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18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8/21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8.21 經濟日報
六福松江南京商辦 上梁
六福(2705)積極擴大資產布局策略,邁入下一個里程碑,位處北市松江南京商圈核心的六福酒店式商辦大樓昨(20)日舉行上梁典禮,預計2026年第2季完工,以酒店式頂級綠商辦結合酒店式物管,將成松江南京商圈新樓王。

六福旅遊集團總裁賴振融表示,除興建工程,已進行樓層規劃,部分樓層將提供高樓景觀餐廳、宴會及私廚服務,重現六福皇宮六星級的高端餐飲。目前有外商、科技業,及有企業總部需求的高端品牌積極洽談中。

賴振融表示,市場上具ESG認證頂級A辦供給稀缺且剛需持續增強,松江南京商辦租金及交易量顯著提升,根據台北市地政局公布去年度主要辦公商圈商辦租賃交易量,松江南京商圈不僅高居榜首,且近五年漲幅租金漲幅高達15%。


六福酒店商辦 問鼎松江南京樓王
工商時報

六福旅遊集團積極擴大資產布局策略,位處北市松江南京商圈核心的六福酒店式商辦大樓20日上樑,全案預計明年第二季完工,將以酒店式頂級綠商辦,並結合六福酒店式物業管理的飯店高端服務,問鼎松江南京商圈新樓王。

六福集團總裁賴振融表示,六福酒店式商辦部分樓層將提供高樓景觀餐廳、宴會及私廚服務,重現六福皇宮的高端餐飲。

目前已有外商、科技業,及有企業總部需求的高端品牌積極洽談中。

賴振融指出,市場上具ESG認證頂級A辦供給稀缺且剛需持續增強,松江南京商辦租金及交易量顯著提升,根據北市地政局公布去年主要辦公商圈商辦租賃交易量,松江南京商圈不僅高居榜首,且近五年租金漲幅高達15%,近期眾多指標性商辦改建案陸續進行中,預期帶動周邊房價及租金持續看漲。

六福酒店式商辦位處台北市中心地利優勢,加上ESG認證的頂級獨棟A辦,及六星級酒店式物業管理,可望成為松江南京商圈新樓王。

六福酒店式商辦原址為六福客棧,改建為地下6層、地上21層頂級A辦大樓,改建後總樓地板面積將達6,350坪。


六福客棧改造 新建商辦大樓2026年第2季完工
中央社 2025/08/20 19:36:34

六福旅遊集團積極擴大資產布局策略,今天宣布位處台北市松江南京商圈核心,前身為六福客棧的六福酒店式商辦大樓舉行上梁典禮,全案預計2026年第2季完工。

六福旅遊集團總裁賴振融透過新聞稿表示,興建工程已進行樓層規劃,部分樓層將提供高樓景觀餐廳、宴會及私廚服務,重現六福皇宮餐飲;目前已有外商、科技業及有企業總部需求的品牌積極洽談中。

賴振融指出,市場上具ESG認證頂級A辦供給稀缺,且剛需持續增強,松江南京商辦租金及交易量顯著提升。根據台北市地政局公布,去年主要辦公商圈商辦租賃交易量,松江南京商圈不僅高居榜首,且近5年租金漲幅達15%;近期眾多指標性商辦改建案陸續進行中,未來商辦林立將促使商圈蓬勃發展,吸引高階白領辦公人潮,預期帶動周邊房價及租金看漲。

六福說明,六福酒店式商辦原址為六福客棧,將打造成地下6層、地上21層鋼骨結構商辦大樓,改建後總樓地板面積達6350坪,由日本營造大廠熊谷組台灣分公司華熊營造建造。
 
2025.08.21 經濟日報
房貸戶提前還款比例下降 銀行收回資金變慢 影響承作不動產貸款量能
房貸市場空前緊張,公股銀指出,近年房貸戶提前還款比例有降低趨勢,銀行收回資金變慢,內部數據顯示過去由於許多房貸戶提早還款,平均7.5年還完房貸,如今平均清償時間往後延,有大型行庫每月收回房貸攤還金額從80餘億降至60餘億,進而影響房貸量能。

公股銀主管表示,即便房貸年期動輒20年以上,但以往的房貸戶因減輕利息負擔等因素,有餘裕時願意提前還本金,因此整體下來平均七年半還完房貸。

不過,近期觀察到房貸戶提前償還本金有降低現象,表現在銀行每月收回既有房貸的攤還金額降低,按理而言,近一、二年房貸餘額暴增,行內每月攤還金額竟降低,代表民眾寬限期用好用滿,且不願提前償還本金。分析可能原因有二,除近年房價上漲導致貸款負擔變重以外,高股息ETF風潮興起,年輕人寧願把手頭多餘資金用於投資,畢竟高股息ETF殖利率達5%比比皆是,但房貸利率不到3%,相對仍划算。

另有公股銀高層指出,確實現在願意提前還本的比例極低,主因應與利率環境有關,即使因政策及銀行加強風險控管,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但一般首購利率多數仍開價2.5%起,基本都在3%以內,放諸世界仍是低利率;甚至有許多房貸戶在二、三年寬限期屆滿以後還申請延長寬限期。

當銀行收回本金減少,自然影響房貸承做量能,加上目前有央行不動產集中度管控的「緊箍咒」。例如華南銀行日前於法說會就表示,為力求將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比率從42%以上降至今年底39.4%目標以內,新作房貸不會超過既有貸款的攤還金額。

至於新青安有最長五年寬限期,由於是政策性貸款,倘民眾有寬限期需求,銀行多不會拒絕,公股銀高層強調有使用寬限期比例約五成,惟仍影響深遠,畢竟不還本金就會占用額度。另重要觀察點為三至四年後寬限期滿時貸款戶能否還本,逾放增加將會發酵。

此外,聯徵中心統計顯示,2023年第4季房貸族平均貸款期數再度突破300個月,達304期,從新青安上路以來平均房貸期數首度連續兩季突破300期,即超過25年,顯示使用30年期房貸已超過傳統20年期。
 
2025.08.21 工商時報
供需皆冷 新青安7月受理跌破4千戶
民眾購屋信心退潮+公股銀房貸餘額拉警報

美國對等關稅造成民眾購屋信心觀望,加上選擇性信用管制和銀行限貸令使得房市交易持續低迷,財政部2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7月新青安房貸受理件數僅3,865戶,跌破4,000戶關卡,和受理金額326.16億元同創上路以來第三低。

今年以來新青安受理情況可說一路吹冷風。1、2月由於春節和工作天數短,受理戶數各為3,393戶和3,576戶,各創新青安上路後的史上最低和次低水準,之後3月雖稍微回神,但也未見起色,受理戶數始終低於5,000戶。

財政部表示,新青安受理件數在6月即面臨4,000戶保衛戰,7月更進一步跌破4,000戶,主要原因是「供需皆冷」,需求的部分即是民眾信心退潮,供給面則卡在多數公股銀行在自住房貸餘額都已因《銀行法》72-2條而拉警報。

就7月各行庫受理情況來看,除不受《銀行法》天花板限制的土銀,及存款母數較大的臺銀仍站穩千件,合庫銀自6月的914件減至589件,其餘公股受理件數則介於135件至251件,民眾現在申貸除等待期長,「碰壁」機率也很高。

現行八大公股行庫自住房貸的排撥時間至少一個半月到三個月起跳,也有部分行庫要等候六個月到十個月。對此,財政部說明,已請公股銀持續滾動檢討房貸可用額度,加速釋出可用額度,且要求額度緊俏的銀行可轉介至其他公股銀行承作,以加速撥款作業。

國庫署統計,7月新青安受理戶數3,865戶、受理金額326.16億元,月減幅度都在5%上下,相較去年同月的年減幅度則高達4成。官員表示,除了供需,另一影響新青安的因素是利息補貼明年7月底將到期,未來民眾資金負擔可能加重。

新青安由行庫和內政部補貼利息合計0.5個百分點,補貼後利率1.775%,是目前國內房貸利率地板價。依新青安規定,如果政策明年7月底到期後不續辦,0.5個百分點的利息補貼即會消失,民眾每月支出的房貸金額將顯著增加。


新青安受理戶數再探低
經濟日報

新青安房貸利息補貼剩不到一年,以及排隊撥款大塞車,使得熱度持續降溫。財政部昨(20)日公布新青安房貸7月最新統計資料,顯示7月受理戶數與金額連四個月下探,7月受理戶數並跌破4,000戶關卡,為新青安推出以來的第三低,而單月核貸數再度大於受理申貸數,反映排撥問題、核貸進度緩慢,資金壓力與風險升高下,使得新青安持續退燒。

財政部自2023年8月起上路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簡稱新青安,至今年7月已滿兩年,累計新青安已撥貸將近13萬戶,累計核貸金額則是逼近1兆元大關,若是加計原來的舊版青安貸款,則是累計已撥貸了47.4萬戶、2.44兆元。昨天公布7月新青安統計,顯示7月的受理戶數與金額連四衰,並且受理戶數創下新青安上路以來的第三低,跌破4,000戶,為3,865戶,受理金額326.16億元,核貸戶數4,182戶、金額343.73億元,核貸戶數與金額則是較前月增加。不過,核貸數大於受理申辦數,顯示從嚴審查與排撥問題,使得核貸端處於持續消化之前累計案件的情況,反而大於同月的申貸數。

行庫主管指出,由於新青安的利息補貼將在2026年7月底結束,且內政部已表明住宅基金提供利息補貼不宜再延長,市場預期八大行庫吸收的部分可能也不會繼續。


新青安有多熱?上路兩年核貸近1兆元 抵過去舊青安近13年核貸金額七成
2025/08/20 21:37:36

新青安房貸上路滿兩年,根據財政部國庫署今天公布最新統計,新青安自2023年8月起上路至今年7月已滿兩年,累計新青安已撥貸將近13萬戶,累計核貸金額則是逼近1兆元大關,等於短短兩年就核貸了之前12年又七個月的舊青安累計核貸金額的約七成,凸顯新青安拉高額度、拉長寬限期後的魅力強大。

財政部自2023年8月起上路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簡稱新青安,至今年7月已滿兩年,累計新青安已撥貸12萬9,464戶,累計核貸金額則是約9,994億元、逼近1兆元大關,若是加計原來的舊版青安貸款,則是累計已撥貸了47.4萬戶、2.44兆元。財政部是從2010年12月開始推出青年安心房貸,內容條款幾度調整,歷經12年七個月後,於2023年8月1日起推出新青安房貸,貸款額度上限拉高至1,000萬元、貸款年期延長至40年、寬限期延為5年,央行升息下由內政部住宅基金與財政部轄下八大公股行庫補貼利息共2碼(0.5個百分點),期限至2026年7月底。

如以新青安短短兩年核貸的戶數與金額,對比過去12年多的舊版青安時期核貸戶數與金額,可以發現新青安熱度超高,兩年間核貸的金額就相當於舊版12年多共約1.44兆元的近七成,占全部新舊青安合計核貸金額的四成。

再從核貸戶數來看,新青安兩年核貸戶數則是相當於舊版的將近四成,占新舊青安合計核貸戶數的近三成。新青安核貸戶數的比重低於金額占比,與新青安額度調高有關,但短短兩年核貸戶數與金額占整體十多年來合計數的比重如此之高,仍可略窺近年房市熱度與新青安的吸引力。

利息補貼剩不到一年,以及排隊撥款大塞車,使得熱度持續降溫。財政部20日公布新青安房貸7月最新統計資料,顯示7月受理戶數與金額連四個月下探,7月受理戶數並跌破4,000戶關卡,為新青安推出以來的第三低,而單月核貸數再度大於受理申貸數,反映排撥問題、核貸進度緩慢,資金壓力與風險升高下,使得新青安持續退燒。


7月新青安統計,顯示7月的受理戶數與金額連四衰,並且受理戶數寫下新青安上路以來的第三低,跌破4,000戶,為3,865戶,受理金額326.16億元,核貸戶數4,182戶、金額343.73億元,核貸戶數與金額則是較前月增加。不過,核貸數大於受理申辦數,顯示從嚴審查與排撥問題,使得核貸端處於持續消化之前累計案件的情況,反而大於同月的申貸數。
 
2025.08.21 經濟日報
中和「嘉潤和御」一年多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 董座這兩招讓住戶超暖心
雙北市都更不易,不過新北市「嘉潤和御」花了一年多就完成都更基地整合,搞定近千坪基地地主;嘉潤建設董事長賴嘉鴻表示,全案嘉潤建設和峻勝建設共同合作開發,初期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認為都市更新要成功,取決兩大關鍵,就是「都更戶有共識」、「建商將心比心」態度,最終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做到雙贏局面。

據內政部屋齡五年內待售新成屋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4季「房屋賣得比蓋得快」的前三名以中和區居冠,半年總待售量減幅達13%;其次為八里區和土城區,待售量也都各減少12%、10%,皆屬於去化速度比新增速度更快的行政區,是有效去化待售物件區域前三名。

不過新北市中和剛性需求買盤,看得到不見得吃得到,賴嘉鴻指出,新北市中和因屬於已開發成熟區,可供開發土地稀少,開發商大多需透過都市更新才能取得土地原料,但都更曠日廢時,尤其遇到「不同意戶」,更甚是「釘子戶」讓不少建商打退堂鼓。

賴嘉鴻表示,都市更新幾乎每家建商都在做,每個都更案同業也投入很多心力在上面,他認為面對都更就是兩大關鍵,第一「都更戶先要有共識」,第二建商以「將心比心」態度去面對,要成就一樁都市更新,建商、地主兩邊都要做好準備。

他舉例,以「嘉潤和御」來說,這都更案較特別之處,就是鄰地有剛完工不久的九樓華廈,但基地僅約170坪,雖然新北市住宅區容積率給到300%,但因當初面臨中和新生街周圍巷子之道路面積寬度不足六米,因此只能採容積率200%興建,不過該華廈住戶在得知「嘉潤和御」都更案後,住戶思考若無法參與這次更新改建,未來房子老了、要重建的機會也很低,因此主動參與都更案。

賴嘉鴻指出,在住戶集體有共識下,建商的角色也很重要,共同合作的嘉潤建設、峻勝建設,不僅初期就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傾聽更新戶需求,光是建築規劃修改、前後就超過40個版本,不斷調整。

他笑說,光是磨這個案子、他人也瘦了一大圈,最終讓住戶可以接近室內一坪換一坪的方式住進新家,他也感到很欣慰,彼此相互成就,做到雙贏、圓滿格局。

他分析,嘉潤建設面對都更戶的做法,就是盡量「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多為地主想一點,嘗試著「透過開發商的設計能力」去做到接近住戶的期望值;舉例來說,若更新戶原先無公設的室內居住面積約40坪三房,但舊房子可能坪效不好,出現「大而無用」的情況,但嘉潤想的是,是不是可以透過設計,調整出高坪效產品,最後公司規劃出38坪三房、高坪效的室內空間,獲得住戶肯定,這是嘉潤建設的方式。

而面對去年第4季至今,冷靜的買盤,賴嘉鴻表示,雖然今年以來房市買氣不若去年,新屋房市交易量甚至出現腰斬,但對嘉潤建設來說,只要是對的地點、規劃出好的產品,消費者一定能感受到,認為「嘉潤和御」買氣就很穩健,這樣就很不錯。

他認為,如果看到房市好,建商就拚命且爆量推案,每年推案量動輒三、四千億元,甚至五、六千億元起跳,這對市場不是好事。

賴嘉鴻強調,對穩健經營的開發商來說,不是追求超額利潤,而是把產品做好、品質顧好,每年穩定推案量和交易量才是好事。房價不要漲太多,讓消費者買得起、負擔得起,與消費者、產業一起共好,整個不動產行業才能穩定健康的成長。

他指出,嘉潤建設花最多心力之處,就是產品規劃、設計,小宅如何做到大尺度開窗、援引光景入室;如何提升建築工法、品質,最後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和鋁模,並同時強化室內樓板厚度至20公分,部分區域更提升至25公分,不僅要超越法規標準,更要讓住戶間在彼此室內空間中不受噪音干擾;甚至嘉潤能否持續挑戰自我,如做到防水保固10年、甚至挑戰20年,上述種種,是嘉潤所想、所堅持,把事情做好最重要。
 
2025.08.21 中央社
相中都更效益 內湖百年老厝8,500萬元成交
中央社 2025/08/20 16:12:27

住商機構表示,觀察台北市今年高屋齡實價交易,近期內湖康寧路一段巷弄內的一處屋齡達109年老屋,近期以總價新台幣8500萬元成交,顯見若具獨立開發條件,搭配其他地段優勢,在一地難求下,仍會受開發商青睞。

住商機構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根據實價登錄,此案位處康寧路一段156巷內,建物坪數僅約20.5坪、土地坪數123.1坪,且屋齡高達109年,今年4月以總價8500萬元成交,換算土地單價約69萬元;此案為內湖區於實價上,唯一屋齡超過百年的交易,更是內湖屋齡超過60年物件中,成交總價最高者。據悉,此案買方為建商。

住商不動產台北內湖加盟店店東蕭昆霖分析,此案若以土地單價來看,在內湖周邊屬親民價位,主因此案為住二土地,且又處小巷弄底,但仍有山景優勢,加上車程約5分鐘可至捷運內湖站,周邊若改建為新案,應仍有每坪單價9字頭以上價位。

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台北市除了此案之外,另位於北投區溫泉路、士林區格致路及萬華區西園路一段上,分別都有高屋齡交易,屋齡介於90至103年,但皆屬低總價交易,總價分別為600萬元、460萬元、2418萬元。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高屋齡透天交易,買方多鎖定在後續資產開發效益之上,如康寧路一段交易即是如此;不過台北市開發較早,部分特殊商圈經營許久的店面,屋齡皆頗高,但若能提供穩定租金,也會吸引資產族群青睞。如此次統計的另外3筆交易即屬此例,只是此類物件的建物價值較小,若本身土地坪數不大,則皆屬低總價型物件,潛在性買方較少,未來轉手難度頗高。

賴志昶認為,台北市高屋齡建物成交案例自成一格,資產型買方並非全然看重建物使用價值,而是鎖定後續資產再開發效益,隨著北市可開發土地越來越稀缺,未來類似交易將持續出現,特別是在捷運站或知名商圈周邊,此類老屋以地價撐房價的特性,將更趨明顯,也意味北市開發者在尋找開發土地過程中,這類產品也會走出一條新路。
 
2025.08.21 經濟日報
高盈建設林園最大住宅案動土、總銷25億元 帶動區域繁榮
2025/08/20

高盈建設位於高雄林園最大住宅案動土,總銷25億元,帶動區域繁榮,讓年輕人住得好、買得起。

高雄林園區近年來建設利多不斷,從捷運、國道到國際品牌的進駐,顯示區域發展潛力正迅速被看見。包括捷運小港–林園線動工、國道七號通過核定,以及星巴克、藏壽司等知名品牌陸續插旗,林園正穩健邁向南高雄新興重鎮。

尤其,高雄市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林園產業園區升級轉型計畫」,配合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引進綠能科技、創新研發與高階製造等無煙囪產業,加速工業轉型並提升都市發展質量。林園的傳統石化業也正與高科技產業並進,帶動當地就業人口顯著成長。

在交通與就業雙重利多的帶動下,林園區呈現明顯人口回流,住宅市場活絡,區域生活機能逐步升級。房市專家指出,林園已不再是單一的工業區,而是逐步蛻變為交通便利、產業升級與消費機能並存的現代化生活圈。

高盈建設啟動林園最大規模住宅案,基地總面積達2,018坪,將規劃興建192戶,地上七層華廈與19戶透天住宅,市場估計總銷金額達25億元,可望成為林園歷來最大規模住宅開發案,帶動區域房市與整體居住品質全面升級。

高盈建設指出,承襲母公司「萬大禾鋼鐵」的結構工藝精神,並延續高大建設、高宗建設多年累積的開發經驗,由第二代團隊接棒後,注入年輕世代對「空間、生活與品質」的全新理解,致力打造結構安全、實用機能與高坪效並重的住宅產品。

全案回歸住宅本質,專注開發低公設比、高實用性的產品型態,讓購屋者以合理價格,真正享有高坪效、機能完善的住宅空間。

高盈建設指出,隨著捷運建設、國道通車、品牌進駐與重大開發案接連落地,林園正站在城市轉型的關鍵時刻。高盈建設於核心地段啟動的指標性住宅案,不僅為林園注入嶄新住宅產品力,更象徵該區從傳統工業地帶邁向交通、產業、生活三位一體的現代生活圈。
 
2025.08.21 工商時報
達欣工 下半年營運更優
達欣工(2535)20日舉行法說,由於營運屬內需產業,較不受關稅及匯率影響,加上手中廠辦工程案量成長,達欣工指出,進入下半年產業傳統旺季,以及在手工程金額增加下,預期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

達欣工H1稅後純益6.79億元、年增1.1%,EPS為2.61元。由於承接不少護國神山廠務,還有高科技廠房工程,達欣工指出,至今年6月底止,廠房等工程營收組合,占比達77%,比2024全年的64%,增加13個百分點。

達欣工統計,手中未完工程餘額還有400億元,其中廠房及其他就占261億元,商辦工程有83億元、住宅有30億元,公共工程有26億元。

市場指出,基於手中廠辦工程案量及金額持續衝高,加上住宅建案銷售年底入帳,且下半年一向是營造業旺季,估達欣工下半年營運可望較上半年有雙位數成長。
 
2025.08.21 工商時報
耀達建精品廠辦 挑戰區域高價
「跟台塑當鄰居」,看好美國關稅戰後的企業總部自用需求,在北市內湖打造「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並以每坪79.56萬元改寫新明路廠辦單價新高紀錄的「廠辦王」達永開發機構創辦人、耀達建設董事長莊文欽,20日宣布攜手新纖旗下的啟騰建設,合作興建精品廠辦公大樓「金矽谷No.29」,每坪均價將「坐7望8」,挑戰區域單價新高。

莊文欽表示,新明路發展的比較早,但是由於交通便捷,是內湖最值得期待的潛力區,吸引不少企業進駐設立總部,例如台塑企業已進駐台北企業總部園區,緯創、威剛等集團也陸續進駐,帶來大量的辦公人口和消費需求,現在新明路的店面都已一店難求。

未來還有「捷運環狀線東環段」與「民生汐止線」雙捷運交會站,在交通路網擴大、延伸後,內科爆發力可期。

面對台灣關稅20%疊加的壓力,企業購置商辦腳步是否有放緩現象?對此,莊文欽直言,想買總部大樓的潛在客戶還是持續在洽談,以較不受關稅衝擊的AI、機器人等科技企業居多;現在商辦的成交速度雖比往年放慢一點,不過基本的自用需求仍強勁,且貸款不受管制、不必排撥,所以表現相對住宅穩定。
 
2025.08.21 工商時報
顏炳立:下半年房市沒有激情 呈量縮價緩修格局
2025.08.20 19:41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20日在台南表示,房地產市場沒有貸不到款的,只有是否可以接受的利息和成數,以過去兩年成交的建案,房市目前只有平轉,沒有斷頭賣壓,至於今年下半年房市,沒有激情,將呈現量縮價緩修的格局。

台南市代銷公會、台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大台南不動產開發公會、以及台南市建築經營協會,20日共同主辦「限貸令講座」,邀請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發表專題演講。

顏炳立表示,房地產市場沒有貸不到款的,只有是否可以接受的利息和成數,以過去兩年成交的建案,房市目前只有平轉,沒有斷頭賣壓,有建商向他表達,如有賠錢斷頭的房子,全部收回來,以前1千萬買的房子,隨便賣個1,100萬、1,200萬,也都有賺錢,怎麼可能斷頭賣出。

他說,房市目前的現況是,買方收手,賣方惜售,只有等待價跌的自用接盤者,仲介淪為阿湯哥,對房仲來說,像阿湯哥,做的是「不可能的任務」。

顏炳立表示,房價每年漲5%,可接受,如果每年上漲15%就是炒作,只是獲利少,不會斷頭。

他指出,2024年房市隨時創高,今年第一季到第三季,市場黑天鵝到處飛,當市場不再聽到創新高的消息時,而是利空消息與房市不佳情況頻出,就是空頭,2025年房市,將從「賣檳榔,到賣玉蘭花了」,不是坐著等客人上門,而是要上街兜售才能求得溫飽。

他認為,今年下半年的房市,仍將處於『夏天穿毛衣』的冷,沒有激情,將呈現量縮、價格緩慢修正,不斷地累積價跌的壓力。

台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佘光宗表示,目前的房市面對的問題是,整個產業鏈,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建商有資金斷鏈的風險,購屋者很難取得銀行房貸,政府如果不及早出面解決,一旦出現系統風險,再想救,就難了。

他強調,各個建築公協會,對於政府打炒房、打投機客,絕對支持,但,不是像現在這樣的「無差別打壓」,應保障真正的自住購買者的權益。
 
2025.08.21 工商時報
卡位企業總部商機!新明路廠辦王再推「金矽谷No.29」
2025.08.20 18:06

耀達建設今(20)日舉辦「內湖金矽谷No.29策略性產業大樓開工動土典禮」,由達永開發機構創辦人、耀達建設董事長莊文欽(中)主持,地主新光旗下啟騰建設董事長新光租賃董事長蕭志隆(左6),也親自與會。圖/蔡惠芳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跟台塑當鄰居!」看好美國關稅戰後的企業總部自用需求,在台北市內湖打造「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以最高單價79.56萬元,改寫新明路廠辦單價新高紀錄的新明路「廠辦王」達永開發機構創辦人、耀達建設董事長莊文欽,今(20)日宣布攜手新光合纖旗下(1409)的啟騰建設,合作加碼布局新明路廠辦市場,將興建精品廠辦公大樓「金矽谷No.29」,每坪均價將「坐7望8」,挑戰區域單價新高。


耀達建設今(20)日舉辦「內湖金矽谷No.29策略性產業大樓開工動土典禮」,由達永開發機構創辦人、耀達建設董事長莊文欽主持,股票上市公司新光合成纖維(1409)100%持股子公司新光國際租賃轉投資的啟騰建設,其董事長新光租賃董事長蕭志隆,也親自與會。

莊文欽表示,達永機構耀達建設從1977年以來就持續在內湖科技園區開發廠辦大樓,迄今已興建近30棟智慧型廠辦和商辦大樓,並打造出「金矽谷」系列的廠辦及商辦大樓,見證內科園區的崛起,也成為企業品牌信譽與口碑的保證。

莊文欽表示,「金矽谷」系列陸續在內科新明路開發不少廠辦大樓,也正開發不少商辦及住宅案;其中新明路「金矽谷No.29」一案,原本耀達已買下土地,後來新光合纖旗下100%轉投資的新光國際租賃,其子公司啟騰建設看好內湖新明路的發展前景,因此向耀達購入,並再與耀達進行合建,合建比率為五成、五成,未來總銷可望有15億元。

莊文欽表示,新明路發展的比較早,但是由於交通便捷,是內湖最值得期待的未開發鑽石,不少企業都紛紛進駐此區設立企業總部,例如台塑企業已進駐南京東路六段台北企業總部園區「T.CBD」,緯創、威剛等集團也陸續進駐新明路一帶,帶來大量的辦公人口和消費需求,現在新明路的店面都已一店難求,沒有人願意讓出店面來!辦公聚落及消費商圈正快速興起。

莊文欽表示,以後「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完工後,又會帶來2,000位辦公人口進駐,未來新明路將會大躍進,成為辦公和住宅商圈匯集的新聚落;未來還有「捷運環狀線東環段」與「民生汐止線」雙捷運交會站,在交通路網擴大、延伸後,未來交通便利性將大幅提升,內科的爆發力可期。

面對台灣關稅從20%疊加的壓力,市場上商辦市場成交速度有放緩腳步的現象,商辦市場未來前景是否面臨挑戰?對此,莊文欽直言,儘管大環境備受挑戰,但物色廠辦大樓的潛在客戶,還是持續在詢問、持續在洽談,主要是以在關稅上獲利相對較高的AI、機器人等科技產業居多;只是,現在商辦的成交速度,比往年要放慢一點,不過基本的自用需求仍強勁,且貸款不受管制、不必排撥,所以表現相對穩定。

莊文欽表示,「我們也是在配合政府政策,多多服務企業和產業,打造更優質的企業總部基地。」

莊文欽表示,目前耀達建設看好房市,同步在布局商辦及住宅市場,手中新案都集中在雙北市,總銷約達300億元。

其中,內科新明路有三陽工業與耀達建設共同開發的「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總銷105億元。其中15樓辦公室,被以打造知名美容保健品牌「婕樂纖」享譽生技業的新星,2024年橫掃「國家品牌玉山獎」19項大獎的「維科生技」,豪擲5.4億元,全部「掃」光,震撼市場。最近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已陸續揭露成交資訊,最高單價位於次頂樓,每坪高達79.56萬元,改寫舊宗段、新明路廠辦單價新高,讓莊文欽坐上新明路「廠辦王」寶座。

莊文欽表示,「金矽谷No.25環球旗艦總部」最近正趕著申請使用執照,目標在10月取得,若進度順利,將進一步多元行銷。

另外耀達建設位於新湖一路的「金矽谷NO.26全球經貿中心」,正在銷售中,目標採整棟銷售。莊文欽表示,現在已經有兩組潛在客戶在洽談中,會努力加快腳步。

至於今天正式開工動土的新明路「金矽谷No.29」,基地面積約240坪,由西班牙建築師事務所伊萊恩IMO操刀設計,規劃地上10樓、地下3層商辦大樓,預計2028年完工,總銷坪約1,800坪,總銷售金額約15億元。莊文欽表示,這棟大樓非常適合當作企業總部大樓,目前開價是每坪均價「坐7望8」,因為以捷運西湖站附近長虹建設與新光紡織合作開發的商辦案來說,每坪開價最少就站上100萬元,以新明路未來將擁有雙捷運的立地條件,開到80萬元相對合理。

另外耀達建設還有敦化南路、市民大道口,三重,及內湖新明路住宅案等,正同時整合及規劃中。
 
2025.08.21 經濟通
遠洋料半年虧轉盈賺最多110億人幣
遠洋集團(03377)發盈喜,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止六個月,將錄得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介乎約95億至11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4年同期則錄得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53.82億元。

集團解釋,預期虧轉盈主要由於完成境外債務重組錄得的非現金收益所致。撇除前述一次性境外債務重組收益的影響後,預期將於期內錄得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其主要歸因於中國整體房地產市場近幾年的持續調整,導致營業額及毛利率下降,以及對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增加;以及分佔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的業績下降。
 
2025.08.21 澎湃
華住集團:第二季度盈利15億元,中央預訂系統貢獻的間夜量達65.1%
8月20日,華住集團有限公司(華住集團,NASDAQ:HTHT;01179.HK)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未經審核財務業績公告。

財務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住集團總收入約6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5%;歸母淨利潤約15億元,同比增長44.7%;經調整淨利潤約13.5億元,同比增長7.6%,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11.3%;營業額約269億元,同比增長15%。

從住宿行業指標資料來看,第二季度華住中國的綜合ADR(日均房價)為290元,同比減少1.9%;OCC(入住率)為81%,同比減少1.6個百分點;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235元,同比減少3.8%。

今年上半年,華住集團總收入約118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來自華住中國分部的收入約96億元,同比增長5.6%;來自華住國際分部的收入約22億元,同比減少4.9%。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約24億元,同比增長41.2%。

截至報告期末,華住集團在營酒店總數達12,137家,同比增長18%;在營客房總數1,184,915間,同比增加18.3%。報告期內,集團新開業酒店597家,待開業酒店2,947家,期末運營中及待開業酒店合計覆蓋城市達1,522個。

第二季度,華住中國新開業門店數量為595家,其中經濟型酒店和中檔酒店占比分別達44%和42%。期末,華住中國運營中及待開業酒店合計覆蓋城市達到1,416個,較上年同期增加88個。

華住首席執行官金輝表示:“二季度,華住延續了規模與盈利的雙軌增長。面對市場供給增加的壓力,我們仍保持較高的入住率,展現出強勁的運營韌性。我們在產品與生態構建上也取得多項突破,推出‘劃時代’的漢庭4.0,桔子成為中檔第二增長曲線,城際在中高端領域擴張勢頭持續增強。同時,我們通過升級華住會和供應鏈多項服務承諾,實現全方位的高品質增長,為未來增長奠定良好基石。展望未來,華住仍將堅守精益增長,通過對老產品的持續升級反覆運算,以及加強收益管理和本地行銷能力,推動單店RevPAR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季末,華住會的會員數達到2.88億,同比增加17.5%;報告期內,中央預訂系統貢獻的間夜量達65.1%,同比增加5.2個百分點,會員預訂間夜同比提升28.8%。

金輝還表示:“即便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華住始終堅守長期主義,強化高品質發展、快速搶佔核心城市核心位置、持續深耕下沉市場,優化存量門店品質和布點。”截至報告期末,華住中國在營酒店數量升至12,016家,酒店客房數量為1,159,086間,待開業酒店數量為2,925家。
 
2025.08.21 澎湃
廣州商業住房貸款轉公積金貸款政策8月21日起實施
8月20日,記者從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瞭解到,廣州於2025年8月21日,開始實施《廣州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施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規定在廣州市開戶繳納住房公積金滿60個月及以上,沒有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目前在廣州唯一住房且已在商業銀行支付貸款3年以上的,並滿足其他辦理條件的,可以與原商業銀行協商辦理將原來的商業貸款餘額轉為住房公積金貸款(以下簡稱“商轉公”)。可貸額度根據房屋購買價格與評估價兩者中較低者的70%計算,結合商貸餘額等綜合因素確定;可貸款期限根據原商業貸款剩餘期限及與商貸已還年限合計不超過30年等確定。經審批通過後的貸款利率,執行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同時,《辦法》規定分別以個貸率75%啟動、85%防控輪候和90%暫停作為動態調控機制,既保障了首套剛需家庭貸款需求,又較好地管控資金風險,確保政策執行可持續性。

《辦法》為承擔商業房貸的家庭打開了降息通道,有利於剛性住房需求家庭減少利息負擔。以商業貸款200萬元,30年等額本息還款週期為例估算,住房貸款年利率由商業貸款的3.3%降至住房公積金的2.6%,每月還款利息可減少752元,共計減少利息超過26萬元。

申請“商轉公”只需“一站式辦理”,申請人在原商貸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受託銀行就可完成申請,無需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

“商轉公”政策的出臺,拓寬了住房公積金受益範圍,助力剛性住房需求,切實減少繳存人家庭償還自住住房的貸款利息支出,對增加可支配收入,釋放社會消費潛力,助力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這既是對民生需求的回應,也是啟動市場的積極舉措,將進一步減輕繳存人的購房負擔,助力更多家庭實現安居夢想。
 
2025.08.21 澎湃
寶龍地產:預計上半年虧損最多29億元
8月19日,寶龍地產(01238.HK)發佈盈利警告,預期上半年將錄得虧損在26億元至29億元之間,去年同期虧損20.47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核心虧損在16億元至19億元之間,去年同期公司擁有人應占核心虧損19.37億元。

寶龍地產表示,虧損主要是因為受房地產行業經營環境嚴峻的持續影響,導致基於謹慎性原則對物業項目計提減值,對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減值。

銷售方面,6月寶龍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額5.54億元,銷售面積43380平方米。今年前6個月,寶龍地產實現合約銷售總額37.2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3.32億元下降73.32%;合約銷售總面積31.67萬平方米。

寶龍地產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債務重組,目前其正在對境外債務進行二次重組。4月23日,寶龍地產宣佈,已委任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為新獨家財務顧問,以促進本公司與其債權人之間的進一步溝通。

在此之前,寶龍地產的境外債務重組距離生效僅差一步。今年2月28日,寶龍地產發佈公告,在生效截止日期(2025年2月28日)之前,公司境外債務重組計畫未能達成協議,因而計畫失效。

宣佈對境外債務再一次重組之後,3月7日,寶龍地產的全資附屬公司寶龍地產(維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龍維京”)被提出清盤申請。寶龍地產通過寶龍維京持有寶龍商業(09909.HK)63%的股份。經各方商定達成同意令,清盤申請的聆訊日期已進一步延期至2025年11月17日(或2025年12月4日之前的下一個可排期日)。此次延期旨在為寶龍地產及其子公司提供更多時間,以便制定其離岸債務的全面重組計畫 。
 
2025.08.21 澎湃
嘉里建設:上半年股東應占淨利潤6.12億港元,將秉持審慎及嚴謹的土地儲備策略
8月20日,嘉里建設(00683.HK)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

財報顯示,集團期內合併收入為99.54億港元,其中物業銷售貢獻64.22億港元,物業租賃及其他收入為25.02億港元,酒店運營收入為10.3億港元。

基礎淨利潤為9.78億港元,股東應占淨利潤為6.12億港元,每股盈利0.42港元,調整後每股盈利0.67港元。中期每股股息為0.40港元。

財報顯示,管理層討論中提到,由於發展物業毛利率下降、租賃收入減少、稅項增加以及成本上升,基礎淨利潤減少30%至9.78億港元。此外,合約銷售額達到161.86億港元,同比增長130%,負債比率為38.4%。主要受到內地合約銷售額增加的推動。公司在中國香港及內地的市場表現不均,內地市場仍面臨挑戰,尤其是一線城市的住宅銷售下滑。但儘管如此,公司在上海的高端住宅項目(金陵路項目)仍獲得市場正面反應。

內地物業合併收入為31.4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9.87億港元下降,主要因發展物業已確認銷售額減少。香港物業表現較強,合併收入達到68.1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20.52億港元顯著增長。整體來看,公司在物業銷售方面表現良好,但租賃業務面臨壓力,未來需關注市場變化及策略調整。

在財務方面,發展物業撥備為1.15億港元,投資物業重估為862.91億港元,融資費用為11.73億港元,稅項為6.09億港元。

土地儲備方面,集團在香港及內地主要城市(包括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及瀋陽)擁有多元化的發展物業及投資物業土地儲備。

土地儲備策略是專注在內地打造優質綜合用途專案組合,涵蓋辦公室、零售、酒店及出租公寓,同時在內地與香港營運平衡的發展物業管道。集團擁有強健的土地儲備,足以支持未來數年增長,並將秉持審慎及嚴謹的土地儲備策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截至6月30日,集團在內地、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區的物業組合應占樓面面積合共4970萬平方英尺。其中,內地發展中物業的應占樓面面積為1470萬平方英尺,包括位於上海黃浦區的綜合用途項目,面積約510萬平方英尺,涵蓋住宅與商業部分。該策略性專案預期將透過發展物業帶來穩健收益,同時提升上海市中心的投資物業組合,實現持續增長的經常性租金收入。
 
2025.08.21 澎湃
正榮地產:預計上半年虧損64億元至66億元,正商討境外整體債務管理方案
8月19日,正榮地產(06158.HK)發佈盈利警告,上半年,預計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64億元至66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23.43億元的虧損,虧損幅度顯著擴大。

造成虧損的原因,正榮地產解釋,首先,交付項目數量由去年同期的約13500個大幅減少至本期的約2000個,導致毛利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1.82億元;其次,利息資本化率下降,導致融資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25%,約3.82億元。

第三,開發中物業及持作出售已竣工物業減值虧損約19.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73億元;第四,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淨額約13.4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25億元;最後,匯兌虧損淨額約3.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03億元。

流動性危機以來,正榮地產麻煩不斷。今年1月,正榮地產旗下的正榮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近期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歐宗榮先生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目前,歐宗榮未在本公司擔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任何職務。

據接近正榮地產的人士表示,此次事發緣由與正榮地產上市公司體系沒有關係,而是涉及十餘年前福州拍地一樁舊事,此次調查涉及範圍較廣,多家閩系房地產企業主要負責人曾被問詢,但不清楚其公司是否涉案。

該事件還波及歐宗榮的兒子歐國偉。今年1月20日,正榮地產在香港聯交所發佈公告,歐國偉已提出辭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成員以履行其他業務及工作承諾,自1月17日起生效。澎湃新聞獲悉,目前歐國偉已經恢復自由。

到了2月,正榮地產發佈公告,公司獲悉,2月17日英屬處女群島法院舉行聆訊,以申請委任Ro Yue Limited的清盤人。歐宗榮通過全資持有的Ro Yue持有正榮地產43.29%的股份,Ro Yue為正榮地產控股股東。

5月21日,正榮地產進一步公告,Ro Yue持有的正榮地產約12.658億股股份已被法院命令出售。截至公告日,Ro Yue持有正榮地產的股份總數約為18.908億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約43.29%。被命令出售的股份占Ro Yue持股比例約為66.95%,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約28.98%。

正榮地產在8月6日的公告中提及,為解決流動資金問題及穩定集團運營,公司正積極與法律顧問及財務顧問商討境外整體債務管理方案。同時,公司與現有境內貸款人保持溝通,以重續或延長特定借貸的還款期,自2025年1月1日起至公告日期止,已成功延長總額約19.5億元,延長期在1年-6年之間,並實現每年0.4%-7.4%不等的利率調降。
 
2025.08.21 澎湃
奧園集團總部部分資產第四次流拍,起拍價約8,530萬元
8月20日,據阿里資產披露的資訊顯示,奧園集團總部的部分資產第四次流拍。

據此前披露的資訊,此次拍賣的標的物為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西108號的17層至20層的共計44套房產,起拍總價約8530萬元。標的物所在地為奧園大廈,其中17-21層為奧園集團的總部。

此次是自2024年10月以來的第四次拍賣。2024年10月首次拍賣時,起拍總價約1.9億元。當年11月,21層被廣州樸厚物業有限公司以3080.23萬元競得,其餘樓層流拍。2025年7月,17-20層重新上架拍賣,起拍總價約1億元,較評估價打了7折。8月二拍起拍總價進一步降至約8530萬元,較評估價打了5.6折。

值得注意的是,若此次變賣失敗且債權人不接受以物抵債,上述拍賣的標的物可能將再次進入法拍程式。

此次拍賣是因為奧園集團無法償還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的金融借款。

2010年,奧園集團斥資約1.65億元收購天河區黃埔大道西108號南國商苑B棟寫字樓。習慣做大型住宅社區的奧園,彼時對持有商辦物業比較謹慎,所以,奧園集團並沒有買下全棟,而是買下17層至21層的部分寫字樓。同時,奧園集團還買下了物業的冠名權,改名“奧園大廈”。

奧園集團披露的最新銷售資料顯示,2025年前6個月,奧園集團合同銷售額約40.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43.62萬平方米。

另外,為控制行政支出,奧園集團一直採取措施優化其員工隊伍,自2025年1月至7月4日,奧園集團已減少員工總人數約28%,並精簡組織架構,已減少2個區域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奧園集團的核數師是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信永中和從2021年開始,連續四年對奧園集團的財報出具了“不發表意見”的結論。
 
2025.08.21 新浪網
房企重返海南拿地?保利超23.4億元拿下三亞 CBD 宅地
保利發展(7.870, 0.05, 0.64%)繼續加強在三亞的佈局。

8月19日,三亞中央商務區月川單元南片YC1-04-02A/B和YC1-04-02C地塊成功出讓,保利發展以超23.4億元的綜合總價競得該城鎮住宅用地。

繼2024年兩次拿地之後,這家企業又一次在三亞中央商務區月川單元補倉。

近兩年,伴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確立與發展,保利在海南及三亞的佈局進一步加速。

補倉三亞

該地塊占地約106畝,總占地面積為70434.60平方米,將用於建設市場化商品住房。地塊容積率介於2.1至2.4之間,最大可規劃計容建築面積約為162424.07平方米,掛牌成交總價為113366萬元,折合土地起始樓面價約6980元/平方米。

月川單元YC1-04-02A/B和YC1-04-02C地塊區位優勢明顯,周邊規劃有中小學用地,預計將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辦學,對提升月川單元的居住價值和配套設施具有積極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競得者保利發展需無償配建海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部分及其他工程,總投資額達12.12億元。加上配建投資,綜合成交總價達到23.46億元,綜合樓面價約為1.44萬元/平方米。

觀點新媒體查閱發現,目前,三亞新房銷售均價已達3萬元/平方米。1.44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與目前市場在售專案仍存一定價差,企業後續能夠取得的利潤空間並不算小。

近幾年,保利發展在三亞的佈局有所加速。

據瞭解, 2024年,保利發展以20.88億元的代價拿下三亞中央商務區月川單元YC1-04-01B/02D地塊、月川單元YC1-04-01A地塊,土地總面積10.29萬平方米,擬打造海南首個TOP級“天字系”高端住宅。

目前,這10.29萬平方米的土地正在開發建設保利天珺專案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項目的北側,是三亞CBD月川單元北片區,已經建成保利國際廣場、五礦國際廣場,以及在建的世茂三亞國際金融中心等5A甲級寫字樓。

兩宗地塊均對開發商提出了配件要求。根據要求,保利發展及關聯公司將斥資14.21萬元,連袂紮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打造三亞鳳凰海岸全新地標“海南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以及8.6億元配建海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專案部分工程。

據瞭解,海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國海南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位於三亞中央商務區鳳凰海岸,是海南省與三亞市共同重點推進的“雙中心”專案,專案計畫總投資35億元。

加上此次地塊的配建要求, “雙中心”顯然已完全由保利打造。

海南熱度

事實上,保利的這一拿地動作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海南土地市場近期持續升溫的一個縮影。

2018年,國家賦予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定位,迎來繼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和2009年國際旅遊島之後,第三次跨越式發展機遇。

今年7月23號,國新辦發佈會消息,海南自貿港自2025年12月18日開始正式啟動封關。

封關並非是“封島”,而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也就是說,封關後海南與國際的往來將更加順暢自由,與內地的聯繫更加便捷高效。

隨著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時間的日益臨近,諸多企業瞄準海南發展(10.060, 0.07, 0.70%)潛力,年內積極投身拿地行列。

今年3月31日,中交海投城發以12.67億元成功競得海口市橫溝村城市更新專案二期用地海口市新埠島片區C17-01地塊、C18-01地塊、C28-01地塊,三宗地塊總占地面積10.16萬平方米(約152.3畝),規劃計容面積約27.54萬㎡,涵蓋約1000套回遷安置房、1400套商品房,同時配建市政道路。公司計畫打造中交•藍色港灣二期項目。

在最近的8月15日,大悅城(3.240, 0.02, 0.62%)以7.84億元的代價成功競得位於三亞中央商務區東岸單元的DA02-29-05A/B地塊。總地盤面積約3.26萬平方米,總計容建築面積約4.90萬平方米。

除開保利、中糧等央企之外,一些民營企業也在積極地登上“牌桌”。

6月18日,海南三亞土拍迎來收官之戰,4宗地塊共計546.55畝,總成交金額44.45億元,刷新了當地單日土拍成交金額紀錄。

在此次土拍中,遼寧方大集團(4.220, 0.05, 1.20%)旗下三亞方大健康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以總價28.75億元成功摘得海棠灣約430畝的超級地塊。這一交易不僅刷新了近期海南民企拿地規模和金額的紀錄,也讓方大集團成為當日三亞土拍的最大贏家。

該地塊涵蓋醫療、商業、住宅等多個領域,根據 2025 年海南自貿港全球產業招商大會的簽約內容,方大集團計畫投資 50 億元建設海棠灣醫療健康城項目。該項目將以高端醫院、醫療康養為核心,融合商務酒店、高端生活社區、健康養生中心等多種業態。

6月19日,大華集團以總價8.12億元拿下府城片區F1101/F1103、J0102地塊,占地面積為6.58萬平方米,是海口丁村城市更新項目第二批掛牌成交的地塊,成交樓面價分別為6242元/平米、1406元/平米。隨後在8月4日,大華集團又以約2.44億成交總價加上超3.6億的配建成本拿下三亞吉陽區榆紅片區的ZLT08-04-01A內部分用地,綜合樓面價約1.35億元/㎡。

根據海南省建設用地使用權和礦業權網上交易系統的資料顯示,2025年1-6月海南土拍共計成交6626.48畝土地,總攬金超過144億元,其中三亞、海口領跑全省。

其中三亞上半年共成交14宗約1181.43畝住宅用地,成交金額77.27億元。出讓面積同比增加276.68畝,增幅達30.58%。

海口則以36.9億總成交金額緊隨其後,在上半年共成交各類用途土地26宗,1294.71畝,交易金額36.9億元。
 
2025.08.21 信報
恆地股東貸款739億升11.6%
恒基地產(00012)一向有股東貸款作為穩定資金來源,今年上半年加碼幅度明顯增加,截至6月底股東貸款739.23億元,較去年底多77.08億元或11.6%,增幅較近年的低單位數有所提高,且股東貸款金額已多過淨借貸674.15億元,繼續是行業中少數持續獲大股東以股東貸款直接支持的公司。

基礎盈利減44% 中期息0.5元

恒地昨天收市後公布中期業績,基礎盈利30.48億元,按年大減近44%,由於去年同期因政府收回新發展區若干土地及出讓北角一項投資物業,合共錄25.03億元收益所致。

計及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虧損後,股東應佔盈利29.08億元,下跌8.4%。維持派中期息每股0.5元;7月發行80億元0.5厘有擔保可換股債券(CB)的初始換股價,將因此由每股36元調整為35.35元。

期內,收入95.52億元,下跌18.8%。本港物業應佔營業額38.12億元,減少22%;相關稅前盈利3.1億元,挫79%,主因去年政府收回新發展區若干土地帶來約10.55億元稅前收益。截至6月底,本港自佔合約銷售總額62.98億元,未入賬合約銷售額104.24億元,當中77.56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下半年入賬;應佔內地物業發展營業額21.77億元人民幣,跌16%,未入賬銷售約22.75億元,當中6.21億元預計下半年入賬。在港應佔租金總收入輕微上升至34.11億元;內地應佔租金總收入跌12%,至9.22億元。

恒地預期下半年在本港再推售9個發展項目,連同尚餘存貨,預計有約5600個自佔住宅單位或約266萬方呎樓面可供銷售;另在本港有可售辦公及工業樓面面積約18萬方呎。

上半年再購入約23萬方呎新界土地,但於元朗南及錦田所持合共約34萬方呎土地,被政府以現金補償方式約3.59億元收回作公共用途;截至6月底持新界土地儲備約4190萬方呎,繼續是本港擁有最多新界土地的發展商。集團亦有多個已購入全部業權或達致相關強拍申請門檻的市區舊樓重建項目,預計可提供自佔樓面面積合共約170萬方呎。


恒地下半年擬推9個發展項目
文匯報

恒基地產(0012)上半年基礎盈利為30.5億元,按年跌44%,主因去年同期政府收回新發展區若干土地,及出讓北角一項投資物業「港匯東」的控股公司權益而帶來應佔收益合共約25億元所致。計及建成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經重估後錄得公允價值虧損1.4億元後,恒地列賬盈利為29.08億元,按年跌8%。中期息維持派每股5角。

恒基地產主席李家傑及李家誠表示,集團近期經已與合作方共同就一幅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之土地,完成原址換地申請,將可提供自佔樓面面積約58萬平方呎作發展用途。而集團另有新界土地儲備約4,190萬平方呎。集團亦有多個已購入全部業權或達至相關強拍申請門檻之市區舊樓重建項目,預計可提供自佔樓面面積合共約170萬平方呎。經過多年從不同途徑補充在本港之土地儲備,集團已取得充裕之土地資源,足供未來數年發展之用。

李家傑及李家誠指,繼啟德「維港˙灣畔」第1期開售後,集團計劃於下半年在港再推售9個發展項目。連同尚餘存貨,在本港預計有約5,600個自佔住宅單位或約266萬平方呎自佔住宅樓面面積,於下半年可供銷售。於今年6月底,未入賬之自佔本港物業合約銷售總額約104.24億元。當中約77.56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今年下半年入賬。

中環超甲級商廈已租出約8成

李家傑及李家誠提到,中環超甲級商廈「The Henderson」現已租出約八成。本港核心商業區另一地標 ,樓面面積達160萬平方呎的中環新海濱旗艦項目,建築進展良好,已獲一家金融機構簽約承租當中第一期辦公室大樓及附屬樓面面積合共逾22.3萬平方呎。

同系恒基發展(0097)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虧損收窄至4,100萬元,而對上一年同期虧損6,900萬元;每股基本虧損1.3仙,不派中期息。
 
2025.08.21 經濟通
華信地產財務獲銀行提供2.85億元定期信貸
華信地產財務(00252)公布,附屬公司華國酒店置業作為借款人及該集團作為擔保人與一間銀行作為貸款人訂立一份信貸合同,貸款人已向借款人授出一筆最高本金總額2.85億元的定期信貸。

該集團指,該信貸將用於為借款人的現有債務再融資,並為尖沙咀金馬倫道7號華國酒店的上層建築工程未付建設成本和專業費用提供資金。根據信貸合同,借款人已承諾確保董事會主席兼控股股東蔡乃端為最大單一股東,否則信貸會被取消,且借款人對貸款人的所有欠款立即到期及應付。蔡乃端擁有約47.02%股權。
 
2025.08.21 信報
置地中環物業採 AI 統一管理平台
物業管理可應用嶄新科技提高效益,置地公司推出全港首個人工智能綜合設施管理平台(IFMCT),可把20多個獨立的樓宇管理系統數據,整合成統一的人工智能指揮中心,並已在中環歷山大廈試行12個月,今年擴展至遮打大廈及交易廣場,明年再延伸至置地廣場、怡和大廈及太子大廈等。

預計每年慳925萬成本

置地公司預計,當明年把平台覆蓋至整個中環物業組合後,每年可節省925萬元成本。

置地公司物業管理物業營運總經理王志珊稱,平台集合各種數據,以數碼分身技術,不止一般應用作為數碼化建築圖則,重點是能檢測數據回報問題,並及時派人處理,讓各部門都可在日常應用。平台運作後,租戶體驗改善,投訴量大減,也有助減排,對生意有幫助。

舉例,實施檢測空氣處理機組(AHU)運作狀況,狀態良好的機組減免例行檢查,減少對樓宇運作的影響,運作異常的機組則優先維修,可令AHU的維修工作量於一年內減少16%,維修頻率由每月一次降至每半年一次。平台也會根據天氣預測,調節冷暖系統,包括預測每天首個進入樓宇人士的時間,預先調節好舒適溫度,有助省電。

其他具體成果,包括工作清單自動化率達66%,以及資產文件的存取時間減少80%。

該平台將引進內地應用,已落實會在大型項目上海西岸中心實行,預期其他新項目也會加以應用該平台。
 
2025.08.21 信報
Skechers 每月36萬轉租羅素街舖
銅鑼灣啟超道舖加租57% 棄續約

近期核心零售區舖位租賃交投加快,但不少都屬於連鎖零售商為節省租金開支而搬舖。早前美國運動鞋履品牌Skechers落實承租銅鑼灣羅素街地舖,連同現有的同區啟超道門市在內,短短百多米距離共有兩間地舖分店。據悉,Skechers並非因看好市道而擴充,而是目前的啟超道6號複式舖位分店,月租將由現時51萬元,大幅加租逾五成至80萬元,故此放棄續租,短期內將遷出。

Skechers現時的銅鑼灣街舖分店,位於啟超道6號地下及啟超道4至8號1樓,面向區內地標商場希慎廣場,地下建築面積約1491方呎,1樓建築面積約3222方呎,合共建築面積約4713方呎的大型複式舖位。該品牌2016年承租此舖位,月租高達150萬元,呎租約318元,當年租用時,屬該品牌全亞洲佔地最大的店舖。

Skechers已租用上址長達9年,由於零售市道不濟,多年來續租租金都有所下降。據了解,Skechers現時租金為每月51萬元,呎租約108元,月租較2016年首度承租時大減99萬元或66%。

舖細人流旺 月省三成租金

代理指出,Skechers的租約將於今年10月到期,業主眼見零售市道由最低位反彈,加上啟超道未有舖位空置,故此把月租叫價大幅上調至80萬元,呎租約170元,較現租高出29萬元或56.9%。

據知情人士透露,Skechers在啟超道開業已9年,生意一向不俗,更成功捱過疫情的低迷時期。雖然目前叫租比9年前最初進駐時仍有一定折讓,但始終零售市況難及全盛時期理想,加上區內不乏位置不俗的靚舖可供即時租用,故此Skechers放棄續約,選擇搬遷。

Skechers在7月已落實租用同區一線地段羅素街50至52號德發大廈地下A舖,建築面積約1036方呎,面向時代廣場的舖位,與名錶租客為鄰,月租36萬元,呎租約347元。雖然舖位面積較啟超道現址縮小78%,但羅素街人流更旺,而且每月更可節省15萬元或29.4%的租金開支。

由於Skechers遷出啟超道複式舖位在即,據知已有時裝商戶積極洽租,料月租逾70萬元,呎租逾149元,有望在現租戶撤離後立即進駐。

近月亦有大型連鎖品牌搬舖節省開支。本地連鎖時裝品牌G2000以每月約25萬元租用尖沙咀彌敦道111至181號栢麗購物大道地下G31至G32號舖連1樓1至5號舖,合共建築面積約8493方呎的複式舖,呎租約29.4元。

FILA進駐G2000美麗華廣場舖

G2000放棄續租同區彌敦道118至130號美麗華廣場2期地下G61號舖及1樓161號複式舖,建築面積合共約4585方呎,原月租約100萬元,轉租後可每月節省75萬元,而分店面積則增加逾85%。而美麗華廣場的舖位,已由運動品牌FILA以每月70萬元接手承租。
 
2025.08.21 信報
黃建業料今年工商舖買賣增30%
今年上半年工商舖市場交投回暖,美聯集團(01200)暨鋑聯控股(00459)主席黃建業認為,工商舖價格已跌回逾10年前水平,租金回報率攀升,吸引用家及投資者趁低吸納,料今年全年工商舖買賣成交量增30%,創4年新高。他呼籲政府放寬購買工商舖物業可計入投資移民投資額,這將利好香港長遠發展。

黃建業指出,工商舖價格急跌,除反映經濟狀況,亦由於業主及發展商為降低債務比率而主動降價求售,個別新盤物業的平均出售呎價低於建築費用;同時,銀行態度審慎,收緊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批核,令買家難以申請按揭。

籲工商物業計入投資移民計劃

綜合美聯工商舖及差估署數據,工廈、商廈及商舖的價格皆較高峰期錄得顯著跌幅,工廈價格較高位回落近三成,重回2013年水平;甲級商廈及乙級商廈售價分別跌40.7%及44.9%,雙雙回到2012年水平;舖價重創逾四成,重返2012年。

黃建業稱,工商物業售價急跌,帶動回報率全面回升,吸引用家及投資者趁低吸納,部分「聰明錢」搶閘入市,刺激交投上升。

展望下半年,股市暢旺利好經濟活動及投資氣氛,工商舖物業漸離谷底。他預期,今年全年工商舖成交量可按年升三成至4500宗,但相信價格或持續「尋底」,待覓得支持點才有望回升,如果經濟情況沒有惡化,相信價格不會再出現巨大跌浪,整體跌幅會收窄,預料全年售價下調約5%至10%。

他認為,工商舖物業是商業、金融及消費活動的必需品,當價格跌至一定程度,自然有承接。若政府需要穩定價格,可提出政策扶持,吸引高質資本來港經商,幫助更多新經濟產業、科創公司、家族辦公室等落戶。他建議放寬投資移民限制,把購買工商舖物業的金額全部計入投資額,鼓勵透過置業投資移民來港。

鋑聯中期轉蝕3334萬

經營美聯工商舖的鋑聯控股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期內收益約2.4億元,按年升約19.4%;股東應佔虧損3334.3萬元,去年同期錄溢利950.4萬元;每股虧損1.847仙,不派中期息。


鋑聯控股盈轉虧 中期蝕3334.3萬
(經濟)

鋑聯控股 (00459) 公布中期業績,集團由盈轉虧,錄得虧損約3,334.3萬元。

集團指,業績期內,整體市場氣氛略見改善,舖位、寫字樓及工廈各類型物業的銷售註冊量均按年上升,分別錄得9.5%、64%及47.2%的升幅,上半年非住宅物業的註冊量得以錄得3年來新高,集團的工商舖代理、投資物業及借貸業務均錄得經營利潤,虧損主要由於重估投資物業之價值所致。

黃建業料下半年工商舖成交回升

鋑聯主席黃建業指,工商舖高回報驅動資本流入,上半年「量升額跌」,下半年金融及教育機構購買力強勁下,料價格尋底成交回升,上調全年預測至4,500宗成交,創4年新高。

須留意的是,市場買賣的供求失衡有機會持續,各業主為減低負債,個別物業可能進一步劈價求售,相信工商舖的價格或持續「尋底」,待覓得支持點後才有望回升,如果經濟情況沒有惡化,相信整體的跌幅會收窄。
 
2025.08.21 信報
柴灣海德園1期周六開示位
港島新盤快將登場,太古地產(01972)與中華汽車(00026)合作的柴灣住宅項目海德園第1期,將於本周六(23日)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人士參觀,價錢參考港島新盤成交價。

太古地產住宅業務董事杜偉業表示,海德園第1期推盤籌備工作如火如荼,上月已上載樓書,並展開市場推廣,至今已接獲約3000個查詢。項目設有一個兩房交樓標準示範單位,本周六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人士參觀。

杜偉業續說,該集團旗下灣仔星街EIGHT STAR STREET本月初以逾5355萬元售出一個頂層複式戶,反映優質物業受市場追捧。

海德園發展項目合共提供850個住宅單位,分兩期發展,第1期佔592伙,實用面積397至938方呎,間隔由1房至3房。

屯門珀岸3000萬成交破頂

新界盤方面,長實(01113)營業部經理詹勳榮指出,由即日起至9月26日,購入該集團旗下沙田九肚豪宅項目名日.九肚山指定10個單位,買家可獲一部純電動7人車,優惠總值逾700萬元。

「玩具大王」蔡志明旗下旭日國際屯門第48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珀岸(黃金海灣發展項目第2期),周二(19日)賣出1A座26樓A室,實用面積1329方呎,連274方呎平台及1336方呎天台,成交價3000萬元,呎價22573元,成交價及呎價均創項目新高。發展商稱,項目稍後將以預約形式開放指定現樓示範單位供參觀,屆時將更新現有價單,相信有提價空間。
 
2025.08.21 信報
觀塘 THE ICON 物業 投資者6,900萬蝕放
有投資者3年前入市觀塘工廈工作室項目THE ICON一籃子物業後,最新以6900萬元放售,較買入價低1480萬元或17.7%。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莫偉豪表示,觀塘道320至322號THE ICON地下2個地廠、1樓及2樓全層推出放售,總建築面積約19688方呎,目前1樓及2樓已租出,買家可選擇一併或分開形式購入物業。項目意向價約6900萬元,呎價約3505元。

資料顯示,業主於2022年斥資8380萬元購入,最新叫價較之低1480萬元或17.7%。

永倫售灣仔商廈全層獲利2.9倍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余樹榮指出,九龍灣臨興街21號美羅中心2期5樓2至5室,建築面積約2231方呎,以意向價約1200萬元放售,呎價約5379元。業主於2018年以約1673萬元購入該單位,賬面叫低473萬元或28.3%。

另外,永倫集團以2088萬元售出灣仔謝斐道414至424號中望商業中心5樓全層寫字樓,建築面積約3600方呎,呎價約5800元。物業於2001年5月以536萬元購入,賬面賺1552萬元或2.9倍。
 
2025.08.21 經濟
屯門細價樓短炒 萬寶大廈半年賺6%
將軍澳豪庭海景3房1490萬沽 高去年同類9%

二手轉角市好淡爭持,屯門錄細價樓短炒獲利,萬寶大廈持貨不足半年帳賺13.5萬元。另外,將軍澳豪庭錄1,490萬元優質海景3房戶成交,較去年同類單位高9%。

屯門細價樓錄短炒獲利,單位為位於青海圍的萬寶大廈高層G室,實用面積279平方呎,2房間隔,外望開揚景觀,原業主於今年3月以235萬元購入,近日放盤,獲區內客以248.5萬元購入,呎價約8,907元。持貨不足半年帳面獲微利13.5萬元或6%。

「屯門三寶」12放盤 全低於400萬

事實上,萬寶大廈聯同比鄰的麗寶大廈及利寶大廈,合稱「屯門三寶」,由於主供細戶型,除上車客外,曾經亦是炒家及收租客「樂園」。據地產站的放盤資料顯示,該3個物業目前放盤量各不多於5個,合計約12個,叫價由230萬至350萬元之間,全數低於400萬元,可受惠百元印花稅而降低入市門檻。

另外,市場消息指,將軍澳全區8月累計有97宗成交,料全月可達140宗水平,較7月約200宗低約3成。近日交投氣氛轉活,市場同日連錄兩宗逾1,400萬元套3房單位成交。將軍澳中心第3期將軍澳豪庭中層A室,實用面積905平方呎,成交價1,490萬元,呎價16,464元,屬近期理想價位。

買家心儀單位開則以及可享開揚海景,惟市場缺盤,經地產代理游說業主放盤始能促成交易,造價較去年同呎數、景觀相若的同座中層H室成交價1,370萬元高9%;最新成交亦較銀行網上估價高8%至2成不等。

首置客1418萬 購天晉海景戶

同期天晉7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725平方呎,屬3房海景戶,獲首置客以1,418萬元承接,呎價19,559元。

原業主以1,450萬元放盤約半年,買家為外區客,睇樓一次即決定承接,並獲減32萬元成交。原業主於2011年以961萬元購入,持貨約14年,帳面獲利457萬元或48%。

滙景花園3房 15年升值7成

而藍田站滙景花園亦錄3房戶成交,單位為12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614平方呎,向東望內園景,環境較靜。由於近期甚少同類放盤,故買家睇樓一次後即與業主議價,最終以718萬元成交,呎價11,694元。業主於2010年3月以420萬元購入,持貨15年,帳面獲利298萬元,升值約7成。

美林物業高級客戶經理林小燕表示,單位作價屬市場筍盤,現時同呎數放盤以望街景為主,普遍叫價718萬至728萬元之間,成交屬市場筍價。買家為外區用家,為住近家人而於今年初在區內睇樓問盤,其後曾擱置買樓計劃,最近兩星期再恢復睇樓,見有心水盤即決定入市。
 
2025.08.21 經濟
大埔林海山城連花園 8個月蝕280萬
銀行同業拆息持續回升,小業主持貨心態備受考驗,近日市場連錄多宗蝕讓沽貨個案。其中,大埔林海山城連花園單位,呎價跌穿1萬元關口,業主購入8個月蝕讓280萬離場。

市場消息透露,大埔林海山城16座地下連花園單位,實用面積1,310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並連約120平方呎花園,業主叫價約1,4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約1,300萬元易手,呎價約9,924元,是屋苑首宗二手買賣,而且呎價跌穿1萬元關口。

屋苑首宗二手 呎價跌穿萬關

資料顯示,原業主早於2023年選用「先租後買」計劃入市,至2024年12月轉租為買,以1,580萬元購入單位。

從交易文件日期計,業主購入單位僅約8個月,是次易手帳面蝕讓280萬元離場,期內單位貶值約18%。

其次,跑馬地樂活道樂天峯中層A室,實用面積1,280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剛以3,400萬元易手,呎價26,563元,屬於市價水平。

跑馬地樂天峯3房 14年貶15%

據了解,原業主為內地客,早於2011年以約3,990萬元購入單位,是次易手帳面蝕讓590萬元離場,持貨14年單位貶值15%。

再者,大埔道爾登豪庭3座地下連花園單位,實用面積1,084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並連約1,078平方呎花園,剛以1,300萬元易手,業主早於2018年以約1,570萬元購入,持貨7年是次易手帳面蝕讓270萬元離場。
 
2025.08.21 經濟
「太子鄧」沽愉景灣洋房 勁賺2,876萬
人稱「太子鄧」的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早年在愉景灣購入10多幢洋房收租,近1年頻頻減持,剛以3,836萬元再售出愉景灣朝暉徑洋房,帳面勁賺2,876萬元。

愉景灣1期蔚陽朝暉徑單號屋,實用面積2,566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並連逾千平方呎花園及前庭,原本叫價4,5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約3,836萬元易手,呎價約14,949元。

資料顯示,「太子鄧」早於1993年購入上述洋房,當年造價約960萬元,持貨約32年,是次易手帳面獲利2,876萬元。「太子鄧」回應查詢指,上述洋房現時月租8萬元,以新成交價計,租金回報約2.5厘,不算理想,因而選擇沽貨套現。據了解,鄧鉅明及其家族持有入大批愉景灣洋房收租,4月至今先後沽出5幢洋房,套現約1.82億元,全部獲利離場。

佳寶太子女 沽海日灣蝕1681萬

另一方面,土地註處資料顯示,大埔白石角海日灣A1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411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5月以2,150萬元易手。原業主於2019年以3,079.8萬元買入單位,持貨約6年,帳面蝕929.8萬元離場。

據了解,原業主為林凱欣(KEIRA),即佳寶食品超級市場創辦人林曉毅女兒,其於2018及2019年斥資6,631.3萬元,購入海日灣1座同層2個單位,近期先後以約4,950萬元易手,合共蝕讓1,681.3萬。據悉,林凱欣在沽貨前曾將2個單位抵押予京東旗下公司借貸,而京東日前公布完成收購佳寶。
 
2025.08.21 經濟
滶晨單日沽8伙 3房套2,217萬標售
一手市場續旺,黃竹坑港島南岸滶晨系列單日再沽8伙,套現逾1.2億元;另啟德維港•雙鑽,昨售出8伙,單日成交額逾4,247萬元。

新世界 (00017) 、帝國集團、資本策略 (00497) 、麗新 (00488) 及港鐵 (00066) 合作的滶晨,招標售出3伙,包括2座21樓P1室,實用面積778平方呎,屬3房套設計,售價2,217.3萬元,呎價28,500元;其餘成交包括2座11樓F室,實用面積505平方呎,2房間隔,售價1,101.9萬元,呎價21,820元。滶晨及滶晨II約半個月售出48伙,套現逾7.5億元,而開售至今合共售出548伙,共套現逾95億元。

維港•雙鑽 大手客850萬購2伙

中國海外 (00688) 旗下啟德維港•雙鑽,昨售出8伙,單日成交額逾4,247萬元,售出單位為開放式及1房,實用面積介乎247至305平方呎,成交價由428.4萬至603.8萬元,成交呎價由17,344至19,797元。消息指,該盤再錄大手客入市,斥逾850萬元連購2伙開放式戶,均為1B座中層F室,實用面積247平方呎。項目於本月已錄得28宗成交,套現逾1.7億元。

嘉華 (00173) 等發展的啟德海灣1期,沽出2B座32樓J室,實用面538平方呎,兩房連儲物室間隔,成交價1,250萬元,呎價23,234元。

信置 (00083) 及中電 (00002) 合作的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最新沽出3座18樓C室,實用面積772平方呎,2房間隔,成交價2,431萬元,呎價31,490元。項目年初至今已售31伙,套現逾20億元,全盤累售131伙,總套現逾107億元。

此外,旭日國際旗下屯門黃金海灣‧珀岸,最新錄1宗頂層特色戶成交,單位為1A座26樓A室,實用面積1,329平方呎4房,另連274平方呎平台,以及1,336平方呎天台,成交價3,000萬元,呎價約22,573元,成交價及呎價均創項目新高。發展商表示,項目現正處於各項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稍後將開放指定現樓示範單位供預約參觀,屆時將更新現有價單,相信會有提價空間。
 
2025.08.21 經濟
投資客9千萬購干德道全幢 呎價9,566
住宅租金高企吸引投資者入市,中環半山干德道全幢住宅,以約9,000萬沽,呎價不足1萬元,由本地投資者承接。

市場消息指,中環干德道錄得全幢物業買賣,涉及64號全幢住宅。該廈於1961年落成,樓高5層,每層實用面積約1,882平方呎,屬一梯一伙設計,合共面積約9,408平方呎。

據悉,該物業地下至2樓現租出,每層月租約6.6萬元,呎租約35元,另3及4樓現時交吉。市場消息指,該廈以約9,000萬元沽出,呎價約9,566元。

鄰近港大 可翻新作學生住宿

據了解,買家為本地投資者,該廈附近交通稍不便,以及樓齡已舊,但地點仍屬中半山,呎價不足1萬元,故購入作長綫收租之用。若按全幢物業全數租出,月租達34萬元計,回報率達4.5厘。此外,該廈亦鄰近香港大學,故料單位亦可重新翻新及分間,出租作學生住宿。

近期中西區住宅租金高企,故吸引投資者入市買全幢酒店及住宅,如較早前西營盤德輔道西322至324號酒店項目the HENRY,以約1.85億元沽出。

物業樓高24層,總批則面積約為23,881平方呎,以成交價計,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7,747元,每個房間市值則約544萬元。據了解,買家具中資背景,將作學生宿舍之用。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