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工商時報
交換土地 這情況一生一次優惠稅率飛了
土地所有權人「交換」土地,符合「一生一次」規定者,可申請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但稅務局提醒,倘若是以「贈與」方式移轉土地時,因「贈與」移轉並非「出售」,且「交換」與買賣為相同性質,所以贈與移轉之土地不能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請特別注意。
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基礎是土地漲價總數額,一般土地交易依漲價倍數分別適用20%、30%、40%累進稅率級距。為減輕售屋者租稅負擔,符合自用住宅規定要件者,可申請適用一生一次10%單一優惠稅率。
雲林縣稅務局表示,土地所有權人互相「交換」土地,如果交換的土地中有符合「一生一次」規定者,即符合地上建物為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已在該地辦竣戶籍登記,且土地在交換前一年內未曾供營業或出租使用等法定要件者,「交換」的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公畝或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7公畝部分,所有權人也可以申請適用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2025.03.07 經濟日報
相鄰房屋打通可視為自住 3月24日前申報享1.2%稅率
財政部6日發布解釋令,針對房屋稅差別稅率2.0(俗稱「囤房稅2.0」),說明若相鄰房屋打通或合併使用,即使戶籍只設在其中一戶,只要符合自住條件,仍可適用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1.2%,但此情況仍屬兩戶房屋,無法適用單一自住1%優惠稅率。
財政部表示,若房屋所有人或使用權人(含土地設定地上權)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擁有相鄰的兩間房屋,並將其打通或合併使用,但僅在其中一戶設立戶籍,則只要符合條件,仍可適用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三大條件包括,第一,無出租或營業用途,且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第二,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的住家用房屋,全國合計不超過3戶;第三,房屋須依「戶數認定辦法」計算,未辦理建物合併者,仍以兩戶計算。
舉例來說,若夫妻各自擁有一戶相鄰房屋,並將兩戶打通使用,雖然戶籍僅設在其中一戶,只要符合其他自住條件,仍可適用1.2%的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而非2.4%的一般稅率,不過,此情況仍屬兩戶房屋,無法適用單一自住1%優惠稅率。
財政部提醒,符合上述條件的民眾,請務必於2025年3月24日前向稽徵機關申報,經核准後,今年5月起適用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繳納房屋稅。
2025.03.07 聯合報
展望房市 第一金副總:今年恐量縮價回調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1、2月房市交易量下降,移轉棟數也減少,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今日表示,今年房市可能出現量縮價回調的現象。
李淑玲是在第一金控法說會上做出以上表示。她表示,預估今年房市量縮價微調,第一銀行房貸業務大約成長6-7%左右。
李淑玲指出,去年許多人藉由新青安政策買房,所以達到交屋高峰,不過中央銀行持續限制炒房行為,導致有些人試圖以新青安炒房變得窒礙難行,到了年底便漸漸較少房屋交易。
李淑玲說,現在申請新青安多為自住,所以觀察1、2月受理案件來觀察,戶數的確出現下降。
至於房價為何僅出現些微回調而非大跌,李淑玲表示,近年房屋營造成本持續提高,包含人工費用等,所以回調空間仍有限,不過也不至於像去年上半年的房市,出現持續成長空間。
李淑玲說,房價還是要看區域,例如桃園因外移人口增加,修正幅度可能較少;台南、高雄因台積電建廠效應,交易量還是較為穩定;新北或許就會稍作回調。
2025.03.07 聯合報
不受打炒房政策影響!大陸建設去年營收創新高 業者:剛性需求高
近日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1季房市稍出現修正,欣陸投控今日舉辦線上法說會表示,旗下大陸建設去年營收267億元創下新高,雖政府持續打炒房,不過公司客戶多為自住,剛性需求仍高。
欣陸控股指出,大陸建設財務狀況相對穩健,品牌知名度較高,相對有機會在市場現況找到突破口;對於整合新案、購買新案及開發土地等,能降低同業競爭壓力,為客戶爭取更好的土地及建案。
欣陸控股公告2024年合併財務報告及盈餘分配,2024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07.01億元,營業淨利為12.49億元,稅後淨利為11.75億元,每股盈餘為1.43元,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05元,股利發放率73.6%。
欣陸投控表示,2024年度合併營收與前一年度持平;三大事業體中,營建工程事業(大陸工程)營收與前一年度相當,雖然不動產開發事業(大陸建設)新建案完工交屋金額較前一年度減少,但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事業(欣達環工)營收創新高且較前一年度成長64.7%。
欣陸投控指出,三大事業體均維持充實的營收存量,截至2024年底,營建工程事業的營收存量再創新高達1,298億元,相當於該事業體2024年合併營收的6.2倍;不動產開發事業的營收存量為歷史新高的267億元,相當於該事業體2024年合併營收的5.4倍;環境工程及水資源處理事業的營收存量為647億元,相當於該事業體2024年合併營收的8.2倍。
2025.03.07 聯合報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3大科學園區賣壓空襲 房產專家再曝最大後期殺手
台積電宣布對美加碼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房產專家Sway認為,台積宅後勢危險,而且未來還得面臨「無人工廠」的趨勢,是最大的殺手。Sway認為接下來有相當高的機會,有大量的台灣員工攜家帶眷至亞歷桑那州,同樣要賣肝,但美國至少可以多曬太陽,勞工的保障也比台灣高很多,縱使要加班也不會像台灣這樣,因此會有很多台灣員工帶小孩去美國留學。
Sway在YouTube頻道房市觀測站表示,台灣竹科、中科及南科這三大科技園區附近的房產需求就會大幅下滑,因為員工數量減少了。這些工程師在台灣不只一間房子,手上有2、3戶也很正常,但隨著移民美國,手上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房子,乾脆就統統處理賣掉,或是僅留一間作為回台度假用即可。
Sway舉例,這些移民出去的工程師們,以一個廠1000人來說,美國有6個廠就是6000人,這6000位工程師在台灣若一人擁2房,加起來就是1萬2千戶,隨著台積電美國廠陸續完工,三大科學園區旁的房地產市場會有一個「很直接性的賣壓」。
至於高雄因為台積電設廠效應,先前也早有大量房產等著台積人來購買引發一波投資炒作熱,如果接下來美國開廠,Sway也好奇這些這程師們要留在高雄,還是去美國呢?他的看法認為 ,實質上高雄台積宅的需求並沒有這麼高,就算高雄子弟回高雄廠工作,有的人也是選擇住家裡。
另外,高雄的橋頭科學園區及桃園龍潭科學園區,先前傳台積電要來設廠後又落空,Sway觀察,這兩處幾乎再也等不到台積電進駐的希望了,畢竟未來台積電的重心會放在美國。
最後,無人工廠是「台積房最大的後期殺手」。隨著先進製程愈成熟,會用到的工程師人數也會慢慢下降,這樣的趨勢下,員工大幅降低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房產需求,加上台灣逐漸引進印度勞工至科技廠工作,他們會直接住公司的高級宿舍,更別提在台灣置產買房,不然就是要等很久以後。
2025.03.07 聯合報
限貸令房市急凍雙北公寓房價大跌4.4% 專家:買氣明顯降
根據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及永慶房產集團實價登錄資料所編製的2024年Q4房價。數據顯示七都僅剩台南市的大樓房價指數相對持平,其餘六都指數均見下跌,其中雙北地區公寓產品房價指數Q4指數跌幅擴大,雙北的公寓房價皆下跌4.4%。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分析,去年Q4房市受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影響,市場買氣明顯降溫。
觀察2024年Q4七大都會區(含新竹縣)的大樓房價指數變化與Q3相比,除台南持平0.5%外,其餘六都大樓房價指數均下跌,跌幅介於2.0%至3.4%之間。新竹以季跌幅3.4%最多,台北以3.1%的跌幅居次。台中、高雄分別也有3.0%與2.6%的跌幅,桃園、新北跌幅約落在2%上下。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分析,去年Q4全台房市受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影響,市場買氣明顯降溫。部分賣方擔心愈晚出售必須有更大幅度降價才能脫手,在價格上更願意讓利成交,使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幾乎開始反轉。
雙北地區的大樓和公寓指數2024年Q4均下跌。其中,雙北地區公寓指數減幅從2024年Q2至Q4逐季擴大。台北市和新北市公寓2024年Q4房價指數與Q3相比,減幅皆擴大至4.4%。
郭翰說明,儘管目前銀行房貸排撥狀況已有些許改善,但房貸利率仍處相對高檔打擊消費者的購屋意願及市場買氣,今年各季的大樓房價指數公寓房價指數變化值得持續觀察。
2025.03.07 聯合報
台中海線購屋傳糾紛 民眾貸款成數被減、履保金匯入建商帳戶
近日,一名網友分享其購買台中海線某透天預售屋的經歷,揭露小型建商在交易過程中的多項問題,引發廣泛關注。該網友指出,從下訂、客變到簽約的過程中,建商多次變更原先承諾,甚至出現與合約內容不符的情況。
據原po在Dcard發文描述,初次接觸建商時,對方強調價格實惠且客變彈性大,並保證履約保證機制完善。然而,實際執行時,建商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原本協議好的客變時間,並要求額外支付數萬元的改建費用。
此外,合約簽訂時,原po發現多項條件與原先口頭承諾不符,例如貸款成數從8成縮減為7成、履保帳戶改為直接匯入建商帳戶,以及交屋款比例的計算方式出現爭議。更令人憂心的是,合約中未明確列出建材品牌,僅以「後續提供」作為回應。
原po表示,在與建商溝通無果後,只能要求退訂,但退還金額亦遭扣減。經過多次協調,最終僅追回16萬元訂金(原訂金為20萬元),而建商則以「客變已經造成損失」為由扣除4萬元。
此事件引發許多討論,不少人對小型建商的操作模式表示擔憂,「光交屋款5%變5萬就已經違法了」、「合約怎麼寫就怎麼做,直接提告爽拿違約金」、「傻傻給他賺四萬,沒跟合約走你解約完全沒問題,甚至還能叫他賠償違約金不少錢」。
還有人直言,「現在房市轉冷很多投機的小建商都這樣搞,一直問你要不要客變然後不走履保+低尾款,要退就先拿客變搞你,通常一走消保官或者網路媒體公布建案他們就縮了全退」、「預售屋還是要選大建商比較有保障」、「以前在嘉義市也遇到類似的狀況,解約賠6萬」。
2025.03.07 經濟日報
最高補助1,500萬!新北50年老屋延壽成功變亮點
北市近年大力推動「老屋延壽」,最新又有一案,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處連棟老屋,透過建築物整體立面修繕延長使用機能,讓板橋萬坪公園周邊又多一個整建維護新亮點。
新北市政府表示,老屋延壽是最近熱門議題,新北市自108年起即開始大力推動建築物整建維護,提供立面修繕、耐震補強及增設電梯等經費補助誘因,也持續簡化程序、調整補助經費,建立民眾自主管理維護家園。
本次完工案例為屋齡約50年的連棟老屋,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及新板特區交界處、萬坪公園正對面,原本外牆磁磚斑駁、管線凌亂及增設鐵窗,不只外觀雜亂,更有磁磚掉落、漏水等潛在疑慮。
屋主陳先生響應新北市政府推動整建維護政策,積極整合住戶並向市府申請整維立面修繕,以簡約的現代設計元素為老屋進行外牆修繕,捨棄傳統磁磚重貼,改採質感塗料、統一冷氣格柵與造型金屬框,打造沉穩俐落風格,不僅煥然一新,更徹底解決磁磚掉落的安全疑慮。住戶們驚豔,而這排老屋也成板橋文化路亮點,為市容景觀注入嶄新活力。
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林炳勲處長表示,老屋不一定代表危險,可以透過專業鑑定瞭解安全狀態,如果建築物整體沒有太大疑慮,可以選擇整建維護強化建物機能。
市府提供多元整建維護經費補助,包含立面修繕、耐震補強、弱層補強與5層樓以下公寓增設電梯,最高可補助到1,500萬元,目前多元整建維護已核定370案,顯示民眾開始正視維護住家安全、強化使用機能的重要。
他表示,市府都市更新處也提供整建維護免費到府現勘諮詢、召開法令說明會服務,有興趣的民眾可電洽都市更新處(02)29506206由專人解說。
2025.03.07 經濟日報
宏匯奪「南港新都公辦都更案」最優申請人 預計2029年開工
臺北市住都中心5日順利完成「南港新都公辦都市更新案」出資人綜合評選,最終由宏匯獲得最優申請人,以「南港新都•百年幸福宅」為主題,重塑南港打造環境宜居、空間共好、設施友善的幸福宅。
「南港新都公辦都更案」基地位於南港區重陽路263巷以西、重陽路以南、重陽路166巷以東及興南街以北所圍街廓之中央,面積達9,680平方公尺,為臺北市稀有大面積土地。
「南港新都公辦都更案」現況建物為1990年所建,聚落老舊密集且住工混合情形複雜;臺北市政府於2015年啟動東區門戶計畫,隨即辦理「南港區通盤檢討」變更工業區為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並設置工作站協助產專區推動都市更新。
本社區共174戶,於2020年自主申請民間社區公辦都更後,經2次意願調查及1次模擬選配,住戶參與意願均達90%以上,展現高度凝聚力。
2021年經臺北市政府指定本中心擔任實施者,以公辦都更招商方式推動整合,並於2024年10月25日正式公告徵求出資者,成為南港產專區首件招商公辦都市更新案。
宏匯公司以「共創、共生、共享」為核心理念,規劃一般住宅、社會住宅及商業辦公空間,並融入共享空間設計理念,營造互動共融的居住環境;同時兼顧學區特性與環境特色,透過開放空間、綠帶與公共藝術,增進社區鄰里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打造一座生活與自然兼容的都市無界森林,提升建築的活力與生命力。
「南港新都公辦都更案」將以永續建築及企業社會責任(ESG)為設計目標,將永續理念融入設計、施工到入住各階段,全面考量環境影響,透過選用綠建材、引入智慧與高效能設備和技術,在建築全生命週期中推行淨零減排作為,目標取得綠建築黃金級、智慧建築銀級、耐震標章、臺灣建築能效標示BERS1+級。
「南港新都公辦都更案」未來預計興建2棟SC之30層住宅大樓及1棟RC之3層社會住宅與辦公空間,預估創造2.3萬坪樓地板面積;本案預定於2025年6月完成簽約,推估於2029年開工,2033年取得使用執照。
2025.03.07 工商時報
Z 世代創業,微型商辦正夯 興富發中高四案在手 總銷900億
隨著Z世代創業者崛起、辦公室小宅化趨勢,吸引興富發、長虹、宏國、愛山林等建商陸續投入微型商辦市場,其中興富發集團更是大手筆布局,在台中推出二筆微型商辦大樓之後,後續將加碼高雄籌備二筆新案,合計四大案總銷近900億元。
由於商用不動產市場持續看好,加上辦公市場也走向小宅化,小坪數辦公躍居為建商的最愛。繼長虹建設在新北林口推出「長虹雲創科技商務大樓」,每坪最高價直逼60萬元大關;宏國及愛山林合作開發的「新竹帝寶中央廣場」,以15坪起跳的微型商辦產品搶市;興富發加碼布局微型商辦,手中已有四大案總銷近900億元,正加速推動。
興富發建設副總經理廖昭雄表示,看好網紅經濟、新創事業創業者紛紛崛起,小坪數商辦產品需求殷切,去年興富發在台中推出「市政萬象廣場」微辦初試啼聲,二個月不到即完銷;緊接著再攜手博元建設推出台中「市政壹號廣場No.1」。接下來還將布局高雄「特貿三」、「博孝三」兩大案,持續掌握商辦市場新藍海。
興富發企劃總監張淑真表示,興富發積極布局微型商辦市場,主要源自於集團總裁鄭欽天早在三、四年前即已受日本東京的啟發,有不少「大改小」、彈性辦公室、微型商辦、甚至「電話亭辦公室」等都出現在東京,因此掌握到獨立創業者和新世代創業者的辦公需求,並跨入小坪數辦公市場。
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全台首座微型辦公案「市政萬象廣場」,總銷90億元,已揭露255筆,每坪成交單價達79.82萬元,直逼80萬元大關。
2025.03.07 澎湃
保利發展前兩個月銷售額約340億元,2月斥資約77.5 億元獲6個項目
3月6日,保利發展(600048.SH)披露前兩個月銷售和拿地情況。
資料顯示,2月份保利發展實現簽約面積78.2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7.39%;簽約金額159.95億元,同比增加2.38%。
2025年前兩個月,保利發展實現簽約面積155.4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7.19%;簽約金額340.11億元,同比減少5.39%。
在獲取項目方面,2月份保利發展總計斥資約77.5億元獲得6個項目,這6個項目分別位於北京、佛山、天津、西安和昆明。此次新增的專案合計用地面積為21.99萬平方米,規劃容積率面積為61.39萬平方米。
此前保利發展披露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保利發展營業總收入約3128億元,同比減少9.83%;營業利潤約150.78億元,同比減少38%;利潤總額約155.5億元,同比減少36.8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501607.97萬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將減少705107.71萬元,同比減少58.4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49216.24萬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將減少729797.16萬元,同比減少61.9%。
截至2024年末,保利發展總資產約13343億元,同比減少7.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約1976億元,同比減少0.45%。
保利發展稱,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源於房地產項目年內交付結轉規模下降;公司相關利潤指標同比下降,主要源於房地產專案結轉規模和結轉毛利率下降,以及公司結合當前市場情況擬對部分專案計提減值準備。
截至3月6日收盤,保利發展報8.9元/股,漲幅3.37%。
2025.03.07 澎湃
20寶龍04債展期獲通過:約5,000萬元利息兌付款展期半年 ,3月31日支付0.5%的本金
3月6日,寶龍地產(01238.HK)旗下的上海寶龍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佈公告,2月28日至3月5日,“H0寶龍04”(原名為“20寶龍04”)召開2025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了《關於調整債券本息兌付安排的議案》、《關於同意增加寬限期的議案》等。
2020年8月5日,上海寶龍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龍實業”)在中國境內公開發行的規模合計10億元的“H0寶龍04”,當前餘額7.722億元,當期票面利率6.50%。
約5000萬元利息展期半年。議案顯示,應於2025年3月7日支付的本金7.80億元於2024年2月7日(含)至2024年8月7日(不含)期間的利息以及本金7.722億元於2024年8月7日(含)至2025年2月7日(不含)期間的利息調整至2025年9月7日支付。
展期的代價為寶龍將於7月7日前兌付2%的本金,約1544.4萬元。具體而言,發行人將於2025年3月31日兌付本期債券全部剩餘本金的0.5%(即386.10萬元),2025年4月30日兌付本期債券全部剩餘本金的0.5%(即386.10萬元),2025年7月7日兌付本期債券全部剩餘本金的1%(即772.20萬元)。
境外債務方面,歷經一年,寶龍地產境外債務重組計畫失效。2月28日,寶龍地產發佈公告,在生效截止日期(2月28日)之前,公司境外債務重組計畫未能達成協議,因而計畫失效。
寶龍地產重申其決心及承諾,將尋求確保本集團可持續經營且維護所有持有人利益的整體解決方案。寶龍地產已委任安邁融資顧問有限公司為公司的財務顧問,以促進公司與其債權人之間的進一步溝通。
公告稱,本公司及財務顧問安邁融資顧問有限公司及其法律顧問盛德律師事務所將與債權人合作,進一步探討尋求全面解決當前流動資金問題的所有可行方案,以期儘快與境外債權人達成協議。
其實在此之前,寶龍地產已經獲得重組需要的投票支援,並已經落實計畫生效日期。2024年2月,寶龍地產發佈重組支援協定;10月持有重組範圍內債務未償還本金額約89%的參與債權人已加入重組支援協定;至12月,寶龍地產稱所有計劃條件均已達成,包括至少75%債權人批准該計畫、各方正式簽訂承諾契據,計畫生效日期已於2024年12月17日落實。
據目前的公開信息,寶龍地產僅宣佈需要更多的時間達成重組需要的條件,但並未透露具體是達成何種條件。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寶龍地產在等著計畫失效,或想推出力度更大的削債方案,目前推出重組方案的房企基本給出的是70%的削債方案。
2025.03.07 澎湃
港交所譴責花樣年和彩生活及曾寶寶等9名董事:向碧桂園出售鄰里樂兩年後才刊發通函
3月6日,港交所對花樣年控股(01777.HK)、彩生活(01778.HK)及9名董事發出公開譴責,包括花樣年的創始人曾寶寶和花樣年及彩生活的前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潘軍。
根據公告,除了曾寶寶和潘軍之外的另外7名董事分別為花樣年及彩生活前執行董事陳新禹、花樣年前執行董事柯卡生、花樣年前執行董事張惠明、花樣年獨立非執行董事郭少牧;彩生活前非執行董事吳慶斌、彩生活前獨立非執行董事許新民及彩生活前獨立非執行董事朱武祥。
此次紀律處分緣於2021年花樣年和彩生活向碧桂園服務出售核心資產時未履行股東批准程式,涉嫌違反《上市規則》,港交所認為他們可能損害了投資者權益。
2021年9月28日,彩生活簽訂協定,向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碧桂園物業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園)出售鄰里樂的全部已發行股本(股份轉讓協議)。出售的代價為33億元,將于達成若干條件後由碧桂園分三期支付:23億元(已於簽署股份轉讓協定後由碧桂園支付),7億元及3億元。
在當時,花樣年是彩生活的控股股東,該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項需遵守(其中包括)獲公司股東批准的規定。
2021年9月30日,即簽署股份轉讓協定後兩日,彩生活與碧桂園訂立借款協定(借款協定),借入7億元,需於香港的下一個工作日(即2021年10月4日)或之前償還。
作為借款的擔保,彩生活承諾,碧桂園將有權根據借款協定於發生指定違約事件時要求彩生活向其轉讓鄰里樂的全部已發行股本。指定違約事件包括:如借款未能於到期日前償還,或如花樣年或彩生活的對外債務拖欠金額高達1000萬元或以上(違約事件)。
2021年10月4日,兩項違約事件均被觸發:花樣年價值超過1000萬元的若干優先票據發生違約及彩生活借款違約。因此,碧桂園執行其權利,要求彩生活向其轉讓鄰里樂。
彩生活和花樣年承認,出售鄰里樂構成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項,而且其違反了適用的公告、通函及股東批准規定。公司並沒有向投資者及市場披露出售鄰里樂一事。
直至2021年10月26日,公司才刊發聯合公告,披露股份轉讓協定、借款協定及(鄰里樂已轉讓給碧桂園之事。公司於2022年3月28日再刊發聯合公告,披露其已與碧桂園訂立補充協定(補充協定)。補充協議述明彩生活已收到第一期付款23億元,第二期付款7億元將與借款互相抵銷,及餘款3億元將於若干條件(包括花樣年及彩生活取得轉讓鄰里樂的股東批准)達成後由碧桂園分兩期支付。
直至2023年7月25日,即出售鄰里樂後近兩年,公司才就出售鄰里樂一事刊發通函。股東特別大會於2023年9月11日舉行,該等公司的股東於會上追認了股份轉讓協定及補充協定。
港交所稱,潘軍是唯一參與碧桂園借款協議討論、代表彩生活簽署借款協議以及決定彩生活拖欠借款的董事。其餘相關董事表示,在公司於2021年10月6日召開董事會會議之前,他們並不知悉鄰里樂的轉讓。
潘軍承認,他在訂立借款協議前並無諮詢公司的董事會(董事會)。於簽署借款協議後,儘管有機會在2021年10月4日舉行的花樣年董事會會議上提出該事項,潘軍也繼續秘而不宣。潘軍無視了公司適用於借款協議的內部監控政策。當其他相關董事知悉借款協議、鄰里樂被轉讓及潘軍的可疑行為時,儘管董事會其他成員(並不涉及於本紀律行動中)提出疑慮,並無向潘軍提出任何質詢或尋求進一步資料。
港交所決定施加紀律行動聲明所載的制裁及指令,前述的8名董事須各自完成有關監管及法律議題(包括《上市規則》合規事宜)的培訓):許新民(18小時);曾寶寶及郭少牧(15小時);柯卡生、陳新禹、張惠明、吳慶斌及朱武祥(15小時,完成後方可再獲委任為任何港交所上市公司或將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董事)。
2025.03.07 澎湃
中國金茂:與首開的合資公司向首開提供貸款上限提升至7.2億元
3月5日,中國金茂(00817.HK)公告宣佈,3月5日,金茂天津、上海思茂與首開及開茂置業簽訂補充協議,以將開茂置業向首開所提供貸款的每日最高結存餘額(包括應計利息)由6.2億元提高到7.2億元。
資料顯示,上海思茂為該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開茂置業由上海思茂及首開分別持有50%的權益,為公司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中國金茂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開茂置業與金茂天津、上海思茂及首開於2024年12月20日訂立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定,開茂置業同意按照上海思茂及首開所持開茂置業的股權比例,並根據相同的條款與條件向金茂天津及首開提供貸款。
此次簽訂的補充協議將貸款上限由6.2億元提升至7.2億元。框架協議的有效期為三年,自2024年12月20日起生效,至2027年12月19日止。另行簽署的貸款協定的貸款期限不得超過框架協定的有效期。
對於此次提高貸款上限金額,中國金茂在公告中表示,計算該上限時,董事已考慮了開茂置業開發專案經營情況、現金結餘及在框架協議經延長後的剩餘期限內的預計經營收入、利潤分配計畫,並且開茂置業已就其物業專案保留足夠最少未來十二個月之用的營運資金。此外,董事也考慮了集團的資金管理策略,以及集團在框架協議經延長後的剩餘期限內的發展及財政需要。
中國金茂的董事認為,由開茂置業向其股東提供貸款,可減少其現金結餘的閒置狀況,充分發揮資金優勢,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金使用率,滿足集團于其他開發專案的發展及財政需要。開茂置業於框架協定及補充協定下所提供予金茂天津(由其股東上海思茂指定)及首開的貸款,金額將與上海思茂及首開所持開茂置業的股權比例對等,且其他貸款交易條款及條件也相同,符合上海思茂及首開分別於開茂置業所占權益的比例。
中國金茂1月份的銷售資料顯示,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取得簽約銷售金額約66.95億元,簽約銷售建築面積約303835.52平方米。另外,1月份中國金茂已錄得已認購(未簽約)物業銷售金額共計24億元。
2025.03.07 澎湃
陸家嘴:2024年營收約143.44億元,歸母淨利潤15.08億元
3月5日,陸家嘴(600663.SH、900932.SH)發佈業績快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3.44億元,比上年度調整後增加30.33%,主要是因為公司本年度結轉了前灘東方悅瀾住宅項目、富匯大廈B棟及C棟辦公樓項目。
期內,陸家嘴實現營業利潤24.85億元,比上年度調整後減少15.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08億元,比上年度調整後增加5.26%。
公告顯示,2024年度陸家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98億元,其中: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合計1.18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1.79億元。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預計減少公司2024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億元。
公開資訊顯示,2024年陸家嘴僅在上海獲取一宗土地。去年10月31日,陸家嘴發佈公告,以34.4053億元競得上海市浦東新區梅園社區C000101單元2E8街坊2E8-17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陸家嘴稱,公司將新設全資子公司上海陸榮置業有限公司對該地塊進行開發,並按規定簽訂出讓合同。陸榮置業註冊資本為38億元。
出讓檔顯示,該地塊出讓面積9634.70平方米,容積率13,計容面積125251.1平方米,2E8-17地塊沿浦東大道佈置標誌性辦公建築,高度不超過200米。
公開資訊顯示,2E8-19地塊規劃為住宅、教育、商業、辦公、文化用地,由陸家嘴(600663.SH)旗下的上海陸家嘴昌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
對於該地塊,陸家嘴公告介紹,2E8-17地塊緊鄰上海地鐵4號線、14號線和19號線換乘網站,不僅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商務單元更新試點的核心區域、重要代表專案,是陸家嘴金融城與新民洋地區的緊密互動連接點,也是沿昌邑路和世紀大道培育新動能、新引擎進行雙向拓展的重要節點。
2025.03.07 澎湃
綠城中國:今年前兩個月銷售額240億元,自投項目權益銷售額100億元
3月5日,綠城中國(03900.HK)發佈公告,今年前兩個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4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9億元下降3.61%;合同銷售面積約117萬平方米。
自投項目方面,2月,綠城中國銷售1923套房屋,銷售面積約26萬平方米,當月銷售金額約為77億元,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29835元。1-2月,綠城中國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50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146億元;其中權益金額約為100億元。
代建業務方面,2月,綠城中國代建項目取得銷售面積約39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約51億元。1-2月,綠城中國代建項目累計取得銷售面積約6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約為94億元。
土地儲備方面,今年以來,綠城中國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土地競買激烈的城市多次大展身手。據協力廠商機構中指院的統計,今年前2個月,綠城中國的拿地金額約122億元,排在華潤置地(01109.HK)和中國金茂(00817.HK)之後。
2月28日,杭州市區完成2025年第三批住宅用地出讓,共計5宗地塊成交。綠城中國以高溢價斬獲兩宗地塊。一宗是經過55輪競價,以13.55億元的總價競得的西湖區雙橋單元XH020203-06地塊,溢價率46.5%;另一宗是經過66輪競價,以23.19億元的總價競得的蕭山區世紀城核心單元XS010404-23地塊,溢價率45.94%。
杭州是綠城中國的大本營,也是全國房地產市場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據中指院的統計,前兩個月綠城中國在杭州的拿地金額約88億元。
深圳也是綠城中國十分看重的城市。今年1月6日,深圳迎來2025年首宗涉宅用地出讓龍崗區龍城街道的G01045-0200地塊,8位競買人參與競拍,最終經過250輪競價以70.4%的溢價率成交。綠城中國不敵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後者成為競得人。
綠城中國還多次參與上海和北京的土地競買。除了大本營和一線城市,核心二線城市也在綠城中國的考慮範圍內。今年1月23日,綠城中國聯合體以3.5億元的總價競得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麒麟科創園蘇盛路以南、蘇興路以東地塊。
2月25日,四川省成都土地市場迎來兩宗成華區宅地出讓,此次出讓的兩宗地塊再次以“組合供應方式”進行拍賣,最終兩地塊由綠城中國擊敗4家房企,以溢價率30.57%、樓面價20500元/平方米競得。
2025.03.07 新浪網
中海地產:1 - 2月累計合約銷售額約252.2億元 同比上升32.8%
3月6日,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688.HK,簡稱“中國海外發展”,又稱“中海地產”)發佈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兩個月物業銷售和土地收購更新公告。
公告稱,2025年2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32億元,按年上升55.5%。相應的銷售面積約為65.27萬平方米,按年上升53.%。
2025年1月至2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52.2億元,相應的累計已售樓面面積約124.59萬平方米,分別按年上升32.8%及26.2%。
2025年2月,中海地產在鄭州和北京共收購了兩幅地塊,權益建築面積16.67萬平方米。中海地產就相關土地收購的權益土地出讓金約人民幣21.13億元。2025年1月至2月,中海地產收購的土地累計應占樓面面積約 42.19萬平方米,累計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人民幣91.86億元。
2025.03.07 新浪網
深圳:新房庫存創近三年新低
自去年10月份以來,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持續活躍,高效去化庫存房源。3月6日,從深圳貝殼研究院獲悉,近期新房庫存、去化週期創下近三年新低。同時,二手房掛牌房源中,近30日零帶看量房源占比高達48%,這意味著二手房市場有效掛牌量並不高。
新房庫存、去化週期創近三年新低
據深圳貝殼研究院統計,2月末深圳新房住宅可售房源30385套,住宅去化週期縮短至8.9個月,均創下近三年新低,反映了新房在去庫存上呈現向好跡象。一方面,近期新增供應減少,市場以消化庫存為主,加上網紅盤入市,銷售去化率高,令庫存量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去年多項樓市新政接連落地,提振市場信心,置業者入市積極性提高,新房成交持續保持活躍。
按月份來看,自去年9月起新房住宅庫存量、去化週期已連續6個月呈現下降趨勢。
二手房有效掛牌並不高
目前二手房掛牌量雖然較高,但實際上有效房源不多。據深圳貝殼研究院監測,二手房掛牌房源中,近30日0帶看量房源占比為48%,這些房源基本可以被定義為無效房源,也就是說有效房源占比僅為52%。
2025.03.07 經濟通
永利地產料去年虧損擴至逾2億元
永利地產發展(00864)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虧損淨額介乎約2.33億至2.35億元,比2023年虧損淨額4710萬元擴大。
該集團指,虧損擴大因投資物業公平值於去年度減少淨額較高,減金額介乎約2.46億至2.48億元,亦預期去年度其他全面開支介乎約3900萬至約4100萬元,比2023年其他全面開支約620萬元上升。該集團指,有關未實現估值變動將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為非現金項目,並不影響日常營運及現金流。預期去年度全面開支總額將介乎約2.73億至2.75億元,而2023年全面開支總額則約5330萬元。
2025.03.07 經濟通
正榮地產2月合約銷售跌三成,首兩個月跌35.5%
正榮地產(06158)公布,今年2月集團連同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3.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30%;合約銷售建築面積約25228平方米;合約平均售價約每平方米13100元。
於今年首兩個月,集團連同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7.03億元,按年跌35.5%;合約銷售建築面積約47607平方米;合約平均售價約為每平方米14800元。
2025.03.07 信報
上然81伙238萬起 大埔11年低
預算案後首開價新盤 呎售11036元
新界再有上車盤出擊,萬科香港大埔上然第一期昨天推出首批81伙,折實平均呎價11036元,成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後首個開價新盤。該批單位折實售價低於400萬元佔41伙或50.6%,開放式單位入場費僅238萬元,創同區逾11年新低。該盤3房及4房買家更可以用優惠價「加購」開放式戶,令開放式戶入場單位樓價最平可低見88萬元。
上然第一期首張價單提供81伙,包括8個開放式戶、30個一房戶、35個兩房戶、6個三房戶及2個四房戶,實用面積239至873方呎,100天即供可享樓價16%折扣,折實售價238萬至1014.2萬元,折實呎價9193至12568元,折實平均呎價11036元。
大埔近年新供應集中在白石角,對上一個開價新盤為新地(00016)旗下白石角優景里63號University Hill第2B期,2023年5月推出首批138伙,折實平均呎價16288元。不過,上然與白石角有一段距離,若參考距離約5分鐘車程的中國海外(00688)旗下天鑽,2019年1月推出首批單位,折實平均呎價12800元,上然較之低約13.8%。天鑽已於2020年入伙,近期二手平均呎價約12585元,上然第一期亦較之低12.3%。
四房買家可低至88萬加購開放式
上然入場單位為2座2樓B7室,實用面積248方呎,開放式戶,折實售價238萬元,創2014年長實(01113)嵐山後同區新低,呎價9597元。
為照顧分支家庭需要,發展商推出「1『家』1付款計劃」。該盤3房或4房買家透過該計劃買入開放式戶,3房買家可享140萬元售價折扣,4房買家則可享150萬元。若4房戶買家「加購」該入場單位,該入場戶樓價將降至88萬元。計及「1『家』1付款計劃」優惠,首張價單折實平均呎價可低至10688元。
41伙不足400萬可受惠新印花稅
萬科香港董事總經理周銘禧表示,首批單位為「上然起動價」,價錢參考東鐵線沿線物業及市況,當中41伙折實售價低於400萬元,可以受惠放寬徵收100元印花稅物業價值上限的新措施。示範單位已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今天開始收票,若市場反應理想,不排除會再加推單位,本月內開售。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認為,大埔市中心內大部分私樓樓齡逾30年,預料上然可以吸引大批上車客進駐。至於大單位買家可以加購開放式戶,相信業主將來把細單位轉手後,可獲可觀利潤。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預計,項目落成後呎租可達約45元,租金回報率約5厘,料該盤三成屬於投資客。
上然第一期共403伙,實用面積214至961方呎;該期數預計落成日期為2026年7月底,樓花期約17個月。
2025.03.07 信報
朗天峰新一輪即日銷55單位
嘉里建設(00683)旗下元朗十八鄉路朗天峰昨天公開發售123伙,售出55伙或44.7%。全盤由上月22日開售至今累售422伙,佔單位總數594伙的71%,總成交金額逾17億元。
海盈山提價7%加推
朗天峰早前加推5號價單共120伙,折實平均呎價12989元,扣除不選擇家具優惠設現金回贈,整批單位平均呎價可低至12923元。該批單位連同3個撻訂戶,於昨天展開新一輪銷售,嘉里發展董事及香港區總經理湯耀宗表示,截至約晚上10時,項目已沽出55伙。
該集團牽頭發展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海盈山第4A期,昨加推45伙,折實售價1043.57萬至2181.51萬元,折實呎價20665至32176元,折實平均呎價24404元,較1月公布的對上一張價單折實平均呎價22776元,高出約7.1%。新一批單位扣除成交金額0.5%提前成交現金回贈後,折實均價可減至24282元。項目落實下周一(10日)推售105伙,當中73伙以價單形式發售,其餘32伙以招標形式推出。
恒地(00012)牽頭發展九龍城南角道項目南首本周六(8日)次輪推售55伙。恒基物業代理董事及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指出,項目餘下單位有2%至3%提價空間,並部署下周推出6至8伙特色戶招標。
2025.03.07 信報
市建山東街項目僅收28意向書
土地市場未見明顯復甦,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發展項目(山東街項目)於昨日截止收意向書,最終僅收到28份,屬於2017年3月後近8年以來,市建局收到意向書數目最少的一個商住項目。
山東街項目位於山東街、地士道街和奶路臣街交界,佔地約2.66萬方呎,可發展樓面面積上限約16.09萬方呎,估計可興建約380伙,市建局於上月19日宣布邀請發展商及財團為項目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昨日截止接收意向書時,市建局共接獲28份意向書。
據記者昨日在截收意向書現場及綜合市場消息,有遞交意向的發展商包括長實(01113)、新地(00016)、恒地(00012)、信置(00083)、帝國集團、華懋、鷹君(00041)等本地發展商;中資發展商則見中國海外(00688)的身影。
創商住項目8年最少
市建局近年的市區重建商住項目普遍收到30份或以上的意向書,對上一次收到較少意向書的商住項目為於2017年3月截收的大角咀福澤街/利得街需求主導重建項目,當時共收到28份意向書,故此山東街項目屬近8年來收到最少意向書的一個商住項目。
市建局為提升山東街項目招標的成功率,早已在招收意向書前作出多項安排,包括透過大綱圖准許的「住宅和非住宅地積比互換」核准規劃工具,在不超過總樓面面積之下,把地積比率由7.5倍放寬至8.5倍,涉及住宅樓面增加13.4%至約15.2萬方呎,令住宅單位總數增加。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近年個別中資財團淡出令意向書數目減少,料項目可收到4至8份標書。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對於項目收得少於30份意向書,覺得有點意外,但認為最終招標反應都要視乎入標條款,料可收到6份標書。
2025.03.07 信報
兩盤1,273伙上月獲批預售
發展商積極賣樓去存貨,地政總署最新資料顯示,今年2月共有兩宗預售申請獲批,共提供1273伙,屬於近3個月最多,其中信置(00083)等發展的港鐵(00066)油塘通風樓項目,於2月獲批預售,提供748伙,佔新批樓花58.7%。
今年2月獲批預售的樓盤中,前述通風樓項目座落油塘高雅里8號,共748伙,預計2027年3月底落成;同月獲批預售的尚有已經開售的新地(00066)天水圍天恩路1號YOHO WEST PARKSIDE,提供525伙。
至於發展商就全新項目提出預售申請的步伐則放緩,今年2月共有兩個私人住宅項目提交預售申請,僅涉及213伙,按月減少78.4%。
兩宗新申請之中,以太古地產(01972)於2022年6月斥資逾19.62億元投得的灣仔皇后大道東269號賣地表住宅地較具規模,可以提供162伙,預計2027年10月落成;豐資源或有關人士持有的西貢窩美紅棉路8號用地,也在同月申請預售,提供51伙,預計今年11月上旬落成,樓花期約8個月。
申請批出預售的單位數目較新增申請的伙數多,令待批的單位數目顯著減少,截至2月底共有22宗申請待批預售,涉及7862伙,是去年1月錄得7717伙以來的13個月低位。
1月私樓1886戶落成挫66%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說,房屋局1月公布,截至去年底待售一手現樓單位共約27000伙,創紀錄新高,現樓貨尾供應多,料發展商會積極「去庫存」;待批預售的單位數目反覆下跌,反映發展商同時減慢申請預售樓花。
另一邊廂,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公布最新的私人住宅落成量數據,今年1月共有1886伙落成,按月急挫66.2%,但已經是連續5個月錄得逾千伙。政府預計今年落成量約20900伙,而1月的落成量,相當全年預測約9%。
2025.03.07 信報
新白居二「青年計劃」首日超購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2024」(白居二2024)昨天起至本月26日接受申請,位於樂富的房委會客務中心,昨天陸續有市民到場索取申請表或提交表格。房委會公布,截至昨天下午5時,暫收到約2600份申請表,包括紙本和網上申請,當中約2100份或約80.8%屬於今期新增的「青年計劃(白居二)」(青年計劃)申請個案。白居二2024共提供6000個名額,其中供40歲以下人士申請的青年計劃佔1500個名額,意味此類別的申請首天已超額。
2025.03.07 信報
旺角金鑽璽兩層 守12年輸9,141萬
主要經營樓上舖的銀座式商廈持續錄得驚人蝕讓,旺角金鑽璽低層兩層樓面連廣告位,市傳以2600萬元易手,賬面勁蝕逾9100萬元。
一手業主賣2600萬離場
市場消息指出,旺角彌敦道703號金鑽璽1至2樓全層,建築面積分別約2223及約2135方呎,合共建築面積約4358方呎,連樓高5層之外牆大型電子顯示屏廣告位,以約2600萬元沽出,呎價約5966元,創該廈呎價歷史新低。據了解,目前1樓已丟空,2樓則由飲食集團租用。
上述物業原業主於2013年8月一手購入,作價逾1.17億元,當年入市呎價高達26941元,現大幅劈價售出,持貨近12年,賬面大幅虧蝕9141.08萬元,跌價77.9%。
2025.03.07 經濟
一手庫存高企 新盤申售樓上月跌8成
一手庫存量高企,發展商亦減慢申請售樓紙步伐,上月僅有2個項目作申請,按月大跌近8成,同期亦有2個項目獲批售樓紙,最矚目為油塘通風樓項目。
據地政總署資料,2月共有2個新盤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涉及213伙,但相較1月的987伙,大減774伙,跌幅達78%。當中包括太古地產 (01972) 旗下灣仔皇后大道東項目,涉及162伙,將於2027年10月底落成,樓花期約31個月。另一個新申請項目為豐資源旗下西貢窩美紅棉路項目,提供51伙,將於今年11月6日落成,樓花期約8個月,甚為貼近現樓。
但由於發展商申請售樓紙態度未算積極,目前待批樓花項目涉及22個,提供7,862伙,相較1月的8,922伙,按月減少1,060伙或12%。同時為2024年1月後,約13個月低位。
西沙SIERRA SEA料短期批售樓
2月有2個項目獲批售樓紙,共提供1,273伙,較1月的592伙,按月增加681伙,升幅近1.2倍。包括信置 (00083) 、資本策略 (00497) 及港鐵 (00066) 合作的通風樓項目,提供748伙,將於2027年3月底落成。據悉,項目將提供開放式至2房戶,並以1至2房戶為主。
另一個獲批售樓紙項目,為新地 (00016) 及港鐵合作的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提供525伙,日前經已開售,暫沽119伙,吸金逾6億元。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陳漢麟稱,西沙SIERRA SEA預計短期內獲批售樓紙,將緊接同系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推盤,最快月內推出。
他續指,SIERRA SEA的銷售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快階段,只等待預售樓花同意書批出,而項目另外兩期亦正待審批預售樓花同意書。
西沙項目佔地逾670萬平方呎,除住宅發展項目及「西沙GO PARK」,亦包括社區設施及兩所學校用地等,另特別保留一幅約3萬平方呎的樹林,進行原生樹木移植及原地保育措施,擴大西沙的綠化比例。為打造綠色建築環境,發展商還積極開發及應用創新建設科技於項目之中,引入遠程控制功能的智能起重機、機械手臂等,提高精確性和效率,增強建築工地的整體安全和操作標準。
2025.03.07 經濟
大角咀中美樓2房 235萬蝕沽
置業2客戶經理梁鵬透露,大角咀中美樓高層13室,實用面積263平方呎,2房,業主原本叫價230萬元放盤,政府推新釐印措施後,業主見市況回暖,臨場反價5萬元,最終買家追價5萬元,以235萬元成交。
原業主早於2017年以263萬元購入,是次沽貨帳面蝕讓28萬元離場。
上水名都2房 410萬易手
其次,上水名都本月連錄2宗低價成交,其中4座低層G室,實用面積454平方呎,屬於2房間隔,剛以410萬元易手,呎價僅9,031元。
美聯物業營業經理鄧浩然表示,好運中心榆林閣中層G室,實用面積約427平方呎,屬3房間隔。原業主以560萬元放盤僅2日,即獲買家以523萬元承接,呎價12,248元。原業主則於2013年1月以402萬元購入單位,持貨逾12年,至今轉售帳面獲利約121萬元。
另外,香港置業首席分區董事陳渝東指,喜韻2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約520平方呎,2房,上址一周前放售,叫價688萬元,現以678萬元,低市價5%易手,呎價13,038,買家為投資客,心儀單位間隔實用,睇樓2次即決定購入。原業主於2015年1月以608.6萬元入市,現帳面獲利69.4萬元。
2025.03.07 經濟
舒適堡美孚舖12萬租 呎租48元
大型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PHYSICAL Fitness & Beauty)去年9月全綫結業後,旗下分店舖位陸續轉租,市場消息透露,舒適堡旗下美孚新邨分店剛以約12萬元租出。
舖位為美新邨孚吉利徑1至21號美孚新邨第2期平台66號舖,面積約2,500平方呎。據悉,舒適堡早於1999年開始租用此舖(當年月租8萬元),去年結業後業主推出市場招租,當時叫價15萬元,至11月減至13萬元,最終近日以約12萬元轉租,呎租約48元。
代理指出,該舖雖然是平台舖位,但是面向港鐵美孚站出口,是美孚新邨1至4期居民經常出入的通道之一,故人流十分旺盛,舒適堡租用此舖逾25年,可算是該公司發迹舖位。
健身中心19.8萬 租駱克道舖
資料顯示,舒適堡是連鎖健身中心、美容健美中心,是由陸毅強、何玉華夫婦於1986年創辦。高峰時期,舒適堡在全港有23間分店,擁有逾150萬名客戶,惟因財務問題至去年9月全綫結業。
另外,資料顯示,灣仔駱克道京城大廈3樓,面積約8,752平方呎,舒適堡由2019年開始承租,去年10月轉租予另一家健身中心,月租19.8萬元,比舒適堡舊租每月27萬元低約27%。
2025.03.07 經濟
工商舖蝕讓持續 價格有壓力
近日投資者加快出貨,更錄大幅蝕讓情況,預計投資者加快沽貨下,工商舖價格續有下跌壓力。
據美聯工商舖統計,2月份工商舖註冊宗數錄272宗,按月回落約32.2%,但按年則上升11.9%。至於註冊金額則錄24.3億元,按月及按年分別減少約64.6%及5.8%。當中工廈、商廈及商舖的註冊宗數最新分別錄143宗、56宗及73宗,按月分別減少約36.2%、37.8%及16.1%。
力寶中心單位 2年跌4成
近期成交有不少屬蝕讓個案,幅度亦頗高。由資深投資者廖偉麟持有的金鐘力寶中心1座37樓04至06室,面積約3,614平方呎計算,以約4,625萬元易手,呎價約12,800元,貼近近年新低價,單位將以交吉交易。
廖偉麟於2023年以約7,818萬元購人單位,其後多次降價放售,持貨2年,帳面蝕約3,193萬元離場,貶值4成。據了解,他近期積極放售商廈單位,包括九龍灣企業廣場3期28樓全層,面積約16,100平方呎。業主意向價約1億元,呎價約6,200元,已低於購入價約3成。
羅守輝信德中心 8年蝕2600萬
甲廈蝕讓增,消息指,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901及20室,面積約2,947平方呎,以約4,200萬元沽出,呎價約14,252元。該單位由資深投資者羅守輝持有,他於2017年以約6,80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8年轉手,蝕約2,600萬元離場。消息指,新買家為惠理集團聯席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謝清海或有關人士。據了解,是次買賣雙方去年亦曾有交手,羅守輝以約3,900萬元,沽出同層12及13室,面積約2,114平方呎,由謝清海承接。
商舖市場方面,盛匯商舖李根興首次蝕沽舖位,該基金剛以約1,868萬元,沽出佐敦吳松街126號地下及閣樓舖位,面積約980平方呎,現由按摩店以每月約7.5萬元租用,新買家享回報率約4.8厘。
基金於2022年7月以約2,750萬元買入,現以約1,868萬元沽出,帳面蝕約882萬元離場,幅度高逾3成。李根興指是次為自2009年起,買賣260多間街舖,首度錄蝕讓。他解釋,為保持基金流通性,不能死守,故會繼續換貨。
分析指,由於商舖及商廈租金乏反彈,加上高息持續,令工商舖交投維持低迷,前景上亦面對挑戰,故業主惟有接受現實,大幅降價沽貨,而近期減價幅度更明顯,因此相信蝕讓個案將持續,而價格仍有下跌壓力,特別空置率較高的商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