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聯合報
連北市北投區預售屋都出現單坪130萬! 業者:科技新貴鎖定捷運周邊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北投區去年為台北市不動產轉移棟數交易量前五名區域,年增率為五區中最高。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因為北士科磁吸大量高科技就業人口,房市需求明顯升溫,尤其鄰近捷運淡水線的明德、石牌站行情水漲船高,最新預售建案甚至出現每坪130萬元的高價。而沿線奇岩、北投及復興崗各站周邊,因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環境清幽,成為科技新貴與自住客層追捧的購屋熱區。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去年全年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戶)數達29,930、接近三萬棟,與112年相比年增率12%,北投居前五大交易熱區第四名,且建物交易棟(戶)數年增率17.6%,更是位居前五區之冠,可見房市熱度快速升溫。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北投可以擠進台北市的前五大交易熱區,主要是因為占地94.38公頃的北士科,周邊就涵蓋士林區芝山及北投區明德、石牌三個捷運站,北市府還為了因應交通需求,在明德捷運站開通3個捷運站出口,加上文林北路跟明德路公車路線密集,快速往返台北市區,交通機能很便利。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說,北投區的環境清幽且便利,吸引不少退休族群選購。然而,隨著北士科園區的發展,持續吸引數位、新興產業進駐,逐漸晉身科技新貴的置產首選,相較內湖、南港等科技產業聚集區,北投區仍具價格優勢,開發商看好家戶成長與房市增值潛力,紛紛搶進布局。北投的平均單價由過去的每坪60萬元至70萬元、上漲至目前80萬元至100萬元,漲幅三、四成,房價補漲態勢明顯。
至於北投捷運站和奇岩捷運站新建案,目前每坪房價約82至95萬元,尤其北投捷運站為淡水信義線與新北投支線的交會點,可快速連接台北市中心、士林、天母等地,透過大業路可以快速銜接洲美快速道路;值得關注還有復興崗捷運站生活圈,同樣具備交通優勢、目前銷售中的建案,如馥新綻、樹山丘1等每坪成交房價差不多在75至85萬元之間,房價基期低的優勢成為科技族群考量的重要因素。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北投捷運站周邊近一年的房地產交易件數約500件,其中,科技新貴族群的購屋需求佔比逐漸提高,尤其偏好2-3房的中小型住宅,總價帶落在2000萬元至3300萬元之間,符合科技族的預算與需求。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觀察科技族群的購屋需求與一般買家不同,他們重視通勤時間短、生活機能完善、居住品質高的住宅環境。
鄉林10年前在北投溫泉路推出的養生莊園「鄉林玉川」,當時成交價格就創下區域新高,如今北士科園區成形,又帶來新一波的購屋需求,賴正鎰分析,北投區捷運的便利性與宜居環境,使其成為潛力區域,不僅新案價格逐步提升、中古屋市場也受帶動,區域整體房價將維持穩健增長。
鄉林建設在距離復興崗捷運站約200公尺的中央北路上,預計6月推出日式度假飯店風的輕奢小豪宅建案,總戶數只有60戶,兩房為主力商品,距離桃源國小僅有100公尺、將來六年免接送;加上開車8分鐘到關渡科技園區、15分鐘到北士科,鎖定重視生活品質的科技族群與在地換屋客層。
北投躍居交易量前五強 科技新貴鎖定捷運站周邊新案
經濟日報
台北市最後一塊重劃區「北士科園區」近年隨著多家建商、財團卡位,話題一直居高不下,據實價登錄,台北市北投區是去年台北市各區不動產轉移棟數交易量前五名,且年增率居冠。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主因北士科磁吸大量高科技就業人口,房市需求明顯升溫,尤其是捷運淡水線的明德、石牌捷運站鄰近的行情水漲船高,最新預售建案甚至出現每坪130萬元的高價。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2024年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達29,930棟,年增12%,其中北投居前五大交易熱區第四名,年增17.6%,更是位居前五區之冠,可見房市熱度快速升溫。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北投可以擠進台北市的前五大交易熱區,主要是因為占地94.38公頃的北士科,周邊就涵蓋士林區芝山及北投區明德、石牌三個捷運站,北市府甚至為了因應交通需求,光是在明德捷運站開了3個捷運站出口,加上文林北路跟明德路公車路線密集,快速往返台北市區,交通機能很便利。
此外,北投區的環境可說是鬧中取靜又不失便利性,不少退休族群選為購屋區段,加上隨著北士科園區的發展,持續吸引數位、新興產業進駐,逐漸晉身科技新貴的置產首選,相較內湖、南港等科技產業聚集區,北投房市仍具價格優勢,開發商看好家戶成長與房市增值潛力,紛紛搶進布局。
觀察近一年來明德站附近新案,像是達麗河藴、樺輝沐畇、遠雄泱玥、士科大院等每坪成交價站穩110萬元;石牌捷運站附近建案力麒天沐、全陽柏悅、岳泰明德每坪成交價格也來到85至100萬元。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北投捷運站周邊近一年的房地產交易件數約500件,其中,科技新貴族群的購屋需求占比逐漸提高,尤其偏好2-3房的中小型住宅,總價帶落在2,000萬元至3,300萬元之間,符合科技族的預算與需求。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觀察科技族群的購屋需求與一般買家不同,更重視通勤時間短、生活機能完善、居住品質高的住宅環境。北投區近年來生活機能持續升級,受到更多自住與投資買盤青睞,最特別是北投擁有豐富的天然溫泉資源,受到熱愛泡湯的養生人士喜愛,進一步推升區域房價。
賴正鎰分析,北投區捷運的便利性與宜居環境,使其成為高資產族群的潛力區域,不僅新案價格逐步提升、中古屋市場也受帶動,區域整體房價將維持穩健增長。
看好北士科未來發展,鄉林建設預計6月推出日位在復興崗捷運站約200公尺的中央北路上新案,該案走度假飯店風的輕奢小豪宅風格,總戶數60戶,兩房為主力商品,距離桃源國小僅有100公尺、將來六年免接送;加上開車8分鐘到關渡科技園區、15分鐘到北士科,鎖定重視生活品質的科技族群與在地換屋客層。
房市熱區之冠 北投區躋身 2024北市前五強
工商時報
隨北士科園區題材醱酵,北投也躍居房市當紅炸子雞。據實價登錄資訊顯示,2024年台北市不動產交易量前五強,北投躋身進榜,年增率達17.6%,高居最強五個熱區之冠,近期上市建商包括潤泰新、鄉林等,紛聞風卡位籌備2025年推出新案。
據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北投區去年是台北市各區不動產轉移棟數交易量前五名,年增率位居最強五大熱區之冠。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分析,由於北士科磁吸大量高科技就業人口,房市需求明顯升溫,尤其是捷運淡水線的明德、石牌捷運站鄰近的行情水漲船高,最新預售成交價已達每坪130~140萬元。
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2024年全年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29,930棟、直逼3萬棟大關,與2023年相較,年增率12%,北投居前五大交易熱區的第四位,且建物交易棟數年增率17.6%,更是位居前五區之冠,可見房市熱度快速升溫。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北投擠進台北市前五大交易熱區,主要是因為占地94.38公頃的北士科,周邊就有三個捷運站,交通機能便利;隨著北士科園區的發展,持續吸引數位、新興產業進駐,逐漸晉身科技新貴的置產首選,相較內湖、南港等科技產業聚集區,北投房市仍具價格優勢,開發商看好家戶成長與增值潛力,紛紛搶進布局。
據實價登錄資料,北投捷運站周邊近年的成交件數約500件。其中,科技新貴族群的購屋需求佔比逐漸提高,尤其偏好2~3房的中小型住宅,總價帶落在2,000萬~3,300萬元,符合科技族的預算與需求。
北投房市題材多,也吸引不少上市建商紛紛卡位推案,今年鄉林建設預計會推出北投中央北路案,潤泰新也即將推出北士科首發案等,可望躍居為台北市熱門戰區。
2025.03.11 經濟日報
皇翔2月營收年增704% 潤泰新增50%
多家指標建商昨(10)日公告營收,包括皇翔(2545)、潤泰新、亞昕、名軒、宏盛、力麒等皆繳出雙位數成長的成績,其中以皇翔成長幅度最大。
皇翔2月營收6.78億元,年增704.30%;累計今年前二月營收8.61億元,年增124.42%。皇翔指出,因本期成屋銷售情形較去年同期佳所致。
潤泰新2月營收24.69億元,年增50.47%;累計今年前二月營收46.97億元,年增3.44%。潤泰新指出,今年預計有「峰左岸」、「大安富陽」兩案,以及部份「左岸生活」尚未交屋之部份可完工交屋,合計完工量約80億元。
2025.03.11 經濟日報
雙北等不到房價跌?全台法拍待標量曝 專家也傻眼
銀行大幅拉升房貸利率,加上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恐有不少人會繳不起房貸斷頭,半年過去了,最新法拍市場統計顯示,各地法拍屋新增有限,雙北法拍屋甚至不增反減,房市並未出現斷頭潮。
更令業者意外的是,北市及六都以外縣市,法拍加價率還逆勢上升,顯示投資人仍偏向看好房價。
根據寬頻房訊統計, 今年前二月和去年同期相比,全台法拍屋待標件數共2014件,較去年同期僅小增108件。
六都中,增加較多的是台中,但僅小增30件,另外高雄增加11件,台南僅增加8件。
雙北沒有增加,反而減少,北市從102件減至86件,少了16件,新北從187件減至136件,少了51件。
觀察法拍屋投標情況,各地平均投標人數、得標件數大多減少。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表示,主要是各銀行去年6月起陸續關緊房貸水龍頭,購買法拍屋資金需求會比一般購屋更高,資金取得困難也增加投資人進場難度。
另一方面,房市受到打炒房政策及新青安熱潮退卻影響,法拍投資人態度也轉趨保守。
雖然法拍市場和一般市場一樣,投資人觀望態度濃厚,但在台北市,投資人對好物件仍勇於加價搶標,去年前兩月加價率約9%,今年已到一成,另外外縣市法拍加價率也從12%上升到16%,顯示投資人仍看好房價。
徐華辰表示,從買賣移轉棟數大減二、三成,實價資料預售屋揭露件數腰斬,顯示央行打炒房效果相當不錯,已成功將房市由多轉空,但是否會進一步出現斷頭潮,促使房價明顯回跌,仍需觀察。
2025.03.11 卡優新聞
女性房貸均額破千萬 央行升息未見斷頭潮
女性投資能力大幅增強,購屋力道不讓鬚眉。根據聯徵中心數據顯示,去(2024)年第3季全台女性平均房貸金額首次突破1,000萬元,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台北市女性申貸總額最高,達到1,790萬元,新竹縣以1,221萬元居次,新北市與新竹市分別有1,166萬元與1,147萬元。
據瞭解,全國女性平均申貸金額突破千萬元,主要原因包括全台房價持續上揚,使得購屋門檻提高,進而推升貸款金額;再者,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就業與升遷機會增多,購屋預算同步提升,使女性更有能力購買地段較佳、總價更高的物件,兼顧自住與投資需求。
除了房貸金額創新高,女性購屋比例也同步攀升。聯徵中心統計顯示,台北市女性申貸占比來到50.4%,台中市也衝上50.3%,皆是女性購屋比例突破5成的都市,凸顯女性購屋已成為市場趨勢。
台灣房屋指出,台北市女性購屋比例自2019年以來已穩定超過5成,這與高教育水準及職場競爭力提升有關,女性財務自主性與投資能力增強,帶動買房需求擴增。至於台中市,因製造業、餐飲服務業等工作機會豐富,房價相較於雙北更親民,讓女性有足夠的能力負擔房貸。
同時,現今社會兩性平權意識抬頭,現代女性在購置房產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許多夫妻選擇將房屋登記在太太名下,女性在家族財產繼承方面的權益也受到重視,帶動女屋主與女地主人數躍升。
此外,央行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後,大幅拉升銀行房貸利率,外界認為可能有不少人因此繳不起房貸,但是半年過去,最新法拍市場統計顯示,各地新增法拍屋有限,雙北甚至不增反減,房市並未出現斷頭潮。
寬頻房訊統計發現,今(2025)年1~2月全台法拍屋待標件數共2,014件,和去年同期相比僅略增108件。六都中增加較多的是台中市,但僅小增30件,高雄新增11件,台南為8件。雙北市反而呈下行趨勢,台北市從102件減至86件,少了16件;新北從187件降至136件,減少51件之多。
2025.03.11 經濟日報
等久就是你的? 新板這戶賺2,388萬 淡水再現6字頭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2024年新北市總價破億元的豪宅交易狀況,總共僅13件,比起2023年的21件少,各區交易以板橋區有6件最多,其次是新莊區4件,淡水和蘆洲區則分別有2件、1件。
不過房價持續回升,其中板橋「馥華雲鼎」去年1億3,188萬元售出,比起2017年取得價格1億880萬,七年間帳面增值2,388萬,成為去年新北最賺錢的億元宅;另外「謙岳」也有兩筆交易,持有十年分別增值875萬、1,016萬。
另外淡水知名豪宅「大隱豐盈海」睽違3年,再度出現破億元交易,去年10月中樓層戶以總價1.15億元交易,拆除車位後單價約63.8萬元,也是睽違五年再現6字頭行情,前屋主預售1億1,365萬購入,持有6年,帳面增值135萬。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淡水的豪宅大多集中在紅樹林一帶,以享河岸美景吸引豪客,動輒規劃兩百坪大空間,總價和裝潢門檻都高,入手的屋主多半規劃為景觀度假宅,或對區域有地緣關係的客層,通常較需要靜待有緣人和有心人,因此淡水豪宅交易頻率和價格,都較難突破。
台灣房屋板橋加盟店店東賴玉枝指出,新板特區一直都是大坪數豪宅推案聚落,且開發已趨飽和,少有新推建案,近年預售豪宅像是「三輝白昀」、「勝輝一邸」都出現單價破百萬的交易,而去年正值房市大好之際,也讓新板特區的房價再一波上揚,也帶動板橋中古豪宅能見度,雖然高總價大坪數豪宅交易趨緩,但是新板特區的綜合機能強,房價相對穩定,長期持有漲多賠少。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近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央行數波信用管制措施等影響,目前豪宅貸款成數僅剩3成,主力買盤之一的私法人購屋也受限,使銷售期本來就長的豪宅市場面臨考驗;不過因市場不乏資金伺機而動,若有降價物件,就能吸引口袋深厚的高資產族不貸款入手。
2025.03.11 工商時報
房租指數再攻頂 短期難扭轉
2月達108.06,連19個月年增逾2%
通膨壓力、房價居高不下,加上升息及加稅使房東成本提升,帶動租金持續上揚,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今年2月房租指數108.06再創新高,年增率高達2.56%,連續19個月年增率都超過2%。業者分析,租約舊約進入換約高峰期、租金補貼擴大房客租金負擔力,加上近期房市景氣低迷使租屋周期延長、需求提升,使租金續揚趨勢短期難扭轉。
主計總處統計顯示,過去租金漲幅長年年增率低於1%,但在2021年底加劇開始超過1%,2022年7月擴大至2%,2023年中雖有一度回落至2%以下,不過自2023年8月迄今,已連續19個月年增率均逾2%,去年下半年以來年增更都在2.5%左右。
信義房屋不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價上漲後,使有購屋計劃的購屋族延長購屋準備期,會讓市場上租賃需求增加,新房屋落成因為房價水準與住房品質較高,會要求較高的租金回報,這幾年通膨對租金有帶動效果,2022年開始租金就呈現上揚趨勢。
曾敬德指出,由於租約可能不只一年,後面陸續換約時房東也會參考鄰近的租金水準與生活負擔調整房租,都帶動租金走揚,目前看起來趨勢似乎尚未扭轉。
長期觀察租金指數,四年來上漲了8.3%,為金融海嘯以來上漲速度最快的階段。以區域來看,中部地區年增率超過3%,達到3.17%,位居全台之冠,北部地區2月房租年增率達2.47%,南部地區租金年增率達2.4%。
2025.03.11 工商時報
誠邑築建設攜手荷蘭 MVRDV 事務所 台中崇德路首座國際級建築即將現身
位於台中市北區崇德路一段、漢口路四段的「德成大樓」,是一棟屋齡已有35年的危老商辦,基地面積316坪,去年1月由誠邑築建設以每坪單價破180萬元、總價5.8億元高價購入!近期,這棟商辦外觀出現一幅巨型公共藝術,一座座綠色島嶼躍然建築之上,宛如穿越時空界線,為繁忙的路口帶來綠意盎然的藝術氣息,更讓路過的車輛、行人不禁多看幾眼,甚至駐足拍照打卡。
誠邑築建設創辦人暨董事長沈瑞興透露,這次共砸了7位數「整棟包膜」,這也是誠邑築攜手享譽全球的荷蘭MVRDV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打造,在車水馬龍的都市節奏中,喚醒人們對「文明與環境共存」的再思考,並將未來的合作願景,以藝術形式先行呈現。
沈瑞興強調,崇德路匯聚美食餐廳、捷運商圈、百貨商場,誠邑築希望以一個打破水泥叢林與真實自然的界限,去致敬這棟舊建築。預計下半年整棟大樓將開始拆除,未來將打造一棟樓高21層、超越宜居建築的指標性住宅,總銷約27億元,也將是荷蘭MVRDV建築師事務所在台灣的第一棟住宅大樓。
事實上,沈瑞興投入建築業至今超過30年,從營建工程到建築規劃的豐實歷練,是誠邑築建設立業的磐石。長年走訪世界各地,探索國際建築,沈瑞興不斷思考「如何透過建築的力量,以及共生環境的角度,為台灣城市帶來更令人嚮往、更宜居的生活價值。」這次與MVRDV事務所合作,是一次專業建築人的共鳴,MVRDV長期致力於永續發展,致力透過創新的設計解決環境問題,並不斷的帶來驚喜,正好與沈瑞興的理念一不謀而合,促成了這次理想合作的契機。
荷蘭建築團隊MVRDV事務所多年來憑藉前衛創新的設計理念、深入且務實的數據研究,在世界各地打造多座享譽國際的建築地標。自1992年以來,已經獲得238個國際獎項及提名,實現作品遍布47個國家,在建築創新設計力,與國際合作執行力都備受肯定。
2024年,沈瑞興親自帶領團隊遠赴荷蘭見學MVRDV作品,其中,「Valley 山谷社區」、「Depot美術館典藏庫」、「Markthal 鹿特丹市場」尤為深受感動。
在這些經典的建築設計中,蘊含著對環境的關懷、自然的尊重、以及創新的思維,「我想把這些帶回台灣!」沈瑞興感性的說:「我相信建築不只是城市的一部份,應為環境種下長遠善意的影響力。」而此次巨型公共藝術,即是實踐理念的第一步-美化城市的企業責任,讓自然與藝術成為城市的風景。
2025.03.11 工商時報
隆大去年營收創高 擬發3元現金股息
隆大(5519)去年營收創新高,10日董事會通過配發3元現金股息,今年將有「隆大橋科ONE」、「鳳凰萃」、「鳳凰信義」、「前鎮仁愛」、以及「天畝五期」等五大全新建案完工,總銷合計近百億元,作為今年營收主力。
隆大10日董事會通過2024年財報,去年合併營收62.51億元,比2023年的43.66億元,年增43.17%,去年每股稅後純益3.90元,比2023年的3.69元,年增5.69%。
隆大總經理洪茂源10日表示,隆大2024年營收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出售桃園土地入帳15億元,但,也因為出售土地而導致毛利率下滑,獲利只有微幅成長。
洪茂源指出,隆大今年營運動能仍然十足,除了既有的餘屋銷售之外,預計有五大全新的建案,將在今年完工,可供交屋入帳和銷售入帳的總銷金額,合計達98億多元。
他說,總銷約26億元的「鳳凰信義」,預定今年第三季可完工交屋,由於該案在預售時,已經完銷,因此,可望成為今年營收的主要來源。
另有「鳳凰萃」和「橋科ONE」2個建案,將分別在今年10月和第三季完工,總銷27億元的「鳳凰萃」,今年2月已經進場銷售,總銷27億元的「橋科ONE」,近日剛進場銷售。
至於高雄前鎮區的「仁愛段」建案,總銷約12億元,預定今年7月完工之後,才會進場銷售。
第五個全新建案則是透天建案「鳳凰天畝」五期,總銷約6億多元,預定今年第二季完工之後,就會進場銷售。
2025.03.11 工商時報
剛需準客戶鎖定就業人口紅利 「醫」、「科」新貴 成台中房市助力
自政府去年九月打炒房以來,房市買氣瞬間凍結,建商轉而全力搶攻剛性自用族群,特別是新設立的醫療園區、科學園區,預期將有大批醫護與科技族群進駐,成為區域建案競逐的主力買盤!其中,預計今年第三季啟用的台中市立醫院園區,近期已在官網發佈徵才訊息,激勵周邊新案再次迎來醫護人員賞屋潮。
「台中市老人復健綜合醫院」BOT案是台中首座市立醫院,基地面積4.88公頃,由中國醫藥大學取得經營權,砸下逾百億重金、打造高規格AI醫養合一的智慧園區,設置具醫學中心品質的區域醫院與長期照顧服務機構。
根據官網徵才訊息,市醫園區預計今年九月營運,北院區與南院區合計提供1,427床的醫療量能,力拚成為全台高齡智慧醫療示範中心,可望新增數千名醫護、醫事就業人口紅利。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分析指出,房市「聞積起舞」、「與醫同行」幾乎已成慣性定律,而醫療產業不易受景氣波動影響、公立醫療院所長久穩定、以及輪班制的工作屬性,因而醫護人員有就近購置、租用住所的剛性需求。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受到限貸風波影響,有需求、還要有能力才是房市真正要找的「剛需購屋客」,醫護、科技、金融、軍公教等背景人士收入豐厚、穩定,也是銀行眼中貸款條件較優的購屋族群。
觀察市醫園區座落於北屯區太原路匝道出口處,周邊利多建設圍繞,包括預計2026年啟用的溪東圖書館,以及軒揚開發投資6.2億元,打造包含主題餐廳、生鮮超市、運動生活的複合式商場,創造百位以上工作機會。
而面積達102公頃的13單元重劃區進度如期,有望在近幾年間如火如荼開展,諸多建設紅利讓區域未來前景備受看好,房價水位也逐步向上攀升。
市醫園區周邊預售新案如豐邑「太原YES」,實登最高成交單價來到58.8萬元;「大城知丘」亦有58.02萬元的成交紀錄。房市熱度更延燒到房價相對親民的北太平,如「昕光之櫻」、大毅「頌幸福3」都爆出好成績;由鉅建設首度插旗太平區、基地位於馬卡龍公園第一排的「馬卡龍新案」,規劃迎合區域客層的二至三房產品,新案價格成為近期台中房市關注焦點。
隨著市醫園區完工倒數,享有地利之便的「昕光之櫻」再次湧現醫護背景人士賞屋潮。「昕光之櫻」規劃奢享型大兩房,在健康清淨方面的淨水、淨氣、靜音等配備格外注重,切合醫護人員對住家品質的高標要求;而櫻花(2539)建設擅長兼顧品質與價格,贏得市場穩健口碑,位在北屯、太平的櫻花住戶,換屋再次選擇「昕光之櫻」的比例頗高。據悉,櫻花建設深耕在地的建築實績,是客戶願意再次埋單的原因。
2025.03.11 工商時報
高大益群橋河畔景觀宅 芳崗、永信和福懋三雄爭鋒
高雄大學生活圈一直都是建商必爭之地,範圍內的益群橋河畔景觀宅,近來更有芳崗建設、永信建信、以及福懋建設等建商在該區佈下重兵,河畔「住四」土地價格,也在7年內從27萬飆漲至91萬元,在芳崗建設率先在區域內推出「芳崗河左岸」之後,緊鄰的永信「高大二期」建案,在8月完工之後,也將加入戰局,預定明年完工的福懋「德富街案」,究竟是要完工後再銷售、或結構中銷售,尚未定案,但,3案售價都將上看4字頭。
連接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和高雄大學生活圈的益群橋,2010年7月23日正式通車之後,二者之間的快速連結,不再受到後勁溪阻隔,也使得北部和南部建商在益群橋河畔,布下重兵,推出河畔景觀宅。
近期共有芳崗建設、永信建信、以及福懋建設等3家建商,將在該區陸續推案,3個建案之中,尚未確定的是福懋「德富街案」,福懋建設執行董事江肇偉10日表示,該案預定明年完工,共有200多戶,產品從2房到4房,不週,竟是要完工之後再銷售、或結構中就進場銷售,目前還沒有決定。
第二個進場的將是永信建設的「高大二期」建案,永信建設發言人陳怡均指出,「高大二期」規劃坪數介於45坪到52坪的3房和4房產品,純住宅96戶,預定今年8月完工,並進場成屋銷售。
最早進場的,則是位於永信「高大二期」南邊、二者緊鄰的芳崗建設「芳崗河左岸」,2024年年底完工之後,已進場銷售,興聯誠總經理周惠賓表示,「芳崗河左岸」,總銷大約20億元,共有112戶,規劃29坪到53坪的2至4房產品,每坪開價42萬元到48萬元之間,目前已售出30多戶,實登平均成交價在每坪40萬元。
芳崗建設董事長林達標表示,「芳崗河左岸」基地面積約772.74坪,使用分區屬於「住四」,是他在2017年以每坪27萬多元,向高雄地政局標得,由於看好高雄大學生活圈房市,芳崗至少還有3塊建地可供開發,其中,藍田中段的870坪建地,今年可望完工,援中路上的700多坪土地,也準備開工興建大樓,另外,以每坪88.8萬元購入的500多坪土地,尚待規劃。
毗鄰「芳崗河左岸」的永信建設另一塊建築基地645.17坪,同樣屬於「住四」建地,永信建設發言人陳怡均說,該地是永信建設2024年5月以總價5.89億元購得,換算每坪成交價91.4萬元,將規劃2房和3房產品,目前正在申請建照,可望近期動工,預定2028年完工。
2025.03.11 澎湃
中國恒大:法院已舉行清盤聆訊,判決押後將另行公佈
3月10日,中國恒大(03333.HK)發佈內幕消息公告,披露了有關清盤的進一步消息及繼續停牌的資訊。
中國恒大稱,在2025年2月27日舉行的押後聆訊上,法院經聽取分別代表清盤人、破產管理署署長及一名最終持有人作出的陳詞後押後判決,並將於稍後作出裁決。有關法院的裁決結果將於適當時候另行公佈。
此外,公司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時18分起暫停買賣,並將繼續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2024年11月8日,中國恒大(根據清盤人指示行事)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呈針對天基控股有限公司(公司的間接附屬公司)的清盤呈請。2025年2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向中國恒大間接附屬公司天基控股發出清盤令,繼而破產管理署署長獲委任為天基控股的臨時清盤人。
天基控股為景程有限公司(天基控股的附屬公司及集團的成員公司)所發行若干境外優先票據(“景程票據”)的擔保方。
清盤人認為,針對天基控股的清盤呈請符合中國恒大債權人及其他持有者的利益。針對景程的清盤令於2024年11月18日就若干景程票據的最終實益持有人所提出申請進行聆訊後,英屬處女群島高等法院向景程發出清盤令,並委任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的Edward Simon Middleton及黃詠詩以及Alvarez & Marsal (BVI) Limited 的Wesley Arthur Edwards為景程的共同及各別清盤人。
2025.03.11 澎湃
蘇州 “三低一寬” 支持購房置業:人才前五年房貸本金每月最低歸還100元
據蘇州發佈3月10日消息,近日,江蘇省蘇州市住建局會同相關金融機構研究出臺了“三低一寬”特色化金融產品(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疊加人才房票政策,進一步降低購房門檻,助力青年人、新市民購房置業。
具體看,低首付:最低首付比例15%,符合各地人才房票政策的購房者,可將人才房票等額抵用於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首付款。低利息:符合相關征信條件,可享受最低商業貸款利率。低月供+寬期限:部分金融機構可提供定制化購房貸款產品,可享受前五年每月最低只歸還100元本金,延長購房者本金還款期限,降低購房初期還款壓力。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直言,此次蘇州“月供跟著收入來”打響了降低月供第一槍,“月供僅需100元”的政策具有非常好的吸引力。此次政策表明,各地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三低一寬”的最大創新點是“低月供”。去年樓市支持政策出臺以來,市場上也有一些顧慮,即擔心一些購房者在降低首付的同時,月供壓力增大,進而增加了還款的風險。蘇州此次政策,破解了此類問題,真正對“低月供”做了創新。
蘇州市住建局以吳中區本科學歷購房者為例:若購買總價200萬元的新房:首付30萬元(比例15%)中,人才房票可抵用8萬元,購房者自籌22萬元。貸款170萬元按利率3%計算:普通房貸客戶(30年期等額本金)首月還款8972元,特色化金融產品客戶前五年每月還本金100元,首月還款4350元,首月月供減少約51%。
嚴躍進進一步解釋,蘇州特色化的“三低一寬”房貸產品,不僅體現出政策寬鬆性,也體現出非常精准的針對性。對於青年人、新市民等購房群體而言,其收入狀況和結構特徵有別于其他購房者。此類購房者一般是首付支付能力弱、還款能力逐漸增強等特點。其中首付支付能力弱的問題,此次包括此前的15%比例的首付政策,很大程度上將其解決了。但還款能力逐漸增強方面,存在新的問題。客觀說,從近兩年的還款能力看,部分購房者一下子拉大杠杆,也會產生後續還款能力的問題。但是從經濟形勢和收入水準來看,給予5年緩衝期就非常重要和關鍵。因為過了5年緩衝期,後續還款能力將明顯提高,也即可以按時或“補齊”原先未還的本金。所以對蘇州“三低一寬”政策,其不僅是購房政策進一步寬鬆的體現,更是政策精准施策的重要體現,總結為是“月供跟著收入來”。
嚴躍進同時指出,一般來說,還款能力總體上隨著職業生涯的變化而逐年增強,但實務中要適當考慮被裁員、房屋用於二次抵押、購房者擁有多套貸款或房產等情況,要準確評估還款能力。
2025.03.11 澎湃
九龍倉置業:2024年收入約129億港元,海港城收入占比達70%
3月10日,九龍倉置業(01997.HK)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2024年公司收入下滑3%至129.12億港元,主要是因為發展物業的應占減值虧損減少,營業盈利減少3%至96.91億港元。
投資物業收入減少1%至108.01億港元,營業盈利減少2%至91.02億港元;酒店收入減少1%至15.41億港元,營業盈利減少5%至9900萬港元。
在投資物業及酒店分部內,海港城(包括酒店)的總收入增加2%至90.96億港元,營業盈利增加4%至72.04億港元,分別占集團收入的70%及集團營業盈利的74%。
海港城(包括酒店)的收入增加2%,營業盈利持平。海港城的商場在年末時出租率為94%,寫字樓出租率為90%。
時代廣場的收入和盈利皆下跌6%。其中商場年末出租率達93%,寫字樓方面出租率升至90%。但因新的供應即將投入市場,加上有更多帶裝修的寫字樓物業可供選擇,令競爭加劇,給租金帶來壓力。
另外,發展物業收入下跌36%至1.52億港元,營業盈利錄得1.66億港元,主要因為調整了過往的年度成本。
投資的營業盈利(以股息收入為主)減少40%至2.81億港元。其它收入淨額為8300萬港元,主要由匯兌收益淨額組成,包括遠期外匯合約所產生的影響。
股東應占集團盈利為8.91億港元,基礎淨盈利增加2%至61.39億港元。
截至2024年末,九龍倉置業的總資產達2381億港元,其中95%位於香港,總營業資產為2363億港元。此外,在2024年的備用信貸及已發行債務證券總額達469億港元,當中355億港元已被動用。
九龍倉置業稱,中國香港的經濟呈現溫和增長的跡象,但市場對商用物業的需求仍然疲弱。零售銷售在2023年年初疫後複常初期短暫反彈後再度下滑至今,港元強勢及減息步伐相對緩慢均持續削弱零售銷售。寫字樓需求也見疲軟,皆因企業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紛紛尋求控制成本。
海港城和時代廣場的商場空置率維持在較低水準,但租戶銷售額下跌導致營業額租金減少,影響集團收入。訪港旅客增加保障了酒店入住率,但房價跟隨市場情況下跌。
寫字樓租戶面對不明朗的經營環境,繼續以節流為主。集團提供靈活的租賃條款並加快改善物業以維持競爭力,成功提升出租率,于年末時達90%水準。
九龍倉置業表示,在息口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集團積極採取措施管理債務,負債淨額進一步下降至342億港元,是自上市以來的最低水準,並減輕了借貸成對集團盈利的影響。
對於2025年的展望,九龍倉置業稱,2025年交織著挑戰與機會。隨著貿易衝突不斷升級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外部環境變得更為複雜。人民幣面臨壓力,而美聯儲減息前景仍不明朗,皆為香港經濟增長帶來更多挑戰。然而,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落成啟用,提升了客貨運航班容量。中央政府出臺大規模的刺激經濟組合拳,旨在重建市場信心,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著力吸引優質旅客,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扶持政策。一旦週期性因素轉向,這些綜合措施應可提振零售業和酒店業,有助於振興市場。
2025.03.11 澎湃
寶龍地產:債權人對子公司寶龍維京提出清盤申請,後者持有寶龍商業63%股權
境外債務重組計畫失效後,寶龍地產的債權人開始行動。
3月9日,寶龍地產(01238.HK)發佈公告,3月7日,本公司獲悉,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寶龍地產(維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龍維京”)被提出清盤申請。寶龍地產通過寶龍維京持有寶龍商業(09909.HK)63%的股份。
清盤申請由Oasis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代表Oasis Investments II Master Fund Limited、AM Asia Strategies Master Fund LP及PAG-P Asia Fund L.P.(通過其普通合夥人PAG-P Management Limited行事)作出。
事涉寶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所發行及由(其中包括)寶龍維京所擔保的優先票據“寶龍地產 6.25% N20240810”,本期債券的本金總額為5億美元。清盤申請人持有未償還本金中的1.98755億美元,清盤申請的聆訊定於4月28日舉行。
寶龍地產稱,清盤申請的提出不代表已按申請成功對寶龍維京進行清盤,截至公告日,維京法庭並未頒佈清盤令以將寶龍維京清盤。公司董事會認為,清盤申請將不會對本集團的財務表現及營運造成重大影響。
清盤或為推動寶龍地產境外債務重組。2月28日,寶龍地產發佈公告,在生效截止日期(2月28日)之前,公司境外債務重組計畫未能達成協議,因而計畫失效。多位業內人士稱,寶龍地產或會推出削債力度更大的重組方案。
寶龍地產在2月28日公告中稱,將尋求確保本集團可持續經營且維護所有持有人利益的整體解決方案。寶龍地產已委任安邁融資顧問有限公司為公司的財務顧問,以促進公司與其債權人之間的進一步溝通。
計畫失效前,寶龍地產已經獲得重組需要的投票,並已落實計畫生效日期。2024年2月,寶龍地產發佈重組支援協定;10月持有重組範圍內債務未償還本金額約89%的參與債權人已加入重組支援協定;至12月,寶龍地產稱所有計劃條件均已達成,包括至少75%債權人批准該計畫、各方正式簽訂承諾契據,計畫生效日期已於2024年12月17日落實。
至今年2月4日,寶龍地產發佈公告,根據本公司目前可得的資料,公司認為有必要將現有截止日期從2025年2月28日延長至2025年5月31日,以便公司有更多時間達成實施重組所需的條件。記者注意到,寶龍地產並未透露具體是達成何種條件。
2025.03.11 澎湃
城市更新改造擴圍 住宅層高標準將提高到不低於3米!住建部長最新發聲釋放哪些新信號
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下功夫實施三類城市更新專案;推動建設“好房子”……2025年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就一系列住房熱點問題回應民生關切。
房地產市場保持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
“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實現了正增長。今年一二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保持了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針對目前房地產市場形勢,住建部部長倪虹作出如上回應。
倪虹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重要部署。住建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打好了一場攻堅戰,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倪虹指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現在市場的信心得到了有效的提振,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積極的變化。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四季度,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5%、1.0%,扭轉了之前連續下滑的態勢;從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銷售情況看,12月當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0.3%、4.1%。
今年一二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保持了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5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增至24個,環比上漲城市數量創近19個月新高。二手住宅市場也呈現積極變化,核心一二線城市房價環比繼續穩步上漲。
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
今年3月5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寫入總體要求。《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解讀指出,“樓市股市是經濟運行的重要‘風向標’,房地產是老百姓資產最大的一部分。樓市股市穩住了,就可以釋放財富效應,也可以更好地提振消費,更好地促進物價溫和回升。”穩住樓市的重要性被再一次強調。
在本次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倪虹提出,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同時重點做好四件事:一是鞏固政策組合拳效果;二是努力實施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三是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四是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的制度。
在鞏固政策組合拳效果方面,倪虹提到,把降息、增貸、減稅等政策效應充分釋放出來,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繼續打好保交房的攻堅戰,切實維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加大白名單貸款的投放力度,按照“應進盡進”“應貸盡貸”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房地產專案全部納入白名單專案,提供有力的融資支持,充分保障項目的交付。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存量政策還有空間,主要是落實好、落實到位,打通政策落實中的堵點。同時,政策組合拳在“降成本、降門檻、提預期”上還有結構性的空間。
在保交房工作上,截至2024年年底,保交房攻堅戰實現住房交付373萬套,順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標。今年3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目前審批貸款超過6萬億,涉及已經交付和正在建設的住房超過1500萬套。今年重點工作之一是支持穩樓市,持續推動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拉長白名單,讓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拿到貸款,堅決做好保交房工作。
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社區均納入城市更新改造範圍
記者會上,倪虹還介紹了我國城市更新實施情況,並指出,住建部將下功夫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更新項目。
倪虹介紹,從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全國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社區近28萬個,惠及1.2億居民;加裝電梯超過13萬部,增設停車位380萬個,增設養老、托育設施近8萬個,增加充電樁105萬個,新增文化休閒、體育健身場所3100萬平方米;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約50萬公里;打造“口袋公園”4萬多個、建設城市綠道12萬公里。
倪虹表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將下功夫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更新專案,重點有三類,包括民生專案、發展專案、安全專案。
對於民生專案,倪虹指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著力抓三件事:一是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社區都要納入城市更新改造範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也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二是城中村改造範圍已經擴大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三是大力推進完整社區建設,重點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增補托育服務設施、兒童活動場地。
中指研究院認為,“倪虹部長再次強調要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預計核心城市優化限購政策、推動貨幣化或房票安置城中村改造,將是2025年增加住房需求的重要舉措。”
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
在優化供給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
此次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倪虹再次提及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其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安排4.4萬億元,其中一個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將支持地方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權,收購的商品房優先用於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職工宿舍等。
在業內看來,2025年將是“收儲大年”。收購存量土地是地方政府優化土地資源利用、改善土地供求關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商品房收購的落實,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地調整商品房供給節奏,並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整個市場的運行效率。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目前存量商品房的收購主體還是地方性國企,下一步有可能會拓展到民企或混合制企業,同時通過地方財政出資撬動AMC、險資等機構參與,形成"政府信用+市場效率"組合的方式,也有可能在更多城市看到。同時,收購的價格或將根據專案本身的地段、未來調規可能性、市場預期變動等要素進行更為綜合化的判斷。
推動建設“好房子”,住宅層高將提高到不低於3米
記者會上,倪虹還提及,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住房需要,完善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專案規範,其中一項是要把住宅的層高提高到不低於3米。
據央視新聞,我國2005版《住宅建築規範》、2011版的《住宅設計規範》,都對室內淨高有不應低於2.40m的強制性要求。關於層高的要求來自2011年版的《住宅設計規範》,其中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0m”。所謂層高,是指從本層地板到上層地板的距離,即:層高=樓板厚度+淨高,平時買房時候說的,多數情況是淨高。
央視新聞指出,上述標準執行至今已經很長時間了。因此,給房子的“身高”標準調一下,是大勢所趨、心之所向。
張波認為,“好房子”標準不斷落地和推進,是房地產市場從“增量市場”向“品質生活”轉型的重要標誌,將深刻改變供需關係並重塑行業格局,並會加速推進供需關係從總量匹配向結構性匹配演進。
其認為,“好房子”標準的推進對房企的影響也將十分深遠,當下不少房企還關注“計容”政策調整,帶來得房率提升,以及社區共用空間的升級對產品吸引力的提升。“好房子”影響其實不止於此,將推動房企從產品提供者向服務提供者轉型,包括為項目提供全生命週期管理,更好實現智慧社區運營、物業增值服務,來提升長期收益;更好瞄準產業人口住房需求,來開發職住平衡的社區;更好嵌入智慧安防、能源管理等系統,實現科技化、定制化服務解決方案。可以預計,後續更具備技術壁壘、資金實力和服務能力的房企將主導市場。
2025.03.11 新浪網
深圳二手房錄得量“5連漲”!樓市 “小陽春” 預期逐漸升溫
近段時間以來,樓市“小陽春”的預期逐漸升溫。
作為觀察樓市變化的重要視窗,二手房市場近期表現暖意十足。據深圳市房地產仲介協會(以下簡稱“深房中協”)公佈的最新資料,近期深圳二手房市場持續回暖,二手房錄得量已連續5周攀升。
從全國範圍來看,資料顯示,上周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上升38.45%。從月內累計成交來看,2025年3月1日至9日,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上漲26%。
購房意願增強
3月10日,深房中協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上周深圳全市二手房(含自助)錄得1812套(指深房中協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起時間為口徑統計的資料,並非最終成交套數),環比增長11.6%。深房中協表示,近期深圳二手房市場持續回暖,二手房錄得量已連續5周攀升,消費者購房意願不斷增強。
此外,樂有家門店資料顯示,上周日深圳二手住宅單日看房量再創新高,超過去年10月峰值的15%,成交量環比上漲2%,實現“5連漲”。
記者在深圳多個片區採訪時發現,二手房帶看量和成交量在春節後快速回升,但目前樓市的熱度還是主要以低價為推動力,房價依舊維持穩定狀態。有剛剛進行委託出售的業主表示,目前只有相對的“低價”才能吸引客戶看房,所以在進行委託時都沒有“掛高價”。
與此同時,深房中協公佈的資料顯示,根據公開在售二手房源量資料統計,截至2025年3月10日,深圳全市共有67662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環比上周增加1917套。
政策預期再起
除了深圳,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的表現在近期都有所回暖。根據麟評居住大資料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上周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為20024套,同比上升38.45%。從月內累計成交來看,2025年3月1日至9日,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21755套,較2024年3月同期上漲26%。
深房中協表示,從政策層面看,當前市場對於政策預期再起,而市場在政策刺激下雖有階段性改善,但內生修復動力仍不足,供需再平衡的實現尚需時日。記者也對多位元購房者進行採訪,購房者目前比較關心接下來樓市政策是否有新的變化,包括交易稅費以及限購政策等。
麟評居住大資料研究院認為,上周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規模仍處於較高水準,說明二手房市場需求尚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同時,3月以來累計成交量高於去年同期,“以價換量”行情使得二手房市場仍保持著一定的活躍度。預計隨著更多利好政策的輸出以及市場信心的復蘇,3月二手房市場熱度將上升,成交量好於去年3月。
中指研究院認為,“止跌回穩”仍是今年房地產政策核心目標,預計已出臺的多項政策將加快落實。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逐步優化,加速購房需求釋放,各地預計將繼續加大公積金政策支持力度,減輕居民購房壓力。同時貨幣化安置城中村改造、專項債資金收購存量土地等進展加快也有助於修復市場預期。
2025.03.11 新浪網
合景泰富 “倒春寒” 債務重組蹉跎與2月銷售低迷
近兩年時間過去,橫貫在重組方案上的手術刀仍然懸而未決。
觀點網 陽春三月,宏城公園的遊人在格桑花前留影,總有幾座摩天大樓入鏡,其中一棟狀若船帆的建築,便是廣州合景國際金融廣場。
39層高的國金廣場,由合景泰富地產於2007年打造,幾乎和珠江新城同齡,租金與東西塔看齊,有甲骨文、韓國產業銀行、渣打銀行、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等跨國企業進駐。
對於這棟大樓的主人來說,這個春天依舊寒冷。
重組蹉跎
3月7日,合景泰富集團公告,就其本金總額約45億美元若干境外債務的重組方案拋出多項選擇。
方案包括:將目標現有債務轉換為全新的以美元計值票據(新票據,設有不同的轉換率、到期日、利率、安全性及優先安排),及/或可轉換為公司新普通股的強制可換股債券;現金清償機制,當中涉及使用若干專案的所得款項淨額作為指定資金來源,以償還若干新票據;新票據將由若干主要境外附屬公司提供擔保及抵押等。
作為大部分房企重組常見的“餐前甜點”,合景泰富也會為方案提供支援的債權人支付同意費。
合景泰富擬在香港及/或其他適用的司法管轄區通過協定安排計畫的方式實施重組。
公告還提到,有關去杠杆比例的分歧仍有待票據持有人小組與公司進一步磋商,以同時兼顧不同債權人的需要及偏好。
比例、日期、地點,均未確認,這還只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草案,但投資者也能借此重新梳理這家出險房企的債務狀況。
就境外債務而言,合景泰富擁有附息負債總額(不包括累計利息)約人民幣308.46億元,當中包括優先票據未償還本金額約人民幣279.48億元,以及銀行及其他借貸約人民幣28.98億元元。此外,擁有結欠境外合營企業及協力廠商的附息金融負債,未償還本金額約為人民幣93.86億元。
就境內債務而言,合景泰富擁有附息負債總額未償還本金額約人民幣418.09億元,當中包括銀行及其他借貸約人民幣383.25億元及公司債券約人民幣34.84億元。
境內外債務占集團債務總額比例分別約為58%和42%。
此外,合景泰富還有結欠境內合營企業、聯營公司、協力廠商及一間關聯公司的附息金融負債,未償還本金額約為人民幣143.53億元。
目前合景泰富已與持有24%優先票據的債權人小組及銀團貸款人進行溝通,但溝通不代表同意,就算悉數同意,也只是不到四分之一的比例。
回顧2023年5月,合景泰富公告其7.95億美元優先票據違約,觸發所發行的9筆美元有限票據的全面交叉違約,正式宣告暴雷,將對境外債務進行全面重組。
近兩年時間過去,橫貫在重組方案上的手術刀仍然懸而未決。
銷售行情
除了重組事項,合景泰富最近還公佈了2025年2月的未經審核營運資料。
根據公告,該集團在2月份的預銷售額為3.6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1.77%,還不足2023年2月份43.2億元的十分之一;預售建築面積為2.35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9.1%。1-2月合景泰富集團累計預銷售8.63億元。
而據觀點指數統計,2024年1-12月,合景泰富累計銷售額為102億元。
作為曾經的粵系房企“華南五虎”之一,合景泰富過去以高端產品定位和敢於溢價拿地著稱,而高杠杆也為如今的債務處境埋下伏筆。
例如2020年11月,合景泰富以接近50億(樓面地價約5.15萬/平方米)的價格投得廣州天河牛奶廠地塊(奧體北側AT1003036地塊),成功刷新天河地王紀錄。
該地塊後來被打造為合景臻頤府,當時揚言驗資千萬看樣板房,300萬提前鎖定單位。廣州市住建局官網顯示,合景臻頤府共計315套房源,但目前近售出132套,去化率僅41.9%。
資料來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資料來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值得注意的是,合景臻頤府原定2023年9月30日交付,第一次延期至12月31日,最終仍未能在該日期交付,實質性二次逾期。
合景泰富官微顯示,該公司2024年全國累計交付約1.3萬套房屋,交付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結合房地產行業正常的交付週期來看,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預售面積分別為544萬平方米和256.7萬平方米。
部分樓盤交付困難,也讓後續潛在看房者望而卻步。有市場消息稱,為了加快去化,該盤價格已經從最高的10-15萬元下調至7-9萬元,而這又引發了部分老業主的不滿。
一系列連鎖反應,折價去化也同時影響了合景泰富的利潤。
2024上半年,合景泰富集團收入約52.34億元,同比減少29.8%;淨虧損82.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8.9億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合景泰富毛利約9780萬元,較2023年同期約4.42億元減少77.9%。毛利減少主要由於期內總銷售減少,其平均銷售價格較低所致,錄得毛利率1.9%,比2023年的5.9%下降4個百分點。
另外,截至到2024年6月30日,合景泰富員工人數合計約為1940名,和2019年的11400名員工相比,數年間員工淨流失9460名。
2025.03.11 信報
美聯信心指數挫5.2% 四周最急
《財政預算案》公布後,多個新盤推售搶客,二手市場受打擊,二手業主叫價回落。美聯物業以其網站放盤叫價編訂的「美聯信心指數」,最新報60.2點,連挫4星期累瀉10.3%,按周急挫5.2%,是4個星期中最大跌幅。
減價盤增加拖累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政府放寬徵收100元印花稅物業價值上限,樓價4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印花稅劃一降至100元,利好樓市氣氛,但多個新盤趁勢推售搶去市場焦點,部分急於沽貨的二手業主減價,令削價盤增加,拖累信心指數向下。
美聯物業按全港143個主要中小型私人住宅屋苑成交個案編訂的「美聯樓價指數」,亦連跌第二個星期,低見126.76點,再創逾8年半低位,按周微跌0.13%,兩周累降0.57%;今年以來樓價跌約1.07%。
該行指出,最新樓價指數仍未反映《財政預算案》對樓價的影響,而三大分區最新一星期只有新界區樓價指數向下,按周挫0.93%;港島區期內升0.73%,九龍區亦進賬0.48%。
2025.03.11 經濟通
中能建設將參建國家八大算力樞紐項目
中國能源建設(03996)(滬:601868)公布,在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披露,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整體布局和未來發展規劃方面,將以參與國家八大算力樞紐節點項目建設為基礎,推動能源行業智慧低碳轉型,致力於成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的踐行者、國家算力服務平台的建設者。
該集團指,能發揮在綠電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全產業鏈一體化建設的獨特優勢,解決互聯網數據中心對長期穩定低價綠電的需求,通過算力與電力的協同,降低數據中心能耗及碳排放水平、節約數據中心運營成本。該集團目前正在建設甘肅慶陽大數據產業園示範項目,屬於國家八大算力樞紐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約55億元人民幣,設計總功率為60000kW。該項目一期工程已於去年9月投運。
2025.03.11 經濟通
宏安地產獲多家金融機構貸款最高逾10億元
宏安地產(01243)公布,於昨天,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超雅作為借款人與該集團及另一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作為擔保人,以及多家金融機構簽訂貸款協議,借款人獲批一筆最高10.15億元的定期貸款,為期36個月。該貸款將由該集團用於全額再融資根據2021年9月3日簽訂的貸款協議的未償還金額。
該集團指,該貸款協議由恒生銀行(00011)作為貸款代理人,多家金融機構還包括交通銀行(香港)、創興銀行、東亞銀行(00023)、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大華銀行香港分行,作為原始貸款人提供定期貸款,該集團指貸款對其有利,因為它為項目建設提供額外的財務資源,並加強現金流。
2025.03.11 信報
吳天海看淡上半年零售市道
九倉置業全年少賺81%遜預期
本港零售及寫字樓市場未見復甦,九倉置業(01997)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表示,剛閉幕的全國兩會若有好消息,效用也不會立竿見影。他估計,今年首季該公司業務所在的實體市場仍會延續去年走勢,對今年上半年未感樂觀,若後續措施能令實體市場有良好反應,希望下半年能較上半年改善,「樓市翻生番,好多人都會開心番。」
商廈及酒店租金續呈跌勢
吳天海坦言,行業今年首兩個月租金及續租走勢與去年大致相同,整體呈下降趨勢,未有足夠信心認為上半年可改善,對下半年本地商業及酒店市場也未感樂觀,形容如無特別變動,市況仍會「慢慢跌、飄緊咁跌」;信心何時改善取決於租客狀況,有待租客停止收縮轉為擴充,以及有新租客來港,讓本地零售總額止跌回升,惟「大家期待好耐,仲未發生」。
九倉置業去年基礎淨盈利61.39億元,按年增加2.1%,符合預期;若計入擴大至56億元的投資物業重估減值淨額,股東應佔盈利大跌81.3%,至8.91億元,明顯差過預期的41億元。每股盈利0.29元;派第二次中期息0.6元,削1.6%,全年度合計每股派1.24元,減少3.1%,仍佔香港投資物業及酒店基礎淨盈利的65%。九倉置業昨天午後股價跌幅擴大,曾低見20.1元或跌5.4%,收報20.55元,仍跌3.3%。
擬翻新物業提升服務吸客
期內,集團收入減少近3%,至129.12億元。當中,投資物業收入下降1.1%,至108.01億元;酒店收入倒退1.3%,至15.41億元;發展物業收入跌36.1%,至1.52億元。旗下海港城(包括酒店)的總收入增加1.6%,至90.96億元,佔集團收入七成,商場及寫字樓出租率分別為94%及90%;時代廣場收入跌約6%,商場及寫字樓出租率分別為93%及90%。
吳天海認為,整體而言,零售及寫字樓續租租金走勢難言正面。面對寫字樓供應量多,該公司會在三方面應對,硬件上將提升物業吸引力,透過翻新吸引租客,軟件上要提供好的服務。至於租金方面,要跟隨市場走勢,依靠陸續提高出租率去帶動表現;旗下酒店出租率雖高,但被低房租抵消。
集團強調,以股息收入為主的投資營業盈利減少約四成,主因去槓桿而減少投資,並不代表投資表現欠佳。截至去年底,負債比率由18.6%降至17.8%,負債淨額342億元,自2020年12月累計減少178億元,相等於每年節省約10億元利息支出,相信借貸成本已見頂。雖然非現金及未變現的投資物業重估虧損擴大至56.21億元,但香港投資物業的資本化率維持不變。
2025.03.11 信報
宏安地產簽訂銀貸 籌10億還部分債項
宏安地產(01243)公布,與6家銀行簽訂貸款協議,獲得一筆最高達10.15億元的定期貸款,年期3年,資金將用於償還部分現有貸款及一般用途。交通銀行(香港)、創興銀行、恒生銀行、東亞銀行、滙豐銀行及大華銀行香港分行參與是次貸款。
宏安地產行政總裁鄧灝康表示,是次宏安地產成功獲得多家銀行合共提供10.15億元的貸款,反映金融機構對公司業務前景的信心和支持。該筆貸款將有助公司靈活捕捉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機遇。同時,有助進一步鞏固宏安地產的財政狀況。面對按揭利率下調和新樓盤銷售熾熱的市場氛圍,宏安地產將充分運用手上資金加快現有項目開發,並尋求併購具潛質項目的機遇。
去年迄今推4新盤
宏安地產自去年1月至今年2月共有4個新樓盤推出,包括橫跨慈雲山、鑽石山及新蒲崗的薈鳴Phoenext、港島炮台山的英皇道101號、鰂魚涌的Finnie,以及於今年2月推出的鴨脷洲Coasto,其中Coasto推出的85伙單位已有65伙售出。上述項目累計錄得合約銷售金額超過25億元。
2025.03.11 信報
私宅租金指數123.97 五年半高
傳統淡市結束 中原料第三季破頂
私人住宅租金今年初重拾升軌,今年2月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CRI)錄得123.97,創2019年9月錄得125.7以來的接近5年半新高,按月升0.46%,連漲兩個月共0.65%;今年2月十大二手屋苑的實用呎租調整租金(呎租),有8個屋苑錄得按月漲幅,以觀塘麗港城飆7.57%最勁。中原地產認為,傳統租務淡季已經結束,CRI今年第三季有望挑戰歷史高位128.01。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CRI於去年8月的傳統租務旺季,曾以123.94創下2019年9月以來新高,其後租金於9月在高位整固一個月後,去年10月至12月連挫3個月,累降0.62%,跌至去年底的123.17。
不過,今年起租金重現升勢,今年1月CRI微升0.19%,2月升幅擴大至0.46%,成功「收復失地」,更超越去年8月的123.94,創接近5年半的新高。
全港四大分區方面,按月「兩升兩跌」,九龍CRI按月飆1.84%,創近8個月最大漲幅,報118.16,緊隨大市創2019年9月錄得119.02以來的接近5年半高位;新界西CRI更以153.46創2018年9月以來接近6年半最高,按月升0.43%,連漲兩個月共0.64%。
餘下錄得跌幅的兩區,港島CRI單月挫0.96%最傷,報117.14,連瀉兩個月共1.37%;新界東CRI則是連升兩個月後現回吐,按月降0.38%,見148.23。
麗港城呎租按月飆7.6%
主要屋苑租金期內也呈升勢,本報參考中原地產網站內的呎租資料作統計,十大屋苑於2月有8個屋苑呎租按月向上,升幅由0.29%至7.57%。
其中,麗港城按月暴升7.57%最勁,呎租由30.52元衝上32.83元,今年首兩個月累計則升1.33%;沙田第一城按月漲4.51%排第二,今年首兩個月計呎租累升6.09%,為十大屋苑之中表現最凌厲。
康怡太古城呎租齊向下
2月有兩個屋苑呎租向下,俱位於鰂魚涌區。康怡花園呎租按月大冧10.33%,低見34.3元,是2023年8月以來的一年半低位,呎租連跌4個月共13.08%,今年首兩個月共跌10.84%;同區的太古城呎租按月降1.41%,報40.48元。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認為,這情況反映去年聖誕至今年新春期間的傳統租務淡季已經結束,隨着農曆新年後樓市氣氛好轉,市場對住屋的剛性需求持續殷切,加上租盤不足,相信租金將逐步回升。
資料顯示,CRI的歷史高位於2018年8月所創,當時錄得128.01,而最新CRI為123.97,僅較歷史高位低4.04或3.16%。楊明儀認為,CRI今年第三季有力挑戰歷史新高。
2025.03.11 信報
馬亞木家族拆售上環南島商廈
資深投資者「小巴大王」馬亞木家族拆售上環南島商業大廈,先推5層寫字樓放售,意向售價由2464萬元起。
每層2464萬起 呎價6729元
天俊測量師行董事總經理鄧慶年表示,皇后大道中359至361號南島商業大廈以分層形式拆售,首批先推出6、7、8、10及14樓寫字樓交吉出售,每層建築面積約3662方呎,售價由2464萬元起,呎價由6729元起。
資料顯示,馬亞木家族於2009年斥資逾2.32億元大手購入南島商業大廈逾90%樓面,包括地下及地庫舖位,以及18層寫字樓,總樓面約7.8萬方呎,平均呎價約2980元。
此外,由第一集團發展的荃灣柴灣角街73號工廈金岸科技中心自2月《財政預算案》公布後,發展商把個別單位劃一價下調至約400萬元,因買家只須繳付100元印花稅入市,故兩周內沽出約60個單位。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分區營業董事馬健邦指出,目前該廈尚有16個餘貨單位,叫價由478萬至560萬元,呎價約4000元。
2025.03.11 經濟
半山捌號開放戶 租17,500每呎86元
租務持續活躍,半新樓受追捧。市場消息透露,西半山摩羅廟街半山捌號高層A室,實用面積203平方呎,屬於開放式間隔,剛以17,500元租出,呎租86元,直逼暑期租務高峰期租金水平。
資料顯示,業主於2021年以778.5萬購入,租金回報約2.7厘。
西營盤翰林峰 219呎1.6萬租
其次,西營盤翰林峰1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219平方呎,剛以全包價1.6萬元租出,呎租約73元。業主2017年以647.5萬元購入,租金回報約3厘。
再者,中原地產高級資深分區營業經理吳啟業表示,白石角嘉熙3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55平方呎,2房間隔,開價約1.8萬元,議價後以16,500元租出,減價1,500元,呎租約36.3元。
據了解,新租客為同區客,見屋苑環境舒適。據了解,業主於2018年以781萬元購入,是次租出單位可享約2.5厘租金回報。
大角咀利奧坊•曉岸 呎租57.7元
另外,香港置業首席聯席董事樊超明表示,大角咀利奧坊•曉岸1座中層K室,實用面積265平方呎,1房,向北享開海景。以1.65萬元放租後獲外區客洽詢,雙方經議價後以1.53萬元承租,呎租57.7元。
業主於2016年5月以約480.8萬元購入,以租價計算,業主享回報約3.8厘。
中原租金指數 近5年半新高
另一方面,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2月份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最新報123.97點,按月上升0.46%。CRI連升2個月共0.65%,指數升穿2024年8月高位,創2019年9月後近5年半新高,顯示聖誕至新春期間的傳統租務淡季已經結束。新春後樓市氣氛轉好,住屋剛性需求殷切,加上租盤不足下,相信租金走勢逐步回升。第三季是暑期租賃旺季,展望CRI將向上挑戰2018年8月128.01點歷史高位,現時相差3.26%。
2025.03.11 經濟
跑馬地禮頓山特色戶 銀主1.7億售
近年不少豪宅業主將物業加按借貸,最終淪為銀主盤。市場消息透露,跑馬地一個特色單位,由銀主身份以約1.7億元售出,呎價逾4.8萬元。
單位為禮頓山高層A室,實用面積3,485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可望開揚馬場景觀,屬於屋苑優質單位。原業主2001年以約5,417萬元購入,惟2005年開始先後多次轉按及加按套現,最終淪為銀主盤,日前以約1.7億元易手,造價與銀行網上估價1.62億元相若,屬於市價成交,而單位於24年間升值約2倍。
區內代理透露,單位原業主為利達豐環球創辦人許銳生。許氏原本手持大量住宅單位,惟近年不少單位淪為銀主盤。例如中半山The Mayfair高層B室,實用面積2,114平方呎,屬4房雙套間隔,許氏早於2005年以約4,268萬元購入,同樣因為過度借貸淪為銀主盤,去年底由銀主以約1.1憶元轉售。
堅尼地城泓都2房 760萬售出
其次,美聯物業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陳凱迪表示,堅尼地城泓都2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約482呎,為兩房間隔。單位為俗稱「財仔貨」(由財務公司持有的單位),現財務公司收回放盤,單位原本叫價約775萬元,獲外區長綫投資客垂青,議價後以760萬元成交,實用呎價約為15,768元。
資料顯示,單位原業主於2010年以463萬元購入,惟2021年開始先後向不同財務公司加按借貸,最終淪為財仔盤。
2025.03.11 經濟
鄧成波家族太子舊樓 銀主貶7成沽
淺水灣豪宅7200萬售 15年升值3成
近期鄧成波家族項目相繼淪為銀主盤,並加快沽貨。消息指,家族曾持有汝州街全幢舊樓,以2,200萬沽,大幅貶值7成,而家族曾自用的淺水灣豪宅則以7,200萬沽。
市場消息指,鄧成波家族兩項物業,去年初淪銀主盤,並委託測量師行放售,近日先後沽出。據悉,太子汝州街3號全幢商住物業,總實用面積約為4,096平方呎,樓高4層,以2,200萬元易手,呎價約5,371元。
汝州街全幢 2200萬易手
據了解,鄧成波於2019年樓市高峰期,以8,300萬元購入。現銀主僅以2,200萬元沽出,物業5年間,大幅貶值73%,涉6,100萬元。
另一項物業為淺水灣麗景園(3座)高層單位,實用面積約2,576平方呎,屬3套房連露台間隔,外望淺水灣泳灘海景,單位以約7,200萬元沽出,呎價近2.8萬元。翻查資料,波叔於2010年,以5,500萬元購入,作家族成員自住,其後單位淪銀主盤。物業15年間,帳面升值3成。
最近鄧成波家族多項物業淪銀主盤,而銀行方面亦加快沽貨,例如早前沽出九龍城衙前塱道1A號地下1A號舖,涉1,400萬元,物業6年貶值逾5成。
美聯工商高級營業經理鄧耀南表示,該行獲委託放售位於大角咀必發道128號「宏創方」多個低層單位。
該項物業面積約介乎5,308至5,319平方呎,意向售價接近3,000餘萬元,呎價約低於5,700元。
2025.03.11 經濟
荃灣金岸科技中心 累賣近百伙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分區營業董事馬健邦表示,荃灣柴灣角街73號金岸科技中心,自今年起低調減價後即獲承接,市場累沽近百伙。
財政預算案公布後,發展商更把個別單位劃一價下調至400萬元左右,減幅約7%,短短兩周內已沽出約60個單位,成交價由400萬至3,500多萬元。
目前該廈尚餘16個餘貨精選單位,叫價由478萬至560萬元不等,而呎價最相宜單位為3樓03室,面積約1,195平方呎,呎價約4,000元,叫價約478萬元。而叫價最高的為15樓04室,面積約1,400平方呎,叫價約560萬元,折合呎價約4,000元。
2025.03.11 經濟
工商舖價量跌 新措施利細碼交投
2月份工商舖買賣及成交金額均向下,業內人士預計,財政預算案亦有利投資市場措施,特別是細價物業交投。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月份工商舖市場共錄272宗登記(主要反映2025年1月份市況),按月回落約32.2%,但按年則上升11.9%。至於註冊金額則錄24.3億元,按月及按年分別減少約64.6%及5.8%。當中工廈、商廈及商舖的註冊宗數最新分別錄143宗、56宗及73宗,按月分別減少約36.2%、37.8%及16.1%。
若按金額劃分,價值1,0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註冊錄215宗,按月減少約23.5%,而介乎2,000萬以上至5,000萬元的物業註冊最新錄24宗,按月下跌約11.1%。至於1,000萬以上至2,000萬元的物業則錄得28宗登記,按月銳減63.6%,是跌幅最大的銀碼類別。
京都廣場地舖 1.25億沽
矚目成交方面,2月份錄得3宗逾億元註冊成交。當中永倫集團在上月沽出屯門仁政街6至24號慎成大廈1至3樓連地下入口,以及北角書局街28號國賓廣場2至3樓全層舖位,涉及金額約達2.25億元。
此外,灣仔駱克道京都廣場地下1至5號舖,面積共約4,000平方呎,現時由3個租客承租,大業主為本地老牌發展商明嘉福家族,原本叫價約1.56億元放盤,最終以約1.25億元易手,以現時租金收入約38.3萬元計,新買家享約3.7厘租金回報。
美聯工商舖表示,由於2月份的日數較少,加上年初屬新春時節,令上月工商舖註冊量回落。不過,隨着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公布一些有利工商舖市場的措施,當中最受矚目的政策是政府宣布在下一個財年停售商業用地,措施相信有助抑制未來商廈供應量,紓緩過往商廈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同時,政府亦會寬減2025/26年度首季非住宅差餉,以及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住宅和非住宅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
料帶動細碼工商物業
該行指,回顧過往12個月的數據,價值400萬元或以下的工商舖物業註冊有1,720宗,佔總數近一半,其中,介乎300萬以上至400萬元的工廈及商廈註冊分別有204宗及62宗,各佔工廈及商廈總註冊量約一成,所以政府調整印花稅稅階將降低工商舖買家的入市及持貨成本,帶動細價單位的交投,而300萬以上至400萬元的工商廈物業最能受惠。
2025.03.11 星島
大屋苑連環獲換樓客承接
樓市氣氛向好,加強買家置業信心,荃灣愉景新城、東涌昇薈、將軍澳新都城及薄扶林置富花園等,連環錄換樓客成交個案,並且以市價為主。業界指出,政府放寬百元印花稅徵收門檻,細價樓交投增加刺激換樓需求,預期未來2至3個月情況會更顯著。
美聯分行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鍾家豪表示,愉景新城5座低層E室,面積645方呎,原業主一手購入之後,只作度假用途,單位以800萬放盤約一個月之後,吸引換樓客洽購,議價後最終以約738.8萬成交,呎價約11454元。
事實上,該屋苑近日連環錄換樓客成交。市場消息透露,1座高層D室,面積590方呎,以673萬售出,呎價約11407元。
愉景新城738.8萬售
利嘉閣分行高級聯席董事劉景駿表示,東涌昇薈9座中層A室,面積1159方呎,最新以1166萬成交,呎價約10060元,買家購入作換樓之用。
中原分行分區營業經理梁浩祥表示,薄扶林置富花園11座低層F室,單位面積588方呎,3房間隔,以593萬獲同區換樓客承接,呎價10085元。
置富花園呎價10085元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3月至今涉及換樓客的成交個案,對比上月同期增加約3倍,主要是因為細價樓起動,以及約1000萬一手住宅反應理想。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近期換樓客成交確實有所增加,主要是政府放寬百元印花稅徵收門檻之後,細價樓交投加快,部分業主套現後換入較大單位。隨着相關效應繼續發酵,預期未來2至3個月涉及換樓客的成交會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