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81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3/26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3.26 經濟日報
永慶:今年房價...緩跌 信義房產:量縮價盤格局
房貸緊縮、信用管制,加上今年新屋完工交屋量大,恐衝擊中古屋房價,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昨(25)日指出,緩跌是今年房市趨勢、逐季下修2~4%,議價率開12%較容易成交。

葉凌棋指出,今年房市就是「緩跌」格局,預期逐季下修2-4%,恐跌到年底,因此今年是賣房的好時機,愈早賣愈好。

今年全球政經局勢不穩,估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約13.6萬-14.6萬棟之間,年減幅上看23%。

對此,同為指標房仲業者信義(9940)房產集團看法相對中性,認為今年房市將呈「量縮價盤」。

根據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在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銀行房貸緊縮影響下,2024年第4季房市交易降溫,屋主降價促成交,促動2024年第4季房價指數由漲轉跌。

不過2025年第1季呈現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拉鋸,待售量也持續增加,七都房價指數季增均在正負1%內,房價陷入盤整,其中台北、台中仍較去年第4季下跌,跌幅為0.6%與0.9%,台南持平,其餘四大都會區房價微幅走揚0.1%至0.4%。

值得注意的是,進一步觀察永慶內部成交資料統計,今年前兩月七都成交議價率12%以上的交易量占比明顯提升,較2024年6至7月增長均超過三成,其中最高的為台北市13%、較去年低點增加約3.7%,其次為新北市12%、較去年低點上升逾3%,顯示價格仍是目前市場交易關鍵,有感降價就能有效促動成交機率大增。

待售量方面,全台中古屋從去年6月起逐月增加,今年2月待售量較去年6月增加24.8%。七都中,除了台北市今年2月待售量較去年6月增加一成左右外,其餘六都待售量都成長逾兩成。

另外,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對今年房市持中性偏保守態度,他表示,民眾看壞市場不代表房價會跌,去年第3季底至今,房市氛圍不佳主因外在干擾過多,影響國人對房市的信心度,如央行調控銀行不動產放款水位、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等,而這些都不是來自房市供需基本面出現問題。


影 海量交屋潮衝擊中古屋市場 永慶:今年房價一路緩跌

房貸緊縮、信用管制,加上今年新屋完工交屋量大,恐衝擊中古屋房價,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25日表示,今年中古屋市場就是「緩跌」格局,預期每一季度跌幅約在2-3%,房價下修的動能會持續到年底。

根據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在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銀行房貸緊縮影響下,2024年第4季房市交易降溫,屋主降價促成交,促動2024年第4季房價指數由漲轉跌。

不過2025年第1季呈現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拉鋸,待售量也持續增加,七都房價指數季增均在正負1%內,房價陷入盤整,其中台北、台中仍較去年第4季下跌,跌幅為0.6%與0.9%,台南持平,其餘四大都會區房價微幅走揚0.1%至0.4%。

值得注意的是,進一步觀察永慶內部成交資料統計,今年前兩月七都成交議價率12%以上的交易量占比明顯提升,較2024年6至7月增長均超過三成,其中最高的為台北市13%、較去年低點增加約3.7%,其次為新北市12%、較去年低點上升逾3%,顯示價格仍是目前市場交易關鍵,有感降價就能有效促動成交機率大增。

待售量方面,全台中古屋從去年6月起逐月增加,今年2月待售量較去年6月增加24.8%。七都中,除了台北市今年2月待售量較去年6月增加一成左右外,其餘六都待售量都成長逾兩成。

葉凌棋指出,今年影響房市有兩大因素。第一,美國產生的關稅或其他政策,影響全球或台灣經濟景氣,若有巨大的負面影響,恐怕會衝擊房市信心。

第二,中古屋市場面臨最大的壓力來自於交屋潮,有約13萬到14萬棟新屋將交屋,由於過去幾年房價飆漲過多,可能會有部分屋主願意在新成屋讓利、小賺出場,預期交屋前半年及交屋後一年,每個案會有約10-15%的轉售量,這將衝擊中古屋房價向下修正。

葉凌棋表示,現階段要促成成交的關鍵就在價格,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觀察2024年6-7月房市交易熱絡期間與房市政策影響後的11-12月交易市況發現,2024年11-12月七都總價2,000萬元以下產品交易量占比均達五成以上,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交易量占比更高達九成,且相較於2024年6-7月均有明顯增長,顯示目前仍以自用需求為市場主力,交易穩健。

展望今年上半年,葉凌棋表示,國內銀行房貸緊縮雖略有緩解,但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的狀況下,市場交易熱度已不若去年熱絡,加上今年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性高,預估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約13.6到14.6萬棟之間,較去年同期減少17%至23%左右。
 
2025.03.26 經濟日報
總價不到千萬預售屋雙北、新竹都沒了 這區不到600萬元可入手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2024年六都暨新竹縣市中,總價千萬元想買預售屋僅9個行政區,較2023年15個、大減四成,其中雙北市、新竹地區新屋早已突破千萬元,僅桃園、台中、台南、高雄仍有相對親民區域能入手;其中高雄林園總價不到6百萬元即可買到新房,成為全國小資族房價最友善的區域。

591房屋交易網表示,去年下半年受央行打炒房政策衝擊,房市買氣一路急轉直下,但由於多數建商對於價格相當堅持,預售屋房價短期內依舊沒有鬆動的跡象,只是從過去幾年的「一路暴衝」變成「小跑步」而已,如今小資族想靠千萬預算一圓成家夢,除了難度越來越高,可以挑選的地區也是又遠又少,處境相當艱難。

591房屋交易網指出,像目前距千萬門檻僅一步之遙的高雄岡山區,去年預售總價已高達999萬元,岡山因坐擁台鐵、捷運紅線與國道1號等交通便捷優勢,加上周邊有路竹與橋頭科學園區議題帶動,推升該區房價進一步提升,預售屋總價直逼千萬大關。而桃園楊梅也不遑多讓,去年預售屋總價同樣上看千萬元,不僅如此,由於該區房價相對周邊具競爭力且聯外交通便捷,吸引雙北、新竹通勤族目光,推升成交量突破千件。

591房屋交易網分析,北台灣千萬內買預售屋,除了桃園楊梅之外,觀音、龍潭兩區房價甚至不用9百萬元,其中觀音近年受惠台商回流帶來大量人口進駐,加上區域內重劃區推案密集,持續為房市提供支撐力道,去年預售屋成交超過千件,為北台灣小資族買房熱區。此外,龍潭除了具備聯外交通便捷的優勢,還有中科院、陸軍總部、龍潭科學園區大量的就業人口,居住需求強勁。

最後則是高雄大寮與林園,591房屋交易網表示,不僅單價仍維持2字頭,總價也分別僅需7百多萬與5百多萬,其中大寮擁有捷運橘線以及工業區大量就業機會,持續吸引鳳山外溢買盤湧入。而林園則受惠於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產業發展,還有未來捷運小港林園線、國道7號等重大建設,低房價優勢使其成為理想購屋地點,對於仍在觀望的首購族、小資族而言,建議可以積極把握當前市場機會,選擇具備發展潛力且仍具價格優勢的區域入手。
 
2025.03.26 聯合報
法拍屋四月登場 桃園蘆竹住宅區華廈1樓底價766萬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將在4月1日舉行123聯合拍賣會,當日拍賣物件有位於龜山區、蘆竹區的透天厝,及桃園區地下室建物;又有華泰商業銀行、陽信商業銀行的實體股票等動產,歡迎民眾踴躍到場參與投標及拍賣。

桃園分署指出,拍賣會當天下午2時30分起,在桃園分署進行不動產拍賣。這次拍賣的物件相當多元,其中位於龜山區忠義路一段的未辦保存登記建物,雖僅拍賣建物而無併同拍賣建物的坐落基地,但因本標拍賣包含三棟建物,面積共達776.75平方公尺、約234.96坪,鄰近交通要道,環境優美。

另有一棟位於龜山區文化三路620巷的5層樓透天厝,鄰近龜山工業區,這次已進入第3次拍賣程序,且拍定後點交,價格相當實惠,值得欲購屋的民眾進場搶標;而位於桃園市蘆竹區福祿一街「卡布奇諾社區」華廈1樓建物,底價僅766萬4000元,機會難得,要買要快。

又位於桃園區復興路362巷未辦保存登記地下室建物,雖僅拍賣建物而無併同拍賣建物坐落基地,但該建物鄰近縱貫公路及南門公園,坪數達48平方公尺、約14.52坪,底價僅需40萬元,換算每坪底價不到3萬元,歡迎有意購買的民眾投標。

桃園分署表示,尚有位於平鎮區、復興區等多筆土地會在同日拍賣,有興趣的民眾可掌握進場時機。桃園分署不動產拍賣兼採通訊投標,有意投標的民眾可至桃園分署網站下載通訊投標相關文件,在規定期限內寄到指定郵局信箱即可。同日下午3時30分起,在桃園分署13樓拍賣室進行動產拍賣,拍賣物件包含華泰商業銀行、陽信商業銀行實體股票,永華實業有限公司出資額等,有意購買的民眾一定要把握機會。
 
2025.03.26 聯合報
新店23公頃土地變更內政部通過 再添1,300戶社會住宅
新店碧潭大橋北側農業區F單元面積約22.87公頃,鄰近安坑交流道、捷運小碧潭站及安坑輕軌安康站、陽光運動公園站,今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未來規劃停車場用地、公園用地、社會福利設施用地等公設。新北議員黃心華表示,新重劃區不只是住得進去,也要住得舒服,市府應拿出整合能力讓F單元成為真正宜居典範。

新北市城鄉局表示,F單元位於新店溪左岸,隨著計畫範圍東側之新店溪第二期堤防已於2022年3月完成,此處不再是防汛缺口,且北側溪洲阿美族部落生活園區一、二期園區皆已完工,部落族人並已接續入住,實有完善周邊各項公共設施與社福功能之必要。

城鄉局表示,F單元整體規劃開發,可以改善周邊生活機能及建置相關道路及公共設施系統,本計畫共劃設10.56公頃公共設施用地,佔開發面積48.55%,其中包含開放性公設共規劃3.12公頃,除可服務本單元未來進駐人口外,亦可提供周邊民眾休憩使用。

另劃設0.69公頃停車場用地,提供北側溪洲阿美族生活文化園區及東側新店溪岸溪洲公園衍伸停車需求;並劃設1.20公頃社福用地供社會住宅興闢使用,預計可提供1300戶社會住宅,並可配合社會福利政策納入公共托育、托老等社會福利設施;及規劃5.56公頃道路用地,銜接部落之聯外道路,改善計畫區內及聯外交通系統。

議員黃心華表示,市府推動居住正義的同時,也必須正視重劃區常見的配套問題。以央北為例,許多建案車位不足、僅達戶數八成,未來勢必衍生違停與交通壓力。同時市府應在規劃初期就整合停車、聯外交通與共同地下管道等基礎設施,避免日後重複開挖、壅塞與民怨重演。此外,清運垃圾的定點設計也應提早規劃,預留清潔車專用停車空間,兼顧效率與空污。新重劃區不只是「住得進去」,也要「住得舒服」,市府應拿出整合能力,讓F單元成為真正宜居的社區典範。

城鄉局表示,新店F單元未來將採區段徵收整體開發,預計明年中公告區段徵收計畫,2029年工程完工,完善溪洲部落周邊整體生活與休憩環境品質,打造新店溪沿岸宜居新聚落。
 
2025.03.26 經濟日報
私法人超狂!萬里90間海景套房砸逾5千萬帶走 背後三原因曝光
自《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以來,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住商機構觀察實價,新北市出現罕見私法人購置大宗住宅案,萬里區「喜凱亞渡假村」1月時,90間套房與其他空間以總價5,477萬元成交,且標註為法人購置住宅之特殊交易。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該社區以海景著稱,由於房價親民,研判未來應做為包租代管、員工宿舍或長照相關用途。

據查,該筆交易包含90間套房,套房含陽台大小介於9~13坪,並分布於2~13層,另有多筆共有部分與防空避難室兼停車空間,而若以車位面積一個13坪、總價100萬元估算,此筆交易每間套房價值僅約56萬元。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自《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以來,高資產族想利用公司購置豪宅難上加難,加上「房地合一稅2.0」上路,已防堵投資人利用法人買賣房產獲利。

徐佳馨指出,在相關管制齊全後,未來高資產族將尋求多元財務規劃,促使資金轉往商辦、廠辦及店面等商用不動產,加上目前政策有利長期持有,未來也將讓這些族群在購置不動產時有更多元的思考。
 
2025.03.26 經濟日報
台中14期迎關鍵轉型期 各大建商插旗推案
台中14期重劃區隨著大型建設陸續啟動、建案成屋潮湧現,商家進駐步調加快,迎關鍵轉型期,區內低密度開發、豐沛綠地資源的優勢,搭配水湳經貿園區國際級公共建設的外溢效應,形成「雙核心生活圈」,近年吸引各大建商插旗推案。

房仲業者指出,14期重劃區以「住1、住1-1」低密度開發為主軸,全區建蔽率僅50%,大街廓規劃與高綠覆率堪稱台中重劃區之最,串聯公34公園(豐樂VS松竹)、823紀念公園、水湳生態公園等數十座綠地,營造出罕見的都市森林景觀。

過去因生活機能尚未完善,使得購屋族多抱持觀望態度,但隨著漢神洲際購物廣場與台中巨蛋兩大百億級建設啟動,區域發展正式突破「紙上談兵」階段。

其中,漢神洲際購物廣場斥資90.3億元打造,座落於洲際棒球場旁,預計2025年底開幕,規劃引進超過500家品牌,涵蓋影城、餐飲、運動體驗等多元業態,未來將與棒球場及運動中心串聯,形成休閒娛樂軸帶。台中巨蛋則斥資124億元,預計2030年完工,主場館可容納1.5萬人,未來將承接國際級體育賽事與藝文展演,成為台中新地標。

建設利多帶動建商推案信心,區域指標建商舜元建設近年在14期生活圈周遭積極布局,包括「舜元知了」、「舜元知茵」、「舜元境朗」及上半年將推出的「舜元洲際段案」等。

同區競爭案量同步爆發,寶輝建設在美和段推出「寶輝GREEN PARK」、「寶輝WATER PARK」、「寶輝SKY PARK」三案,總銷125億元,為區域最大規模開發案。磐興建設則於台中巨蛋首排推出「磐興寬悅」,總銷20億元,主打地段稀缺性。

市場觀察,14期因開發條件嚴謹,建商多傾向規劃中高坪數產品,指標個案單價更已站上8字頭,與水湳經貿園區形成「高端住宅雙核心」。

此外,為因應人口快速移入,教育資源同步升級,政府投入2.1億元打造松強國小,預計2025年招生,設有80間教室,有效緩解仁美國小超額問題。

運動休閒方面,北屯國民運動中心斥資8.7億元建造,預計2025年正式營運,內部規劃冰刀溜冰場、游泳池及兒童運動空間。商業機能除漢神洲際購物廣場外,統一(1216)集團太子置地廣場與仁和公園BOT案各投資逾10億,進一步補足零售與休憩需求。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14期過去因開發期程長,被歸類為「中長期潛力區」,但隨著建設逐一兌現,區域已進入自住剛需撐盤階段,尤其低密度開發在台中具稀缺性,加上水湳的國際級建設外溢效應,未來5年將是14期轉型為成熟生活圈的關鍵期,自然具創價空間並吸引換屋族與高資產族布局。
 
2025.03.26 經濟日報
三捷運交匯、學區優勢 斯文昌龍公辦都更案啟動招商
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住都中心)25日宣布,「斯文昌龍」(斯文里二期整宅)公辦都市更新案正式公開徵求出資者,並將於4月7日舉辦招商說明會,邀請業界優質團隊與有志之士參與。

住都中心表示,該基地面積約4,849平方公尺(約1,466.82坪),範圍涵蓋斯文里二期整建住宅及其東側建物,現況包含約252戶私有產權及295名土地所有權人,交通條件優越,位在北市大同區核心地帶,範圍東至大龍街、西至昌吉街33巷、南鄰大龍街85巷、北接昌吉街,鄰近圓山站、民權西路站、大橋頭站三座捷運站及國道交流道,通勤便利。

住都中心強調,基地的周邊生活機能完善,學區涵蓋大同國小、蘭州國中,並鄰近樹德公園、大同區行政中心、衛生中心及蘭州閱覽室等公共設施,兼顧靜謐環境與便利生活。

據規劃,該案更新後預計興建地上13層、地下3層的住宅及商業大樓,總樓板面積逾11,000坪,預估創造超過91.18億元的不動產價值。

住都中心表示,自2015年起配合北市政府政策設置駐地工作站,持續與社區溝通,2018年成功協助斯文里三期改建為「斯文首善」社區,並保留中繼住宅供斯文里二期整宅改建使用,2020年獲市府核定擔任本案實施者,2021年推動都市更新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計畫,並獲得超過九成住戶參與選配,近年來面對成本上漲挑戰,更是積極協調,凝聚高度共識,最終決議透過招商方式推動公辦都更。

住都中心說,近十年來執行24件公辦都更案,其中14案成功招商,3案已完工、4案興建中,累計引入投資金額約1,031億元,展現完整的執行經驗與招商實力。114年預計再推6件招商案,吸引約190億元投資,歡迎各界關注住都中心官方網站及社群平台,掌握最新公辦都更訊息。
 
2025.03.26 經濟日報
台中三大發展最速重劃區 「這區」5年價差24萬跑最快
房市回歸自住主流,「生活機能牌」成為吸引購屋族最佳賣點。而台中的北屯機捷、單元二與太平新光等三個重劃區,發展有如搭上特快車,交通、商業、學校迅速到位,加上新穎整齊的街景環境,甚至取代舊市區成為「新蛋黃區」,房價扶搖直上,5年價差最大可達20萬元。

其中,又以北屯機捷特區最受矚目,在好市多北台中店進駐後,商圈群聚效應極大化,連鎖零售、餐飲龍頭如統一、全聯、全家、燦坤、寶雅、楓康、Life 8、UR Living相繼跟進,即使在素有「北崇德、南公益」的11期崇德商圈,也前所未見的盛況。

根據樂居網站2025年3月23日資料,統整北屯機捷首批推案社區的近一年均價與整體均價,持有5年的單坪價差約有23萬至24萬元。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指出,房價追漲幅度普遍被視為市場需求強度,北屯機捷房價漲幅跑贏其他區域,主要原因就在於如商圈機能與捷運、匝道的交通優勢,是市區與其他重劃區無法追上的差異特點。

在地業者也點出,北屯機捷發展尚未到「終點」,目前籌備中的商場包括統一敦富商場;岩漿集團獨棟4層樓大型商場也正緊鑼密鼓招商開設中;還有麥當勞松竹店、上市品牌女裝美而快UR Living等,而市府尚有大面積商業地待標售,大城、櫻花、富宇、仁山、登陽、漢宇等多家開發商手中多塊土地也伺機開發。

去年上半年,機捷預售新案突破6字頭高水位之際,北部建商新美齊仍高價搶下機捷土地,為區域房市催油上膛,即使金龍風暴冷風來襲,機捷與鄰近單元12新案依然寫下「坐6望7」格局,顯示前景大有可為。

迎向自住新時代,深耕北屯、很早就佈局機捷特區的大城營建機構,將推出機捷特區內稀有觀景第一排新案「大城吾界」。

此案為滿足一次到位的購屋理想,包括逾千坪基地規劃190戶中型社區;超大棟距、東面山景;38至41坪方正三房格局;層高3.4米,放大視野比例;高梯戶比、高實用性;迎賓車道提升社區質感,與步行到捷運站的便利性等,為自住客提供全方位高性價比配備。

受惠於七期市政中心開發飽和與公益商圈延伸效應,低密度開發的單元二迅速發展成「新市政綠特區」,更以台中米其林生活圈聞名,高價豪宅聚落出現七期轉移單元二現象,雖然部分成屋社區缺少轉手資料而有價格斷層,但線上預售案如「精銳ABBA」、「陸府續森」高標成交價已突破8字頭行情。

其中,位在北單元二市政生活圈的「沅林清麒」,耗時10年整合1,113坪三面臨路基地,攜手英國美學大師林馬克規劃出跳脫市場框架的藝術宅邸,產品46至56坪,是區域內隱藏版寶藏建案。
 
2025.03.26 工商時報
房屋議價空間放大 七都逾1成
永慶調查發現,拉大至10%~13%,成交總價帶更明顯下移

永慶房產集團發布第二季房市前瞻報告,調查發現,七大都會區近期成交物件議價率已拉大至10%~13%,較去年景氣最好的7月增加2~4個百分點,1成以內的議價率大幅降低,成交總價帶更明顯向下位移。

所謂「成交物件議價率」是指賣方的開價金額與實際成交價格的差距,數值愈高,代表議價空間愈大。

永慶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認為,政策未鬆綁、預售交屋量大產生轉售賣壓,房市看不到大行情,上半年交易量估僅13.6萬~14.6萬棟,年減17%~23%。

永慶調查顯示,與去年6、7月間相較,新竹目前成交議價率增加4個百分點,台北、新北分別增加3.7、3.1個百分點,其餘各都均增加2~3個百分點,議價率正明顯擴大中,且只要議價率在12%以上,即帶動交易量占比增長超過3成,顯示降價促動成交機率大增。

近期另一趨勢為交易總價帶降低,七都去年底總價2,000萬元以下產品交易量占比均達5成以上,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更達9成,相較於去年6、7月間均有明顯增長,顯示目前仍以自用需求為市場主力,交易穩健。

葉凌棋表示,去年9月中央銀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本次雖未加碼打房力道,也未放鬆並落實金檢,顯示短期對房市調控沒有放鬆的打算,銀行房貸放款仍傾向緊縮,尤其預售屋交屋量極大,未來三年有超過40萬戶交屋占用銀行頭寸,過去交屋前半年至交屋後一年期間的轉售量占約10%~15%,投資買盤大的個案可能達2至3成,各地預售屋交屋因屋主貸款不足、財務壓力而轉售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值得觀察。

葉凌棋認為,影響房市動能最重要的是「錢」,其次才是「利率」,因政策並未放鬆,水龍頭仍關著,進場的人少,短期內看不到大行情,以今年第一季房價來看,買賣雙方價格認知拉鋸,七都房價季增率均在正負1%以內,房價陷入盤整。

此外,儘管銀行房貸緊縮略有緩解,但市場交易熱度已不若去年熱絡,加上今年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性高,估計今年全台交易量將難以達到30萬棟。
 
2025.03.26 鉅亨網
北市前十大交易最熱辦公大樓出爐 內湖就占四棟
台北辦公市場交易暢旺,前十大熱門交易大樓出爐!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實價登錄,「遠雄商舟」以 54 億元成交量拔得頭籌,奪下 2024 年台北辦公市場交易最火熱辦公大樓;前十名大樓中,內湖區就包辦了四個名次,顯見進駐內科對企業而言具高度吸引力,內科辦公市場購屋動能強勁,企業砸錢買樓不手軟。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據實價登錄已揭露之辦公大樓交易額,整理 2024 年十大交易最熱門辦公大樓,前兩名均由辦公預售案拿下。第一名為位於北投的「遠雄商舟」,挾北士科產業發展題材,吸引美商捷寶開發、兆芃國際投資、凌群開發等上市櫃企業布局,去年累計成交金額達 54 億元;第二名是中山區「國家企業廣場」,交易額達 48 億元,其中高樓層戶成交單價每坪 180 萬,刷新去年預售辦公單價最高紀錄。

前十名熱門交易大樓中,有四棟出現在內湖區,顯見市場買方高度關注內科辦公市場。其中「利豐大樓」、「瑞光大樓」為全棟辦公室交易,分別居第四名、第五名,為台達電因應營運擴張需求,一口氣砸 48 億向南山人壽購入兩棟大樓。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林三智說明,企業走向總部化,全棟總部產品在辦公市場中相當稀缺,只要一有釋出就會吸引買方快速進場評估。

另兩棟內湖交易最熱大樓為「里昂科技中心」、「興富發 T1」。總經理林三智說明,「里昂科技中心」是內科園區內的指標廠辦大樓,瑞光路黃金門牌擁有地段優勢,加上 AI 產業盛行,激發相關供應鏈加緊腳步布局商用不動產,使得內科廠辦市場詢問度持續上升。

而前十名中唯一落在信義區的「中農科技大樓」因緊鄰信義商圈,總經理林三智認為,精華地段不動產保值性佳,加上周邊有台泥台北廠舊址,未來將開發打造成智慧辦公園區,區位潛力看好,是驅動買方積極入手的原因。

林三智觀察,產業布局辦公產品需求持續上升,三大趨勢將持續推動今年的辦公市場交易,其一是企業總部化,買方更積極尋覓全棟、多樓層、大面積的總部型產品;其二,重建商機持續吸引資金實力雄厚企業主、高資產族、開發商等布局市區產權單純的商業大樓;其三,有換屋需求、或是想進駐具備 ESG 減碳題材綠大樓的企業主,則會鎖定屋齡較新的辦公產品,對辦公預售案的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
 
2025.03.26 中國證券報
陽光股份:簽約瀋陽老字型大小品牌 簽約面積達1,880平方米
據陽光股份公眾號消息,3月24日,陽光股份旗下項目瀋陽•陽光新生活廣場,與深耕瀋陽近30年的本土老字型大小品牌“王厚元餃子”正式簽約,簽約面積達1880平方米,出租率升至92%。隨著出租率的攀升,陽光股份預估該專案2025年的租金收入相較2024年將增長22%。

公開資料顯示,陽光股份主營商業運營管理與物業租賃,近年來持續通過外拓專案加速規模擴大,繼2023年收購瀋陽•陽光新生活廣場後,2024年承租運營深圳•沙井京基百納廣場18萬平方米商業體量。

陽光股份介紹,在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等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背景下,陽光股份可以依託全國多個商業專案的協同運營優勢,發揮規模效應。目前,陽光股份經營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近120萬平方米,覆蓋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瀋陽等城市。以深圳•沙井京基百納廣場為例,以往公告顯示,該專案從2024年8月起由陽光股份承租,2024年僅有約5個月的收入納入上市公司營收計算,2025年將是全年營收計入,2023年該項目營收約1.5億元。

基於現有專案的運營效能及不斷拓展的管理規模,陽光股份表示對2025年的營收增長有充分信心。
 
2025.03.26 澎湃
金地集團:2024年營收753.44億元,虧損61.15億元
金地集團(600383.SH)新一屆高管團隊交出任內首份財務報告。儘管營收降幅擴大、虧損超61億元,但對於金地集團而言,更重要的是渡過了債務高峰,騰出精力來應對一些非公開的付款任務等,並走入土地競買市場。

3月24日,金地集團公佈2024年度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753.44億元,同比下降23.22%,降幅進一步擴大。

就區域而言,華東區域貢獻了201.81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49.95%;北方區域營收188.87億元,同比下降21.30%,毛利率為15.4%;華南區域營收136.56億元,同比下降8.30%,毛利率為18.43%;東南區域營收99.52億元,同比下降2.69%,毛利率為10.74%;中西部區域營收94.37億元,同比增加11.84%,毛利率為13.91%。

利潤方面,金地集團2024年的歸母淨利潤為-61.1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88億元下降約788.54%。金地集團解釋稱,淨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近年公司銷售規模下降,本年度開發業務結轉規模和結算毛利率下降;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經營及銷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公司基於謹慎性原則對部分資產計提減值。

大本營在上海的華東區域為金地集團利潤率最高的區域,守著杭州的東南區域毛利率則墊底。具體而言,就主營業務,華東區域毛利率18.71%,北方區域毛利率為15.4%,華南區域毛利率為18.43%,東南區域毛利率為10.74%,中西部區域毛利率為13.91%。

計提減值方面,金地集團對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各類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根據減值測試結果,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2.53億元,減少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03億元。其中:計提信用損失準備合計14.87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17.04億元,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294萬元。

過去的2024年,金地集團為應對債務高峰暫停拿地,截至2024年底,總土地儲備約2916萬平方米,較期初減少1184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1245萬平方米,較期初減少555萬平方米,降幅約30%。進入2025年,金地集團重啟拿地,主要採取小股的合作模式,先是於1月以約7436萬元的代價獲取杭州市臨平老城區宅地40%的權益,又於2月花費7337萬元的代價獲得上海松江區一宅地9%的權益。
 
2025.03.26 澎湃
綠景中國地產:預計無法履行境外付款義務,已委任顧問尋求境外債務解決方案
3月24日,綠景中國地產(00095.HK)發佈公告,預計2024年度虧損約54億元,2023年度虧損約21億元。

年內虧損增加主要是由於在當前不利的房地產市場環境下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虧損增加;發展中物業及持作待售物業的減值虧損計提撥備所致。

綠景中國地產同時發佈公告宣佈,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支付總額約為4.585億美元的到期本金款項,公司正在積極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延長原定到期日。

綠景中國地產同時表示,預計無法在到期時或相關寬限期內履行所有境外付款義務。這些未付款行為可能會導致債權人要求加速償還所欠相關債務或尋求採取進一步強制執行行動。

公告稱,綠景中國地產已委任安邁顧問有限公司擔任財務顧問,並委任年利達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以協助本集團評估資本結構和財務狀況,並與債權人進行談判及應對敵對行動。兩家顧問正與公司密切合作,以評估形勢、進行盡職調查並尋求所有可能的務實解決方案。

公告稱,經審慎考慮,公司境外債務項下的某些款項可能無法及時支付,同時公司會評估本集團的整體境外狀況以確定款項的支付符合公平及公正的核心原則。本公司呼籲債權人保持耐心,以給予本公司時間以評估目前的挑戰,並讓本公司與其顧問合作,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制定公平和務實的解決方案。

綠景中國地產介紹,儘管當前市場環境不利,本集團仍堅持自己的方向,以確保按照合同業務交付竣工物業,並繼續開展業務運營。此外,本集團正在實施嚴格的節省成本措施,包括減少非核心及非必要的業務運營及開支。

對於翹石集團環球有限公司(Key stone Holdings Worldwide Limited)於2月4日提出的清盤呈請,綠景中國地產稱,公司亦正在向年利達尋求法律意見。公司繼續堅決反對呈請,並且董事會繼續認為呈請並沒有依據。

公司希望全面穩定境外財務狀況,使公司能夠恢復業務運營,實現長期健康發展,並在最大程度上保護債權人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權益。本公司將繼續積極地與本集團的債權人進行溝通,力求為其債權人達成一個公平公正的解決方案。

對於債務問題,綠景中國地產解釋稱,自2021年以來,房地產行業遇到了巨大挑戰,行業處於深度調整週期,導致開發商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壓力。儘管本集團的開發專案銷售表現良好,但在“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政策和社會責任下,其流動資金狀況趨緊。

綠景中國地產透露,公司已積極採取策略措施來克服這些困難,包括加強銷售舉措,加快現金回款,出售投資性物業,以及採用嚴格的成本管理來有效地解決財務義務。

公告稱,儘管本集團持續積極地努力將流動性限制降至最低,但仍有少數債權人已經採取或正在威脅採取破壞性的強制執行措施。本公司已積極與關鍵債權人溝通,包括進行同意徵求並收集債權人的意見,以此作為其積極管理負債並更好地為公司復蘇做好準備的策略的一部分。
 
2025.03.26 澎湃
遠洋集團:預計境外債務重組生效日於3月27日前後落實
3月24日,遠洋集團(03377.HK)發佈公告宣佈,預計境外債務重組生效日將於3月27日前後落實。

本金額合計約56.36億美元的未償還債務被納入遠洋集團境外債務重組計畫,重組計畫之下遠洋集團計畫將債務轉換成約22億美元新債務,其餘債務則轉換為新強制可轉換債券和新永續證券。

因為旗下美元債和貸款等分別受英國法和中國香港法管轄,遠洋集團需要採取並行的、互為條件的英國重組計畫和香港協定安排的方式,實施境外債務重組。

今年的2月6日,英國法院批准遠洋集團境外債務重組計畫,並於當日生效;2月19日,遠洋集團已經滿足香港協議安排的條件,滿足條件的首日(2月19日)即為生效日。

澎湃新聞曾報導,因重組生效需要完成各種程式性的前置條件,所以遠洋集團境外債務重組仍未能生效。

3月24日的公告還透露,對於現有票據持有人的重組計畫債權人(即英國重組計畫的相關債權人)而言,如果選擇收取重組代價,需要在選擇截止日期前提交有效填寫的重組計畫債權人表格;如未能提交,則將啟動持有期信託企業行動,現有票據將於重組生效日期前3個營業日停止買賣。
 
2025.03.26 澎湃
中國金茂:去年收入590億元,毛利率增至15%
3月25日,中國金茂(00817.HK)發佈2024年年度業績。

財報顯示,2024年中國金茂收入約590.53億元,同比減少18%;毛利約85.96億元,同比減少5%;公司所有者應占盈利約10.64億元,同比增加115%;資產總額約4092.56億元,所有者應占權益約535.75億元。

從業務分部來看,城市運營與物業開發收入約493.01億元,占總收入的82%,同比減少21%;商務租賃與零售商業營運收入約16.97億元,占比3%,同比減少6%;酒店經營收入約16.98億元,占比3%,同比減少18%;金茂服務收入約29.66億元,占比5%,同比增加10%;其他收入約47.08億元,占比7%,同比增加8%。

2024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5%,較2023年的12%增長3個百分點,主要因為城市運營與物業開發毛利率增長。

截至2024年末,中國金茂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為308.05億元,計息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總共1228億元。

2024年中國金茂簽約銷售額約983億元,其中68%的銷售額來自華北和華東區域,90%來自一、二線城市。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金茂累計未售貨值約2800億元,63%集中在華北及華東等經濟發達區域,87%位於一、二線城市。持有的城市運營、物業開發、商務租賃及零售商業、酒店經營專案數量為397個,未交付面積為約7796萬平方米。全年新增獲取22宗一、二線城市土地。

中國金茂表示,公司堅持“深耕聚焦、提質增效”的戰略主旨,探索出在行業調整期以增量帶動存量消化、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的模式。公司將“盤活存量”作為當前更重要更緊迫的工作,加快資金回流與結構優化;同時堅持“做優增量”,通過快周轉,迅速回流資金並投入再生產,實現“一年一熟”,支撐未來持續發展。
 
2025.03.26 澎湃
新希望服務:今年合約目標7億元,目前有5個重點關注的收並購專案
3月24日,新希望服務(03658.HK)披露2024年全年業績情況。

資料顯示,2024年公司收入約14.8億元,同比增加17.5%。其中,物業管理服務實現收入約8.37億元,占總收入56.5%,同比增加29.4%;生活服務實現收入約3.55億元,占總收入24%,同比增加22.4%;商業運營服務實現收入約1.46億元,占總收入9.9%,同比減少5%;非業主增值服務實現收入約1.41億元,占總收入9.6%,同比減少16.4%。

2024年公司毛利約4.5億元,同比增加2.2%;權益股東應占盈利約為2.26億元,同比增加5.5%。

截至2024年末,新希望服務簽約專案數量為256個,簽約面積39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2.1%。在管項目數量242個,在管建築面積約35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8.9%。

2024年完成各類項目的簽約金額6.05億元,同比增長192%。2024年獲取的合同金額約為2.15億元,同比增長168.7%。

從區域來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南區域的物業管理收入約為3.88億元,占總物業管理收入的46.4%,同比增長26.7%,華東區域的物業管理收入約為3.06億元,占總物業管理收入的36.6%,同比增長25.2%,兩區域的物業管理收入合計占物業管理總收入的83%。集團95.8%的物業管理收入來自集團於中國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在管項目。

記者從新希望服務2024年業績發佈會上獲悉,2025年新希望服務定下了7億元的合約目標。管理層在業績會上透露“目前達成了一個開門紅”,但具體資料沒有透露。

對於外拓專案的毛利情況,管理層表示,“新希望服務外拓專案的毛利水準目前在10%-20%,虧損專案的數量占比只有0.5%。”

新希望服務2024年來自於獨立協力廠商的收入增速達27%,但相應的面積增速僅有0.9%。對於這方面的原因,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解釋道,“收入增速和面積增速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在外拓過程中獲得了比較多的類似商業、團餐單一大客這一類的非住宅類項目,帶給公司的收入貢獻是很明顯的,但是在面積上屬於比較小的,有些甚至不計入面積。此外,在2024年主動退出了一些面積比較大但單價較低的項目。”

對於未來分紅的政策,管理層表示,公司上市以來堅持分紅,上市以來的累計分紅總金額達到了4.4億元,總體預計未來分紅比例將保持在60%。

此外,對於公司目前是否計畫通過收購擴大規模的問題,管理層表示,“優質並且匹配的標的專案擴大規模,重點考慮是否與現有的業務匹配,目前儲備的項目超過20個,其中有5個左右是重點關注的專案,同時也關注到整個行業對於收並購的選擇是動態變化的。”新希望服務管理層稱,“2024年以前有一段時間其實是降溫的,包括估值的理性回歸,也關注到2024年後半年略有升溫,所以總體全年的交易金額仍有增加,以化債和資產整合居多,對於收並購的態度一直是很理性的,並且非常積極去關注。我們綜合考量營收、利潤、收購比例,包括一些對賭機制,投後怎麼管理,也都在積極關注並且研究,希望最後找到這樣非常合適的標的。”
 
2025.03.26 網易財經
杭州地價首次突破7萬元,「地王」紀錄時隔兩個月刷新
3月25日,杭州迎來今年第六批土拍。其中,濱江區西興單元地塊以52.03億元的價格競出,溢價率69.86%,樓面價7.7409萬元/平方米。

這是杭州土地市場誕生的首宗單價突破7萬元的地塊,也刷新了杭州單價「地王」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兩個月前,杭州「地王」紀錄才剛被改寫。

本輪土拍中,杭州共出讓四宗地塊,總出讓面積8.5154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13.67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約66.83億元。由於地段及配套條件較為優質,四宗地塊全部溢價成交,收金101.53億元,整體平均溢價率52%。

濱江區西興單元地塊位於杭州市濱江區,距離宇樹科技所在的峰達創意園區僅約3公里左右。 2025年春晚出圈後,每天前來參觀宇樹科技的人員絡繹不絕。

地塊出讓土地面積23145平方米,建築面積67219.5平方米,出讓起價30.6億元,折合樓面起價為45573元/平方米。

今年3月初,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對該地塊進行實地探訪。現場所見,地塊方正,週邊配套成熟,教育、醫療、商業等資源一應俱全,交通也十分便利。

地塊開拍前有十幾家房商報名,包括中海、華潤、綠城、濱江、建發等各路地產大鱷。最後經過72輪競價,濱江以52.03億元的價格競得,溢價率達69.86%,樓面價7.7409萬元/平方公尺。

這是杭州首宗單價超過7萬元的地塊,也是時隔兩個月後,杭州單價「地王」紀錄又刷新。

今年1月24日,濱江競得杭州申花湖單元地塊,樓面價64834元/平方米,刷新杭州單價「地王」紀錄。

貝殼找房的資料顯示,接近該地塊的濱江金茂府項目,目前掛牌均價約10.5萬元/平方米,近期簽約均價9.95萬元/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預計,該地塊未來的新房價約在12萬元/平方公尺左右。

近期杭州土拍熱度急速上升,與政策寬鬆、市場升溫的大背景有關。

2023年11月9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新一批涉宅地塊掛牌出讓公告,明確新一批涉宅地塊實行自由競價,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取消了地價上限,不再進行搖號。

2024年,杭州又陸續在土拍中取消了銷售價格的限制。

去年四季度,隨著樓市回暖,杭州土拍也明顯升溫,錢江新城二期、城東新城、東新單元等多個板塊的地價被刷新。

2024年10月22日,錢江新城二期最後一宗限房價宅地出讓,綠城以樓面價約5萬元/ 平方米、溢價率28.6% 競得,成為當時的杭州單價「地王」。隨後單價「地王」紀錄又在2025年1月、2025年3月先後刷新。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分析認為,自2024年以來,杭州就以「小步快走、肥瘦相間、優質地塊驅動」的模式推進土拍,並且取得了不錯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面向:首先,供給縮量,導致核心區及主城外圍庫存告急;其次,核心區漲價預期打開,不限價項目逐步入市重構板塊梯隊、地王效應頻繁刺激。

他表示,更關鍵的是,杭州AI科技方面的產業潛力已被外界看到與認可,政府在支持產業導入、產業孵化和人才引進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宋紅衛指出,土拍熱度持續上升,顯示「六小龍」火爆出圈提升了城市對外吸引力,客戶對城市未來發展預期也提昇明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影片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使用者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服務。
 
2025.03.26 經濟通
明發集團去年虧損擴大至最多22億人幣
明發集團(00846)公布,預期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虧損介乎約16億至22億元人民幣,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則錄得虧損約6.431億元人民幣。
  
董事會認為,預期報告期間虧損主要是由於投資物業於2024年出現估值虧損。投資物業估值減少乃主要由於在中國的商用物業的市場價值整體下跌所致。
 
2025.03.26 網易財經
成都2宗涉宅地區塊底價 成交總價近10億元
3月25日,成都出讓2宗涉宅地塊,分別位於成華區及東部新區,總土地出讓面積約4.9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0.7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約9.97億元。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最終2宗地塊均以底價成交,總成交價約9.97億元。

其中,編號CH02(070102):2025-007地塊,位於成華區雙橋子街道新鴻路187號,原定於3月6日出讓,因地塊位於國家安全控制區域內,競買報名條件有所調整,故延期至3月25日出讓。該地塊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土地出讓面積約1.9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4.6萬平方米,容積率2.5,起拍樓面價16800元/平方米,折合起始價約7.79億元。成都城投以起始價摘得該地塊。

而編號DB2024-22地塊,位於東部新區三岔街道清水堰村11組,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土地出讓面積約3.03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60658平方米,容積率2.0,建築限高40米,起拍樓面價3600/20東置新業以起始價摘得該地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影片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使用者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服務。
 
2025.03.26 經濟通
銀建國際售北京物業 料收益514萬元
銀建國際(00171)公布,以共2704.9萬元人民幣(約2928.8萬港元)出售兩個物業,料收益475萬元人民幣(約514.3萬港元)。

該集團指,出售北京東環廣場北座公寓樓第4層物業,建築面積分別約173及275.5平方米,物業一直空置,故出售以供還債。
 
2025.03.26 信報
中環中心低價放租 每呎僅29元
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有單位以低價放租,每方呎叫租僅約29元,為該廈逾11年來首現呎租穿30元的放租個案。

美聯商業營業董事關文灝表示,中環中心中層單位推出放租,建築面積約1651方呎,業主意向月租約4.78萬元,呎租約29元。是次業主叫價遠低於市價,料可吸引優質租戶積極洽租。

據了解,業主於2019年以約6865萬元購入上述單位,若以叫價租出,回報只有0.8厘。自2013年後,中環中心未再有單位錄得成交呎租低過30元。

倘獲承接 租金回報0.8厘

力圖控股(01008)公布,斥資3.88億元購入灣仔謝斐道52至58號及分域街17至21號金鐘大廈約86.67%業權。有關業權原由永倫集團持有,曾於去年5月以底價8.01億元進行強拍,但永倫集團未有代表到場,最終流拍收場。

此外,資深投資者「小巴大王」馬亞木家族以8628萬元沽出紅磡德民街2至34E號紅磡廣場地下2A、9至11及23號舖,建築面積共約4866方呎,呎價約1.77萬元。舖位租客為工銀亞洲,月租40萬元,買家為經營中式酒樓的何活欽或相關人士,租金回報5.6厘。

據了解,馬亞木家族於2001年斥資3321萬元入市,持貨24年,賬面獲利5307萬元,升值1.6倍。
 
2025.03.26 信報
湯文亮陽明山莊特色戶意向兩億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近月放售多項物業,據悉,該家族手持自用的大潭陽明山莊頂層相連戶,最新亦被列入放售名單內,物業意向價約2億元,每方呎叫價43328元,逆市挑戰該屋苑呎價第三高紀錄。

消息稱,湯文亮家族最新放售的陽明山莊頂層相連戶,由2個原則實用面積2308方呎的4房戶打通而成,實用面積共4616方呎,單位3年前曾進行全屋裝修,按現時委託出售的意向價約2億元計,每方呎叫價43328元,較目前該屋苑最高及次高呎價45960及43799元,僅分別低5.7%及1.1%。

湯:兩人住4600呎嫌浪費

據了解,湯文亮家族2008年透過公司名義斥近1.02億元購入上述2伙,目前意向價較當年買入價高出9850萬元,潛在樓價升幅97%。湯文亮回覆本報查詢指出,「(單位)4600(多)呎,兩個人住,是否太浪費,賣樓好正常。」不過對於會否減價出售,他表示要視乎買家報價而定。

此外,由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太太朱瑞芳持有的何文田加多利峯低層B室3房戶,實用面積917方呎,連316方呎平台,遭財務公司接管,以1800萬元推出放售,每方呎叫價19629元,較朱瑞芳2015年一手購入價低391.6萬元或17.9%。據悉,潘焯鴻夫婦2022年9月曾把上址連同將軍澳海翩滙一個單位向前述財務公司三度抵押,其中一項抵押最高可借1050萬元,另兩項均最高可借1900萬元。
 
2025.03.26 信報
德福花園短炒損手 不足一年貶值9.5%
樓市全面撤辣後,市場偶有投資者短炒失手炒燶離場。九龍灣德福花園一個位於頂樓升降機不能到的2房單位,獲投資者買入不足一年即以465萬元易手,樓價貶值9.5%。

據悉,上述德福花園L座頂層戶,實用面積538方呎,2房間隔,由於單位屬於升降機不能到達的樓層,住戶出入須行一層樓梯;單位原本以500萬元放售,新近降至465萬元易手,呎價8643元。原業主去年5月斥513.8萬元入市,持貨不足1年賬面貶值48.8萬元,損手9.5%。

九龍東啟德嘉峯匯再增添蝕讓,代理表示,1A座高層E室,實用面積762方呎,3房間隔,剛以一口價1750萬元沽出,呎價22966元,樓價較原業主2021年一手買入價2270.1萬元,低520.1萬元,下滑22.9%。

預算案後 細價樓放盤瀏覽量增

西半山The Richmond有單位大幅貶值逾三成易手,消息指出,該廈低層A室1房戶,實用面積304方呎,近日獲買家以630萬元承接,呎價20724元。原業主2020年以926.65萬元一手購入,賬面虧損296.65萬元或32%。

另一方面,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表示,自《財政預算案》宣布放寬徵收100元印花稅物業價值上限後,細價上車盤交投明顯受惠,該行「網上搵樓」平台中400萬元以下的二手放盤,在上月26日至本月22日期間累積錄得近27萬次瀏覽量,較《財政預算案》公布前的25天(2月1日至25日)約21.6萬次瀏覽量,上升近25%,顯示市場對細價樓需求飆升。
 
2025.03.26 經濟
馬亞木家族8,628萬 沽紅磡銀行舖
資深投資者加快沽貨,馬亞木家族以8,628萬沽紅磡工商銀行舖位,減價約1成。

呎價2萬 租金回報5.5厘

資料顯示,紅磡德民街2至34號紅磡商場地下9、10、11、23及2A舖位,以8,628萬元成交。據了解,該舖位面積約4,300平方呎,成交呎價約2萬元。該舖現由工商銀行租用,月租約40萬元,租約至明年尾。若按成交價計,回報率約5.5厘。該舖位處人流頗旺地段,屬優質舖位。

翻查資料,小巴大王馬亞木早於2001年8月,以3,328萬元買入舖位,早前家族以約1億元放售,現降價1成沽貨。持貨24年轉手,獲利約5,300萬元,升值1.6倍。較早前,該家族亦以以9,800萬元,賣出同區湖光街1至7號聯盛大廈地下4、10及16號舖,面積共約10,600平方呎。此外,近期家族亦委託代理行,放售太子彌敦道商舖、拆售上環商廈等,希望加快套現。

永倫3.88億沽金鐘大廈

另外,資深投資者加快沽貨,力圖控股 (01008) 公布,全資附屬與本地老牌家族永倫集團達成臨時協議,擬以3.88億元收購灣仔金鐘大廈物業作收租用途。物業包括大部分樓層及地舖,合共佔據金鐘大廈約86.7%的面積。翻查資料,永倫集團去年以底價8.01億元,申請強拍金鐘大廈,但最終流拍。
 
2025.03.26 經濟
二手交投回勇 將軍澳逼旺市指標
區內本月暫錄190宗 受惠百元印花稅效應

樓市小陽春威力續現,二手交投量逐步回升,將軍澳區本月暫錄近190宗成交,直逼200宗的旺市指標;另受惠於百元印花稅,元朗迎來今年首個破百宗成交高位。

據本報統計,3月多區交投量錄得今年以來高位,當中不乏破百宗成交,其中,將軍澳區本月至今暫錄近190宗成交,不只為今年首季單月高位,更為去年10月後以來新高,市場料可望重現200宗「旺市」水平。

區內代理指,近兩周區內的睇樓氣氛、交投速度大為改善,即使新財案百元印花稅對區內私樓作用不大,但為大市營造良好前景,同時吸引換樓客追捧區內樓齡較新、呎價相宜的屋苑,其中呎價不足1萬元的屋苑如首都、領都、領峯、領凱等,月內交投亦加快,以首都為例,本月暫錄11宗成交,交投量已超越1、2月總和,呎價低於1萬元成交更佔半數。

康城區除了出現低於1萬元成交外,蝕讓佔比多,佔整個將軍澳區成交量達2成,亦因為部分放盤業主不惜蝕讓沽售,議價空間較大,因而帶動成交上揚。美聯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黃麗貞表示,剛促成晉海5A座中高層D室,實用面積477平方呎,2房,單位4個月前以665萬元放售,現獲外區首置客以市價625萬元承接,累減40萬元,呎價13,103元。原業主於2017年11月以751萬元入市,持貨8年轉手帳面虧蝕126萬元,樓價貶值17%。

細價樓受捧 元朗成交破百宗

相比向來交投較少的海翩滙,本月暫錄5宗成交,逾千萬元佔3宗,包括剛易手的7座低層K室,實用面積855平方呎,套3房另儲物房戶型,去年底以1,350萬元放售,期間多次調整叫價,直至本月調整至1,150萬元即獲洽購,最終獲外區換樓客以1,100萬元承接,呎價12,865元。原業主於2016年以953.9萬元一手購入,現轉手帳面賺146.1萬元。

而受惠於百元印花稅的元朗及荃灣區,前者迎來今年首個破百宗成交,後者有望連續兩個月錄百宗交投。元朗區對上破百宗成交已為去年10月,面對細價樓受捧下,業主仍有價可議,另交投加快。市場剛促成蝶翠峰11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463平方呎,2房,放盤一星期,由於附帶雅致裝修,加上業主願減10萬元,即獲用家以420萬元承接,呎價9,071元。

另外,天水圍嘉湖山莊日前有2房失守3字頭成交,為3期翠湖居2座中層F室,實用面積449平方呎,屬遺產盤,以275萬元沽出,低銀行網上估價近3成,呎價6,125元。據區內代理指,不計事故單位,上址呎價料為屋苑近10年低價。
 
2025.03.26 經濟
大埔上然2期 周六發售128伙
新盤氣氛持續熾熱,萬科香港發展的大埔上然2期,昨日上載首輪銷售安排,將於周六(29日)價單發售128伙,折實價267.2萬元起。

上然2期首輪銷售,包括及12伙開放式、50伙1房、52伙2房及14伙3房,實用面積介乎246至723平方呎,價單定價由318萬至1,179.2萬元,價單呎價11,793至17,654元,折實價由267.2萬至990.6萬元,折實呎價介乎9,907至14,830元,其中56伙折實價低於400萬元,可受惠100元印花稅新措施。

而購入2期3房,以及1期尚餘4房的買家,可享新及舊1「家」1付款計劃,可加購開放式至2房,4房戶最平約107萬元可加購開放式戶。同時推出10伙於周日起(30日)招標發售。

首批入場單位為第6座1樓C6室,實用面積246平方呎,開放式間隔,折實價267.2萬元,折實呎價10,862元。

滙都I加推59伙 周六售

此外,泛海國際 (00129) 旗下元朗洪水橋滙都I,加推59伙,並落實於周六(29日)開售,折實381萬元入場。

單位實用面積由321至522平方呎,折實呎價由9,588元起,入場單位為第3座12樓A05室,實用面積為339平方呎,折實價約381萬元,呎價約11,246元。項目至今已累售出899伙,佔可售單位93%。

長實 (01113) 發展的油塘親海駅I,則於周六(29日)發售最後1伙3房海景,並增設限時額外5%折扣優惠。
 
2025.03.26 經濟
產業署去年租出322單位 年收2.2億
去年租賃市場暢旺,政府宿舍亦受惠,產業署資料顯示,去年出租約322間住宅單位,租金收入達2.2億元,按年大增18%,平均每個單位月租約5.8萬元。

根據資料顯示,產業署去年租出的住宅單位合共322個,相較2023年的318個輕微增加4個,不過以租金收入計算,去年錄得約2.2億元,相較2023年的約1.9億元,大增18%。

產業署負責管理政府旗下物業,包括將過剩的高級公務員宿舍單位在市場放租,包括西半山干德道、渣甸山畢拉山道及九龍塘廣播道的宿舍。

市場人士估計,產業署收到的租金大增,有機會跟與期內出租的單位類別及質素有別有關,亦相信由於私人市場租金上升,亦會帶動產業署物業放租。

據產業署網頁顯示,現時仍有8個住宅租盤放租,每個單位月租介乎5.8萬至逾7萬元不等。
 
2025.03.26 經濟
海璇II 四房6,411萬售出
新地 (00016) 旗下的北角海璇II,昨沽出1座17樓A室,實用面積為1,484平方呎,4房雙套連工作間設計,連車位以6,410.9萬元售出,呎價43,200元,項目本月累售7伙,套現約3.8億元。

恒地 (00012) 旗下粉嶺高爾夫•御苑,昨以1,302萬元售出5座20樓B室,實用面積960平方呎,3房1套間隔,呎價13,563元。項目累售505伙,吸金約68.6億元。

項目亦上載全新銷售安排,於下周三(4月2日)起標售5伙,實用面積由960至967平方呎。

DOUBLE COAST I兩房762萬沽

會德豐地產等發展的啟德DOUBLE COAST I,昨沽1伙,為3座10樓J室,實用面積441平方呎,屬2房(開放式廚房)間隔,成交價為762.1萬元,呎價17,281元。項目至今累售120伙,套現逾9.6億元。

此外,資本策略 (00497) 發展的佐敦高臨,售出A2座27樓A室,實用面積569平方呎,3房間隔,成交價1,423.3萬元,呎價約25,014元。項目至今累售207伙,佔全盤總伙數約8成,套現逾18億元。

建灝地產發展的九龍城文曜,昨以1,730.1萬元售出6樓C單位,實用面積904平方呎,呎價約19,138元,買家獲贈價值約250萬元的指定車位1個。

建灝地產集團投資及銷售部董事鄭智荣表示,項目已沽出逾5成半單位,吸金逾5.6億元。
 
2025.03.26 經濟
供應過剩 九龍灣商業發展變陣
商廈供應過剩,而且空置率高企,不少地區大型商業重建項目變陣,例如加入住宅元素,以九龍灣區內地標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為例,日後除了提供工業展覽館等外,亦會提供住宅及酒店等用途。

九展擬減建住宅 增商業樓面

億京等持有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九展),自2021年由億京夥同資本策略 (00497) 組成的財團斥約105億元購入後,曾多次遞交重建申請。發展商最初曾向城規會申請重建商廈及工業展覽館,方案已於2023年獲批准。

其後去年首度變陣改為發展商住項目,提供6幢住宅、1幢商廈及1幢混合用途大樓,設約1,881伙住宅。不過,發展商在今年再度轉軚,申請將用地的建築物高度限制由10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4成至到140米,及擬總地積比率約7.5倍(非住用地積比涉約4.5倍,住用地積比率則涉約3倍)重建4幢住宅及1幢商廈另1幢混合大樓,合共提供約1,494伙住宅及720個酒店房,總樓面涉約178.7萬平方呎。

比起舊方案,最新申請的住宅伙數縮減逾2成至1,494伙,商業樓面亦增加。同時,項目亦增設720個酒店房間。而最新方案已經接獲公眾意見,並將會於4月11日經城規會審議。

九展以往為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不少演唱會及大型活動都會在場內舉行,不過億京發展及資本策略等財團於2021年6月,斥資約105億元,向合和實業買入項目。

醫局租啟匯10萬呎 料短期暫緩重建

此外,區內部分獲批重建方案有暫緩迹象,當中臨澤街8號啟匯曾於2020年年中獲屋宇署批准重建成商廈,總樓面涉約68萬平方呎。不過,發展商於2023年曾將項目約10萬平方呎樓面出租予醫管局,預計短期未必會展開重建。

而另一個由中信持有的啟祥道20號大昌行集團大廈,雖曾於2020年獲城規會批准重建為2幢32層高商廈,總樓面達147.7萬平方呎,屬於區內最大重建項目之一,但有關規劃許可已於去年10月23日到期,因此估計發展商短期內未必會啟動重建。

同時,區內的「九龍灣行動區」商業地,包括前環保署廢物回收中心及前九龍灣運輸署驗車中心,亦仍有待推出,但估計在目前市況下,政府會減慢推出相關用地。
 
2025.03.26 文匯
美聯:財案發表後滿月 新盤成交量逼近2,200宗激增近1倍
財政預算案於上月26日發表,至今滿一個月。財案宣布將400萬元或以下物業印花稅降低至100元,加上近月港股造好,利好樓市氣氛,發展商趁勢推出多個新盤,市場反應熱烈,一手無論成交量抑或成交金額均較財案公布前激增。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以財政預算案發表後(2月26日至3月24日)的27日計算,全港新盤成交量共錄2,194宗,比起財案發表前27日(1月30日至2月25日)的1,108宗大升約98%。金額方面,由財案發表前27日一手成交涉及約93.9億元,升至發表後27日約153.5億元,升幅亦達63.5%。宗數升幅較金額顯著,主要因財案後推出的全新盤以中細價為主,並導致平均每宗金額由發表前約847萬元減至發表後約700萬元,減少逾17%。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若以不同金額劃分,財案發表後27日一手成交量超過一半為逾400萬至600萬元,共錄1,121宗,佔約51.1%;其次是逾600萬至1,000萬元,期內錄464宗,佔約21.1%;受惠印花稅降至100元的400萬元或以下一手成交,財案發表後27日亦錄399宗,佔比約18.2%,而餘下僅9.6%為逾1,000萬元成交。

若以新盤項目劃分,財案發表後27日一手成交最多的新盤為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其次是大埔上然第一期,緊隨其後的是九龍城南首、元朗朗天峰及長沙灣Belgravia Place 第2期。單以上述5項目合計,合共高達1,380宗,佔同期全港一手成交量接近63%。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