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經濟日報
三發看房市 逐漸回歸理性
三發地產(9946)昨(27)日受邀券商參加法說會,三發地產指出,雖然近期房市買氣降溫,影響來客數,但房市逐漸回歸理性,且自住需求仍在,長期而言,房市發展將更健全。
三發地產指出,今年總銷97億元的高雄仁武區「三發首席大院案」將完工交屋,加上新成屋銷售,預期將帶來可觀的營收挹注。另外,總銷85億元的新北市新莊「副都心一小段18地號」案預計2028年第3季完工,總銷38億元的台南「三發DIAMOND ONE」預計2029年完工。
其餘規劃中個案還有高雄前鎮區興邦段案,預估總銷60億元以及高雄市苓雅區五塊厝,預估總銷80億元。
針對房市看法,三發地產指出,自住剛需與高成本推升房價,但在去年9月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今年前二月總交易量為2萬9,824棟,年減25.1%,顯示房市仍受限貸政策與市場觀望氛圍影響,交易熱度驟減;金融放貸縮減,亦影響消費者購買信心,期整體移轉量在今年下半年能逐步回穩。
2025.03.28 經濟日報
亞昕台中推案 總銷486億
繼台北101宣布進軍台中百貨市場之後,亞昕(5213)看準台中房市發展潛力,董事長姚政岳也在昨(27)日宣布,2025年將在台中推動六大建案,總銷金額高達486億元,標榜以日系精工工法,為台中房地產市場注入新活力。
姚政岳表示,台中市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城市之一,擁有優質生活環境與產業基礎,吸引大量移入人口。亞昕提前布局,搶占市場先機,展現對中台灣房市的高度信心。
亞昕集團目前確定上半年推出三大建案,總銷金額達156億元,包括北屯14期重劃區洲際段總銷40億元,榮德段總銷45億元,以及五權西路案總銷71億元,緊鄰捷運南屯站,周邊涵蓋好市多COSTCO南屯店、IKEA、大墩商圈等生活機能,地段條件無可挑剔。
亞昕重押台中 今年推六建案 總銷達486億
工商時報
亞昕(5213)看好台中房市發展潛力,27日宣布今年將一口氣在台中推出六個建案,總銷高達486億元,占亞昕今年總推案量的5成以上。亞昕集團總裁姚連地表示,將持續鎖定台中熱門重劃區與市中心精華地段購地,目前已在北屯14期、捷運南屯站、水湳經貿園區、大里區等區域購地,未來將持續關注台中其他具潛力的區域,如西屯區中科周邊,依市場需求規劃推出更多新建案。
亞昕董事長姚政岳表示,集團上半年確定在台中推出三大建案,總銷計156億元,包括北屯區14期「洲際段」、14期「榮德段」,及南屯區大進段五權西路案;而台中線上銷售個案「亞昕丰山」,目前銷售已達8成。
姚政岳指出,亞昕集團同步規劃台中另三大建案,分別為北屯區「大連路案」總銷150億元、水湳經貿園區「文商36地號案」總銷100億元,及科博館特區「麻園頭段案」總銷80億元,力拚今年下半年進場。
亞昕去年營收86.8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65元,法人分析,亞昕今年預計跨年度入帳案包括「昕上城」、「淳白」等五建案,預估貢獻營收逾200億元,有望推升獲利翻倍增、挑戰賺半個資本額以上;在新建案完工入帳推升下,亞昕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達31.20億元、年增3.35倍。
姚政岳表示,亞昕自2019年重返台中搶先布局14期,一路從美和段的「一緒」到洲際段的「一沐」,再到仁平段的「一緻」,成功打開台中市場,今年上半年將一口氣推出14期「洲際段」與14期「榮德段」雙建案,總銷合計達到85億元。
姚政岳強調,台中房市的增值潛力來自多項利多,包括水湳經貿園區的高速發展、烏日高鐵特區的崛起及捷運綠線通車,捷運藍線及其他延伸線的緊密推動,加上台積電中科二期新廠正在進行土地取得作業,亞昕持續佈局台中土地,除北屯區與南屯區之外,今年也已砸重金搶進大里區購地,目前正評估西屯區中科周邊土地。
2025.03.28 經濟日報
329房市熱點 耑岫跳脫傳統 看見驚嘆號
荷蘭OMA是一家以探索建築可能性而聞名全球的事務所,和其他事務所最大不同在於沒有固定風格,而能因應不同議題改變設計,所以每一件作品更是獨一無二。
「耑岫」是OMA第一座台灣住宅作品,不僅為疫後住居型態提出全方位解決方案,也以跳脫台灣傳統住宅的獨特造型來回應信義大道的國際感,為台北帶來一座足以媲美當代紐約都會的垂直村落。
與OMA創辦人Rem Koolhaas一起操刀北藝中心的首席建築師David Gianotten指出,「耑岫」在設計靈感上轉譯了台北生活文化,與國際城市建立聯繫。
透過大小不同的量體垂直疊加,創造的縫隙包括自然光、景觀樓梯及不同高度的露台,讓建築成為Social Condenser社交容器,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讓人們在這裡相遇,也可以眺望世界。
大陸建設更首邀名列世界前十大影響力設計師法國JLD以藝術詮釋法式奢華,Jean Louis Deniot作品遍布巴黎、倫敦、紐約、洛杉磯等各大城市的高端住宅、公共空間締造奢華標竿。
「耑岫」挑高藝術大廳勾勒法式宮庭地景弧線,豐富色彩與材質變化,讓空間不只奢華而具有藝術性,地面層的商務中心和會議室滿足遠距工作的住戶辦公需求。
圖書館、酒吧、和宴會廳則位於建築中層挑高區與鄰房屋頂對齊的延伸平台,在不同樓層創造出結合花園露台的社交空間。加上屋頂層的健身房及眺望台北的觀景平台,組合成台北住宅首見的空中三維社交空間,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都會住居想像。
2025.03.28 經濟日報
台北101、第一大天地插旗台中 帶動捷運宅熱銷
台中市積極推動「大眾運輸導向(TOD)」開發模式,結合商場、辦公、飯店等多元機能,加上捷運綠線正式通車、藍線即將動工的交通優勢,成功吸引如國泰、第一大國際、台北101等商業財團進駐,顯示業界高度看好台中軌道經濟發展潛力。
而百貨業者積極選擇捷運站周邊插旗,不僅帶動商業機能提升,周邊房市也因交通便利性大幅增加而水漲船高,帶動捷運站沿線房價屢創新高。
台北101與國泰人壽攜手進軍台中,共同打造全新城市地標「置地廣場-台中」,坐落位於台中核心區域,且鄰近捷運綠線市政府站,總樓地板面積4.7萬坪,投資金額初估45億元,預計2029年完工,將匯聚國際級品牌、創新零售體驗及多元生活場域,將為台中消費市場帶入新氣象
「D-ONE第一大天地」則選址烏日高鐵特區,緊鄰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共構交通樞紐,樓地板面積達18萬5,400坪,將是全台最大國際百貨購物中心,更將匯聚購物中心、國際金融商業大樓、國際多功能展示場、五星級酒店等多元業態於一身,商場預計2026年底完工。
除了大型商場,台中捷運聯開案也受矚目,冠德建設自2014年起已投資多個台中捷運土地開發案,包括已完工的「文華高中站」,及即將取得建造執照的「四維國小站」,顯示其對台中軌道經濟的高度信心。
而捷運綠線市政府站(G9-1)土地開發案,目前由冠德建設攜手中鹿開發取得開發權,總投資金額高達106.55億元,將興建地下7層、地上43層、樓高超過200公尺的開發大樓,打造台中首座生態捷運複合地標。
多個台中商業地標皆選擇進駐捷運沿線,凸顯軌道經濟引領未來發展趨勢,而這種集中於軌道交通樞紐的商業布局,同樣帶動周邊住宅市場升溫。
最新實價登錄揭露,去年919「金龍風暴」迄今,區內有捷運綠線通行的北屯區,扣除店面產品,大樓交易量仍達1,018筆,相當驚人。
其中,又以單元12和機捷特區的量價表現最為出色,坐落單元12南興公園旁、鄰近G3舊社站的「雙橡園2045」,自去年9月至今,已累積121筆交易,社區平均單價更達75.56萬元,寫下區域新高價。
「漢宇雲衍SKY VISION」集結公園、捷運、學區、商圈等多個區位優勢於一身,為耗時整合7年打造的27層樓高雙塔新案,不僅為注重居住品質的客群打造適居38至49坪純3至4房產品,基地距離台中捷運綠線G0北屯總站更是僅260公尺,為名符其實的「正捷運宅」,成功吸引具高度購買力的優質客層。
而除了北台中,南台中捷運宅市場也越來越受矚目,順天建設捷運豐樂公園站、文心秀泰商場旁推出的新案「MR.L」,具備區位優勢,個案近期詢問度高。
被業界喻為「城心耕耘者」的麗晨建設,第2季也將在八期推出「麗晨豐業段新案」,是八期近期少見較具規模的預售新案,該案將規劃2+1、3房產品;而北部建商亞昕集團(5213)先前更以總價13億元拿下捷運南屯站旁近600坪土地,換算每坪單價230萬元,創區段新高,近期也醞釀推案中。
敦璟開發經理蔡鴻霖指出,台中軌道經濟效應持續擴散,不僅帶動商業投資熱潮,也使捷運沿線住宅價值明顯攀升,特別是在「置地廣場 台中」以及「D-ONE第一大天地」陸續插旗後,將持續強化台中市的商業發展動能。
而這波以捷運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有效提升周邊地區的生活便利性與房產價值,尤其北屯區的單元12與機捷特區表現最為突出,未來房價仍有上漲空間;後續捷運藍線也即將動工,預期台中軌道經濟將持續發酵,捷運宅市場熱度不減。
台北101插旗台中 鄉林:捷運多線齊發加速台中商圈轉移
台中市居住人口2月淨遷入逾2,600人,全台居冠,顯示台中市具備較高的居住吸引力,磁吸人口入住、工作及定居。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賴正鎰27日表示,台北101插旗台中,台中捷運多線齊發,開發商循著軌道布局搶人口紅利與商機,未來勢必加速商圈轉移。
台中捷運不僅藍線預計今年6月動工,綠線延伸到大坑及彰化可行性評估也已獲得行政院通過,近日橘線(機場捷運)延伸到清水、豐原到北區的紅線,交通部通過審查,待行政院通過可行性評估後就可進入實質計畫階段。
中捷多線齊發的軌道經濟將帶來人口紅利,看好人流金流的龐大消費力,台北101更宣布插旗綠線市政府站的「置地廣場」,為台中再添豐沛的利多話題。
賴正鎰說,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全國房市進入冷靜期,不過,台中房市拜重大交通建設挹注之賜,房價基期低的海線挾軌道經濟優勢,可說是異軍突起。
藍線捷運沿線七個行政區的房市看俏,尤其是台北101宣布前進藍線與綠線交會點「市政府站」的置地廣場,未來商圈是否會有轉移現象?比如西屯區台灣大道與七期周邊地王寶座會不會換人做?值得觀察。
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全台總人口數持續14個月負成長,2025年2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自然人口減少3.34萬人;且社會人口流動也影響各縣市人口變化,台中市今年2月人口淨遷入2,640人「冠全國」,其次是桃園市的2,389人與新北市2,217人,顯示三大都市具備較高的居住吸引力,磁吸人口入住、工作及定居。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資料顯示,對比2023年2月與2025年2月,台中市家戶數從三年前的101.8萬戶增加至112.3萬戶,成長幅度10.3%。
若以行政區來看,海線的梧棲區這三年來的家戶數成長了19.2%,搶下冠軍寶座,而一向以人口和家戶數最多的北屯區,家戶數達到13萬戶,三年來增加16.9%。三鐵共構的烏日區家戶數增長率16.6%,緊追其後,相當亮眼。
此外,地政局統計,今年前二月台中建物移轉交易棟數最多的前五大熱區,梧棲區也以年增率17.6%站上交易熱區第一。放眼望去,台中市各行政區家戶數成長率及近一年建築物買賣交易的年增率第一名,均為梧棲區,超越海線第一大城的沙鹿,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黑馬。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梧棲區有台中港和三井Outlet等大型建設,生活機能逐漸完善,加上房價基期相對較低,雖然新推預售案最高價破4字頭,但中古屋均價尚在2字頭,吸引不少購屋者。
加上捷運藍線預計今年6月動工,且交通部日前已同意市府辦理機場捷運橘線延伸到清水的可行性評估,將在臨海路與以梧棲台中港為起點的捷運藍線銜接,預料捷運交通帶來的人口紅利,勢必為整個海線房地產再添大利多,吸引外來首購族搶進,市場看淡不淡。
根據實價登錄統計,捷運藍線在海線的梧棲、沙鹿、龍井,近三年平均房價漲幅驚人,像是沙鹿區人口多、大學城商圈集中,預售新建案多,房價從25萬漲到46萬元;梧棲也從每坪18萬漲到35萬元。加上連結中科的西屯、大雅、龍井、沙鹿與清水的交通便捷,房市潛力旺,沙鹿房價坐4望5、梧棲有預售新案開價也突破新高、來到4字頭。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梧棲除了有台中港、梧棲漁港和三井Outlet等大型設施,以及捷運藍線讓交通與生活機能逐漸完善之外,緊鄰梧棲漁港的台中海洋生態館預計今年開幕,成為中台灣首座專注於海洋生態的展示場所,預期將提升海線地區觀光吸引力。
海線結合三井Outlet、梧棲觀光漁港、高美濕地等景點,形成完整的旅遊路線,吸引更多人流,軌道經濟由東向西,多家品牌建商看好梧棲、沙鹿的區域帶來的金流、物流與人流的成長前景看好,紛紛卡位推新建案,更讓區域房市前景可期。
台北101插旗台中捷運藍綠線交會點 商圈是否轉移受關注
聯合報
央行去年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全國房市進入冷靜期,不過,據台中市房地產業者觀察,房市拜重大交通建設挹注之賜,房價基期低的海線挾軌道經濟優勢,異軍突起。藍線捷運沿線7個行政區的房市看俏,尤其是台北101宣布前進藍線與綠線交會點「市政府站」的置地廣場,未來商圈是否會有轉移現象?值得觀察。
據台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對比2022年2月與今年2月,台中市家戶數從三年前的101.8萬戶增加至112.3萬戶,成長幅度10.3%。海線的梧棲區的家戶數成長了19.2%,搶下寶座,北屯區13萬戶,成長16.9%,三鐵共構的烏日區家戶數增長率16.6%,緊追其後。
此外,根據地政局統計,今年前二個月台中建物移轉交易棟數最多的前5大熱區,梧棲區也以年增率17.6%站上交易熱區第一。放眼望去,台中市各行政區家戶數成長率及近一年建築物買賣交易的年增率第一名,均為梧棲區,超越海線第一大城的沙鹿,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黑馬。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梧棲區有台中港和三井Outlet等大型建設,生活機能逐漸完善,加上房價基期相對較低,雖然新推預售案最高價破四字頭,但中古屋均價尚在二字頭,吸引不少購屋者。且捷運藍線預計今年動工,交通部日前已同意市府辦理機場捷運橘線延伸到清水的可行性評估,將在臨海路與以梧棲台中港為起點的捷運藍線銜接,預料捷運交通帶來的人口紅利,為整個海線房地產再添大利多,吸引外來首購族搶進,市場看淡不淡。
海線房市崛起,根據實價登錄統計,捷運藍線位於海線地區的梧棲、沙鹿、龍井漲幅近三年平均房價漲幅驚人,像是沙鹿區人口多、大學城商圈集中,預售新建案多,房價從25萬元漲到46萬元;梧棲也從每坪18萬元到35萬元。加上連結中科的西屯、大雅、龍井、沙鹿與清水的交通便捷,房市潛力強勁,沙鹿房價坐四望五、梧棲有預售新案開價也突破新高、來到四字頭。
結合三井Outlet、梧棲觀光漁港、高美濕地等景點,形成完整的旅遊路線,吸引人流,軌道經濟由東向西,多家品牌建商看好梧棲、沙鹿的區域帶來的金流物流與人流的成長前景看好,更讓海線房市看淡不淡。
2025.03.28 經濟日報
高雄駁二816萬觀光人潮加持 「滙埕」建案抗跌受矚目
高雄駁二特區去年吸引816萬觀光人潮,穩居高雄景點首位,龐大人流量創造商機,附近景觀輕豪宅「滙埕」具抗跌性潛力強,訴求「讓年輕人輕鬆成家」獲得迴響,引起市場注目。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2024年駁二藝術特區吸引了高達816萬4,490人次,穩居高雄最受歡迎景點寶座,加上亞灣區開發、駁二及高流的觀光熱潮,捷運與輕軌的串聯完善了整體機能,得天獨厚的山、海、港景與完整的公共建設,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回流,高雄的自住與置產需求也隨之攀升。
匯成建設董事長李育坤表示,過去高科技產業多集中於北部,但隨著北部市場逐漸飽和,科技巨頭的南移已成為必然趨勢。
隨著亞洲新灣區2.0計畫的推動,高雄成為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重鎮,並吸引輝達、鴻海、IBM、亞馬遜AWS、思愛普SAP、鑫蘊林科等超過百家國內外企業進駐。
李育坤指出,「滙埕」距離捷運O1與輕軌C14哈瑪星站僅需6分鐘,迅捷串聯起高雄核心區域,無論是日常通勤或是週末休閒都能輕鬆自在,國際級藝文演出、世界級產業動能盡在周邊。
李育坤說,匯成建設深耕高雄32年,秉持著「憨慢講、認真做」的信念,實實在在地將房子蓋好,做好建築的本分,並以實際行動回應市民需求,希望讓年輕人也能輕鬆成家,回歸居住的美好初心。
地上15樓26-46坪大樓預售案「滙埕」全平面車位規劃,憑藉雙軌優勢與亞灣駁二核心,為購屋族打造顛覆想像的居住價值,只需3字頭,便能擁有山海美景、科技產業加持、便捷雙軌生活,輕鬆住回高雄市心,掌握更優質的生活節奏。
2025.03.28 工商時報
購屋信心 近55個月最悲觀
3月99.56跌落悲觀區間,顯見房市觀望心態更濃
信用管制未鬆綁、房市交易低迷,重創買方信心,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顯示,3月為99.56點,購屋信心不僅落入低於100的悲觀區間,且指標創近55個月新低紀錄。
自2020年8月起,該指標即超過100,代表購買房地產信心樂觀,不過去年12月近年首次跌破100,今年1月及3月也都低於100,反映近期市場購屋信心為四年多來最低迷的階段。但在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六個分項指標中,與房地產較相關的「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指標,本月調查為101.99點,月減0.8點,民眾回饋仍偏向樂觀,並沒有出現雪崩式信心喪失。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自從去年9月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消費者信心呈現下滑趨勢,雖然年初因年終獎金進帳、軍公教加薪、房貸水位稍降,使1、2月的指數微幅反彈,然而3月台積電宣布將增加赴美投資,引發國人對其在台布局的疑慮;加上部分行庫放貸內控趨嚴、央行未鬆綁管制、且持續進行專案金檢,去槓桿化態度積極,房市觀望心態更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寫下近四年多來的低點。
周鶴鳴表示,總體經濟市場受美國總統川普的施政牽動,不確定性較高。大環境仍處於緊縮格局,目前房市不僅貸款成數低,融資成本也明顯提高,目前不動產放款的平均利率幾乎都超過2.5%,買家不但要準備更多自備款,每月繳款金額也因利率提高而加壓,若收入沒有顯著成長,民眾購屋意願恐還會在低檔徘徊一陣子,估測2025年房市僅能緩慢推進,價格也將盤整。雖然如此,作為房市交易的中間者,他說,大型建商並沒有想要降價讓利的意願,剛性需求的自住客轉向中古屋市場,反而出現中古屋供給面不足的現象。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由於官方嚴控資金流量,受新青安政策保障,單一自住買盤貸款條件相對好,單一自住者對市場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放大;租賃融資公司納管將使中小型建商融資管道更受限,新案市場將更明顯朝大建商傾斜;政府管制著重住宅市場,對農地、工廠、商辦、店面等非住宅產品影響較小,這四類產品也可望持續吸引資金停泊。
2025.03.28 經濟日報
社宅能否進一步放寬弱勢比例與標準?內政部回應了
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總統賴清德宣示八年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目標,外界不斷有聲音希望放寬經濟弱勢標準,以及是否檢討租金分級收費原則等。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回應,社宅應以混居達到多元融合的興辦目的,提高出租給弱勢者比例,反易造成民眾標籤化,社宅的租金上限則是參考中古屋市場行情,符合國際上租金負擔率不超過收入30%的標準。
內政委員會27日舉行「住宅法修法系列公聽會:社會住宅的現況與展望」,董建宏應邀列席,說明未來住宅政策的發展方向。他表示,為了因應未來八年(2025至2032年)住宅需求,內政部已規劃「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草案)」,透過興辦社會住宅、擴大包租代管及強化租金補貼等多元措施,確保不同族群的居住需求與權益。
董建宏表示,社會住宅的推動已取得顯著成果,截至2025年2月底,政府直接興辦的社會住宅已達12萬1,200戶,包租代管社宅的有效契約數為8萬6,341戶,累計已成功媒合14萬9,452戶,使全國社會住宅總量突破20.7萬戶,租金補貼的核定戶數更超過60萬戶。
對於是否放寬社宅「經濟或社會弱勢」的比例與標準,董建宏表示,住宅法的立法宗旨是確保全體國民都能享有適宜的居住環境,因此政策須兼顧公平性,避免社會資源分配過度傾斜,影響民間企業對社會住宅的參與意願。
董建宏指出,若過度提高社會住宅提供給弱勢族群的比例,可能會引發社會標籤化的疑慮,甚至削弱社會住宅「混居」的初衷,如何在社會住宅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合理分配並兼顧公平性,仍須審慎評估與討論。
在社會住宅租金的訂定方面,董建宏說,內政部已研擬「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規劃依照租戶的經濟狀況分級收費,確保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能夠負擔合理租金,未來,社會住宅的租金上限將參考中古屋市場行情,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租金折數,以符合國際上租金負擔率不超過收入30%的標準。此外,也積極研議社會住宅的租金調整機制,以降低租金調整所帶來的衝擊,並討論承租人財產限制的規範,確保社會住宅的資源能夠公平分配。
為了更精確掌握社會住宅的實際需求,董建宏說,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已辦理「住宅需求動向調查」,透過蒐集民眾對社宅的興趣、空間需求、可負擔租金範圍及合理租賃年限等資訊,提供政策規劃的參考依據。
董建宏強調,未來,內政部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合作,優化需求評估機制,以確保社會住宅政策能夠貼近民眾需求,真正發揮安定居住的效果。
2025.03.28 聯合報
台南住宅價格微幅上漲 打房發酵交易量明顯下降
台南市今年1月住宅價格指數出爐,雖然較去年12月微漲,但交易量較前期大幅減少32.09%。地政局表示,因受農曆年節影響,多數行政區交易量下降,以仁德區減幅64.55%最為顯著。
南市地政局統計,今年1月住宅價格指數為149.53,較去年12月(前期)微幅上漲0.06%,相較去年同期則上漲6.62%。在住宅方面,大廈的價格指數為155.82,透天住宅為139.67,與前期相較,大廈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08%,透天住宅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02%。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本期住宅價格指數多數行政區微幅上漲,交易量方面,全市1月建物移轉棟數1380棟,較前期減少32.09%,整體買賣棟數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幅衰退44.33%,顯示不動產市場隨著央行發布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緊縮不動產貸款資金,對市場已產生影響。
行政區的住宅價格指數表現上,多數行政區價格指數較前期及去年同期均呈現微幅上漲,其中新市區的漲幅最高,較前期微幅上漲0.20%,其次為北區和東區,分別微幅上漲0.15%和0.12%;若與去年同期比較,漲幅最高的前三個行政區依次為新營區9.52%、北區8.17%以及南區7.65%。但歸仁區、仁德區、南區以及佳里區等地出現微幅下跌,本期指數分別微幅下跌0.55%、0.23%、0.19%以及0.03%。
各行政區交易量表前三名分別為永康區174棟、北區157棟以及南科區域132棟。與去年同期相比,佳里區和北區增幅最為顯著,本期交易量分別增加33.87%、31.93%,其中北區因區內新建案完工後,第一次移轉登記的案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本期第一次移轉棟數為84棟。相較之下,安平區、善化區以及歸仁區交易量都下跌逾6成5。
陳淑美說,整體而言,台南住宅市場呈現價穩量縮情形,各行政區市場受到各重大開發計畫與新建案完工影響而有不同變化。全國景氣信號仍呈現持續回溫趨勢,未來房市是否面臨變數,宜居高思危,關注市場是否因缺乏資金而出現解約違約情形。詳細住宅價格指數資訊,將公佈於台南地政局網站。
2025.03.28 工商時報
商用不動產 Q1 成交量 近五年次低 僅177億元,較去年同期腰斬
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政策後座力,衝擊商用不動產市場買方信心。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2025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金額僅177億元,年減58%、季減38%,創下近五年同期次低紀錄。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分析,第一季自用型買方扮演商用不動產市場主力,占單季交易量達94%,投資比重縮小為6%。至於買家主要產業類型為科技業,單季成交量達103億元,貢獻比重達58%,並以購置自用廠房與廠辦為主;最大指標案,為台灣美光記憶體以30.5億元購入友達中科廠房,是繼去年以80億餘元在台中、台南購置廠房以來,外商半導體大廠再次深化擴大在台布局。
第二大買方則是零售業,占比達24%。最大手筆為統一集團購置內湖「V-PARK」廠辦大樓C棟,交易金額達43億元。
至於土地市場方面,在貸款緊縮、住宅市場降溫的夾攻下,交易動能依然維持,單季交易金額達508億元;其中,建商購置土地金額達443億元,季增率82%,寫下近五年首季交易的新高,最大手筆交易案為遠雄建設以136億元買下高雄美術館區6,000多坪土地。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國內經濟穩定發展,雖然銀行貸款緊縮,都影響自用型或投資型的買方,但是以科技業自用需求為主力的商用不動產,受衝擊的程度相對較低。除了科技業在過往幾年的良好經營累積充足的資金外,銀行對於實質投資的放貸意願也是另一種優勢。
投資市場方面,由於貸款緊縮,投資型買方的動能維持低檔,現金充裕的買方將擁有部分議價優勢,大型投資人評估將朝稀有保值或高租金投報率的雙向發展。
2025.03.28 工商時報
雙北預售屋 誠意價是關鍵
中央銀行打房,房市GG!《住展雜誌》調查,去年第四季雙北市公開的51筆新建案中,迄今只有2筆完銷,完銷占比僅3.9%。專家分析,「誠意價」已成為順銷密碼,可望是房市海嘯的保命救生圈。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第四季在央行第七波打炒房、銀行房貸滿水位兩大利空夾擊,購屋信心低迷,重創預售屋市場,住展風向球統計顯示單周平均成交組數只剩1組、賞屋組數只有10多組。儘管看到市場寒意,但有些新案建商已做好規劃,不得不推,造成買氣少、推案量創高,供需嚴重背離的現象,新案完銷比例也明顯萎縮。
陳炳辰表示,去年上半年不乏建案亮相一個月內就預約完畢,但現在則是銷售期快速拉長,恐怕要賣個一年半載,還沒賣完,尤其雙北市又是高房價區,總價門檻較高,建商、代銷苦酒滿杯。
住展分析,目前房市的順銷密碼,即「誠意價」。以完銷案「文化翡格」來說,為15坪套房的規劃,每坪開到9字頭,「京釀」也是20坪內的小宅規劃,每坪開價120萬元,雖然單價都不低,但總價有機會壓在1,000多萬元,在「總價為王」時代,仍戰勝冷氣團。
陳炳辰指出,今年開春內湖、萬華、三重、新莊、永和幾筆新推出的個案,已傳出銷售順暢的捷報,主要因地段知名、小宅訴求、建商品牌、區域新案稀缺等,更主要因素是不再創高價;有些已站上每坪三位數的區域,如內湖、萬華、三重、永和,今年銷售成績不錯的案子單價不到百萬元,甚至不到9字頭;建商即使未喊出跳樓大拍賣,自我約束的誠意開價,成為房市海嘯的保命救生圈。
2025.03.28 新浪網
中信建投2024年實現淨利潤72.23億元 境外業務毛利率突破54%
3月27日晚間,中信建投(24.020, 0.11, 0.46%)(601066)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1.2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23億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總資產5664.1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064.69億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到8.22%。公司同時提出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5元(含稅)的利潤分配預案。
值得關注的是,中信建投的這份年報還有不少看點。
看點一
全年擬派發現金股利占淨利潤比重達到32.13%
年報顯示,中信建投積極落實新“國九條”和一年多次分紅政策,努力提升股東回報,注重市值管理。
2024年公司首次增加中期分紅,派發2024年中期股息6.98億元,並已於2024年底實施完畢。加上本次提出的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全年擬派發現金分紅總額將達到19.78億元(包括中期分紅),占淨利潤比重達到32.13%。
統計資料顯示,中信建投自2016年12月H股上市至2024年中期,累計已實施分紅總額達165.58億元,自2018年6月A股上市以來歷年現金分紅占歸屬于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比例均超過30%,通過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看點二
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收入占比達到38%
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
中信建投將業務板塊分為投資銀行、財富管理、交易及機構服務、資產管理四大板塊。
從年報資料來看,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80.53億元,同比增長0.46%,占總收入比例為38.11%,是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中信建投表示,機構業務規模和市場競爭力日益提升是該項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根據年報披露資料,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主經紀商(PB)服務存續客戶18665戶,同比增長15.72%,公募基金託管數量位居行業第2名。另外,固定收益業務持續推進業務體系建設,新落地跨境理財通“美債通”交易、H股“全流通”代客結售匯業務,債券銷售規模位居同業第2名,連續3年被債券通公司評為“北向通優秀做市商”。
看點三
證券經紀業務新開發客戶199.02萬戶
同比增長62.73%
財富管理業務板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66.10億元,同比增長8.97%,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31.28%。
中信建投表示,2024年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著力打造業務品種齊全的客戶綜合服務平臺及業務生態鏈,證券經紀業務新開發客戶199.02萬戶,同比增長62.73%,高淨值客戶數量創近5年新高。金融產品保有規模接近人民幣2400億元。另外,公司不斷優化移動交易用戶端“蜻蜓點金”APP的客戶體驗,客戶月均活躍數達到行業第7名。
融資融券方面,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融資融券餘額人民幣628.20億元,市場占比為3.37%;融資融券帳戶19.49萬戶,同比增長6.30%;信用帳戶淨新增開戶市占率為2.68%,同比增長39.99%;融資融券業務整體維持擔保比例為292.24%,業務風險整體可控。
看點四
投行業務多項指標位列行業前三
投資銀行是中信建投歷來優勢業務板塊。2024年在融資市場遇冷的背景下,公司投行業務保持穩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24.91億元。另外根據年報披露資料,中信建投多項投行業務指標位列行業前三。
股權融資方面,2024年公司完成A股股權融資項目27家,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50.60億元,分別位居行業第2名、第3名。其中,IPO主承銷家數12家,主承銷金額人民幣61.77億元,分別位居行業第1名、第3名;完成股權再融資15家,主承銷金額人民幣88.83億元,分別位居行業第2名、第3名。
細分領域中,中信建投積極服務新質生產力,服務新興產業。2024年公司保薦北交所IPO項目4家,主承銷金額人民幣8.89億元,均位居行業第1名;保薦戰略性新興產業IPO項目1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IPO專案9家,保薦數量均位居行業第1名。公司完成A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重大資產重組專案4單,位居行業第2名;交易金額合計人民幣238.06億元,位居行業第1名。
債務融資方面,2024年,公司境內債務融資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共計完成主承銷項目4021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6471.59億元,均位居行業第2名。
看點五
中信建投基金所管理的28檔基金的收益排名進入市場前50%
資產管理業務方面,中信建投該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12.56億元,保持穩健發展。
年報顯示,中信建投的資產管理業務板塊主要包括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基金管理業務及私募股權投資業務。
其中,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方面,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受託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4948.58億元,其中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人民幣1120.57億元,單一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人民幣1796.05億元,專項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人民幣2031.96億元,管理產品合計666只。
基金管理業務是中信建投2024年一大亮點。公司通過中信建投基金開展該項業務,多項產品投資業績收益穩定,為投資者持續創造收益,在管規模大幅增長。
年報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信建投基金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1421.79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51.64%。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人民幣941.95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38.21%;中信建投基金的專戶產品及其基金子公司的專戶產品管理規模合計人民幣479.84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87.39%。
截至2024年年底,中信建投基金共管理公募基金59只。其中,28檔基金的收益排名進入市場前50%,22檔基金進入市場前30%,19檔基金進入市場前20%,6檔基金進入市場前10%,投資業績穩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信建投基金總資產人民幣10.36億元,淨資產人民幣8.62億元;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3.65億元,淨利潤人民幣0.50億元。
看點六
境外業務收入和毛利率雙增
國際業務是中信建投2024年經營亮點之一。資料顯示,2024年中信建投境外收入達到7.36億元,同比增長36.62%,而成本下降3.29%至3.37億元,境外收入的毛利率因此提升至54.23%。
中信建投指出,2024年公司持續推進境內外一體化建設。子公司中信建投國際積極把握公司跨境一體化發展機遇,兼顧“走出去”和“引進來”,積極佈局“海外業務向中國引入”。
市場份額方面,公司港股IPO發行規模排名中資券商第四,保薦項目家數排名第五,作為聯席保薦人服務智慧駕駛行業領先企業地平線機器人(18.620, -0.34, -1.79%)實現港股IPO,募集資金60.87億港元,為近兩年來規模最大的中國科技企業港股IPO專案;境外債券承銷家數及規模均排名中資券商第三。
看點七
多處提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年報中,中信建投多處明確提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並披露了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工作。
如做深養老金融方面,公司上線283只公募養老基金產品,市場產品覆蓋率達到80%;公司發揮券商資管優勢,自研推出養老服務範疇系列產品,上線以來規模已達42億元;公司發揮研究優勢,累計為全國社保基金、保險系養老公司提供路演服務3300餘場、專題討論與調研460餘場。做優數位金融方面,公司不斷推動AI大模型、大資料等數位技術在業務領域的應用,提升數位化服務效能。
中信建投董事長劉成在致辭中表示,站在全面建設一流投資銀行新的歷史關頭,站在公司高品質發展新的奮鬥起點,未來將堅持守正創新,推動金融“強核”做優做強,推動國際化戰略提速提質,進一步夯實一流投資銀行高品質發展之基。
2025.03.28 新浪網
北京市優化經營性用地出讓交易規則 外地企業在京拿地適度 “鬆綁”
北京不斷優化供地交易規則。昨天(27日),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隨著朝陽區平房鄉住宅地塊、孫河商業金融用地出讓公告發佈,本市新的經營性用地出讓交易規則正式出爐,將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外地企業競得土地後,如已具備相應土地開發資質,無需再在出讓宗地所在區成立專案公司。
放寬簽訂出讓合同時間
本市土地市場近日發佈朝陽區平房鄉黃杉木店住宅地塊、孫河商業金融用地出讓公告,土地面積約14.83公頃,規劃建築規模約28.27萬平方米,起始價126億元。這是一宗組合入市的專案,住宅部分位元於朝陽北路北側,附近有地鐵6號線青年路站,是比較熱門的“朝青板塊”;商業金融部分位元於孫河。
該地塊入市後引發廣泛關注。從掛牌檔可以看出,本市對經營性用地的交易規則進行了調整和優化,主要涉及簽訂出讓合同、成立專案公司、辦理不動產權登記等相關要求。
經營性用地,主要指居住及商服用地等。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競得人須在《成交確認書》簽發當日簽訂出讓合同;優化後,競得人在《成交確認書》簽發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領取出讓合同並完成簽字蓋章,5個工作日內完成合同簽訂即可。“新的規則給競得人留出了更多時間,企業可以結合實際,靈活選擇合同簽訂時間,更加合理確定開發建設週期,進而設計建造出更多好房子。”該負責人解釋。
吸引更多外地企業參與
對於外地企業來說,新的交易規則也帶來利好。
按照此前規則,競得人為聯合體或非北京市企業的,應在出讓宗地所在區成立一家能夠獨立承擔責任的專案公司;優化後改為“競得人為聯合體的,應成立能夠獨立承擔責任的專案公司”。也就是說,新規不再區分競得人是否為北京企業,也不再限制專案公司成立數量與註冊地點。
例如,某外地具有開發資質的企業獨立參加朝陽區一宗商品住宅用地的競買,如果順利摘得地塊,以前需要在朝陽區成立一家專案公司並辦理房地產開發資質;優化後,該企業如已具備相關土地開發資質,就無需在京成立專案公司。如果該企業與其他企業組成聯合體參加競買,仍需成立項目公司,但公司註冊地和數量均不受限制。這些舉措釋放出更多市場空間,也為聯合體內多家企業後續的管理、合作提供便利。
多地塊可分別辦產權證
對於涉及多地塊整體供應的專案,新規在此前掛牌檔已明確分地塊簽訂出讓合同的基礎上,將“競得人必須在繳清全部地塊成交價款及其他相關稅費後,方可申請辦理不動產權登記”,優化為“可按地塊辦理不動產權登記”,即繳清1個地塊的成交價款及其他相關稅費後,就可申請辦理相應地塊的不動產權登記。“優化後,競得人可以結合開發建設時序,根據繳清成交價款及相關稅費的進度,分地塊申請辦理不動產權登記,緩解其資金壓力。”相關負責人介紹。
“北京自2024年四季度不再設置房屋銷售指導價和地價上限後,不斷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新變化,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總監張凱分析,今年北京已成交的11宗商品住宅用地平均溢價率達11%,較去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市場呈現“核心熱、近郊穩”的梯度格局,土地市場平穩運行。“此次優化規則將更好發揮市場作用,體現了北京土地市場的開放性、公平性與包容性,讓更多市場主體看到投資北京的機會。”張凱說。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加大優質地塊供應的同時,繼續擦亮“北京服務”品牌,不斷完善交易規則、優化營商環境。
2025.03.28 新浪網
廣州樓市一季度迎來 “開門紅”
3月27日,記者從廣州市住建局獲悉,今年一季度,廣州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更加鞏固,新建商品房成交連續保持正增長,房價持續築底回穩,一手住宅去化週期進一步縮短。
1-3月,全市一手商品房網簽面積218.56萬㎡、同比增長17.7%,二手商品房交易登記面積282.58萬㎡、同比增長27.6%。1-3月,全市一手住宅網簽面積172.67萬㎡、同比增長36.8%,全市11個區同比增幅均超過10%;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242.27萬㎡、同比增長26.2%,全市11個區均實現同比正增長。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房價指數顯示,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廣州市一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指數持續回升,一手住宅價格同比指數從89.6回升至92.2,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指數從87.5回升至90.6。預計3月份指數將繼續回穩。
截至3月末,全市一手住宅庫存面積1022.62萬㎡,比上年末(1079.26萬㎡)減少56.64萬㎡,去庫存週期為14.3個月,比1月末(14.9個月)減少0.6個月。
專家觀點
良性迴圈局面已經形成
一季度的資料為什麼這麼好?廣州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歐江波認為,市場向好主要是市場供需雙方均呈現積極變化,市場供給“量質雙增”,加上近幾年特別是2024年9月以來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作用下,房地產政策面進入到歷史最寬鬆階段,居民購房意願逐步回升,剛性和改善性需求持續釋放,預計未來將保持持續向好的態勢。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資料來看,剛需和改善、新房和二手住房迴圈的良性局面已經形成。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不同類型需求迴圈的局面更加清晰,交易情緒也將繼續得到提振。需求端增量政策將是2025年廣州樓市的特徵。
2025.03.28 新浪網
SOHO 中國2024年營收15.4億元 歸母淨虧損1.13億元
3月27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發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SOHO中國投資物業的平均出租率恢復至約78%,營業收入約為15.4億元人民幣,毛利率維持穩定在約8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78億元人民幣(剔除了投資物業評估價值變動以及一次性稅費的影響)。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13億元人民幣.
綜合財務狀況表顯示,SOHO中國的總資產為681.3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的686.2億元人民幣略有下降。總負債為310.6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的314.2億元人民幣有所減少。總權益為370.7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的371.9億元人民幣略有下降。
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共計155.6億元人民幣,土地增值稅的滯納導致41.4億元人民幣的銀行借款本金出現交叉違約。
在員工及薪酬政策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SOHO中國員工人數為1650人。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發展、物業租賃及相關服務。董事會決議不派發本年度的末期股息。公司並無持有任何庫存股份,且本年度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公司任何上市證券。
2025.03.28 澎湃
全國首例,上海北外灘創新機制 “救活” 老牌危困房企
一家曾為上海打造多個品質項目的“老牌房企”,在債務危機中瀕臨崩潰,卻在虹口北外灘探索的新模式下重獲生機。
3月25日,由北外灘企業庭外重組中心(簡稱“庭外重組中心”)協助的某地產公司重整申請,獲法院受理,標誌著全國首例庭外重組與司法程式銜接專案成功落地,為化解困境企業債務危機、啟動企業再生能力提供了全新範本。
這家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房企,近年來受行業調整、關聯擔保等因素影響,深陷債務危機,所持商場遭多輪查封,訴訟糾紛不斷。儘管多次嘗試自救,始終未能打破僵局。
轉機出現在2024年,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及虹口區司法局的共同推動下,北外灘企業庭外重組中心與上海破產法庭聯合推出“庭外重組與司法程式銜接”創新機制,雙方通過簽署協作備忘錄,明確了庭外重組與司法重整相銜接的制度規範。
作為全國首家由地方政府推動設立的困境企業服務再生平臺和統一大市場特殊資產處置平臺,庭外重組中心參照法院破產重整階段“指定管理人”的定位,設立“企業重組官”角色,並組建了“重組業務專家委員會”“重組諮詢專家(企業重組官)庫”“投資人庫”“仲介機構庫”“行業專家庫”專業資源庫。
庭外重組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們庫內共有14家‘企業重組官’,均具有一級破產管理人資質。依託協作備忘錄,困境企業在完成庭外重組後,庭外重組中心會向法院出具意見,推薦企業重組官繼續擔任臨時管理人或管理人,以此保障司法程式與前期重組無縫銜接。”
2024年9月,該企業啟動庭外重組,並選定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擔任“企業重組官”。專業團隊歷時5個月完成近40億元債務梳理,成功引入戰略投資,確保核心商業體正常運營。
作為首家“嘗鮮企業”,該困境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庭外重組本身不完全依賴司法程式,其談判過程更具靈活性、協商性和保密性,讓我們可以‘低調’完成債務梳理和債權人談判等工作,從而平穩過渡到後續的司法程式中。”
該案是全國首例以協作備忘錄為依託、將庭外重組與庭內司法程式進行規則化、機制化銜接的庭外重組實踐項目,開創了“市場重組先行+司法保障托底”的企業救治新範式,標誌著北外灘正從“救活一個企業”走向“建立一套機制”,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上海方案”。
負責該項目的方達所律師指出,新模式的核心優勢在於:通過提前完成債務摸底、審計評估、債權人談判、重組方案表決等工作,為後續司法程式奠定基礎。同時,投資人也有更充裕地完成盡調,從而形成更精准的投資方案。“債務協商的效率越高、重組方案執行的越快,企業‘起死回生’的希望也就越大,無論對企業、員工亦或是市場都是多贏。”
2025.03.28 澎湃
成都再出單價地王:溢價率106% 金融城三期宅地成交樓面單價衝破4萬元 / 平方米
時隔兩周,成都再出地王!
3月27日,成都土地市場以溢價率106%成交了位於金融城三期的一宗住宅用地。
該地塊位於錦江區柳江街道包江橋社區、祝國寺社區,北至泰甯三路,西至錦華路三段,南側為正在建設的貝好家23.67畝地塊,西至國安街。該地塊土地面積32495.39平方米,合約48.7341畝;計容總建面不大於81238.48平方米,建築密度不大於25%;起拍樓面價為20000元/平方米,折合起始價約16.25億元。
據機構監測資料,該地塊吸引了遠達、成都交子金融、仁和、華髮、錦江統建&金茂、華潤置地、中海、建發、中旅、招商蛇口共10位競買人參與競爭,經過213輪競拍,歷時1小時20分鐘,最終建發旗下成都兆欣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樓面價41200元/平方米競得該地塊,成交總價約33.47億元,溢價率106%。
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起拍樓面價就已創下成都涉宅用地起始樓面價最高的紀錄,此次成交樓面價不僅直逼金融城三期內金融城錦宸府項目的銷售價,也再次刷出成都宅地單價新高。
2024年9月20日,貝好家以樓面價27300元/平方米競得金融城三期24畝宅地,刷新了當時的成都土拍宅地單價新高。半個月前的3月11日,招商蛇口以樓面價31700元/平方米斬獲大源64畝宅地,再創單價新高。
中指研究院認為,該地塊所處金融城錦江片區,板塊現狀投資價值較高,規劃利好較多。所在位置交通便利,鄰近地鐵6號線、9號線,多條公交線路環繞,且距離金融城東地鐵站僅0.7公里。周邊生活氛圍濃厚,教育、商業、醫療配套完善,地塊3公里範圍內聚集了成都高新區錦暉小學、成都市中和中學高中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空軍成都醫院)技術指導醫院、購物中心高新合生廣場等生活配套。景觀資源方面,周邊有中和濕地公園、桂溪生態公園等47個公園景點。
該地塊同時也是金融城三期迄今出讓面積最大的宅地。目前地塊周邊僅有一個待售項目,即貝好家項目。據克而瑞四川介紹,目前項目總平面圖已經公示,共規劃了4棟住宅,1-3號樓總高15層,4號樓總高16層,首層全部架空。整個專案共108戶,結合公開管道資訊來看,有兩個戶型:270平方米、373平方米,其中373平方米戶型為全套房設計,搭載了空中院館、三面環幕巨廳。貝好家23.67畝的總平圖上還有一個指標值得注意,即地上計容建築面積中住宅部分提及了“頂躍客廳上空建築面積(計容)”,這意味著項目還規劃有頂躍產品。
克而瑞四川指出,在此之前,該區域僅成交了2宗涉宅地塊,且均屬2022年後新增供應。短短兩年多,金融城三期土地價格從“2萬+”攀升至“4萬+”。一宗為貝好家項目,另一宗為已經售罄的金融城錦宸府項目。
2023年6月13日,成都金融城三期29畝住宅用地(即金融城錦宸府專案)公開拍賣。彼時,成都仍處於“雙限地”時代。該地塊起拍樓面地價18000元/平方米,住宅清水限價為36000元/平方米。在價格觸頂達到熔斷後,還有71家企業參與搖號抽籤。最終,華潤置地下屬的成都潤盈置業有限公司以樓面地價20700元/平方米,總價約10.16億元,溢價率達15%競得。公開資料顯示,金融城錦宸府項目帶裝修均價約43786元/平方米,銷售總價800萬-1200萬元。
2025.03.28 第一財經
華潤置地毛利率創五年新低,房開主業盈利能力受限
3月26日,新晉行業Top3華潤置地(01109.HK)發佈了全年業績報告,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88億元,同比增加11%;實現核心淨利潤約254億元,同比減少8.5%;綜合毛利率21.6%,再下降3.6個百分點,創五年來新低。
華潤置地的業務包括開發銷售業務和經營性業務兩大部分。2024年全年,開發銷售型業務實現營業額2371.5億元,同比增長11.8%;經常性業務收入合計為416.5億元,同比增長6.6%,占總營業額14.9%。
具體來看,上述經常性業務又包括經營性不動產業務、輕資產管理業務、生態圈要素型業務三項。
其中,經營性不動產業務收入共實現233億元,貢獻主要來自於購物中心的租金收入,全年實現約193.5億元,同比增長超8%;輕資產管理業務則主要來自華潤萬象生活,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70.4億元,同比增長15.4%;生態圈要素型業務則主要來自建築、代建代運營和租賃住房等。
華潤置地首席財務官郭世清表示,2023年起,華潤置地開始把經常性收入單列出來,原因之一是該業務收入在過去幾年間都逐年穩步增加,並預計2025年依然會保持穩步增長的勢頭,同時,預期該業務核心淨利潤對公司的貢獻會進一步提升到45%以上。
據披露,2024年,經常性業務的核心淨利潤同比增長8.2%至103億元,首度突破百億關口,核心淨利潤貢獻占比也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至40.7%。
相較而言,作為華潤置地根基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表現則稍顯遜色,整體仍處於調整中。
2024年,華潤置地開發銷售業務的毛利率進一步走低。據披露,2024年的結算均價上升24.3%至2.2萬元/平方米;但受土地成本上升的影響,結算單方成本同比上升超3成,拉低結算毛利率至16.8%,較上年同期下降近4個百分點。
2020年以來,受到行業週期的影響,華潤置地開發銷售業務的毛利率連年下降,從29.1%一路走低至當前的不足17%,五年間累計下跌超12個百分點,持續“拖累”盈利能力。
回看2024年,華潤置地實現簽約銷售額2611億元,同比亦減少15%,但行業排名提升至第三。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已銷售未結算的簽約額為2319.7億元,預計將有約1935億元在2025年內結算。
不過,華潤置地仍在2024年保持了較強的投資力度,全年新獲取專案29個,新增土儲面積約393萬平方米,權益投資額526億元,投資強度保持行業前三。
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李欣表示,“近三年,我們一直堅持城市聚焦和深耕的增量投資策略。新增投資應重點關注一二線高能級城市的主流客戶和產品。全年一二線城市的投資占比高達94%,北上廣深杭成等核心城市的占比達到72%,新增住宅貨值占比高達97%。”截至2024年底,華潤置地的總土地儲備約5194萬平方米。
對於未來的投資策略,李欣表示將始終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牢守現金流安全底線,持續落實調節奏、調結構、調佈局的“三調”策略,推動公司土儲資源的換倉和結構優化。
對於2025年樓市的走勢,新上任華潤置地總裁徐榮表示,去年四季度的穩樓市政策組合拳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降低購房成本,釋放潛在需求,同時優質地段新產品批量入市也吸引了大量客戶,推動市場回升。
2025年以來,尤其是春節後,房地產市場熱度迅速恢復,徐榮稱,集團統計的周度來訪量接近去年12月水準。今年兩會期間,中央再次強調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隨著更多支持性政策的出臺,“我們認為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2025.03.28 信報
市建山東街招標 5.13截止
分紅比例降至20% 准與未獲邀公司組財團
發展商投地意欲仍審慎,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重建項目招標時,也積極修訂招標條款配合市場。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發展計劃(山東街項目)昨天起招標,5月13日截止。據了解,市建局以財團提出的入標價定輸贏,日後住宅部分收入達25.5億元,發展商便須分紅,分紅比例固定為20%,較近年的30%至40%為低;獲邀入標的發展商也可與名單以外其他合資格企業合組財團競投,業界相信有關條款有助增加項目吸引力。
共邀28發展商 入標價定勝負
位於山東街、地士道街和奶路臣街交界的山東街項目,佔地約2.66萬方呎,可發展樓面面積上限約16.09萬方呎,當中住宅樓面面積約15.2萬方呎,估計可興建約380伙,本月初共收到28家發展商提交意向書,包括長實(01113)、新地(00016)和中國海外(00688)等。
市建局昨天宣布,該項目即日起開始招標,共有28家發展商獲邀入標,5月13日截止。據了解,是次招標的贏輸關鍵,是入標財團自行提出的入標價。
一如其他市建局招標項目,市建局也提出分紅條款,是次要求當日後售樓收入達25.5億元,財團便要向市建局分紅,比例固定為20%。以該項目的住宅樓面面積粗略計算,日後每方呎售樓呎價逾16780元,中標發展商便有機會須向市建局分紅。
參考近年市建局推出招標的商住項目,一般設有分紅要求,惟分紅門檻一再改變。2022年10月或以前,大部分招標項目要求,日後售樓收入達指定門檻後,須因應金額按比例分紅,比例由20%逐步提高至50%;由2022年11月截標的西營盤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項目開始,分紅比例固定為單一水平,惟由當時的40%,逐步下調至今次山東街項目僅20%。
根據城規會今年初批准的發展方案,山東街項目具潛力興建一幢34層高住宅大樓,以及一幢7層高的非住用大樓,預計可興建約380伙。市建局亦要求發展商除興建商住部分,也要承擔一系列社福設施,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幼兒中心等。
另外,市建局提出,獲邀入標的發展商,可邀請合乎招標文件所訂明資格的公司,組成財團參與提交合作發展標書;市建局董事會(董事會)設立的招標遴選小組,將詳細考慮及審議接獲的標書,並向董事會提交建議,再由董事會作最後決定。這意味一些未有提交意向書的發展商,只要符合市建局在招標條款中訂明的要求,仍有機會以合組財團形式參與發展。
對於市建局要求的分紅要求一再降低,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坦言,發展商入標時注重風險管理,「賺到唔怕分,最驚賺唔到」,現時市道前景仍存風險,若分紅比例依然達30%至40%,日後售樓收入觸及分紅門檻時,發展商「要分一大嚿錢畀市建局」,可能令發展商覺得「值博率唔夠」,調低分紅比例可增加項目的吸引力。
估值最高9.3億 樓面呎價5800元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指出,市建局容許未有獲邀入標的發展商以組財團形式參與競投,間接開放予更多潛在投標者參與,在現時市況下做法合適。
綜合業界估計,山東街項目的估值約6.4億至9.3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000至5800元。
2025.03.28 經濟
越秀上海豪宅項目 部署短期推售
越秀地產 (00123) 公布最新推盤部署,當中位於上海虹口北的豪宅項目「越秀‧外灘樾」,共提供49伙,建築面積約2,529至3,638平方呎,部署短期內推售,售價約4,000萬至8,500萬元人民幣。
發展商透露,項目將沿街的老石庫門風貌建築季內部的工字形巷弄進行復原。而在社區內部建築上,則採用大面積開窗及弧形玻璃,並通過窗框尺寸、玻璃性能等細節的控制,打造出比一般項目多20%的採光面積。
油塘地盤完成補價 將建5幢住宅
至於旗下位於油塘東源街及崇耀街地盤,早前已完成補地價,金額大約13.5億元,未來預計興建5幢住宅大樓,提供約1,400伙。
翻查資料,油塘東源街及崇耀街地盤面積合共12.6萬平方呎,由原有工業用途補地價作商住用途。若果按照城規會文件,項目總樓面約66萬平方呎,以現時補地價金額約13.5億元計算,每呎樓面地價2,040元。
2025.03.28 經濟通
正榮服務全年虧損擴至2億人幣,不派息
正榮服務(06958)公布,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2.36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23年同期虧損8118.9萬元有所擴大;每股虧損23分,不派末期息。
期內收入11.14億元,跌2.8%;毛利2.33億元,跌4.8%;毛利率20.9%,跌0.5個百分點;稅前虧損擴大至2.05億元。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2025.03.28 信報
新意網 MEGA IDC 第二期動工
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新意網(01686)是全港最大數據中心服務商,其位於將軍澳的MEGA IDC第一期去年啟用,提供約50萬方呎樓面及50兆瓦(MW)電力容量,目前出租率逾30%,而第二期工程於昨天啟動,計劃增加35萬方呎樓面,預計2026年至2027年完成,連同規劃中的第三期,總投資額超過150億元,全面落成後總樓面達120萬方呎,電力容量180MW,將是本港電力容量最大的數據中心。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出席啟動典禮時稱,感謝新地對香港未來投下信心一票,為香港作為亞太區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展現承擔精神,值得肯定及認同。
郭炳聯:體現對港「耐心資本」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暨新意網主席郭炳聯表示,儘管MEGA IDC回本期長,集團仍堅定投資,體現對香港「耐心資本」的建設,以及對數據行業前景的信心。連同MEGA IDC及相鄰的MEGA Plus(2017年啟用)等,新意網8個數據中心的總電力容量超過280MW。
新地執行董事兼新意網副主席馮玉麟指出,項目一般要數年時間才全數租出,例如MEGA Plus全數租出用了4年時間;電費由租客支付,租金按供電量計算,價格合理,相信隨着人工智能急速發展,相關設備能力愈強、用電量愈多,會利好租金;本港數據中心市場一般不會早過12個月前預租,但已有潛在租客表明一有供應便會進駐,所以對MEGA IDC第二期發展有信心。
2025.03.28 信報
差估樓價指數月挫0.87% 近半年最急
二手樓市連月向下,差餉物業估價署(下稱差估署)數據顯示,今年2月私人住宅整體售價指數(售價指數)報284.7,續創逾8年半新低,按月挫0.87%,連跌3個月共2.33%。分析稱新盤持續低開,料首季樓價最多降約2%。
2月售價指數按月跌0.87%,跌勢屬去年9月下挫1.4%後最急,相對今年1月按月下滑0.69%,跌幅擴大0.18個百分點,兼為指數自2016年7月錄得281.7後逾8年半新低,與2021年9月歷史高位398.1比較,累瀉28.49%。
五大類別實用面積單位售價指數今年2月全數下跌,按月降0.56%至1.21%,並齊齊連跌3個月。2月跌幅最顯著為實用面積753至1075方呎的C類單位,由今年1月的272.3插至2月的269,創2016年9月報264.7後新低,3個月共挫2.61%。
實用面積431至752方呎的B類單位緊隨按月降1.03%,至277.5。實用面積431方呎以下的A類單位則守住300關,最新錄303.8,按月跌0.56%。至於實用面積1076至1721方呎的D類單位報263.7,按月再下滑0.94%。實用面積1722方呎或以上的E類單位,則較今年1月跌0.85%,至256.1。
租金指數三連揚 5個月高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稱,2月售價指數跌幅擴大,主要反映早前農曆新春淡市因素,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亦令市況變得不明朗,基於新盤仍以低價推售,料首季整體樓價有機會跌約1.5%至2%。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說,《財政預算案》把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提高至400萬元,令3月樓市氣氛好轉,預期3月售價指數將輕微回升,惟樓市仍受高息、供應過多及經濟疲弱等影響,料今年樓價回落5%。
住宅租金續與售價背馳,差估署2月私人住宅整體租價指數上揚至193.5,創去年9月錄得195.3後約5個月新高,按月漲0.31%兼連升3個月共0.83%,按年計更彈4.93%。五大類別實用面積單位租金指數,2月共4個按月錄得升幅,漲0.07%至0.8%,C類單位升至163.7表現最佳。
2025.03.28 信報
荃灣民生舖損手4,050萬賣出
民生區舖位投資熱潮退卻,更錄大額蝕讓。荃灣川龍街一家由麵包店承租的地舖,市傳以3750萬元易手,原業主或蝕4050萬元離場。
市場消息指出,荃灣川龍街95號地下,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去年原以4650萬元放盤,今年初減至3980萬元,市傳剛以3750萬元售出,呎價約3.75萬元。舖位由同一麵包店租用超過20年,現時月租15.5萬元,買家料可享5厘租金回報。
麵包店已承租逾20年
資料顯示,上述舖位曾由美聯集團(01200)前執行董事、舖位投資者郭應龍於2012年底以5980萬元購入,至2018年中透過買賣公司形式把舖位沽出,有指作價7800萬元,持貨5年半,升值1820萬元或逾三成。據悉,接貨買家為錦華實業董事長楊奮彬及相關人士,現沽貨賬面料蝕4050萬元,舖價近7年貶值51.9%。
另外,資深投資者林清林及相關人士2020年底以3380萬元購入油麻地砵蘭街10至16號宜發大廈地下D、E舖及1樓A、B舖,合共建築面積約4900方呎,現推出放售。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商舖部/商業部及投資部首席聯席董事陳頴嫻表示,業主意向售價約4500萬元,呎價約9184元。
2025.03.28 信報
轉數快營運商6,817萬增購觀塘商廈
本港商廈造價下跌,用家趁機入市。「轉數快」營運商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HKICL)最新斥約6817萬元,購入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3個蝕讓單位,涉及樓面面積約9563方呎。
共持萬兆豐中心逾7萬呎樓面
資料顯示,HKICL連環入市萬兆豐中心,包括11樓A室,建築面積約3722方呎,成交價2530.96萬元,呎價6800元;原業主2017年1月以約3826.22萬元入市,賬面蝕約1295.26萬元或33.9%。
HKICL購入的另外兩個單位俱位於20樓,銀碼較大為A1室,建築面積約3722方呎,作價3014.82萬元,呎價8100元;原業主於2012年4月以3275.36萬元買入,賬面虧損260.54萬元或8%。同層L室,建築面積約2119方呎,買入價1271.4萬元,呎價低見6000元,創該廈近13年呎價新低;同時亦較原業主2012年4月購入價1524.56萬元,賬面低253.16萬元或16.6%。
HKICL是次買入3個單位,合共總建築面積約9563方呎,總涉資6817.18萬元。
HKICL的總部位於萬兆豐中心,據了解,該公司2011年一手購入大廈多層樓面,分布5、23及25樓,合共建築面積約61010方呎,涉及金額近3.9億元。經是次增購後,HKICL擁有萬兆豐中心約70573方呎樓面。
2025.03.28 經濟
一手氣氛暢旺 北角皇都2房售1,040萬
一手市場氣氛暢旺,多個新盤昨日錄得成交。新世界 (00017) 旗下北角皇都,昨日以1,039.6萬元沽出1伙2房戶,全盤累沽301伙,佔可銷售單位近91%,套現近34億元。
皇都成交單位為25樓A8室,實用面積524平方呎,呎價約19,840元。而同系清水灣傲瀧,將於今日再推10伙減價單位,減幅最多為1座7樓A室,實用面積1,920平方呎,另連1,478平方呎天台,單位對上一次定價為1.44億元,目前減至7,118萬元,減幅約51%。
MONACO MARINE 兩房1179萬
九龍方面,會德豐地產旗下啟德MONACO MARINE,昨日促成1宗成交,單位為1B座29樓G室,實用面積462平方呎,2房間隔,成交價1,178.6萬元,呎價25,511元;同系藍田KOKO MARE亦以824.3萬元沽出1伙2房戶,單位為8座6樓C室,實用面積421平方呎,呎價19,580元。據悉,MONACO系列至今累售1,602伙,套現逾205億元;而KOKO HILLS系列則累售886伙,套現逾86億元。
另方面,資本策略 (00497) 發展的佐敦高臨,昨日單日錄得2宗成交,吸金近2,400萬元。成交單位包括A2座26樓A室,實用面積569平方呎,成交價1,446.5萬元,呎價25,422元。另一單位則為A2座26樓C室,實用面積423平方呎,成交價953.1萬元,呎價22,532元。項目至今累售209伙,佔全盤總伙數約8成,套現逾18億元。
滙都明推59伙 折實381萬入場
泛海國際 (00129) 旗下洪水橋滙都,將於明日推售最後59伙,泛海國際集團執行董事關堡林稱,項目至今已累售近900伙,而明日推出的59伙,1房僅設4伙,實用面積由321至373平方呎,折實價由381.24萬元起,折實呎價由11,246元入場。
此外,嘉華國際 (00173) 、會德豐地產及及中國海外 (00688) 聯手發展的啟德海灣,昨亦錄2宗成交,套現約1,455萬元。成交單位包括第2B座18樓B室,實用面積474平方呎,2房,成交價917.5萬元,呎價19,357元,買家為本地用家;另一宗成交的買家則為本地投資者,看準啟德區租金回報理想,看好跑道區未來升值潛力,加上項目即將入伙,可即時將單位放租,故購入1房單位作長綫收租。
2025.03.28 經濟
碧服末期連特息派29.61分
碧桂園服務(06098)公布全年業績。碧桂園服務去年公司股東應佔利潤1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升518.7%,核心淨利潤則跌22.9%至30.4億元,每股盈利54.16分。
碧桂園服務派末期息13.52分,另派特別息16.09分,共派29.61分,按年升0.5%。
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指,關聯方的的風險有效控制,獨立性繼續加強,目前整個關聯交易佔收入的比例下降至僅0.9%,來自第三方的業務佔接近99%的水平。因此,關聯方、風險客商新增收入帶來未來新增應收帳款的風險已基本出清。
期內,碧桂園服務收入439.9億元,按年升3.2%,毛利84億元,跌3.8%,毛利率下降1.4個百分點至19.1%。
另外,碧桂園服務公布計劃將視乎市場情況及公司屆時的實際需要,在未來一年內使用不少於5億元的現有可用現金儲備在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2025.03.28 經濟
「銀行同業結算」6,817萬 增持萬兆豐
趁東九甲廈呎價回調 購3單位自用
商廈價格大幅回落,吸引用家入市。資料顯示,觀塘萬兆豐中心高層3單位,獲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HKICL)以6,817萬元購入,呎價最低見6,000元。該機構早於10年前已購入該廈多層,現增持樓面。
資料顯示,觀塘萬兆豐中心錄得3宗買賣,均由同一買家購入。涉及單位20樓L及A1室,面積分別2,119及3,722平方呎,分別以1,271.4萬及3,014.8萬元成交,呎價分別為6,000及8,100元。該單位屬相連,而A1室則面向海景,因此呎價較高。翻查資料,兩單位均由同一業主持有,2012年合共以4,800萬元一手購入,如今以4,286.2萬元沽出,蝕約513.8萬元,蝕幅約1成。
相連戶4286萬沽 業主蝕514萬
此外,同廈11樓A室,面積約3,722平方呎,以2,531萬元易手,呎價約6,800元。原業主於2017年,以約3,826萬元購入,持貨8年轉手,蝕1,295萬元離場,幅度約34%。
上述3單位共涉資約6,817萬元,買家均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為金管局及銀行公會共同擁有的私營公司,業務包括即時支付結算系統、港元結算系統等,而支付系統轉數快,亦為該公司負責運作。
該公司一直使用觀塘萬兆豐中心樓面,2011年斥資2.71億元,一手購入萬兆豐中心多個單位,平均呎價介乎5,800至6,714元。相信公司有見近一年整體商廈呎價大幅回落,故再增持樓面作自用。
近一年東九龍甲廈呎價回調至6,000至7,000元水平,即吸引用家買樓面自用,如比鄰萬兆豐中心的宏基資本大廈最頂兩層,早前獲德國寶(香港)以約1.6億元購入,總面積約24,048平方呎,呎價約6,798元,創物業呎價新低。
2025.03.28 經濟
八方雲集737萬 再購荃工中心1伙
台灣品牌「八方雲集」攻港多年,現時在港設有逾70家分店。除了大舉租舖外,「八方雲集」近年積極吸納本地工廈單位,剛以737萬增持荃灣工廈,累計以逾8,050萬元掃貨。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荃灣德士古道荃灣工業中心13樓11室,面積約2,542平方呎,剛以737萬元易手,呎價約2,899元,新買家為台灣品牌八方雲集。
據了解,八方雲集2016年開始逐步吸納荃灣工業中心樓面,先購入12個單位,涉及樓面接近2.9萬平方呎,成交價逾8,050萬元,呎價約2,800元,屬於市價水平。
資料顯示,八方雲集是源於台灣的跨國台式麵食連鎖店,1998年成立,創辦人林家鈺,以鍋貼、水餃為主力商品。2008年進軍香港。
2025.03.28 文匯
西沙 SIERRA SEA 引入智能機器人出任物業管理
新地旗下西沙SIERRA SEA 部署4月推售,項目引入全新物業管理品牌GO INFINITE,將引入智能機械人等設備。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陳漢麟表示,SIERRA SEA 料快獲批售樓紙,今日正式開放西沙GO PARK展銷廳開放予公眾參觀。項目物業管理GO INFINITE會融入智能科技,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健康的項目。
帝譽服務有限公司董事袁倩雯指出,GO INFINITE結合兩個概念,當中「GO」代表新思維及新意念,亦呼應地標「西沙 GO PARK」,而「INFINITE」代表物管
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陳漢麟(中)表示,SIERRA SEA 物業管理GO INFINITE融入智能科技
服務涵蓋誇世代需求。品牌亦將引入智能機器人,包括「Safetie 24小時機動門衛」、「Partie派對達人」、「Foodie美食侍應」,及「Buddie大型行李運送員」,提供禮賓及保安巡邏等服務。
此外,項目會提供手機應用程式「SoProp Premium」。每個客戶將擁有獨立二維碼,可藉此達至無觸式通行,亦可透此借家電及查閱交通班次等。陳漢麟指,項目每呎管理費約4.38元。
2025.03.28 星島
黃金海灣.珀岸1房每呎1.14萬售
旭日國際旗下屯門青山灣段大型臨海項目黃金海灣.珀岸近期頻頻沽貨,昨日亦新增成交,為1B座25樓G室,面積304方呎,屬1房戶型,以348.8萬售出,呎價11474元,項目本月至今已連沽28伙,套現逾1.3億。
啟德連番錄成交,由嘉華牽頭夥拍會德豐地產及中國海外合作發展的啟德海灣已屆現樓,項目昨日連沽2伙,包括位於2B座18樓B室,面積474方呎,為2房連儲物房間隔,以917.5萬售出,呎價19357元;另位於2A座22樓G室,面積306方呎,屬1房戶,以537.4萬成交,呎價17562元,項目本月至今已連沽34伙,套現超過2.6億。
啟德海灣連沽2伙
會德豐地產同區現樓項目MONACO MARINE,昨日亦售出1B座29樓G室,面積462方呎,屬2房,以1178.6萬售出,呎價25511元。同系位於藍田半山,同屬現樓的KOKO MARE,昨日亦售出8座6樓C室,面積421方呎,屬2房戶型,以824.3萬成交,呎價19580元。
華潤置地(海外)及保利置業合作發展同位於啟德的澐璟,昨日亦連沽2伙,其中6座7樓B室面積784方呎3房戶,以1745.22萬成交,呎價22260元;另5座8樓C室,面積619方呎2房戶型,以1390.75萬售出,呎價22468元。
鷹君旗下大埔白石角現樓項目朗濤,昨日添成交,為7B座16樓D室特色戶,面積451方呎,附設314方呎天台,以794.3萬成交,呎價176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