住而減少,後續的租金走勢值得進一步留意。


新青安淪炒房手段 劉世芳:政府會出面遏止炒作
聯合報

新青安貸款政策遭不肖人士當成炒房手段,引發輿論關注。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表示,這兩天內政部會把整理到的資料報給行政院,再由行政院召集相關部會共同找漏洞;她強調政府會出面遏止炒作現象。

有關新青安貸款政策遭不肖人士當成炒房手段,劉世芳今天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新青安房貸是為了年輕人,尤其是剛出入社會的年輕人、經濟比較弱勢的人,新青安房貸是一個好的政策,在過去達到階段性效果。

不過,劉世芳也坦言,在網路上面的人、房仲業者、代銷業者會利用新青安房貸,造成很多人在投資炒作,所以內政部這兩天會再把整理到的資訊報給行政院,行政院會跟內政部、金管會、中央銀行、財政部共同來找出漏洞。

劉世芳強調,她相信新青安貸款政策的利益是良善的,但是有人把它當成是房子炒作的藉口的話,都不是好的方向,這一點政府會出面遏止炒作的現象。

至於內政部為配合常備兵員額需求及服兵役公平,修正申請服補充兵役條件,刪除役男家庭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可申請服補充兵役規定。劉世芳表示,目前還在統計當中,內政部配合國防部,對於役男未來申請的部分,包括身心、家庭因素、家庭健康、家庭家屬健康等狀況,內政部會稍微趨嚴一點,會影響到多少人,現在還在統計當中。
 
2024.06.26 經濟日報
「囤房稅2.0」七月上路 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多屋族三招因應
「囤房稅2.0」將在7月1日正式實施,由於係採取全國總歸戶的方式來課更高的囤房稅負,若沒有好好提前規劃,明年五月收到的房屋稅單恐怕就會有感增加,對此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蘇金城表示,多屋族可以「降低手上持有物件,汰弱留強」、「閒置房屋轉出租」、「自用設籍」等三方式因應。

「囤房稅2.0」是去年12月19日修法三讀通過,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政策目標主要是提高持房大戶房屋之持有稅,一方面迫使他們釋出手上房源,以量制價來減輕市場房價持續上漲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引導多屋族將房子做更有效的運用。

蘇金城指出,除了全國單一戶(非豪宅)自住之外,多屋擁房族如果不做一些調整,明年收到的房屋稅一定會是有感增加;他認為,多屋擁房族可透過以下三方式減輕明年房屋稅的負擔。

第一「降低手上持有物件,汰弱留強」;蘇金城表示,「囤房稅2.0」最大特色是全國總歸戶,而且各縣市政府必須訂定囤房差別稅率,過去可將多戶房子養在個別縣市的避稅作法已經行不通。全國只能有三戶符合自住的房子可以適用1.2%的自用稅率,第四戶起就會被課到較重的囤房稅。

蘇金城建議,這些民眾需降低手上房子數量,並以目前地段力及未來發展潛力,做汰弱留強的動作,何況現在各地房價都在相對高點,也是個逢高出脫、獲利了結的不錯時機點。

第二、「閒置房屋轉出租」;蘇金城指出,將閒置的房屋轉出租,如果民眾擁有多戶閒置房屋,根據「囤房稅2.0」,非自住房屋出租,並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的房屋,法定稅率將由現行的1.5%~3.6%降為1.5%~2.4%,等於最高稅率減輕了1.2%!以較低稅負鼓勵多屋族將閒置資產有效運用。

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公關企研室指出,近幾年來政府大力鼓勵多屋族轉作公益出租人或投入社宅包租代管市場,「囤房稅2.0」也能享有與自住住家用房屋一樣的優惠稅率。

第三、「自用設籍」;蘇金城認為,據現行規定,個人住家用房屋,如符合無出租,並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全國合計三戶以內,可申請適用自住住家用稅率1.2%。

蘇金城指出,「囤房稅2.0」對於自住住家用稅率1.2%,增訂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的要件,所以若尚未辦理戶籍登記,屆時恐也無法享有較低、較優惠的房屋稅率,提醒自住民眾要特別注意。

基本上,「囤房稅2.0」是鼓勵純自住,加重房屋稅負來懲罰多屋囤房大戶,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建議,「房子夠用、夠住就好」,千萬不要囤積,更不要炒作,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能達到政府「囤房稅2.0」想追求的居住正義目標。
 
2024.06.26 中央社
央行管制房市有望降溫? 台經院:利多仍大於利空
中央社

房市熱度不減,央行日前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外界關注房市是否有可能降溫。台經院今天表示,房市處於利多大於利空的環境,雖然預期今年下半年房市交易量成長幅度可能縮減,但房價可能續處高點。

台經院今天上午舉行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目前台灣製造業處於爬坡費力階段,服務業熱絡,營建業續處高檔。5月3大產業氣候測驗點全部走揚,其中,營建業氣候測驗點月增2.89點到110.05點,為連續2個月上揚。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表示,5月營造業包括房屋建築工程、廠房興建相對活絡,但鑒於人力等營建成本較高,對5月營造業當月景氣看法持平,展望未來,考量花蓮強震後重建預算超過新台幣200億元,今年整體公共建設預算近7800億元,營造業對未來半年看法比較樂觀。

不動產業部分,劉佩真表示,六都買賣移轉棟數5月月增率達17%、年增率達25%,整體來說,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中古屋5月都呈活絡。背後原因除了5月工作天數較4月多外,加上股市持續站上2萬點,財富外溢效應加持房市,新青安政策持續對首購族帶來效果。

劉佩真分析,先前除了房價1000萬元到1500萬元的2房暢旺之外,2500萬元到5000萬元的房屋交易也較為活絡,5月在低總價、科學園區住宅房也都表現不錯。展望未來,央行6月祭出第6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且提高存款準備率1碼,不過,央行政策能否扭轉房市上升軌道,仍有待觀察。

劉佩真表示,房市目前處於利多大於利空的環境,利多包括多個單位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會高於3%,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以上,也可能帶來投資保值需求。半導體與AI產業相關供應鏈,持續在全台大力投資廠房,也帶動西部地區房市需求,此外,地震也有引發居住安全疑慮,帶來換屋需求。

展望下半年房市,劉佩真表示,央行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政府也加強新青安政策貸後管理措施,房價相對來到高點,議價空間相對偏小,可能也讓買方出手時比較觀望。觀察目前政策可能讓下半年房市交易量成長趨緩,但房價要往下修正不太容易,不排除其他部會可能還會有其他打炒房措施。
 
2024.06.26 經濟日報
5成消費者認為是購屋好時機 房市交易量挑戰11年新高
永慶房屋發布2024第三季網路會員調查,全台六成消費者看漲房價,創近9季以來新高。另外全台近八消費者認為過去一年房價已上漲超過5%,其中又以新竹縣市、高雄對房價上漲感受最強烈,認為房價上漲10%以上占比逾四成。

調查結果並顯示,多達50%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會是購屋好時機,顯示在經濟逐步復甦、通膨仍高的狀況下,加上新青安優惠貸款拉抬買氣,房價易漲難跌,讓消費者普遍認為未來一年即是進場購屋的最佳時機。

而屋主的售屋意願也有持續上升的情況,52%消費者認為未來半年是最佳售屋時機,也創下近9季以來新高,顯示屋主認為房價要再像過去一樣飆漲的機會不大,加上政府對於房市管制的措施仍會滾動式檢討調整,未來房市走向仍有變數的情況下,未來半年就是最佳售屋時機。

永慶房屋另統計今年1-4月預售屋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交易件數年增82%,總銷金額大增97%,預售屋買氣大爆發,件數、總銷雙創歷史新高。

觀察七大都會區預售交易市況,新竹縣市、台中、高雄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均成長一倍以上,其中,高雄件數年增143%、總銷金額年增178%最為驚人。

葉凌棋表示,觀察七都委售與成交年增率發現,2023Q1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衝擊,讓房市交易降溫,尤其預售市場首當其衝,但在定調「不溯及既往」後,2023Q2市場買氣回溫。

平均地權條例於去年7月1日上路,讓2023Q3預售交易短暫回檔,成屋市場表現則相對穩健,加以新青安8月上路實施,自2023Q4起引爆七都成屋與預售買氣,七都房市交易均呈現擴量成長走勢。

葉凌棋表示,全球經濟景氣穩定復甦,市場資金氾濫,加上通膨預期強烈,及新青安促動購屋買氣,積極進場,房市交易熱絡,2024年整體房市「量增」格局確立。

葉凌棋指出,觀察上半年表現判斷,若下半年經濟局勢穩定且沒有房市政策推出的狀況下,預估2024年房市交易量約34.8至36.0萬棟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3%至17%,有望挑戰近11年新高紀錄。
 
2024.06.26 聯合報
台中老「東區」翻身 建物登記5年成長693%
根據台中市地政局統計,近5年土地建物登記案件,總量達166萬餘筆,平均成長率5.06%,居六都之冠。地政局表示,北屯區登記案件量5年都第一,但「老市區」東區翻身,建物第一次登記,5年增加1464棟,成長率693.84%,受惠於大型建設、大型商場等進駐,帶動房產交易量。

台中市今年人口突破285萬,市長盧秀燕今天在市政會議指出,地政案件量成長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國家整體發展是南北先啟動,中部地區較晚開始。這幾年台中高度發展,地政業務量越來越龐大,在六都成長率最高,但員工數是倒數第二高,地政局運用智慧科技,提供省錢省時的便利服務。

地政局指出,北屯區近5年在登記案件量、買賣登記案件量、買賣登記土地筆數、買賣登記建物棟數及建物第一次登記棟數都名列第一,成為熱點。

地政局表示,東區在登記案件量、建物第一次登記、買賣登記案件量及買賣登記土地筆數連2年成長,其中建物第一次登記成長情形最亮眼,2019年211棟,增加到去年的1675棟,成長率693.84%。

東區受惠於台中大車站計畫、台中糖廠區段徵收,Lalaport等知名商場進駐,帶動房產交易量。

台中市持續重劃區開發,包含13期大慶市地重劃、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15期大里杙市地重劃、水湳機場原址(南北側)區段徵收、捷運北屯機廠區段徵收、豐富專案區段徵收、烏日前竹地區區段徵收及烏日九德地區區段徵收。

吳存金說明,為促進房地資訊公開透明,地政局建置「158 PLUS 空間資訊網」,從2013年至今累計使用達1867萬餘次,將地政圖資結合實價登錄資訊。

各地政事務所更提供「到府教學」服務,協助業者或民眾熟悉業務平台網路操作等。
 
2024.06.26 經濟日報
房市熱爆 全台快銷案暴增2倍 新竹22案最多
全台瘋買房,591新建案調查七大都會區快銷案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台快銷案(半年內完銷)約103筆,比去年同期暴增近2倍,台中市去年僅有4案,今年衝到20案,年增4倍成全台最高。另外新竹今年完銷案達22案,七都最多。

房價部分,由於蛋黃區較少指標案公開,且建商開發轉向蛋白、蛋殼區,上半年均價每坪44.4萬,較去年呈現走跌。

591新建案分析指出,台灣人很愛一窩蜂,先前日式藥妝店、ETF都曾發生搶買,如今這種現象也在房市複製貼上,在新青安房貸上路、股市創高等題材帶動下,部分民眾擔心手腳太慢搶不到,甚至傳出「排隊搶房」、「板凳卡位」等奇景,是今年快銷案大幅增加主因。

以台北市來看,由於房價基期本來就高,且上半年缺乏指標案,動能弱化也讓價格走跌。不過快銷案數量卻是明顯增加,區域主要集中在文山、萬華、大同及北投等區,成交單價平均大約9字頭,較其他蛋黃區更為吃香,顯示在北市寸土寸金的特性下,想完銷仍是要靠價格戰取勝。

新北市這幾年雖然受到北市客群外移,除了案量充沛,買氣同樣遍地開花,不過由於新案多集中於重劃區,戶數量體都有一定規模,去化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快銷案僅有15案,但也較去年6案增加逾一倍。

桃園今年快銷案大多都屬量體有限的中小型個案,除了基期較低的楊梅、觀音等地,在龜山區A7重劃區內也有不少個案在短期內順利完銷。

新竹去年上半年雖然房價雖然年減5%,每坪小跌至43萬,不過快銷案22案卻高居全台之冠,主要是近年新竹市東區、竹北等地房價飆升,讓不少自住客寧願到較遠的香山或新豐、湖口等蛋白區置產,以面積較大的華廈、電梯公寓或透天產品來取代市區大樓。

台中市去年受房市過熱且利多出盡,整體熱度平平,今年則挾著股市大漲的資金行情,加上新青安等利多,買氣一路從「蛋黃熟到蛋殼」,帶動快銷案一口氣衝到20案,年成長更是狠甩各縣市。檢視區域,除了少量在北屯及南屯等蛋黃區外,其餘多數集中在梧棲、沙鹿及龍井等蛋白區。

至於台南、高雄兩地,持續在科技題材加持下價量俱揚,除了房價平均仍有5%年漲幅外,快銷案數量亦是大幅增加。高雄完銷多為小量體個案,以仁武、楠梓及橋頭等北高雄地區居多,也透露出當前南二都的買氣密碼。

591新建案提醒,雖然目前房市熱絡,但從政府日前頻頻放話並強化對新青安審查力道,且央行已祭出第六波房市管制、限縮第二戶貸款等作為來看,「老大哥」已有所準備,市場後續恐有不少變數,提醒民眾最好謹慎評估。
 
2024.06.26 工商時報
商辦供給潮 租賃市場2025恐轉折
隨著台北市老舊大樓紛紛重建為商辦,加上南港將邁向商辦完工高峰,台北市辦公市場的供給潮即將來臨。高力國際25日公布2024年第二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指出,2025年到2026年台北市辦公室新增供給量估計將超過20萬坪,2025年將是辦公室租賃市場出現轉折的一年。

調查顯示,台北市辦公室市場總供給量總計約131萬坪,空置面積約8.1萬坪,平均空置率約5.79%,較上季微降。在辦公平均租金方面,每坪月租來到2,641元。累計上半年租金漲幅2.2%,已接近往年全年水準。

高力國際企業租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陳頌民表示,租金持續上漲的背後,也觀察到企業剛性需求穩健,上半年新增供給總計釋出逾3.3萬坪,但整體淨去化量約3.9萬坪,扣除銀行業者的總部自用,來自於科技業與生技醫療相關的租賃擴張需求仍活絡。

觀察各辦公商圈第二季表現,租金依然全數走揚,其中信義區租金單季漲幅最高、達1.84%,每坪月租金3,354元;排名第二是敦南商圈,季漲幅1.11%,租金達每月每坪約2,282元。

在空置率的變動方面,以信義區及西區商圈最明顯,信義區則因富邦A25租客遷入完成,空置面積大幅去化,空置率降至7.08%;西區有皇翔台北廣場1.2萬坪新增供給完工,推升空置率至12.64%。

目前頂級大樓每坪月租平均為4,379元,漲幅相對平緩,單季約0.06%;A級大樓為2,953元,B級大樓為1,988元。

另外在內湖科技園區方面,調查指出,在科技產業需求支撐下,租賃需求穩定,最近有凱基人壽西湖大樓原租客遷出,推升空置率由去年第四季的5.26%,上升到目前的5.93%;平均月租方面,表現未受影響,維持在每坪1,349元水準。

至於南港上半年有新落成潤泰玉成大樓、世界明珠H棟等兩棟,總計約2.7萬坪的新大樓,為資通訊產業擴張重鎮,上半年淨去化量2.4萬坪,已是過往全年去化水準,每坪月租來到1,807元。
 
2024.06.26 Yahoo新聞網
台積帶旺房價 國銀核貸守三關
台積電設廠帶動中南部、新竹房價,國銀核貸守三關。國銀指出,核貸原則還是以房屋(擔保品)為主,再參考借款人還款能力,主要針對「實價登錄、還款能力、坐落區域分級」把關。

據住商機構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只要傳出台積電將進駐的園區周邊二至三個行政區近五年來的房價,台南善化、新市二區漲幅高達84%~85%,站上3字頭,漲幅居全台之首。其次是位於新竹縣的寶山鄉,該區房價五年成長近78%,目前單價站穩2字頭

中信銀行指出,房貸審查會把守三關,一是房屋鑑價主要依據周遭實價登錄及訪談仲介;二是依據客戶提供的扣繳憑單跟所得清單,評估申貸者的收入及還款能力;三是回歸擔保品的坐落區域、地段來分級(包括民生便利性、交通運輸、購物娛樂、藝文空間、人氣鬧區、嫌惡設施等),結合借款人的職業、還款能力等來做綜合評估。

玉山銀表示,進行不動產價格鑑估時,主要參考內政部實價登錄、行內歷史估價資料、仲介開價及訪價等資料綜合評估。房屋地點、使用現況、面積與周邊設施皆為影響因素,尤其對急速上漲的特殊地域,鑑價時會採更謹慎態度,避免短期漲幅影響債權確保。

對於科技新貴,評估財力證明分為流量收入與存量資產,流量收入主要根據薪轉存摺、國稅局所得/財產清單、扣繳憑單、租金收入等;存量資產以銀行存款餘額、股票、基金、債券、保單等對帳單作為財力輔助。

案件重點在1P(People)、3P(Payment),即詳細審查顧客收入來源及穩定性。如科技大廠進駐使房價短時間內急速上升,可能伴隨風險,因此授信時會持續監控市場變化和顧客財務狀況,確保貸款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也有銀行認為,重視借款人的償債能力、與各金融機構往來情形及個人財資歷狀況,並搭配擔保品座落區域、屋齡及生活機能等擔保品價值與流動性等一併綜合評估,非僅依擔保品座落點等單一維度來決定。

銀行強調,不會針對地區或特別的客群有另外鑑價方式,會依據各地房價,採取規定的鑑價方式,並評估貸款人收入及財力。
 
2024.06.26 工商時報
H1 商用不動產丶土地共成交1,455億元 建商與自用型買方貢獻大
高力國際:H1商用不動產丶土地共成交1,455億元 建商與自用型買方貢獻大

房市買氣旺,建商積極儲備土地,產業支撐的剛性需求穩健,自用型買方及建商成為2024年上半年投資市場最主要的兩大支撐力。依據高力國際今(25)日公布的「2024 年第二季暨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市場調查」,上半全台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額,達1,455億元。

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指出,2024年上半年整體市況佳,整個上半年商用不動產成交量合計約 686億元,從經濟面來看正處於景氣復甦階段,且金融市場也無重大政策衝擊,此波不動產需求仍是產業拉抬為主,尤其國內外 AI 應用與半導體相關產業題材火燙,推升自用型商用不動產商機。

上半年由於台灣資通訊產品及電子產品外銷出口穩定成長,製造業自用需求擴張,此波買氣以辦公室與廠辦這種作為企業自用的產品買氣最旺,上半年合計約389億元,占整體近57%,而往前推至 2023年的上半年與下半年度,辦公室與廠辦的交易占比也都有5成,顯示近兩年企業自用需求高,尤其是雙北市出現多筆企業買進甫完工或是興建中的預售商辦及廠辦實例。

對於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展望,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產業投資動能回穩除了將帶動辦公、廠辦、廠房的自用購置需求,也增強建商進場儲備土地原料的信心。

劉學龍表示,雖然壽險業投資動能受到限制,不過市場上買方變得更多元,包括自用需求買方、置產收租高資產族群、建商等,而在AI新興科技應用熱潮下,台灣外銷出口將持續改善,產業投資動能旺,支撐商辦、廠辦及廠房自用買氣,帶動新完工及預售大樓交易。
 
2024.06.26 中國證券報
提升項目價值增進發展活力 綠地集團多措並舉盤活存量專案
今年以來,綠地集團把“盤活存量、增加流量、用好變數、提升品質、穩定總量”作為基本方略,並積極通過產品改造、運營提升、聯動政府、供應鏈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存量房地產專案,提升專案價值,促進銷售去化,增進發展活力。

近期,浙江、上海、江西、西南、安徽、山東等地的綠地房地產事業部在存量專案盤活去化上均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為綠地的整體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浙江事業部的寧波綠地中心和綠地杭州世紀中心在項目盤活、存量去化等方面實現理想效果。其中寧波綠地中心一手抓產品調改,一手抓運營提升,全力推動盤活去化。並於5月初以新案名“外灘天幕1844”推向市場,在品質、服務和體驗等方面獲得好評。通過專案盤活,取得了較好的去化成果。

而綠地杭州世紀中心採取了運營賦能價值提升、深挖圈層客戶線索、聯動供應鏈合作夥伴等多種措施,推動盤活去化。今年以來,項目已成功引進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及准上市公司落戶,實現了6層超1.6萬平方米的去化業績。

為積極盤活資產、提高資源效率,上海事業部所屬的上海綠地外灘中心成功爭取政策支援,將部分自持商業轉換為可售型商鋪,並通過“金融城裡的金融鋪”精准定位和系列舉措,去化效果顯著提升。

蘇州綠地中心秉持整盤經營理念,積極梳理並挖掘專案核心價值,啟動了專案A4-2地塊、A4-4地塊及超高層商業裙房共420套房源、279個車位的資產價值,成功實現了政府整體回購,為吳江超高層專案“保交樓”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上海貝多芬廣場在盤活推進過程中,通過外立面改造、內部功能空間調整提高市場吸引力,已成功增值去化超70%。

豐富多樣的專案盤活措施在江西事業部、西南事業部、安徽事業部、山東事業部同步推進,萍鄉城際空間站、成都綠地中心、合肥綠地中央廣場、濟南綠地雪萊健康灣等專案在資產增值、專案去化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果,不僅有效助力綠地集團的進一步高品質發展,也有效啟動了當地的消費需求,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2024.06.26 證券
從華遠地產到美的置業: 上市房企 “縮表” 去重取輕
美的置業擬將房地產開發業務進行內部重組,迅速點燃了市場新預期。6月24日,該公司港股股價一度飆升100%,25日再度上揚3.77%。

市場新預期的基礎在於業務重構。按照計畫,將會有私人公司持有美的置業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同時通過實物分派私人公司股份+現金選擇權的方式,將私人公司從上市公司剝離。交易落地後,上市公司不再持有私人公司任何股份,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其他選擇實物分派的股東共同持有私人公司股份。這種業務重構,使部分機構大幅上調美的置業目標價。

實際上,此前A股就有類似案例。

4月底,華遠地產(1.240, 0.11, 9.73%)開始籌畫將公司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控股股東華遠集團,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由此,華遠退出房地產業務,保留及發力輕資產業務,如代建、資產管理與運營、物業管理、城市運營服務等。這被視為華遠地產轉型為服務型公司的一大標誌性動作。

從華遠地產到美的置業,有一個共同點:業務方面“去重取輕”。這有利於聚焦資源、聚焦精力發展輕資產業務,進而推進轉型。同時,財務方面“輕裝上陣”,能降低企業的杠杆率及負債水準,尤其是減輕償債壓力,進而助力地產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穿越產業週期。

由此,近年房地產演進的三個節點已經較為明晰。此前更多的是政策博弈,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開始向博弈基本面過渡。目前來看,從某種意義上說,上市公司正在進入加速自身資本運作的新階段。

在這股運作潮中,並非只有“縮表”一種模式。最典型的是萬通發展(8.100, -0.77, -8.68%),公司日前啟動作價3.24億美元收購索爾思光電1.24億股股份事項,切入光模組領域,推進通信與數位科技領域發展。按照計畫,光通信模組生產商逐步將製造基地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不過,從方案公佈後的股價連續大跌來看,這種發展模式,暫不被市場認可。原因之一,與地產商跨界並購風險考量有關。

二級市場之所以對去重取輕式的“縮表”模式給出的回饋更為樂觀積極,或許因為這種重組是對新常態下房地產業務轉型更切合實際的探索。

比如,重資產拿地與開發運營分離,讓土地回歸資本、開發回歸能力,可以實現各歸其位、各得其所。這是憑藉股東信用優勢,進行資產負債表收縮的最快辦法,甚至比債務重整的效率都要高,且可以避免盲目跨界擴張所帶來的更大風險。

以上三個案例,可以視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變化浪潮中,在關鍵時間點的一次重要變化。相對來看,市場資金對於企業做減法、走向輕資產這條路徑,更為認可。這種認可,從本質來看,與當前的經濟週期是適配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地產公司都能“複製”這種模式。

去重取輕的剝離模式伴隨著負債的轉移,首要條件就是不能影響到債權人的利益。無論從美的置業控股股東實力來看,還是從華遠地產的國資背景來看,這條路徑相對順暢。而相當比例的地產公司,可能在開發業務一次性剝離方面存在掣肘。

在上市公司層面收縮資產負債表,做深做精輕資產運營和服務,或是行業的大勢所趨。尤其在上市公司提質增效、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既需要在上市公司層面保留住核心資產、減少房地產開發專案的資金佔用,削減不必要的杠杆,又要防止空心化。這個天平兩端的權衡,將是待解的新命題。
 
2024.06.26 澎湃
成都取消限購後首場土拍:4宗地成交總價約40.6億元,最高溢價率11.5%
6月25日,四川省成都市迎來取消限購後首場土拍,此次共計出讓4宗涉宅用地。根據成交結果,4宗地塊最終以2宗溢價、2宗底價成交,共計成交總價約40.58億元。

根據出讓資訊,4宗宅地分別位於錦江區(1宗)、成華區(2宗)、溫江區(1宗),總出讓面積約12.78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30.37萬平方米,起拍總價約39.1億元。

4宗地塊中,起始樓面價最高的地塊為錦江區三聖街道地塊,該地塊淨用地面積33452.63平方米(合50.1789畝),容積率1.8,計容積率建築面積60214.73平方米,起始總價109591萬元,折合起始樓面價18200元/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該地塊共有中海、金茂、錦江統建、中實4家房企報名,經過22輪競價,最終由成都市錦江區統一建設有限公司以樓面價20300元/平方米競得,溢價率11.54%。據克而瑞四川監測資料,這也是三聖鄉板塊地價首破2萬元/平方米。

成華區聖燈街道地塊的起始樓面價13200元/平方米,該地塊淨用地面積17567.27平方米,計容積率建築面積35134平方米,該地塊規劃用途為住宅兼商業地塊。從成交結果來看,越秀、鼎能兩家房企參與報名,經過7輪競價,由成都雋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樓面價13800元/平方米競得,溢價率4.55%。

成華區二仙橋街道地塊占地面積54752.18平方米,容積率3.0,規劃建築面積164256平方米,起始樓面價13100元/平方米,該地塊由成都華天嘉業置地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潤盈置業有限公司聯合以底價競得。

還有一宗地塊為溫江區公平街道、萬春鎮地塊,該地塊占地面積22069.38平方米,該地塊起始樓面價4500元/平方米,由成都魚鳧城產實業有限公司以底價拿下。
 
2024.06.26 澎湃
江蘇蘇州:買房即可落戶,親屬可申請戶口隨遷
今天(6月25日),蘇州市公安局發佈通知,在蘇州市行政區域內實際居住的非蘇州戶籍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擁有或者購買的住房,其配偶、未婚子女、父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者已辦理退休手續)可以申請辦理戶口隨遷。

(一)擁有蘇州市合法產權住房的;

(二)購買蘇州市新建商品住房且完成網簽備案的。

房屋產權人、購房人為兩人及以上的,需經所有產權人、購房人協商一致確定其中一人申請立戶遷入,同時可以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申請辦理戶口隨遷,其他共有產權人、購房人不再適用本通知規定。房屋產權人、購房人為未成年人的,在申請落戶時需要隨監護人一併遷入。
 
2024.06.26 新浪網
債主變業主 中國信達11.3億購入三和大廈
隨著企業的不斷暴雷,“資不抵債”的現象已屢見不鮮,大量的專案淪落為不良資產,如何處理抵押物卻成了債權人頭疼的問題。

6月21日消息,上海靜安區三和大廈在京東拍賣成功拍出,成交價格為11.3億元。

據悉,標的物建築面合計45179.96平方米,其中約37,600平方米為經營性面積,成交單價約為3萬元/平方米,競得人為上海合靜延錦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賣的競得人上海合靜延錦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信達資本及中國中國信達全資持有,而三和大廈的債權人也是中國信達。

原本是債主的中國信達搖身一變成為了三和大廈的業主,可以更加便捷進行項目後期的處理,也是為盤活不良資產提供了新思路。

債主變業主

據瞭解,標的物包括位於靜安區延平路121號、延平路123弄5號樓地上1層、地下1層共計137套不動產,這137套房產主要是商業辦公和地下車庫。

其中延平路121號便是上海三和大廈,該項目竣工於1996年,建築面積合計39416.2平方米,底層用途為商業,2-31層用途為辦公。延平路123弄5號樓地上1層、地下1層則為兩層車庫。

房產原為上海三和房地產有限公司所有,部分有人使用,部分空置,此次拍賣,部分帶租約。然而,目前三和大廈的業權並不完整,有三分之一的面積被拆分出售,掌握在小業主手中。且該專案的土地並未記錄使用期限,或許在未來會有一些麻煩。

此次上海三和大廈被拍賣的起因是項目原所有人上海三和房產,與中國中國信達管理有限公司產生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據瞭解,上海三和房產曾向中國信達借款4.21億元,按合同約定還款日期為2019年8月13日,合計利息825萬元,抵押物便是此次拍賣的標的物。

然而借款到期後,上海三和房產無力償還所欠借款,中國信達便向法院提起訴訟,上海金融法院做出判決三和房產償還4.29億元。

上海三和房產不服判決,提出上訴,此次雙方達成調解,根據調解書,上海三和房產應於2022年6月30日前歸還所欠本金以及利息,但到期後仍無法按時償還。

2023年4月25日,上海金融法院發佈執行裁定書,將拍賣三和大廈抵債。期間,上海三和房產也曾多次提出上訴申請,但最終未能如願。

資產盤活

作為中國最大AMC之一,中國信達長年處理大量股權債權處理事項。在股權債權拍賣方面,除了此次三和大廈由自己接盤外,今年以來經手的事項已有數宗。

包括6月21日,寧波信達將持有的杭州昕達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及應收賬款、持有的杭州犇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全部債權再次掛牌拍賣,起拍價約3.83億元。該標的是首次拍賣起拍價約2.31億元,吸引了795次圍觀,但最終流拍。

更早前5月14日,福建信達針對恒成實業有限公司項目債權公開轉讓進行招商。

資料顯示,截至基準日2024年3月31日,福建信達所持有的該項目債權金額合計約3.82億元,其中重組債務本金2.52億元,應收重組債務補償金及違約金1.30億元。該債權的擔保抵押包括5.70萬平方米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陽光城2176萬股股票,並由福建陽光集團實際控制人吳潔、林偉民夫婦提供連帶責任。

近期,信達與奧園美谷的合同糾紛訴訟也有新的進展情況。該案件目前處於一審判決階段,涉案金額達1.25億人民幣。信達資管也出具了《確認函》,同意追索奧園美穀對剩餘7項債權項下的本金,並豁免了公司對其他相關債權權益的擔保責任。

法院的判決結果顯示,被告天津凱華奎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需償還債務本金及利息,而奧園集團等需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原告信達資管對抵押房產擁有優先受償權。

呈現在財報,根據中國信達發佈2023年度經營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信達收購銀行不良資產近300批次,收購規模超過1800億元,同比增長56%。

同期,處置回收現金超過630億元,同比增長23%,收購了79家地方中小銀行的不良債權,總額達到890億元,同比增長199%。
 
2024.06.26 新浪網
招商蛇口攜手打造 “前海 — 蛇口低空經濟先導區”
據招商蛇口(9.160, 0.29, 3.27%)官微消息,6月25日,前海—蛇口低空經濟先導區發佈會暨南山區人民政府、招商蛇口、中信海直(16.100, -0.27, -1.65%)、深圳電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活動現場,南山區發展改革局、中信海直和中國電信(5.840, 0.02, 0.34%)還發佈了南山區“低空經濟十條”、低空空域服務及航線與低空數位化能力。未來,招商蛇口將攜手南山區人民政府、中信海直以及深圳電信,在蛇口片區規劃佈局重點功能區域、專業基地、數位化塔臺等低空示範專案,提升蛇口區域的綜合交通能力、低空場景化應用能力和產業生態聚合能力,支援蛇口逐步構建完善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形成獨具特色的低空經濟先導區,帶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同時,將繼續深化合作,聯合開展低空航線運營和生態運營,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創新與實踐,為全國乃至全球低空經濟的發展樹立標杆。
 
2024.06.26 新浪網
佛山何氏家族,吃下2,000億房產
商界導讀:財大氣粗,敢接包袱。

佛山何享健家族,對地產生意動刀了。

6月23日,美的置業公告稱,擬進行股權重組,將開發業務轉至控股股東,專注于輕資產業務。

地產開發是美的置業的核心業務,總資產達1971億元,年收入700億元,貢獻97%總收入,這些房子土地一旦剝離,將大幅縮減其體量。

民營頭部房企中,美的置業是少數尚未違約的一家,也在銷售和債務端承壓。何家主動求變,自己吃下重資產,推動其輕裝上陣。

資本市場樂見其成。

6月24日,美的置業股價一度暴漲100%,收盤時仍飆升七成,市值約91億港元。

扛債抄底

這筆2000億資產的大交易,大概率是何家二代何劍鋒夫婦的手筆。

美的置業表示,重組是在大股東“美的控股”牽引下,穿越下行週期的探索。

據企查查,何享健和兒媳盧德燕,分別持有美的控股94.55%、5.45%權益。

在美的置業,盧德燕是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持股81.13%。盧與何享健為一致行動人,兩人未擔任職務。

其實,何家一代掌門,淡出商界多年,其家族生意已多由其子何劍鋒出面。

在美的置業,何劍鋒擔任非執行董事。官方披露,他主要為營運和管理“提供戰略意見和建議”。

地產下行,背靠大樹的美的置業,也過得不輕鬆。

2023年,其合約銷售659億元,較三年前砍半,收入停滯,淨利降至9.14億元。

此次交易發出前,其市值只剩50億元左右,較高峰時期縮水八成。

“當前地產估值受到壓力,上市公司會進一步暴露這種壓力。短時間內,地產開發作為上市標的不適合。”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向《21CBR》記者表示。

這家粵系房企一直在瘦身,減少拿地、壓降債務。

至2023年末,相較高峰時期,其債務總額減少900億,縮表880億元,總資產降至2000億元左右,壓力依然很大。

美的置業坦言,要維持健康的財務比率,並滿足“三道紅線”的要求,須承擔沉重負擔及債務。

2024年,公司已到期的債務共62.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122億元,月均還債約10億元。

只是,困局下有賺錢機會。

美的置業的家底,依然豐厚,其股東權益高達250億,何劍鋒熟稔資本運作,且瞭解自家地產底細,其逢低將開發業務私有化,未嘗不是一次抄底,只要他接得住千億級的負債。

於美的置業,其可將重心轉移到輕資產模式,利潤率更高,減少週期性風險敞口。

大家兩全其美。

團隊不變

此次重組股權,何劍鋒夫婦計畫分兩步走:

首先,重組公司的開發業務,轉到私人公司持有,從美的置業剝離。

其後,美的置業以實物方式,將房開業務產權作為特別股息,分派給全體股東。


股東如不參與實物分派,可選擇每股現金分派5.9港元,較公告前一日收盤價溢價57.33%。

最終,何氏家族將全面收購房開業務。

黃立沖認為,小股東可能會選擇現金分派,“預期未來房地產市場很難有所表現,這塊資產短時間沒有再上市的可能,套現不了”。

實物分派和可能的交易,須待獨立股東批准。

若重組成功,新成立私人公司將繼續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何劍鋒依然委任原經營團隊承接。

美的置業強調,股權重組也不影響上市主體的運營,經營團隊不變。

“私營公司的業務資訊不需公開,若出現負面情況,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解決問題。”

黃立沖告訴《21CBR》記者,房開業務納入私營公司後,相比上市公司,運營成本較少,決策過程通常更加靈活和迅速。

何劍鋒操盤的美的控股,其資產負債表非常強大。

單以其持有美的集團(65.290, 0.41, 0.63%)股權來說,去年分紅207.8億,按照31.12%的股比,家族即可分紅84億。這麼充裕的資金流入,足可應對開發業務的債務。

一旦並表,地產開發光利息,就能省很多錢。

說到底,何家敢吃下2000億盤子的地產業務,終究還是財大氣粗。

輕裝上陣

何劍鋒夫婦將重資產私有化,美的置業也可輕裝上陣。

“開發業務轉讓後,對應的資產及負債也同時轉讓,能降低企業的杠杆率和負債,減輕償債壓力。”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告訴《21CBR》記者。

在其夫婦的規劃中,美的置業預計將成一家小而美的服務公司。

公告指出,上市公司將保留物管、商業、地產科技、建設專案管理等業務。

這些業務體量不大,增長快,去年合計收入約37億元,僅占總收入5%。

規模較大的是物管,收入為15.21億元,同比大增三成;其次是商業物業和產業園業務,收入為3.63億元,同比增長超兩成。

劉水認為,作為地產後運營階段的物管行業,將逐步轉入存量市場,增量空間有限,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商業地產也在復蘇中。

“宏觀政策將繼續發力穩經濟、擴內需,商鋪及寫字樓租賃需求預計將進一步釋放,商業地產市場或逐步趨穩。”劉水認為。

相比開發業務,這些輕資產勝在現金流穩定,抗週期性相對強,利潤更好。

去年,非房開業務貢獻4億元稅前利潤,淨利率10.8%,房開業務為5.8%。

這樣,何劍鋒夫婦留有一個上市平臺,運作空間也很大。

美的置業打算將業務延伸至住宅的建設管理,拓展協力廠商獨立客戶,提供從開發到市場銷售的全鏈條服務。

樓市後勢未明,何劍鋒夫婦自信,他們有財力抗得住週期。
 
2024.06.26 經濟通
迪臣發展租河南物業經營酒店,使用權資產3,150萬元
迪臣發展國際(00262)公布,訂立8份租賃協議,租用河南省物業經營酒店,根據租賃協議將予確認使用權資產估計價值合共約2920萬元人民幣(約3150萬港元)。

該集團指,租用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龍亭湖1號.璽園4號樓01至08之全部四層高房屋,包括地下室,租期180個月,月租共約27.3萬元人民幣(約29.5萬港元)。該集團指,擬連同擁有位於同一地點即項目璽園3號樓之其他物業一併經營,並以「桔子酒店」特許經營品牌經營新酒店業務,已與華住集團(01179)之成員公司訂立酒店特許經營協議,故租賃有關物業是支持新酒店業務。
 
2024.06.26 經濟通
上海中原:上周上海新房成交環比升逾一倍
上海中原地產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6月17日-23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1.05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16.19%,各區表現積極,全市整體交易情緒開始釋放。

從交易格局來看,高價房回歸到合理狀態,均價6萬到7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中端改善產品佔一半,令上周均價反彈至每平方米6.93萬元,環比上漲11.67%。

上周新房供應24.8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56.32%,供應連續兩周反彈,並且有快速放量,直接為成交反彈奠定基礎。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6月下半月開始,上海新房市場終於迎來恢復,成交量持續上升,政策利好終於體現在新房成交數據上。上周上海也公布了近期將要入市的新盤,並且這批數量比第七批要多,具備網紅氣質的樓盤也不少。此外,近期二手房交易量較為活躍,這些房東預計會成為新房的潛在買家,隨著有效供應增多,後續成交具備上衝動力。
 
2024.06.26 經濟通
財新:廣州今年計劃供地逾90宗,上半年僅賣出4地
據《財新》報道,廣州今天出讓一宗位於荔灣區的住宅地,引來保利(滬:600048)、貝殼(02423)、綠城(03900)三家企業競拍。這宗地塊的計容面積為2.58萬平方米,起拍總價為6.45億元(人民幣.下同),最終保利以約7億元奪得,成交樓面價約2.71萬元/平方米,溢價率為8.5%。據了解,競拍前地方政府多次向房企詢問意向價格,「力保」出讓成功。地塊起拍樓面價約2.5萬元/平方米,遠低於該區此前的宅地成交價格。

據統計,上半年廣州僅有4宗宅地成交,土地出讓金合計64.77億元,荔灣區這宗地塊也是上半年唯一一宗溢價成交。多份文件顯示,廣州市政府計劃今年出讓宅地90宗以上,如今已到年中,廣州全年宅地出讓計劃完成率不足5%。

*廣州樓市價量齊跌,房企拿地謹慎*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自然資源部重申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後,廣州出讓涉宅地塊受到一定限制。這是土地市場冷清的原因之一。

自然資源部要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個月至36個月之間的城市,要根據本年度內盤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積,動態確定新出讓宅地面積上限。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截至4月,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為26個月,需要縮減供地規模。

另外,一名龍頭房企投拓人士表示,儘管有關部門直接找房企洽談價格,但極少有房企願意拿地。今年上半年廣州樓市量價齊跌,且市場還在探底。
 
2024.06.26 經濟
今財年首季地價收入1.9億 按年跌9成
測量師:仍有啟德赤柱多幅貴重地 收入可升

受暫停推地等因素影響,今年度首季地價收入不足2億元,按年下跌9成。有測量師認為,賣地表仍有啟德、赤柱多幅貴重地皮,政府可全速加快推地,提升賣地收入。

截至昨日(6月25日),按照地政總署資料,以政府批地及簽訂補地價協議日期計算,2024/25財政年度首季(4月至6月)合計錄得約1.9億元的地價收入,包括逾1億元的補地價及約8,200萬元的賣地收入,相較去年同期錄得約13.7億元,按年減少接近9成。

若果比較今年初財政預算案,預測全年地價收入為330億元,以今年度首季度約1.9億元地價收入計算,比例不足1%。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對上季(1月至3月),暫停推出住宅及商業地,導致今季只批出一幅電動車充電站地皮,加上整體補地價不算活躍,整體地價收入較去年明顯減少。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政府目前仍然有3幅地皮正在招標,包括元朗多層產業用地、沙田小瀝源私人住宅地,以及柴灣祥民道的「樂建居」地皮,若果順利批出,按照目前市場估值,有機會為庫房帶來合共38.2億至63.5億元的賣地收入,大幅增加政府地價收入。

至於若果以2024年上半年,即今年1月至6月計算,合計政府賣地及補地價收入則約42.1億元,相較2023年同期錄得218億元,按年大幅減少近8成。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當住宅市道普遍疲弱,政府賣地成績亦難理想,發展商補地價亦不會積極。他相信,下季度政府可以推出一些市區靚地,以平衡賣地收入及流標風險,例如赤柱黃麻角豪宅或啟德跑道區地皮亦屬合適選擇。

業界:市況弱 宜推中小項目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則指,目前難以估計全年賣地收入能否達標,現時市況疲弱,不排除政府為免市況惡化而減少推地。他又認為,地價逾30億元的地皮目前仍不容易賣出,適合推出規模較細的中小型項目。

事實上,目前賣地表上赤柱環角道及啟德第4B區5號兩幅貴重地皮,合計估值達到97億至175億元,若果政府下季度推出並成功售出,將有望大幅收窄地價收入缺口。

至於在單位供應方面,今個季度僅推出沙田小瀝源小型地皮,涉及280伙,連同新地 (00016) 粉嶺北項目補地價,新增400伙供應,以及其他補地價和私人重建項目,估計今季土地供應量有1,000至2,000伙。

市場估計,下季度賣地表則估計有4幅地皮可供推出,涉及2,670伙,加上市建局推出九龍城啟德道項目涉及810伙,合共涉約3,480伙。總計首兩季年度土地可達4,500至5,500伙,可達全年目標1.29萬伙逾4成水平。
 
2024.06.26 經濟
信置啟德項目 擬組裝建屋涉930伙
信置 (00083) 牽頭財團首度在啟德「插旗」的啟德第2A區2號及3號地盤,其中2號地盤發展方案曝光,擬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方式,將提供約930伙,預計主打中小型單位。

信置在去年9月夥拍中國海外 (00688) 、鷹君 (00041) 及華置 (00127) ,以53.5億元投得啟德第2A區2號及3號地皮,其中2號地盤由於規劃屬於「綜合發展區」用途,加上發展商希望放寬建築高度限制至主水平基準以上129米,較大綱圖規定多4倍,故此向城規會提交規劃申請方案。

平均474呎 估中小單位為主

據資料顯示,2號地盤佔地6.7萬平方呎,將會以地積比7.5倍發展,興建35層高分層住宅及商舖等,其中基座3層為會所及舖位等設施,而樓上32層則為住宅,另設3層地庫將作為停車場及地下購物街設施。

在住宅部分,2號地盤住宅樓面約43.9萬平方呎,將會提供約930伙,平均面積約474平方呎,估計將以中小型單位為主。

料為區內首個MiC私樓項目

據發展商指,項目將採用組裝合成(MiC)形式興建,所以需要配合放寬高限,料屬啟德區內首個採用MiC形式興建的私人住宅項目。項目預計2029年落成。

按照申請文件指,項目將符合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的作業備考安排,換句話項目有望最多可獲額外10%可建樓面。而項目需要與旁邊的龍津石橋保育相容,保留保育長廊氛圍。

信置所投得項目由啟德第2A區2號及3號兩個地盤組成,總面積約14.5萬平方呎,可建樓面約99.2萬平方呎,以發展商投得地皮中標價53.5億元計算,每呎樓面地價約5,392元,創同區逾9年半新低。

根據賣地條款,中標財團需要興建一條長約175米的地下街,佔整條啟德地下街約11%,亦要興建多項社福設施,包括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展能中心和男童院等。
 
2024.06.26 經濟
天璽‧海4房1.1億售 呎價高見5.4萬
新盤大額成交湧現,昨單日連錄3宗造價近1億元或以上交易。其中,啟德天璽‧海以逾1.1億元售出1伙4房,呎價高見近5.4萬元。而半山西部超級豪宅21 BORRETT ROAD第1期,也以近1.2億元招標沽出1伙4房戶。

由新地 (00016) 發展的天璽‧海,相隔逾半個月再錄得成交,項目1座11樓A室,實用面積2,143平方呎,4房間隔,昨天以逾1.1億元售出,呎價53,800元。該盤提供256伙,至今累售47伙,套現逾31.1億元。

21 BORRETT ROAD 4房售1.2億

長實 (01113) 旗下21 BORRETT ROAD第1期,同日招標售出5樓6號單位,實用面積2,169平方呎,4房間隔,連車位造價達近1.2億元,呎價53,942元。項目年內暫售出4伙,悉數造價逾1億元,合共吸金5.9億元。

另外,信置 (00083) 與中電 (00002) 合作的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一連兩日錄得成交,昨天以9,500萬元售出2座12樓B室,實用面積1,868平方呎,3房間隔,呎價50,857元。項目累售52伙,套現近55億元。而長實與新地合作的屯門飛揚第1期,昨先到先得形式推售10伙,即日沽3伙,成交價528.5萬至977.9萬元,套現2,037萬元,當中2座19樓E室,實用面積722平方呎,3房間隔,以977.9萬元成交,呎價13,544元。
 
2024.06.26 經濟
黃竹坑晉環4房租8萬 同類戶型新高
受惠黃竹坑站商場「THE SOUTHSIDE」啟用帶動人流,晉環4房單位零議價8萬元獲承租,創同類型戶租金新高。

港鐵 (00066) 黃竹坑站上蓋商場「THE SOUTHSIDE」日前正式全面啟用試業,成為區內地標商場,帶旺人流,亦帶動上蓋項目晉環的租值。美聯物業分行助理區域經理楊家俊表示,晉環1A座極高層A室,實用面積約1,206平方呎,4房雙套房間隔,擁有特高樓底,租金開價8萬元,單位位處極高層,屬優質放盤,終零議價8萬元租出,呎租66.3元,為同類型單位租金新高。業主於2021年9月以約5,663.5萬元購入,以購入價計,租金回報約1.7厘。

西半山寶翠園3房 租5.7萬

另外,利嘉閣地產助理分區董事鄧惠源稱,西半山寶翠園6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1,200平方呎,套3房,外望開揚景。以5.7萬元租出,呎租約47.5元。業主於2001年以約780萬元購入,租金回報高達8.8厘。他補充,該屋苑現有約23個單位放租,2房單位入場租金由3.3萬元起。
 
2024.06.26 經濟
夾公仔店20萬 租西洋菜街龍頭舖
彌敦中心地舖35萬租出 較高峰跌7成

政府推動盛事經濟,刺激舖位租務交投。有夾公仔店看好自由行旅客數量回升,以月租約20萬元,進駐旺角西洋菜街一綫龍頭舖。

市場消息透露,西洋菜南街51號友誠商業中心地下D舖,面積約560平方呎,剛獲夾公仔店承租,月租約20萬元,呎租約357元。

友誠商業中心翻新 引新組合

據了解,由「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持有的旺角友誠商業中心,去年完成翻新,重新引進不同租客組合,其中,該廈地舖長達30年的THE BODY SHOP短暫退租後重新進駐該廈地下C舖,而THE BODY SHOP旁邊的D舖,原面積約1,134平方呎,舊租客為藥房,舊租金每月約50萬元,藥房退租後大業主一直未物色到新租客,最終將舖位拆細,其中560平方呎舖面租予夾公店,租金較舊租客回落逾2成。

前綫代理指出,友誠商業中心貼近港鐵站出口,一直是西洋菜街的龍頭舖,惟近年租金持續回落,以THE BODY SHOP舖位為例,2019年月租達90萬元,現時月租僅40萬元。

至於其他地段方面,市場消息透露,旺角彌敦道580號彌敦中心地下1、2及13號舖,面積約2,430平方呎,舊租戶為連鎖鐘錶店,高峰期每月租金達105萬元,鐘錶店退租後,大業主以約40萬元短租,短租客遷出後業主叫價50萬元放租,近日以約35萬元成功租出,較高峰期回落約7成,新租為生活百貨名創優品。

另一方面,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資深分區營業董事鄧振豪表示,油麻地砵蘭街50至52號相連舖,面積共約2,500平方呎,獲連鎖燒味集團榕哥陳皮燒鵝承租,成交租金約14.8萬元,平均呎租約59元,該舖位前租客為火鍋店,當時月租約13.5萬元,兩者相比,新租金錄得約1成升幅。
 
2024.06.26 經濟
西營盤服務住宅 太極軒1.88億沽
住宅租賃市場向好,由太極軒集團去年放售港九3幢服務式住宅,據悉其中西營盤服務式住宅太極軒120(CHI 120)近日以1.88億元獲承接,相較放盤價低4成。

一梯一伙設計 提供19單位

該服務式住宅位於干諾道西120號,總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呎,採用一梯一伙設計,提供19個全海景單位,每個單位面積約1,050平方呎,而地下至3樓為基座商舖,合共約8,840平方呎。

據悉,物業以1.88億元沽出,相較去年放售價約3億元低37%,即未扣除地舖價值,平均每間客房作價990萬元。物業現時月租約67萬元,以現時成交價1.88億元計算,租金回報率約4.3厘。

太極軒去年放售3個服務式住宅項目,除了上述太極軒120外,還有灣仔太極軒138,以及佐敦的太極軒314。
 
2024.06.26 信報
新都城兩房戶3年輸155萬
二手住宅續見蝕逾「一球」成交,將軍澳新都城2房單位,超過3年損手155萬元。馬灣珀麗灣3房單位守近10年脫手,扣除開支後料僅賺3.3萬元,幾乎食白果。

中原地產分行經理關偉豪表示,將軍澳新都城1期3座低層G室,實用面積364方呎,2房間隔,以503萬元易手,呎價13819元。同座同室低5層單位,今年3月以518萬元成交,反映樓價持續下跌,出現高層平過低層的情況,同類型單位短短3個月貶值15萬元或2.9%。原業主於2021年3月以658萬元購入單位,持貨3年多,賬面蝕155萬元或23.6%。

綠表客入市天水圍居屋天頌苑,祥益地產高級分行經理林家倫透露,單位為K座頌波閣中層5室,3房間隔,實用面積650方呎,日前以未補地價443.8萬元成交,呎價6828元。林家倫說,買家原物色2房單位,有見3房戶價錢跌至可負擔水平,遂達成上述交易。原業主2020年3月以454.8萬元未補地價購入單位,持貨逾4年轉手,賬面虧蝕11萬元或2.4%。

珀麗灣守10年近平手離場

美聯物業高級營業經理凌光盛指出,馬灣珀麗灣1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843方呎,3房間隔,早前以950萬元放售,獲區內換樓客洽購,最終議價至890萬元承接,呎價10558元。

原業主早於2014年12月以838萬元買入單位,持貨近10年僅升值6.2%,賬面獲利52萬元,若扣除釐印費等雜項開支,料只賺3.3萬元,幾乎食白果。
 
2024.06.26 信報
尚逸提價加推31伙 每呎20,689元
大鴻輝旗下西營盤單幢盤尚逸,昨天加推31伙,折實平均呎價20689元,較首張價單高出約5.5%,將盡快公布銷售安排。

尚逸昨天公布2號價單,合共31伙,實用面積268至389方呎,折實售價535.9萬至899.8萬元,折實呎價18997至23131元,折實平均呎價20689元,較首張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9619元,高出約5.5%。

大鴻輝集團物業總監彭偉雄表示,最新一張價單是根據單位的戶型、樓層及座向等因素調整價格,視乎市場走勢,會盡快公布銷售安排。

Blue Coast周六發售9單位

其他餘貨盤亦公布新一份銷售安排。宏安地產(01243)大角咀Larchwood將於本周五及周六(28日及29日)起合共發售11伙。宏安地產執行董事程德韻透露,該盤已啟動交樓程序,陸續發信通知業主收樓。

長實(01113)與港鐵(00066)合作發展的香港仔黃竹坑站上蓋港島南岸第3B期Blue Coast,長實營業部助理首席經理楊桂玲指出,項目本周六(29日)起以先到先得形式發售9個3房單位。楊桂玲續說,該集團與新地(00016)合作發展的屯門第55區小秀大型發展項目飛揚1期,昨天開售10伙,首一小時售出3伙,套現共2000萬元。

對於近期新盤銷情放緩,恒地(00012)執行董事黃浩明認為,樓市全面撤辣後消化了一批購買力,目前需要重新累積,銷情放緩是預期之內,相信隨着未來減息,樓市會有改善。
 
2024.06.26 信報
燒味集團租砵蘭街相連舖
不少旅客來港追尋地道美食,令部分食肆承租的舖位租金得以回升。油麻地砵蘭街一組相連舖位,獲連鎖燒味集團以每月約14.8萬元承租,較該舖位的舊租約高約9.6%。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資深分區營業董事鄧振豪表示,油麻地砵蘭街50至52號相連舖位,總建築面積約2500方呎,獲連鎖燒味集團以每月約14.8萬元承租,較該舖位前租客火鍋店的月租約13.5萬元,升約9.6%;最新成交呎租約59.2元。

每月14.8萬 較舊租貴一成

鄧振豪稱,內地旅客消費方向轉為「特色化」,傾向體驗當地飲食文化,港式燒味極具吸引力,因而甚受內地旅客歡迎,預料燒味品牌會繼續承租舖位,有望帶動舖租溫和上升。

另外,利嘉閣(工商舖)聯席市務董事朱明杰透露,獲業主委託連租約放售堅尼地城卑路乍街116至122號地下E號舖,建築面積約1100方呎,意向售價5800萬元,意向呎價約5.27萬元。該舖位現時由家品店以每月約12萬元承租,若以意向價易主,新買家可享約2.5厘回報。
 
2024.06.26 星島
屋苑錄「 轉租為買 」個案漸增
市場憧憬下半年開始減息,有望減少供樓成本,加上近年樓價已累積一定跌幅,反而租金持續向上,驅使部分用家選擇「租轉買」,其中有租客原計劃尋找合適租盤,發現業主減價後符合預算,決定「由租轉買」,斥資950萬買入小西灣藍灣半島一個3房單位。

美聯高級營業經理黃志佳表示,藍灣半島9座中低層C室,面積811方呎,屬3房連套房設計,單位最新叫價約1128萬放售,議價後以約950萬成交,呎價約11714元。據悉,原業主於2002年3月以約482萬購入單位,是次轉售帳面獲利約468萬。

藍灣半島呎價1.17萬

該行聯席區域經理葉容生表示,粉嶺逸峯5座中層H室,面積約459方呎,2房間隔,最新以530萬成交,呎價約11546元。買家原為外區租客,看好北部都會區發展潛力,大約一年前已開始覓盤,有感減息後樓市會重新平穩向上,故決定「轉租為買」。

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溫旭銘表示,新元朗中心4座高層B室,面積466方呎,2房間隔,以590萬沽出,呎價12661元。買家為區內租客,租樓已經多年,見租金不斷上升,而樓價已大幅回調,遂棄租轉買。

港置區域營業董事文啟光表示,長沙灣泓景臺1座中層E室,面積約492方呎,2房間隔,議價後以約689萬成交,呎價約14004元,據悉買家屬租轉買,而原業主於2007年11月以約242萬購入上述單位,持貨約17年轉售,帳面獲利447萬。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雖然本港暫時未見會減息,但息口見頂信號明顯,市場亦普遍預期美國第3季開展減息步伐,屆時港息有很大機會跟隨回落,有望減輕市民供樓負擔,吸引部分租客搶先入市。

區內租客530萬買逸峯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樓價自2021年9月高位累跌約2成,反觀租金在政府搶人才政策等帶動下,未來數年均呈上升趨勢,導致有租客認為年年被加租,不如寄望息口盡快回落,提早做出「租轉買」決定。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